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00|回复: 0

你的孩子是骆驼还是狮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2014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xinsrc_08202062315414212373761.jpg

德国哲学大师尼采用两种动物比喻人的精神状态:

第一种状态是沙漠里的骆驼,占90%,它自己并不想走,是被驼人拽着走,是被动的,用语言表述就是“你应该”。而孩子在学习上,在太多的事情上,正是被家长、老师逼着去做。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被动的,像沙漠里的骆驼一样艰难地爬行。

第二种状态是草原上的狮子。狮子在追赶羚羊的时候,它自已要吃,它拼命奔跑,它的心理状态是主动的,用语言表述,叫“我想要”。想让孩子真正学好,有成长的动力,得由内而外激发出他的成长动力,让他进入“狮子”的状态,如学 钢琴是他自己想学。要他学习,如果没有引发出内在的东西,高压逼迫,越逼孩子,问题越大,因为这不符合脑力劳动的根本规律。而孩子一旦进入“狮子”状态, 当孩子想要的时候,孩子发疯想要一个东西,进入了“我想要”的状态,发疯的这种欲望出来了。他自己会想办法创造条件把事情做好。

【感悟】
孩子是一个主体,你要把孩子当做跟你平等的人对待,让他做任何事情,由内而外启发,让他从心里产生要做这个事的欲望,这样他才能把事情做好。比如学习,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学好。

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家长和老师通常所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有它特有的规律,就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脑力劳动的特点是:想干这个事,别人逼着干是干不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是在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前提是,想办法激发他想要学习的意愿,他从心里想要学了,有了这种主动性才能学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1-2025 03:14 AM , Processed in 0.169191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