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24|回复: 13

馬來西亞副總理喊話學生:快到中國學習高科技知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5-2024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馬來西亞副總理喊話學生:快到中國學習高科技知識


香港新聞網5月28日電 馬來西亞第一副總理兼鄉村及區域發展部長扎希德敦促年輕人抓住機會到中國接受高等教育,以獲得各領域知識,尤其是技術知識。在他看來,中國在高科技方面有優勢,馬來西亞人可以學習并利用這些知識促進本國發展。



扎希德26日在上海與馬來西亞社區和學生舉行的午宴上說,“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從中國高校學習知識和技術,并學成回國。這不僅是為了你們自己的利益,也是為了國家。”同時身為馬來西亞國家職業教育委員會主席的扎希德,要求包括馬來西亞人民信託局在內的有關各方積極鼓勵學生到中國學習知識。資料顯示,馬來西亞人民信託局隸屬該國鄉村及區域發展部,用以推動尤其是鄉村及區域的經濟發展。

“我希望看到我們學生取得成績……中國在高科技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他們非常開放地分享知識和技術,特別是與我們……因此,我想敦促人民信託局主席開放思想,(糾正)馬來西亞父母,特別是馬來西亞土著居民在送孩子到中國學習方面的認知。”在扎希德看來,由於馬來西亞人對一些國家很熟悉,他們傾向去西方接受高等教育,而“忘記”把目光投向亞洲,尤其是中國。他說,鑒於上海30年來的迅速發展,這裡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佳地區,包括學習其政治決心,“這不是奉承,而是現實。我們應該向他們(中國)學習,所以讓我們拋開負面觀點。”

據統計,目前有5697名馬來西亞人在華留學,其中北京1425人,浙江933人,福建735人,上海626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5-2024 06: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华小很多非华裔孩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24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只有首相和副首相,没有所谓的总理副总理。
小粉红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5-2024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的是從中國高校學習知識和技術,并學成回國。這不僅是為了你們自己的利益,也是為了國家。

那是事实

呆湾人别玻璃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24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大家都知道的首相也说成是总理,可见一个基本常识都没有的人,它的话只能信半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24 08:1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副首相跟中共膠總理兩個就是臭味相投。因為中共膠巴不得要巫統執政方可讓中共膠收割更大更多的韭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0-5-2024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总理是阿邦佐哈里,副总理是沈桂贤。扎希德是哪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24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对我们政府的职位经常confused 的啦  ,  总理。 vs    首相  



橡胶业需走向机械化 陈泓缣赴北京考察中国科技


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表示,橡胶业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全球却普遍面临着劳力短缺的问题,因此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科技已是必然的趋势。


自上周日起(26日),陈泓缣在北京展开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其中,他到访自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总部,就现代科技赋能(empowerment)天然橡胶种植与采收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考察。

“我们也希望采用自动化、科技化的方式,因为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陈泓缣在交流中指出,马来西亚本是全球最知名的橡胶产地之一,但经济发展方向和人类工作模式的转变,使得高劳动密集的橡胶产业普遍面对劳力严重短缺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马来西亚橡胶产业的发展。

他也对中国提供的割、收、管、养一体化轻简高效解决方案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科技工作者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所做的努力以及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赞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5-2024 12:0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对的, 到中国学习高科技, 回来之后懂得建高铁, 不要到美国去, 美国只会教你开枪biu biu biu! 还有零元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5-2024 12:2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家庭经济能力好的

会送孩子去天朝留学

经济能力差的

才会送孩子去台岛

念一些野鸡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24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亚大学携手中国企业促马来西亚农业高质量发展


  吉隆坡5月28日电 (记者 陈悦)“纳米高效农业(马来西亚)研发中心”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亚大学正式揭牌。

  该中心由马来亚大学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甘肃谷硕纳米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谷硕公司)共同创立,双方将携手在马来西亚联合开展“纳米高效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研发中心人士表示,未来将重点在棕榈树、榴莲、水稻、蔬菜等当地特色农业中推广纳米技术运用,以促进马来西亚农业高质量发展,并进一步向东南亚其他国家辐射。

  “纳米高效农业”理念由兰州大学教授、甘肃省科学院纳米室首席科学家闫鹏勋教授于2017年首度提出。7年来,该技术已在中国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世界上10余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示范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作物品种超过80种,取得显著成效。在研发中心创立前,纳米高效农业技术及其核心产品Fe纳米微量元素肥已在马来西亚进行3年左右的试点示范,在水稻、辣椒、玉米种植、番茄等作物育种和大田种植上均表现出较好的壮苗、促进根系生长、增产等效果。

  同日,马来西亚龙马进出口公司也和谷硕公司签订了纳米高效农业技术转移合同,该公司将获得授权,在马来西亚对纳米高效农业技术和其产品进行商业化推广。

  甘肃省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主任马玉田、兰州大学教授吴志国、马来亚大学相关负责人埃米尔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出席了当日的各项签约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24 0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马来西亚地球王子/公主去中国学习高科技,那个也不会威胁到马来西亚龙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24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kkt09 发表于 31-5-2024 12:29 PM
现在家庭经济能力好的

会送孩子去天朝留学






去台湾读书

女的怕被奸杀
男的怕变成什么明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2024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前大使:在华12年,我为中国人民的进取精神所触动 | 世界观


  1998年至2005年期间,马吉德曾担任马来西亚驻华大使。他作为马来西亚外交人员,两次被派驻华,在华时间前后共计12年之久。

  作为马中关系发展和中国经济腾飞的见证人,他不禁感慨:“在上世纪70年代两国建交之初,双方接触还十分有限,如今在互信尊重、睦邻友好的坚实基础上,马中关系已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回顾这50年,马吉德分享了他眼中,马中关系的几大历史性时刻。

  其一,便是1974年5月31日,马中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其二,是1971年时,马来西亚在联合国大会上投出赞成票,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助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是2022年以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上任两年间,两度访华,强调了挖掘共同价值观对增进文明对话的重要性,推动了双边交流和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在中方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时,马来西亚也是第一批响应支持的国家。两国共建的标志性项目东海岸铁路完工后,将贯通马来西亚东海岸和西海岸,为相关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带来积极效应。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马中两国在过去50年里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合作基础,”马吉德表示。因此,他相信两国关系能够轻松地迈入下一个阶段。

  在华12年,畅叙与中国的情谊

  谈及这些年来,他亲眼见证的中国社会变迁,马吉德认为,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中国时,他就被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所触动。

  “中国民众十分支持对外开放政策,将其视作发展机遇,”马吉德回忆道,“许多中国人不畏严寒酷暑、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齐心协力建设国家。”

  此外,马吉德坦言,中国人的进取精神也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积极印象,“特别是在短短20年里,中国人能迅速接受新鲜事物,学习及应用新兴技术。”

  中国即时通讯软件的流行就是一个例子,马吉德表示,这类软件给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方面带来便利,由于它们强大的功能集成,部分软件如今也在马来西亚流行起来。

  中国产品在马来西亚流行的背后,是两国之间共有的文化和价值观。现任马中友好协会会长的马吉德认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离不开更密切的人文交流。

  学习双方语言则是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双方理解的重要方面。马吉德指出,如今,不仅马来西亚设有更多孔子学院,马来语在中国也越来越流行。

  十几年前,中国只有一所大学提供马来语课程,如今,中国已有多所学府设立了马来语专业。

  不止是人文交流,马吉德表示,科技交流与合作,也是马中双边关系发展的重中之重。

  他认为,科技合作是全球大势所趋,中国作为数字化、自动化、人工智能相关新兴技术的前沿国家,有许多优秀经验值得马来西亚学习。

  他呼吁两国加强科技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交流,并期待更多中方企业前往马来西亚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6-2024 10:29 AM , Processed in 0.05658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