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1-11-2017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灯和水母是麻花中立的明日之星.....别污辱它们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17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走狗相信他们的话,屎可以吃了。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17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tatus 60 buah SMPC (Sekolah Menengah Persendirian Cina) adalah seperti yang dinyatakan dalan Fasal 151 Pembentangan Rang Undang-Undang 1995 pada Disember 1995 di Dewan Rakyat, iaitu "..Fasal 151 mengekalkan status quo sekolah rendah jenis kebangsaan Cina dan Tamil. Fasal 151 juga mengekalkan status quo 60 buah sekolah menengah Cina swasta, sama seperti yang terdapat dalam Akta Pelajaran 1961". Jumlah 60 buah SMPC tidak boleh ditambah dan dikekalkan status quonya seperti mana dipersetujui.
重点内容:依教育法令,独中只限60所,不能增加!
这是1995年呈上国会,并正式成为1996年教育法令内容。
现实是,教育法令已禁止新独中的出现,但方天兴依然以《新独中》之名,2012年向华社要钱,再配合马华,精心设计及出演了这一场骗局!
可怜的华社,出钱出力的,最后只建了一所国中,而且是私立国中。
2016-01-17,评论学者刘汉良善意的提醒方天兴:
除非“选择性失忆”,但愿绝非如此,方天兴及关中董事会理应牢记关中学生获亮绿灯报考统考是附有两项先决条件,其一关中董事会必须承诺尽一切努力向政府争取修改批文,让关中获得更好的保障,其二承诺关中必须确保办学路线,遵循《独中办学建议书》的精神与实质。
很遗憾的是,方天兴至今仍不曾对他是否会兑现上述两项承诺作出任何的回应,而关中董事会也没向华社对他们是否将继续向教育部力争修改批文作出明确的交代。
更不幸的是,关中所掀起的争议曾引发董总内讧,结果导致华教阵营乃至华社闹分裂,这个代价不啻是极为惨重。
换句话说,如果方天兴和关中董事会以为该校学生“暂时”获准报考统考,等于关中已被验证为华文独中,那么这只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17 08:2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发表于 21-11-2017 06:02 PM
一灯和水母是麻花中立的明日之星.....别污辱它们
分分钟人家是做宝马奔驰的哦,这是人家努力PLP换回来的成果.gif)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1-2017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說水母是窮馬勞
它喜歡BN, so Ringgit die die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17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这样的话, 何必在这娱乐(现丑)大家...早就学陈金隆拿着人民的钱去美国泡洋妞了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17 11:0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21-11-2017 09:52 PM
据說水母是窮馬勞
它喜歡BN, so Ringgit die die
【喜歡BN, so Ringgit die die】
明白你的意思,不过rojak话也不是这样用的。。 火星语是吧?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17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11-2017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LP P到一輛Benz跟P到一艘遊艇是不同LVL的, 所以還不夠班去找外國妞,
偽中立同志門, LVL還未逹標, Pusing還須努力~~~~
|
|
|
|
|
|
|
|
发表于 22-11-2017 02:2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信关中,但也不信那个叶新田,叶新田最后一刻召开特大就是要表决承认关中,否决他之前的议案,因为他认为当时最新收到的一封官方信足以让关中有这个地位,但是他已经失去了支持所以开不了特大。 |
|
|
|
|
|
|
|
发表于 24-11-2017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長將我國教育法令中,沒有條文說明能成立獨中一事,在國會中說出了我國獨中只能維持在現有的60所,增建獨中是違反現有條例。
在一個文明社會中,如此的說法是無法讓人接受的,尤其是非常注重教育的華社,更何況發言的是教育部長。
華社對教育的遠見,明顯比政府來的遠也來的高,也就是華社對教育的要求及步伐都走在政府前頭,因此政府似乎覺得華社的訴求永遠都滿足不了,總認為華社要的到底還有多深?
先不說現今中國崛起引起全球學習華文的熱潮,教育本就應多元化,尤其我國是多元社會,多源流教育是我國的特色,何況如今董總要求的是增建獨中,並非老調重彈的承認統考文憑,筆者無法接受增建獨中是違反現有教育條例的說法。
網絡上有網民對此做出分析,60所獨中明顯無法負荷全國華裔甚至少數友族的需求,在無法增建獨中的情況下,會造成獨中以考試進行學生篩選,進而造成大部分獨中生為精英。
在對國家教育政策失望的求學過程中,許多精英免不了畢業后向國外發展,國家將面對人才外流。
當然當下我們不會看見任何效果,但成效卻在若干年后浮出檯面,而政府多年前就針對人才外流問題廣招人才回流下了一番功夫,但卻不解決問題源頭。
法令都是由人定奪,要跟上全球趨勢,政府除了要有遠見,也要以開明態度看待,以海納百川的處理方式,尤其在教育領域上。(中國報評論**林慧雯) |
|
|
|
|
|
|
|
发表于 24-11-2017 12:3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发表于 21-11-2017 06:02 PM
一灯和水母是麻花中立的明日之星.....别污辱它们
一灯是论坛的明灯
不盲目吹捧偶像派却不会做事的领袖
论坛里的一股清流
让火迷发烧的头脑可以冷静下来
心平气和的权衡利弊
看清可以给我们最大利益的政客
而不是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冷大便
感恩 |
|
|
|
|
|
|
|
发表于 29-11-2017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有多少间?这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曾经多次困扰华社。从媒体的报导来看,有说60间、61间(计宽中古来分校),还有62间的(加计关丹中华)。现在应该很清楚才对。教育部长玛哈兹卡力1 1月2 1日重申,1996年教育法令已阐明全国华文独中数量为60所,如增建新的华文独中將违反该法令。
关丹中华中学是「独中」还是「私立国中」的爭论曾经使华社闹得不可开交,这已经是不需要再爭论的议题,重要的是如何修改法令,使关丹中华中学能明正言顺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中学。当然,马华总会长廖中莱自己打圆场,否认1996年教育法令规定不能增建华文独中。真相或许只有「一个」。马华唯一能做的,不是辨白,而是就如告诉华社增建华小一样,拿出增建独中的事实说明,不然总让华社看到又是「只有一里路」的假象。
代表华文身份认同
独立中学事实上是套上了「华文」的光环,才可能发动华人社会捐献,这是华人社会的母语教育情结,没有这个背景,是很难唤起社会泉涌的乐捐。
有趣的是,关丹中华既然是私立国中,学生是否可以参加统考,这是另一个问题。统考被解读是政府法令限制独中的「校內」考试,现在「非独中」关丹中华学生却参加了统考,那统考是否已经突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考试」。或许国会议员可以向教育部长「求解」,如果教育部允许统考开放,那统考的对象將不在只限于独中生,校外考生也可以报考。
统考如果成为公共考试,是利是弊还值得探討。现在国际学校的林立,数量百间以上,早已超越独中总数,国际学校学生以英文为主,学生多报考IGCSE(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如果现在允许也参加统考,是否可以为统考增值,还是对独中现有的管理体製造成衝击?毕竟统考代表著的是华文的身份认同,包括独中生的教育形象与华文价值等。如果统考成了公共考试,这个身份认同是否会產生质变?
律师执业报考问题
统考的价值在于目前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学都认可,涵盖欧美及中国等,学生升学的渠道完全没有问题,除了本地大学。现在统考生面对的是律师执业认证的报考问题,法律专业资格鑑定局最近不接受统考生报考,引起热议。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揭露,法律专业资格鉴定局突然更改报考律师执业认证考试(CLP)的报考资格,统考文凭已不被接纳及承认。
据报导,以往统考生只需在统考中考获至少5科优等(B),以及大马教育文凭(SPM)的马来文和英文科考获优等成绩,就可以在大学毕业后报考律师执业认证考试。目前规定,除了统考文凭之外,统考生还需有A Level文凭或是大马高校文凭(STPM)才可报考律师执业认证考试,此举对统考生衝击不小。
当然还有一种「怪论」,就是承认统考会抢大学名额。国民大学种族研究机构学者张国祥认为,华社不应支持统考获得承认,因为这將削减国中生进入本地国立大学的机会。他在今年4月在吉隆坡举行的「统考文凭爭议」圆桌会议上表示,统考生不忠于国家主流教育,而国中生为国家教育源流的拥护者,政府应当优先保障国中生的大学入学名额。他更抨击,那些独中生的父母不想留在国家教育源流,却又想享受国立大学入学资格,可谓相当「贪婪」。
当社会趋向保守时,有限的资源就会成为掠夺的对象。为限制律师的人数可以设置「门槛」,国立大学不承认统考也是另一个「门槛」。独中的优势正是被视为强大的掠夺者,阻止掠夺者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挡在门外。这或许就是张国祥的论调。
公平的竞爭一向被视为是创造社会进步的根本,捨本逐末,无视独中人才的外流,最终將付出的是「国家进步」的代价。土权组织表达对承认统考一事,绝不妥协。该组织主席依布拉欣阿里重申,如果政府准备承认统考,该组织將会与政府「开战」,包括告上法庭。
政治元素的干扰
统考早已经注定不是简单意义的考试,它附带著太多的政治、种族、文化、语言等其他外在没有干係的因素。统考的政治元素太多了,是它无法承载之重。统考在来届大选也將继续成为美丽的画饼,曇花一现,满足华人社会短暂的喧闹与爭执,当大家还在看闹剧时,大选或许「轻舟已过万重山」,继续再等下一届大选的「再复製」。
1975年董总开办的统考,其命运40多年来磕磕碰碰、举步维艰,执政党单元的种族思维不改变,统考的承认问题恐怕是缘木求鱼,其实「换政府」与「改变统考」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但很多人还是没有办法理解。(詩華日報评论: 陈锦松)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