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逸笔草草

我的个展四月十六。甲州培风中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2-2009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kbling 于 15-2-2009 02:04 PM 发表
偶洗欢。。。。。


为什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2-2009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喜欢。能够把汉文写得那么淋漓,能够把魏碑写活的赵之谦,怎么叫人不喜欢。
他就是一笔一笔的写,那么洒脱,那么的活现,就只有一个字--“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2009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房四草 于 15-2-2009 12:43 AM 发表
大马书艺爱好者,

好像都不太喜欢赵之谦的字!


我个人相当喜欢赵之谦的字,只是不太临而已.

我的老婆大人就是我鼓励她临的.

个人觉得,如果真得想深入创作书法,

赵之谦是一位可以学习的,必须研究的,值得去了解的书法大师.

两个月前,无意翻到李秀添先贤的书法作品图片,

直觉上觉得李氏应该学过赵之谦,

到少他们有个共性,就是不同书体都用同一种笔法来书写.

浅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2009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kbling 于 15-2-2009 03:52 PM 发表
就是喜欢。能够把汉文写得那么淋漓,能够把魏碑写活的赵之谦,怎么叫人不喜欢。
他就是一笔一笔的写,那么洒脱,那么的活现,就只有一个字--“鲜”。


ckbling 对赵之谦有所体会,

赵之谦的字,写不仅是洒脱,尤其是行书,

洒脱中又能在自己创造的法度之中,

但书法界,过于重视其篆书,而负略了其行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2009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张,诸方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2009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久、很久以前(超过7、8年前)也曾临过赵之谦的碑帖。

可惜现在习作不在身旁,在老远的家乡。
想必纸张也应该泛黄了!

有机会再贴上让各位指教陈年旧作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7-2-2009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你的作品出现.

大家可以交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9 03: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6# eshen 的帖子

期待你的八条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2-2009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条屏哩,真期待.

再贴一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9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kbling 于 18-2-2009 03:08 AM 发表
期待你的八条屏。。。。。。


你好像贴错地方啰!
这里是草草家啦!


不要来捣蛋!


[ 本帖最后由 eshen 于 19-2-2009 12:4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9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0# eshen 的帖子

拉了一坨屎在你家门前,你看不到,当它是尿。我就把它端到你面前,你还当它是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09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shen 于 18-2-2009 09:10 PM 发表


你好像贴错地方啰!
这里是草草家啦!


不要来捣蛋!


我不介意,但先声明要有诚意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09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一张.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99 收起 理由
林绍胜 + 99 虽然对阿谦的字不太认识,但是隐隐约约感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飘过~~~
顶一下~~~(抄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09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时闲在家,随手拿来,竟是久违的石门颂.

兴致一来临之.随意之笔,给大家见笑.

09年临.汉.石门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99 收起 理由
林绍胜 + 99 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09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逸笔草草 于 25-2-2009 09:50 AM 发表
前几时闲在家,随手拿来,竟是久违的石门颂.

兴致一来临之.随意之笔,给大家见笑.

09年临.汉.石门颂.



好字好字,也是我的喜爱之一,因为石门颂的笔画比其他的隶书来得放。
一点不明白,为什么我看过评论说,临此帖者,需有稳健基础才可以临得好?当然那篇评论也写得非常夸大之类的。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就取自于《石门颂》。

[ 本帖最后由 林绍胜 于 25-2-2009 01: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2-2009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绍胜,懂得真多,向你学习了.

窃以为,基础是日月积累非一朝一夕,尤其是书法大师门到白头还是在做临摹的功课,

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再说,真得要把一个经典的字帖临得好,好的基础功夫是必然的.

难道说临曹全,张迁,礼器......就不需要基础???

这样的论调,中国大陆实在是太多了.

个人觉得,在临帖先把所临的帖了解一番,根据所了解的,

加上自己的目前的技术水平,尽力而为的临习更可,

日久更能见功夫了.

个人拙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99 收起 理由
林绍胜 + 99 见地中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09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逸笔草草 于 25-2-2009 05:14 PM 发表
绍胜,懂得真多,向你学习了.

窃以为,基础是日月积累非一朝一夕,尤其是书法大师门到白头还是在做临摹的功课,

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再说,真得要把一个经典的字帖临得好,好的基础功夫是必然的.

难道说临 ...


惭愧,应该是我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2-2009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这样说,大家互相学习.

你脑袋里有好多东西也是我要学的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2-2009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草草临的石门不错, 我的看法是临写行笔如篆要慢、要涩。 用墨不要太多。拙见!

这是我临习的石门单字~ 子字分享





这是我临习的石门单字~ 平字分享






[ 本帖最后由 jc3032 于 27-2-2009 01:3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8-2025 09:39 AM , Processed in 0.14888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