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五公冶长15冶文说2019-01-24_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ndex=60&t=2441s
相关文案: 主话题:(十五)、冶文说 解析:《论语》第五篇:公冶长之—— (十五)、冶文说——子贡(同学)问(问教)曰:“孔文子(老师,先生)何(什么)以(凭据)谓(称呼,评价)之(他)文(柔和,不猛烈;指上对下施以文之道,如母亲对其幼儿般慈爱)也?”子曰:“敏(敏捷,灵敏,敏感)而(对于)好(喜好,容易,便于)学(模仿),不耻(羞愧,耻辱)下(等次或品级低)问(询问;管,干预;追究,问责),是(如此这般,所以)以(被)谓(称作,冠以称号)之(他)文(谥号,圣贤之荣誉地位;指上对下,如母亲般之大爱)也。”
即贡同学问教:孔文先生凭什么获得“文”之谥号?文皇帝、武皇帝都不一定有“文、武”圣贤之名,作为“文”之谥号,那是如圣母般高尚大爱方可与之相匹配,他因何有此殊荣作为后世推崇敬奉? 先生讲:孔文先生起码有两项品质为常人所不具备,其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得到。 一是身为长上者,能够时时处处敏感于被幼下轻易之模仿,须知上行而下效,率先垂范,以身为纲,慈母对于怀中娇儿,从咿呀学语到举手投足,其耐心有加、其专心致志、其不吝相赐、其自律端庄,皆现于日常具细及天长日久,其关怀之微密、仁爱之绵远;上对下之文道仁德,若伦比母子这般,也就可以了。 二是不讥讽耻笑等次或品级地位低者,对其于长上之提问、疑问、质询、猜忌、干预、追究乃至于问责,不随便以忤逆罪名强加于幼下,能够用母亲对于子女之爱心对待公众百姓,这不是一般境界与情怀;对于母亲而言,自己孩子,无论其多大年纪、无论多么不懂事、无论犯多大过错、无论多么不尊重自己、无论多么不知感恩与回报,都始终是自己孩子,其为自己所生,乃自己此生之情感寄托与希望憧憬所在,毕生之心血及生命都可为之付出,还有什么不可担当与承受呢?
“文”,这便是爱民如子之本义。 “文”,这便是有如圣母般之称谓!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