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5-11-2017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5-11-2017 01:30 PM
pump不是等到水淹了才操作,是有sensor测量水位。水沟的水位高到某个程度,pump就自动跑开始加速抽水。
这个解决方案需要很多pump同时开动才有效果。pump还有个好处就是‘暂时性“的水力可以让水穿透阻碍物,在紧 ...
水泵的capacity有限,面对突然而来的洪水,比较有效的是可以转眼吸收大量洪水的下水道,然后排出去。不过,下水道非常昂贵,平时看不到收益,下大雨的时候虽然工作良好不过人民看不到。所以民选政府不喜欢做。
|
|
|
|
|
|
|
|
发表于 5-11-2017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预言,闪电水灾在槟城将会成为常态。
山地开发不停
昨天水灾造成遍地黄色,水退后也是遍地黄土。
重点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大大小小的水沟肯定也是被黄土阻塞。
今后的几个月,只要稍微大一点的雨水,肯定引发水灾。
|
|
|
|
|
|
|
|
发表于 5-11-2017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梓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70683/answer/149375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为一个青岛人,简单说几句。
每次有地方被淹,就提青岛的下水道,其实并不是说青岛的下水道多么的神,只是大家对天朝的城市建设的不满的一个发泄,基本意思就是:人家外国殖民者(或者明清时代的建筑)都能够正常工作,你建国后使用了没几年的东西直接就挂了,你太烂了吧。
我姥爷(青岛一个文史专家)每次接受采访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先比较赞扬的说一下德国人的严谨和远见设计,然后补充一下青岛地形和地理位置优势对于排水的帮助,这次北京大雨有记者采访,他也是这么说的。整体就是这么一个概念,一个问题两个方面。
其实,德国人在青岛建设的下水道,整体面积并不大,集中在原市政府,就是现在青岛路,栈桥,中山路那一带,整体能有100多公里,像现在香港东路,五四广场,东部和北部那边的下水道,都是新建的。
德国人建的下水道特点主要是:
雨水和污水分离。这一点是全国唯一的,说白了就是厨房厕所排的水走一条路,雨水单独走另一个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雨水通道的压力,减少雨水通道被堵塞的概率。另外一旦有需要,雨水通道的水可以拿过来直接使用,这个主要是德国人在战时的考虑。
建筑的强度很高。过了这么多年依然在使用中,足够说明当年建造者对工程的要求是多严格,下水道里的空间是相当大的,这一点网上有很多图片可以看到。如:http://news.qq.com/a/20120723/000374.htm#p=8 。我小时候和朋友经常在海边玩,曾经就进行所谓‘探险’,进入下水道的末端,当时的感觉是超大,有报道说里面可以开解放卡车,多少有点夸张了,但开个大面包车是绰绰有余的,有些拐角处,下水道内壁是类似瓷砖的材料而不是普通水泥,具体是不是瓷砖,这个没有考证,小的时候只是看到感觉像是。
有些新闻是误传。比如,下水道坏了,联系了当年德国的制造方,对方说坏的地方周围肯定有备用件,然后就找到油纸包的零件之类的,这个消息是杜撰的。但当年青岛建城100周年,还有后面中德交流的时候,确实是和德国公司(不是原建筑公司,是后来其他公司收购了原来的建筑公司)联系过,对方也确实有当年建设的图纸和说明,德国电视台来青岛采访的时候,这个是说过的。
青岛本身地势的优势。青岛靠海,尤其市区,基本是三面环海,而且整体还是北高南低的地形,所以基本有雨水较大的时候,水会整体往海的方向走,而浮山和崂山形成的丘陵地带的存在,即便雨水很大的时候,也不会造成北部的水像洪水一样大面积的向南部冲,而会沿着山分流,阻挡一下再入海,崂山和浮山又基本是石山的形式,植被覆盖又很好,不会形成泥石流,而青岛在我印象中还没有出现大到那种程度的降水。我80年出生,唯一印象深刻的是86年时候的台风,也就是沿海地区受了一定的冲击,但也损失有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1-2017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11-2017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t2050 于 6-11-2017 01:21 AM 编辑
吉打槟城一带海域的海平面已经上升 0.5 米
形成一些地区在实际已经低于海平面
海水倒灌被人解释成为涨潮
加上山水没有树木的吸收阻挡,完全倾泄到平地,多 5 -10 倍的数量
能够不水灾吗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5-11-2017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治水工程太昂贵,最便宜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停止过度山地发展。不过,如果停止了,州政府的财政就会转亏,不利大选,政客也没有油水可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5-11-2017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建议通通都是垃圾。。小水患还可以用你们的方法。。大水患来讲根本就没有效果根本就是浪费。。
|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拨款给宗教不如把钱花在治水就如KL sungai besi的精明隧道。 |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06: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09:0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拿条水。。。 等他做政府才吠吧。。。。
未够班!
|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的。。 吃钱就是这样的。。。露主做政府肯定事大贪官 !
|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讲的加pump的工程已经进行了,其中一个地点就是bayan baru,只有雨量很大和持久才会淹,比起以前小雨就淹水好多了,平时也水退很快。
可是前天的就还是淹到很严重,估计就是抽水和排水对这种全面大雨的情况不管用。
建议->smart tunnel. |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一直拿檳城靠近海,照理不會容易淹水當作是“基本常識”。
靠近海就不容易淹水,聽來好像似乎有道理,但是,卻往往忽略了,靠近海地區的地勢是主要關鍵。
你靠近海,但是你的沿海區地勢非常接近海平面,靠近海反而變成容易淹水。
地勢低的沿海區,漲潮不漲潮當然是變成關鍵。
你漲潮時候,就如兩天前的農曆9月16,你的河流河水要派出海就非常困難。更何況是遇到颱風級的暴風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etis 发表于 6-11-2017 10:21 AM
楼主讲的加pump的工程已经进行了,其中一个地点就是bayan baru,只有雨量很大和持久才会淹,比起以前小雨就淹水好多了,平时也水退很快。
可是前天的就还是淹到很严重,估计就是抽水和排水对这种全面大雨的情况不管 ...
Smart Tunnel在吉隆坡也是照淹的。
|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11:5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11-2017 01:0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新加坡
http://www.stnn.cc/gzh/mrhtj/2016/0713/333905.shtm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