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2349|回复: 29
|
巫裔对希盟支持率上升 主要“来源”:伊斯兰党
[复制链接]
|
|
|
默迪卡民调中心(Merdeka Center)民调显示,自投票日以来,大马半岛马来选民对希盟的支持率有上升趋势,这主要“归功”于伊斯兰党。
《星报》引述民调结果指出,马来选民对希盟的支持率从提名日(4月28日)至今,从原有的20%增加至27.8%,而马来选民对伊斯兰党的支持率则从原有的27%降低至20.9%。这样表示,约7%原本支持伊斯兰党的马来选民,转向支持希盟,进而导致伊党支持率下滑。
国阵方面,马来选民的支持率从15%滑落至14.7%。
整体而言,国阵在马来西亚半岛的普选票(popular vote)有40.3%,希盟43.7%,伊斯兰党则是16%。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3-5-2018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3-5-2018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3日讯)本届大选,希望联盟高度依赖,以前首相敦马哈迪及前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为首的土著团结党强攻马来区,希盟能否成功推翻国阵入主布城胥视土团党的影响力,可谓孤注一掷。
土团党的弱点在于候选人在选区耕耘时间不久,也不是所有候选人都是当地人,仅成立1年半的土团党目前单靠“敦马魅力”吸引马来人。竞选期只有11天,马哈迪能否走访土团党候选人上阵的所有52席造势?
这1年半来,全马走透透的马哈迪专到马来人及土著为主的乡区及垦殖区走动,成功刮起马来反风。
马来反风威胁巫统
虽然这股马来反风的强烈程度是否能让大马首次出现政党轮替还不得而知,但会对巫统带来一定的威胁。
巫统于上届大选以较少多数票惊险过关的选区,是土团党扭转局势的机会。
纵观土团党上阵的52国席,几乎都是巫统在上届大选完胜,其中1席则是伊党在民联旗帜下胜出。
然而,土团党要攻破巫统堡垒区,遭遇伊党的搅局,三角战将分散马来票。
哈迪声望逐渐下滑
土团党内部其实对伊党带来的威胁抱持乐观态度。
该党认为,伊党降低土团党胜算的选区,只限于东海岸,即吉兰丹及登嘉楼这些伊党基地。
据了解,马哈迪在马来选区传达的“投伊党等于投巫统”讯息开始见效,伊党主席拿督斯里哈迪阿旺的声望在马来社会逐渐下滑,拒绝国阵及巫统的马来选民对伊党与巫统眉来眼去感到不满。
上届大选,伊党在吉打、柔佛及彭亨的表现比预期差,土团党如今特别在吉打及柔佛派出猛将,降低伊党在三角战对土团党带来的冲击。
不过,初次上阵大选的土团党必定也会在数个巫统强区吃败仗,难有出线机会,如看守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北根国席。
纳吉在北根已经9连胜,老树盘根,上届大选更是以超过3万5600张多数票漂亮胜出,是多数票最高的国阵议员;土团党无论派出什么候选人都是以卵击石,注定成为炮灰。
北根国席输少当赢
不过,就算是炮灰,土团党并没有随便派个不知名人物,该党北根候选人为前副首相敦嘉化峇峇的孙子再依,成功引起关注。尽管击败纳吉是“不可能的任务”,但相信再依能减低纳吉的多数票,土团党输少当赢。
另一个土团党处于劣势的选区,是看守第二财长拿督斯里佐哈利的帝帝皇沙国席。虽然帝帝皇沙上届大选的多数票只有866张,但伊党搅局分散土团党获得的马来票将为佐哈利增加优势。
土团党派出的候选人——妇女组主席丽娜哈伦是政坛新人,知名度低,目前党中央只有慕尤丁曾为她站台。丽娜哈伦与官拜第二财长,政绩亮眼的佐哈利实力悬殊,佐哈利有望胜出。
除此之外,柔佛也有多个巫统于上届大选狂胜的选区,如看守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阿莎丽娜的选区边加兰、丰盛港、东南镇、哥打丁宜等,土团党难有作为。
上届13选区多数票少过3千 或有部长副部长落败
土团党在本届大选上阵52国席,就有25个是巫统部长、副部长及党领袖的选区。在马来反风的冲击下,或有数名部长及副部长将会落败,以致丢失官职。
在土团党上阵的52席,巫统以3000张以下多数票赢得的选区有13个。
这13个选区是亚娄(看守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沙希淡选区)、本同、日莱(看守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加米基尔选区)、万捷、格里底(巫统宣传主任丹斯里安努亚慕沙选区)、巴西富地、马璋(看守乡村部副部长阿末加兹兰选区)、峇眼色海、武吉干当、沙白安南、大港、帝帝皇沙(看守第二财长佐哈利选区)及麻坡(看守首相署副部长拿督拉扎里选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届大选巫统在大港国席以399张多数票险胜,但2016年6月的补选,巫统在三角战中坐收渔翁之利,9191张多数票狂胜。
另外,虽然马哈迪与希盟副首相人选旺阿兹莎近期到访玻璃市,政治讲座吸引许多马来民众出席,但巫统及伊党皆在亚娄国席派出重量级候选人,即沙希淡及伊党长老协商理事会主席哈欣雅欣,相信土团党只能沦为陪跑。
派重量级候选人 土团10席赢面高
目前,土团党赢面高的10席,即浮罗交怡、尤仑、本同、日莱、打昔汝莪、沙白安南、巴莪、麻坡、亚罗牙也及新邦令金;这些选区大多派出重量级或知名度高的候选人推高胜算。
吉打方面,土团党目标是在上阵的6个国席大获全胜。
马哈迪曾说过,他不会选择上阵自己会输的选区,因此马哈迪最终上阵浮罗交怡,相信是经过许多民调确保该国席是“安全区”后,作出的安排。
马哈迪儿子——土团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慕克力上阵的尤仑,以及民主及经济事务研究中心(IDEAS)前首席执行员旺赛夫上阵的本同,还有日莱都是巫统上届大选低空飞过,以较少多数票胜出的选区,土团党藉由在吉打的气势,将有机会突围。
巴莪麻坡或成囊中物
柔佛方面,除了慕尤丁信心满满的巴莪,土团党青年团团长赛沙迪上阵的麻坡,也有机会成为土团党的囊中物。
身为新人,赛沙迪早在今年2月中就驻守麻坡,且他的“目标群体”方向清晰,主要专注于年轻马来选民与华裔选民。在华裔选民占31.6%,以及原任议员拉扎里上届只以1600票胜出的情况下,赛沙迪目前略胜一筹。
另外,土团党在本届大选也将遇上3名来自马华及民政党的“拿督级”对手,即上阵亚罗牙也的拿督王乃志、丹绒比艾的拿督黄日升及新邦令金的拿督梁德明,土团党或能藉由亚罗牙也临阵换将,马华扯后腿坐收渔翁之利。
土团党新邦令金候选人则是社交媒体追随者众多,在马来社会拥有知名度的学者玛斯里马立。
华裔选民比率达30%左右的选区受伊党搅局的冲击较小,因此只要新邦令金占30.1%华裔选民在本届大选支持土团党,玛斯里就有机会。
丹绒比艾也是一样,此区的华裔选民达到41.7%,若华裔选民对黄日升的支持减低且转投土团党,土团党就有机会拿下丹绒比艾。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文:庄敏·2018.05.03) |
|
|
|
|
|
|
|
|
|
|
发表于 3-5-2018 09:2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黎猫.. 于 3-5-2018 09:30 PM 编辑
比那几条只会卖文识/扮理性又嘴不停的评论马哈迪和火箭的口水卡有见地多了。
口水卡就只会以些事闻政史在人前扮有扮神扮圣扮文。才, |
|
|
|
|
|
|
|
|
|
|
发表于 3-5-2018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阵丢失几个州属的几率比希盟拿下政权几率更大
不是看扁希盟,而是国阵执政无力,让百姓看不到希望
连一些马来人都看不过眼了
几乎过得这关,五年后也会死得更惨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4-5-2018 01:2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4-5-2018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4-5-2018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政坛要风云变色,得靠“政治海啸”。
国阵当然否认“海啸”的存在。首相纳吉几次面对媒体,都老神在在地表示没有感觉到马来反风,但他却一再恳请华裔选民投国阵一票,免得选后出现“巫裔在朝,华裔在野”的政治倾斜。
希望联盟对于政治海啸的诠释有小不同。领军人物马哈迪打一开始就高喊“马来海啸”,人民公正党主席旺阿兹莎则扬言“全民海啸”已形成,而民主行动党原任国会领袖林吉祥独具一格,声称希盟必须在城市、郊区、沙巴、砂拉越、妇女及青年掀起“六大海啸”,改朝换代方能成事。
财政部前部长达因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形容本届大选希盟“成也乡镇,败也乡镇”,只要10%选民转向,就足以变天,根本无需马来海啸。
过去两届大选,是国阵和民联之争,推测选情的难度相对较低;可如今是国阵、希盟和伊斯兰党三角战,此种大选情势前所未有,要准确预测战情,恐怕是难上加难。
但诚如达因所言,朝野双方生死斗的主要战场在乡镇,却是一般共识,换言之,思想较保守的巫裔乡镇选民,将是本届大选的“造王者”,谁能攻入马来乡镇,谁就笑到最后。
马哈迪曾揶揄伊党将在国会选举输到只剩一个议席,达因同样不看好伊党,甚至认为其可能失去执政了28年的吉兰丹州。
伊党果真如此不堪一击?答案必须往5·09的票箱里找,但达因之所以看好希盟会在乡镇选区取得突破,想必是看好马哈迪这张王牌。
以马来人对领袖尊敬有加的传统文化,他们对当了22年首相的马哈迪是否还心存感恩,将是乡镇巫裔选民决定投票意向的重要考量之一,可就算如今更支持首相纳吉,这些选民也不会容许任何人对他们心中的领袖作出大不敬行为。
不管是选委会所为,还是地方当局的指令,将希盟宣传板上的马哈迪肖像剪除之举,只会让巫裔选民反感与愤怒,而因此获益的,将是希望联盟。(南洋社論) |
|
|
|
|
|
|
|
|
|
|
发表于 4-5-2018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在意东马的战况 |
|
|
|
|
|
|
|
|
|
|
发表于 4-5-2018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4日讯)全国大选竞选期进入倒数第5天,今日出刊的马来报《马来西亚前锋报》头版以种族主义形容行动党,并指该党不惜一切,包括用谎言和假承诺争取马来选票。
今日出刊的前锋报头版,以耸动标题“警惕行动党圈套”吸引读者,直指行动党与前首相敦马哈迪走在一起是为了吸引马来选票,分裂马来人。前锋报引述前行动党副主席阿都阿兹的话说,这是行动党一贯的政策。
头版分别列出4个重点在引言,包括以种族主义指称行动党,并指出尽管没有马来海啸迹象,但该党领袖仍然散播有关言论,以及不惜用假承诺和说谎争取马来选票。
另外,希盟统一使用蓝眼标志竞选的举措,也被前锋报强调“投蓝眼等于投给火箭”,并在头版照片刊登行动党领袖林吉祥,呼吁华裔选民投票给蓝眼。(文章来源:星洲网·2018.05.04)
|
|
|
|
|
|
|
|
|
|
|
发表于 4-5-2018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4-5-2018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届大选,除了谁最终可以入主布城,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之外,12州的政权是否会维持原状或变天,同样引起关注。
由于砂拉越已经在2016年举行州选举,因此,这次只有12个州举行州选。
当中,除了雪兰莪和槟城是由希望联盟执政,以及吉兰丹由伊斯兰党统治之外,其他各州都由国阵治理。
在马来反风横吹全马之际,各民调中心、政治分析员和观察家对12个州是否会变天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都认同,柔佛、吉打、吉兰丹、沙巴、霹雳、雪兰莪、登嘉楼和玻璃市的选情最激烈。
相对于联邦政权不曾改朝换代,7个州属曾经历19次的政党轮替。这七个州属是吉兰丹(1959、1973、1977、1978和1990年);登嘉楼(1959、1961、1999和2004年)、槟城(1969、1972和2008年);沙巴(1990和1994年);雪兰莪(2008年)、吉打(2008和2013年),以及霹雳(2008和2009年)。
柔佛 希盟列前线州
希盟这次把柔佛列为前线州,由土著团结党总裁慕尤丁领军的希盟竞选55个州席,期盼能藉马来海啸,首次攻克国阵的堡垒。
默迪卡民调中心主任依布拉欣苏菲安周三说,根据最新民调,希盟的支持率,已逼近拿下柔佛的门槛。
他说,虽然国阵目前依然在柔佛领先,但希盟在后紧追不舍。
根据默迪卡民调此前发布截至4月9日的民调显示,国阵和希盟在柔佛分别有47%和42%支持,而伊党则占11%。
依布拉欣当时说,希盟要夺取柔佛政权,至少还需要争取多10%马来选民,以及5%华裔选民的支持。
柔佛华裔选民思变的意念强烈,但柔佛马来人是否会因为希盟主席马哈迪和慕尤丁的效应,倒戈相向支持希盟,让巫统在其诞生的地方失守,目前还很难说。柔佛国阵主席莫哈末卡立就一再强调,行动党从来没有推出照顾巫裔的政策,肯定不会获得巫裔支持,马来海啸不可能发生。
吉打 或现悬峙州会
在上两届大选经历变天的吉打,这次又是否会再改朝换代,仅受关注。
吉打也是马哈迪的家乡。根据默迪卡民调中心最新的选情,希盟要一举拿下吉打,需要依靠更强幅度的马来反风,进而掀全民海啸才能执政。
目前,国阵、希盟和伊党还是暂时陷入选情胶着的状兄,没有任何一方占据绝对优势。虽然在华裔反风依旧炽热情况下,希盟在11个华裔选民逾20%的选区略占上风,但在其他巫裔选民占多的选区,巫统、希盟及伊党都有本身的基本盘,因此鹿死谁手难料。
默迪卡民调中心指出,若希盟要攻下吉打政权,仍需增加10%马来选民支持。
民调显示,国阵在吉打的马来选民支持率,从4月2日的53.4%减少至4月26日的45.6%。不过,民调发现,国阵流失的马来选民,大多转向伊党。
吉打也有可能出现悬峙州议会。北方大学教授阿兹祖丁说,根据其团队预测,吉打36个州议席中,国阵料能赢得16席,希盟12席,伊党8席。
若出现这种情况,伊党将成为造王者。
吉兰丹 选民求变心切
吉兰丹的选情也是伊党和国阵在拉锯战。虽然此前的民调显示,吉兰丹的选民求变心切,国阵有望终结伊党长达28年的统治,但伊党毕竟是老树盘根,国阵要反超前还需要加一把劲。
已故吉兰丹州务大臣聂阿兹的长子聂奥玛出人意表的参选,的确让希盟后市看起,但至今天为止还不可能有执政的机会。相反的,聂奥玛的效应或会分散伊党的选票,国阵希望藉此坐收渔人之利。
登嘉楼 微差多数席位
登嘉楼同样是国阵和伊党交锋的戏码,希盟难以威胁。虽然原任大臣阿末拉兹夫(前大臣依德里斯朱索派系)和前大臣阿末赛益这次摒弃前嫌,矢言团结一致保住政权,但面对来势汹汹的伊党,一点都不讨好。
国阵在上届大选赢得17席,伊党3席。本届大选,不论是国阵还是伊党执政,多数席位也是在两三席之间。
虽然伊党主席哈迪阿旺今次放弃在鲁仁当州议席寻求连任,但伊党势力依然不容低估。伊党组织性强,候选人素质也不差,整体优势优于巫统,因此不能排除重新执政的可能性。
巫统和伊党都有本身的传统堡垒区,目前有四五个州选区是两党力争胜利的议席,谁能在这些边缘选区胜出,就可以执政。
沙巴 希盟未战先乱
沙巴方面,虽然有多个政党参选,但主要还是国阵和沙巴人民复兴党与希盟组成的合作阵线之争。
上两届大选,沙巴都有吹起反风,但因为在野党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因此让国阵继续以三分二多数席位掌权。
这次,虽然由沙菲益阿达领导的民兴党和希盟合作,但希盟成员之一的诚信党,因不满民兴党目中无人,决定竞选1国1州议席,让希盟未战就先乱。此外,民兴党放弃与州内本土政党合作,相信也会成为该党的致命伤。
沙菲益的势力看似强大,但其实仅局限在沙巴东海岸,因此,国阵还是有信心可以继续笑到最后,甚至保住三分二多数席位。
沙巴国阵深信,在60个州议席中,他们已掌握三分二议席(40席),另20席则处于灰或黑。
霹雳 巫统10边缘议席
霹雳则是国阵和希盟之间的交绥,但伊党加入战围后出现的三角战局面,或会冲击选情。
上届大选,国阵以31席对28席险胜民联执政。不过,霹雳有10个少过1000张多数票的州席,其中巫统占8个,加上另两个巫统赢得的1200多张多数票议席,巫统共有10个边缘议席。换言之,如果巫统在这十个选区的马来票流失,或伊党分散掉巫统的票,只要失守两个,马华民政又没有贡献超过1州,霹雳就会变天。
国阵能否维持霹雳政权,主要胥视其各项政策能否吸引马来人。
玻璃市 扯后腿或变天
同样是全面开打的玻璃市,国阵依然占优,要守住江山没有悬念,但如果巫统两大派系互扯后腿,希盟和伊党要多赢得数席,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雪兰莪 希盟料再执政
由希盟执政的雪兰莪,虽然国阵雄心万丈,矢要夺回这个在10年前失去的黄金州,但在“群龙无首”和缺乏凝聚力的情况下,若能否决希盟的三分二多数席位优势,已经是一大收获。
希盟的选情目前还是领先,再次执政的机率大,但不能忽视伊党的势力。尽管希盟都认为伊党在退出民联后不成气候,甚至会全军覆没,但伊党藉着过去10年身在州政府的机会,早已循序渐进地培植势力,将伊党理念渗透马来社群,单独执政是不可能,却有机会赢得数席。
希盟在槟城的势力牢不可固,唯一的看点是民政和马华能否取得零的突破?国阵也受看好可以守住彭亨、森美兰和马六甲的江山。(文章来源:星洲日报·文:朱运健·2018.05.04) |
|
|
|
|
|
|
|
|
|
|
发表于 5-5-2018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一个星期的竞选,国阵与希盟的支持率逐渐拉近,这是国阵执政61年来,首次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
根据默迪卡民调中心截至5月1日的调查,大马半岛马来选民对国阵的支持率在三个星期内从53%跌至51.2%,而希盟的支持率从20%增至27.8%,伊党的支持率则从27%降至20.9%。
华裔对希盟的支持率从85%增至85.3%,国阵的支持率从15%降至14.7%,伊斯兰党的支持率依然少于1%。
整体而言,国阵在大马半岛的普选票40.3%,比希盟的43.7%低,而伊党只有16%。
前任财政部长敦达因则预测希盟可以保住槟州和雪州政权,也有望拿下吉打州和霹雳州,而柔佛与沙巴的选情是“五十对五十”。
两者的估算都认为马来社会出现反风。甘榜及垦殖区原本是巫统的堡垒,而国阵的定存州是砂拉越、柔佛与沙巴,现在巫统的堡垒出现缺口,柔佛和沙巴也动摇,目前只剩下砂州,及它的内陆地区和长屋比较稳固。
希盟能够攻入巫统的堡垒,及拉拢更多马来人,有几项因素促成。
第一,担任首相22年的马哈迪,在马来社会的影响力受到低估,以往一些只投巫统的乡区马来人开始反思,进而冲击“巫统是马来人权益保护伞”的观念。
其次,消费税带来生活压力,连乡区马来人(中下阶层)都感受到生活不易,再加上树胶及棕油价格下跌引发民怨。
第三,马哈迪抨击伊党及哈迪阿旺的策略奏效,敦马向马来人说,“投伊党等于投国阵”,促使一些伊党支持者转向希盟。默迪卡民调中心主任依布拉欣指出,原本支持伊党的马来选民转向支持希盟,导致两党之间出现较大差距。
第四,伊党已故精神领袖聂阿兹的长子聂奥马代表希盟上阵吉兰丹真巴卡州议席,逐渐在伊党支持者群中发酵,反之哈迪阿旺的声望因为“巫伊合作”课题而下跌。
第五,巫统元老,包括达因、莱士雅丁和拉菲达脱离巫统、挺希盟的行动,同时广传RABU(人民将会抛弃巫统)的说法,在巫统党员中投下震撼弹。
第六,希盟除了举行大型讲座吸引人潮,也善用网络,发动攻势,马哈迪在布城的演说,有6.2万人收看脸书直播。
现在希盟计划在投票日前一晚,全国222选区的讲座,都通过脸书直播马哈迪的演讲,以掀起最后的浪潮。
可以看出,自从进入竞选期,希盟的声势开始上升,所以马来选民的支持率从4月9日的20%增至5月1日的27.8%,若有突发事件,接下来数天还会上扬。
其实,选战情绪是慢慢酝酿,从土团党在国会解散前被暂时吊销注册开始,直到428提名日选举官取消蔡添强的提名资格,以及马哈迪的忏悔视频和他的肖像从竞选横幅剪下等等,都触发人们的情绪。
当然,竞选期也发生一些插曲,包括马华候选人拜票被呛声、马华老党员被推下台、嘉马“派钱”助选、末沙布被指涉及性丑闻,但这些都不会左右选情。
为了反击希盟的指控,一马公司首席执行员阿鲁尔巡回各选区解释,大马一哥李宗伟也参与助选。不过,巫统看来没有太大动作,相信竞选人员已经下乡,以庞大机关稳住基本盘。
如果马哈迪掀起的反风无法横扫乡区,希盟将功亏一篑,因此未来几天是关键。
不管谁胜谁负,对巫统来说,这次大选已造成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堡垒区出现缺口、领袖形象严重受损,两线制已注定无法逆转。(文章来源:星洲日报/风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2018.05.05) |
|
|
|
|
|
|
|
|
|
|
发表于 5-5-2018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距离509投票日尚剩下短短几天时间,选民会做出甚么样的选择,不同民调说法各异;事实是除了立场明确的选民,民调很多时候只能充作候选人在最后冲刺时的部份参考依据。
从过去投票趋势统计研究表明,选民可以简单划分为几个类别,即党派忠诚者、被课题导向者和放弃投票者。而这其中又以被课题导向者最难臆测,因为这些人往往会在最后一刻受到情绪、习惯和偏见驱使,随时做出迥异于平常的决定。
而本届大选由于敦马和反对阵营的联盟,使到除了党派死忠者外的众多选民动向难测,让战果倍增悬念。
雪州不寻常的平静
雪州,作为国阵务必要夺回的州属,是西马继柔州之后,在本届大选中选情最激烈的战场之一,这里的22国席和56州席,大部份都出现由国阵、希盟和伊党角逐的三角战,而且还出现为数众多的四、五角战,令雪州陷入空前大混战。这里,代表着国阵兼巫统主席纳吉的政途,因为巫统将在大选结束后举行党选,纳吉能否继续牢控党意,则有视其在雪州选举的战绩,所以这片战场,对国阵而言极为重要。
早前已有分析指,雪州希盟在原任州务大臣阿兹敏阿里的领导下,势头已经超越州国阵,而且国阵候选人也以新面孔居多,州主席诺奥玛的领导魅力亦不足阿兹敏,所以国阵想要攻克雪州是极有难度的。然而,公正党的派系斗争在提名日3天前突然浮上台面,令众多基层和选民反感,再加上伊党(与其阵线成员)、人民党、社会主义党和独立人士的搅局,让希盟在雪州的胜算打了折扣,甚至出现选票流失的变数。
当然,就目前的形势看来,希盟继续执政雪州的成数依然是很大的,因为这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州属,资讯、交通、工业和商业相对发达,除了接近联邦权力核心,也拥有最多的马来城市选民(其独占全国马来选民的15%),是半岛拥有最少马来垦殖区的州属(仅有1国席拥有垦殖区,即乌鲁雪兰莪)。相比传统保守的乡区选民,他们的政治观比较现代化、学识水平和所追求的生活水平和政治素质也更高,所以较有想法,会透过选票来表达对全国格局的不满。
至于作为希盟现有支持主力的华裔选民中,有近20%是集中在雪州巴生河流域周边的高密度城市区。在他们当中,有很多都是行动党和公正党的传统支持者,对掌控联邦政府超过半个世纪的国阵缺乏信心,对巫统、马华,甚至是民政党也没有甚么好感,所以本届大选雪州希盟依然能够取得他们的选票,而且如果希盟的选票,没有因为废票和不投票运动的影响而流失,那他们还可以吸纳,在上届大选转向伊党的华裔选票,增加得票率。
希盟就是凭著以上的元素,连续两届掌握雪州政权,而这个元素,看似依旧会在本届大选中继续发挥影响力。不过,政治向来是变化莫测的,特别是在民意难以抓摸的第14届大选,更是让人感受到雪州国阵和马来社会不寻常的平静。
国阵已定下夺取雪州的目标,所以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是来势汹汹的,但我们所看到的是,就算目前已进入竞选期,但相比热哄哄的希盟竞选机关,雪州国阵却显得慢条斯理,他们在这片战场所施展的竞选力度,比吉打州还不如。
此外,雪州国阵所部署的排阵保守,也不愿公布替代大臣的人选,甚至在公正党内斗浮出台面时,也没有抓紧机会对希盟猛追喊打,只是偶尔揶揄几句,着实让人不懂他们在葫芦里卖甚么药。早前雪州希盟已表明,会因为选区重划而丢失一些席位,但执政是没有悬念的。这确实是雪州目前的情况,但州国阵的目标和行动所呈现出的反差,会让人不禁好奇:他们还有王牌?如果真的有,那王牌有可能会在最后一分钟才亮出来,到时,我们或需重新评估这个牌局了。
希盟攻克柔州不易
柔佛是巫统的诞生地和根基,本届大选是希盟强攻之地。这个国阵堡垒也被希盟列为马来海啸发势之地。
希盟认为,若能攻克柔佛,希盟就有希望执政中央。最新的民调显示,国阵和希盟在柔佛是势均力敌。
无论如何,希盟依然需要赢取更多马来人的支持才能在柔佛告捷。
根据观察,马来选民即使不再支持国阵,选票也未必会流向希盟,伊斯兰党可能会坐收渔利。然而,也有观察认为,伊斯兰党未必在三角战中占优势。
一般认为,马来人对国阵的支持度虽下降,但整体力度还是不够,除非马来人对反对党的支持度出现急速直升上升,但并不容易达到,除非有震撼式的重大变化。
其中柔州东海岸有4国席即边佳兰、哥打丁宜、东南镇及丰盛港更是国阵的堡垒,巫统的定存票仓。希盟即使掀起马来人反风,预料还是无法在这几个区对国阵造成太大的威胁。
尽管联邦土地发展局出现弊案,让希盟可以制造课题,但巫统的根基不易受此课题影响。如今仍无法探视马哈迪对柔州垦殖区的影响力有多深,目前来看,巫统的基本盘依旧还在。
不过,在麻坡一带的垦殖区已经被动摇。在外打拼的垦殖区年轻一代会否给力希盟,也将左右选情,但目前没办法捉摸这一方面的投票取向。
此外,在新加坡的游子亦左右选情,这对柔佛尤其关键。在新加坡的马来西亚人有没有回来投票,将决定希盟是否能够保住上届成绩,还是有所突破。
柔佛王室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王储发表的“换船论”也引起了一些反弹,一般相信华裔选民会因此出现动摇的几率不大,但一旦柔佛变天,王室是否能接纳“换船”,值得各界观察和期待。
东海岸之变天论激浪
“马来海啸”变天论中,东海岸36国119州议席几乎全面上演三角战,登嘉楼和彭亨州的走势,国阵力保政权面对希盟和伊斯兰党夹攻,新生代对倾向开明派的诚信党和土团党所投期望也不能让国阵轻敌。
而伊斯兰党执政6届28年的吉兰丹,在伊党精神领袖聂阿兹不在后,反被视为巫统有机可乘夺权雪耻的变数。然而聂阿兹的儿子聂奥玛在提名日代表诚信党在希盟名下竞选父亲生前坐镇的真巴卡州议席,与伊党的阿末法汉对上,被指违背母命与亲兄弟聂阿都所处伊党立场对立之际,却是希盟部署夺权大计的丹大臣人选,并开启中间选民对聂奥玛和诚信党展示开明派精神领袖延续的期望,继而影响巫统原先可乘机而入的盘算。(待續....)
|
|
|
|
|
|
|
|
|
|
|
发表于 5-5-2018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接14樓) 东海岸的政治版图向来倾向于伊斯兰党和巫统交手的战区,以保守派巫裔选民主宰的选票,本届介入希盟的诚信党和土团党,三角战带来的冲击幅度,考验保守派巫裔选票和寻求开明改革派的马来新生代选向。
伊党力求捍卫丹州14国45州,以守为攻的排阵谨慎,聂奥玛丢下的计时炸弹会否改变丹州政局,激起年轻选民寻求改革的渴望,对国阵和伊党都是考验。
然而国阵的发展牌和糖果政策,对长期缺乏地方发展和面对生活经济压力的丹州中间选民而言,选票转向的趋势存在,国阵重夺丹州政权的曙光仍有一线希望。
去年5月伊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各级党选在吉打举行,从母体到青年团的领导层一致转向党主席哈迪阿旺和莫哈末卡里尔父子称霸的朝代,显示伊党神权主义在洗牌中过滤了党内仅存的开明派分子。而更早时候党内的不少开明派强人如胡桑慕沙、旺阿都拉欣、莫哈末沙布、马伕兹都退出伊党,加入以开明派自立门户的诚信党,牵连的是本届大选伊党不再如上届的伊党,神权极端主义和被巫统收买疑云,使得中间选民及非巫裔选民对伊党的信心减低。
伊党形象打折,希盟进军东海岸气势和实力待估,三角战分散选票下,国阵会否坐收渔人之利,提名后变数起落,各方不到终点仍是不可掉以轻心的硬仗。
至于彭亨州的焦点,国阵主席纳吉上阵的国会选区北根、马华总会长廖中莱捍卫的国会选区文冬都在彭亨,彭亨14国42州议席在反风中的指标和国阵面子相关,马华是否能赢取2国6州尤其文冬州议席,在反风中是严峻挑战。
三角战表面看似是对国阵有利,但在伊党活跃选区包括淡马鲁和而连突州议席,以及一些对希盟采取观望态度的保守选民而言,对中央课题的不满引发对国阵的不满,或会使得选票转向给伊党,而使得视垦殖区马来选票为“定存”的国阵选情捉摸不定。
至于伊党主席哈迪阿旺领军进攻的登嘉楼州,碰上希盟参与混战,在反风中是否能如愿从国阵手中夺取政权,登州8国32州会是谁的天下,政治较量氛围和上届不同。
登州巫统长期面对派系问题引发大臣之争,上届大选原任大臣阿末赛益任期不到一年被撤换,由阿末拉兹夫接任,潜伏派系斗争恐拉后退隐忧,纵观国阵上届大选只以2席优势执政登州,面对反风中不可预知的险峻选情,国阵打出不变应万变策略,保留旧人守土。
伊党则打出专业人士缓和宗教极端形象,以期获得中间选民的信心,哈迪阿旺和莫哈末卡里尔父子兵上阵形成焦点。希盟则大量派出年轻候选人冲击国阵和伊党候选人,力攻年轻选民口味。
登嘉楼选情峰回路转,哈迪阿旺亲巫统举动,或使得三分天下的选战结果对国阵有利。
吉伊党实力扎根基础不容小觑
网络上前吉打大臣慕克力在两年前被逼宫的视频,说实在的那种唤起吉打人心底悲愤的情绪,刹那就会让人感受到如果明天就投票的后果。
再来就是敦马哈迪的“离世前的悔改”视频带来的催泪效果,无疑会如小石头般在许多人的心里投出涟漪,这种静默力量的感动,和2008年308大选的“海啸来临前的平静”,有着似曾相识的诡异。(待續....)
|
|
|
|
|
|
|
|
|
|
|
发表于 5-5-2018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接15樓) 吉打州政权是全马聚焦重心,有老马两父子的情意结,悲情再加分,是希盟最有把握夺城池的重点区。土团党介入吉打州政治版图,加上提名后行动党、诚信党和公正党都同在希盟同一标志“蓝眼睛”下竞选,“互补”著彼此在不同种族分布的选区面对的选民信心不足问题,同一标志经各党宣导若发酵,汇集的力量潜藏的威力足以威胁江山。
吉打15国36州议席的争霸战,国阵的糖果政策和选区划分的如意算盘,伊党的草根铁票,希盟借助土团党老马父子悲情酝酿的反风,三分天下的棋局走到提名后的今天,显然各方在排阵布局方面都不敢轻敌。在希盟的政治讲座会炽热气氛中,背后三分天下的力量却不能只轻易以肉眼所见下定论,总觉得在308和上届505大选后,各阵营打硬仗策略都在演进中。
伊党在吉打扎根悠久,1999年曾在华巫选票不支持下,在吉打赢取8国12州辉煌战绩。
2008年伊党取下6国16州,当时是大选后伊党才和公正党、行动党结盟组成民联,伊党当时在吉打只缺3州议席即可执政,因此和当时获5国5州的公正党组成吉打州政府。
由此可见伊党过去在吉打“没有朋友”之下的实力扎根基础不容小觑,即使今时不同往日,从伊党极端主义中出走的一些强人领袖加入诚信党或土团党,似有壮大希盟之声势,然而伊党神权主义下的草根支持者,对可来可去的领袖或许不会太过介意。
但伊党在本届大选攻完所有国州议席的游击战分散选票,准备坐收“造王者”之利,却被希盟在吉打力攻“伊党是巫统的朋友”课题,此新格局对伊党年轻选民的支持率或是重击,也对忌惮巫统霸权的选民起作用。
吉打77%巫裔选民定江山,巫统吸取过去自家内乱是败笔教训,本届大选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策略,大量保持原任国州议员上阵化解派系之争引发抽后腿之忧,配合糖果政策力求抵消反风。然而占42%的吉打选民年龄层是21到40岁,其中不乏游子,或是糖果政策不奏效的阻力。
目前走势看似海啸酝酿的平静中,巫统结合伊党的伏笔应对海啸,三分天下的硬仗能否在老马的眼泪中改写历史,结局似有端倪却又捉摸不定。
槟火箭料稳住政权
槟州与吉打州一水之隔,“神州”在行动党掌控的政权中,经过两届10年的洗礼,林冠英的拥护者仍然强大,以华裔主宰选票的政局料是政权护法票仓。
但提名日至今中间选民却仍表态冷感,潜伏的是神的子民在思考的沉默,转向同情民政马华的中间选民存在,因此行动党在上届大选攻7国19州全胜的神话,或许会被“要求不高”的民政取得零的突破,保守估计可有望在武吉丁雅、丹绒武雅及双溪槟榔州议席求出线。
槟城13国40州议席,上届大选民联取得10国30州,巫统取得3国10州,反风中国阵不奢求夺回政权,只求多争取多一些议席即满足。
伊党断交后的槟州执政党,在争取马来票方面版图出现变化,马哈迪领导的土团党配合公正党及诚信党,与伊党争取民心或有变数,槟州巫裔对土团党的情意结和吉打不同,不满行动党和老马的巫裔选民,选票去向分散或反让伊党得益,冲击希盟整体的执政版图。
民政马华在上届大选有不少候选人连按柜金都输掉,本届大选冒出华裔候选人为主的“第三势力”如牛头党等,意图坐收不满国阵和希盟欲投废票的中间选民的票向,但第三势力料不成气候,搅局分散选票的结果,行动党料仍是稳住政权的得益者。(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焦点剖析:张立德、杨微屏、刘惟诚‧2018.05.04) |
|
|
|
|
|
|
|
|
|
|
发表于 5-5-2018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名日之后,大選全面交火了,連最政治冷感的人也感覺到戰火在炙燒。
說政治冷感,也不是真的冷感,而是,政治新聞常常讓人看不懂,朝野政客亂七八糟,看了會吐血。社媒上,網民謾罵成性,雖然不是罵我,但那些污言穢語卻讓我想要遠遠走避。走得遠了,心自然就冷了,無感了。
不過,我們只是不想跟著人群躁動不願意跟人言詞交鋒而已,我們依然履行公民的責任,大選一到,一定出來投票,而且絕不投廢票,不管失望了多少次,都希望這一次,ini kalilah,這一次真的可以實現政黨輪替!
小時候,我們沒有社媒,卻有很多機會聽到大人們談政治。爸爸是公務員,拿了一輩子的鐵飯碗,打從我懂事開始,就知道他每逢大選心裡都有些糾結:“聽說公務員不投天秤會被對付。”
投票是個人權利和機密,但真的是這樣嗎?幾十年來,“公務員不支持政府會受到對付”依然是大選的熱門話題,雖然選委會斬釘截鐵地說明投票屬機密,但民眾仍不相信。
對大選有新解讀
當年,這個話題也是父輩們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他們普遍的結論是,投票不是機密,因為有編號可以索查所以政府有辦法知道你投票給誰云云。同樣的課題,每逢大選必拿出來談論一番,我家老爸的心也必會糾結一番。
我不知道那些年他是不是每次都低首懾服投出違背意向的一票,只知道到了后來,在我上高中以后,這群大人對大選慢慢有了新的解讀。
我開始聽到他們用慷慨激昂的語調說,天秤不等于政府,政府可以換人做,公家飯不是國陣給的飯。還有,政府也不能動輒用不撥款不修路威脅選民,官是人民選出來為人民做事的,不要把該做的事看成皇恩浩蕩要選民感激他們!
505時,有人擔憂一旦換了政府不知道會不會更慘,我老爸理直氣壯地說,如果他們做不好就再換回來啊!
我聽了忍不住噗嗤笑了──說得好像選班長那般容易似的,但事實上確實也差不多是這樣,健全的民主制度就是人民當家。
投了無數次票后,父輩們終于明白,天秤不是不可被取代的神話。到我這一代,我不信任政客,不熱衷任何運動,我只相信政黨輪替,不讓一黨獨大,不讓一人專政,不讓一個領袖隻手遮天。(中國報 評論**張芮) |
|
|
|
|
|
|
|
|
|
|
发表于 5-5-2018 06: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5-5-2018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财政部长敦达因日前开声了,他预测柔佛州选情激烈,是一场五五波。
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达因的立场,他是希盟主席敦马哈迪的支持者。不过,由于他成功预测2008年大选的战绩,因此他再次拿出水晶球估算选情,还是挺有参考价值的。
同时,默迪卡民调中心调查显示,国阵在西马支持率为40.3%,比起希望联盟的43.7%来得低,但是仍然能够执政。
这两项消息,对于国阵支持者来说,是一忧一喜;忧的是从未输过的柔佛州政权,这次可能易手,喜的是中央政权还有望保住。一边是严谨的学术性民调,另一边是听君一席话,你要相信哪一个?
柔佛州会不会变天?本人不敢断定,不过,对照上一届成绩,当时民联获得18个州席,距离执政尚有11席。后来柔勒州(现易名为武吉巴西州席)议员沙鲁丁跳槽土团党,使国阵在柔州议会有史以来失去三分二的议席优势。
这一届大选,民联转变为希盟,原本的盟友伊党成了三角战的“搅局者”。假设希盟能保住上一届获得的14席(原有的19席扣除伊党的4席及武吉巴西州),距离执政门槛的29席,就还差15席,目标反而更遥远了。
但是,魔鬼藏在细节里。该民调还有另一项相当有指标性的调查:希盟在过去短短3周的时间内,吸走了伊党的马来支持率,大约7%,因此截至5月1日为止,希盟在西马半岛有27.8%的马来支持率。为何选情可以变化的如此急速?
从5月1日到5月8日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对于政治来说,一天可以很漫长,关键在于候选人能否打动民心。
本届大选竞选期,我们可以观察到,脸书直播成了各阵营的宣传利器,打破地理及时间的限制,改变了整个竞选的选战模式。对于缺乏资金和人力的候选人而言,不必爬山涉水,挨家挨户的去接触选民。
大型政治讲座的直播可以不断重播及留言,产生向心力,突破了信息的垄断和阻扰,因此竞选期的一天,真的可以当10天来用。
由于我国有大约200万名新选民,都是属于网络世代的青年,加上全国有1800万脸书用户,马哈迪选择在投票日前夕重磅出击进行直播,目标是接触1000万选民,如果发生了,并改变了整个局势,势必将改变以后大选的竞选方式。(文章来源:星洲日报·境南之战·文:黄建荣(柔佛笨珍记者)·2018.05.05) |
|
|
|
|
|
|
|
|
|
|
发表于 6-5-2018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剩3天,准备投票了。
但是,还有一些选民,到了今天还在左右摇摆。
城市和半城乡选区,选战开打至今,还在摇摆的肯定少数。
让国阵和希盟心惊胆颤的,是至今还在摇摆的“中间选民”,在乡区竟然高达30%,一些民调估计的游离选票,甚至冲上50%水平。
对比往届大选游离票,这是很反常的怪现象。
这些大选史上人数最多,最让候选人心跳加速的乡区“中间选民”,都是土著穆斯林,凡遇候选人拜票,都会跟他笑,跟他握手,就是不表态。
这些“中间选民”都已感觉到,这一次的决定,已经不再像1999、2008甚至2013年那么简单。
他们在看阵营和政党之外,也都在看候选人的个人表现,事实上过去几十年,他们当中并不流行选党不选人,或有,也占少数。
吉乡区是国阵和伊党在斗
如果你了解乡情,自会明白乡下人和城市人的差别就在人情味。跟他们关系亲密,可以坐在屋簷下陪他们谈心,能够蹲下来跟他们聊天的,不论是国阵、希盟或伊党候选人,都有可能加分。
接近他们的生活,陪他们喝茶、吃饭及聊天,这也是巫统和伊党,过去在乡区打选战不可免的动作。
因此,惯以大场面、大气势压阵,放眼夺下吉打州政权的希盟,这一回也不得不随巫统和伊党,先把集会放一旁,转入甘榜沿户拜访,花点时间坐在屋簷下,多少都要嘘寒问暖一番了。
乡区选战就这么简单;听一听生活,话一话家常。
和乡人聊开来,你就会察觉,从1999一直到2008年,所谓国阵对反对党阵营,在乡区“中间选民”眼中,其实都是国阵和伊党在斗,投给反对阵营的选票,即使非来自伊党候选人,都有同时投给伊党的感觉,其他独立人士,都是AB党跳出来搅局的失意分子,因此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朋友,这就是乡区“中间选民”的心态。
游离票晋升潜泳票
现在,他们痛苦了,一对一变成三角战,原在反对阵营的伊党,变成同时对抗国阵和希盟的第三选择。
二选一,本来有点难,三选一,就更为难了。
朋友,你看到了吗?在巫统和伊党各有基层的吉打州内,“中间选民”一直就在巫统和伊党之间游离,现在要同时跳脱巫统和伊党,搞到他们浑身不自在,游离不足以摆脱尴尬,就只好潜泳去。
哦,现在明白了,这就是乡区“中间选民”暴增的原因;游离票晋升潜泳票了!
这有点像2008年之前的华裔选民,是国阵(马华和民政)和行动党都很难掌控的钟摆。
这一代人见识过的马来海啸,曾发生在1999那一场大选,乡区“中间选民”最后一分钟倒向反对阵营。但是,那一年城市选区的“中间选民”(华裔选民)几乎悉数靠向国阵(马华和民政)。
结果,就会看到乡区“中间选民”集中票选反对党(伊党和公正党)时,巫统就真站不住脚了,在72个马来选民超过91%的选区全部落败,胜出的议席靠的都是本身的基本盘(就是所谓的铁票)和华印选票。
同样1999年,因为城城选区“中间选民”支持马华和民政,行动党在所参选的44国席86州席中,只能赢得10国11州,连林吉祥、卡巴星及曾敏兴三大巨头都落败。
华裔选民不再摇摆
那一场“马来海啸”,让城市和半城乡区的华裔选民大开眼界,回想当年要是跟上马来反风,全国政局肯定就不一样了。
就从那一年开始,城市和半城乡选区的选民就铁了心,更正确说法是,华裔选民就不再摇摆了;让人感觉可以左右大局,两边人马都得小心应付的钟摆,在2008至2013年就已证实停摆。
不再摇摆,是怕错过。
等了2届10年,2018年说得上是城市和半城乡选民,把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未来,通通交托乡区马来选民手上的终极大选。
偏偏30%甚至50%乡区选民,至今都还七上八下,搞得日愈紧张的城市和半城乡选民,也因此日愈浮躁。
3天后,就要投票了。
为鼓起真正的“马来海啸”,估计吉打希盟接下来的三几天,肯定会有大动作,这个大动作所可能缔造的声势,才是真正判断“马来海啸”是否已掀起的观察指标。
朋友,再耐心一点,再多看2天;输赢,就在这几天了!(文章来源:星洲日报‧大北马‧陈绍安‧本报高级专题作者**2018.05.05)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