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论:正视舞台工作者的安全问题、意外事故的责任问题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3-11-2007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对多丽丝的疑问。,。。。
原帖由 多麗絲 于 13-11-2007 02:12 PM 发表
批评,看成正面的,即是引导;看作负面的,便成绊脚。
碍不碍眼,观乎看官。
我没有刻意批评。
我只是在关心:多方的关切,很重要。
意外,总是我们所无法预期的。
然而我们能够在能力范围、考量以内, ...
其实,我不知道这个帖子应该开在那里???
所以,只好“顺便”来凑凑热热闹
我从几年前都一直都听
都在听多丽丝说“进步”,这次又是一个“20年”的进步问题。。。
但是,我很疑惑,是不是这20年来都是同样的人在作同样的东西?
一个20年前的小孩,现在也可能是另一个小孩的父母了。
其实,“进步”是怎么一回事??
或许,12年前你看的东西是这样,可是现在你看的那个东西依然是这样,所以你觉得他没有“进步“吧!!
可是,是不是自己的“进步”比较重要??
幼儿班的课程就‘永远’(这个永远是指到目前为止的永远)是幼儿班的课程,你不能说几十年后你可以在幼儿园里上大学的课程(或许未来这个可能有,可是,我们应该看不到。。。)
而且一个幼儿园老师是不是应该只掌握幼儿园的知识??还是他也必须
懂大学的教学范围??只因为它要“进步“???
其实,我越写越乱(毕竟我和花老师可能这方面有点像,喜欢直来直往,凡事还是直接比较容易),我也不像多丽丝文采这么好(
其实,老实说,或许版主需要文笔很好吧,因为我真的很多时候很懒得去看你写什么,很晕—是自己
没有料吧)
我只是觉得,阿彤有一句话说对了,自我认知很重要,有时候要表演自己也要看有没有人要看?
你要表演的目的是什么??
传达讯息??
得到共鸣?
还是siok sendiri??
艺术工作者:
“先自我认知。自我确定吧!!!!!“
加油哦!!!
|
|
|
|
|
|
|
|
发表于 13-11-2007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inchanlah
帖子写在“正视舞台工作者的安全问题、意外事故的责任问题”,当然是注重在安危这个环节之上。
戏剧比赛也好,舞蹈观摩会也罢,这些年走来,主办当局面对过不少问题,而我亦深信着对于提升水准的不遗余力。
说进步,我想,基础思想是在于“什么层次上的提高”。
也许,对于参赛队伍来说,每一年都在力求突破。
也许,对于主办当局来说,每一年都在努力维持。
然而,究竟要到什么样的层度,才算合理地归类为进步了?
那把秤子,因人而异。
我常做一个衡量事情的基本构架 - 思想在哪?讯息在哪?技术在哪?心在哪?
那是很个人的看法。
这些年走来,看到在这个表演艺术的圈子里付出的每一份子一直不断寻找泉源、冲激、突破,比如奕翰的workshop,观瑜的《十》,这些努力在根基造楚上下苦功,拚精神的付出,都是非常值得鼓舞的现像。
我是一个没有表演艺术基础知识的人,在这条路上,我只有凭着摸索而前进。
在我的认知里,因为没有完美,所以要求是必须的。
只有要求,才有突破。
这一次的舞蹈观摩会,我确确实实看见一个年轻的老师如何把根基思想灌输入孩子的脑袋中。
五、六岁的孩童,把最基本的拍子记好了,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就是最原始的感动。
同样的那个老师,教导小学组的,依然还是紧紧地把基本维持好,然后加入多点,让整个舞蹈扎实而漂亮。
那老师在我趋前问教的时候谦虚地说:“我要求每一个舞蹈员一定要把拍子记好。”
那是舞蹈的基本。
我在里面看到什么?
一个简单的完整 - 把该照顾好的方面都照顾周到了。
舞蹈可以一年一年变通、求进,但是根本,是不管伸延到哪里都不能脱离的轴心。
因为人的中心点,包括了对自己、对对手、对他人的一种负责到底。
那当然关系到安危的顾及。
因为导师把关心的都纳入考量,所以即使没有惊喜连连,却能稳打稳扎的把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好。
在舞蹈观摩会上听见司仪这么问:“这里有多少人是20年前就开始站上舞蹈协会首届观摩会舞台的,请掌声回答一下。”
台下传来阵阵的鼓掌。
我就在想:“他们的想法是怎样的呢?十年人事几番新么?抑或是忘掉了当年的年少轻狂,在这里面陶醉着孩子的骄傲?”
人,会随着环境、事情、年龄而改变。
心,也会。
当撇除了种种繁琐之后,回归到心里最初的热诚,问问自己:这些年,我走到哪了?
这是一个友善的提醒,不在调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1-2007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的例子。
目前我在帮忙‘毕得潘’的后台。
发现,他们的安全意识并不好。
工作开始时,没有讲解。
工作编排没有。那个主任叫,就做那份事。非常匆忙。(会导致意外)
其中,就有一个推布景时撞伤了。救急药物还好有准备冰袋。(而已)
这是证明,进剧场的准备工作没做。导致出错和意外。
还有太多人指示和命令,也会导致工作人员忙和慌(恍)
但是,本地的主办当局是有买集体意外险的。
我要说明什么呢?让我有较多时间时,详说。。。
阿彤 可以吗? |
|
|
|
|
|
|
|
发表于 14-11-2007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
原帖由 多麗絲 于 13-11-2007 07:36 PM 发表
回复 sinchanlah
帖子写在“正视舞台工作者的安全问题、意外事故的责任问题”,当然是注重在安危这个环节之上。
戏剧比赛也好,舞蹈观摩会也罢,这些年走来,主办当局面对过不少问题,而我亦深信着对于提 ...
或许我比较苯。。。表达能力不好。。。。
其实我要说的“认知“是:
你对自己了解多少?
你对外人对你的了解有多少?
对很多时候,做事情只要自己对得起自己,不是就可以了的
我们很切切实实活在一个“真“的世界里。。。
要面对的难道只是自己的“无愧于心“???
我说的是,你是不是只给自己100分,而忘了别人也会给自己打分数???
“真心“的定义是“真“!
良心的定义呢?告诉你,也是“真“!!!!!!!
|
|
|
|
|
|
|
|
发表于 14-11-2007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inchanlah
你的表达能力没有不好,只不过我们看的角度不同。
我无法具体的表达我对自己的了解有多少,同时我也无法估计别人对我的了解有多少。
无论如何,那些不在我所能够控制的范围,我会跟自己说别想太多。
对我来说,我必须知道自己的能力去到哪里,我才能做我能力所可以做到的事情。
我曾经鲁莽地、糊涂地不量力而为,深以为只要我肯就一定能做到。
那股蛮劲究竟驱动了多少的人力物力、我付出多大的代价,即使侥幸的在很多人的临时协助下总算把事情办好,但是我对于自己的评估作了一个很大的自我训示 - 我不应该把自己想得太厉害。
站在今天的立场,我们在讨论“舞台工作者的安全问题、意外事故的责任问题”时,我就是这么想:一个新人,没有经验,如果身边有前辈在,请认真的看对方怎样把经验化成智慧;一个前辈,经历了种种,请认真的看自己怎样把经验化成分享,同时又不断的寻求进步。
今天,假如在一个表演艺术的空间里面,我们连最基本的对得起自己都做不到,那怎么去说更多呢?如果,连人家问我们:“你们如何归纳、形容这走过了所有的日子之后的结论”时,我们在嘴上说得天花乱坠,但是心底确实有一个遗憾在提醒着我们:你的根扎稳了么;那,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自己,进而面对更多人?
我的认知是:我不设想自己有多厉害,我只是由衷的把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所整理出来的等等,很用心的在这里说出来。我不会去想我今天说了这些是不是会不会是一个轰动或者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的要求很简单:当看官阅读我的文字时,如果我说的话可以参考,我会很高兴;如果我说的话不中听,请搁在一角好了。
如果问我:“那么你在舞台工作者的安全问题、意外事故的责任问题上有什么贡献?”我会回答:“这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把关心、认真看待、防范措施等等事项,像花自飘零说的坚持为每一个成员投保,主办当局可以把看待安全措施与准备的课题看作非常认真的事项,每一个舞台用户都紧紧地记着安全第一的想法,那么那就是了。”
良心是在于当卸除了荣誉、失落、笑声、压力之后,依然可以笑笑的看着那曾经淌过不少汗水的舞台说:“这就是我不舍不弃的坚持所在”。
对于安全的问题,是即使我们已经离开了舞台,依然还是我们必须要关心的事项。 |
|
|
|
|
|
|
|
发表于 15-11-2007 03: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舞台工作者的安全问题、意外事故的责任问题
大家好。。。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那老弟中招的意外动作是他本尊自排的动作,他可是那段的编导。。。当然意外的发生并与阿彤的有很大分别在这不想言明了(因为有点不科学〕。
A〕个人认为如是舞台硬体发生了故障如地板分开,有钉,把杆脱落等等。。。 都关主办当局的事,大会也会负责的。
就讲下20届彩排时的小插曲吧,经过20年了各队伍都以迈向成熟的阶段了。可是难免还有些霸道队伍的出现,记得正当最后一只队伍彩排完时,主办当局以知会其舞蹈老师当局正在下把杆请老师带所有舞蹈员下台。正当把杆下来是突然有数十名之前以彩排过的小舞者冲上台,元凶是其对的另一名老师。当然为了安全理由主办当局当然会请他们下台不料那霸道老师竟然破口大骂主办当局说他们是参赛队伍为何不用?!
当然可用啦可是舞台毕竟有他的LAW吗。。。在不知会主办当局的情况下冲上台意外事故发生时他肯定要主办当局负的啦。那主办当局不就很无辜??可是如果当时意外事故主办当局可是要负责的无辜也得负啊。
可是如那霸道老师在乱来的话看来主办当局可要请他回家学一下什么叫舞台规矩然后明年在来过了。不能因为他们一时的狂枉发生意外而影响大家参赛的心情。
(宁愿得罪你,也不想拿蔬果去医院看你〕
B〕如果上述事情没发生,遇害者是在其作品里发生意外事故坦白讲这下可难搞了。责任大家认为会落在遇害者?编导?失手者?还是又是主办当局?!那就要看大家是否有颗明亮的心了。
(问心的一句话有谁愿意让手中的伙伴从自己的手中栽下。。。有谁?〕
可是我很肯定没人会要意外发生的。很多团体在上台前都会对其演员作舞台安全意思灌输和舞台规则灌输,目地就是要将意外事故减到最底。
还有如主办当局没投保,各团也可各自投保吧。
[ 本帖最后由 東廷一郎 于 15-11-2007 03:57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1-2007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组织上的任务分配,有问题。
看了上面的讨论。我们剧场工作者,最怕的事。。。舞台上委任没经验的人掌权。
比如;舞台监督,或什么舞台主任,大会主席等等。
舞台上不是没有意外,我们是避开会发生意外的事情。或是提早准备面对克服意外的发生。
我猜设。。。 20届的舞台监督知道布景何时装布景吗?彩排时间有没有提早告诉参赛队伍呢?不是报到当天哦。更早。
有没有执行,队伍的彩排限时。
彩排时,除了应该说话的人(舞监)以外,是不是还有很多人可以下命令说话。
舞台工作人员是不是很忙,要不然就是很得空。
要不然就是的空时很得空,突然工作来了,很忙很忙。
因为,没有一个领导。统一的指示。
还有若面对外包技术如灯光音响。是不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完全不能协调。
这是我和社团工作的经验分享。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很凶。(为什么凶,有时间再说,现在要去歌乐节彩排了) |
|
|
|
|
|
|
|
发表于 16-11-2007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究竟,,,,??
其实,,,
看了大家的回帖,都觉得自己有些惭愧。。。
因为对舞台的安全意识真的警觉性很低,,,
这个我承认,,,相信很多本地的业余戏剧工作者也这样吧,,,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的方式都是比较保险的
或者你可以说我比较胆小,所以每次我的演员或者我自己做的东西
都会经过一次又一次安排及设计,,,,
所以,“意外“的巴仙率是几乎“零"
所以,,,
大家到底了解什么是“意外”?
还有:
多小姐,既然你说我们角度不一样,那其实我们根本不用再在这边打谈特谈。。
只是,我还是要补上一句,,,,,
真理,始终是真理。。。。
良心,怎样它都只是良心 。。。。。
举头三尺有神明。。。。。。。。
人之初,性本善吗〉?????
其实,不管环境怎么变,人之初,真的是性本善!!!!! |
|
|
|
|
|
|
|
发表于 16-11-2007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
东廷一郎说得不无道理,
老爸的见解确实是马来西亚表演艺术这一块的荒瘠所在,
而小新的说法又有另一番见地。
三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事情,这便是讨论的伟大。
因为只有透过不同的眼睛,不一样的思想,才能广思集益。
这是一个长远的课题,大家能够把观点都倾倒出来,绝对提供很多人更大的思考空间。
一说到“不科学”,我就起鸡皮疙瘩。
不错,这种(我假设“不科学”为“灵异”)状况,是舞台工作者心里面一个阴暗笼罩。
我记得看过最大阵仗的是一大袋一大袋的尊敬,在演出前忙进忙出的,为的只是希望整个活动可以顺顺利利。
关于那起意外,我不清楚情况,所以我就假设跟不科学无关,缩小范围来当作是人为疏忽来讨论就好(不经意又想到不科学而再来一阵鸡皮疙瘩)。比如说失手、失足、失焦,或者说精神不济、用力太大等等,结果出了意外。
这个情况,很棘手。因为,如果是上述原因,很明显的,就是落在舞者身上。有舞伴的话,舞伴也当然是当场失了神(心里当然难辞其咎)。没舞伴的话,就是自己。老实说,这种无奈一旦发生,最最最不堪的就是受伤者本身。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看到事情发生了,当然是难过。阿彤在帖子里面就是在谈:“倘若发生这种事情,所有相关的单位,要怎样看待和处理?”这就是给主办当局一个概念:要如何做好准备(包括事先与事后妥协);给团体一个讯息:要怎样尽量避免这类事情?假如发生了该如何去善后;给自己、舞伴、同事一个心理准备:要怎样去确保自己在这方面负责任以及如何在事情发生之后有效的处理。
这是危机意识。就像那天收到有关Tsunami或许重临槟城的传言,结果看见报章报导: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群众,竟然扑到海边蹲着等,仿佛想藉此快人一睹Tsunami的真面目。
对于演出地点的硬体建设问题,那对于主办当局来说,当然是不能推卸的。那是事后,意即已经发生了事故。打个比方,那根铁钉,在直到彩排都没有出现,偏偏在演出半途“哗啦”一声把舞蹈员割得皮开肉绽。如果是小伤,当局也许就负担医药费了事,因为那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是如果完全伤到导致舞蹈员如阿彤这样,那也已经不是谁负责任这么简单了(比如说之前在大会堂出现音乐指挥跌落升降台丧生),除了只能接受损失以外,我们是否可以从这起事件学习到什么?(撇除不科学,撇除不科学 可怕到要死)
霸道队伍的情况,略有所闻。呵呵,艺术圈就是不大,兜兜转转,不是张三就是李四。所以出现这么样的插曲,不惊奇。因为很多人依然仗着自己薄有名气就嚣张跋扈,所以在协调的时候,就会出现大人物来脸黑脸臭外加嘴开嘴拢都是破口(相信我,我绝对明白这种人的讨厌,因为我曾经差点就当场气到血管爆)。这种人,就是等到意外发生了,依然可以脸不红气不喘的泰然,还要跟着势在那里嘴歪嘴扁,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啦等等的风凉话。对于那些太极耍得好的,我们只有摇头叹息,但是我们依然关心这个舞台究竟对使用者有多少潜伏威胁,一样要小心准备,尽一切可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同时也把后期工作安顿好。
很多团体在上台前都会对其演员作舞台安全意思灌输和舞台规则灌输,目地就是要将意外事故减到最底。
这是绝对必要的,关于投保事宜,就像我认同花同学的说法,对于整个大关要求和细节注重的在意(如槟城表演艺术资深人Janet Pillai也是坚持一定要投保)。我们关心多个方面,所以我们寻求更上一层楼的保障以及防范措施,同时更注入对于安全的醒觉以及意识,以及对于事故的处理、善后和建设。
老爸说的经验,是我们不能否定的重要事宜。更甚的是,在于整个概况的危机意识和安全醒觉,操控着一个个活动所给予舞台用户的安全感。做好了准备+演出时候的谨慎之后依然发生事情,那就是善后的“秀”该上演的时候了。 |
|
|
|
|
|
|
|
发表于 17-11-2007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