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53|回复: 0
|
感动内蒙古人物之三十万知青的草原情缘
[复制链接]
|
|
感动内蒙古人物之三十万知青的草原情缘
感动内蒙古人物之三十万知青的草原情缘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30日 11:43 来源: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晨报报道(首席记者唐捷)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大批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涌向边疆,深入草原,进驻荒漠,安身山寨。他们和农牧民打成一片,有的成了生产骨干、马背教师、赤脚医生、宣传员……他们积极投身于内蒙古大草原的开发和建设中,用满腔热血、壮志豪情谱写了一曲那个时代最高亢的青春之歌。
如今,距离知青上山下乡已经快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当人们重新翻开那段历史的时候,内蒙古草原30万知青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让人鼓舞和感动。
★背井离乡来草原
“1965年的夏季,草原专列的车厢里,风华正茂的北京青年,谱写着青春的旋律。呼和车站的骏马,讲述着昭君传说的美丽……在这片肥沃的河套大地,我们开始了人生的耕耘,尽洒辛勤的汗滴。马头琴唱响草原的神情,我们的心哟,永远把草原挂记。2005年的夏季,我们又一次相聚,四十年来风雨同舟的我们虽然白发飘飘,可依然笑容可掬……”
2005年6月18日,为纪念北京知青下乡40周年,1965年夏季走入内蒙古的知青们,在北京好友俱乐部欢聚一堂,共度难忘时光。为参加此次庆典,有几位知青还特意从内蒙古连夜赶过来。岁月如歌,光阴似箭,当年的少女壮男们如今已白发鬓鬓,见到阔别40年的战友,仿佛回到了当年上山下乡的场景,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如亲人一样相互拥抱问候,其场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几十年的战友之情无法用语言倾诉。
北京知青马晓力回忆起当初来内蒙古插队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在当时由于家庭背景原因,我们在政治上是不被信任的。当听说内蒙古工作人员来北京招知青插队,我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报名,没想到对方被我们的诚心打动,决定招收。”马晓力说,在当时,从安置的方式来看,大约有10万知青被安置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主要分布在北部和沿边地区,还有一部分是在各盟市旗县的农村牧区。
★难以割舍的草原情结
对于知青们来说,空旷的草原让他们孤寂过,恶劣的环境和气候让他们有过生与死的较量,但是草原也有温情的一面,他们不会忘记草原的惬意和美丽,不会忘记老额吉的善良和宽容。
1968年,18岁的郑惠泽离开北京,来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一个公社插队,住在牧民东得布家。那是在一个暴风雪的晚上,郑惠泽赶着羊群迷失了方向,在肆虐的暴风雪中她彻底失望了,她想自己肯定会被大雪吞没。可就在她绝望时,老额吉顶风冒雪找见了她。多少年以后,这个夜晚一直让她刻骨铭心。
有知青这样说,草原上的苦不是人们寻常理解的苦,更多的是一种孤寂。
“从喧嚣的城市到寂静的草原,人一下子变得豁达开朗起来,在特别静的时候躺在草地上你会觉得自己与天竟然那么近。”呼市知青刘成法说,这么多年来,最难忘的就是草原上的生活,永远抹不掉心底的那一片绿色。
提起知青,不得不提及35年前发生在西乌珠穆沁旗宝日格斯台苏木牧场的那场大火中英勇牺牲的69名知青烈士,虽然当时他们多数人只有十几岁,但在这茫茫草原上他们燃烧了最壮丽的青春。
1972年5月5日午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宝日格斯台苏木的草原上,一场大火卷地而来。驻扎在当地的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5师 43团4连百名热血青年喊着口号,扛着铁锨、扫帚、木棍,甚至屋里扫地的笤帚、灶边的煤铲,迎着大火奔去。当时的植被非常好,特别是洼地里,灌木枯草和多年积存的腐植层非常厚,着火之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烈焰腾起两三层楼那么高。就在这种情况下,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战士们,一头冲进了火场灭火。结果, 4连的44名男战士、25名女战士在救火时牺牲,其余救火人员大部分被烧伤致残。如今,这里广袤的草原上别无其它,只有那片孤零零的墓碑。此时此刻,让人们想到的是这里埋葬的不仅仅是69名知青,而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30年以后回报第二故乡
如今的知青们虽然大都已经离开了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但是他们没有忘记这片热土,并且尽所能来回报第二故乡。
2006年,通辽和天津知青发出捐助“草原未来”倡议,捐款帮助通辽科尔沁草原贫困农牧民子女解决上学难的问题。倡议书说,距1968年天津知青到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草原支边,已经38个年头了。与38年前相比,通辽进步了,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属于边远贫困地区,不少农牧民的子女面临失学的危险。目前全通辽中小学在校生86000人,其中特困生占了20%。一些特困家庭学生考上了大学,但因没有救助,以至于不能走进大学。他们倡议每人捐款100元,同时欢迎以单位或个人名义捐赠资金、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
在巴彦淖尔市,刘先普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是一位知青,也是一位独树一帜的文化名人。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本山东籍的他从东北来到包头,又从包头辗转至原巴彦淖尔盟的临河县农村插队,没想到从此就在那里扎根。他将自己融入到河套平原,和河套百姓打成一片。他的文艺作品写这里的人和事,说的是河套话。对于河套大地,他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他要创作奉献一辈子,因为这里给了他永不枯竭的文化源泉。
从南京来内蒙古的戎建国插队在鄂托克旗,在那里他度过了整整6个年头。他说,在那里,他懂得了自然的残酷和生命的可贵,学会了生存的技能。20年后,他和其他知青一起捐资在当地修建了3所小学,在南京设立了内蒙古的联络站、办事处,将内蒙古称为“娘家”“丈母娘家”,至今走动不停。1995年,在这份草原情结的驱使下,几个知青出资筹划了“蒙古王饭店”,他们要将蒙古文化传承下去,再续知青情。
★昔日知青今日栋梁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地区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1968年开始,历时十几年,共涉及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河北、山东、四川、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30万插队知青、兵团知青、回乡知青。其后的几十年间,许多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在逆境中顽强学习、拼搏奋进,并最终获得成功。其中,不少人成为区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
在我区各大中专院校、科研卫生部门,都活跃着一批曾为知青的专家、学者,如:王列群、王六英、乌力吉图、嘎日迪、刘成法、范德元、邢野、可伟、刘蒙林、白燎原、孙利中、乌兰巴特尔、阿其图、王海燕、白渌水、许世利、崔健、姚民治、娜日莎、阿古拉、阿腾格日勒、敖登高娃、侯军等。
曾在赤峰市插过队的大连知青王东琳,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是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微电子设计中心副主任、博士。他从1987年开始搞中国“七五”“八五”规划中的重点攻关项目。
还有一些知青参与了上世纪末的“国际大串联”出国留学。其中,一大批人先后学成归来,成为我国科教战线的专业骨干。曾在锡盟插队的北京知青李仲生作为《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电视专题片的主人公之一,曾让千万观众为之感动,并受到中央领导的赞誉。
此外,在内蒙古知青中,还有一些现在是中央及省市报刊、电台、电规台以及出版单位的知名编辑、记者、主持人。草原知青用集体的智慧,用报效草原的拳拳之心,赢得了人们的赞许。
http://www.podoor.com/bbs/thread-19129-1-1.html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