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之前和CRZ车友约定的,现在把车车的照片放上来分享,交流~
为什么我们能以低价买到 CBU CRZ:
日本制造 CBU 却能来马大量销售的原因不是机缘巧合的,东南亚国家协会(简称东协)对马来西亚对外开放贸易长期施压,个人觉得,这导致马来西亚采取不得已的缓兵之计政策,让所有 Hybrid 混合动力或 EV 汽车享有高达 100% 的免入口税,再加上泰国发生大水灾,东南亚生产线受挫,导致 Honda 直接把全日本生产的汽车出口致马国以填补可能出现的长期货源空缺,种种原因,促成了 CR-Z 从原本的 150000~160000 变成了现在的 115000,马国人民也因此能以低价买到全入口的汽车车,要知道,CRZ 在 Euro ,价钱只比 Mini Cooper 少个两三千欧元(参考网站 http://www.carpages.co.uk/guide/mini/),可是在马国,可是少了整整十几万零吉。
买这辆车的原因:
一直都很希望有一辆性价比高,平衡操控性又好的车,在参考了 N 多的评论和自己的能力后,就选了这辆小型运动车,Honda CRZ 2012。
以下就是我对 CRZ 的各方面比较详细的评价,设定,和自己对改装配备选择的原因,经验分享等。
外观:
原装 CRZ 外形够蛮醒目,是一款运动型小车,外观具未来感,整车的线条十分瞩目,在街上获得的回头率相当之高。车头的设计利于撕破空气,减低行驶时的风阻,而且一但说到对应改装,大厂实在是多不胜数,比较著名的有 Mugen,Spoon,Modulo,JS Racing,Nobless,Blaze 等等等等。
操控:
短轴距(Wheel Base 也就是前面到后轮的距离)、宽轮距(Track 也就是左轮到右轮的距离),这让 CR-Z 四个轮子的接地点所围成的矩形,比市场上任何汽车都更接近正方形,因此在转向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方面会有先天的优势。短轴距会让后轮的弹跳更为明显,据说 Honda 的工程师在设计 CRZ 时,特意把后方的 Spring 加硬使得后轮更活泼,总之就像大部分人说的那样,CR-Z 的车尾不是本本分分的那种,它会主动追着前轮。
进气系统:
原装的节气门内活瓣的直径是 50mm。
原装 Throttle Body Outer Bore Size 54mm,Inner 50mm,Spoon Outer Bore Size 60mm Inner Bore Size 56mm,JS Racing Outer Bore Size 60mm Inner Bore Size 52mm。。
引擎系统
- 原装 1500rpm 就能发挥最高 Torque 17.7Kgm
电动系统:
- 原装 IMA 系统的功率电压 100v,峰值电压为 141V,电动系统由 Panasonic 提供。
- 原装 IMA 系统的蓄能系统由 7 个镍氢电池组成,镍氢电池性能比锂电池低,但废弃后再回收对环境是 0 污染的。
- 原装 IMA 镍氢电池 3 小时放电率 5.75 安时,电池总容量是 0.767 千瓦时。
- 原装 IMA 的电池假设充满电,电机以 14 匹最大输出功率连续运转的话,理论上 4 分 30 秒之后电量就会全部耗光。
- 原装 IMA 使用的电缆,最大电流可达 100 安培,原装 CRZ 采用 26.71mm 的传输电缆,才不会出现电流过载。
- 原装 IMA 交流同步电机输出:14匹 @1500rpm, 8Kgm @1000rpm。
- 原装 IMA 电机重量大约 34 公斤,镍氢电池总重大约 14.3 公斤,电缆重量约为 10 公斤,IMA 总重量 60 公斤。
- 原装 IMA 动力总成的最大扭矩是 17.7Kgm@1000~1500rpm。
- 原装 IMA 主要在低转区域帮助输出扭矩,用以补充内燃机不济的低扭。
电子系统:
ASEAN(包括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等)版本的 ECU 有别于 Jpan, US 或 Euro 的,所以 Hondata 是无法支持我们 ASEAN 版本的 ECU 的。
我们 ASEAN 版本的 ECU 编号是 RTW-P02,由 KEIHIN Japan 负责生产。
就本地 CRZ 来说,Hondata Flash Pro 目前只支持下列型号(8 April 2014 Updated)。
第一代 CRZ Manual = RTW-P02(支持)
第一代 CRZ CVT = RTW-U51(支持)
第二代 CRZ Manual = RTZ-P02(不支持)
第二代 CRZ CVT = RTZ-U52(不支持)
排气系统:
原装的排气管的头、中、尾段外径分别是 43mm、40mm 以及 44mm,两个 Catalytic Converter。
个人觉得理想的改法是 Fully Mandrel Bent(进行弯曲设计时不会因为弯曲受压程度不同而造成尺寸直径不同)Stainless Steel(耐用排热快)exhaust,48mm Inner Diameter,51mm Outer Diameter,1.5 Thickness Diameter,推荐加入 Down Pipe,去除其中一个 Cat,加入 Bullet(让排气能通过 bullet 把风旋转,更顺畅的排出去)最后加个好质量的 Muffler。原厂的排气系统可能造成最高 18PSI 的回压,大回压会使得引擎需要更大的力气把废气排出去,基于这个原因,回压最好保持在 2~6psi,那么如何测量回压?简单的来说的话,直通无灭音的 Exhaust System 回压一般是 1~3psi。总的来说就是让气更顺畅的排出去,不要让气回压,排出时有太大阻碍,在 Exhaust System 里头造成乱流或出气管道压力不平均。
传动系统:
这个我想在 Warranty 期间是不会有更动的了,最多等到它 “是时候” 的时候换换牙油,Clutch 皮或中了多多就换 4.9 FD。。>_<||| 通过下面的列表可以了解到原装 Manual CRZ 牙箱(原裝 Tyres & Wheels 设定)的每个档位最高时速可以拖到多少,当然还是不推荐去到完才换牙。。。
- 牙箱齿比图
悬挂避振系统:
- 原装轮胎设定为 Wheel Size 195 55 16,Offset 45,Bolt Pattern: 114.3/5 Hub Diameter: 64,个人推荐升级至 215 45 17,Offset 42~45,Wheel Width 6.5~7.5 Hub Diameter 最好用 Hub Centric Rings,如果要加 Spacer 最好前后一致(前驱车),然后要选用品质好 Aluminum 轻而硬的。
- 至于车身高度,个人觉得基于原装 Coilovers 设定,前后同时下降 30mm 至 50mm 的范围方为可接受设定区域,再底一定会磨到 Inner Fender。
- 可以增加 Rigid Collar or Stiff Rings 来让螺丝实现和维持 "Perpendicular" 直角竖立而不出现移位,提升操控性。(以下图片介绍 Stiff Ring,毕竟有些时候要支持国产,尤其是质量好的!)。
- Stiff Ring
原装 Depression (in): Front 0.563, Rear 0.688
原装 Wheel Rate lb/in: Front 178, Rear 145
原装 Wheel Rate kg/mm: Front 3.18, Rear 2.60 (Ratio 1.22)
原装 Motion Ratio: Front 0.95 Rear 0.93
原装 Spring Rate lb/in: Front 197, Rear 168
原装 Spring Rate kg/mm: Front 3.53, Rear 3.01 (Ratio 1.17)
Super Charge(机械增压),Turbo Charge(涡轮增加),NA(自然吸气)改装:
目前针对 CRZ 的改装系统,主流的有以下几种
- 澳洲 Sprintex (Super Charger Only)
改装费用:约 12000 马币
推出车款其实是 Jazz,但是能直接用在 CRZ 上
- 美国 Jackson Racing (Super Charger Only)
改装费用:约五千美金 (目前不支持 ASEAN 版本 CRZ)
包括 Hondata 的 ECU 电脑程序 + 高流量喷油嘴 + Jackson Rcacing CR-Z FlashPro 调教 和 Super Charge Kits 等
193 HP,22.7kg.m Torque (美式算法)
- 日本 HKS (Super Charger & Turbo Charger)
改装费用:约 18000 马币 for Stage Two
包括 HKS 电脑,OSC 和 Super Charge Kits 等
- 德国 Eibach K24A (NA Engine Swap)
- 日本 Top Secret
- 日本 GReddy
- 日本 Mugen (Super Charger)
可改引擎部件:
个人不是很推荐以下改法,除非那个 Mechanic 真的专业到不行,不然还是原装引擎最好,避免不专业的改法而使爱车生蘑菇问题多多,毕竟本地真正专业的人少的可以,哎。。。只是适当的修改近排气,原装加马 20HP 应该不是问题。千万不要问我更加详细的解释,如果真的要解释下来我看几个版面都不够。。。
- 进气 Intake(高流量空滤套件),原装其实已经够用,改装的品牌也多不胜数,个人觉得不管是 Drop In 还是 Kits,都只是很少马力或扭力之间的差别,Charge 才是硬道理,品牌很多 K&N,Takeda,HKS 等等等。
- 进气 Throttle Body,有些人会觉得越打越好,其实不是的,就如 1500cc的 CRZ 来说,天生引擎产生的真口吸力就只是 1500cc,超过极限反而会有反效果,但是碍于原产设定总是在极限以下很多,所以这部分还是有改装空间的。
- 通过修改 Gasket 厚度,抛 Intake Exhaust Valve 修改 Combusion Camber 从而增加 Compression Ratio。
- 好的 Oil Filter 能更好的过滤机油,增加引擎性能。
- 好的 Spark Plug,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发烧玩家为了加强点火效率,加 MSD,换 Coil,点火提前,有者甚至换掉整个点火系统。。。
- 机油选择。。其实这个谈不上改装但是非常重要,就原装 CRZ 来说,个人觉得 5~30w是最好的选择,很多人会选择 0-20w,其实这个不是不好,够省油,但是如果是经常热血高转的人就不适合了。。。不要选择 40w,这个会拖慢引擎的能力,如果用在 K20A 才算刚好。
- Cylinder Bore,这个算是高阶改法了,虽然能加大引擎 cc 容量但是极度不推荐,毕竟马来西亚的 CNC machine。。。
- Cam,CRZ 是 SOHC 设计,换 High Cam 可令 Intake 和 Exhaust 的开启的 Duration 加长,从而令气缸内高转区域的气体交换效率更佳。
本帖最后由 terenceng81 于 1-6-2014 10:50 PM 编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