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61|回复: 2

阿富汗‧佛寺遺址下採銅礦‧阿富汗面臨發展十字路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11-2010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富汗‧佛寺遺址下採銅礦‧阿富汗面臨發展十字路口

(阿富汗.艾娜克礦場15日美聯電)又是一個艷陽高照的日子。在阿富汗貧瘠的山區土地,一群考古學家和工人正忙於將一座具2千600年歷史的佛教寺院及各式佛像掘出土。

一名身穿長褲的中國女子打著傘,禮貌地趨前詢問工程進度,但她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


她是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MCC)的代表,這家公司不久前剛取得阿富汗艾娜克礦場的開採權,準備開發深藏在這片佛教寺院遺址底下的艾娜克銅礦。這個銅礦據稱蘊藏量排名世界第二。

北京投注109億開發銅礦

這個銅礦是中國在阿富汗的投資重點,北京共投注35億美元(約109億令吉)的資金開發它,是有史以來外國在阿富汗投資的最大項目。它也被視為中國準備進一步發掘阿富汗其它包括鐵、金及鈷等豐富礦物資源的第一步。

多年來飽受戰火蹂躪的阿富汗,一直都希望能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中國對阿富汗銅礦的投資,讓喀布爾政府每年也可從中獲利約12億美元(約37億令吉),並且能製造大量工作機會。

但是,這座礦場如今卻來到了發展與保存歷史的十字路口。

在漫漫黃沙之下,這裡是連接亞洲與中東的古代絲綢之路一處珍貴歷史遺址。

考古學家目前正極力搶救這個源自公元前7世紀的宗教遺址,包括一座寺院及多座圓頂佛塔。艾娜克礦場一旦開鑿,這些古代遺址很可能會隨之消失無蹤。

中國公司限3年搶救文物

2001年,位於阿富汗中部、擁有1千500年歷史的180米高的巴米揚大佛,難逃塔勒班政權的毒手,慘被炸毀,世人眼睜睜地看著宗教古蹟轟然倒塌,對容不下異族文化的塔勒班政權口誅筆伐。獲中國政府支持的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自然不願像塔勒班一樣背負千古罪人的歷史罵名。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原定在2011年底以前動工,如今他們與阿富汗政府達致非正式協議,給考古學家3年的時間,讓他們能夠及時挖掘出埋藏於地底的歷史古物。

一支考古學隊伍自今年5月起便展開挖掘工作,但他們坦言,無法在寬限期內搶救所有的古文物,由於缺乏經費和人手,搶救工程進度緩慢且零碎。

美國大使館派往參與挖掘工作的法國考古學家泰代斯科說:“這個遺址是如此龐大,至少需要10年時間進行考古工作。

3年只夠我們列出所有埋藏在當地的文物。”

出土文物可填滿博物館

在佔地2平方公里的歷史遺址,只有約15名阿富汗考古學家、3名法國考古顧問和數十名員工組成的考古隊在工作。一般上,範圍如此寬廣並擁有豐富文物的遺蹟,至少需要24名考古學家和100名員工參與挖掘工作。

法國考古學家馬基說:“這裡可能是古代絲綢之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交接點。

到目前為止,我們在此挖掘的文物已足以填滿阿富汗國家博物館了。”

目前,該座佛教寺院的建築已完全出土,寺院的走道、繪有壁畫的房間、各式陶製和石製的直立佛像與睡佛,都已一一呈現在眼前。

據指,在相信是寺院庭園的遺址,曾矗立數座4到5米高佛塔。

迄今為止,已有超過150座雕像出土,其中大部份仍留在原址。考古學家稱,有些雕像體積太大,難以移動,同時,他們也缺乏防止小件文物在搬動時碎斷的化學物品。

早知地底宗教遺址
     阿考古學家沒行動

阿富汗考古學家早在1960年代便知道艾娜克銅礦是古佛寺遺址所在,但多年來卻沒有動靜。

當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於2008年成功標下開採權時,也沒有人關心這座千年佛教遺址的命運。

人們在乎的,僅是眼前唾手可得的商業利益,如金錢回報、礦區保安以及礦場對外的運輸鐵路系統。

所幸在一群阿富汗和法國考古學家的努力下,終於喚醒世人對這個宗教遺址的關注。

毫無疑問的,艾娜克礦場將會是推動阿富汗經濟的一大助力。

根據阿富汗礦業部的統計,當地蘊藏約600萬噸銅礦,以當今市價計算,便是高達數百億美元的金礦。此外,開發礦場及其相關的運輸系統工程,也將製造大量工作機會及經濟活動。

負責考古事務的礦業部官員瓦希杜拉表示,礦場開始運作後,保護遺址將會是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與阿富汗政府的共同目標。

由於這是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在阿富汗的首個投資計劃,因此擬定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對該公司來說相當重要,特別是當他們準備競標當地另一礦場的開採權之際。

阿政府今年9月開始為位於中部的哈吉加克礦場招標,該處估計蘊藏19億噸鐵礦,是各國商業集團爭奪的另一目標;投標結果預計最遲2011年初公佈。

外國贊助考古工程捐款未到位

外國政府此前承諾捐助考古工程的捐款迄今未到位;副文化部長奧瑪表示,阿政府已撥出200萬美元(約627萬令吉)進行挖掘工作,目前仍致力徵求另外500萬至1千萬美元(約1千569萬至3千138萬令吉)的考古經費。

美國大使館發言人齊澤尼斯表示,美國已承諾捐助這個考古計劃,但仍未決定捐款金額。

艾娜克的銅礦自古以來便與宗教密不可分,部份出土的文物顯示,古人曾用銅礦裝飾神像和神壇。

不過,位於喀布爾南部約30公里處艾娜克礦場,也是巴基斯坦武裝份子的主要通路。今年7月,兩名美國水手就是在此被擄及殺害,致使阿政府在礦場附近部署了近1千500名警力。
星洲日報/國際‧2010.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11-2010 0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富汗‧華企採礦挖出佛教遺蹟
(阿富汗)阿富汗曾是絲路要塞,是來往古羅馬、波斯及中印必經之地,遺下巴米揚大佛等佛教藝術瑰寶。中國企業在阿富汗開挖銅礦時,又發現2600年前的佛寺及大量佛像,有西方專家相信是絲路最重大發現之一。
2600年歷史
包括佛寺建築佛像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MCC)早前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以南30公里的艾納克(Mes Aynak),準備開挖全球第二大的銅礦,在地底發現這重要的佛教遺址。Mes在當地波斯語解作銅,當地自古以來都挖掘出的銅裝飾佛像、佛塔,卻幾乎從沒發掘出任何文物,直至前年中冶集團贏得銅礦合約,才發掘出這重要的佛教遺蹟。
考古學家自5月起在兩平方公里的範圍,挖掘出佛寺建築群的走廊、房間及壁畫,還有院子裡多個逾1米高的佛塔,又發現逾150個或站或臥的佛像,部份高達1米半。法國考古顧問馬基(Philippe Marquis)說:“這大概是絲路最重要地點之一。這考古遺址出土的文物,應該足夠填滿阿富汗國家博物館。”
考古學家盼更多時間挖掘
中冶集團與阿富汗政府協議,讓考古學家3年內完成挖掘,但考古學家泰迪斯科(Laura Tedesco)認為時間太短。他說:“遺址如此龐大,考古工程隨時耗費10年,3年只能記錄遺址有什麼文物。”他們期望在11月入冬前把部份大佛及神龕搬走,但現時還未取得起重機等所需器材,亦沒有足夠化學物料,確保小佛出土後免受風化。(香港明報)
世華媒體‧2010.1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10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富汗採礦,挖出佛教遺蹟
(喀布爾16日訊)阿富汗曾是絲綢之路要塞,是來往古羅馬、波斯及中印必經之地,遺下巴米揚大佛等佛教藝術瑰寶。中國企業在阿富汗開挖銅礦時,又發現2600年前的佛寺及大量佛像,有西方專家相信是絲路最重大發現之一。

英國媒體報導,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MCC)早前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以南30公里的艾納克(Mes Aynak),準備開挖全球第二大的銅礦,在地底發現這座佛教遺址。
Mes在當地波斯語解作銅,當地自古以來都挖掘出的銅裝飾佛像、佛塔,卻幾乎從沒發掘出任何文物,直至前年中冶集團贏得銅礦合約,才發掘出這重要的佛教遺蹟。
考古學家自5月起在兩平方公里的範圍,挖掘出佛寺建築群的走廊、房間及壁畫,還有院子裏多個逾1米高的佛塔,又發現逾150個或站或臥的佛像,部分高達1公尺半。
法國考古顧問馬基說:「這大概是絲路最重要地點之一。考古遺址出土的文物,足夠填滿阿富汗國家博物館。」

這座2600年前的佛教寺廟內,藏有150尊大大小小的雕像,有些已經殘缺不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9-2025 10:23 AM , Processed in 0.13015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