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iin871205 于 6-9-2016 04:55 PM 编辑
有機的農產品真的好嗎?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要先確保對象有沒有偷斤減兩、真正符合規範的"有機",商人和農戶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

各國之間的規範有細節上的差異,狹義來說,有機食品的定義是:
1,在農作物的生產過程中,沒有使用到人造添加品,如農藥和化學肥料等
2,在加工過程中沒有使用人造化學添加物
3,在產品中不能檢驗出農藥、化學肥料、化學添加物的殘留。
===
在廣義來說,有機農作物在種植的過程中是允許使用農藥和殺蟲劑的,但必須是以天然的原料製成,
如肥皂(soaps)、石硫合劑(lime sulfur)和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 也並非所有天然原料都被允許,如砷、馬錢子硷(strychnine)、煙草灰等,就不在此例。 另外,如果有機食品生產商,自己使用天然肥料栽種、培養的農作物,也能算是有機。 但這一點在每個國家的法律規範,如美國、歐盟、日本,商家沒有通過相關單位的認證就自稱”有機“上架販售,就算真的是有機方法種出來的,也是犯法的。
(比如這種自己貼上去的有機,在某些國家就是犯法的了)
但是在我國,這方面的規範沒有很嚴格,所以老實說我們只能自求多福
====
但先把國家的法律規範放在一邊,有機其實牽涉到以下四個關鍵問題: 1,有機食品就沒有農藥殘留的可能?
2,有機農作物就一定產量比較少?
3,價格貴就一定是有機?
4,有機的食物比較營養?
===
1,
”很多國家“都不會主動去抽樣檢查各個農戶的農藥使用是否超標、或農藥殘留是否超標,
在這個形式上,主要還是得仰賴消費者的檢舉,還有媒體的馬後砲。
最重要的是,常用的農藥有500多種,但是能通過實驗檢測出來的,只有400多種, 如果聰明的農家或是商人用的是那100多種的農藥,那算不算有機呢?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食物本身就是健康的,只是被農藥或是化肥污染了。 這樣看來,有機食品,其實不完全是一個健康的概念,而是一個躲避傷害的概念。
(迴避傷害,迴避過多農藥和化肥的傷害)
===
2,
有些農戶會以土地不肥沃或是蟲害的問題來解釋他們做了有機卻產量較低,農產品也不漂亮的問題, 這類型的農戶多數只是少加了一點農藥,就說自己的農產品是有機的了。
真正的有機種植其實不只會顧及農作物長的好不好, 還會顧及到土壤和生態多樣性, 這有一個專有名詞名為“永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

其實真正的有機,是不止對人體,還有對環境的負責
===
3, 
在有機食品的選購上,我國目前只能看牌子買, 如果廠商有意隱瞞,或是鑽漏洞,還是有機會被騙的,但這是沒辦法的問題,畢竟社會上人心險惡, 完全相信一家公司的任何說法,都是有風險的。
若有選購有機產品的需要,我個人的做法是多選幾家不同廠商的產品,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上。 如果有認識的農戶,能夠參觀他們的生產再進行選購,也是頗保險的一個選擇。
===
4,
“有機食品比不有機食品來的營養豐富"? 這問題的答案是“不一定”, 但是,有機食品的本來意義就不在於營養比不有機的還多與否,而是避開農藥對人體的危害之外,還有對環境的維護。
===
我想起前幾年,台灣的總統辯論有個環保聯盟屬的老兄提出他想在總統府前面的馬路旁和停車場種植有機無毒的農產品, 然後提供給小朋友當營養午餐的概念, 我實在不解為甚麼他可以坐在他那時候坐著的位置。
那我們看回去有機的定義,各位覺得路邊種出來的東西能不能算有機呢?
答案是肯定不是的:馬路旁的廢氣不就算是生產過程中的人造添加物了嗎?
而且這樣會無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