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正党拉菲兹:敦马影响力有限!土团党无法掀马来海啸
[复制链接]
|
|
|
发表于 9-4-2018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馬會否出現馬來海嘯?老馬又能否掀動反政府的大勢?一切答案,很快會在大選中揭曉。
無可否認,在野黨在好幾州都大放光明,檳州不必說,在朝勢力無論多么神勇地吆喝叫陣,這群傻蛋一概都是炮灰。馬華的魏家祥罵林冠英罵得最兇,差點以為隧道是他的。如果他敢搬選區去挑戰林冠英,是的,他一樣是炮灰。
霹州在野黨也有一定勝望,特別是GST嚴重干擾正常生活和商業經濟,種種不滿如大火燎原。雖然政府可搬出萬條理由解釋它的好,但GST凸顯政府管理無方,把它當作治國對策則更丟人。
大政府在霹州會不會失敗?城市地區固然仍是在野黨天下,至于村野鄉下,金錢煥發著光輝,即便是在野黨把一馬貪案寫成史詩論文,也動搖不了現實的票源。這時候就是考驗人民智慧的時候了。如果老馬所指的貪污領袖把人民害慘論被接納,那么國陣就會黃飛鴻收檔。
柔州選戰最有看頭
這屆大選最有看頭的,個人覺得是柔州。在過去,它是國陣的定期戶頭,隨著大政府越來越不對勁,林吉祥把它炸毀出一個大洞。但若要拿下柔州,兩個起跑線要準確:一,在野黨下鄉探溫了嗎?二,大選也講博奕精神的修養,不可忘卻如果過于急躁,極可能葬送馬來選票。
雖然大政府一連串的不名譽行為令在野黨提高了民望,但柔州畢竟曾經有太多人跟在國陣屁股后面,你豈能相信這些人一下子會隨著你跑?不會那么戲劇性。尤其是馬來族群,聽見“顛覆”字眼臉色會變青,反國陣對有些人來說,很大成份有誅九族的承擔壓力。
這一下,又得靠老馬。以他的見識和魅力,就有能力去左右無數人的思維和取捨。有無馬來海嘯,再說一次,真的只看老馬。其理如308只看安華。在野黨的攻略計劃若少了這兩人,絕無可能不斷加速擴張勢力。(中國報評論**曾慶和) |
|
|
|
|
|
|
|
|
|
|
发表于 9-4-2018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8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3·08大选过后,“政治海啸”成为大马人全新却又很快熟悉的名词。
这场破除国阵在国会三分二议席优势的政治海啸,来得无声无息,许多国阵候选人在投票日当天傍晚,对自己的败选感到极度愕然。
政治海啸是始料未及的。才不到5年光景,也就是2004年杪的大选,一阵“拉伯旋风”把反对党吹得东歪西倒,刚成为首相的阿都拉领军国阵夺下逾90%国席,创下这个执政联盟前所未有的佳绩。
来到2013年5·05大选,气势如虹的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及伊斯兰党,夹着3·08政治海啸的效应,在民联的名义下出征,眼看入主中央即将美梦成真,可最终国阵还是有惊无险。
尽管马华、民政党及国大党在华社和印裔社群的反风持续发酵下一败再败,但巫统的议席反而有增无减,证明巫裔选民始终没有变心。
可政治瞬息万变,在位22年的前首相马哈迪与现任首相纳吉反目成仇,三度脱离巫统后,摇身一变成为反对党希望联盟的龙头老大,并扛着“马来海啸”的口号与国阵打对台。

马哈迪咄咄逼人,处处示强,为的就是要让人相信马来海啸已然成形,但巫裔选民是否真的群起对抗国阵,此时此刻谁又说得准?
公正党掀不起马来海啸,是过去几届大选成绩所勾出的事实,因此,希盟如今要在公正党的蓝眼标志下酝酿马来海啸,能够仰赖的看来唯独马哈迪一人。
然而,马哈迪真有能力掀起一场马来海啸吗?这个问题暂时也还找不到答案。纳吉和众多巫统领袖就斩钉截铁地反驳说,所谓马来海啸根本就子虚乌有,是希盟的虚张声势,旨在浑水摸鱼。
对思想相对保守的马来人来说,饮水思源是他们的传统美德,只是这类选民今天应该感恩的,是曾经在位22年首相,但退位20年后又复出的马哈迪,还是超过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扮演马来民族守护神的巫统?
马来海啸已悄然出现,抑或纯属虚幻,别说非马来人雾里看花,纵然是马来政治领袖,相信一时间也无法准确拿捏。(南洋社論)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8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8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6-4-2018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輕人:我們最關心的,莫過于在野黨會不會在大選勝出,雖然反風大盛,可是國陣爛船也有三斤釘,國家被治理得千瘡百孔,它仍然有繼續執政的能力。
答:所謂大選,一切都是未知之數,但要抱持希望。1863年,林肯演講后崩潰。他說:“它洗不掉了,它是徹底的失敗,老百姓失望透了。”那場演講只有2分鐘,聽眾注意聽的時候,他已經講完,掌聲零零落落。后來,這場演講變成美國最偉大的一次演講。
年輕人:你是說,不到最后一分鐘,也不知道真正的結果?是這個意思嗎?
答:沒錯,一切都要抱持希望。為什么支持在野黨?主要是他們體現了從政應有的脊樑骨,在大馬不知是非不分黑白的今天,他們的敢于發聲就是義行!至于留在國陣體制甘于庸碌一生的,這屆大選也來到了審判日。
年輕人:這些傻蛋都會輸光?
答:機會很大。昏君揮霍公款,他們沉默不語;政策黑腐,他們言聽計從,政績爛成這樣,還不該死嗎?
年輕人,馬哈迪呢?自柔州王室發聲,他還能掀動革命高潮嗎?總會有影響吧?
答:是有影響,是好的影響。我相信尊貴萬千的王室是真的愛民如子,也能聽民聲,可是沒用。舉例GST、貪腐公司、法治變人治,還不是動不了那個當家作主的!大選是一個時機,人民期待已久,絕不會因為幾句話,骨頭輕了兩斤,動搖手中一票。
年輕人:換言之,要相信有馬來人海潚?
答:再說一次,要抱持希望。古希臘者智者亞里士多德指出,要領導一個城邦,一張嘴巴能言善辯,是最起碼的入門條件。換一個說法,想在野黨拿下布城,抱持希望是最起碼的條件。
年輕人:萬一在野黨一敗涂地呢?朝內再無華裔代表,我們經得住這種損失嗎?
答:哈哈哈哈,一些人如果真有那么好,就不會處處被罵啦,從民間、到網絡,少幾個庸官,人民統統不放在心上,斬燒豬還神還差不多!(中國報評論**曾慶和) |
|
|
|
|
|
|
|
|
|
|
发表于 24-4-2018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部海域深处突发强烈地震,苏门答腊岛、大马半岛均感受到强震。震波猛烈地撞击着印度洋底,迅速形成惊人的大海啸,巨浪在沒预警下突向东、东南方向快速涌去,造成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海岸线变成人间地狱。
当时,巨浪翻滚奔向周边国家海岸线时,这个区域还是晴空万里,大海啸却席卷而来。
这场夺走数十万人命的世纪海啸,惊醒了许多人,原来生活在地震带以外的地区也难逃大海啸袭击,而Tsunami这日语成了人人惊悸新词汇。
不过,在2008年3·08大选后,Tsunami则成为大马执政者忌惮的字眼。
经过10年后,大马执政党将在5·09再次向选民寻求“更新执照”。这10年的变化是首相纳吉则与“师父”,前首相马哈迪医生反目成仇。马哈迪为其最后一击而结盟国阵敌党,要掀起改朝换代的马来海啸。
海啸冲向海岸之前,往往是先来个不寻常的大退潮;在国会未解散前,马来选民对政治表态上似乎出奇的沉默;解散后,马哈迪开始搅动这千江水。
经过几场在马来选区试水溫的政治集会,马哈迪似乎已看到海底有一股强大力量在翻动。虽然说,人潮不一定代表选票,但往往就是巨浪前的先兆;除非你是动用巴士把 “安哥安娣”载到会场制造人造浪,则另当别论。
随着马哈迪效应似乎已出现,蓝军如不能有效的采取反制行动,那么颇长的竞选期将有利希望联盟。对160万张公务员“铁票”动向,目前已是蓝军想方设法好好的“看紧”,因此相信有更多“安全措施”会出台。至于54个蓝军垦殖民“安全区”是否会被马哈迪攻破缺口,蓝军应当思其危处。
此外,重划选区大量集中马来选票策略,是否上上策?还是倒而引发“火烧连船”?都是未来两周攻防双造过招的焦点。(南洋社論) |
|
|
|
|
|
|
|
|
|
|
发表于 1-5-2018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選大風吹,吹什么?馬來海嘯!
馬來海嘯到底來不來?這是本屆大選最大的謎題,身在其中的人,都說不清,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弔詭現象。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選的雙方現在都掌握不到馬來海嘯的節奏,就像在迷霧裡打仗,只能靠猜測,靠摸索,甚至靠吹!
深諳兵法之道高手
說有馬來海嘯的人,其實也是在猜;說沒有馬來海嘯的人,也是在猜。馬來海嘯如此深不可測,馬來選民藏得這么深,他們才是深諳兵法之道的高手。
比較起來,華裔選民的心態和動向就不需要猜,都亮在那裡,所以就掀起華人在野,政府內沒有代表的所謂危機論。但是,這個危機論又成不了氣候,華裔選民的海嘯已經蓄勢待發,也許勢頭比上兩屆稍弱,卻也足以淹沒對手。
上周,一位老闆突然發短訊問我,馬來海嘯到底有多強?馬來海嘯對誰有利?我說這個問題沒人知道答案,只有等票箱打開才知道怎么回事。他又問我個人看法,我說我覺得馬來海嘯挺強,我看好可以改朝換代,他做了個驚愕的表情。
有些人說馬來選民是造王者,也有人說華人選民是造王者,我認為每一位選民、每一張選票都是造王者,即使在所謂的安全區,你手中的一票也是民意,所有的民意彙集起來,才能掀起驚濤駭浪,才能對執政者形成壓力。
為什么鄉區馬來選民的意向會是一個謎呢?因為他們一直是巫統的堅定支持者,他們對政府的訴求很簡單,他們的思維裡沒有那么複雜的政治倫理、道德及正義,他們只希望保持現狀,得到政府的一些關照。但是,這一屆也許是馬哈迪打開了另一扇門,讓他們看到問題的另一面。
突破一點帶動全局
來自吉蘭丹的年輕馬來朋友告訴我,他們年輕一代都有新想法,只是甘榜裡的老人家沒看電郵、沒上網,只看TV3的新聞,要改變他們真的很難。
馬來海嘯是否成形,完全取決于甘榜馬來選民怎么想,而他們的思維模式,對巫統的依賴,正是馬哈迪過去掌政最成功之處,現在,得用馬哈迪的矛,破馬哈迪的盾。
馬哈迪還是有能耐的,所到之處人潮湧動,墾殖民願意出來聽他講話,雖然都說群眾大會的出席者不能代表選票,但從過去的鐵板一塊到現在願意徹夜聆聽,而且聽后一個人傳幾個人的化學效應,可能就是海嘯的起始點;這突破一點,帶動全局的效果,足以開創新時代!
如果沒有馬來海嘯,華人海嘯所形成的效應,可能就功敗垂成,以巫統的霸權性格,是不會尊重失敗的馬華和民政。也許,政府內真的不再有華裔部長,但這不是華裔選民自食其果,華裔選民安分繳稅,為什么不能共享政權?政府難道不是為全民服務?以巫統為主導的政府難道是收取全民稅收,卻只為部分人民服務?
無論如何,讓我們手上的一票見真章吧!我的選票我做主,后果大不了就是那樣了!沒什么好擔心的!(中國報評論**陳圓鳳) |
|
|
|
|
|
|
|
|
|
|
发表于 10-5-2018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前首相马哈迪与前副首相慕尤丁领导的土著团结党在这次选举中证明了他们深入马来腹地,吸引马来选票的能力。
在土著团结党加入希盟之前,希盟的公正党与诚信党在马来乡区的号召力不足。无可否认,公正党受到马来中产选民欢迎,在城市选民中拥有一定影响力,但是一走进乡区道路,光环马上褪色,寸步难行。至于诚信党虽然分裂自伊斯兰党,惟却始终无法取代伊党在马来乡区的吸票力。
可以说,失去伊党之后,民联或初期的希盟根本难以动员庞大的马来群众,更遑论深入马来腹地,争取支持,开拓票源。土团党的加入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并且发挥得比伊党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这也证明马哈迪的魅力未减,影响力犹存。马哈迪任相22年,在马来社会铸造了高大的形象,退位多年后,他重返政治前线,唤起马来选民对大马辉煌岁月的缅怀。
深入甘榜重创巫统堡垒
无论是之前的民联或后来的希盟皆难以深入垦殖民区,动摇国阵的支持,可是马哈迪顶着前首相的光环,深入垦殖民区与马来甘榜,正面冲击巫统的堡垒。
在成功维持非马来人支持率,又争取到更多马来选票的情况下,希盟在多个看似难以胜出的选区脱颖而出。在马哈迪的政治老巢吉打,希盟一举赢得多个议席,声势大振。在柔佛州,多名国阵领袖兼正副部长级人马也告落马,当中包括国大党主席兼原任卫生部长苏巴马廉、马华副总会长兼原任国际贸工部长蔡智勇及原任首相署副部长拉查里等。
国阵原以为希盟无法动摇巫统的堡垒区,但万没想到马哈迪凭一己之威望,带动土团党与希盟冲刺,击溃国阵的防线。
事实上,在这之前不但国阵低估了马哈迪的影响力,坊间也不看好马哈迪能有如此大的能耐,协助希盟冲锋陷阵,毕竟他已年逾90岁兼退休多年。
马哈迪用大选成绩向世界演绎了何谓“宝刀未老”,而经过这次选举洗礼,土团党也在希盟内站稳阵脚,证明了它的存在价值。(文章来源:星洲日报/及时评论 ‧文:张庆禄 ‧2018.05.09) |
|
|
|
|
|
|
|
|
|
|
发表于 14-5-2018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AS 0国0州?

|
|
|
|
|
|
|
|
|
|
|
发表于 14-5-2018 09: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結果卻是是舔雞的你失業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4-5-2018 09: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4-5-2018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擁抱污桶?都垮台了哦
|
|
|
|
|
|
|
|
|
|
|
发表于 15-5-2018 0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不认识他,留意一看,他的谈吐完全不能登大雅之堂,还是当幕后英雄比较适合
|
|
|
|
|
|
|
|
|
|
|
发表于 31-5-2018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措施研究中心(INVOKE)創辦人拉菲茲指出,敦馬哈迪魅力並非民心思變的主要導因,通脹和消費稅才是。
敦馬兒子慕克里茲隨即表示,拉菲茲不該質疑希盟勝選原因,反之應認同希盟的勝利。
兒子力挺老父無可厚非,但拉菲茲並沒有不認同敦馬哈迪的魅力,只是認為
那並非主因。慕克里茲如此急于表態,反顯護父心切。
308和505大選時,相信大多數馬來選民不是沒有對前朝政府的貪腐作風不滿,但程度或未及頂限;反而是505大選后,前朝政府實施消費稅制,百物漲騰,讓人民生活百上加斤,馬來選民或才下決心要換政府。
敦馬魅力毋庸置疑,他在馬來社群內有其影響力,而這影響力在所有客觀條件聚集后,相信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壓垮前朝政府這個“駱駝”。
不能說敦馬無功,因為如果沒有這一根稻草,就像球賽少了臨門一腳,一切努力也就功虧一簣。
然而,也不能因此說敦馬是變天主因,因為如果沒有前朝政府的貪腐情況,以及推行消費稅引起馬來選民的巨大不滿,創造了變天的重要條件,敦馬哈迪即使有著再大的魅力,相信這臨門一腳也會被前朝政府的“守門”化解。
提醒希盟眾黨認清事實
拉菲茲的研究中心選前的預測,對希盟執政機會抱持樂觀態度,說明他在這方面的見解有其獨到之處。當國內外的調研單位相信國陣能在第14屆大選險勝時,拉菲茲的研究中心獨排眾議,認定希盟擁有不俗的執政機會。
希盟執政已成定局,支持者和人民都對希盟抱持極大的期望,希望國家的前景越來越好。拉菲茲再次以其研究人員的身分,分析希盟獲勝原因,把實情擺在桌面,藉以提醒希盟眾友黨認清某些事實。
拉菲茲選前以眾人皆醉我獨醒恣態,提出和眾研調不同看法,已奠定其對于數據研究和分析事實專業,希盟政府需要這類說真話的人,而非只懂拍馬屁之流的“磚家”。(中國報評論 潘有文) |
|
|
|
|
|
|
|
|
|
|
发表于 31-5-2018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全民力量将国阵这艘61年老船击沉后,国人一般皆以“万象更新”的心态喜迎新政府。
希望联盟部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个个试图以全新及积极的姿态执行政务,希盟支持者对现况看来十分满意。
不过,杂音还是有的。对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出任财政部长,马来民粹分子就不掩饰忧虑之情。
副首相旺阿兹莎医生并不以为然,她接受新加坡媒体《今日》访问时承认,委任华人掌管财政部的确不容易,但此举彰显了新政府改变种族政治的决心。
早前,“候任首相”安华亦曾就此解释,指非巫裔出任财长不影响土著,因为国家宪法清楚列明对马来人特权的保障。
首相马哈迪医生宣布林冠英为财长的那一刻,举国上下皆为之震撼,而华人社会的普遍感受,就是阔别44年的财长职,终于“回到”华人怀抱。
当华社很自然地有这种感受时,马来民粹分子相对地产生权益受损的感觉,也就不难理解。既然希盟是在“全民海啸”中崛起,新政府就必须是没有种族之分的全民政府,这个得之不易的政治突破,必须受到坚决维护,不该轻易遭到破坏。
诚如旺阿兹莎所言,委任华人(林冠英)为财长的确不容易,如果这是大马政治的一个大跃进,则首相马哈迪应记一大功。
其实许多人也认为,若非马哈迪,希盟入主布城的宏愿极难梦想成真,然而人民公正党副主席拉菲兹却另有看法,声称希盟在5·09大选的胜利,全因消费税及生活成本高涨,无关马哈迪号召力。
为此,登嘉楼土著团结党主席拉查里直斥拉菲兹,不该羞辱在大选取得成功和有付出的人士,且警告拉菲兹的言论足以在希盟成员党之间制造危机。
拉查里可谓一语中的。希盟成员党若毫无意识地继续纠缠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项上,到头来只会亲痛仇快,就算到手的政权飞上天,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总而言之,人民现在想要看到的,是希盟政府的新政表现,其他都是次要的。(南洋社論)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18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会解散前,我找了一群朋友和了解政府事务的人聊天。这些人之中,包括与马哈迪关联的人。那时希盟已经形成,並且同意如果希盟胜出,马哈迪就是首相人选。马哈迪也会在適当的时候,让安华接任。
在谈话中,一些人指马哈迪只是「过渡首相」,不过与马哈迪相关的人却严厉声明,如果希盟胜出,就是马哈迪主政的时期。当时,这人说:「没有所谓的临时或暖席的首相。马哈迪会是实权的首相,他將如首相般做出决策──諮询他的內阁,但最终的决定还是在他手上。」
当时,他的声音充满焦虑。那时,希盟內部依然有矛盾,如一些人並不认同马哈迪为首相人选。他们担心马哈迪「本性难移」,担忧马哈迪过去执政时的专制主义会重返。
马哈迪的助手和支持者坚持认为,这位92岁的老將儘管会依据私下的协议让安华接位,但他在位时,依然会实权领导。然而,马哈迪领导下的希盟政府执政三週后,却面对著內部一波又一波的企图破坏。尤其一些希盟领袖,特別是对公正党言,马哈迪只是达到目的的工具。他们或许愚蠢地认为,基于公正党在希盟拥有最多的议席,所以马哈迪须听从公正党。
这从委任內阁阵容开始,一些领导人开始质疑马哈迪的决定,而忘了委任內阁成员,是首相的权力。他们认为,马哈迪似乎在玩其过去执政时「臭名昭著」的制衡手段。当然,马哈迪需要处理希盟4党的利益,但马哈迪认同並善用,人民支持希盟是要另一种政治模式的力量。
大选时,选民热情出来投票,其中一些人更从遥远的地方飞回来投票,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推翻国阵。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我们——想要一个不以种族和党派为基础的新马来西亚──而是一个基于《国家原则》和法治下的共同体。
不应学巫统恶习
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第7任首相並非完人。他被指单方面决策,有时会让我们想起其任第4任首相时作风。然而,这是人民给予马哈迪的委託。这些人也承认,他们需要马哈迪来吸引那些永远不会支持安华或安华领导在野联盟时的选民。
安华是聪明的,他在获释后的第一天发言时就宣布,坚定支持马哈迪。他也指责公正党內一些人爭权夺利,並提醒一些党领袖去了解民声,以及尊重人民的意愿。
相比马哈迪,安华作为一名较年轻的政治家和候任首相,他的角色是要確保马哈迪拥有一定的施政空间,而不受公正党一些领袖的干扰。公正党这些领袖应该停止模仿那些导致巫统衰败的关键因素。
譬如,公正党副主席拉菲兹指马哈迪不是希盟胜利的因素,这令人扫兴举动的背后动机是什么?挑起这样的课题,除了可供学术辩论和做为第15届大选的研究题材外,又对谁有益呢?如果拉菲兹的批评是针对现有政府缺乏制衡,尤其目前缺乏可信赖的反对党,人们会更尊重这些公正党的领袖。
如为何不评论及批评:希盟无法100天履行大选宣言的承诺?或者说,新財政部长为何还没解决其被指控案件时就上任?还有与马哈迪关联的大亨重新出现等现象?令人惊讶的浮罗交怡大型发展项目?非民选的耆老理事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或者说新政府上位三週后,为何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內阁?
这些批评是我们投「改变」一票所期待的,如果这些公正党领袖无法提出有建设批评,他们就应让马哈迪全力履行人民给予的委託。(诗华日报评论: Terence Fernandez)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