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字星联,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中国医学家、检疫与防疫事业的先驱。20世纪初为中国的现代医学建设与医学教育、公共卫生和传染病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35年以其“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了土拨鼠在其传播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提名[1]。诺贝尔奖候选人的保密期为50年,此消息2007年才在诺贝尔基金会网站上披露。伍连德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
1899年他從槟榔屿赴英国学医,专业研究传染病和细菌学。1903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回马来亚开诊所。1907年,清朝政府聘请他为北洋陆军医学堂副监督。1910年到哈尔滨對抗导致6万人死亡的中国东北大鼠疫,在三个月内控制住了病情。1912年受中华民国聘请为大总统侍从医官。1913年和1919年他又两次在东北抵抗鼠疫和霍乱的爆发。先後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香港大学和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与颜福庆等于1915年2月在上海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并创刊《中华医学杂志》 。他倡议建设中国自己的医院北京中央医院,除财政部拨款外,大部经费由募集得来。院址位于阜成市场(位于白塔寺东侧),1918年1月27日开院,伍连德任第一任院长。该院院址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分院。从1926年9月9日开始,任滨江医学专科学校校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辞职赴北京任全国海港检疫总监。1937年日本攻占上海后赴香港,1946年回到马来亚,在那里创办了吉隆坡医学研究中心。1960年1月21日逝世于马来亚。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佳礼网 面子书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2025 04:21 AM , Processed in 0.12572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