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3|回复: 9
|
中國九三閱兵大秀最新軍事科技 法新社整理6大看點
[复制链接]
|
|
中國今天在北京舉行大規模閱兵,展示包括無人潛航器、巨型飛彈和雷射武器等最新裝備,以凸顯其軍力。軍事專家密切關注這次閱兵,以下是法新社整理的6大看點。
長程洲際彈道飛彈
今天亮相的東風5C洲際彈道飛彈(ICBM)是中國軍事科技的一項重要升級。中國民族主義官方小報「環球時報」宣稱,這款龐大的液態燃料核子武器能夠打擊地球上任何地點,且「隨時保持戒備」。
無人潛航器
中國這次用長卡車載運展示2新款超大型魚雷狀無人潛航器AJX002與HSU100。國防分析師勒克(Alex Luck)告訴法新社,前者「據推測應屬於偵察用途」,後者則「較為神秘,但據說有布雷能力」。
根據海軍新聞(Naval News)報導,中國雖在水面海軍力量上仍落後美國,但其擁有世界最大量的超大型無人潛航器(XLUUV)發展計畫,且至少有5款機器已下水。
超音速飛彈
今天遊行中可見4新款長數公尺的反艦飛彈,分別是鷹擊15(YJ-15)、鷹擊17(YJ-17)、鷹擊19(YJ-19)和鷹擊20(YJ-20)。這些飛彈可從艦艇或飛機發射,專為對大型船隻造成嚴重破壞。
其中鷹擊17、鷹擊19和鷹擊20還可能具有極音速能力,意味飛行速度至少可達音速的5倍。
雷射武器
這次閱兵亮相的還有代號LY-1的雷射武器,外觀是配有藍色螢幕的白色巨大裝置。之前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1個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帳號已大肆宣傳這是「世界最強大的雷射防空系統」。
勒克指出,外界在去年8月左右首次見到這套裝置的技術資料,但當時還無清晰影像。他認為「艦載型」的LY-1現在「看來至少已進入進階測試階段」。
這種所謂導能武器(directed-energy weapon)能以高精準度造成重大破壞,且單次發射成本低廉,美國也在積極研發中。
其他無人機
除了無人潛航器,北京今天也展示數款水面、空中和地面無人機。其中水面無人機可用於海上軍事行動,勒克表示,這種無人機可視導航需要在進出港口時載人,且很可能專為水雷作戰,尤其用於除雷。
至於空中和地面無人機,則囊括無人機一系列多元能力的其他部分,包括後送、運送物資彈藥及偵察。
雷達
預警雷達技術是這次閱兵的一大重點,地面遊行中可見數台這類大型偵測裝置,空中則有配備相關雷達的軍機低空飛過,展現解放軍的監偵能力。
中國的空警600預警機今天首度公開亮相。根據中國國營英文媒體「中國日報」(China Daily)報導,這款預警機專為用於航空母艦而設計,預計幾個月後將開始在福建艦服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9-2025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尼泊尔总理连发三帖盛赞九三阅兵:非凡的盛会 难忘的时刻!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应邀出席的尼泊尔总理奥利3日下午在社交平台连续发布3条帖文,称赞此次纪念活动为一场“非凡的盛会”。
奥利表示:“多么难忘的时刻!今天上午,我出席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奥利表示,多位外国领导人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应邀出席大会。奥利表示,“这是一次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友谊与纪念盛会”。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9-2025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BC:1949年來 從毛到習天安門17次閱兵 陣容日愈龐大
相隔十年,中國再舉辦九三大閱兵。BBC統計,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一共舉辦過17次天安門閱兵,閱兵陣容愈來愈龐大,從展示的武器裝備中也可看出中國軍事實力不斷達到威懾新高度,更擺脫對外依賴,達到全國產的實力。
BBC報導,按時間線來看,中國閱兵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從1949年到1959年間的「十年閱兵」、1984年「鄧小平閱兵」、1999和2009年的「江胡時期」,最後是「習近平時代」的三次(含本次閱兵)。
在第一次的檢閱式上,共有1.6萬軍人受檢閱,但100多種武器都是從國民黨軍隊中繳獲,原產國多達24個。當中飛機只有17架,為營造效果還需要「飛兩次」。首任檢閱人是時任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喊著「祝同志們健康」。1950年,閱兵的應答口號變成政治口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
報導指出,從1949年到1959年間,中國閱兵的儀式和環節慢慢定形,武器也逐漸從「萬國造」變為「蘇聯造」。但到1960年,中國步入三年大飢荒,後因文化大革命爆發,往後的24年間都沒有舉行閱兵。
一直到1984年,在領導人鄧小平建議下才恢復閱兵。相隔24年,軍容變得更強大,展示的28種武器裝備中有19種為新裝備,更首次出現戰略核武器、大型導彈。檢閱的口號改為「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受閱部隊則回應:「首長好,為人民服務」。
1999年,江澤民同時擔任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紐約時報形容,當年的閱兵是「江的表演」。閱兵重點在於展示中國現代化、自主研製的武器裝備,象徵慢慢擺脫對外依賴。再到10年後的2009年,在胡錦濤主持的十一60周年閱兵中,52種受閱武器已經全是國產,還首次出現軍用無人機。
2012年習近平上台後,閱兵的政治功能性變得更為強烈。他打破十一閱兵慣例,在2015年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名義舉行他上台後的首次閱兵,更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閱兵次數最多的中國領導人,在中共歷史上僅次於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25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三閱兵|瞄準未來戰場!陸海空無人作戰群霸氣亮相
勝利日大閱兵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9月3日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上,大批無人與無人智能裝備首次集中亮相。三個陸上、海上、空中無人作戰方隊組成的無人作戰群全方位展示中國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展示了人民軍隊瞄準未來戰場,無人化作戰偵打一體、攻守兼備的戰鬥布局。
伴隨着《無人制勝進行曲》,無人作戰群乘着鐵甲洪流,威武雄壯駛過長安街。這些首次亮相的高精尖裝備讓現場觀眾直呼「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無人戰車跨越險阻無往不至
首先亮相的陸上無人作戰方隊,展示了偵打突擊無人車、無人戰車、掃雷排爆無人車、班組支援無人車與多旋翼無人機等多型無人裝備。偵打突擊無人車是一款可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新型無人裝備,是現代無人裝備融入現有作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掃雷排爆無人車遂行掃雷排爆、通路開闢等任務,能夠融入現有作戰體系;班組支援無人車與步兵共同構成班組作戰單元,遂行彈藥給養、物資器材伴隨保障等任務,必要時執行傷員輸送等任務。
無人艇海上作戰「奇兵利器」
自主巡弋,出擊深藍。海上無人作戰方隊受閱的新型無人潛航器、無人艇、無人布雷系統,具備隱蔽布放封鎖、自主探測識別、集群組網攻擊等作戰能力,是海上作戰的「奇兵利器」。海上無人作戰方隊受閱人員介紹,新型無人艇能夠彌補反水雷艦艇的短板,其可自主對水下可疑目標進行探測識別,精準判斷水雷目標,從而高效消滅各種類型的水雷,使反水雷變得高效和安全。無人布雷系統具備自主布雷的能力,無人艇能夠自主執行反水雷作業掃除水雷威脅,兩型裝備一攻一防,實現攻防能力同步優化。
海上無人作戰方隊(新華社)
此間軍事專家張軍社對香港文匯報表示,這三型無人系統代表我軍海上無人裝備,有望革新海上作戰方式,是我軍新型戰鬥力的集中體現。這些海上無人裝備的列裝應用,將顯著提高我軍海上防禦作戰能力,豐富我軍維護國家主權,捍衛領土完整的手段。對於首次亮相的無人布雷系統,張軍社表示,這種海上無人裝備可以隱蔽潛行至敵方軍港碼頭、艦船必經的水道,或是可能會爆發高強度對抗的海區,進行布雷封鎖,限制敵方艦船的活動,切斷敵方海上通道。
無人機創新未來空戰樣式
人工智能,空天爭鋒。無人作戰群最後一個出場的是空中無人作戰方隊,受閱的5型7種裝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空中無人裝備,具備陸基、艦基作戰能力,主要執行戰場偵察、監視、打擊等多樣化作戰任務。
方隊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無人僚機、艦載無人直升機等裝備,可隱蔽出擊、廣域覆蓋、自主協同,創新未來空戰樣式。據方隊受閱人員介紹,此次受閱的艦載無人直升機是旋翼家族的後起之秀,它的列裝為戰艦又添上了一雙探天摸海的「眼睛」。這款艦載無人直升機,是伴隨水面艦艇勇闖遠海大洋的空中利器,對提升人民海軍遠海偵察探測等作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25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反無「鐵三角」軟殺傷硬摧毀
此外,在閱兵式上亮相的還有反無人機方隊,這個方隊受閱的反無彈炮系統、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成體系建設,可攔截無人機、巡飛彈等目標,既能軟殺傷,又能硬摧毀,是反制無人機的強大「鐵三角」。張軍社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這三種類型反無作戰裝備亮相表明中國在這方面已經成體系建設,有利於提高我軍未來在反無人機作戰方面的能力和效果。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25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文匯報記者 宋偉)今次九三閱兵,反無人機方隊攜反無彈炮系統、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接受檢閱。成體系建設的反無「鐵三角」,可攔截無人機、巡飛彈等目標,既能軟殺傷,又能硬摧毀。其中,首度公開亮相的LY-1尤為引人矚目。這是一款具有精準毀傷、持續打擊突出優勢的艦載激光武器,堪稱打造海戰攻防新規則的「光之利刃」。
艦載防空武器方隊LY-1艦載激光武器接受檢閱。 中新社
一方面,激光武器能有效攔截來襲的反艦導彈和各類無人機,對於防禦「飽和攻擊」和「蜂群戰術」具有重要意義。除了直接摧毀目標的「硬殺傷」外,以LY-1為代表的激光武器還能通過高能激光束毀傷或干擾敵方武器裝備的光電傳感器、光學導引頭等精密元件,從而達到「軟殺傷」的效果,破壞敵方的偵察和攻擊行動。
另一方面,激光武器可以與現有的遠程、中程防空導彈以及近防炮系統共同構成多層次、遠近銜接的艦載防空體系,通過填補火力空白,共同構築保護艦艇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事實上,解放軍發展艦載激光武器早已有跡可循。2024年8月,海軍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便被拍攝到裝載一款體型小巧的激光武器。激光器被安裝在主艦炮後方,不使用時可隱藏在圓頂艙蓋下。當時有外媒分析,該款激光器可能達到150千瓦級別,功率遠超美軍「普雷貝爾」驅逐艦測試的60千瓦級定向能武器。
從今次閱兵現場畫面看,LY-1激光武器系統需要足夠空間來放置能量單元和配套系統。因此,排水量超2萬噸的071型船塢登陸艦等大型艦艇,可以為激光武器提供良好的搭載環境。針對日益增長的無人機、無人艇集群等非對稱威脅,激光武器可以「光速打擊」和「低成本攔截」的特性,促使未來海戰攻防思維和戰術發生轉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25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25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9月3日)上午的閱兵式上,地面突擊方隊的22輛戰車呈「箭」形排列,通過天安門廣場。新華社報道稱,作為陸軍地面突擊力量的新一代裝甲裝備,受閱的99B坦克、100坦克、100支援戰車,盡顯機動奪要、攻堅突破的強大戰力,是高技術裝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次閱兵前,這三型裝備的公開信息並不多。此次官方報道披露,99B坦克在99A坦克的基礎上通過技術融合和功能擴展,大幅提升信息化條件下一體化聯合作戰、多元目標火力打擊、複雜地域環境機動和惡劣天候下乘員持續作戰能力。
100坦克以及100支援戰車,能夠遂行遠程快速部署、戰役目標奪控、戰術縱深突擊、城市攻防作戰、聯合火力引導等作戰任務。
閱兵後,央視報道給出了更多關於100坦克、100支援戰車的信息。報道稱,100坦克和100支援戰車,外觀上的變化都是顛覆性的。上半部分不是以前板正的造型,而增加了多棱的不規則突起,增加對手炮彈的命中難度,增加坦克生存能力。炮塔上端配有觀瞄設備,高射機槍和攔截彈,通過戰位前的屏幕就能很便捷了解到戰場動態,並操控火炮和高射機槍進行火力打擊。
100坦克裝甲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100坦克和100支援戰車能實現特定環境下,靜默接近敵人,能夠避免噪聲過大而暴露自身目標。軍事專家傅前哨也向南都N視頻記者談到,新一代坦克的一個新嘗試, 就是採用了混合動力,電驅動模式下的噪音更小,利於隱秘接近敵人。另外,混合動力的響應速度更快,駕駛感受也更好,坦克的行駛靈活性大幅提高。
據央視報道,100坦克和100支援戰車採用的都是主動防護和被動防護相結合的模式,在通信方面實現集成化通信,能夠實現多種通信模式,更加多樣,更加穩定。100支援戰車還增配無人操作手,可以操作無人偵察車和無人機,能夠大幅提升偵察能力,精準打擊火力目標。
官方顯示,100坦克和100支援戰車駕駛員都配備了新型的可視化頭盔,可以將車輛行駛數據,以及偵察圖像實時顯示。「駕駛員戴上就像遊戲畫面中一樣,屏幕一邊是車輛行駛數據,另一邊是戰場地圖,很大程度提高駕駛員對戰場態勢和戰車狀況的掌握程度。」
報道稱,兩型車輛都配備了360度影像,就像普遍的家用電車,實現坐在車內觀察車輛四周狀況,幫助駕駛員和其他承載員更好觀察周圍狀況,現在幾型裝備具有更高的信息化程度和數字化程度,更好打贏未來信息化戰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25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款新型隱形戰機集中亮相 核力量首展示打擊範圍覆蓋全球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戰鷹呼嘯,氣勢如虹!閱兵式上,空中梯隊的軍機編隊米秒不差馭風飛越天安門接受檢閱。其中,殲擊機梯隊集合了中國多款新型隱形戰鬥機,由殲-16D、殲-20、殲-35A、殲-20S、殲-20A組成的兩個楔隊震撼亮相,殲擊機家族加速換羽更新,堅決擔負起捍衛祖國領空不容侵犯的神聖使命。
殲擊機梯隊
此次參加閱兵的空中梯隊以作戰體系編成,按照模塊化、體系化編組,基本涵蓋現役主戰機型,充分展示海、陸、空3個軍種預警指揮、戰略投送、對面打擊等多域作戰力量,凸顯中國空中作戰力量的跨越式發展。
由殲-15DH、殲-15DT、殲-35和殲-15T四型戰機組成的艦載機梯隊備受關注。中國自主研發的重型艦載戰鬥機殲-15T,適配電磁彈射系統,具備彈滑一體能力。殲-15DH飛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艦載電子戰飛機。殲-15DT飛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彈滑兼容型艦載電子戰飛機。作為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隱形艦載戰鬥機,殲-35飛機是海軍實現由近海防禦型向遠海防衛型轉變的標誌性裝備。
轟炸機梯隊
預警指揮機梯隊
加受油機梯隊
殲-35A 雙座殲-20S 殲-20A受矚目
殲擊機梯隊集合了中國多款新型隱形戰鬥機,作為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隱形戰鬥機,殲-35A可以執行制空作戰任務及對地、對海多種突擊任務,是隱形與反隱形作戰體系的規模組成力量。
殲-20S飛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型隱形多用途戰鬥機,具有串列雙座座艙。殲-20S飛行員表示,殲-20S的入列將重塑規則,徹底改變未來戰場。殲-20A飛機是殲-20飛機的「升級版」,是未來空中作戰行動的尖刀力量。
●殲-20S飛機具有串列雙座座艙。 視頻截圖
空軍作戰集群突顯體系化戰力
中國社科院軍備控制中心秘書長洪源研究員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本次閱兵中,陸軍、海軍、空軍航空兵旋翼和固定翼飛機依次登場,反映了解放軍各軍種的空中作戰平均水平有了長足進步。空優戰機和制空權的爭奪能力已經成為一大亮點,多種隱形戰機和隱形指揮機更是空優先鋒。
「空軍作戰集群掠空而過,突出顯示了體系化作戰的威力」,洪源說。人民空軍經過運油-20的「加持」下,具備了遠程甚至跨洲際作戰能力,能夠運送核常兩用的空射型中遠程彈道導彈、中遠程反艦導彈、遠程巡航導彈。「這就意味着我國已經正式擁有了空基核作戰能力」,洪源表示,這是作為核大國的標配,也就是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正式確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25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空军新三剑客登场,两款五代半无情碾压F-35
在饱受期待的“九.三”阅兵现场,地面梯队虽然带给大家无数震撼,但空中梯队作为最先接受外界“审视”,技术形态也更有吸引力的存在,仍然获得了非比寻常的关注。而其中最亮眼的,当属中国空军在新时代的“三巨头”——歼-20A、歼-20S和歼-35A。
▲歼-20家族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
在大约10年前,中航工业终于解决了诸多技术问题,攀登至世界顶峰,同时开始量产歼-20、歼-16和歼-10C,这三款水平非常出色的战斗机,后来三者就获得了“空军三剑客”的美誉。大家也对于国产战斗机水平飙升,且产量惊人的架势非常满意,“三剑客”的地位因此水涨船高,并且确实在多种场合中表现出色。不过,再先进的战斗机经过多年量产,交付数量达数百架之众后,也到了退位让贤的阶段。只不过外界之前畅想的新一代“三剑客”,远没有空军真实谋划精彩。
▲歼-16家族的颜值吸引了很多拥趸
歼-20、歼-16和歼-10C这个组合,属于非常典型的高低搭配:歼-20作为专注空优的最高端角色存在;歼-16则发挥大航程、大载弹量优势,定位于空中优势打击平台;歼-10C性能比较简单,最大的优点是使用成本低廉,凭借高性价比来填补歼-20和歼-16留下的作战间隙。从空军使用效果来看,初代“三剑客”服役表现很好,是兼顾成本和性能的优秀组合。而新一代歼-20A、歼-20S和歼-35A则是在技术迭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这种思路。
▲歼-10C性能有限,但成本非常出色
歼-20A仍然是单座空优布局,属于在歼-20基础上,完成五代半升级的巅峰之作。在搭载专门为五代机设计,尺寸比霹雳-15更小,射程却更远的霹雳-16之后,已经坐稳了“全球最强空优战斗机”的位置。美国空军在AIM-260量产服役,并纳入F-35A隐身弹舱,建立起同等战斗力之前,根本没有正面对抗歼-20A的能力。相比之下,歼-20S作为歼-16的接任者,完成了指挥无人机群作战,为六代机铺路的重大突破。从技术上来讲,歼-20S是在面对大载弹量需求和隐身弹舱有限容积的矛盾时,选择通过新一代空中指挥系统,在无人僚机身上部署各类机载武器,来满足需求。
▲双座歼-20S是全球第一款双座五代机
在服役早期,歼-20S应该不会去尝试太复杂的战术,主要还是通过无人僚机来搭载制导炸弹、空面导弹等,操作相对简单的武器。等到积累了足够经验,才会尝试向无人机搭载空空导弹、先进电子干扰设备,甚至是作为加油机、预警机来使用(主要还是由硬件布局更加优渥,航电和雷达更新一代的六代机来实现)的方向转变。简单来说,歼-20S可以视为“隐身版歼-16”。歼-35A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其和歼-10C一样,都是技术突破性不强,但整体结构非常成熟,使用成本低,以性价比称雄的中型机。
▲未来多款歼-20组队作战将很常见
就目前来看,新“三剑客”都已经完成技术开发,并开始小规模量产,距离产量爆发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这种稳健的步伐,意味着中航工业经过早年追赶、前几年稍显混乱的发展后,已经步入健康高速迭代的新时代。对研发时间动辄十几年,费用高出天际的先进战斗机而言,这种稳定的更新节奏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举个例子,俄罗斯空天军由于采购资源有限,不得已只能在出口的苏-30系列基础上,发展供自己使用的“侧卫”系列,以节省成本。但在俄乌战争中,这种过于关注重型机,缺乏中型机来扩充规模的不稳定结构,是空天军无法发挥制空权优势,被迫疲劳作战的关键原因。
▲歼-20和歼-35并肩作战更是常态
放眼全球,在中航工业之外,目前只有美国具备量产真正五代机的能力,并且F-35向五代半迈进的步伐,还因为稀土材料供应短缺、软件新架构迟迟无法成熟而中断。在中国空军新一代“三剑客”登场,产量即将大爆发之际,美国空军的日子不是一般难过。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