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2492|回复: 13
 
 | 
为什么盐会失了味?
[复制链接]
 | 
 
 
 | 
 | 
 
太五章13节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 
 
  我们现在所用的粗盐或幼盐多数是“海盐”,由海水制炼而成,这些海盐本身只是,“盐昧”,并无其它杂质。如果盐失了味,盐便不存在。可是耶稣说“盐若失了味,便被丢在外面,任人践踏”一语,到底怎么解释? 
 
  犹太地方和中东各地所吃用的盐多是“矿盐”或“井盐”。那些“盐块”,从矿场或井里挖出来,像拳头大的石头一般。其实也真的是石头,但石头外面包着一层“盐层”。犹太人或中东各地人们在吃饭时,右手拿菜吃,左手执着盐块用舌头去舐。家中每人有一盐块放在厨房中,在吃饭时候大家用自己的盐块。等到吃了几顿饭后,盐块的盐味逐渐减少,后来果然“盐失了味”,不再是盐块,乃是石头,于是他们顺手往门口一扔,以后那些不再有盐味的石块便任人践踏了。基督徒披戴着基督,若离了基督,还能作什么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16-1-2016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福傳的角度看,福傳是通過日常生活在光中而達到的,先是家人,因爲家人看我們的行爲最清楚,然後就是親朋慼友。 
爲人不好,卻講福音,會有矛盾。 
福傳不是去敲陌生人的門,或者和人聊天時突然無釐頭邀請他信耶穌,又或者在非基督教論壇開帖講耶穌。 
陌生人不熟悉我們的爲人,凴什麽信我們所傳的。 
如果家人看我們還是老樣子,家人都不信,更甭說要去外頭佈道了。 
爲人的改變來自對的心態和確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18-1-2016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8-1-2016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世上的盐,应该有防腐的性质和作用;神赐圣灵给我们,以致我们里面有盐。如果我们随从圣灵行事,则从我们身上可以尝到盐味,并可闻到基督馨香之气;但是如果我们离弃神,随从肉体行事,则我们身上就会失去盐味。  
 
“盐”应有作用,有益于人民,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认为活在世上,有我不多,无我不少的错误想法。应抱负着“盐”的功能,使不可口变为可口,使淡而无味的人生变为生之乐趣。这须要我们作到以下两点:一方面要作一个有味的盐,不要作一个失味的盐.  
 
“你们是地上的盐,盐若失了味,还有什么能使它再咸呢?它将毫无用处,只好抛在外面,任人践踏。你们是世上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隐藏的。 人们点灯,并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上,照亮屋中所有的人。  
 |   
 
 
 
 |  
|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6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2016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老的传统中,如果犹太人背叛了信仰,然后再回头时,在蒙接纳回到会堂之前,必须躺在会堂门口,请走进会堂的人用脚踩在他身上。有些基督教团体也继承了这一个传统,凡被教会法规驱逐的基督徒,在他蒙接纳归回以前,也要被迫躺在教堂门口,对走进来的人说:『践踏在我身上,因我是那失了味的盐。』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的主要功能是调味并杀菌,我们在这世上具有双重的功用: 
  1.是製造和睦。 
  2.是防止并消杀罪恶和败坏的因素。 
  「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盐失去咸味』象徵基督徒失去他们的功用,也就是变成和世人一模一样,毫无分别。 
  「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失去功用的基督徒,在神面前是无用的僕人,也不能受世人的敬重,反要被他们取笑、践踏;当主再来的时候,他们要被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哀哭切齿(太25:30)。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22-1-2016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失去功用的基督徒,在神面前是无用的僕人,也不能受世人的敬重,反要被他们取笑、践踏;当主再来的时候,他们要被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哀哭切齿(太25:30)。  
 
從弟兄的分享中想起這個問題,想知道你的看法: 
 
加爾文說,人一信主得救,就永遠得救,這救恩永不失去;但阿米念卻說,就是信徒也會失去救恩,今天信主得救了,但若行得不好,也會失去這救恩,甚至會「下地獄」--你怎麼看?(兩造都有聖經根據) 
 
這是至今兩派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 
 
 
 |   
 
 
 
 |  
| 
 | 
 
 
 | 
 | 
 
| 
 | 
 | 
 
 
 
 | 
 | 
 
 
发表于 22-1-2016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echan 于 22-1-2016 11:11 AM 编辑  
 
 
 
魔鬼的計劃就是破壞人成聖的過程。 
不惜用引誘, 說假話使人得不到救恩。 
 
『(兩造都有聖經根據)』 
說明魔鬼也會用經上的話, 扭曲一下, 掩飾真相。 
 
猶如在箴言第九章 
智慧婦人邀人赴宴, 
愚昧婦人也做相近的事, 說相近的話邀人赴宴, 
前者引人在明道路上邁進 
後者引人去陰府深處。 
 
 
用簡單理性來看: 
(1) 
『人一信主得救,就永遠得救,這救恩永不失去』會使人放膽犯罪。 
如這話是出自魔鬼, 是錯的,  
人會因而犯罪行為失去救恩, 正合魔鬼心意, 入了魔鬼的計劃中。 
 
 
(2) 
「今天信主得救了,但若行得不好,也會失去這救恩,甚至會「下地獄」」 
人信了話, 至力行好。 
若這話是對的,人不會失去救恩, 因為他已努力行善。 
 
 
即使這話是錯的, 人信錯了, 救恩還在喔, 因為人没有不信『信主得救』。 
這不符魔鬼的目的了。 
況且, 人多行善 (即使與獲不獲得救恩無關)也是對世間是好事。 
 
 
以賭仔心態, 
押注 (1)會有輸的成份 
押在(2)上, 不會輸, 押錯了也無損失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2016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实在还搞不清。说实话,就是我教会牧师说的我也未必照收。 
还是看看你怎么说吧。 
 |   
 
 
 
 |  
| 
 | 
 
 
 | 
 | 
 
| 
 | 
 | 
 
 
 
 | 
 | 
 
 
发表于 25-1-2016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簡單的說,阿米念派把聖經裡說到信徒失去奬賞解讀為「下地獄」。 
 
因為主再來的時候,有的信徒(得勝的信徒)要得主的奬賞(就是要與主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有的(失敗的信徒)不但沒有奬賞,反而還要受懲罰--就是被丟到國度的外面,在那裡「哀哭切齒」,「直等到他還完了一切的債」,然才能與主基督一同作王。也就是說,這些(失敗的)信徒至終還是要與基督一同作王(因此說,這救恩永遠不會失去),直到永遠,只是他們在作王前必須受懲罰。這就好像一個人因着平時偷懶不用功,結果就不能畢業,因此他必須補課,直到他達到所要求的程度為止。 
 
加爾文派信徒有個危險,就是憑着有「救恩永不失去」這"護身符",就很容易在主面前鬆懈,甚至胡作非為。但他們不知道信徒在得救之後,擺在他面前的還有得奬賞與否的問題。(人在還沒信主前,擺在他面前的是得救與下火湖的問題。)得勝的信徒在主來臨時要得主的奬賞,就是與主一同作王一千年;失敗的信徒就要受主懲罰(也許一千年之久),但在他受過懲罰之後,終必得勝,到那時也要與主基督一同作王,直到永世無終。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2016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且抛开阿米念派或加尔文派的说法, 
 
这是每个人面对的问题,你有什么领受? 
 
主赐信他的人救恩-信的人即是得救的人。但是,得救的人不等于得胜的人。 
只有得胜的人才能有天国的份。不能得胜的人虽然有救恩也是等于零。 
问题就在于得胜的准则了。怎样才符合得胜的准则呢? 
耶稣说,「我来并不是要废除律法,乃是要成全律法。」 
但是,谁能靠着行律法称义呢? 
罗3:20「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即是说,基督徒无法因行律法而得胜。因为,人里面的旧我仍然会战胜那个“新造的人”。那么,救恩是否变成了虚设的呢?基督徒真的能得胜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26-1-2016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家人看我們還是老樣子,家人都不信,更甭說要去外頭佈道了。 
爲人的改變來自對的心態和確信。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2016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6-1-2016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盐”应有作用,有益于人民,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认为活在世上,有我不多,无我不少的错误想法。应抱负着“盐”的功能,使不可口变为可口,使淡而无味的人生变为生之乐趣。这须要我们作到以下两点:一方面要作一个有味的盐,不要作一个失味的盐.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