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9|回复: 1
|
暑假练手:导演案头工作之剧本分析(分析剧目:《日出》)
[复制链接]
|
|
漫漫暑假,闲着无聊,翻了几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对其导演艺术中提出的一些概念与方法如主题颇感兴趣。尤其对“导演对剧本之分析方法”部分更勾起了试手之欲。刚好不久前读了曹禺的《日出》,趁着印象犹新,便将史氏之“主题”、“中心冲突”、“体裁风格”、“现实意义”、“最高任务”来解析《日出》。文毕,自己看了还觉得有点儿意思,想与诸位同好分享之。有谁谁想演《日出》或有参考价值乎?也希望有高明不啬指正。
导演案头工作之剧本分析(分析剧目:《日出》)
有关主题
有关本剧主题,一般分析多指本剧主题为揭露“损不足以奉有余”之吃人社会,并预言它的必然崩溃。也有指本剧主旨即对“日出”之企盼、光明之追求。应该说揭露是手段,追求为目的。只是作者的着力是一实一虚——前者浓笔重墨,后者点到为止。试将剧中各人物之性格行为或下场作一归纳,或能看出本剧主题之先后关系:陈白露的死、小东西的死、小录事的疯、翠喜的麻木、是作者对吃人社会的鞭笞、控诉与揭露的部分。而对潘月庭的虚伪、李石清的狂躁、胡四的贱相、顾八的俗相、张乔治的洋奴相、王福生的走狗相,作者在戳穿他们的同时也不乏怜悯。这其中陈白露与小东西的死是有必要拎出来,与方达生的离去,以及“日光”还有打桩歌,这一视一听两个隐喻的设置,构成了拒绝黑暗与追求光明这一主题的凸显。可以说作者更用心于此(追求光明),只是揭露的部分太惊心动魄了,这不免要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后者。而对于前者,作者基于艺术上的考虑作了留白处理。幸好如此,这个“不确定”的处理,是让剧本成为经典的众多因素的组成部分。
关于中心冲突
陈白露的死,固然撞击观众,引起哀叹。但第三场小东西自杀,乃至小录事杀子投河以及李石清丧子,不也一样引人悲悯?故寻找本剧之中心冲突——高潮,不能以正统戏剧之结构方式获得。实际上本剧之呈现方式,即一般论者提及的横切面方式,导致了人物的出场类似群像展览,这种方式的特点就是线路多戏份均分,结果就是中心人物、中心事件“不明显”了。但不明显不等于没有,实际上方达生来找陈白露要带她走就是中心事件。而作者就以方在滞留的过程中“发现”了陈白露的生活方式以及环绕、发生在他周遭的人与事,来展示这个吃人社会的众生相。所以陈白露就是中心人物。只是作者决意要写一个不要太象戏的戏,刻意的把戏分散了,故“中心冲突”似乎也分散了。但实际上中心冲突埋伏在戏的每一寸肌理,时不时跳出来冲击你的神经,出来时是血淋淋惨不忍睹的——就是人与金钱的冲突。在剧中作者向我们展示这样的世界:不光是身份地位的之争了,失去了它,人们立即陷入生死存亡之处境——黄省三求李石清、潘月庭时是这样,潘月庭对李石清过桥抽板时是这样,潘月庭大势已去时是这样,陈白露向张乔治借钱也是这样。
关于体裁风格
这是一个悲剧,但许多时候是以喜剧方式来呈现:陈白露穿梭于“群鬼”之间、“鬼打鬼”之场景比比皆是。除了第三幕(妓院)以及黄省三的出场戏,巨大的悲剧意味是隐藏在后面的。在风格上,一般要求真实、自然、生活化的呈现,让观众在许多细微的生活场景中,去体会玩味。但不排除在表现第二主题——追求光明时辅以浪漫主义手法处理如室外日光、陈白露倚窗观外场景及打桩歌等。
关于排演此剧之现实意义
《日出》是曹禺1936年的创作,以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城市社会为背景,其商品经济背景比较容易与现代的生活挂钩,也比较适合从现代的角度来解释。实际上不管是今日之中国还是外国,只要是贫富不均的商业社会,《日出》的演出就有现实意义。 过去一般解释《日出》时多围绕着阶级冲突,今天排演此剧,可以在突出人物性格命运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同时,把经济因素强调出来,从商品的、经济的角度解释这个戏,应该能让观众能更深刻地理解商品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关于排演此剧之最高任务
一是揭露商品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对人性扭曲戕害的一面,突出它对底层人民之不公,突出商品社会中金钱之恶的一面,人若不能正确处理与金钱的关系就要成为它的奴隶。二是讴歌那些不甘沉沦,拒绝黑暗的美丽的灵魂。
一句话:揭露黑暗,追求光明。
版主按:请注明这篇内容是原创还是转贴,谢谢。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16-9-2007 12:45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07 09: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