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54|回复: 7

韩国人真的每天只睡4小时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2024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乐语音K歌遇知音,专属歌房与你欢唱🎤】


调查显示,虽然没有4小时那么夸张,但工作日的数值仍然达不到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给成年人建议的每日7-9小时的睡眠时间。
漫漫长夜不睡觉,真的都在流连夜店,吃喝玩乐享受人生吗?
事实可能远比你想的,还要残酷。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夜晚大都花在了补习上。
被晚间补课影响作息的不止是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对于上班族而言,他们的夜晚主要花在了加班和隐形社交加班上。
然而,支撑起这些夜间经济的,是另外一批大量的轮班劳动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2024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80/20。。。永远不变的定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24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猫猫 发表于 1-4-2024 11:45 AM
80/20。。。永远不变的定律。。。

还有资本家割韭菜也是不变的定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24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聊唱歌烦不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24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sang2000 发表于 1-4-2024 11:54 AM
还有资本家割韭菜也是不变的定律

因为韭菜可以一直割。。。一直长。。。一直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24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ngineer 于 1-4-2024 01:01 PM 编辑

很多马国人每天睡不足7小时


睡不够睡不好 35%大马人患失眠障碍


睡眠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然而,全世界却有越来越多人面对睡眠障碍,心理和精神疾病也随之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睡眠障碍率大约30%;在亚洲,单单中国就有超过3亿人失眠,“90后”成为第一大失眠人群,成年人失眠率近40%,年轻人失眠率更高达60%!睡眠规律的紊乱可说成了当代人的通病。





马来西亚虽然没有正式的官方调研统计,但失眠协会和一些健康机构所做的调查显示,我国的睡眠问题也日趋严重,失眠和睡眠障碍相关的情况也不容轻视。
根据吉隆坡大学(University KL)皇家医学院《亚洲医学及健康科学》期刊的数据,马来西亚每10个人当中就有9人经历过某种程度的失眠问题,并且面对一种或多种睡眠问题。

数据指出,35%的大马人面对不同程度和类型睡眠障碍,超过53%的大马劳动人口在24小时内的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其中至少有51%承受工作相关压力。
影响生活质量
在一般人的既定认知里,失眠就是彻夜睡不着,睁眼到天明;一些人则认为,只要能睡,即使时间不长也不算失眠障碍,顶多只是睡眠不足,可以补眠。


事实上,失眠有情况和类型,也不只是“睡眠不足”那么简单,而是可能在睡眠周期的不同时间出现,并且在白天造成极其深远和严重的影响。
本地精神专科顾问兼马来西亚精神专科学会财政黄章元教授(Prof Dr Ng Chong Guan)指出,醒得太早或太早起床、难以保持睡眠状态、入睡困难,都属失眠情况。
“失眠的特征是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状态或两者兼有。按人口进行的研究估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反映本身有失眠症状。”


在日趋上升的失眠症患者当中,超过20%的人反映失眠症导致日间的各种“后遗症”,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他强调,失眠不仅仅是第二天醒后“精神不振”,长期漠视甚至“适应”的话,将会导致一个人感觉疲惫、白天嗜睡、认知能力受损,还会出现情绪障碍、抑郁或焦虑症状。
加剧抑郁或焦虑


此外,长期失眠也会导致难以集中注意力、无法专注工作、记忆力差、错误或事故增加,持续担忧睡眠问题以致加剧抑郁或焦虑。
长期失眠所引起的并发症不容小觑,除了工作或学业表现欠佳,开车时的反应速度也会变慢,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罹患长期疾病或出现其他身体状况的风险也会增加,而且病情会更严重,比如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等。









  /失眠症病因/
不良习惯精神焦虑
关于失眠,人们总以“压力”或“想太多”定论原因,事实上,其他疾病也可能造成失眠。
慢性失眠的常见原因包括:
●压力:工作、学习、健康、财务、家庭、紧张的生活事件或创伤(比如丧亲、离婚、失业)等压力,可能导致夜间思维活跃,难以入睡。
●旅行时差或工作形式:生理时钟影响作息、新陈代谢和体温,一旦失衡就会造成失眠,轮班工作或频繁换班和旅行时差都会打乱生理钟。
●不良的睡眠习惯:
    ——睡眠时间不规律;
    ——睡前做激烈运动;
    ——不舒适的睡眠环境;
    ——在床上工作、进食或看电视;
    ——睡前使用电脑、手机和其他屏幕器材,干扰睡眠周期。
●夜晚进食过量或摄取刺激/兴奋饮食:尼古丁、酒精、咖啡、茶、可乐、其他含咖啡因饮料。
●疾病:慢性疼痛、癌症、糖尿病、心脏病、哮喘、胃食管逆流、甲状腺功能亢进、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睡眠呼吸终止症、不宁腿综合征等等。
●药物:抗抑郁药、哮喘药、血压药、止痛药、过敏药、感冒药及减重产品及可能含有干扰睡眠的兴奋剂。
●精神疾病:比如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过早醒来也是抑郁症表现之一。
●年龄增长,睡眠模式改变,睡眠减少。
●缺乏体能活动。
●不想睡、熬夜,最常见于年轻群体。











明明很累,为什么却睡不着觉?
忙碌了一天之后,明明身心疲惫,为何却辗转难眠度过漫漫长夜?失眠是一种病吗?许多人并不理解,疲倦并不等于困倦,失眠也不是因为疲劳,而是睡眠欲望很低。
人体的大脑里有“内稳态系统”和“昼夜节律系统”,也就是所谓的生理时钟,这两大系统的相互作用就是产生睡意的关键,而在这两大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两种化学物质“腺苷”和“褪黑素”。


大脑分泌和积累的腺苷越多,清醒的时间就越长,人也越觉得困倦,而当处于黑暗环境时就会分泌褪黑素。当白天的清醒和活动积聚足够多的腺苷,晚上就会开始犯困,加上夜晚感受不到光线,视交叉神经(SCN)不再受到抑制,促使松果体释放褪黑素,积累的腺苷和褪黑素就会产生困意,让人入眠。
食欲素不足
然而,大脑也会分泌一些保持清醒的主要物质,其中一种与睡眠有关的物质叫做食欲素(Orexin),亦称下脑丘泌素,是一种由下脑丘自然产生的神经肽,与其受体共同构成的食欲素系统能刺激唤醒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目标神经元,释放促进清醒的化学物质(包括多巴胺、雪儿倾诉、组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食欲素同时具有促进觉醒和增加食欲的作用,当食欲素缺乏或分泌不足时就难以维持清醒,会快速进入睡眠状态,这也是引起发作性睡病的原因。









/定义及分类/
持续3个月需求医
黄章元指出,从失眠到失眠症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偶尔的失眠可能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压力或生理不适等因素,但若持续失眠超过3个月的话,则很有可能是失眠症,须寻求医生评估及确认失眠程度,给予适当的建议或治疗。
根据《DSM-5/国际睡眠障碍第三版》对失眠障碍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入睡困难:初期失眠;
●维持睡眠:中度失眠;
●早上起得太早:很晚失眠;
●每周至少3晚出现睡眠困难;
●持续出现失眠症状至少3个月;
●即使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依然出现睡眠困难;
●非物质/药物的生理效应(比如滥用毒品、药物);
●除了睡眠/觉醒障碍,没有其他可解释的原因(比如发作性睡病、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等等);
●并存的精神障碍和生理状况无法充分解释失眠症状;
●造成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功能障碍(即白天的后遗症)。









  /治疗新模式/
阻断大脑食欲素讯号
长期失眠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能轻视,目前失眠症的治疗目标主要是帮助患者入睡、保持睡眠、正常庆幸和身体功能良好。
一直以来,安眠药几乎是失眠唯一的依赖助眠药物,随着不断发展的睡眠治疗新模式,一些具有高度药理学特异性的新兴药物,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选择,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就是食欲素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






安眠药不是万灵丹,长期服用或过度依赖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随着新的助眠疗法出现,为慢性失眠症患者带来新曙光,安眠药也不再是唯一选择。






研究已发现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对失眠、肥胖、抑郁症、药物成瘾等疾病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为失眠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4-2024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睡4个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24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sang2000 发表于 1-4-2024 11:54 AM
还有资本家割韭菜也是不变的定律

中共割韭菜才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6-2024 08:22 AM , Processed in 0.06601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