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6-8-2009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8-2009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草兄书法的确很好,不过这次我比较喜欢之前的四尺半开的作品,
可能作品尺寸问题吧,之前四尺半开作品不大处理起来总觉得很恰当,
作品表现出应表现的“感觉”。
但这次六尺全开无论章法与墨法都很好,
不知是否草草兄用的毛笔比较小,
线条是很好,不过好像可以再厚重些(可能我比较喜欢大篆那种金石味吧)
作品长竖的线条相对起来就比较薄(尤其是“我”字)
或者草草兄有另一种表现。。。?
纯属个人拙见,如有错请包含!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8-2009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wuneng 于 6-8-2009 12:39 PM 发表 
我闻二字,苍劲浑厚。。。墨汁飞溅,淋漓尽致。
确是墨汁飞溅,写了五六张,才有一张满意。
臭汗淋漓。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8-2009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房四草 于 8-8-2009 12:11 AM 发表 
草草兄书法的确很好,不过这次我比较喜欢之前的四尺半开的作品,
可能作品尺寸问题吧,之前四尺半开作品不大处理起来总觉得很恰当,
作品表现出应表现的“感觉”。
但这次六尺全开无论章法与墨法都很好,
不知是否草草兄用的毛笔比较小,
线条是很好,不过好像可以再厚重些(可能我比较喜欢大篆那种金石味吧)
作品长竖的线条相对起来就比较薄(尤其是“我”字)
或者草草兄有另一种表现。。。?
纯属个人拙见,如有错请包含,
...
谢谢草兄的评语。
就是“我”字的问题,结果写了五六张,
这张是比较满意的。
结果还是给你看出来了。
另一点就是,这张是六尺单宣,
再粗壮一点的线条,纸就要破了,
所以最后还是以整体的效果来决定,作品的去存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8-2009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张。
大江东去。抄录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和陈大为的大江东去。
六尺 X 六尺。六尺单宣,忘了用什么毛笔写的。
请大家说说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8-2009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
“大象”无形。
四尺全开。安徽夹宣(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5-8-2009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动山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8-2009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CK兄的回应。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8-2009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张。
“寿”
四尺全开,安徽夹宣(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8-8-2009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8-2009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寿字写了四五张夹宣,三瓶中华墨汁方成。
主要追寻寿字内线条叠成的空间。
个人觉得现代书法其中一个方向,
就是纯粹追求文字的书写构成。
拙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8-2009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川,中国茶。
四尺全开,安徽夹宣(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9-8-2009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了好多茶叶哦······。
可是酱才喝到真正的茶味。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8-2009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8-2009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8-2009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gel 于 20-8-2009 02:31 PM 发表 
不知为何,这寿字给我压抑的感觉,
就像一个人年纪一大把,活得不耐烦了
谢谢hegel兄的回应。
我作这一类作品,许多人都会蹑我说有压抑的感觉,尤其是书法界的同道。
画油画的朋友却不太认为,画抽象画的朋友不会觉得整样,反而会与我讨论笔墨线条的问题。
但“压抑”这两个字眼,却是说对了。
这一类作品都是用汉字的天生符号,通过书写来完成一个纯粹的构成画面。
画面上的张力是我个人相当喜欢追求的感觉。 |
|
|
|
|
|
|
|
发表于 25-8-2009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ck兄最新的a1作品中,看到了淡墨的运用。。。加入草草兄"壽"的作品里,会更有震撼力吗?。。。。。。臆想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9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完美的作品在过去一直追求,
从王羲之的诞生,到颜真卿的改变,后来有了宋四家,提倡复古的赵孟 兆页,当然还有明代四才子,宁拙弗巧的明代遗民。。。最后到了清末的碑学书风。
书法中最完美的审美追求,一刀下去成了北碑南帖之争,
到底是“碑”还是“帖”才是我们心是最完美的审美境界?
大家都在争论。
我个人的问题是审美真得有最完美,最高境界的存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9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讨论作品,再贴。
金文系列。 游川,挥春佬。
六尺X二尺,安徽夹宣(生),墨,胶彩。
 |
|
|
|
|
|
|
|
发表于 29-8-2009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9# 逸笔草草 的帖子
看不清楚,图片有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