查看: 1318|回复: 143
|
用价值观解释民族性格
[复制链接]
|
|
一个人的性格,取决于其价值观。
比如一个人认为财富最重要,他的性格就会很物质主义,如果家庭的价值观排第二,那么他可能为了赚钱而忽略家庭。
有的人认为宗教很重要,然后其他价值观排第二,他的性格就会以宗教价值观为主,而其他行为可能是为了满足宗教的目的而存在。
然后一个人的价值观开始流行,传播开来称为一个现象的时候,就会变成文化。
当文化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地域,变成社会主流文化,然后外人把该文化,加上其他特征和身份认同挂钩,就变成民族。
当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导致的性格放在一起看,就变成民族性格。
其实,“民族”本身就是一个stereotype,一个刻板印象。
有人说英国人性格斯文有礼貌,法国人浪漫,德国人和日本人性格认真严肃,华人爱面子,美国人张扬等等,其实不对的,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不能把某个地域的人,或者某个语言沟通的人,或某种肤色的人,判断成是某种性格。
但是不论如何,一个地区的主流价值观,对该地区的人的性格进行塑造,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所以这里是要探讨,一个价值观,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的背后原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米养百种人,生活没有【对】的规则,
只有让自己觉得舒适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10-7-2025 10:31 AM 编辑
是的。不过民族性格,和他们的行为背后的价值观,我们大可以探讨一下。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背后会有这样的价值观,不排除宗教洗脑而导致的。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名族性格,只有上位者利益。
民族这个概念是用来划分人群罢了。
所谓国土,只不过是上位者给与得边界线,
一百年前可以是五代十国,
一百年后可以是一个中国。
当50多个名族最终被同化了,那里来的民族个性可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其实用民族来划分人群,迟早会形成民族歧视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亚民族,比如中国人,日本人,海外华人有一个民族性格,他们的特点是“勤奋,礼仪,保守,节俭,坚忍,分尊卑,稳定,集体主义,人治,被动,重物质”。。。等等
这些特点,被认为是优点,也是缺点。
比如有人会说,中国人,华人,日本人天然喜欢稳定,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选择坚忍,不会动不动就像其他民族那样上街抗议维权。在海外,通常在多元种族的的社区,他们给人的印象就是更喜欢守秩序,相较于在海外其他民族,中国人,华人,日本人等在遇到和不同民族如果有争执的话,更多选择坚忍。因此东亚民族的社区,治安都相对比其他民族好的。但是这种坚忍,慢慢的就发展成了冷漠。很多人认为,出来抗议和维权,其实是破坏社会和谐和稳定。只要不是和自己直接有关的,基本都选择无视。到了最后,忍到最后就变成麻木,也就是鲁迅用来形容中国人的一个特点。东亚人可以接受非常不公平的待遇,都隐忍下来。然后他们还会把这个当成是美德,称为“刻苦耐劳”,“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到了今天,特征就是:“内卷”。
在学业和工作上,他们是最勤奋的那一群,而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家族的荣耀,家族/种族/民族的出人头地。因此如果一个小孩考试不好,其长辈生气不是这个小孩不努力,而是生气这个小孩丢了家族的脸。他们读书的目的,不是因为要学习知识,而是因为读书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是为了可以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是为了可以赚大钱,买大屋。所以,父母都只允许孩子读考试有关的书籍,然后任何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如运动,或课外知识等等,都几乎一律当成是在浪费时间。
在政治和社会上,“法治”VS“人治”上,东亚民族更倾向“人治”,在他们看来,“制度”这个东西是死的,因为到最后,去执行的是“人”。所以当一个政府的道德不好的时候,制度好都没用。而当一个政府道德好的时候,制度烂也没关系。然后东亚民族的民族性格本身很优越,自动的会产生好的政府,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好的制度。所以一些东亚人会说:民主不能当饭吃。但是只要政府是由汉人/日本人/华人来领导,就算没有民主,国家也会发展很好。民主制,不过是政客来欺骗人民的工具。如果政府做不好,人民会选择隐忍,不反抗,等下一任的领导接班,日子就好过了。那些出来反抗的人民,叫做刁民,或者叫做破坏社会稳定和谐的份子。
但是我们从历史找原因,今天东亚人出现这样的主流价值观,却又都可以理解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好,造成这样的人民性格主要是东亚历史上少了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少了这个从奴隶社会到人权社会的过渡期,东亚人普遍摆脱不了奴性。
说白了,东亚人一天不摆脱奴性,一天都还是被上位者玩弄于股掌之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本人认为,真正人类最重要的是:思考。
文艺复兴之前,西方的教育基本就是宗教教育。
文艺复兴其实是把古希腊的思想重新阅读。
而古希腊里的逻辑,理性,追求真实,独立思考等等,让欧洲进入了启蒙时代。
启蒙时代的一个结果,让欧洲人的性格和今天的亚洲人比较起来,大家会觉得,相对其他地区,欧洲人喜欢思考,讲证据,讲逻辑,科学态度严谨。
然后从中发展出来的各种概念,发现,发明等等,开始影响人类文明发展,成为现代人类的主流。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才会说,东亚历史缺少了文艺复兴时期,直接从封建,奴隶时代跳到工业时代了。
后来思考,文化,性格等等方面都保留着旧时期的观念,拿日本来说最为明显,不论是已成为先进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文上还是带有浓浓的奴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4: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亚民族的民族性格,主要是来自几千年的中国大陆的儒家社会的影响而形成。
古时,中国自称礼仪之邦,然后中国之外就叫蛮夷戎狄(四夷)。
古中国的儒家,其实就是,当帝王统一天下后,就让一班儒生,制定人类社会的礼仪规范,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然后为了让这些礼仪规范有合理性,于是把加上一套道德和善恶观来为这些礼仪规范提供合法性,让人民自愿的遵守这些礼仪规范。
但是这些道德和善恶观被质疑怎么办?
于是,统治者就把道德和善恶观里的来源人物,神格化,变成圣人。圣人是不可被质疑的。
所以孔子,孟子等变成圣人,有关他们的书,变成圣贤书,大家读了跟着做,就变成君子,完美的君子,也会被当成是圣人。
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千年来,人类读书的范围,就缩小到礼仪道德(四书五经)而已,然后和礼仪道德无关的,就属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然后统治者又送上科举这个制度,谁在礼仪道德方面的考试好,谁就是有德之人,就是君子,谁就可以做官员,帮统治者管理人民。
当官员的德行操守好,就可以升官,所以变成官位越高,德行操守越好,德行操守越好,又可以再升官。
然后最高的官,就是超不多达到圣人的境界了,最理想的就是圣君贤臣了。
万一君臣无道怎么办?那是这个君和臣不违反了圣贤书的教诲,那么只要推翻君臣,换个有道德的君臣上去就好了,制度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人。
因此,千百年来,没有人会质疑封建制度,没有人会质疑独裁制度,没有人相信“政治制度”,因为只要“人”有德,那么大家服从这个有德之人就可以了,需要什么制度?
来到今天,中国人根本就不需要法治,因为他们有现代的“四书五经/圣贤书”,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个教育,他们会自动的产生“有德之人”,统治者通过现代科举-高考和公务员考试,选拔“有德之人”成为官员,让他们治理国家。然后纪委就负责监督这些官员的德行,然后只要政府政策做不好,就推几个官员让纪委去革职查办就好了。
所以,儒家社会,建立了一套完美的以德治国的闭环。只要满街都是道德完美之士/君子,那么社会就可以叫治世。
所以,当那种西方制度来到亚洲的时候,其实东亚人不是很热诚,东亚人不过外表上套了一个壳,什么苏联的一党制,还是西方的多党制。其实内核还是:相信人而不相信法:人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这么说。
东亚人的民族性格,非常明显的就是:分尊卑,讲辈分,讲职位,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古中国社会阶级是:
良民:士农工商,士是士大夫
贱民:奴婢、娼妓、皂隶、乐户,丐户(惰民),九姓渔户,蛋户,世仆、伴当
古日本社会阶级是:
良民:士农工商,士是武士
贱民:五色之贱
古朝鲜社会阶级是:
良民:两班,中人,常民,白丁
贱民:巫、屠夫、佛教徒、妓生、娼妓、男寺党、𨱎器匠、盘索里艺人、贱妾所生子女
儒家把不同阶级的人的礼仪,权力,规范,地位全部划分得非常清楚。
比如到今天,中日韩的上级对下级几乎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步,下级对上级必须绝对忠诚的地步。
这个现象,从家里的长辈对小辈,公司里的老板对员工,政府的领导对下属都有看到。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不可以把责任都推卸给儒家。
帝王选择儒家,是因为儒家确实比较适合用来管理当时的社会结构。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是没有经过文艺复兴直接进入工业革命的后遗症,然后被东亚人沾沾自喜的被认为带有东方独特魅力,不伦不类的说法。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e3rush32 于 10-7-2025 08:18 PM 编辑
我这边的视角是,文艺复兴的本质是把教会对知识和政治的垄断打破,结合大航海时代带来的经济和视野的开拓,直到麦哲龙环球航行成功给了教会的地平说致命一击。
至于法制人制在我看来跟人种无关。。要从权力的结构来看,一个威权政府能发展经济给人带来利益,那人民就会不反对威权,一个选举政府给人民利益,人民就会不反对选举。
以前我们小区的物业管理不太好,物业费很高(一年2万),但基建维护做得很差。业主们就拉了一个微信群,讨论成立一个业委会换掉物业,一开始大家是支持的,后来发现,领头的几个最热衷的人,自己名下就有物业公司,让他们去主导,最后的结果就是换了他们的更差的物业上来。大伙怎么办,直接不支持换了。在这个例子里,就是人们发现自己觉得不行的那个,反而是相对最不坏的那个。你能说大伙奴性重么。
更好的解决方法也许是,大家一起自己成立一个物业公司,一起投票,选个业主自己人去当这个物业公司的领导。但每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没那么多闲心去弄这个。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边的视角是,文艺复兴的本质是把教会对知识和政治的垄断打破,结合大航海时代带来的经济和视野的开拓,直到麦哲龙环球航行成功给了教会的地平说致命一击。
封建王朝,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一直到航海,是个漫长的过程,正是因为大航海,把西方的工业革命带到了东方。
当时的东方还是封建王朝,虽然一些眼界比较广的上位者已经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也试过尝试,遇到的阻力往往来自内部。
就像当时清代的光绪帝亲自领导的戊戌变法,其阻力大多数来自内部的思想固化。
后来孙中山虽然推翻的清朝,也不敢把皇帝给砍了,当时的人民还需要一段从有皇帝到没皇帝,自己做主的过程。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没有给与中国人这一段过度的时间。。
个人对于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些看法。
新中国从毛泽东一人独大,然后又分为开明派,保守派旗鼓相当,到了邓小平的开明派主导,到现在趋向保守的局势。
想做好一个中国人的领导真的难,十分难,非常难。。。
虽然我不喜欢中共,但是每一个可以领导一个这么庞大的国土的人,都有其过人之处,独到的眼光,和个人非凡的魅力。
我之所以提出奴性,不是针对任何人,也不想冒犯任何一方,我当然知道奴性是个贬义词,可惜我找不到另外一个可以代替的词汇。
也许我们可以从其它国家入手探讨这个奴性如何左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就拿美国来举例吧,这样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认清事实。
读过一点世界历史的都知道,黑人在美国以前属于奴隶阶层,一直到林肯才被释放。
即使到了今时今日,美国白人和黑人的文化差异都相当大。
如果我们时常留意美国新闻,美国媒体,美国人生活。
我们会从这两大群体的特别之处,也很多对比,拿美国做例子了解什么是奴性我觉得比较明显。
黑人很明显还带着奴性,尤其是那些比较落后的地方的黑人群体。
美国黑人因为起步比较慢,长期被白人打压,造成在经济独立,教育程度上都比不上白人。
虽然美国政府一直都有扶持黑人的政策,但是效果不明显。
短时间内,想要黑人,白人同等是不可能的,也是美国政府的一大难题。
黑人在某些方面确实体现了他们还没有完全走出奴性的枷锁。
一天走不出奴性的枷锁,黑人就无法和白人同步,这也是美国的一个维持内部和平的隐患,就好像一个计时炸弹,随时又可能爆炸。
现在我分享一些关于什么是奴性的资料,
奴性指的是一种卑躬屈膝,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习惯于服从和顺从,甚至带有奴隶般根性的特质。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精神上、思想上或行动上都过度依赖他人,缺乏自我主见和独立意识的人。
1. 心理学角度:
服从和顺从:
奴性表现为对权威或强势人物的无条件服从,即使这种服从违背自己的意愿或利益。
缺乏自主性:
奴性的人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被他人的意见左右,难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自我贬低:
奴性的人可能会贬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过度依赖他人的评价和认可。
心理依赖:
奴性的人可能对权威人物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害怕失去他们的支持或认可。
2. 社会文化角度:
权力压迫:
在一些社会中,由于长期的权力压迫和不公正待遇,个体会产生奴性心理。
思想禁锢:
思想禁锢和缺乏自由的社会环境也容易导致奴性的产生。
等级观念:
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和社会地位差异也可能助长奴性心理。
3. 奴性的表现:
阿谀奉承:谄媚、拍马屁,过度恭维他人,以求得对方的好感和支持。
畏首畏尾:害怕得罪他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缺乏责任感:不愿承担责任,推卸责任,将责任推给他人。
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
4. 奴性的危害:
阻碍个人发展:
奴性会限制个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使人难以实现自我价值。
破坏社会公平:
奴性助长了社会不公和权力滥用,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影响人际关系:
奴性会使人际关系变得不健康,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
5. 如何克服奴性: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习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思考,不轻易相信他人,形成自己的判断。
增强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肯定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心理。
培养责任感: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寻求帮助:如果发现自己有严重的奴性问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读完了以上资料,我们现在看看,美国黑人是不是也有以上特质?
- 长久被人冠与懒惰,懒散。
- 缺乏自信,尤其是一些高科技领域。
- 依赖性很强,时常把自己的无所作为怪罪在他方。
- 阶级思维,什么时期都可以攀上种族主义。
- 等级禁锢,认为自己永远无法升级。
- 阿谀奉承,畏首畏尾,得过且过。
-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
- 社会安定因素,无法成熟面对问题。
- 等等。。
总结,
一个国家想要完全走向人民自主,首要条件就是人民的思想独立,可以独立思考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要做到人民思想独立,奴性必须去除,别无他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9:0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发表于 10-7-2025 08:01 PM
这也不可以把责任都推卸给儒家。
帝王选择儒家,是因为儒家确实比较适合用来管理当时的社会结构。
儒家也只是棋子而已,所谓的外儒内法。
在当时,确实儒家非常成功的把整个东亚的社会给规范起来,变成非常稳定的社会。
然后来到今天,稳定,规矩,保守,依然是东亚人的特色。
不过优点同时也是缺点,这些变成了不敢冒险,不知变通。
所以他们就通过向西方学习那些科学等,来弥补自己在理性,逻辑和创新的不足。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说说你们的物业管理。
我曾经看过关于你们小区物业管理的问题和分析。
如果你看得到YouTube
以下是那个人的分析。
当然,你讲到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也是个问题,这问题也跟奴性有关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9: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e3rush32 发表于 10-7-2025 08:16 PM
我这边的视角是,文艺复兴的本质是把教会对知识和政治的垄断打破,结合大航海时代带来的经济和视野的开拓, ...
文艺复兴的重点,在于人们开始翻查回古希腊的文献,从宗教为主,转移到理性,逻辑和验证。
至于东亚地区,则是人治反而运转得很好。也就是所谓的人情社会。
那种法治还是法制,其实在亚洲地区,只是一个壳。其实内核,还是人治。
所以一个人人服从的老大,或者我们说的强人政治,或者威权政府,更受亚洲人的适应。
反而法治或制度,就沦为表皮。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说民主和法制不好,就是不知道现在的西方还玩不玩得转这一套
就拿日本来说,在是否给自卫队更大的军事自主权,民众其实是大多反对的(安保法案)。但日本政府还是通过了。
或者说美国,民众也是多数支持严格控枪的,但是两党都不怎么理会。18-34岁的美国人反对军援以色列的比例是75%,换来的是拜登政府追加了百亿。
这种回应不了民意的算法制还是人治呢。
不管是威权,独裁,还是民主的政府,本质上都是人民让渡自己的权益(税收和部分自由),然后让政府去组织生产,维系法制,保卫主权。人民对政府是否满意,也是看它做得如何,而不是它的制度如何。
你说的人治和法治,这两个东西不是对立的而是交替出现的。比如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但他当年开完内阁会议后,小布什把国防部长和副总统留下,说:“给你们一个任务,去干掉萨达姆."这个决策就是这么用人治的方式出来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