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6-6-2009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逸笔草草 的帖子
“皓月千里”,“荷塘月色”两幅作品无论在空间及线条上都处理的非常好。好字!
“白雁横”在出现太多的重复性直线条,空间变法不大,比较普通了一点。
个人浅见,多多包涵!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6-2009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润墨堂的意见,
这批作品写的时候,贪图一个挥洒的爽快,
所以作品总有瑕疵,
谢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6-2009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焚香煮茶
四尺半开,四川五宣宣。长锋羊毫。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9-6-2009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爬了5页,只能说大开眼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6-2009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6-2009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读书稽古。
四川五色宣。四尺半开,长锋羊毫。

隶书。静听天和。
四川五色宣。四尺半开,长锋羊毫。

隶书。山静日长。
四川五色宣。四尺半开,长锋羊毫。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4-6-2009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6-2009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房四草 于 24-6-2009 10:39 PM 发表 
三幅都是好字,我比较喜欢第一和第二幅。
谢谢四草兄的喜欢,我写字比较随意所以有时是近乎乱来的。
还好你能接受。
再次谢谢你的回应。
再贴。
隶书。如意吉祥。
四川五色宣。 四尺半开,长锋羊毫。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6-2009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厚德载福。
四川五色宣,四尺半开,长锋羊毫。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9-6-2009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逸笔草草 于 29-6-2009 11:34 AM 发表 
隶书。厚德载福。
四川五色宣,四尺半开,长锋羊毫。
草兄,您所上的这批横披,有你的特点与优点,总之,您字自有您的精神在。
第17届国际书法展开幕日好多来宾围拢在您的作品前指指点点好不热闹。是好现象。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6-2009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小文 于 29-6-2009 09:23 PM 发表 
草兄,您所上的这批横披,有你的特点与优点,总之,您字自有您的精神在。
第17届国际书法展开幕日好多来宾围拢在您的作品前指指点点好不热闹。是好现象。
应该在讨论我的拙作那里写得不好,那里不按理出牌吧。嘻。
我的字确有我的精神在,那是乱挥的精神。
这批横披写得时候有点游戏的心态,试验的成份,当然还个人爽起来乱写的任性。
谢谢你的回应,
说说你对我那张国际展的拙作,给些评语,不可以说好话。
过后我贴上来。
再贴。
隶书。临流跃足。
四川五色宣,四尺半开,羊毫长锋。
请诸位指教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2009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回应,再贴。
隶书。随遇而安。
四川五色纸,四尺半开,羊毫长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7-2009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7-2009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兄,国际展到这个星期天方落幕,还有时间可以到现场欣赏。
至于展览图片我有在墨淘论坛贴了一些,你可以过去看,只是要有会员身份。
这不边我就不贴,因为这里我想只贴我的作品,
可能就是开多一个帖子吧。
好了先放上我展览的拙作,请大家给于指教。
六尺中堂,书论系列作品。
六尺安徽单生宣。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7-2009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回应,继续再贴。
隶书。闲云野鹤。

隶书。舟横野渡。

隶书。自食其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7-7-2009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4# 逸笔草草 的帖子
草兄,我书艺不精,但容我说上两句,谢谢。
大红字与大黑字虽是印版形式字体,但彼此间字形结构红字紧密,而黑字则因笔划较少显得舒朗,相对下就和谐得多了。
后段小黑字钢健弹跳,渲泄着创作时给予的音律舞动,很有节奏感。
但是落款时仍旧不能从高昂中逐步抽离,况且那结尾的小红字在质与量来说还不足以使整幅作品共容和谐起来。除非你要让人带着无法平抑的心情离开你的作品,要不然,整副作品就会给人有少了整体感的感觉。
一家之言,只代表我自己,您就给予大大的包涵。
不过,我也希望你能对这副作品给予分析,对,还有创作的理念,好了,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10-7-2009 03: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7-2009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小文 于 7-7-2009 01:06 PM 发表 
回复 114# 逸笔草草 的帖子 草兄,我书艺不精,但容我说上两句,谢谢。
大红字与大黑字虽是印版形式字体,但彼此间字形结构红字紧密,而黑字则因笔划较少显得舒朗,相对下就和谐得多了。
后段小黑字钢健弹跳,渲泄着创作时给予的音律舞动,很有节奏感。
但是落款时仍旧不能从高昂中逐步抽离,况且那结尾的小红字在质与量来说还不足以使整幅作品共容和谐起来。除非你要让人带着无法平抑的心情离开你的作品,要不然,整副作品就会给人有少了整体感的感觉。
一家之言,只代表我自己,您就给予大大的包涵。
不过,我也希望你能对这副作品给予分析,对,还有创作的理念,好了,谢谢。
谢谢李兄,谢谢你真诚的评语。很高兴能有这样的交流。
这幅作品,不,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作品都有一些缺点,并不完善。
这些书论系列的作品,代表着我一两年前的对书法一些的想法和探索,
这一两年已经停顿创作了。主要的想法还是书法的可能性,当时在想,如果整天还在写什么对联,中堂,横披。。。写出来都是一般面目,实在有点闷,所以就想,书法在章法上,是否可以加入“排版”的概念。
因此,作品的方向大概浅浅勾画出来。但是一首简单的唐诗五言绝句,能有多少“排版”尝试?
同时,是在苦读着一些古代的书画理论,就借题发挥,把不同的古代书画理论并凑在一起,好了,有了新鲜的字范,想当然尔就有新的章法和空间。
“排版”其实是我们每天都有接触的,除非不看报纸,不看广告牌,不看电视。。。。。
否则,“排版”几乎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我是如此的想。
后来,慢慢想,在印刷术还没有出现前,书法和实用性的书写是分不开的,
实用性的阅读本,基本是离不开排版,这个时期的概念上事实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书法上的“章法”,
只是艺术性为目地的书法和实用性的书写分家后,
书法的章法只是纯粹为了书法家的自我表达服务,阅读本在这方面就成了排版了,
“馆阁体”在书法上不被大多数书法家的认同,主要原因就是它是实用性的书写,文字的存在是为了配合阅读本的排版,而不是书法上的自我表达。
但是我的想法是,返过来想。书法会成为一个边缘性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它自我的限制,表达手法的限制。
“排版”,在古代原本是书法的看家本领,发展到了现在,“排版”却成了书法家一个很陌生的技能,什至是一个排斥技能,一个厌恶的东西。
一个极端性的想法(不高兴的同道可以不读),书法排斥实用性的东西,所以书法离开了自己的世界,其实什么也不是。当然我个人想法不一定对,但想法有时须要从正反两面来著手,我的想法常常这样。
我自己有一个思考题,为什么纯美术(油画)有许多人去读,为什么水墨画(除了中国,有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市场),不要说读,边开个班都有问题,书法就更加不用去想了。
有些人会认为是文化,水墨画是我们的文化所以只有我们会来读来理解,其他民族就没有义务来理解了。反过想,油画源自于欧洲,也不是我们的,也不是马来人的,印度人的,黑人的。。。。为什么大家都要去读呢?就好比英文。
就写到这里,再写下去就真得闷了。
再次说明,上述纯粹是个人想法,也仅仅是想法而已,没有其他的恶意,
也不是对书法有什么不满,希望大家不要会错意。
个人浅见,请大家交流和指教。
[ 本帖最后由 逸笔草草 于 14-7-2009 10:15 AM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7-2009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7-2009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逸笔草草 于 12-7-2009 01:34 PM 发表 
谢谢李兄,谢谢你真诚的评语。很高兴能有这样的交流。
这幅作品,不,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作品都有一些缺点,并不完善。
这些书论系列的作品,代表着我一两前的对书法一些的想法和探索,
这一两年已经停顿 ...
草兄,在读了对您系列作品之一的分析与对书法探讨的深入剖析后,方知草兄在浩瀚学海浸淫中竟然为如何突破新的思维瓶颈做学术性的探讨与体验所做的努力,我们应该给予草兄热烈的掌声,因为他在默默耕耘,他似乎在孤军作战。
对一个问题做深入的探讨,是要具备多方面及多角度的知识的,在读了草兄整篇说文后,使人明确理解到草兄担当此任是绰绰有余的。
记得小时候见到老伯伯家里的戏文歌本,是木板刻印的,当时就觉得蛮有感觉的,还有近期见到的石涛画谱的刻印本,这些都是人为的作品,或多或少会含有其艺术价值在内的。我认为,天地孕育万物相互依存,是多么具艺术感与自然的,更何况我们是自然界其中之一,所做的有关相互交流的事情,也大多与自然艺术有所联系吧!
关于谁学谁的文化或艺术这一问题,那就关系到谁在世界里拥有影响力,谁就有话语权,谁统筹世界经济,人家就为了生活计就会舍命学习你的文化与艺术,得以占尽先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正处于大跃进时代,施政有误饿死了近两千万人,在这时候有谁会去学你的文化和艺术呢?大家放眼看看现在,中国强大了,就有好多人学习汉语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再过些年头,中华艺术就会越来越被青睐的。例子就在盛唐,周边国家受其影响之大就可见一斑了。
我想,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尤其是文化事业,在短期内是见不到有显著成效的。草兄,看来,这些事唯有留待后人去评断了。
说了一大堆,不知算不算个话,唯有请各位多多包涵,更希望各位多多以草兄的话题来做深入的讨论,谢谢各位。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