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153|回复: 34

歐錦賽參賽國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5-2012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有文章引自 Ginola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0 人气 +10 收起 理由
super_black战神 + 50 + 10 虽然只是转帖,但无可否认这是一篇很好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葡萄牙



2004年葡萄牙人差點拿下整個歐洲,歐冠由Mourinho率領的FC PORTO擊敗摩納哥拿下,但是Uefa Cup與歐錦賽,里斯本競技隊與葡萄牙都在冠軍賽敗退,而且都是主場(地主)敗北,那是他們最輝煌的日子。



自從Figo、Rui Costa、Deco,以及教練Scolari(巴西人,2002世界盃冠軍教練)離開葡萄牙國家隊視野,這裡留下的就是重整、以及紛爭,連續兩次大賽晉級都依靠附加賽,而且是通過FIFA修改對足球大國更優渥的「種子制度」,才勉強跨入國際大賽,抽籤儀式後分入了艱難的B組,世人對葡萄牙更加不看好。

教練必須要變出魔法



葡萄牙國內豪強俱樂部在歐洲也吃得開,班菲卡(Benfica)、波圖(FC PORTO)還有里斯本競技隊都具有不錯的發展,廣納賢才的青訓,中南美的專業球探,還有肯開支票買人,經濟不景氣的當下,也不乏財務吃緊的例子,比照其他葡萄牙聯賽球隊,好像棒球中華隊的組成,明星旅外選手(三巨人),搭配剩下的中職土豆。



他們跟葡國足協時常有意見不合,因為這三家國內勢力可觀,派系問題也橫生,目前執教的是Paulo Bento(上圖),與Figo、Rui Costa同期,身為黃金世代的人物,國家隊生涯防守位置先後卡著Paulo Sousa與Oceano兩位巨人,所以他沒有太多的機會,不錯的選手,效力過兩大豪門,而且跟C羅交情不錯。



原本葡萄牙足協計畫,奎羅斯(Carlos Queiroz)帶領完2012要換教練,事實上世界盃前就有風聲要他下台,主要設定人選的是現役班菲卡教練Jorge Jesus,可是本屆資格賽太差勁,主場打平塞普勒斯(4-4),輸給挪威,馬上換人交給Paulo Bento,退休後沒多久他執教里斯本競技,臨時救火、以36歲的年紀成為教練並且成績驚人。

Paulo Bento執教之後葡萄牙有所反彈,但是他們仍舊屈居單丹麥之後,靠著挪威的晚節不保,勉強以分組第二進軍附加賽,算是個滿意的成績,然而他不是個偏愛大牌的教練,雖不像Mourinho那樣愛恨分明,他更喜歡肯實幹的球員,擺老的Ricardo Carvaho與Bosingwa離開國家隊,召進幾個Braga的球員,好選擇。

無論Paulo Bento打4-2-3-1,還是他最近變換成4-3-3,目前的葡萄牙有很多的問題,黃金世代便存在的守門員、高大前鋒,到現在都未能解決,增加的還有防線的硬度,甚至中場防守不行,我們接著討論



鳥蛋守門員


別說英格蘭欠缺好守門員,葡萄牙人也深深為此苦惱,幾乎每屆的正選都不是國際一級水平,儘管他們培養出來的守門員通常活動性強,但是高空球判斷不佳、脫手的問題都沒有戒除過,20年來評價最高的守門員- Victor Baia,其實都會犯這類的錯,更別說繼承的Quim與Ricardo,後者時常是12碼大戰的英雄,但是2004歐錦賽與Uefa Cup冠軍賽的輸球,他是主要戰犯,而且只能在國內打一出國就糟糕。



Eduardo Carvalho(球衣寫Eduardo)與較年輕的Rui Patricio在資格賽上分擔了守門員的位置,兩人登場時間差不多,可是Eduardo在班菲卡拿不下主力位置,其實這兩年首都球隊一直在輪換,就為了找出合格好用的先發,Rui Patricio效力於Paulo Bento執教過的里斯本競技,對他自然更為熟悉,這兩季算是三大豪門中最出色的一位,目前教練也更傾向使用他先發。



期待守門員中規中矩表現,把局數吃完(棒球術語,換成足球則是踢完每場90分鐘)不出錯就算是功成。





葡萄牙的黃金世代其實是強在後場,Jorge Costa這種「坦克」、加上一群好手組成的防線一直都在平均之上,但是攻擊火力難以施展,蹉跎了Rui Costa傳球大師的能力,幸好Mourinho與他旗下的波圖(FC Porto)養出了一批能守的戰將,延續了葡萄牙強隊的光景幾年,如今銜接上有問難。



領軍中後衛的是皇家馬德里主力Pepe(上圖),這位巴西歸化而來的球員無疑是不定時炸彈,表現好的時候,他世界級的球員,良好的爆發力,準確的一對一盯防,這是他能夠踢皇馬的主因,其餘的就是不定性。Pepe可能是當今最沒有職業素養的球員,場上小動作算是一種伎倆,但他的是「大動作」,出拳出腳每年都有發生,雖然他應該沈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對於教練而言,必須預期他或許踢不滿整場。



Bruno Alves是另一個可靠的中後衛,前幾年他一直被歐陸豪門追蹤,雖然他效力的波圖也算是個豪門球隊(一直參與歐洲豪門組織),最終他去了俄羅斯領取高薪,然後失去高大可靠的中後衛,波圖與他們年輕的教練Andre Villas-Boas在必須改變的狀況下創造了新的陣型,帶來聯賽的大成功,以及歐霸盃獎盃。



這兩人的組合算是可用,但兩人都不算內斂沈穩,要不就是給對手牽著鼻子走,不然就是兩個跨越不去的屏障,高個、快腿都沒在怕的。

邊後衛無疑是一個劃上問號的位置,右邊的Joao Pereira與左邊的Coentrao都是攻優於守,兩人擁有前場飛奔的能力,勝過黃金世代的前輩們,Joao Pereira很年輕就踢上職業一軍但是數度遭棄,是出了名的「鐵肺」,擁有非常棒的體能,勇於前插、充滿激情的投入在賽場,他是球迷的寵兒,相對的也是時好時壞。Coentrao在2010年世界盃算真正走紅,非常果決的往前突襲受到肯定,可是防守能力卻不大行,若非現代邊後衛更被強調的是「助攻」,他的防守力遠低於平均

中場需要更強大的打擊能力



以往葡萄牙強的時候,後場穩、前場飛奔,所以中場Hold得住,問題就不大了,這10年來他們有過Maniche、Petit以及Costinha這種不說話但是很負責的好選手,再往前一個decade(九零年代)則是卡住先發位置,導致總教練Paulo Bento總是溫板凳的的Paulo Sousa-最被忽視的葡萄牙球星,幸虧他連兩年拿下歐冠獎盃,名留歷史...



B組對手有荷蘭、德國、丹麥,全部都是中場強大的球隊,相較下葡萄牙的中場缺乏創造力,攔截對手的能耐不如之前,球員的狀態也充滿不確定性,需加強之處很多。Raul Meireles(上圖)打過利物浦/卻爾西,以往在國家隊習慣更靠後的位置,教練真傻,幸虧Paulo Bento決定跟上潮流,把傳球能力更好的Meireles放在中場最前面,以他的能力,擔任中場輸送者非常適合,Meireles傳輸水準足夠,讓他站在三人中場最前面,他的防守能力還優於平均,過往在波圖踢球、或者Queiroz時代他太靠後,變得失去特色。



其他中場的問題就是傳球能力不夠好,不然就是防守能力不出眾,里斯本競技養出來的兩位中場 Veloso/Moutinho是國家隊常客,不到20歲歐洲足壇就一直注意他們,幾年過去看來當初評價的太高了,Veloso今年見證了熱那亞(Genoa)的鳥蛋賽季,身為該負責的人之一,他的狀況讓人擔憂,而Moutinho能傳球,他需要一個夠好的後腰來保護他,似乎目前沒這種人,可是他能把球往前塞、而不是傳邊路,這是葡萄牙人最需要的攻擊方向。

沒有人計較葡萄牙人的火力不夠,他們很能得分,是16國最會打順風球的,看看世界盃痛宰北韓,附加賽狂電波士尼亞,進球的感覺一來,誰都守不住,西班牙剛拿下世界盃冠軍之後跟葡萄牙友誼賽那一場,被海電個0比4...

避免成為C羅的一人前線



如果前線只能有一個高手,擁有C羅大概是最幸福的事,葡萄牙人何其幸運有這等天王好手在陣,近幾年國家隊的進球大將悉數來自海外領土:進球紀錄保持人Pauleta來自亞速群島(Azores),而納尼(Nani)是維德角出生,今年聯賽46球的C羅則是馬德拉群島的驕傲,這位當今最昂貴轉會費的球星是葡萄牙的救星,要扭轉頹勢、不看好中衝出重圍,C羅必須能點石成金。



其他對手當然不是不知道,面對葡萄牙的前線擁有兩個超人體能的選手,要防住C羅與納尼,最好的方式就是縮小防守圈,從資格賽開始葡萄牙三個前場選手面對的就是對手的後撤壓縮,一如所有人打巴塞隆納、或者面對擁有Walcott、Lennon這種超快腿會執行的戰術,葡萄牙人的應變方式這幾年來並無改變,下底傳中,要不就是要切不成交給助手傳中,這是他們火力時常打不上的原因,因為葡萄牙人缺少出色的箭頭,他們幾十年來的痛。



Figo, Joao Pinto, Paulo Futre(馬競傳奇球員/前經理,Raul兒時偶像)到目前的C羅與納尼等人,葡萄牙前場好手似乎同質性太高,偏偏就缺站在禁區附近的前鋒,儘管2000歐錦賽誕生了Nuno Gomes(也活躍了幾年),後來沒養出一個堪用的,造成國家隊很大的麻煩。

Helder Postiga 20歲左右被寄予厚望,到現在快30了,即使射門嗅覺不錯,仍然對頂尖後衛起不上威脅,比較像樣的Hugo Almeida在德甲從小鬼長成能進球的好手,到現在開始退化,國家隊佈陣他一直貢獻不上什麼,前鋒位置如果無法讓中後衛全神貫注的防你,那麼兩邊路的套路會變少,有個能頂到球的前鋒,邊路要切要傳都方便,葡萄牙關鍵時刻老卡關就這原因,變得跟中華男籃一樣,國際賽禁區扛不住,全家轉進到禁區外跟控球後衛搶著投三分,結局你我都清楚...



擁有C羅的幸福點在這,他一個人變得出魔術,可以帶球衝刺轉身豪邁的超遠射門,但這是頂尖的國際賽事,不能把偶然出現的的奇蹟當成必然(即使他是C羅),丹麥與德國講求三線平衡,葡萄牙進攻若是只有蠻幹,可想而知被斷球後中場後場鐵定一陣混亂,要想打贏更多對手,葡萄牙人必須克服別人的收縮防線,並且學會把球往前直塞,這個效果會非常大,幾場大勝的分析也這麼告訴我們。



對手的防守者、現場攝影機一定都鎖定著C羅的一舉一動,再出現一個傳球目標,對葡萄牙人渴望的前線火力才算有真正的解答,納尼需要找回兩季前的狀態,那時候的他非常犀利,可惜他狀態保持能力差,連帶影響自己的前途,分在B組並且困難重重的他們,將會有三場硬仗要打,而且必須有新作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波蘭



本屆兩個地主國的實力都沒有想像的強,與四年前合辦的瑞士/奧地利類似,或許有著衝刺複賽的實力,仍然稱不上一支強隊,波蘭人心知肚明,即使前十年相比也不比以往,以球風來說反而分到了艱難的A組,他們能夠走得更遠嗎?還是只跟東道主的烏克蘭比爛呢?

眾多的海外選手真的對國家隊幫助甚多嗎?

當然,這幾位除了能踢主力,而且身手與思維遠優於土產選手,不然波蘭足協也不會努力邀請。

排外、短視是人類與獸類並沒有兩樣的關鍵證據,海外選手一直影響著波蘭足球,事實上這也是該國的亮點之一,多年來他們試圖拉攏所有FIFA規則裡認可、有資格效力波蘭國家隊的人。10年前黑人前鋒Olisadebe擔當箭頭,搶走了不少目光,上一屆的舵手則是巴西歸化的Roger Guerreiro,不過他們有所調校,主力都放在有波蘭血統、居住海外的球員國內聯賽的外援不再吃香。



德國名將Klose與Podolski原本都可以效力波蘭,兩人波蘭出身、父母都是波蘭人(擁有極少德國血統),但年少時移居德國,後來都選擇強大的德國效力。兩個人甚至被拍過私下以波蘭語交談;這類例子並不少,波蘭足協不想繼續吃悶虧,自家好手未必留得住,何不仿效他國到各地去「狩獵」?於是決定在世界各地認真找人,十分正面的態度。畢竟波蘭境外,全球有波蘭血統的人至少超過三千萬人,多數居住於北美,目前的美國隊就有好幾個波蘭血統的選手

  

波蘭足協有一整個工作小組,在全世界找尋「擁有波蘭血統」的足球員,他們的成果當然可觀,據信這份名單內掌握了超過一百名各年紀的足球員,至於成交的案例也不算少:



兩位法甲選手Perquis與Obraniak(圖)都已經加入,而兩位打過德國U21的波蘭裔選手Polandski與Boenisch都宣布入主波蘭,他們還想要Robert Acquafresca,這位義甲前鋒,打遍U15開始所有層級義大利青年隊,算是高大但還沒開竅的前鋒。


波蘭能夠改變老是輸球的宿命嗎?

多年來我沒有否認過一件事,波蘭隊被我看得很衰,當然我不會用中國傳統儒學那種成王敗寇的醬缸文化來否定他們,而是從歷史成績、球員心理素質統計來看,波蘭人的民族性使他們欠缺國際賽作為,簡言之:雷聲大雨點小,而且時常高估自己。



沒辦法被認為「強隊」的地主國,需要的就是強大的火力,至少拿不下冠軍(機率很低)、也得想著賺取人們的讚美,才會被記住,否則問10個足球迷:誰是2000歐錦賽主辦國?大概超過一半會跟你說:「荷蘭」,但說真的比利時也是主辦呢!他們還是史上第一個大賽地主國打不進複賽的,要知道的是,1970的墨西哥、1994美國都是爛隊,好歹世界盃都頑強的進入複賽,小弟去過比利時多次,發現當年歐錦賽沒留下麼痕跡,沒有新蓋的主場、幾乎沒有擴建,只有自己人良好感覺的「拉皮」而已,布魯塞爾的地鐵還是一樣破



主辦權被確定時,輿論可是異口同聲的說「哇!烏克蘭耶~」實在是傷感,那陣子的烏克蘭正強大,歷史上的黃金世代,一個天王前鋒Shevchenko已經遮蓋了波蘭的光芒,更別說那次世界盃殺到八強賽,波蘭卻總是小組賽敗退,無論跌跌撞撞晉級會內賽、還是小組第一,後來的結果都一樣。

剛剛接觸足球時,翻開足球史來看,發現波蘭強大才是幾年前的事情,經典前鋒Lato雖然世界盃出色,但他晚熟、欠缺俱樂部功績,所以大家印象中的傳奇球員會停在波涅克(Boniek)身上,至少他跟著祖文特斯拿下歐洲獎盃。這兩人隨後在該國足壇爭風吃醋,從俱樂部的聲譽高下較量到波蘭足協的位置,論影響力波涅克要好上一點,而且他捐過錢拯救快破產的球會。



波蘭有多少次輸在最後關頭了?非常多次,就連上一屆歐錦賽,英格蘭裁判居然在最多關頭判給奧地利人一記莫名的12碼,讓波蘭隊被逼平,衰。


矢志往前走,波蘭足協夠力嗎?

管不住聯賽球會的惡鬥,管不住作風受爭議的老闆(Józef Wojciechowski ),波蘭足協被認為是無能的,一如台灣球界那樣看不起中華民國足協(CTFA),相信我,兩者都有相當程度的無辜,但也沒有完全清白。



2011年兩支前國營球隊相遇超級盃,結果世仇球迷居然只被一道圍籬隔開,然後不難想像,兩邊一定是亂扔東西到隔壁區,隨著比賽的緊張,球迷的動物性激素被催化,賽後兩隊球迷在場外正式開幹,然後警察也忙個沒完。有個去年的故事,今年...



2012年波蘭超級盃,該國足協四處"橋"場地  碰壁,因為去年那樣搞,加上政府組織急忙為六月的歐錦賽剪綵,甚至連官方場地,華沙的國家體育場都謝絕盛大的波蘭盃冠軍賽。波蘭盃擁有驕傲的歷史,他就像是英格蘭足總盃、或者日本天皇盃一樣,屬於全民的盃賽,有能力的話你可以從會外賽一路踢進四強、或決賽,所以在以往被成為「一千隊的盃賽」,只可惜今年是2012,是不是世界末日年我們不曉得,但身為地主國,又可能誘發吵鬧,國家體育場就是不借。

或許你覺得,國家體育場不借又怎樣?波蘭聯賽至少有一堆場地可用吧!當然沒錯,只不過政府單位把歐錦賽用上的四個場地都否決了,所以足協只好把地點排在Korona Stadium,一個小而美的球會,球場設施不錯、並且不陌生,因為波蘭的U21、各層級青年隊都在此比賽,但是與電視台考量過轉播時段與其他因素,最後居然落在周二晚上六點比賽,球迷氣瘋了!在歐洲,六點根本是下午,而且哪有人禮拜二打重要盃賽的?



這是波蘭足協,亞洲各國都有球迷抱怨自家足總,事實上歐洲也不是沒有這種「兩光」(台語:能力低落、笨蛋)組織;馬奇頓足協也時常把聯賽安排在台北百齡橋、台南市專用足球場這類鳥蛋地方打,而且還不准人家指責,馬奇頓開國之後唯一一個球星Goran Pandev就曾經為此開砲,換來是爭吵,他便離開了國家隊!

儘管如此,波蘭足協有一個工作項目非常的出色,那是搜尋「海外球員」。簡言之,找到有台灣血統的夏維耶(Xavier Chen)如果是小弟(本文作者)為足協、足壇出力的一人奮鬥貢獻,那麼波蘭足協可是有整個小組在執行這項工作的,驚人吧!看看這些海外選手如何充實國家隊,你必須肯定波蘭足協。



Robert Lewandowski的一顰一笑牽動著國家隊的前途

一個高大的前鋒對球隊影響甚大,這是無庸置疑的,前年表現出色、去年十分的掙扎,在2011年德甲冠軍杜蒙(Dortmund)的前線上,Lewandowski(圖)其實作用不大,去年賽季這個位置屬於巴拉圭人Barrios,但是本賽季Lewandowski打出以往在波蘭聯賽的威能,不但成為杜蒙衛冕的重要棋子,20個聯賽入球、10記助攻,巴拉圭人只好轉進中超淘金。

  

以歐錦賽16強的程度來分析,波蘭人中場並不夠強,打擊對手能力不足,傳輸組織也不能算一流,幾位主力都是堪用能跑的好選手,然而缺少頂尖球員的天分,要有太多突破,球迷擁有過多期待並不實際。



柱子般的高大前鋒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例如減少繁化的中場導球,直塞往前由前鋒拿穩球、才開始進行進攻,這種籃球式的打法是足球場上最不退潮流的戰術,也是爛隊的最後救星(大衛的彈弓,不然怎麼跟巨人一拼?)Lewandowski 今年的好處是除了更靈活,他能夠開始拿下直塞球,而不是仿效一堆高個前鋒,不學著頭錘老學著矮冬瓜在場上亂盤球...

擁有空優,構成為進攻起始點的Lewandowski,將能讓波蘭進攻時離球門更近,這樣奔跑能量強大的隊長 Jacub Blaszczykowski(Kuba)能夠施展的更出色,搭配左路若打通筋骨,國家隊向來更出色的右邊才能夠真正暢行。



Lewandowski+Blaszczykowski(以後都寫Kuba)+ Piszczek 這三個選手在德甲冠軍組成了「波蘭幫」,他們三人都是具備實力打球認真的好手,同時是國內的佼佼者,教練Smuda勢必非常倚賴這條線所串起的攻勢,基本上以Lewandowski為主軸若施展得開,波蘭幾乎不會輸球,因為按屬性,他們最懼怕敵人反快攻,而這種打法敵人能夠防守反擊的機會將減到最低。


後場缺乏穩定,會讓波蘭喪失晉級機會嗎?

縱使是地主國,波蘭晉級的機會最高也才50%,幸虧除了人高馬大的俄羅斯,希臘、捷克或前都對Lewandowski相當恐懼,然而這兩者都有很不錯的反擊能力,後場從來不是強項的波蘭勢必有很大的麻煩,更別說俄羅斯是他們的天敵之一,擁有速度、擁有技術。



以現有的素材來發揮,Smuda可能會擺上「Dragon Teeth(龍牙)」,這個以阻擋坦克行進聞名的戰術物,拿來足球場上解釋,就是以積極的中場防堵,防範對手輕易的把球送入自家後場。四年前前場舵手是Roger Guerreiro,缺少中場防守的技術型球員,所以當球隊後腰不夠力,那麼對手很輕易就會打邊、甚至空襲你家禁區,目前的舵手是在法甲踢球的Obraniak,他的防守力比Roger更好,送的球也不會比較差。





關鍵還是由誰站在後腰,Adam Matuszczyk 是最近的首選,但隨著Eugen Polanski點頭答應效力波蘭,有著轉變的可能,這兩者都在德甲踢球,在德國土生土長的後者無疑更為出色,Smuda應該更傾向選用他擔任先發,而小將Borysiuk天分驚人,他會是以後的重點人物,以現況來看他只是三號後腰,但是類似於前輩Kuba,是個中場多面手,相當值得注意。

後防欠缺具領袖氣質的大將,將是後場的一大課題,昔日Bak與Jop雖然速度不夠快,卻是個堪用的組合,如今後防線充斥著水準普通的球員,最近一年才入籍的Perquis應該會領銜中後衛的位置,當初他在辦理入籍手續時,相關證件佚失(因為二戰遷徙),最後是波蘭總統親自出馬,完成了這樁美事,他的加入至少讓人們不再猶豫於派上屬性水平都接近的Wasilewski/Wawrzyniak/Kaminski等人...



幸虧波蘭從來不缺少好的守門員,以往有Dudek與Boruc,儘管後者與教練鬧翻,再也不加入國家隊,英超兵工廠的兩位好手Scezesny(圖)與Fabianski(剛剛傷退)都可用,加上Smuda自己挖掘的高大門將Tyton(將近2米身高,而且這名字還真有力!!發音似Titan)將撐起讓人羨慕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也將是最穩定的先發人選,其餘選手替代性都非常高,這是波蘭不被看好的理由。除了杜蒙的「波蘭三兄弟」,Smuda預料重用海外選手來強化中後場,至於前場誰與高大的Lewandowski搭配?具備速度的Sobiech可能勝出,但健康的Pawel Brozek將是重要棋子,兩人的資質與經驗都對場上戰情有著相當幫助。



即使開幕戰打敗希臘,波蘭都未必被看好能晉級,身為地主國,具備了相當的優勢自然不在話下,但輿論普遍不看好,這是他們扭轉人們印象大好機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捷克



捷克人擊敗蒙特尼格羅(黑山)打進歐錦賽,對多數人來說卻跟空氣一樣,身為一個歐洲沒什麼發言權的國家,位處中歐到東歐的貨運樞紐,近代足球中的捷克卻蘊藏極大的能量。



內德維德(Pavel Nedved)、波波斯基(Karel Poborski),還有重砲手柏格(Patrik Berger)等人在1996年歐錦賽震驚世人,若不是守門員疏忽,加上德國隊替補比爾霍夫注定走紅,那一屆的冠軍說不定是他們的;自此,歐錦賽發揮總勝過世界盃,成為捷克人的標誌,球風硬朗、高速奔跑的印象建立於人們心中。



只不過,這次大有不同,2004歐錦賽捷克進軍準決賽,延長賽不幸的被希臘人Dellas頂進幾乎是黃金入球的絕殺(延長賽上半終了前,當時施行銀球制,有人進球那麼該半場結束會「清算」比數,希臘人最後一分鐘進球,延長下半不用打,等於比賽瞬即要結束),當時哭得傷心的那批黃金世代如今退得差不多,現在算是重建期。



捷克是否擁有足夠的防守能力,重建期球隊最需要的穩固後防線



擁有切赫(Petr Cech,上圖)是幸福的事情,我指的是卻爾西(Chelsea)與捷克國家隊,雖然他腦子受過傷,之後都戴著頭套上場打球,但明眼人都知道那只是個沒戒除習慣罷了,護航的人會說是「醫生」建議,前羅馬尼亞隊長齊沃(Christian Chivu)也這麼幹啊?看看美國大聯盟的名將歐勒魯(John Olerud),戴著頭盔防守快要20年。



OK,切赫隨便數都還是世界頂尖門神,雖然戴套打球讓他頭髮真的變少,看起來老了許多,準備迎向第三屆歐錦賽的他,不過才29歲,20歲左右他就是歐洲足壇的名人,是非常可靠的守門員,當後衛有認真協助時...



他身前的幾位球員,不再是烏法盧西(Tomas Ujfalusi),而是Sivok、Hubnik與Kadlec,這幾位選手的資質比不上當時好手如雲的黃金世代,但至少非常堪用,追得上對手前鋒,身體素質頂得上對方;Hubnik效力德甲的賀塔柏林(Hertha Berlin),球隊打得很鳥但他擁有個不錯的賽季,常常放在左路,卻也勝任中後衛的卡德雷(M.Kadlec)則是捷克在資格賽的亮點,效力於拜爾勒沃庫森(Bayer Leverkusen),防守力不錯、進攻的貢獻卻是嚇嚇叫,資格賽+友誼賽共四個進球,全隊最多。

名字有夠長的"Daniel"(Theodor Gebre Selassie)可能與老將Pospech搶食右後衛的先發位置,前者是捷克/伊索匹亞混血,在捷克聯賽踢得很不錯,去年綻放光芒,成為該國史上第一個黑人國腳。基本上後防擁有及格的能力,無論速度與空防都算OK,資格賽時後場進球數居然大過中場/前場,成為火力最強的一環,大概是一般人始料未及的,教練比列克(Michael Bilek)當然希望前面更猛一點,但他的戰術體系更偏重後場,主打保守的4-2-3-1是個事實。

羅西斯基(Tomas Rosicky)的健康演出決定成敗



雖然病痛纏身,2008年還因為受傷沒去瑞士打(歐錦賽),擁有高度天分的他,一直是個真正的明星選手,20歲開始(上圖)就打上國家隊先發,2000歐錦賽時的隊友還是那幾年威震足壇的大人物們,羅西斯基如今過了30,成為陣中僅存的中場大人物。



德甲時代他可是看板巨星,到了英格蘭之後卻水土不服,原本就容易受傷的體質,不斷發作、時常養傷,隨著兵工廠(Arsenal)不斷購入進攻好手,他的價值越顯得沒有,雖然在國家隊他已經是隊長,從很棒的小老弟、到今天他是老大哥,國家隊的招牌。幸虧下半季他有不錯的反彈,兵工廠追上熱刺,穩居聯賽前三的那兩個月,羅西斯基狀態整個好幾來,能跑能傳貢獻增加,一來他的合約年到了,再來就是夏天的大賽,由於國家隊並沒有夠強的中場,負責進攻的他成為關鍵。


羅西斯基的傳輸很關鍵,雖然身旁的普拉西(Jaroslav Plasil)也是個從小踢到大的國腳,並且腳法不錯,可是健康的羅西斯基無人能比,他的表現決定了雙後腰是否能被即時釋放,捷克的雙後腰戰術需要更靈活,適度前壓才能夠推進邊路的進攻,不然國家隊的進攻火力跟帳面數字一樣難看。萬一他受傷不能打,慈悲為懷的球迷可以直接轉台。

高大的單前鋒能幫助中場前推嗎?

以往我們有Jan Koller(202公分)這個巨人,以捷克出色的中後場,雙前鋒戰術、身旁掛一個很會帶球跑的Baros當然不成問題,縱使Baros在英格蘭並不成功,但是具備資質,加上奇怪的破門嗅覺,一直是個可靠的前鋒,現今卻也過了30,速度與詭異的帶球姿勢隨著年紀失去了優勢,只剩下好球員不會消失的傳球視野。



Baros曾經主打單前鋒過,那陣子捷克的問題也很大,除了前場拿不到球,中場拿球不夠舒服,所以比列克當然希望有個高個前鋒,至少打反擊的雙後腰陣勢可以更明確,這一屆會外賽,有了相當好的解答。


Necid在莫斯科中央陸軍(CSKA)踢球,身高達190公分,具備速度、侵略性,而且非常難纏,他是捷克新世代最被「喊燒」的球星,同年齡的歐洲球員中,Necid的確有著更出色的能力,可惜他長期膝傷(俄羅斯聯賽幾位選手膝蓋有傷,不知道這跟人工草皮是否有關係,尤其光CSKA就不止一起),相信比列克會給剛重返賽場的他一些機會。



這陣子高大前鋒的解答,一直是Pekhart(圖),這位高大且備受看好的前鋒,青春期時掙扎了好陣子,曾經被熱刺網羅,在英格蘭待過一陣子,他的能力不錯,而且身高達到六呎四,約略194公分,而且拿得住球能夠分球助攻,以目前的佈陣來看,突前的位置可能留給他。



前鋒有表現,中場才能夠往前,不然資格賽開始的問題依舊無解;或者,隊長之外的另一個中場有爆發般的好表現,這種事卻很難發生在個性沈穩的普拉西、Jiracek身上。

隱憂,利多


從捷克斯洛伐克分家以後,捷克足球人才出產在近年緩慢許多,如果要經「熟成」手續才看得出後衛好不好,那麼從中前場人才的出產成果,便知道人力資源缺乏與否,那麼目前的捷克遇上些許問題,但比照起A組的對手,問題更嚴重的波蘭、希臘,那麼捷克人的問題看似不太急迫,



未滿25的好手上不來一直是個問題,隨著本季Pekhart在德甲的成長,那麼另一位中場好手,附加賽的英雄Pilar將是敵方邊路的威脅,本季隨著啤酒重鎮皮爾森(Plzen)殺入歐冠,幾位陣中好手不但被比列克徵召,還被德國球隊青睞,許多捷克球員的優先外出選擇。

  

與波蘭是鄰居這點,對於捷克隊將是個幫助,球迷很輕易的搭乘不繞路的火車,可以輕鬆的抵達波蘭布雷斯勞(Wroclaw,德國戰後割讓的大城Breslau),去過捷克旅行的朋友應該不陌生,捷克境內多數鐵路非常繞路,因為共產時代興建的鐵路都以「產業」為優先…



但從布拉格前往布雷斯勞卻非常方便,也因為就在隔壁比賽,預料大量捷克球迷會前往助陣三場。

自從黃金世代的老帥布魯克納離職之後,捷克隊的教練替換頻率也非常之高,幾位教練分別以「進攻」「決戰中場」為主軸,都沒有收到滿意效果,幾乎是一年換一任教練;帶隊殺入歐錦賽,以目前「勢頭還在下滑」的捷克而言當然是好消息,可是比列克的保守打法是否合適,有存在著不小的論戰,足協率先與他續約,讓他安心的指導國際賽。



你需要兩個 Tomas Hubschman,兩個出色的後腰


Hubschman做為黃金世代的替補多年,其面卡了兩個好前輩:Galasek與Polak,他的生涯在布魯克納離開後才真正起飛,儘管西歐球隊多次招手,他卻選擇待在東歐,換來的成果豐富,不但是烏克蘭聯賽的大牌球員,長年主力與優渥的薪水,當大家還記得那幾個昔日的大人物,Hubschman已經是捷克陣中最有錢的球員之一。



理論上Jiracek(上圖)會跟Hubschman搭檔後腰,把所有的來球截斷,然後交給其他中場開始進攻,戰術兵推光是推到這,所有「目前實力不及2004」的說詞完全成立,當年還年輕的Polak血氣方剛,但出腳果斷又狠,布魯克納與其後的教練Rada非常器重,但就因為無法傳出漂亮的球,始終未成大器,這幾年Hubschman擔當不動防守中場,他身旁還是有一個伙伴,應該落在Jiracek身上,他的國際賽旅程,是隨著老東家皮爾森崛起而一起開始的,但是這兩人都不是銜接前線的大將才,所以這幾年位置靠後的普拉西可能湊一腳。


1984年出生的普拉西早些年前被挖掘時,被認為擁有一腳出色的重砲,不然他的位置不夠前(羅西斯基)、不能太後(Galasek),又不是具備身體素質的影子前鋒(Stajner),也沒有鐵肺(Nedved),無法勝任改走邊後衛(Jankulovski生涯後段才踢左後),怎麼看都只是偏將(助理)的料。幾年過去他成長的不少,踢球更聰明,而且防守能力顯著提升,他會協助捷克隊長料理前線,卻也非常重要協防後場的本事,他與Jiracek不必成為明星,至少要踢出Hubschman的基本水平,那麼捷克隊才有希望。



年輕前鋒出色,隊長得神氣活現,後腰卡得住對手,如此的捷克才有競爭力,雖然專家報導對他們很友善,現況是他們得有心理準備三場就搭火車回家,否則還是得看後場球員藉著定位球攪和對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典



我是瑞典隊永遠的球迷,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喜歡這支還不太出色的國家隊,作為一個超過廿年的死忠球迷,能夠經歷1992/94好成績的黃金世代,自然覺得十分自豪。目前的瑞典正在轉型,比照起東歐許多仍然還沒走出青黃不接時期的國家(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瑞典短短這10年來,已經走出、甚至又要再換血,巨星伊布拉西莫維奇(Zlatan Ibrahimovic)將領導這支國家隊往前走,隨時都是他最後一次國際大賽...

被抽進死亡之組,不被看好(去烏克蘭打辛酸的)?

歷史告訴我們,瑞典隊是賭盤莊家最討厭的球隊,因為他們總是剛剛好的符合人們期待,盤口看好結果就是好,一看衰也通常差不多,就是個不太出意外的好球隊,莊家可以穩定獲利卻無法大撈一票(克羅埃西亞人老是「唱反調」)。每次被分到死亡之組時,瑞典總能夠突圍而出,遠古時代的賽果就先別提了,2002年世界盃與英格蘭、阿根廷、奈及利亞同組,瑞典分組第一晉級,2004歐錦賽與保加利亞、義大利、丹麥又被認為死亡之組,一樣以第一名晉級。



很有趣的,英法每次同組,不是一起晉級、就是一起出局,瑞典、英格蘭、法國在1992年歐錦賽(瑞典主辦)就曾經同組過,結果英法一起被淘汰,但那時候的瑞典擁有的幾乎開國以來最棒的陣容,與今日相比贏過甚多,其實瑞典媒體也不是很期待夏天有什麼好結果,所以第一比賽日一過,可能片尾曲就開始播了,英法交手若是沒有分勝負(各取一分),瑞典烏克蘭誰贏球(三分積分)態勢就大好了



雖然40年不敗給英格蘭記錄剛剛給破了,但那場球兩隊都派練兵陣容在打,真正交手時勝負難說,反而是法國一直對瑞典人很有辦法,躲過這一劫瑞典人才有晉級的機會,只不過分在D組,無論你哪一名次晉級,恐怖的C組前二名等著你!

瑞典隊的「伊布體系(Ibra-System)」咁有作用?



紐約尼克的「林體系(Lin-System)」如何?棒透了,一個有腦的長春藤畢業生帶領著一群沒腦的好手們打出紐約客想看的贏球,無論他的名字裡頭到底參了"麥西穆斯"(Maximus,神鬼戰士主角名),能夠贏球的方式誰都肯持續使用。



第一個使用「伊布體系」的並不是瑞典,其實他們是最後一個使用的,遠落於國際米蘭、以及現在的AC米蘭之後。要說伊布是史上技術最好的長人(高過190cm)應不為過,俱樂部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他所處的球隊有90%會拿下聯賽冠軍(本季第二,不然之前八年他待過的球隊都是聯賽冠軍);目前的AC米蘭前線完能不能失去他,伊布在場就如同球給了俠客歐尼爾(Shaq),破壞力非常夠,進球數字笑傲聯賽。



在國家隊偏偏是另外一件事。伊布自己的自傳顯示,早幾年在國家隊並不開心,那時瑞典剛從黃金世代衰退的青黃不接走出,比傳統上更保守、注重整體的踢法使他難以施拳腳,加上球員素質比不上俱樂部,他往往踢得不錯、貢獻度卻很差,而且媒體整天賴著他。目前的教練是哈姆倫(Erik Hamren),他手中的牌多半是2009/2011歐青賽(UEFA U-21)陣容畢業的年輕人,潛力夠但大賽實力叫人擔心,去年後半開始打造「伊布體系」,一來前場有個高塔好用,二來伊布的導球視野也是世界級的,與其讓他大量跑動消耗體能,不如讓他90分鐘都有充沛的活力。



伊布隨便抽一個賽季進的精彩進球,美妙的程度是難以言喻的,而且別人得花一輩子才有幾個好球,他老兄是隨時上演。

有一點值得注意,之前伊布與瑞典的踢法有所抵觸,所以前幾年瑞典贏過強敵的那幾場,剛好都是他禁賽、傷退的那幾場(西班牙,荷蘭…哈哈哈)但是2004/2008歐錦賽他各有一球「世界波」,沒看過的一定不能錯過。



防線問題:有隱憂,嚴重嗎?

速度低於平均。瑞典人從不執著防守球,打對攻是他們的興趣,而傳統上他們是個注重整體平衡的好球隊,執教10年的前教練拉格貝克(Lars Lagerback)與其說是4-1-3-2的大師,不如說他執教之後的瑞典人才輩出,卻在他開始碰觸國家隊等級前後,面臨94黃金世代的衰退,這使他非常的保守,跟伊布、其他進攻派常有抵觸。

   

瑞典這十年的中後衛多半由30歲左右的球員擔任,Olof Mellberg是個榜樣,他一路從20出頭踢先發猛到現在,但身旁搭檔幾乎都是30左右才取得先發位置,加上近年被看好小將又沒養出來,原來組合應該是Mellberg/Majstorovic(上圖),兩個各35歲的老頭,後者重傷不能參賽,缺額會由兩位2005年U21世代的去競爭,一個是英超WBA的後衛Jonas Olsson、或者義甲熱那亞(Genoa)的Granqvist,他們兩人實力都算不錯,只不過Olsson已經滿29,前兩年進了大概20個球(恐怖)的Granqvist(27)今年與他的鳥蛋東家熱那亞稍稍掙扎著,打從20歲便讓許多大球會驚為天人,現在看來只是個平均之上,不是當初預計的「超級好手」。



守門員Isaksson(31)當然不算老,他可是個23就做穩先發至今的好球員,雖然不是世界級,打過曼城、18歲就到義甲Juventus當2.3號門將,資質不算差。先發右後衛的位置應該落在Mikael Lustig身上,身高將近190的他讓人期待,各項數據都很整齊,這個身高夠他去更好的聯賽了(剛轉到蘇超巨人Celtic)!左後衛則是英超Blackburn Rovers的Martin Olsson,他有速度侵略性夠,具備了英超水平,但是防守能力只算普普。

瑞典的問題在於後腰位置的缺少,2006世界盃期間的隊長Linderoth離開之後,國家隊再也沒有合格的防守中場,這幾年客串的不是中場多面手Anders Svensson(35),竟然是只有左腳沒速度沒防守的Kallstrom(29),瑞典試圖打上兩個中場來平衡此一問題,目前國家隊可能打4-2-2-2,後腰沒那麼被強調,或看教練從娃娃機裡夾了誰(來打後腰)。

傳奇的拉森退休後,進攻火力如何銜接?

數據會告訴你,目前的瑞典隊進攻火力是30年來最差的,即使擁有伊布這種球星,在國家隊伊布的進球率非常低,扣掉他、沒有世界級的射手(以往20年沒缺過);中場速度不夠快,又跟不上潮流,對照會外賽的一些表現,瑞典人要晉級還真的不是很簡單。前線除了伊布,另外會派上歌王Elmander(長相酷似安立奎,前陣子骨折正復原中)以及空霸Ola Toivonen,這三人身長都190cm、腳下卻也算靈活,基本上可以製造一些威脅,如果瑞典多加強定位球能力,特別是小拉森(Sebastian Larsson)的傳球準確率在英超一直都是前三,應該有相當的加強。



目前瑞典人正在改變戰術,想要打出擁有速度的流暢足球,這代表Kallstrom(圖)可能是唯一跑不快的前場球員,他的左腳能力比起NFL許多左手四分衛更強,傳球50.60碼又快又準,有他在場可以傳出許多好球,最近幾場的測試發現,沒有他在場,年輕替補可以製造更多的威脅,至於大賽時怎麼排,就看教練的選擇。



我相信讓大牌站先發,是90%教練會做的抉擇,畢竟老選手經驗夠,但是說穿了,世界排名(好壞)不早反應了這些老選手的能耐?伊布需要增加進球,他自己踢不進沒關係,靠著他的傳球讓隊友多進球這點非常重要。

可看的明日之星在哪

即便贏不了比賽,也需要讓人看到生生希望,過往瑞典一直能輸出好手,這幾年也是,移民世代(伊布:父母東歐人, 瑞典還有一票土耳其裔、東歐裔、北非裔小將曾經出色,真正進入成年隊、在西歐世界出名的卻不多)霸佔了U21大概10年,真正能出頭的卻沒有幾個。另一個現實,瑞典離主流歐洲太遠了,導致他們的選手通常得換第二手才會真正進入三大聯賽,即使是伊布、或者退役的傳奇球員拉森(Henrik Larsson)都曾待過荷蘭聯賽,瑞典人前往荷蘭、德國淘金然後步入英超西甲幾乎成為公式,通常晚了別人兩年。

永貝理(Frederik Ljungberg)、拉森、伊布,瑞典人雖然低調謙虛,總是有著不錯的好手被大家認識,不過他們的選手通常有兩大習性,早熟、或者晚熟,國家隊球員不是20歲就有能力入選、否則就是接近30歲才能到重用,1990年前後出生的世代資質不錯,然而並沒有天才選手,曼城所有權、租借到荷蘭Feyenoord的新秀John Guidetti。


少年仔18歲左右就有輿論討論瑞典國家隊該不該徵召他入選,因為他夠壯速度夠,踢球侵略性強、心臟又大顆,被稱為瑞典版魯尼。當時瑞典可以徵召他,父系血緣的義大利、孩提時代居住的肯亞(長頸鹿)都能踢,直到哈姆倫(Erik Hamren)CALL了他,那麼一切定案,很可惜的,他食物中毒後併發大腿嚴重發炎,這種怪異的理由使他絕緣23人名單,吃虧的是瑞典的前線。



John Guidetti今年荷蘭聯賽場均入球率>1,落魄多年豪門Feyenoord球迷的神,四月剛滿20,本賽季演出過帽子戲法,成為荷蘭第四個20歲以下締造這一成績的,前三個有過誰?Johan Cruyff(告魯夫)、以及范巴斯頓(Marco van Basten)相信球迷們都知道是誰。甫奪冠的曼城宣布明年將會挪個一線隊位置給他,鹿特丹(Feyenoord)球迷則是請求俱樂部再租他一年,畢竟,上一次擁有好的進攻,遠在8年前,雙前鋒還是Kuyt及Salomon Kalou。



有個選手的演出好壞影響巨大,當”歌王”Elmander/Guidetti看來影響有限(後者還傷退)之後,小拉森(Sebastian Larsson)的傳球能力就變得很重要,而且他進兵工廠一軍時客串打左後衛,前任國家隊教練派他打右後衛,害他到現在根本中場、邊路全能,主因來自他的右腳能力非常非常的棒,最不該被忽視的戰將之一。歐錦賽的最後八強有沒有瑞典隊的位置,個人建議(稀少的)球迷態度樂觀就好,不必太過期待,對手來看則是不能輕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班牙



現在全世界足球最強的國家當然是西班牙,這個各種族分據的國度雖然被財政赤字、恐怖失業率、大蕭條給籠罩,足球的水準絕對一流,無論在俱樂部水平或者青年培訓上都是世界頂尖,這是他們兩個大賽冠軍的理由。



如不意外,他們將被看好能夠問鼎冠軍,畢竟世界排名第一還不能被看好,天都黑一邊了!

兩大前鋒今年都很慘,其他人組成的鋒線頂得上嗎?



不爭事實就是David Villa今年很掙扎,在日本受的傷很嚴重,無論他是否及時復出,欠缺速度的不利因素下,他很難被重用,論球感是非常好,這幾年國家隊不可或缺的戰將,這幾年為國進了50個球,這可真驚人。

Torres今年更顯掙扎,問題是他沒傷沒病,只是老不進球,可是反過來說,卻爾西的中場給了他什麼?如果有哈維(Xavi)、或法布(Fabregas),他是不是能回到西班牙前線的那個恐怖前鋒?即使今年的狀況不佳,我認為他值得有一席之地,何況在倫敦踢球壓力本來就很大,特別是五千萬身價帶來的壓力之外,你還得提防泰瑞(John Terry)、或者球霸更衣室的緊張氣氛。



高個Llorente的空戰能力或許是個好選擇,他的優勢明顯,腳下技術也好過一般190以上的大個,但是教練Del Bosque不愛打這種柱子前鋒,特別是有這麼出色的中場,一個奔跑靈活的執行者(Finisher)更為吸引人。瓦倫西亞的Soldado於是成為被考慮的對象,他能夠進球,擁有好的球感,也能夠勝任單箭頭角色,只不過小比賽狂宰對手、大比賽他是否扛得住?至少在西甲,面對皇馬、巴薩時,他還不是個頂尖貨色,所以小組賽的把握能力,將決定複賽之後他的開賽位置。



任何人有打敗他們的機會嗎?

在C組拿第一或第二,複賽打D組-英法瑞典烏克蘭,其實差別不大,都算是很難打,不過小組賽就輕鬆多了,除了義大利後防比較難纏之外,愛爾蘭拿不到球也很難造成威脅,向來製造驚奇的克羅埃西亞目前是低潮,拿不住球、前場火力有限,面對西班牙很難有作為。

也就是說,西班牙要在小組賽出線,幾乎是十拿九穩,八強複賽的對手只要不是愛打體力球的英格蘭,也不會遇上多大的麻煩,今年盃賽少數讓人覺得可以直指4強的,也只有西班牙跟德國。



然而西班牙真的沒機會爆冷嗎?機會還真的不大,以往西班牙人就是愛「膨風」(吹牛)自己足球很強,可是選出來的教練多半是腦包,假的戰術大師,調教失敗的大牌教練,幸虧目前的Del Bosque壓得住球星,人是個好好先生,但總比在足協高官前面有手腕、大賽時候沒有「斬節」(台語,指拿捏、行事能力)的過往悲劇要好。



Guardiola改革了足球,讓巴薩成為歷史上最好的球隊之一,把時光轉到以前,所謂的大師,我說的是Camacho(卡馬喬,悲劇的執教,包括在中國隊時一樣)、Clemente、Aragones(08冠軍?別忘了04/06怎麼出局的)都是假貨,可惜他們上任時媒體絲毫沒有感覺,先以派系論然後開始造神,大賽時再給打回原型,就像是他們感覺良好的國民經濟,現在出了大問題。目前的西班牙沒有這個問題,球員素質、戰術、到教練都很好,不再是那個外鬥外行、輸在自己的「強隊」了。

步入四強是基本要求,我當然不會因為他們有何閃失而得吞劍、跳海,但是這個陣容與實力,沒有進入四強是「難以想像」的。



怎麼看後防都有些瑕疵,真的沒有隱憂嗎?

Sergio Ramos 18歲開始打上西甲主力,即便他魯莽不帶腦踢球,身體素質之好,讓他這麼多年來健康的擔任後衛,而且他也得到足夠的休息,西甲生涯拿了超過10張紅牌,我敢打賭他還沒到30歲(目前26)就會打破所有犯規/拿牌的紀錄。總之讓他打中後衛比起邊路上會更有作為,以往電動裡是這樣,現況也是。



暴躁的Ramos會搭檔Gerard Pique,這位全世界最有天分的後衛之一,少數成為世界級明星後,還是比起女友更沒名氣的幸運傢伙(女友是知名歌手Shakira),Pique能進攻會長傳,防守能力又強,當年在巴塞隆納青訓就是個知名人物,被挖角去了曼聯,然後虛度幾年光陰,隨著Guardiola入主巴薩,便宜的把他帶回家,接著這傢伙以發瘋似速度的成為場上的一級戰將。



這兩人的組合,對手將會很難獲得機會,除非他們遇上的是另外一支巴薩。歐洲目前能威脅Ramos & Pique的前場還真的不多,其實兩人還是有罩門,有技術的快腿好手、搭配好的反擊策略,這兩人還是有失位的問題,本屆歐錦賽這類的對手不多,你有一個傳球大師搭配一個會切會跑的的快腿,他們麻煩就大了!(有這種鋒線,誰的後防都會頭疼!)



Arbeloa與Albiol依舊是被考慮的選項,畢竟他們表現穩定。

真正好的後衛,就是大家認為已經老了、可能不行的Carles Puyol,即使33.34略嫌年邁,他的身手依舊驚人,只要有上場,巴塞隆納的後防問題就不大,特別看守對方頂尖高手的能力還是一流,全盛時的C羅跟他交鋒幾次,全部敗下陣來,我也不太相信,但這幾年都是這樣的結果。 Puyol的貢獻當然不會有以前那麼大,但是關鍵時刻的發揮,還是決定著全隊的命運,稀有的進球都要命的珍貴,包括頂進皇馬大門、世界盃準決賽頂進德國大門,後防真正的經典人物,他在西班牙隊還是不可或缺。Puyol 現在不能打,西班牙隊本該刀槍不入,然而阿基里斯腱已經露出來了…



畢爾包(Athletic Bilbao)的球員會被重用嗎?

今年是畢爾包豐收的賽季,打出陣型、勇敢進攻,歐洲賽場打進Europa League四強,他們驕傲的穿著巴斯克傳統色的球衣好幾次,打敗了曼聯,讓大家寫了好多好多文章讚賞他們,可是我很納悶的,到底誰寫出了重點?



外界的東西還是擺在他們用人的「巴斯克主義」,不然寫寫誰踢得好棒,然後教練換對人這樣,看似褒獎了這支球隊的好,可是他們不瞭解真正的競技畢爾包,尤其是「瘋子」Bielsa教練跟他的戰術堅持。率領智利國家隊時沒有人看好,因為2002世界盃率領阿根廷小組賽提前淘汰,導致他在祖國的惡名,現在他卻是最炙手可熱的教練之一,勇於打3-4-3是他的活招牌,2010世界盃的智利打得很出色,到了畢爾包之後,這個方式依然可行。

中場球員Javi Martinez就是最好的案例,他打偏防守的中路中場,Bielsa來到之後他主踢中後衛,一般人會覺得是球隊的「純巴斯克主義」導致他們缺兵少將,但其實,把Javi往後拉只是體現了教練的戰術需求;3-4-3的風險不小,防守時、或者面對反擊需要一個中間的屏障,這個人在Bielsa的思維裡就是必須能拿球,身高190又能夠控球的Javi自然是練兵對象、而且獲得成功。

如此一來,中後衛壓上能夠打出進攻時的3-4-3(Javi Martinez變成後腰位置控制),防守時回復4-3-3,除了高度人力足夠,遭遇進攻/防守反擊時前線有3個人去主打對手2個,常態性的多一人可以製造更多機會。Bielsa也不是老早玩這一招,他也是磨了許多年才有的心得,Javi Martinez的感覺就跟巴塞隆納的Pique類似,可以拿球組織、時而插上,不同的就是巴薩在Pique頂上時,是後腰(通常是Busquets)回撤站在中後衛的對應位置,巴斯克人則是出腳蠻狠的Amorebieta殿後...



回到主題,能拿球、又有效率的巴斯克人會得到國家隊的喜愛嗎?不容易。首先西班牙頂著雙料冠軍光環進軍大賽,現有陣容非常之好,要有大轉變才能容納得下今年打得很棒的幾位選手,但是他們與巴薩、皇馬還是有差,更別說球員的資質與目前表現。不可否認的,Susaeta與Muniain都很棒,但是目前的體系沒有他們的位置,連Fabregas都面臨中場激烈的競爭(有SILVA/Mata),自然更沒有Susaeta的位置,而Muniain出道這麼久總算滿20歲了,他就是巴斯克版的魯尼(Wayne Rooney),打進攻中場位置也很棒,只可惜西班牙不需要為他設計戰術,就已經夠強了。

Del Bosque當然不會在中後衛同時擺上Javi Martinez/Pique,如果可以當然賞心悅目,只是非常冒險。有可能的是把Javi往前拉到後腰位置,讓他跟Pique玩出巴塞隆納中軸線的垂直交叉模式。巴斯克人的戰術模式值得用一篇2000字的文章來探討,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我的意見傾向是Javi Martinez跟高個Llorente會有登場機會,然後Iraola可能有機會,畢竟邊後衛位置上大家實力都差不多,總之西班牙的人力資源豐富的難以想像。



Fabregas/Mata/David Silva 誰會得到最多的上場時間?

先插個話,Casillas/Reina/Victor Valdes/De gea 誰是本季最好的守門員? 西班牙的選擇太多了,中場一樣是人滿為患的局面,尤其這是巨星如雲,跟「中華職棒明星隊」的等級差上非常多。



Fabregas的位置預計不會與2010世界盃有太多改變,本季他在巴薩位置更靠前,並且能夠像是兵工廠組織拿球,算是一大突破,本職是中場舵手,還可以成功扮演影子前鋒,這對他在國家隊的位置更加穩定,尤其他是Xavi那個位置的接班人,目前是不存在質疑聲音的,即使西班牙中場4個人光哈維(Xavi)/Iniesta/Alonso就卡了三人,我對Fabregas的未來絲毫不緊張。

Juan Mata的實力在瓦倫西亞時代被認可,卻是到了倫敦,才真正的發光閃耀,今年的他非常出色,就像是左腳的Iniesta、有速度的Xavi,雖然他撼動不了這兩人的地位,但是由他與Fabregas組成下一代中場雙核心,應該是可以被期待的,今年大賽他會得到更多的時間。David Silva反倒是一個變數,西班牙中場邊路一直交給他,他也踢得很出色,到了曼城之後,還踢出了球王般的身手,但是他的狀態保持,是三人中比較差的,加上最容易受傷,得到重用不讓人意外(因為進球能力更強),把時間軸拉長來看,Silva反而是最可以割捨的,但不是這屆盃賽,沒意外他還是Del Bosque邊路上首選



西班牙連守門員的水平都高於歐錦賽平均,目前David Villa及Puyol這種大將有幾個不能踢,大家似乎還不太(用不著)擔心,當這支球隊的球迷真是太幸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荷蘭



遇上現任教練范馬維克之前,荷蘭國家隊的足球可真好看,速度節奏都棒,前場充滿了創意,中場擁有讓人羨慕的資質,那幾年雖然國際賽也沒拿到冠軍,98/00兩次大賽要說荷蘭是個經典球隊,反對的人也不會多。



世界排名第二(一直在前三),范馬維克的足球稱不上好看、效率卻也足夠讓人閉上嘴巴好好的看球了...

聯賽一直屬於「火力全開」,優異選手永遠到外頭去致富,從來都是國際賽熱門,這幾年三大豪門起伏很大,新銳球隊蹦起,回顧這十年的趨勢,當然是下滑的,荷蘭聯賽的評比逐年後退,作為一個「跳板聯賽」仍然很吸引人,看看幾支球隊在歐洲的成績,得慶幸他們的青年培訓一直很成功,頂尖好手在各大聯賽淘金。

兩年前殺到世界盃冠軍賽,絕對是出乎意料的好成績,擊敗巴西其實在內容分析過後不叫人吃驚,但是他們收斂了「全能足球之美」,居然用搖擺打法一路過關斬將,並且一路贏到了2011年冬天,這才叫人訝異。



荷蘭有辦法問鼎冠軍嗎?


作為世界盃亞軍(第三次了,1974/1978/2010),荷蘭當然會被認為是一個爭冠的熱門,尤其荷蘭人在歐洲賽場的演出,比起世界盃更加優異,相對於同組的強國德意志,荷蘭人在歐錦賽一直都打得不錯。



籤運也是十分重要,分在B組,與德國、丹麥、葡萄牙一組,乍看之下很硬,但是除了A組(波蘭/希臘/俄羅斯/捷克),剩下哪一組不是列強爭食大餅?雖然對陣葡萄牙的成績一直不出色,那卻是以往「全能型」荷蘭時候了,現在的荷蘭注重進攻之外,中場打擊對手的能力更加看重,相對葡萄牙近年成績不能算出色,所以要確定晉級,重點還是在丹麥。



丹麥一直是國際賽中的巨人殺手,總是能取得意外的成績,B組第一比賽日若能拿下丹麥,就會有三分在手的心理優勢,別忘了日耳曼人在跟技術型球隊比賽時,總是有一堆意外,拿下小組第一對他們打到準決賽幫助更多。



荷蘭的進攻火力能夠幫助他們拿下冠軍嗎?


這一個球季裡,兵工廠的范佩西(Robin van Persie,上圖)狀態好得不得了,將近50%的球隊總入球是他踢進的,從2011開始他的感覺就非常的棒,總算踢出了當年人們的期待。不過,國際賽與聯賽並不相同,前場的空間不會大,相對的更會被壓縮,這對於一個「沒有右腳、沒有頭錘」的明星前鋒而言,仍然是個隱憂;讓他先發若套用在雙前鋒陣式通常是個災難,以他為單箭頭的佈陣通常荷蘭打得更流暢,卻同時犧牲了亨特拉(Klaas Jan Huntelaar),一個剛剛爆發的傢伙。



教練范馬維克看來誰都不會放,只有2002年阿根廷才會愚蠢的為了所謂的「均衡」,而把真正狀況好的前鋒擺在替補席(Crespo),你有三大聯賽其中兩個的最佳射手,全部壓上萬一失敗了也不會被責怪。



范佩西若早生個5年,職業生涯不可能有如此機會,別的不說、光是足球圈的潮流趨勢便容不下他這種類型的前鋒,但在德甲爆發的亨特拉就不同了,從菲士蘭體系爆紅之後,他挫折了幾年總算踢出「很會進球」的樣子。試想,一個「進球機器」型的前鋒苦無證明自己,卻踢過米蘭、皇馬這些大球隊,對照這一年的演出,從不讓人意外。



荷蘭最致命的武器還是在出色的傳切,會外賽他們就是如此地風馳電掣,兩邊的奔跑能量驚人,無論是誰擺在這個位置上,雖然分組裡一堆不入流的對手(在歐洲相對弱),中前場的入球成績弄得好像棒球大聯盟的德州遊騎兵(Texas Rangers),根本是棒棒開花。

中場殺手de Jong(德容)的名字是Nigel,聯賽確有另一對白人兄弟檔一樣殺遍聯賽,那是Siem(中前場)與Luuk(前鋒),兩人雖然還年輕卻已經展現資質,好好磨一磨能成大器。



羅本(Arjen Robben)的演出能左右局勢嗎?


說實話,羅本如果長得帥(上圖)一點,他不但是球王等級的巨星,還會是所有兒童的偶像。人類畢竟是動物(獸類),棒球場上的快速火球、大棒揮出的全壘打,都給人無比的快感,健康的羅本在場上踢球也就是如此,快到後衛必須開車才攔截得了的速度,高速換檔切入的能力,加上遠遠被低估的左腳技巧...



只要打得出水準,通常羅本在的球隊都會坐收鉅利,例如上一屆歐錦賽,2010年的世界盃,或者同年拜仁慕尼黑拿到歐冠亞軍,先前在倫敦的友誼賽,荷蘭擊敗英格蘭的球賽就顯示,英格蘭會輸球(Joe Hart身為先發守門員的第一次國家隊敗仗)只因為守不住羅本,所以他的健康是全隊的指標,否則兩個打擊中場如何硬朗都沒有用。

即使這個賽季兩次12碼爛操刀毀了大事,一次是聯賽關鍵的作客杜蒙(Dortmund),另外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歐冠決賽延長賽那次,如果記憶更好一點,歐冠四強在馬德里他踢進的那記12碼已經被卡西拉斯撲到了,加總生涯幾次大操刀(從2004歐錦賽8強戰贏瑞典的致勝操刀開始)他好像沒那麼穩定,可是他通常的問題是情緒管理,腦充血之後他的射門都亂飛,從他頭髮變少之前就開始了…


(比起08,10兩屆)中場退步許多需要補破網


缺乏超新星的誕生,國家隊中場的確沒有大進步,當然Maher、Strootman都很棒,短期內威脅不了范德法特(Rafael van der Vaart)與史奈德(Wesley Sneijder)是真的,國家隊有這兩位會傳球的前線大將,邊路跟前鋒選手只要不擺爛,荷蘭隨便都是一個強隊,然而這一賽季兩人狀態都不夠好,尤其史奈德在2010年幾乎是全世界最佳的演出,如今卻有些低迷,他需要重拾狀態。



即便英文以Holding Midfielders稱呼這一種類型的「後腰(防守中場)」,在荷蘭國家隊我更樂意用「打擊中場」來形容,2010年荷蘭能夠拿到世界盃亞軍,或者說能夠挺進冠軍賽,與范博梅(Marc van Bommel)、殺手德容(Nigel de Jong)兩人大有關係,他們兩人打擊對手的能力叫人驚呼,不只是攔截防守,阻斷對手節奏的功力之高才是關鍵,只不過這兩人目前身手不及當時,教練很有可能找人取代,但荷蘭必須找到這一條線的最佳組合,否則前線很難順暢,麻煩的是後場少了一道屏障,保證代誌大條,通常對手開啟了高速檔,荷蘭就要失分,很糟。



誰會在先發後衛陣容裡?

荷蘭國家隊的後場目前以「慘不忍睹」形容,鐵桿球迷不會責怪我的用字,中場之後到守門員之前,簡直是對手的樂園。或許我們該這麼說,面對荷蘭這種球隊,全場龜在家必死無疑,傳球跟射門技巧在歐陸都名列前茅的荷蘭從不怕進不了球(事實上他們多數敗仗都來自防守,只有國際大賽最後一場、通常是淘汰賽階段才敗在進攻)對手一定得適度的出擊,遇上爛隊時荷蘭一截球馬上反擊,接著你會發現每個人都可以執行進攻任務,無論Kuyt有多老、或者是高空球傳給不會頭錘的范佩西(反正他會凌空抽射)...然而強隊會侵略到荷蘭後場



Boulahrouz 與 Mathijsen 能在國家隊有一席之地,這本身就點出了問題,雖然報業記者認為 van der Wiel(右)與Pieters(左),而Edson Braafheid可能是教練的選擇,年輕的不夠挺、老的不夠威猛,則是後場所面臨的困境之一,同等級對手交戰下的失分率居高不下,歐錦賽資格賽同組那些阿沙不魯(亂七八糟)國家隊根本無法形成威脅,之後的友誼賽無論是速度快的瑞士、還是注重整體卻很流暢的德國,荷蘭後場都叫人緊張萬分。在左後衛Pieters傷退之後,荷蘭變得沒有合格人選,以往青年隊大將Emanuelson與Drenthe都可能接替,但是他們缺乏職業選手特質,場上欠缺紀律使得他們沒有打出預期的水準,教練范馬維克應該會有出奇人選。

荷蘭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指揮後場的中後衛,無奈的說Mathijsen、Heitinga都不是這種人,然後三個一流守門員也不是這一型的,這是國家隊必須改變的部分,否則他們的球賽只會刺激而已,球迷最後還是很失望,德國並不是唯一的困難,丹麥很可能是黑馬,但最重要的,以荷蘭這種資質,(萬一存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自己,衝出小組賽只是基本要求,即便B組是真正的死亡之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羅斯



16個歐錦賽參賽國,每個國家隊點出五個核心問題,剖析其中的蘊含精髓。

上一屆歐錦賽,俄羅斯人驚天殺入四強,成為大賽的亮點,打出高能量足球,主將阿沙文(Andrei Arshavin)上乘演出、成為超級巨星。四年過去,當初這批年輕的骨幹好手目前大約三十歲,整批陣容幾乎都沒有改變,可喜的是歐錦賽決賽圈中俄羅斯抽到了支上上籤,分在地主國波蘭之後,分組對手全是一百年來與俄羅斯歷史息息相關的國家,而且閃過了西班牙與英法。



一樣是荷蘭人執教,四年前創造奇蹟的希丁克(Guus Hiddink),今年可能讓阿德沃卡特(Dick Advocaat)複製嗎?


一個是從來不瘋狂的4-3-3,現任的則是偏好4-4-2,在俄羅斯國家隊蕭規曹隨的打4-3-3。



希丁克當然是個傳奇,俄羅斯殺入四強不是最驚人的成績,他帶領南韓奪下世界盃四強,年輕時率領荷蘭PSV拿下歐冠,15年後還是能進入四強,他不僅是荷蘭教練圈的大師,說他是足球史上的大師都不為過。相對的,不崇尚4-3-3,而是較為保守的阿德沃卡特,接掌俄羅斯之後讓人覺得「觀賞度」大減,他比較務實,喜歡慢慢推進,而不是「縱容」邊後衛大膽壓上。


資深一點的球迷,不妨從兩人執教荷蘭國家隊的風格,作為一個簡單的規臬,1994年美國世界盃,荷蘭代表隊的教練就是阿德沃卡特,擁有荷蘭三劍客(范巴斯頓受傷,古力特、萊卡德健康)以及柏格坎普等人,荷蘭是賽前的奪冠熱門之一,除了80-90那批荷蘭俊秀,隔年拿下歐冠的AJAX青年好手都在陣中,結果呢?



古力特不爽自己被移往邊路,跟阿德沃卡特起衝突就離開國家隊,中後場擁有兩位自由人大師:萊卡德(Frank Rijkaard)與科曼(Ronald Koeman),其實一前一後或者交叉都可以,但是教練中間插上了防守不錯的馮克(Wim Vonk),中場的確是盤基永固,但缺少速度衝擊,最後變成NFL那樣有進攻組防守組,全能足球在當年世界盃幾乎看不到。荷蘭隊八強賽被巴西淘汰,進了兩個球(巴西打完七場只丟3球)看似雖敗猶榮,不爭的是他們可以打得更好。前場後場沒有串接,進攻更為出色的Roy與Winter都是替補的份,整屆只紅了幾個單打太精彩的「冰王子」柏格坎普。

阿德沃卡特的玩法,注定會出現明星選手,因為前線需要非常突出的個人能力,所以Arshavin會是2004年他執教荷蘭時的Robben,另外生涯裡他喜歡不笨重的高大前鋒,以往他有外星人Ronaldo、Nilis這等好手,當時他有范尼,現在他也不缺。到了俄羅斯多年,他還是不會講俄國話,熟知自己聲勢不如希丁克,即便在俄羅斯聯賽的執教還算成功,表明了本屆盃賽一結束會離職,回荷蘭執教PSV,以往很強但這兩年踢得很糟糕的荷蘭豪門。


在外經常水土不服的俄羅斯人,能夠有正常演出嗎?

「水土不服」不只是俄羅斯人的通病,許多東歐人在西歐世界都會遇到類似困擾。歐陸聯賽排名不錯的俄羅斯,近幾年類似情形屢見不鮮,凡俄羅斯球員只要旅外,都打不出讓人期待的身手,電動遊戲裡頭的能力值,現實中至少都要打個八折才行,這些俄羅斯球員的特性,就是難以融入別人的文化,蘇聯時代開始,這個國家的好手很難在海外取得成功,能夠在外多年並得到尊重,最出名的要屬於在西班牙多年的卡爾平(Valeri Karpin),其他人多半打不上主力時,便吵著要回家。



以往有賣相的不多,Kerzakhov(塞維利亞)、Sychev(馬賽)出得去,打不順就回國打球,上一屆成績出色,開始被西歐球團注意,一群主力都到海外,結果大賽前時間差不多,又全部回國,跟黑面琵鷺沒兩樣;看看Arshavin(兵工廠,圖),然後Bilyaletdinov(Everton)/Pavlyuchenko(熱刺)/Zhirkov(卻爾西),都是一樣的故事。

10年來俄羅斯聯賽水平提升,天然氣、石油富商雖然被變相獨裁的總統普丁摧殘,許多資金流入聯賽,使得很多外國人前往淘金,這個聯賽在寒冷時動輒零下15度C,夠大張的支票,已經讓許多本土子弟懶得出國,而在外不順的好手,就更有理由害起思鄉病,可是「自給自足」的聯賽生態,絕對養不起一支世界級強隊。英超、義甲各自風光過幾年,國家隊都沒能稱霸全球,俄羅斯聯賽縱使排進世界前三(歐洲前七)也未必能成功,別人已經留下了鐵證。



幸好短期盃賽一下子就會結束,這次盃賽更在波蘭烏克蘭打,抽籤儀式後,各組分隊公布可算震撼全球,結果對俄羅斯人而言當然樂不可支,球隊預計駐紮華沙,一個保證熟悉的地方,換句話說,他們沒藉口說不適應環境了(1994他們抱怨比賽時大熱天,2002則抱怨飯店周遭太吵)。



Pavel Pogrebnyak 還是 Roman Pavlyuchenko ?

上一屆俄羅斯人火力應該要更強,本來希丁克的設定目標,這兩位有身高有衝擊力的前鋒應該是聯袂出擊,可惜大賽前友誼賽Pogrebnyak受了重傷,Pavlyuchenko變成為孤單的箭頭,幸虧他打出了身手,這兩人聯手打雙前鋒,本該讓前場更加刺激,有著良好的身體素質,甚至有遠射能力,應該是對手的夢魘,事實證明了,Arshavin的巨星演出,前線若有健康的Pogrebnyak,那麼兩次敗給西班牙的俄羅斯或許可以成就更多。



四年過去,2008年初狀態大好的Pogrebnyak似乎沒有經營出另一波高潮,有著強健的左腳,其實在各地聯賽都有不錯的演出,但補能稱得上大將,冬轉到英超Fulham後有進球表現,整體說來還是個堪用的進球手,而且外地適應力優於平均。



2008打出波段新高的Pavlyuchenko,後來到了英超的熱刺,卻是標準的水土不服,抱怨倫敦過於潮濕,場上難以融入熱刺打法,進球數字不佳、也無法成為球迷的寵兒(相較起Modric或者其他買來的),可是你不能否認Pavlyuchenko是每個教練的菜,有身高有對抗性,甚至可以遠距離攻門,他是靈活的高大前鋒,只是你不知道這一場他會不會有出色表現;在熱刺,踢得好的球賽裡他還真的光芒四射,在國家隊他的發揮更好一點,平均入球率0.4。

理論上兩人都先發,加上Arshavin那麼攻擊力會很可觀,只不過俄羅斯版本的4-3-3(教練喜好4-4-2)在這遇上一個大問題,年輕又出色的Dzagoev,於是乎你只會擺上一個高大前鋒,因為你有了Arshavin及Dzagoev,兩個踢邊路稍嫌浪費,站後面又可能削弱防線的雙刃。


隨著領袖Ignashevich的受傷,防線是否有著崩潰的問題?

當然不會,教練可是阿德沃卡特呢!



他執教荷蘭兩次,1994世界盃/2004歐錦賽,荷蘭都踢得像是隨便一支有秩序的球隊,然而不是「全能足球」的荷蘭隊,兩次大賽都被喜歡流暢進攻的球迷所唾棄(用詞稍嫌重了點,但我不打算收回這用法),還記得2004年被認為最精彩的一戰嗎?荷蘭很快2-0領先冠軍熱門捷克,結果兩隊繼續互相轟炸,守門員每每精彩出擊,當然人們記得捷克人如何大逆轉取勝,如何讓威廉希爾(William Hill)公司調了奪冠賠率,可是那場球的關鍵調度,來自守不住的羅本(Arjen Robben)被換下,換上的中場老將波斯維特如何見證中場的崩盤,因為前線侵略性不再!

Ignashevich是個被嚴重低估的選手,具備量好的領空優勢,強壯、而且有腳法具備侵略,他的受傷雖不致有著「難以挽回」的頹勢,但是後場的指揮官傷退,守門員與後防溝通/指揮的轉交變得很重要。



這幾年俄羅斯的後防基本上圍繞CSKA(莫斯科中央陸軍)打轉,早在這批選手25歲不到,他們以穩固後防加上巴西外援的進攻,拿下了2004年的Uefa Cup,幾年來這些人穩穩擔當主力,如今指揮官Ignashevich受傷,中後衛可能交給 Berezutskiy雙胞胎擔當,兩人Vasili與Aleksei雖然評價有差但實力都不錯,可是他們倆加上王牌守門員Akinfeev都不是指揮角色,必須要有更明確的交代。(文章五月中完成,現在Vasili大腿受傷不會參加歐錦賽確定)

阿德沃卡特喜歡用他執教的Zenit隊員,執教任內被拔擢了不少人,中場甚至酷愛用「自己人」,本季Akinfeev膝蓋受傷超過半年沒踢球,這段期間老將Malafeev代表正選了資格賽,或許以實力而言他不是第一順位,卻是個肯指揮後衛的門將,俄羅斯這屆資格賽開始都沒遇過像樣的對手,所以後場感覺沒太大問題,但我相信問題遲早會浮現,而且現在就得解決。


三中場是否壓抑了進攻的火力?

俄羅斯人攻擊火力不足?你或許會覺得在開玩笑,但是打從七零年代開始,俄羅斯每一屆國際賽進攻火力都「遠低於」預期,卻是不爭的事實,直到上一屆才有出色的反差,倘若把這兩年俄羅斯國際賽(資格賽、友誼賽)的得分攤出來統計,扣掉安道爾這種跟中華隊同等級的,進攻成效其實非常差,跟我們認為的4-3-3(進攻增強、犧牲防守穩定性)

馬奇頓   - 2戰2分

斯洛伐克 - 2戰2分

愛爾蘭   - 2戰3分,客場3-2主場0-0

亞美尼亞 - 2戰4分,客場0比0

比利時   - 0比2

喀麥隆   - 0比0

希臘     - 1比1

塞爾維亞 - 1比0

伊朗     - 0比1

卡達     - 1比1

容我再次提及,教練不喜歡4-3-3,他在以往荷蘭主打4-4-2,在執教的聖彼得堡(Zenit St.Petersburg)則是打4-2-3-1,也就是說,他一定要有六個專司防守的球員,縱使在國家隊有Zhirkov、或者Anyukov這兩位能夠前插的邊後衛,必須有足夠攔截力的中場選手,是他的「基本需求」。

Denisov與Zyryanov兩人的俱樂部組合,被完整移植到國家隊,再加上Shirikov,俄羅斯多數時間的三中場,其實是三個後腰,因應兩個會前行的邊後衛,讓中間有著厚實的能力打擊對手的反攻,這一來,前場三人可以盡情奔馳。



詭異的是,聖彼得堡的4-2-3-1陣型在國家隊並非不可行,一個高大前鋒壓前,由Dzagoev(上圖)、Arshavin再加上一人組成三個侵略性相當高的中前場,聖彼得堡隨便的兩個防守中場,進攻時的強度會更明顯,可是多數的資格賽看來,俄羅斯還沒有這麼做,可是許多比賽(尤其這完整兩年來的國際賽,對手普遍不夠強)俄羅斯人總是佔據優勢,卻遲遲沒用大量進球結束賽事懸念。

俄羅斯人最需要的就是信心,他們在國際賽總是小心謹慎過了頭,導致多數時的成績比不上人們所預期的,然而分組形勢大好,沒有一個頂尖球隊處在這一組,只要分組第一順利拿下,說不定又能夠進軍前四,這是抽到好籤讓別人羨慕到死的,如果一切順利,那他們的第一敗可能已經是被淘汰的那一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nBlastor 于 1-6-2012 08:52 AM 编辑

克羅埃西亞



國際大賽如世界盃、歐錦賽,沒有一場如賭盤預期的走,克羅埃西亞人擅長製造驚奇,四年前他們勢如破竹,資格賽淘汰英格蘭,小組賽擊敗德國,被認為能夠問鼎冠軍,當具備速度、衝擊力,後場還有一群能打的老將,沒想到與土耳其之戰出乎意料的打不開局面,在第120分鐘的傷停補時進球,原本想說穩了...


名裁判羅塞提想說補時都結束了,比賽就讓對手攻一波便吹哨,也沒有理會克羅埃西亞人要換球員的請求,沒想到土耳其那次開球大腳往前,居然漂亮進了一記,隨後進入PK戰,克羅埃西亞多人不進敗北,傷心的結束了2008的旅程,一次被認為可以有更多作為的大賽之旅,四年過去,情勢有了急轉直下的發展。



頭疼的防線問題



即便過了1998的黃金世代,克羅埃西亞高速攻守的風格,一直被美麗傳承著,這個傳統隨著一票好手退役,出現了最嚴重問題。他們太容易被得分,從防守中場開始有著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即便過了1998的黃金世代,克羅埃西亞高速攻守的風格,一直被美麗傳承著,這個傳統隨著一票好手退役,出現了最嚴重問題。他們太容易被得分,從防守中場開始有著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Niko Kovac、Robert Kovac、Dario Simic這些人雖然在98年太年輕還打不進世界盃第三的那一支國家隊,隨後成為該國骨幹多年,並且在海外賺取大量財富,身旁多的是可頂的上的選手,而目前的國家隊明顯讓人失望,以往克羅埃西亞被認為是「黑馬」,來自他們的地理位置(東歐,不太為主流媒體報導),而且球風硬朗重視進攻,國際大賽裡具可看性,但是新手銜接不上,老的太老又退不了,中流砥柱在各國溫板凳。


中後衛們在國外的都是板凳常客,只有國內聯賽的作為主力。10年來一直是中後衛的Simunic仍舊是後場的大將,但他已經34了,雖然實力不錯,但是不比當年的他:速度快、身體厚實、加上接近198公分的傲人身材,若是生在西歐大國保證是天王球星,生涯多數時間在德國過著快樂生活,目前回到祖國的札格雷布發電機,搭檔年輕的Domagoj Vida,這兩人在國內聯賽優於平均,但是國際賽已經讓人堪慮。



Simunic最經典的還是在世界盃單場拿了兩張黃牌還繼續踢了快十分鐘,英國裁判Poll沒有把他罰下去,直到賽後去找主審爭吵,居然才拿到第三張黃牌、換上沒有意義的紅牌(那時小組賽結束,沒能晉級)。搭檔可能是Vida,另外一個中後衛人選則是Dejan Lovren,新世代裡被期待的好手,當初里昂花了一千萬歐元買他過去,作為球隊元老Cris的助手,表現讓人滿意、許多歐洲大球會已經注意到他,可惜受傷還沒好,最終被棄用。邊後衛Schildenfeld算是本季少數為球隊主力的旅外選手,卻身處德國二級聯賽,右後衛則是在熱刺不得志的Corluka,即使轉到了德甲,境遇沒有變好。


後場的孱弱是個還無解的問題,這也是總教練Bilic萌生退意的原因,打從他球員時代開始(建國之初-黃金年代),從來沒有這麼弱的國家隊防線,以前的後場時常壓上助攻,目前卻連中場不太能成為進攻起點,對照四年前可以問鼎冠軍的實力,Bilic已經開始考慮西歐俱樂部的大張支票邀約。






中場,攻勢發起地?防線崩潰的起源?



欠缺一個好後腰,好比工地裡要大興土木,連樁都打不進去,一切免談。沒有一個合格的後腰,不夠好的防線隨之遭殃就算了,還影響球隊的少數優勢-Modric的發揮。
Modric(上圖)在英超的好表現,每一年都有大球會對他注意,隨著熱刺沒有(尚未)成為歐洲豪門,他們的好手一直被認為會隨時離去,然而事實卻是,他們這幾年還是全歐洲的最大買方之一。Modric的中場能力沒有問題,在國家隊的問題是,他身旁的隊友能否給予足夠的支援,同在熱刺的隊友Kranjcar時常受傷,而且多數時間都在溫板凳,偏偏在國家隊他的位置很吃重,這給了教練Bilic頭疼的理由。


生涯開始時踢右中場的隊長Dario Srna,這幾年主踢右後衛,因為他的右腳能力非常出眾,吊球漂亮射門技術精湛,剛滿30的他踢國家隊已經10年,如今卻被Bilic拉回少年郎時期的右中場,就為了加強火力、順便協助防守;站在中場的會是Vukojevic,這兩季演出普通,他只是個及格的球員,並不是國際賽需要的「強悍士官長」,至另外一個人Dujmovic則是很掙扎,在西甲降級的薩拉哥薩都打不上比賽。國家隊鑽石站位(菱形)裡Vukojevic當然關鍵,可惜他的長射比他穩住防線的能力更強。



右中場將是Srna,少數在海外吃得開的穩健選手,搭配一個不定因子的後腰,中場十分倚賴Modric,然後左路可能是曾被認為具有天分的Rakitic,以及Perisic,這兩人都算較出色的新一代選手,可是還需要突破。



以往國家隊最不缺的就是強悍的防守中場,Soldo、Tudor、Kovac都是佼佼者,如今卻出現
了斷層。



前線待加強,欲振乏力需要有解答


江山易改,以往觀看克羅埃西亞比賽最不缺的就是進攻火力,即便前鋒群越打越迷你,黃金世代的蘇克(Davor Suker)、Boksic、Prso等人,到上一屆的Petric與Olic,擁有出色的攻擊力是人們撕不下的正字標記。目前的進攻線遇上的麻煩,一方面來自中場,再來就是前鋒人選。


速度不如以往的Olic與Prtric四年前殺遍歐陸,兩個不到180的前鋒用靈活跑位與精湛射術,在歐錦賽一開跑便成果豐碩,Petric踢不到整場就四記進球,並且在資格賽淘汰了英格蘭,Olic在俱樂部是最出色的板凳殺手,場上不停奔跑,用他就彷彿兩個人在場。今年的前鋒線自身的最大問題,來自球員的狀態不穩定,國家隊選得上的選手,尤其是旅外國手清一色都在溫板凳:

Olic本來就是替補殺手,但是速度逐漸慢下,Petric與他的漢堡隊踢了鳥蛋的一季,差點要降級,Pranjic是個場上多面手,換而言之就是第一個替補登場的,Eduardo自從在英超斷腿之後就是另外一個等級的前鋒,儘管他的貢獻不比Mandzukic少,卻不是教練最信任的,幸虧他的破門能力更強,大賽時還是會得到出賽時間。



兩位在英格蘭踢球的選手則是命運多舛,「腎鬥士」Klasnic現在還保持這種身手,讓人佩服不已,現實面卻是他無法時常出賽,並且熱愛他的Bolton宣告降級,本來被期待的Kalinic則是度過了不快樂的兩個鳥蛋球季,並且悻悻然離去。上述這幾位大概只有50%機率被選進去,又以Olic/Pranjic最有可能,他們有經驗而且暖身容易。



唯一的好消息,是Jelavic的成長,本季英超艾佛頓(Everton)的前場救星,狀態好的時候他不但是前輩蘇克、還是義大利的Vieri,場場都能被期待的進球機器,喜歡有搭檔的他因為狀態好,幾次打單前鋒時照樣進球,在國家隊的佈陣,Olic可能跟他交換位置,或者與Mandzukic搭檔,他們需要更多進球,因為火力在16強之中不太夠。






是否需要繼續打4-4-2陣式?

是該換了。Bilic其實不是4-4-2的愛好者,他自己說過了,能打當年國家隊版本的4-4-2(其實是變相的3-5-2,因為兩邊後衛有一個幾乎沒後撤,不是當年的Bilic就是Jarni或Stanic,這幾人站位類似於本季巴塞隆納時常把Dani Alves放在中前場,不太回撤防守那樣)當然幸福,習慣性打「菱形中場」佈陣,但目前有著存廢的討論空間。


如果能保持一貫的奔跑能量,無論左路上的是成熟的Pranjic(拜仁慕尼黑)、或者是有才華的Rakitic,舵手交給Modric是鐵定的,右邊目前有隊長Srna,拿他來踢這位置除了許多人一直受傷,Srna熟悉這位置、並且給予各類型人才都有的前鋒群更多舒服的球,防守中場位置則是Vukojevic,雖然Corluka可以打這位置,重要國際賽應該見不到他在這「代班」。


菱形中場面對中場創造力不強的球隊十分好用,但是被分在C組,那可就大事不妙,要頂得住目前的西班牙隊,縱使你打龜縮反擊政策,至少需要兩個中場球員能司職防守,目前的國家隊只能算上半個,一來欠缺大將、二來後面可能也扛不住,所以可想見的在與西班牙的球賽,Srna必須踢回老位置,靠後的右中場,然後沒經驗的選手在這類比賽通常拿不到球,左路無論是Rakitic、或者剛回復健康的Kranjcar,都可能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皮球絕緣。



義大利隊本屆中場也沒那麼強勢,或許菱形中場還不算絕對劣勢,但需要進攻火力的克羅埃西亞需要Modric拿球的位置是越前面越好,雖然雙前鋒有一個一定是前線四處跑動拿球(Olic、或打工的Pranjic/Eduardo),要增加穩定度,中間那條軸線顯得十分重要,可是菱形中場的當下可能有著不小問題,稍稍的改版是需要的,否則中場缺少創造力的愛爾蘭一樣能夠癱瘓克羅埃西亞人,別忘了~克羅埃西亞遇強則強是特性,他們也擅長搞壞一場可贏的弱對手。




保持健康 – 因為沒有醫龍團隊




多數國家隊主力這兩年病痛不斷,這是個嚴重的問題,Modric非常有天分,在熱刺的他跟范德法特(Rafael van der Vaart)健康與否影響甚大,在國家隊的球賽他需要大量分球,長時間持球,想當然爾對手鏟球、問候他小腿的機會也不少,Modric保持健康當然重要。



其他人也是,Kranjcar()來到英格蘭(Portsmouth/熱刺)之後沒有一年是健康打完整個賽季的,許多賽季連50%時間健康都做不到,本季在熱刺只參與了1/4,剛受傷痊癒,他卻是Bilic在中場最倚賴的選手;同樣狀態的還有Lovren,2012年帶著小傷,他也需要重拾狀態,綜觀國家隊陣容,讓這些球員健康的打完三場球,是選手自己、體能教練、醫療團隊的首要任務,否則Corluka、以及Pletikosa等主將都有顯赫的傷兵名單進出記錄,目前幾位選手還不是fully fit,與其說小組賽,應該先注意健康。


第一場他們將面對愛爾蘭,這兩國想要晉級,第一場三分積分非拿不可,可以預期的是克羅埃西亞掌握主動積極進取,而愛爾蘭人則是穩固後場卻時時滲透前線打反擊,兩國的防守/進攻都低於16參賽國平均,這場說不定是輿論沒注意的好球賽。面對義大利時搶和拿下一分,則是這兩國理所當然的規劃,目前對上西班牙,能夠拿下一分被認為是「完美結果」,但就是沒有人敢去想,中前場稍嫌不夠強的義大利就成為他們的「想像空間」。

克羅埃西亞人總擅長製造驚奇,出乎意料之外的演出,總是讓人難以輕忽這個獨立不過才20年的國家,每一次大賽都以進攻足球呈現,誕生一些新的好手,這次反璞歸真的國家隊欠缺著讓人振奮的元素,攻守節奏有點雜亂,種下了不被看好的因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nBlastor 于 10-6-2012 12:31 PM 编辑

英格蘭

眼高手低。英格蘭人在大賽總是被等著看笑話,他們擁有強勢媒體、操控足壇輿論,但偏偏英超風光,卻不是美帝(美國主宰地球)那樣子,而且英超不等於英格蘭國家隊,在許多問題多年未解之下,英格蘭人總是被期待走得遠,每一屆還是拿不到冠軍。

霍格森上任後,當然會有新氣象,他率領的中下游球隊,包括瑞士、芬蘭國家隊生涯都享有聲譽,去年執教利物浦卻差點全毀,他的作為將深深影響大賽,特別是沒有魯尼助威的情形之下...


知名作家Simon Kuper那本書「soccernomics」談到為何「英格蘭總是輸」,歸咎了許多原因,人力組成、心理素質都在他的歸納中,而我們將會藉著五個問題來探討英格蘭的歐錦賽怎麼走。

守門員失誤總是礙事,Hart能改變一切?


英格蘭人應該學打棒球、或者打籃球,這能夠學會判別球的來向,或者彈跳,他們守門員體系之差,比台電公司(亂七八糟的國營體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堪用的不多,能用的操到老、操到犯下大錯便棄而遠之,非常沒道理。
Tim Flowers, Ian Walker, Nigel Martyn 當然不夠好,但是當你得選用的人名是Scott Carson, Ben Foster, 或者是 Robert Green,你不會相信英格蘭是什麼了不起的足球國家,幸虧出現了Joe Hart
Joe Hart比起別國的頂尖守門員,還不算特別強,但是他心臟大顆,而且一副「敢作敢當」的態度,十足王牌守門員料;2012歐冠決賽大家驚訝拜仁慕尼黑第三點12碼派上了門將Neuer操刀,德國媒體事後爆料有人不敢踢,所以Neuer一馬當先,隨著撲下卡卡/C羅的12碼而真正聲名大噪,那麼決賽即使輸在12碼也夠讓德國門將一步登天。Joe Hart Neuer幹過這種事-把自己排進12碼戰的輪值裡...
那是2009年的歐青賽(瑞典舉辦),英格蘭四強出戰地主,輕鬆的以三比零領先居然在下半場被連續追平,Joe Hart被進的三個球都很漂亮,跟他沒有關係,當比賽進入PK生死秀,Joe Hart自己操刀得手,而且他不但激勵隊友,還在輪他撲救時嗆對手(示威),這個行為不能算衝動,畢竟紐西蘭橄欖球隊賽前跳的HAKA(戰舞)更挑釁,只是他的動作吃了一張牌,要命的累積為2張使他將在決賽缺席,當然英格蘭的U21替補門將在冠軍賽一無是處,被賽事裡進攻不太順暢的德國殺個片甲不流...
Hart與其他英格蘭人最大的不同,是心理素質的部分,避免出現每屆英格蘭門將都會發生的鳥蛋失誤(通常都產生大傷害),國家隊至少躲過一劫,自己人的暗箭往往最難防。
誰頂上魯尼的缺
前兩場魯尼被禁賽,英格蘭將面臨很大的問題,前線少了一個能拿球、能帶球、能進球的超級大將,這位16歲開始踢職業足球的小胖,從一個無腦蠻橫的好資質球員,被曼聯老總Ferguson馴化成功,已經是個能當大用的巨星人物,本性當然沒有全然消失,無腦的動作減少很多乃不爭事實,在前線他幾乎是全能、作用非常大。
但是資格賽又出現不該的犯規,原本禁賽上訴成功減少為兩場,還是對英格蘭很傷害,因為前兩場缺席的對手分別是法國/瑞典,小組中需要認真打的對手,這兩場英格蘭若拿不到四分積分(至少一勝一平),幾乎拿不到小組第一,那麼複賽可能碰上C組第一大熱門、世界冠軍西班牙。

選擇:穩固的防線還是兩翼其飛
英格蘭的右後衛位置,被認為是黃金世代中欠缺的一塊,問題到現在依舊無解,幾個名字曾經被寄予厚望,像是Micah Richards,很不錯的防守力,但是助攻部分被人質疑,而且老是受傷。本季英超竄起的Kyle Walker受傷無緣大名單,那麼這個位置又回到了大家去搶的現況,Glen Johnson有可能會踢上先發,他讓人擔憂的,來自場上的演出,表現好的比賽他能在邊路插上,精彩的助攻,反之則是庸碌無為製造緊張,Johnson從不是個能防守的選手,一對一防守鮮少勝出。
Ashley Cole佔據第一左後衛的位置多年,單打獨鬥的防守能力無庸置疑,在門前補防的的觀念非常出色,是個很可靠的左後衛,現代足球要求邊後衛更多往前助攻,影響Cole的歷史評價,防守角度來看他是個經典人物,偏偏下底傳球他是個業餘選手,明明擁有很棒的速度,他就是傳不出能看的球,或許多年來學不會助攻,是他從兵工廠青訓時期,從左中場被訓練到左後衛的關鍵,但這個抉擇從來沒有錯。
能夠競爭左後衛的,有著賣相不差、今年大爆發的Baines,勇於插上助攻傳球,他被認為是「進攻型」左後衛,事實上Baines的防守能力還是高於英超平均,只是比較起Cole在防線的超全面,Baines沒有任何能說嘴的,談到左後衛的「責任」:司職防守、勇於向前助攻,那麼Baines有著超卓的數據,他的傳中成功率是全英超前幾名,有機會搶下一席位置,烏克蘭/瑞典並沒有讓人緊張的邊路速度。
英格蘭不缺中後衛,霍格森選上John Terry、放棄Rio Ferdinand其實合理,這兩者顛峰期(都過了)搭配可是全球頂尖,有身體有空優又兼具速度的組合,兩人多年來惹是生非不斷,現在麻煩生的更多。選Terry用還稱合理,他能打還有一堆優勢,中後衛的位置還有Gary CahillLescott兩個好人選,尤其Cahill在卻爾西與Terry搭檔的很不錯,雖然比不上當年有Ferdiand/Terry/Campbell的組合,依舊很堪用,這個後場高於16國平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nBlastor 于 10-6-2012 12:31 PM 编辑




Gerrard(傑拉德,圖)與Parker到底能不能主宰中場

21世紀初期,利物浦隊長Gerrard與卻爾西中場大將Lampard分別是全球頂尖的好手,在俱樂部生涯,兩人一年各自以中場身份,可以各項賽事加總進個15-20球,理論上兩人一起出現在英格蘭中場位置,不但這國最愛打的4-4-2正中間無比強大,問鼎冠軍的機會絕對濃厚...


怪的是,兩人一起登場的演出看來就是各自影響,中場並不是兩具發電機,而是兩個同極的磁場,讓英格蘭的中前場充滿不確定性,歷任教練設定過一前一後、平行站位,看來效果都不大,隨著兩人都年過三十,Lampard本季一開始還打不上主力,又隨著Scott Parker的復活(迅速的重回正軌),那麼英格蘭的中場可以打出很多套路,至少,兩人不再是非得同時登場,因為年華不再。



目前各方看好讓Parker打防守中場,Gerrard前拉到接近傳統10號位置(席丹),身旁有著Milner,如此一來中場會很強,筆者卻持懷疑態度看待。首先Parker能否扛的住大賽是個問號,他的資質不錯,打從查爾頓競技出道時,筆者就很喜歡這位能傳能守的小將(那時他剛過20不久),本季熱刺隊面對幾個最終拿下英超前幾的球隊,Parker的狀態讓人不敢領教,一如熱刺對前幾名球隊的糟糕演出。


中場全能、擁有出色的爆發力一直是Gerrard的正字標記,他是巨星,不是傑出的領導者,這種觀念應該要被確立,只是利物浦多年來圍繞著他打轉,看來結果並不是很成功,即便當年的「Spicy Boys」時期都能穩定衝擊冠軍,近年以他為主去衝刺,利物浦徒留激情,連英超前四都保不住。


Gerrard有實力、讓他扛過多壓力(隊長)只會大家受害,如果Parker打得出熱刺贏球時的水準,並且好好沈澱自己,他是個很好的選手,大賽中比Milner還好用,可是這個中場還需要整合,否則前景依舊不妙



教練的孤注一擲(大膽選人)會有出奇效果嗎?



霍格森的人是這麼樣的,他以重建、文火熬湯的態度去打比賽,那麼絕對出乎預期,在北歐執教的成功(20多年後,瑞典Malmo FF球迷仍愛戴他)、還是把瑞士國家隊帶進現代化,三年前在英超Fulham闖進歐霸盃決賽,這是魔術師才有的成就,可是你給他一票明星,要他帶領大家去對抗達仕維德(黑武士,星際大戰),過往記錄是兵敗如山倒,足球圈的查理布朗(史奴比卡通,贏不了球的代表)


即便這些都是事實,霍格森有點被看扁了,也是個鐵的事實。



選用兵工廠的WalcottAlex Oxlade Chamberlain(上圖非常冒險,從資質來看,兩人有頂尖的速度與技巧,這兩人來衝擊法國/瑞典/烏克蘭保證綽綽有餘,只要他們打出合格的身手,英超比賽時兩人接連登場,取得的效果也不錯,但那是面對爛隊...


Walcott/Chamberlain 頂上的位置本來若屬於Aaron Lennon,那麼霍格森的選擇應該給予嘉獎,Lennon的侵略性很高、速度嚇死人的快,但是他的觀賞度僅在於拿球衝刺那剎那,處理球、傳球的水準一直都很爛,國家隊棄用他天經地義,許多人願意理解也給予認同;可是你又選了Downing


Downing本季在利物浦創下了難堪的紀錄,作為主力打了一整年,沒有助攻、沒有進球,除了吃局數之外完全算是個薪水小偷,30碼內的傳球比Baines剛過中場的傳球還糟糕,加上他已經28歲、失去20歲出道時的速度,大家都為了霍格森選一個怪咖而憤怒不已(現在說什麼都很難替他背書)。Chamberlain合理,因為他有速度有身體,可以讓對手邊路攻擊減弱,邊後衛的壓力減少許多,但是左邊有Downing配上Baines非常奇怪,兩個守不了的人出現在左邊路,意味是絕對的進攻,因為DowningAshley Cole搭不上,兩個白人可能在瑞典戰中出現,因為友誼賽贏下瑞典時,兩人就是出現在此一位置而且可圈可點。


或許少著重邊路而是中場壓上,對於於英格蘭有著更好的效果,英格蘭必須拿下分組第一,才能夠滿足球迷的走進4強;霍格森不少決定都被批評(也不無道理)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將是他上任後的首要任務,必須儘快找到進球方程式,防守從來不是問題,而是如何進大量的球,才是重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nBlastor 于 10-6-2012 12:34 PM 编辑

愛爾蘭

愛爾蘭在2010世界盃附加賽,因為亨利的「手球事件」,遺憾的痛失出線權,之後他們力圖振作,老帥查帕特尼(Giovanni Trapattoni)帶領這支樸實無華的好球隊繼續過關斬將,以分組第二再次進入附加賽,這次老天給他們好運,抽到的對手是愛沙尼亞,而且首回合作客便以4球痛宰對手,輕鬆晉級。



缺少世界級球員的愛爾蘭有辦法走多遠?



通常沒有人看好愛爾蘭過,但他們總是「打得比你想像的好」。


足球史大概遲自1988,愛爾蘭人才真正的加入,以前幾乎是一片空白,傳奇球員傑克查爾頓接手之後,開始了西方史最出名的「海外選手」招募政策,與其說愛爾蘭找的是海外僑胞,不如說他們找的是有愛爾蘭血統的就好,這個「血親」政策帶來了一大批有英超水平的選手,愛爾蘭1988年歐錦賽雖然只有分組第三,但是分組前二名可是之後冠亞軍的荷蘭與蘇聯,而英格蘭還排在愛爾蘭身後。

「血親政策」隨後在世界各地發酵,現在全世界的國腳,出生在「該國海外」的,只能以「不計其數」形容,傑克查爾頓任內不只有這個貢獻,他打造了防守出色的風格(畢竟那一世代太多後防大將),首重防守的影響可是直到今日。


有趣的是,愛爾蘭不常殺入國際大賽,上一次出現剛好十年前,在2002的世界盃,其他的總是差一點點,多數時間成為決定誰晉級的最大變數,是列強很難吞下的好球隊,但每一次進入世界盃,踢得總比想像的好,而且都衝出小組賽,為其特色。



每場都需要一個 Richard Dunne,無名英雄


32歲的中後衛,從全盛時期的曼城生涯輾轉到阿斯頓維拉,他又寬又挺的肩膀是外型上的特徵,曼城黑暗期到重建時期的主力,為球隊出賽將近三百場。
現代足球的角度裡,只有剽悍、強壯,Dunne不太被認為是模範後衛,現代的英式後衛還得具備定位球威脅(像是John Terry),而不多話、又不常進球的他,一直是名帥追求大牌、爭相拋棄的對象。

KompanyLescott/Toure的曼城當然不需要Dunne,但以前的曼城、或者近年的愛爾蘭,你絕對需要這種球員,資格賽前往俄羅斯一戰大概最為人所津津樂道,這場球賽愛爾蘭多次門前救險,以零比零完成比賽取得關鍵的一分積分,但是不用看整場球的錄影畫面,看看電視台製作的精華片段,就知道這場球如何被稱為「不可思議」。

愛爾蘭整場球就是死守,因為後場拿不住球,前鋒群耗盡體力追著俄羅斯人跑,剩下的就靠後場,尤其Shane Ward打的很鳥蛋,於是中後衛的Dunne可能打出了國家隊生涯、甚至是愛爾蘭歷史上最成功的防守,他的鏟斷與空霸,化解了多次麻煩,加上一次不可思議的線上解圍,佐以滑出場外的鏟球臉部流血,救世主是也。
憑藉團體戰力抗強敵的愛爾蘭,需要的就是這種「大家團結、一場一英雄」的模式,才有機會走得更遠,1990年他們打進八強,前四場球都平手,防守非常出色,複賽依靠傳奇門神Bonner撲下關鍵12-晉級。1994年小組賽愛爾蘭跌破人眼鏡的擊敗了義大利,賀頓的精巧射門得手讓愛爾蘭人樂不可支,但是整場的關鍵,其實是傳奇後衛McGrath守死每一個經過他的義大利人。

2002年愛爾蘭一場都沒輸,但是16強敗在最後PK戰,那屆賽事的小組賽,人們看好的是德國與無比厲害的喀麥隆,但是那支愛爾蘭擁有的是紮實的三線,包括每一場都非常出色的中場工兵Matt Holland(還記得嗎?賽前Roy Keane離隊,中場被看衰),本屆的Dunne率領的後防線當然是很重要,在一個平手機率高出平均甚多的球隊,降低失分是很關鍵的。

主力最好猜,之外的選手是否能補得上?

愛爾蘭是本屆16強中最沒有實力的 ———→ 大錯特錯換句話,愛爾蘭是本屆16強中最沒有明星的 ——→ 應該錯不了
GivenJohn O’Shea, Sean St Ledger, Richard Dunne ,Stephen WardDamien Duff, Glenn Whelan, Keith Andrew , Aiden McGeadyRobbie Keane, Kevin Doyle
不需要球探、專家,愛爾蘭現在都這麼打,而且似乎也沒別人可換


比較有名氣的愛爾蘭球員多半是上個世代的,90年代那一批都退光了,而當年幼齒的Given則有老化的現象,即使還是穩居一號守門員、而且看來無可取代,十年前問鼎大賽的主力目前還有Robbie KeaneDamien Duff兩位,兩人都是過了30,而且國家隊效力十多年,這說明了愛爾蘭缺少潛力新秀的事實-畢竟人家的人口不多,也曾經因為網路泡沫而大發利市,愛爾蘭人靠科技業起飛,卻也跌得很深,目前十幾歲的小孩因為兒童時期普遍富裕,絕少人願意從事體育產業,這才是未來愛爾蘭遇上的危機。
他們跟台灣太相似,「無預警的有錢(當代說法:經濟奇蹟)」讓人們目空一切,誤以為自己跟機器一樣,更新軟體誰就能夠升級(有錢萬能),於是鄙視他人,認為自己最厲害,品味沒有養成,欠缺文化素養累積,最後就成為濫情、積非成是的錯誤國度。
即使是國球的橄欖球,都有新血缺乏的急迫問題,愛爾蘭的足壇依舊有類似問題,KeaneDuff就像是橄欖球界的 Brian O'DriscollO'Gara,屬於劃時代的大人物,但明顯的後繼無人,整個英超幾乎找不到愛爾蘭籍知名球星,英超創立20多年來僅見。


缺少明星但是成就非凡的例子非常多,最棒最響亮的莫過於2004年的希臘,他們是歐洲冠軍,擊敗每一個強權,好到不行的守備、優異的傳輸,以及致命的反擊,這是愛爾蘭的好樣版,我們稍後討論他們能否複製。

Robbie Keane 需要的良好搭檔?
Shane LongKevin Doyle(上圖都是前鋒線上的重要球員,他們是新世代比較好的愛爾蘭球員,但只能踢上保級球隊先發,而且每三十場英超球賽約只有5.6球的貢獻,遠低於英格蘭二級聯賽大約0.4AGPAverage Goal per 90mins game),加上個子不高大,戰術價值更低。
Robbie Keane當然是異類,他一輩子踢爛隊(二流球隊)都是超級明星,具備結實的身體,有爆發力衝擊度高,不錯的進球效率,一般這類型前鋒年過30已經在低級別找尋舞台,他還有名氣到洛杉磯與貝克漢同隊(代表他還是個有水平、有名氣的選手)除佔用寶貴的「菁英球員(designated player)」名額,還領取美國足球大聯盟的第四高薪。

有過Niall Quinn(前Sunderland老闆),Tony Cascarino甚至Morrison,愛爾蘭不缺高大前鋒來搭檔速度快的,如今卻都是矮腳虎類型,向來負責高速奔跑狩獵的Keane,現成為一號前鋒,由Long CoxDoyle負責追著球跑。由於類型相似,同樣身材卻擁有較好頭錘能力的Doyle可能會繼續擔任Keane的搭檔,但是對於衝擊有強大防守的球隊,例如義大利,那會非常吃力,幸好愛爾蘭唯一擅長的反擊,對付西班牙時稍有機會,而克羅埃西亞後場人才一空,還有一點機會。

進攻時的衝擊力還是愛爾蘭的一大問題,但老帥需要注意的,不是他已經制定的活力奔跑前線,而是欠缺組織欠缺防空的中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nBlastor 于 10-6-2012 12:34 PM 编辑





老帥伏櫪,老爺車陣容可以靠老把戲闖關?



要不是老將Kilbane背傷離開國家隊,不然愛爾蘭先發鐵定有一半會超過30歲。Kilbane就是愛爾蘭足球的寫照:人少、團結、奮鬥到老。他本來是踢左路,搭配左右齊飛的Duff,時光荏苒,愛爾蘭居然養不出好的邊路,也養不出好的邊後衛,搭配英超球隊需要(先是Everton、再來Wigan),逐漸年邁的Kilbane後期生涯都在左後度過。


其實不用Kilbane加入,目前的先發11人一直都有半數超過30,雖然這在國家隊司空見慣,我說的是「非一流足球國度」,回顧過往,愛爾蘭一直都是年齡偏大的球隊,老球皮配上年輕出色的小將,1994年那批經典功臣配上23歲還稚嫩的Roy Keane,或者四年後Shay Given加入平均年紀破32的高齡綠衫軍(因為那批88-90大賽世代的還沒退光),目前這批老將除了Richard Dunne,包括之前曼聯的超級多面手O'Shea都是這麼養成的,只是KeaneDuffO'Shea都年過三十,那個不到23的小鬼在哪?



以往的愛爾蘭,打從查爾頓爵士執教的那十年,年紀偏大但總有讓人振奮的小子準備震撼英倫足球,目前的愛爾蘭欠缺這種選手(前文提到,橄欖球界也有相同問題),資質不錯的James McCarthy因為父親罹癌退出了,也就是本屆小組賽,幾乎看不見23歲以下的愛爾蘭選手。


這支球隊的打法很簡單,後場浴血奮戰,中場想辦法Hold住,然後找機會把球前塞,給前鋒去追,相當單調簡單,也透露出相當的問題,人力資源匱乏無比,但是他們玩這種打法已經多年,也稱得上歐洲二流球隊的前幾名、資格賽裡的攪局份子,目前戰術更積極把球往前分,讓兩邊路去製造機會,前鋒則是四處奔跑與埋伏,典型的4-4-2。查帕特尼執教愛爾蘭算是有成,至少他的喜好、與他的經驗幫助球隊甚多,這是合約沒到愛爾蘭足協迅速拿錢續約的主因,他是這麼打(Old School)的專家之一,本季兩個邊路狀態都不錯,Duff(下圖步入三十之後依舊犀利,在俄羅斯踢球的McGeady逐漸踢出了當初在蘇格蘭被期待的樣子,現在老把戲是否能用,就看前線把球踢進網子的功夫。


需要在50-50的出腳機會上大膽進擊,依靠這種神來一擊的射門,愛爾蘭才能走得更遠,否則與義大利的防守戰要勝出,難度比大膽去攻克羅埃西亞(後場缺將)更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nBlastor 于 10-6-2012 12:36 PM 编辑

烏克蘭

沒實力,烏克蘭人的足球水平回到了九零年代中之前,一個大家看不到標誌人物、出色球隊的國家。


不由分說地,多數人認識烏克蘭足球,來自基輔發電機(Dynamo Kiev)在90年代後期的成功,在那陣子,兩個前鋒震撼了全球足壇,一個是始終打不出能耐的Rebrov,另外一個則是巨星Shevchenko


在義大利獲得成功的Shevchenko(簡稱Sheva)一直被認為是打不了國際大賽的代表人物,他與曼聯傳奇Giggs都生在足球普通的國度,即便烏克蘭早就放話爭取大賽主辦權,並且呼聲不低,這批選手還是在巔峰期衝進了2006世界盃,他們打進八強,那也是開國至今僅一次的國際大賽洗禮。



如何從糟糕的分組局勢中突圍而出?



樂觀的說,歷史上唯一一支跟英格蘭/法國/瑞典分在一組的球隊,是1992年的丹麥,而且他們拿下總冠軍,烏克蘭是本屆地主國,擁有不少優勢,壞的不是經濟,而是政治局勢,他們為了大賽修繕拉皮幾個場館,結果爭議不斷,包括跟台灣的建商,歐洲足聯(UEFA)視察時進度也是一直落後,德國前陣子還打算杯葛大賽,看起來,開打之前主辦國充斥著鳥事,其實他們的國家隊也沒有好到哪去。


烏克蘭小組賽首場面對瑞典,小組賽裡唯一「看似勢均力敵」的對手,所有賭盤或者期待說他們會贏球,機會還不小,但還是低於50%,地主與官方自然對這場球賽傾向了烏克蘭,但是他們難以靠實力取勝,必須靠對手出錯。


法國並不好對付,第二比賽日兩隊碰頭,球賽將無比激烈,因為這是一場攸關晉級的重要比賽,換言之烏克蘭碰上的是有秩序(需要再搶分)的法國,即使是地主比較難打,英法應該沒有分析師認為烏克蘭會比瑞典難打,所以其他三隊都會在主辦國身上力取一場勝利。


如果英格蘭沒有打贏法國,前兩場若積分不到三分(沒贏到球),最後一場說不定是分組墊底的爭霸,或者某一隊有機會搶第二的逆勢突圍,烏克蘭遇上的將是等完2場處罰禁賽的魯尼,一樣不好打。


本屆資格賽開始後,烏克蘭與法國、瑞典各進行過一場友誼賽,1-4敗給法國,另外傷停補時被瑞典絕殺輸球,再往一年前推則是主場贏過英格蘭,目前的三線實力都比不上另外三隊,烏克蘭需要的是連三場大好球,還有來自球迷與裁判的幫助。



防線=海綿寶寶的頭,全部都是洞


烏克蘭比起其他東歐球隊,素以自豪的前線衝擊為主,在礦工隊崛起的前幾年,後場甚為安穩(前場靠外援),隨著肯灑錢的跳板聯賽一個個浮出,政局、支票都不吸引人的烏克蘭聯賽競爭力下滑許多。
守門員瘟疫前陣子登上各體育報,老而彌堅的 Shovkovskiy關節唇損傷,需要動手術所以無法參賽,原本國內最好的守門員Rybka則是被抓到 DOPING(血液興奮劑)處以兩年球監,教練預計選用的老球皮Dykan則是被踩傷臉骨,結果可能是一群二流的搶食先發位置。

Horyainov 現年36歲,在他的世代從來打不上國家隊(Shovkovskiy 卡著),另外還有年僅19歲的Koval,以及礦工隊本來正選、今年落居替補的Pyatov,都不是國際等級的水平,目前Pyatov可能會先發,以守門員身材論他不太高,動作不標準也不漂亮,讓他能夠立足的原因來自站位的天賦,他擁有不錯的撲救能力,前幾年出賽歐冠也顯示過。
後防線的問題其實頗大,速度方面卻有待加強,高空球對身高不錯的後場不成問題,Rakitskiy 還可以前推去助攻,或者定位球時在對方禁區製造麻煩,MykhalykKuchar都會是主力,這兩位選手擁有硬朗的鏟斷能力,而且可以勝任防守中場-烏克蘭最不缺的位置。
因為無須參加資格賽,烏克蘭隊一年多來打了十餘場友誼賽,成果讓人不滿意,打爛隊可以進很多球,打強隊則是丟很多球,法國/捷克這類反擊快速的球隊灌了烏克蘭4球,德國/烏拉圭也轟炸了三球,簡單的說後場是個大洞,尤其理想的守門員紛紛掛彩,叫人安心也難

中場得打出有野心的足球

身為地主國,有著最多球迷的支持,那種氣氛可以幫助球隊不少,烏克蘭的中場線能否踢出當年的強悍非常關鍵。晉級2006世界盃之路,烏克蘭在主場成果拿分,並且在中場大力打擊對手組織,減少後場許多麻煩,現在的不動主力與6年前的世界盃陣容並無太多不同(也算是個悲劇)。
Yevhen Konoplyanka 是個有潛力的左中場,很喜歡拿球前突,而且帶球/射門技術在國家隊都算非常出色,這類球員將是勢均力敵賽事下的指標人物,面對更強大的對手,中場困頓的情形下他能否帶球往前走也很關鍵,中場拿不住時,技術型球員如果不能製造對手一點麻煩,他們只是防守不佳的一塊角錐罷了!
KonoplyankaHarmash都很不錯,算是比較少被提及的烏克蘭新世代,但他們能否成為小組賽的保證先發,就看教練是否願意打出攻擊足球,但是過完這屆保證一堆人退出(年紀大了)他們兩個可能迅速成為國家隊骨幹。
Husyev喜歡在右中場出沒,他擁有不賴的速度、以及質量不差的傳中能力,需要大量來回奔跑的比賽,他將是教練放心的對象。球隊的中場還是需要那幾位「永遠的骨幹」,例如Rotan、勤奮的Nazerenko,已經是生涯末段的老將,他們負責中場的位置,不但得竭力防守還得供輸有質量的傳球,兩人或許接連登場分享一個先發位置,而中場進攻重責大任將交給大將TymoshchukTymoshchuk (上圖無疑是烏克蘭目前唯一的國際級球員,我這麼說是因為Sheva本季有點病痛並沒有踢太多場,而跟著球隊(拜仁慕尼黑)殺到歐冠決賽的
Tymoshchuk仍舊堪用,他是過往教科書中的理想防守中場,具有身高、能頂能鏟,還有不錯的遠射能力,鐵血坦克一般的威力,即便33歲還是受到信賴,歐冠決賽前85分鐘他客串中後衛,踢得可圈可點,在國家隊他的防守任務巨大,並且站位更靠前,因為幾個中場的傳球視野不如他。

如果派出年紀偏大、相較穩定的陣容,烏克蘭將會一如前幾場友誼賽一樣崩盤,派出年輕人陣容或許會收到不錯效果,只是伴隨而來的是不夠穩定,沒有人會在自家冒險,尤其是東歐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nBlastor 于 10-6-2012 12:37 PM 编辑

進攻火力的展現


相對於被看衰的參賽隊,烏克蘭人擁有不差的火力,第一線前鋒的貢獻很重要,他們的進球能力不太足夠,以往Sheva當紅時,身旁的無論是Rebrov、或者這幾年搭檔的Voronin,其實都像是半個中場球員,他們拿球位置往往靠後,只是「接濟」中場傳球然後讓大家勇敢往前攻(想像動作:士官長衝出壕溝大喊"Follow Me!"


Voronin(首頁圖在德國踢過幾年球,曾經短暫效力過利物浦,他的類型與位置,接近荷蘭人Kuyt、在德甲就是不知疲勞的Olic,這是他的國家隊進球數字不太好看的原因,面對好一點的對手,Voronin幾乎是半個中場,以往Sheva狀態好時,一個前鋒可以製造夠多麻煩,現在這個柱子前鋒落在Milevskiy身上,這位高大的前鋒曾經被看好,後來無法證明他既擁有頭球又擁有腳法,所以無法在西歐成名,在前場製造一點威脅還是可以,或者說他起碼讓對手收縮去包夾,製造中場球員的跟進射門,烏克蘭的進球公式(陣地推進)。


眾多報導都寫著未滿23歲的Yamorlenko(圖左是烏克蘭希望,筆者深表認同,前幾年人們討論的是Milevskiy,可惜他最後沒有養出來,無疑的Yamorlenko的資質要更好一些,此君帶球能力很強,並且擁有出色的技巧、或者說場上創造力好很多,在沒有什麼活力(一灘死水)的國家隊,他是值得被期待的,尤其進球率還不錯,可以想見的他是被嚴加看管的對象。
國際大賽的現實就是沒時間探虛實,敵蒐工作以及方針早就制訂出,缺少讓敵人擔憂的大將,那麼具備火力的Yamorlenko就必須注意自己的小腿被盯上。

Shevchenko的指標性身手,影響力(烏克蘭萬世巨星)
儘管身手下滑已經多年,病痛不斷連本季烏克蘭聯賽都無法出色,多數人至今認識的烏克蘭球員還是只有Shevchenko,剛過20歲就與基輔發電機震撼全歐洲,兩次歐冠殺得豪門潰不成軍,那個年輕前鋒根本守不住、一直進球...
無論狀態好或壞,Shevchenko都會是必然先發,因為人們期待、人們需要,對手也期待他上來,因為統計數據顯示他上場球威大不如前,可是操刀定位球,例如12碼球、近距離自由球時,他依舊能夠點石成金,縱使踢得不好Sheva依舊是勤勞的唐吉訶德,身旁的Voronin則是銜接前後、努力相助的桑丘(Sancho Panza,唐吉訶德身旁伙伴)
Sheva起碼還有一點贏過一票現代前鋒,他站的位置很棒,近年在國家隊隨著必須肩負更多協防的奔跑任務,他無法像以往那樣靠的很前面,但是當球從邊路傳中,烏克蘭開始他們最有效率的陣地推進時,擔任前鋒的Sheva則像是另外一個禁區之神,他必須踢出這種效率,才不枉人民的愛戴,而且烏克蘭需要進球,才有機會往前走。
烏克蘭被認為三場球賽後(小組賽)便可以專心當地主國賣啤酒(淘汰),他們突圍而出的機率其實不高,第一場拿下瑞典是必須的,而且如前文所提,必須連踢三場好球才有機會晉級,被認為是16國之中的末段班,請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nBlastor 于 10-6-2012 12:38 PM 编辑

義大利

義大利貴為名流,這20年來許多大賽其實打的很差,因為早些年義甲為世界第一聯賽,加上義大利人喜愛裝扮個性瀟灑,吸引許多死忠球迷,兩年前想衛冕世界盃,結果打得糟糕無比,近來做出不少變革,本屆被認為是經歷重整期,不大被看好。



歐錦賽發揮普遍不如世界盃



歐洲各國球風幾乎沒有打慢的,要說上一支(還得夠強),那是80年代的法國,歐足聯現任主席普拉提尼(Michel Platini)當道之時,但是兩屆世界盃的缺席,證明了此一趨勢的不可為。義大利人在歐錦賽的發揮明顯不如世界盃,除了歐洲各國高度發展足球,並且水準提升,反倒是義大利人20年來長進不多,豪門球隊依舊是活招牌,可是巨星人物卻屈指可數,而且打假球情況嚴重,20年來充耳不聞隨便抓幾個不重要的(抓交替),最新一波還是老球皮、二級聯賽球隊,或者旅外選手,還是表面工夫大於實質努力。


列出義大利近代成績,取自今年大學畢業生出生那年,也22年前的事情了。


1990世界盃-地主身份拿下第三/巴吉歐+Schillacci

1992歐錦賽-沒法參加

1994世界盃-亞軍,預賽時打得跟二流球隊沒兩樣/兩個巴吉歐

1996歐錦賽-小組賽淘汰

1998世界盃-八強戰掰掰

2000歐錦賽-亞軍/Toldo救主,冠軍賽Del Piero不及格

2002世界盃-16強戰敗退/糟糕的南美裁判

2004歐錦賽-小組賽敗退/怪北歐人太團結

2006世界盃-冠軍

2008歐錦賽-八強pk敗退(感謝指正)

2010世界盃-小組賽敗退


對照之下,義大利人打得進淘汰賽,穩健防守加上有耀眼球星助陣,通常打得不錯,並且,強隊有的贏球傳統(心理優勢)會加分不少,可是按照義甲的出名、球星雲集的義大利國家隊,在歐錦賽打出這種過往成績,稱不上一流。


歐錦賽幾乎沒有弱隊,倘若有,也是這兩屆的主辦國,這四國裡頭大概只有上一屆的瑞士比較強(波蘭/烏克蘭,上一屆由瑞士/奧地利合辦),其餘三國都沒有最後16強的水平,義大利人通常小心謹慎,只要一場球賽低於他們的設定,晉級之路隨即出包。義大利人在世界盃鮮少輸球,輸過的幾乎都是歐洲球隊(除了南韓),他們必須想出辦法,不然節奏慢又不打控球遊戲,無論以往還是現在,都顯得吃虧。



兩個「Antonio
的發揮


卡薩諾與迪納塔萊兩位好手的名字(first name)恰好都是 Antonio(上圖二位
義大利人並不擅長團結打進攻,近年的紀錄告訴我們,再多明星都比不上主打一個可用的方式,扣除自家主辦、百花齊放的90年世界盃,後來只要有人挺身而出,義大利就不會太差,因為後場本身不是大問題,資格賽對手不太強,僅丟兩個球也夠出色的。
進攻線應該是個值得探討的,資格賽大顯神威的卡薩諾診斷出有健康問題,18歲開始出名的他征戰十年第一次發現心臟有如此毛病,偏偏他是教練普蘭德利設定的鋒線主軸,他能否繼續打當然至關重大,尤其欠缺巨星的現在,卡薩諾這類資質的球員能夠改變局勢。
出人意料的選擇,來自34歲的Udinese前鋒Di Natale(迪納塔萊),世界盃之後,尤其普蘭德利執教後選了一堆不是義大利出生的、或者年輕世代,就是沒選過這位聯賽明星。
迪納塔萊與一票前鋒好手一樣「出身貧寒」,但是他沒有像因薩吉、西格諾裏那樣轉會到大球隊成為巨星,一輩子待在恩波里、烏迪內這樣的小地方,卻是標準的無名英雄,連續三年義甲射手金榜前頭,堪稱近代本土超級射手。即使年過三十而且速度略有下滑,迪納塔萊的進球本事卻沒有退步,一直都不打體能足球,更多是靠著頭腦踢球的他,還是個恐怖的前鋒,無球走動與前線串連非常出色,筆者在本季Udinese(烏迪內的職業球會)造訪米蘭時現場觀看,迪納塔萊踢球非常聰明,能跟他搭檔的前鋒非常幸福(而且很容易紅,看看Tavano/Sanchez),目前的義大利欠缺前線高手,擁有這種能在最前面組織的好手非常重要,這兩位"Antonio"能否打出教練設定的發揮,影響著他們如何與列強抗衡。



永遠的靠山
-
銅牆鐵壁

十字聯防早成過往,義大利人的防守還是他們永遠的王牌,領軍出戰的是守門員Buffon(上圖,十年來被認為是全世界的頂尖,健康的他鮮少犯下錯誤,更能讓後場無比安心,兩年前他在世界盃預賽首戰負傷退場,義大利後場幾乎以崩盤形容,外界怪罪替補門將Marchetti經驗不足,但筆者傾向把責任歸於後場指揮不力,應該擔負重任卻沒能一間扛起的Cannavaro。無論2年前兵敗該怪誰,Buffon的重要不可言喻。
替補守門員資質一樣好,隨便一個人都該去英格蘭這種大國站正選,像是Sirigu還是Viviano都很棒,義大利也從來不缺好的守門員。
中後衛組合目前有著 Chielini Bonucci,昔日Cannavaro/Nesta/Zambrotta打滿每一場的超級防線,Chielini算是少數可以佔據位置的中堅好手,他擁有世界級的身手,本季祖文特斯(Juventus)擁有完美的不敗賽季,Chielini自然要記大功,在他身旁有同隊的 Bonucci,兩人組成的防線固若金湯。

中後衛位置還有很不錯的替補,像是高大的 Ranocchia、或者經驗豐富的Barzagli,邊後衛則有具備侵略性的 Abate,以及普蘭德利執教後愛用的Maggio,兩人前突能力出眾,算是當代的邊後衛類型,一樣可打邊的,還有BalzarettiCriscito,基本上中後衛/邊後衛除了正選資質整齊,連替補的水平都非常高,這些人如何面對國際賽事將十分關鍵,因為數字顯示,義大利人要在大賽走得遠,攻擊部分要有英雄冒出,而防守必須「保持高水平」

普蘭德利有個幸福的困擾,他必須找出他的王牌四後衛,除了Chielini外,其他的都有可能修正,資格賽其間他嘗試過了12個人選,兵多將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5-2012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nBlastor 于 10-6-2012 12:39 PM 编辑

中場創造力

巨星Totti之後,義大利的中場大腦就是Pirlo(,即使他效力過三大豪門十年,始終是最被低估的選手,傳球視野大概是近代義大利最好的球員,即使年過30好幾,沒有人質疑他的能力,當今的AC米蘭偏重速度、力求汰舊換新,把他扔去祖文特斯,換來的就是斑馬軍團重奪義甲,並且整季不敗。祖文特斯跟目前的義大利擁有很多類似之處,中場後場強大,好幾位球員保證佔據夏天的歐錦賽先發,但是前線略顯不足(國家隊對照歐錦賽其他15國,而祖文特斯則要對照其他歐冠豪門),祖文特斯的中場後場非常棒,前線人數充足,大家輪流出色演出還是打出漂亮的一季,義大利國家隊說不定能如法炮製。


Pirlo以往身後總是站著Gattuso,國家隊則是羅馬人的最愛- de Rossi,脾氣始終沒改好的他在場上非常全面,能夠勝任打擊對手的重責大任,其實他與Gattuso很類似,守備出色、樂意奔跑,差別就在於脾氣:是動氣在亂了自己、還是激勵自己,總之他是個很棒的選擇,但是他與Pirlo會牢牢佔據中間方向,意味義大利必須得有足夠的中場橫向發揮,不然目前的前線很難跟中後場有所共鳴,這影響了排陣,教練或許會上4-3-3,取代他比較喜歡的4-2-3-1


一直被期待的Montolivo今年顯得普通,他是資格賽中場最被倚重的大將之一,球風上他更像是球星Totti那種球員,具備更多的侵略性,但是他需要強而有力的防守中場保護,就像是Pirlo,預計他會站上一個先發位置,輸送給前線,並且隨時壓上進攻。


Antonio Nocerino這兩個賽季踢得很出色,本季在AC米蘭發揮出水平,他頂上了PirloGattuso佔據了10年的位置,雖然從結果看,未能奪冠、尤其釋出Pirlo到別隊率領拿下義甲看似吃虧,從薪資/年紀來看,米蘭總的說來並不虧本,能夠成為中場骨幹的Nocerino將是國家隊的未來之一。至於歸化的Thiago Motta,擁有不錯的攔截能力及身高,是可以用的替補人選。


一直有個論戰,義大利需要不需要中場邊路?幾年來主打這位置的人/成績都不是很成功,中場牢牢控制住似乎是幾位教練的優先選擇,尤其前線不夠力的現實,中場有不錯的防守中場,加上Montolivo/Nocerino/Marchisio這些多面手,理論上4-2-3-1用不上打邊的快馬,但這又延伸了另外一個問題,靈活走位的義大利國家隊?多數時我們看見的只有混亂失序,資格賽上前線能力被質疑,多少與其有點關係,相信教練還在選擇。



前鋒群需要有真正火力


AmauriOsvaldo歸化之後,缺少高大前鋒的義大利看似有了暫時的解答,不爭事實卻是他們缺少這類球員、並且十分急需的現狀,80年代之後有著Serena90年代初期欠缺良才,國家隊前線遭遇許多困難,而後有這位置的經典人物-Vieri(維耶里),其後有了 Luca Toni基本上有這類球員,傳往前線的球似乎才有了依歸,否則義大利人總給人不太會進攻的錯覺(很多時候這是真的)。

專打第二前鋒的Rossi受傷無緣歐錦賽,對義大利的前線無疑雪上加霜,卡薩諾的心臟出毛病本來幾乎宣判前線死刑,幸好問題稍稍有了解答,當教練徵召卡薩諾與迪納塔萊,代表他準備在中場決勝,並且在前場打小球戰術,非常靈活的變化,讓人稱讚。

現況是包括高大前鋒的首選Pazzini在內,境內沒有人能滿足對於高大前鋒(一號前鋒)的要求,無論是AmauriOsvaldo還是某個高一點有空優的,而靈活具備射門能力的球員像是MatriBorriello、還是Quagliarella,有個不錯的射門資質,卻不是大賽時你敢派上去打滿90分鐘的類型;有個可靠的一號前鋒,那麼隨伺在旁的快腳、射手型選手大可以虛擲光陰、靜待那摧毀對手的須臾,以現況論這樣打太奢侈,所以教練將他們全數棄用,改主打前線帶動中場的小球戰術,合時宜並且可行。
義大利人證明過,不必一號前鋒才可以在前場拿球成為攻勢起點,羅馬隊與Totti 詮釋過的4-6-0,還是前線專找梅西起頭的巴塞隆納都有過優異的進球數字,目前的義大利可能也會主打這種流暢的攻勢(4-3-3),資格賽時,最前線兩人時常距離太遠。
談談Balotelli(上圖,許多分析把他擺在義大利的重點人物,在這個年紀、以及心智,多派上他只是冒險,不可否認的Super Mario有著身材、速度、以及不錯的射門技術,但是他還是很幼稚,除非搶攻的時間,一般教練、縱使用人唯才的普蘭德利,未必大膽用上他先發,放眼目前的義大利國家隊,他卻是最有明星氣勢的人,處處被放大鏡檢驗而且隨時隨地都是話題,就算難當大用還是可以幫隊友擋很多箭。
分在C組對義大利未必是壞事,除了遇上西班牙,面對愛爾蘭、克羅埃西亞都是贏面局勢,這屆賽事正值國家隊青黃不接的階段,如何改變陣式、增強中前場連結,會決定義大利能走得多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5-2012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5-2012 07: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orres今年更顯掙扎,問題是他沒傷沒病,只是老不進球,可是反過來說,卻爾西的中場給了他什麼?如果有哈維(Xavi)、或法布(Fabregas),他是不是能回到西班牙前線的那個恐怖前鋒?即使今年的狀況不佳,我認為他值得有一席之地,何況在倫敦踢球壓力本來就很大,特別是五千萬身價帶來的壓力之外,你還得提防泰瑞(John Terry)、或者球霸更衣室的緊張氣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12 0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一帖,希望其他的继续来..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11-2025 09:06 AM , Processed in 0.15853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