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11|回复: 0

温州2.1米巨型水稻丰收!老农圆梦“禾下乘凉”,亩产突破800公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8-2025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浙江温州的一片试验田里,一场农业奇迹正悄然上演。近日,当地农业合作社成功培育出高达2.1米的巨型水稻,吸引了无数农民和专家的目光。这片“水稻森林”不仅实现了老农们“禾下乘凉”的梦想,更以亩产突破800公斤的佳绩,为中国水稻种植技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缘起:一粒种子的雄心
巨型水稻的诞生,源于温州农业科研团队与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的深度共鸣。2022年,团队引进了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巨型稻种质资源,结合温州本地气候与土壤条件,通过杂交选育和生态调控技术,最终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温巨1号”。

这种水稻株高普遍超过2米,茎秆粗壮如芦苇,叶片宽大浓密,形成了独特的“稻田荫蔽效应”。农民站在田间,甚至能被稻叶淹没头顶,真正实现了“乘凉”的愿景。


二、技术:生态与科技的融合
巨型水稻的种植并非单纯追求高度,而是综合抗倒伏、抗病虫害与高产量的系统性工程。科研团队采用了“稻-渔-鸭”共生模式:水稻为鱼鸭提供荫蔽和微生物饵料,鱼鸭的活动则松土除虫,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这种生态循环种植法,使得稻米品质显著提升,口感软糯香甜,重金属残留低于国家标准。

此外,团队通过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控制水位,利用无人机监测稻田长势,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管理与传统农耕智慧的有机结合。


三、价值:乡村振兴新路径
巨型水稻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双突破。亩产干谷达800-850公斤,较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同时,稻田养殖的鱼鸭每亩可额外创造3000元收益。更令人惊喜的是,因其独特的景观性,当地已规划“稻梦空间”生态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农耕文化,带动乡村文旅发展。

一位参与种植的老农激动地说:“种了一辈子地,从没想过水稻能长这么高!现在田间能养鱼、能观光,收入翻了几番。”


四、未来:从温州到全国的“绿色革命”
温州巨型水稻的成功,为我国水稻种植提供了新思路。专家表示,这种模式尤其适合南方水网密集区域,有望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推广。下一步,团队将重点优化抗倒伏基因,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让更多农民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9-2025 01:49 AM , Processed in 0.10058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