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翼齐飞 —— 无可奈何花落去
随着中前场创造力的消失和寄予厚望的标王阿尔沙文只有2:1力克巴萨时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温格被迫再度修改蓝图,我们来简要看一下当时教授面对的情况: 防守端的最大利好:什琴斯尼。年轻的波兰人从球队的第四门将拾级而上,由于其他竞争者的伤病和状态起伏,他成功地成为了队伍的第一门将。一个显著减少了失误送分的改变是相对于之前法比安斯基等人经常站位在具有风险的球门线前方6码不同,什琴斯尼的风格是选择不利于出击的门线前方3码。这样虽然减少了上镜头表现的机会,但给球队带来了一层自信和沉稳的光环,而阿森纳的后防一直缺少的正是这种品质。 后防方面,除了继续沿袭阿森纳固有的双后腰辅助覆盖防守区域的传统之外,温格开始着力打造“深度防守”或者叫“穿越防守”战术。这一思路源于巴拉圭国家队的“切割防守”,核心思想是当防守者去压迫持球队员时,离他最近的另一防守者随时准备切断持球队员传给他前方最有威胁的攻击同伴的线路,逼迫持球者传给其他同伴或横传回传;如果不需要切断其前方的连结,则协助主防人压迫其将球带向边路区域以减小对球门的威胁。这套防守战术在当时非常先进,但对防守者的经验和判断力以及球员互相之间默契的要求极高,一旦替补阵容仓促上阵又是年轻球员居多的话,则可能千疮百孔。(所以后来的8:2惨案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再看进攻端,先分析范佩西:10-11赛季的22粒进球其中21次是发生在一月份之后,18次发生在英超。客场连斩9球打破了联赛的记录,在阿森纳开始他们这个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之前,范佩西的进球数和整支布莱克本队的进球数相同。当时的范佩西不仅继续提高着球商和左脚的球感,而且懂得阅读对方的防守,特别注重制造切入的空间和角度,这一进步自然逃不过温格敏锐的慧眼,于是教授下定决心抛弃博格坎普接班人的路线,将范佩西塑造成一个让各路中后卫皆闻风丧胆的大杀器。 最后看中场,威尔希尔的进步令人欣喜,特别是防守时下脚的果敢和进攻时的带球突破让人印象深刻。而宋屡屡交出世界级后腰的答卷,让其他中场可以放心前插,只是当宋耐不住寂寞前插时,阿森纳的防线就会经常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所以即使迪亚比和罗西基伤愈,创造力的巨大真空还是无法弥补,如果强行维持旧例,对手的防守体系将让宋不敢渗透、威尔希尔不能渗透,因此原先4-4-2到4-3-3的中场短传渗透+前场接球射门的踢法必须改弦更张。

无路可走的温格重用热尔维尼奥并在冬季租回了亨利,松开缰绳让沃尔科特和张伯伦两匹快马驰骋边路,建队125周年的阿森纳别无选择的进入了4-3-3两翼齐飞的时代。 在2011赛季刚开始,当头一棒迎面而来。 由于连续的伤病和停赛,在对曼联赛前,英国各路电视台的转播嘉宾拿到阿森纳的出场名单都在倒吸一口凉气,就用这些老弱病残面对夏季跟曼城进行了疯狂军备竞赛的曼联?还是在老特拉福德?没有任何人看好阿森纳,但温格坚持了豪门的信仰和尊严,拒绝死守求和,而是毫无畏惧的展开对攻战,上半场3:1,且阿森纳还射失一个点球,让我暗自宽慰,还好还好,下半场曼联守住胜果,就这样了。不料爵爷另有打算,必须用一场屠杀来回击之前刚刚大胜的曼城,“现在还轮不到你们为所欲为。”“You can`t buy class ,NEVER!”曼联球迷们也盼望弗格森杀鸡儆猴以打压吵闹的邻居。于是针对阿森纳的“深度防守”,曼联少见的在领先后仍然不惜体力,状如疯魔般的持续施加不依不饶的打击,再加上运气帮忙,虽然控球等数据相差无几,但比分是让人瞠目结舌的——8:2,兵工厂在最落魄的时候碰上了最嗜血饥渴的红魔,温格满头银发显露的憔悴、痛苦和沧桑让人不忍目睹,此情此景必将终生铭记。(若有生之年能有一场比赛抹去当时带来的伤心和屈辱,纵在九泉之下亦可含笑瞑目) 而且,4-3-3两翼齐飞这种打法失去了阿森纳在温格治下的华丽球风,两翼的突击一旦受阻,就只能指望范大将军单骑救主,枪迷们看着曼联球迷的狂欢和纳斯里、小法等人开季的神勇表现,承受的精神打击超过了他们自从看第一场阿森纳比赛以来的任何时刻。 在一片绝望和痛苦的气氛中,在大批枪迷倒戈转投其他球队阵营的艰难时日,在处处呼吁高层下台的混乱局势下,温格在俱乐部股东大会上万众瞩目的站了出来,作出了长达11分37秒的倾情陈述,教授说: “在你们当中,我可以看到很多不满和恐惧,我可以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和拥有更多资本的人竞争的世界,局面会很艰难。” “但我们必须展示出,我们是团结的,因为这是唯一在顶端生存的出路。我们如果不团结,就根本没机会。” “我们能与他们竞争的方式就是变得聪明,我相信,我也愿意负全责,那就是我们可以以现有的方式去竞争,如果我们付出一切努力,团结一致,为每一项赛事的每一场比赛而奋战,到赛季末,当我们回首!可以为自己的态度而骄傲!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 温格的话让坚持留下来支持阿森纳的球迷热泪盈眶:“我个人,愿意去扭转目前围绕着俱乐部的怀疑论,对我来说,如果今天在这会上我能有所成就,那将是让你们相信我们,相信球队有实力,相信这支球队会战斗到底!如果你们帮助我们这样做,我相信我们将会有一个成功的赛季!” 这段“国王的演讲”成了又一个里程碑,坚守下来的枪迷们纷纷互相鼓劲,相约继续坚持不懈的支持阿森纳,支持温格,例如我把MSN和QQ签名都写成了同样的3句话: “我是阿森纳球迷。”抬头,挺胸,目光坚定,“是的,我仍是阿森纳球迷。”

并没有等待太久,经过一段磨合以后,适应了4-3-3两翼齐飞新阵型的阿森纳从废墟中带着满身伤痕站起。埃弗顿前腰阿尔特塔,被温格改造成中场稳定器,迅速成为穆里尼奥等人也赞赏艳羡的世界级后腰;被博格坎普公开认定为不打影锋就是错误的范佩西,被温格牢牢锁定在突前中锋的位置,受益新阵型的战术特色而发挥出全部的潜能,焕发出世界第一中锋的神采。这赛季的阿森纳犹如史诗般的从英超第17名奋起直追直至第3名,锁定连续参加欧冠的资格,以英超历史上可能空前绝后的排名大逆转捍卫了豪门的尊严!
保障了成绩之后,被贝纳永的边前腰属性勾起了往昔美好回忆的温格,开始着眼2012-13赛季,准备重塑华丽足球的新篇章。。。 。。。
千变万化 —— 似曾相识燕归来 “2011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俱乐部在每一个方面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温格说。“但是我相信2011年将会成为俱乐部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 “尽管我们碰到了诸多困难,但俱乐部都一一解决了,我们团结一心,最终的成绩还是处于一流。我们是英超2家进入欧冠淘汰赛的俱乐部之一,在经历一个艰难的开局和苦难的夏天之后,我们恢复了,排名在联赛前列。”
带着对2011-12赛季的骄傲和自豪,温格又在赛季结束后遇到了新的难题——球队队长兼核心范佩西和经纪人在谈判桌前等候,其一,要么大肆撒钱表露争冠雄心,要么放人;其二,周薪涨到13万镑也不够,必须要19.5万镑。温格的态度是一再强调球队将具有争冠的实力,同时拒绝破坏健康的转会政策和薪资结构,与小法完全不同,范大将军已经29岁,受益于和图雷的高强度对抗训练成长起来的他状态还能维持几年是个未知数,更重要的是,新的蓝图已经在教授脑海中勾画,而范佩西并不是其中必需的拼图。 4-3-3两翼齐飞阵型相对简单,左右两位边锋热尔维尼奥(替补阿尔沙文、亨利)和沃尔科特(替补张伯伦)都拥有速度和突破技术上的优势,中锋范佩西也有单挑任何中后卫都可以胜出的能力。所以只要出现一对一的情况,那就意味着机会很大。无论面对区域防守、盯人防守还是阿森纳自己采用的深度防守,只要对方的后卫无法独挡一面,阿森纳的锋线就可能大发神威,例如亨利回归首场,在对方右后卫的外侧启动,鬼魅般的闪至其身后,即可接直塞球破门,很多人只看到了亨利在左翼的灵光一闪,却没有注意到当时右翼有2名阿森纳球员,中路还有范佩西,这3人迫使对方用3-4名防守者来防范,导致右路防区只有右后卫一人来警惕,待到亨利抹过他面对守门员时,从范佩西攻击区域全速赶来补防的中后卫已经鞭长莫及。 2012年3月7日,温格把两翼齐飞攻击用到了登峰造极。同时派遣张伯伦、沃尔科特、热尔维尼奥三将出阵,加上中路的范佩西一字排开,拉开阵势强袭AC米兰。 张伯伦助攻了第1球,沃尔科特从右路切入禁区制造混乱,罗西基补射第2球;上半场尚未结束,张伯伦右路强突,点球!上半场比分改写为3:0的瞬间,酋长球场欢声震天,连距离最远的什琴斯尼都怒吼狂奔双手握拳,每一个电视机前的枪迷和他们一样,看到了逆转奇迹的希望,所有人的情绪都沸腾到了极点,但教授依然神色严峻,他深知,上半场过度消耗了体能的边路众人,下半场很难持续狂攻态势。果然,第58分钟热尔维尼奥突入左翼低射,范佩西近在咫尺的补射未中,已然成为最后的一次努力。 温格心如明镜,遇到意大利的链式防守,抑或对方同时囤重兵于左中右三路,不让阿森纳制造边路一对一的情况时,两翼就很容易折戟沉沙。再加上身在兵营心在魔的范佩西即将离去,4-3-3两翼齐飞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因此整个赛季教授都在为未来做准备,而从切尔西租借而来的贝纳永自带的边前腰属性,让温格眼前一亮—— 左后卫吉布斯或桑托斯频繁压上,他们发现对方的右中场或右后腰已经被贝纳永带离防区了。阿尔特塔创造了英超首屈一指的传球次数和成功率,他发现中场出球的线路选择更丰富了。范佩西进球的重任被分担,面对诺维奇、奥林匹亚科斯、狼队等等,贝纳永在范佩西的习惯区域射门得分。 身背多重角色的贝纳永给了温格启发,让教授考虑战术的升华——位置的流动性和职责的共通变化。
2012-13赛季之前,失去了又一任队长的阿森纳顶着外界“年年卖队长,年年无冠军”的嘲笑,温格买入了波多尔斯基、吉鲁和蒙雷亚尔,更关键的是以接近队史记录的“高价”买来了并不出名的桑蒂·卡索拉。阿森纳战术史上又一场重大革命开始了。 左后卫不再按照普通的战术安排突击到左翼后传中,无论蒙雷亚尔还是吉布斯,都开始直接杀入禁区得分。 左边锋和右边锋必须场场都被换下,因为他们在各自边路同时扮演边锋和边后卫的角色,注定体能在70分钟左右开始剧降。 中锋吉鲁并没有像球评家们预测那样利用身体和头球优势站桩等球,其跑位和禁区内一脚传球频频为队友创造良机。并且在定位球时佯攻吸引注意,让主攻的中后卫们尽情得分。 而当吉鲁战术性后撤,留出禁区内大片开阔地给波多尔斯基和沃尔科特时,都能打中锋的两位边锋也频频奉献精彩的当轮五佳球,。 拉姆塞无法定位为后腰、前腰还是中前卫,尽管其射门屡屡令人扼腕,但覆盖近乎整个球场的跑动只能以中场自由人来勉强定义。 卡索拉时而回到后场帮助出球,时而在边路扯动防线,时而在禁区外围发炮,时而又切入肋部得分。 阿森纳的战术犹如美国篮球队一样,每个人都具备突入内线的能力,每个人也能在外围投射,每个人甚至还都能背身靠打,这种多兵种协同流动转移且互相代履职责的战术,令任何对手都左支右绌,难以布置针对性防守。 诚然,任何战术革命在一开始的适应期都要付出代价,阿森纳的代价由B开始,到B结束。布拉德福德(Bradford)在联赛杯中淘汰了枪手,一个接近全主力的阵容被低级别联赛球队羞辱。在足总杯对阵布莱克本(Blackburn)的比赛中采取了轮换但也足以取胜,但却输于进攻缺乏磨合。当然包括欧冠被拜仁慕尼黑(Bayern Munich)攻陷酋长球场。但是阿森纳还是在千变万化中屡有佳作。 在安菲尔德,利物浦安排了重兵严阵以待的卡索拉竟然站位于后腰区域,让红军的针对性设置完全落空,而误以为迪亚比是后腰的结果是屡屡被他长驱直入,杀入中场和后卫之间的“阿森纳区域”并被赛后评为当场最佳。待到大梦方醒调整部署时,卡索拉又开始扮演边锋角色攻击两肋,并接波多尔斯基传球破门得分,折磨的利物浦苦不堪言。 在雷丁,沃尔科特发挥在组织者和杀手之间的“摇摆人”威力,3次助攻4个进球,带领阿森纳在0:4落后的情况下完成史诗般的大逆转。 在慕尼黑安联球场,连续创造了多项德甲记录的冠军头号热门拜仁慕尼黑面对素来偏重进攻的阿森纳,但连续进球记录戛然而止,阿森纳的中场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防守能力,极其少见的用稳固的防守和犀利的反击成为当年全欧洲唯一击败了拜仁慕尼黑的球队。施魏因斯泰格一年后仍心有余悸:“去年我最紧张的时刻就是对阿森纳,他们再进一球我们就被淘汰了,不管你们怎么看,我认为他们是支强队,绝对的。” 之后渐渐适应了战术变化的阿森纳开始收获革新成果,赛季最后10场比赛,阿森纳*河蟹*连捷,取得了8胜2平的骄人战绩,2013年元旦之后获得的分数高居英超榜首,虽然赛季前半段的不稳定影响了最终结果,但最后一轮有惊无险的把热刺压在身下,仍然可以说是为了变革并未付出太大的代价。 需要防守时是防守者,需要进攻时是进攻者,这不仅发挥了荷兰队全攻全守的整体流动优势,更加先进的是,如今的阿森纳有多个队员都能扮演多重不同角色以互相提供支持,并且战术阵型变化多端。有时,维埃拉的B2B身影竟然是沃尔科特的一路回追; 有时,铲断次数最多的后腰阿尔特塔闪耀着博格坎普的睿智调度; 有时,皮雷的内切射门和奥维马斯的边路发动攻势集于卡索拉一体; 有时,威尔希尔像赫莱布一样无畏的在人群中强突; 还有时,吉布斯或蒙雷亚尔果敢的切入禁区仿佛看到了当年阿科尔在这条路线上予取予求。。。。。。
往昔的一个个英雄身影拂过眼前,似乎一代又一代兵工厂之魂附体于新一代的枪手身上,执教了阿森纳17年的温格看着英伦六少的续约,看着科斯切尔尼、拉姆塞和吉鲁等人的成长,看着厄齐尔众望所归如当年的法布雷加斯一样接过中场的指挥官大任,心中的希望之火再次点燃。。。。。。
大 结 局 2014年的某1天,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光明球场,欧冠决赛进行到了最后一分钟,比分2:2,威尔希尔禁区内突破被踢倒,队长阿尔特塔将点球机会让给了为球队杀入决赛立下汗马功劳的厄齐尔。场边颔首默许的温格仍然是满头银发,红色领带随风微微飘起,他扭头望向贵宾看台,亨利、博格坎普、奥维马斯、维埃拉、佩蒂特、亚当斯、基翁、希曼、爱德华多、法布雷加斯、坎贝尔、莱曼以及莱斯等人已经悉数站起,教授满怀着执教阿森纳整整18年的激情和他们一一对视,随后缓缓的将目光移回场内,厄齐尔亲吻了一下红白球衣上的兵工厂队徽,开始大踏步的助跑,摆腿,射门! 那一瞬间, 温格仿佛看到了一个穿越德法边境去看比赛的瘦高少年, 带着意犹未尽的回味, 仰着头对启蒙教练说, “嗯,我爱上这比赛了,我喜欢华丽足球。”
“加油,阿尔塞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