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食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是時佛告諸比丘眾。當知食以節受而名損。 佛言。人持飯食施人有五福德。 智者消息意度弘廓。則有五福德道。何謂為五。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裡,當時佛陀是這樣告訴所有比丘們的 :「比丘們,你們要知道,眾生因食物而得以生存。一旦未進食,則形貌枯槁憔悴, 沒有活力。」佛陀接著說:「如果有人以飯食佈施予他人,必將獲得五種福報,明白 這項真理的聰明人,一定會樂於佈施食物給他人。這五種福報分別是:
一曰施命。 二曰施色。 三曰施力。 四曰施安。 五曰施辯。
一、長壽 二、美貌 三、健康、體力 四、情緒平穩,心情常保平安與喜樂。 五、聰明才智及辯才無礙。
何謂施命。 一切眾生依食而立身命。不得飯食不過七日奄忽壽終。 是故施食者則施命也。其施命者。世世長壽生天世間。 命不中夭。衣食自然財富無量。
「為何佈施飲食會獲得長壽的福報呢?因為一切的眾生都必須依靠食物而生存,如果 不吃不喝,最多不過七日,必將死亡。所以如果佈施食物給他人,就如同幫助別人生 存,這樣的善行必將令自己生生世世獲得長壽的福報,人間天上,都不會夭折短命, 而且衣食不缺,財富無量。」
何謂施色。 得施食者顏色光澤。不得食時忿無潤形。面目燋悴不可顯示。 是故施食者則施顏色。其施色者。世世端正生天世間。 姿貌煒煒世之希有。見莫不觀稽首為禮。
「為何佈施飲食會獲得美貌的福報呢?因為眾生獲得食物後,必將因食而容光煥發, 膚色光澤。一旦得不到食物,會因飢餓而難過,容貌及膚色將因此焦黃,面目燋悴可 憎,人不樂見。所以佈施食物的人,就如同幫助他人容色俊美,自己也必將因這份善 行生生世世獲得漂亮美麗或俊帥健美的福報,人間天上,美貌姿色煒煒出眾,世間希 有,任何人一見都會歡喜及傾心。」
何者施力。 人得飯食氣力強盛。舉動進止不以為難。不得食者飢渴熱惱氣息虛羸。 是故施食則施力也。其施力者。世世多力生天世間。 力無等雙出入進止而不衰耗。
「為何佈施飲食會獲得健康與體力充沛的福報呢?因為一般人若得到食物的補充,健 康與體力因此強盛,舉止行動將敏捷有勁。反之,若不得飲食,將承受飢渴熱惱的痛 苦,氣息虛羸。是故佈施食物給他人者,就如同幫助他人獲得健康與體力,自己也將 因此善行生生世世獲得健康與體力充沛,人間天上,享有永不竭盡的活力。」
何謂施安。 人得飯食身為安隱不以為患。不得食者。 心愁身危坐起無賴不能自定。是故施食。則施安也。 其施安者。世世無患心安身強。生天世間不受眾殃。 所可至到常遇賢良。財富無數不中夭傷。
「為何佈施飲食會獲得情緒穩定,心情平安與喜樂的福報呢?因為一般人獲得食物後 ,身體因此安樂,情緒穩定,心裡不會有恐懼感。若得不到食物,心裡憂愁,身體不 安,無論是坐或是起,都不能安定。所以佈施食物的人,就如同幫助他人獲得安全感 ,自己也將因此生生世世心裡平安喜樂,身體健康強壯,人間天上,不受眾殃。凡所 到之處,可常遇良師益友,財富無數,不中夭傷。」
何謂施辯。 得施食者。氣充意強言語通利。 不得食者身劣意弱。不得說事口難發言。 是故施食則施辯才。其施辯者。世世聰明生天世間。 言辭辯慧口辯流利無一瑕穢。聞者喜悅莫不戴仰。
「為何佈施飲食會獲得聰明才智及辯才無礙的福報呢?因為一般人獲得食物後,氣力 充沛,頭腦清楚,思考力因此敏捷,言語表達力因此通達流利。若得不到食物,身體 因此虛弱,思辯遲緩,表達力將發生困難。因此佈施食物給他人就如同幫助別人增長 才智,自己也因此生生世世聰明絕頂,人間天上,不論是口才、思辯,都將流利通暢 ,沒有瑕穢,能令聞者喜悅,莫不敬仰。」
是五福德施。 若發道意施於一切。既得此福。 所生之處常見現在佛諮受深法。四等四恩六度無極三十七品。 法身現相壽命無窮相好分明。三十二相致十種力以成佛道。 為立大安普濟危厄。智慧辯才出萬億音度脫十方。 佛說是經時。諸比丘眾天龍鬼神四部弟子。 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佛陀解說完佈施食物可獲得五種福報以後,所有的學生都心生歡喜,對佛陀頂禮後離 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