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无邪幽魂

试问QE退场对普通老百姓的房贷BLR有什么影响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4-2-2014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u0508950 发表于 3-2-2014 11:51 PM
个人见解:

没什么影响, 升息比较大影响, 而他们很多次已经说了, 如果通膨继续在低位, 升息意愿不大.


升息因为通膨?通膨因为什么?钞票印太多?钞票印太多,因为外资外流同时搬走大马的钞票?因而导致黄金存量少,钱不够用?

我不明白马币怎么受压法?

希望您能解答,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2-2014 12:4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狐狸 发表于 4-2-2014 12:30 AM
focus 不在美国,而是大马升息……

QE少了,压力就来了。


一升息,国债就马上被金融大鳄们卖空,货币马上大贬,IMF的话能信,可以和狮虎同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4 12:5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邪幽魂 发表于 4-2-2014 12:43 AM
升息因为通膨?通膨因为什么?钞票印太多?钞票印太多,因为外资外流同时搬走大马的钞票?因而导致黄金 ...


马币低是政府有意弄成的,如果马币对美元是一对一,国油和那些油棕公司收入马上不见掉一大半,然后出口公司八成马上倒闭

大马政府是走着丢价斗便宜的政策,所以人民受苦,因为价值创造能力低,所以收入也低 本帖最后由 condomx 于 4-2-2014 12:5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2-2014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ondomx 发表于 4-2-2014 12:44 AM
一升息,国债就马上被金融大鳄们卖空,货币马上大贬,IMF的话能信,可以和狮虎同眠了

一升息,是指什么息?

国债被卖空,是否意味国家要提高各种税率包括消费税,增加收入来填补国债?

跟货币贬值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我搞不清其中的逻辑,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2-2014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ondomx 发表于 4-2-2014 12:53 AM
马币低是政府有意弄成的,如果马币对美元是一对一,国油和那些油棕公司收入马上不见掉一大半,然后出口公司 ...

国家收入低,所以提高消费税,增加收入?造成通膨升息?

然后以高利息举债淘空国家金库,然后又大量印钞票,导致贬值?是吗?

猜测不知道对不对,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4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ooyen 发表于 3-2-2014 11:39 PM
暹罗大大果然是高人,很熟悉金融领域操作

不敢不敢,这里每位大大都是高手
我还在学习ing。。。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wooyen + 5 就是这份氣概和胸懷,确为高人无誤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2-2014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升不升息的问题几乎都不存在了,问题是升多少而已。
事实上去年12月的通膨率都高过FD的利息,已经很接近政府债卷的回酬,
所以国外基金会持续售出国内债卷,抛掉马币换美金,马币一贬再贬,资产贬值,股市也跟着在放血。。。

国行几时会升息,除了看美国,也暗地里在看中国。
人民币很强势,最近中国很多企业出来发售债卷在抢钱,
只要债卷利息稍微提升,加上欧美经济回温也开始抢钱 (英国可能是领头者),东南亚的资金就会被掏空。
国行暂时守住不升息,美其名是为了不增加人民已经债台高筑的负担,
背后其实是在压低政府一屁股债所要承担的利息。
大马人民的家贷是不少,但政府和政府关连企业的债务更多!
只要接下来的通膨持续,很快的国人的游资也会往外逃,那离国行升息的日子就不远了。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20 人气 +35 收起 理由
lich + 5 哇!劲!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tansks1737 + 5 谢谢分享
iambohkoon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4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货膨胀 = 政府大量举债印钞票,然后流入市场(工程也好,派钱也好,贪腐等等),导致太多的钱在市场去追逐有限的产品货品。

BLR = 由中央银行好像黑社会那样的调控贷款利率,控制市场,避免所谓的“恶性竞争” ,说白了,就是要确保持有金融执照的无需竞争。

QE 出现 = 大量的美金。 通常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吸取QE 的钱,会大量的印钞票来兑换。 好听叫做刺激市场, 难听点就是自己送上门制造通货膨胀 。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wooyen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2-2014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资流出,本地资金外逃,造成货币贬值,政府为了留住资金就会升息。土耳其已经这么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4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暹罗千层塔 发表于 4-2-2014 02:08 AM
今年升不升息的问题几乎都不存在了,问题是升多少而已。
事实上去年12月的通膨率都高过FD的利息,已经很接 ...

提高BLR的时机一定要对, 不然可能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况且国债高筑, 提高利息, 政府偿还能力会不会受影响? 财政部怎么看提高利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4 11:4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ansks1737 发表于 4-2-2014 09:51 AM
外资流出,本地资金外逃,造成货币贬值,政府为了留住资金就会升息。土耳其已经这么做了。

升息能使货币免贬值?可以防止资金外逃? 1998年定期存款利息起到10%,马币对美金从2.5贬到4块多

利息起0.25%,全马做生意的成本起多少你知吗?成本最后还不是转到消费者的身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wooyen + 5 为員外大大浮出水面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4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狐狸 发表于 4-2-2014 12:11 AM
今年升息的可能性比往年大很多……

Flipper们要保重……

QE已经减少,85b -> 65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4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ondomx 发表于 4-2-2014 11:41 AM
升息能使货币免贬值?可以防止资金外逃? 1998年定期存款利息起到10%,马币对美金从2.5贬到4块多

利息起0 ...

我不是专家,但土耳其为了放缓资金外流造成的货币贬值而已经升息,有报道说我国可能升息50个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4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u0508950 发表于 4-2-2014 10:13 AM
提高BLR的时机一定要对, 不然可能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况且国债高筑, 提高利息, 政府偿还能力会不会受影响? ...

理论上大大说得对,国行很清楚提高BLR的利与弊,在没必要下国行不会出手。
但大马很依赖外贸和外资,单靠2千多万国人的储蓄和资金是不足以填补政府和企业的胃口。
况且很多国人存款是有点,但外面欠的钱更多。

身在国际涛涛大浪的资金海,很多时候国行也是身不由己。
政府很多年以来的预算都是支出多过收入,就像一个家庭很多年的总开销都多过收入
那就必须向外借钱来填补收入所不能cover的开销。
今年借1千万,明年就要还1千万+利息,但明年收入又不够开销,就只好借更多
明年借个2千万,1千2百万拿去还旧债,剩下的8百万拿来cover明年不敷的开销。
接下来,后年就必须借个3千多万。。。。

几乎全球的政府都在借钱,身为债主,我为什么要把我的钱借给小小的发展国如大马?
我肯定比较喜欢借给靠山较稳固的先进国,除非大马肯给我多点甜头:比别人高点的利息。
大马政府硬是不肯给甜头?那我就把钱借给别的政府/企业。
大马政府筹不到钱,拿什么来还那百多万公务员的月薪,退休公务员的pencen,还有承包商的工程?

前几年在全球超低利息的大环境下,是政府预算翻身,变成盈余预算,把旧债清掉的好时机
也是趁着低息,拿掉保护网,吸引国外高科技投资的好时机
但很可惜,政府还是错过了这好时机,还继续在入不敷出的污泥中打滚
接下来在这抢钱升息的大环境下,看来国行的选择并不多。



评分

参与人数 6人气 +30 收起 理由
nothing01 + 5 谢谢分享
Kidd_LV_Ass + 5 谢谢分享
lich + 5 赞!今天的分数都给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4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它一提高,很多人会死的很惨。。。当然猪会死更多,因为他们不会理财。
华人迟一点死。因为有back up ( holding power)
Zeti,这次真的要看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4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息和国际和国内大环境是无关的,这完全取决于决策者的灵感和心情。

他们是做了决定才找理由的。

比如要降息,就讲ipxd降价,通货紧缩了。

要维持利息,就讲通膨3%,处于很舒适范围。

要加息,就说通货膨胀预期很严重。

他们这么做,背后有他们自己一套算盘。不是表面看那么简单的。

有些人讲货币贬值,央行就一定被迫加息。这不一定。如果大佬们的财产90%是美元计价的。国家货币越贬越好!这样换回来购买力才够大!

至于他们自己的财产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2-2014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暹罗千层塔 发表于 3-2-2014 10:53 PM
普通老百姓都想借钱通过杠杆来赚钱,银行也一样。。。
不同的是,老百姓借钱来卖房和做生意,债主不是爹娘 ...

您的解释让我长智了。。
给各赞。。
谢谢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14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暹罗千层塔 发表于 4-2-2014 03:13 PM
理论上大大说得对,国行很清楚提高BLR的利与弊,在没必要下国行不会出手。
但大马很依赖外贸和外资,单靠 ...

大大师父。。可以解释。。。这个吗?
“前几年在全球超低利息的大环境下,是政府预算翻身,变成盈余预算,把旧债清掉的好时机
也是趁着低息,拿掉保护网,吸引国外高科技投资的好时机”。。

做么超低利息的大环境下,是政府预算翻身?
低息,拿掉保护网?

谢谢师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2-2014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呆0327 发表于 3-2-2014 11:22 PM
那你觉得那一个比较好? ....................

用PFR 来代替BLR 旨在保护银行的盈利和这个市场的金融架构,换言之,升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14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amel1213 发表于 5-2-2014 10:39 AM
大大师父。。可以解释。。。这个吗?
“前几年在全球超低利息的大环境下,是政府预算翻身,变成盈余预算 ...

不好叫我师父啦,我们都是在互相切磋。。。
经济这一门,没有永远的对与错,大家来讨论讨论,增加彼此的见识,是件很有趣的事。

在欧美超低息的大环境下,债主们的选择不多,几年前有谁肯把大笔钱投入在美金欧元的资产?
那时候,亚太区投资的回酬是相当吸引人的,所以资金都流向我们这边。

大家都知道低息是借贷的好时机,政府和企业的借钱意愿比较高。
问题是,这些借来的钱都用在什么地方去了?如果是用在消费性的津贴,国家的税收并不会持续在增加。
用来提高公务员的薪金,结果只是刺激短暂的消费,生产力没提高,公务员数量没减少,
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接下来每一年都要举更多的债来付公务员的薪水和退休金。
如果是用在有生产性质的投资,拿掉保护网,鼓励国内外高科技投资,津贴国民科技培训,
国民和企业收入会提高,那国家的税收就会一直在提高。
税收提高,国家偿还借贷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好。
高科技投资大多数是长远的,今天欧美资产吸引力回升,明天我也不能说走就走。
几年累计下来,预算就会开始平衡,甚至盈余。

今天的大马,充斥着大量廉价外劳,外劳有缴所得税吗?没有。
反而国民需要为这些外劳缴交保安费,公共医药费等等,外劳的收入都往他们国外的老家流去。
没办法,税收增幅缓慢,旧债和利息越堆越高,但到期了还是要还。
政府为了借新钱来填旧债,只好祭出GST,让国际债主看到政府未来的收入有保障,债主们才愿意拿出钱来。
GST本身只是个工具,并没有好坏,但在国民收入没提高的情况下使用这工具,内需疲弱的风险就增高。
在缺乏外资流入和内需疲弱下,我们只能死抱住外贸这根摇摆不定的柱子。
到时候,政府为了政府关连企业的政治利益,又得开始借更多钱来刺激国内消费。。。。

这只是我的看法,是悲观了点,希望我的看法是错的,大马可以前景光明,迈向“高生活素质”的国家。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 +20 收起 理由
nothing01 + 5 谢谢分享
camel1213 + 5 无论如何。。。你真的可以做我师父。。
无邪幽魂 + 5 精品文章,很想上你可经济课,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1-2025 01:24 AM , Processed in 0.18368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