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713|回复: 11

写给未来人文艺术系的学生:没有历史的重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012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LLuSiOn 于 20-1-2012 09:28 PM 编辑

没有历史的重量
作者/梁友瑄 Jan 20, 2012 03:02:24 pm

【一种意见/梁友瑄专栏】

没有历史的重量,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题记

写给未来人文艺术系的学生:

那天从吉隆坡的苏丹街回来之后,就一直想给你们写封信,然而究竟是十年,二十年,还是更久以后的你们,我至今仍无法拿定主意。

你们那个时代的苏丹街是长成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依然像我的2012年这样,街上还矗立着吸引游客驻足拍照的文化遗产建筑,还是早已面目全非,成为捷运呼啸而过的其中一个站点?

我想告诉你们一些关于苏丹街在2011年的故事。

那一年,政府欲征用苏丹街的私人地段兴建捷运站,这项措施一旦落实,不仅近百名商家受影响,也将损毁承载了吉隆坡人百年记忆的两条老街道,即苏丹街和毗邻的茨厂街。为了向政府表达捍卫老街的心声,民间文艺团体在2011年9月16日自发举行了“茨厂街社区艺术计划”以及“守护茨厂”艺游老街月光会。

那一个晚上雨下不停,人潮却没因此散开。他们从人镜慈善白话剧社随着表演者缓缓移到积善堂旧址的停车场上,表演者们在一堵充满历史痕迹与岁月洗礼的斑驳墙前,为群众和这条老街的记忆献上一场场演出,像是致意,更像是一场捡拾记忆碎片的仪式。

然而这些事情,还不足以促成我想给你们写信的冲动。



维护古迹之名的破坏

那是离“守护茨厂”月光会约莫一个月后的事了,那时我和朋友路经苏丹街,惊见那堵充满历史况味的墙被刷成崭新的奶黄色,画上大大的红心,写着“守护茨厂”和“Jalan Sultan”;再过一个礼拜,墙的上方填满了大大小小的画作,查询后才发现这是《星报》为了唤起国人爱护古迹的意识所举办的活动,该单位邀请了约五十位本地艺术工作者,以它为画布,画上一副副他们眼中认为“守护古迹”该有的样貌。

我无法形容当下站在那堵墙前的感觉,看见用岁月累积数十载的美感,竟是被以维护古迹为名的活动所损毁。这本该以专业方式修复、保育的文化资产不仅完整性被破坏,你们认识欣赏文化遗产的权利也因此被夺走。

这样的事情其实不只发生在吉隆坡。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政府为了促进马六甲观光,马六甲市政局拨款举办马六甲河畔老屋墙壁彩绘工程,没有得到居民同意,就擅自涂上自认有本地文化色彩的图案,包括三大民族的脸孔和打扮等。许多居民、业者和文化工作者事后抗议,这些壁画并没有反映原有的历史风貌,而且还严重破坏世遗区的完整性。让原本能够和历史相互辉映的马六甲河尴尬地穿着四不像的新装,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坐立不安。

马六甲和槟城在2008年被列为世遗区,我们这个时代的当地政府反而陆续做出许多愧对世遗区的措施,不知道在你们时代的马六甲长成什么样子呢?



看不见岁月的灵光

那个时候的我有时会想,同样是彩绘和艺术活动,为什么这些人就不像同时期的国内外艺术家在槟城做的事一样,如立陶宛艺术工作者Ernest Zacharevic在本头公巷(Armenian Street)中,以保留老屋墙上原有的痕迹为前提,浅浅的勾勒出当地老街坊(木屐制造者)的面孔;又或者像Sculpture At Work公司,邀请本地艺术家Tang Mun Kian和Reggie Lee以“人民的呼声”为主题,用铁线漫画艺术,幽默、简约且低调地诉说着每个街道渐渐被遗忘的历史?

我的疑问当然早已有了答案。如果马来西亚真的是尊重历史的国家,在我那个年代,政府根本不会征收这些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段来发展,同时种种以守护,宣扬古迹为名却不幸破坏者古迹原貌的活动也不会发生。

为何历史站在他们面前,却总是相见不相识?不仅无法辨识墙上折射出来的岁月灵光、听不见、感受不到那曾历经几许风雨的岁月悠悠,还要这么粗枝大叶,站在既有的历史前,却天真地以为自己进入了崭新的新天地,以为自己可以随意抹去历史的痕迹,然后再给它一个新的名字。


遗忘南洋?

是什么样的教育会养成这样的国民?一次,我和在学院教美术的新朋友的聊天当中,分享了我们一起面对的难题,和我所教授的电影史一样,他也找不到自成一格的马来西亚艺术史(所谓马来西亚,就不应该只是在学习单一种族的艺术知识而已)。
槟城的铁线艺术壁画。

这片土地不是没有过去,然而在时代的进程中,许多种族政策的措施让马来西亚人民早已习惯活在平行线中,尽管友族就在身边,但相信没有多少人愿意真正去了解彼此的宗教和文化艺术的精髓,历史在美学教育中缺席,友族的文化艺术亦如是。

也许害怕被同化,许多马来西亚华人急着拥护“我族”历史,反而导致对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艺术趋之若鹜,“南洋”应为长期积累和不停演化的地域性文化,在此时却变成一个模糊的名字或者吸引游客前来的异国情调。

明明知道真正多元文化的国度不该是这样单一,但因为害怕“交融”被“融成一炉”,所以交汇也变得困难极了,於是在每逢佳节,各族人民穿上自己的传统衣服来个“家族合照”,但这不过是聊以慰藉的敷衍手段而已。

在创作上,除了学习世界艺术史,了解艺术和自己土地的连结亦同样重要,否则无法创造出具有时代价值和精神的作品。然而是的,在我这个时代,缺乏历史观瞻,没有文化底蕴,没有历史的重量,这仍是我们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如果到了你们那个年代仍然是同样的情景,我想跟你们说声对不起,那一定是我们做得不够了。
[img] [/img]

一个在学院的教书匠上。

【编按:照片为作者所摄】
梁友瑄是文字、影像工作者,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研究生,现在私立学院教授电影。


----------------------------------------------------------------------------------------------------------------------
没有历史文化,艺术如何走的更远?
篇文章虽很长,但请用心地把它看完,
念艺术的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4-2012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z,我正在找这些地方,请问在那里?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12 08: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我正在找这些地方,请问在那里?谢谢
evelaw 发表于 4-4-2012 10:57 AM



    “这些地方” 是指哪些地方?

   如果你有认真看文章,你应该知道这篇文章讲述的地方是指“苏丹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12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槟城的铁线艺术壁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4-2012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简直是博物馆,有各种风格和各大种族文化的建筑物。可惜的是那些建筑物和文化慢慢的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12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LLuSiOn 于 8-4-2012 06:22 PM 编辑

铁线壁画超越了一般沉闷的告示栏,也比手上握着的旅游传单更有立体感,在视觉上更有吸引力,实在是让人赞叹之作。





2008年7月8日,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和槟城的乔治市(George Town)被联合国教科文机构(UNESCO)鉴定为世界遗产。很多人都认识马六甲的峇峇娘惹及其文化,但是槟城乔治市的古迹及其精彩的故事也绝对丰富。 事实上,马来西亚拥有的独特景点不少,加上英治时期留下的产物和不同的文化发酵而成的古迹也很多,比如说吉隆坡的苏丹街,就是一个让外国游客都驻足多望一眼的地方。站在槟城的老街道,有一种蓦然的感动,在发展洪流冲洗下,这些古迹还能保留的这么完好。毕竟,上一代的建筑,这一代的艺术。古迹理应是保留给下一代的文化产物。上一代人珍重属于我们的这些建筑,让现在的我们参与了历史的纪录,也欣赏了一个国家文化和历史沉淀下来的艺术物。



要让别人去认识和珍惜古迹的方式不少。槟城的艺术家选用了极具创意的手法,利用铁线壁画来述说乔治市街道的故事。这样的方式,即能表达艺术作品,也 不会破坏一道墙,更重要的是,铁线壁画超越了一般沉闷的告示栏,也比手上握着的旅游传单更有立体感,在视觉上更有吸引力,实在是让人赞叹之作。铁线映在一 面老墙上,斑驳的岁月痕迹更是自成一格的变成了天然的优美画布。

如果你和道地的槟城人提起乔治市的街道,他们能说出该街道的别名,也未必能记得该街道“正统”的名字,如:打石街、卖菜街、椰角街……当你伫立在某 老街道的时候,这些艺术铁线,如同单格漫画,告诉你老街道所埋藏在岁月底下的老故事。即使你对乔治市不了解,也能从这些故事联想当时的情形,从中更加的认 识这座古城。

目前已经竖立的成品共有十几个,预计会有52件作品将在2013年完成。笔者的朋友驾着车子四处环绕,只找到了8个,其中包括装置在著名鞋子设计家Jimmy Choo曾经当过学徒的老店街道的《Jimmy Choo》 、《一脚踢》(上图),还有《太狭窄》等,铁线艺术壁画以漫画的方式诉说街道的老故事。穿街走巷的心情如同寻宝——碰见了一个就欢呼一次。槟城,这座对我来说有点熟悉的城市,原来蕴藏了许多象宝物一样珍贵的老故事。庆幸的是,有人将之记录,并流传了下来。

铁线艺术壁画地点包括:调和路、牛干冬、卖菜街、吉灵万山、甘光內、牛后、打石街、南华医院街、海墘、椰脚街、林萃龙路(港仔墘)、汕头街、卖肉街、柴路头、打石街、烟筒巷、本頭公巷、四方冷、日本橫街和大街。



http://www.bigfoottraveller.com/travelpedia/701

-----------------
哈,找个时间,到老槟城去穿一穿街头巷尾,看看找到多少个铁线艺术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2012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看到有趣的新闻。。。

26/6 - 年轻立陶苑艺术家恩尼斯在槟城啊贵街的“追风少年”壁画被人恶搞。有人画了一只庞大还嘴利齿的恐龙在摩托车后方来追逐“追风少年”。当晚,恩尼斯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画了一个身穿白色背心与蓝色短裤的小孩,勇敢地用一条绳子钳住恐龙,形成了一副有趣味画面。。。

原图。。。


加了恐龙。。。


加了恐龙和控制恐龙的小孩。。。


图片和资料来源: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98173?tid=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12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槟城现在的人文气息相当浓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7-2012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分享下。。。
槟城古迹区各角落的壁画地图。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 ... =1&relevant_count=1 本帖最后由 ck_07 于 18-11-2012 04:32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8 收起 理由
iLLuSiOn + 18 多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2012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美中不足的是,
本地文化遗产的艺术品不是由本地艺术家创作。

意义还是相差了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dadadei + 5 我很赞同
ck_07 + 5 这句话讲的很对,给个like。。。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8-2012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12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很想去槟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2-2025 04:10 PM , Processed in 0.15980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