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97|回复: 39
|
大航海的历史系列
[复制链接]
|
|
长篇:大航海的历史一
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通过阅读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对富庶的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相信当时已日益流行的地圆学说,认为地球是圆的,只要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印度,得到大量的黄金、香料。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进行环球航行,但他本人却没能活着回到西班牙。1492年8月3日拂晓,3艘帆船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士港起航,向西驶去。率领这支船队的哥伦站在旗舰“圣玛利亚”号的船头,远眺无边无际的大海,陷入了沉思。此刻,他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既充满希望,又感到前途渺茫,还有几分恐惧。因为在基督教传说中,大海的四周是无底的深渊,当船到达那里时会被四周的魔鬼吞没。汹涌的大海使人无法捉摸,此行的结局也许是到达遍地黄金的地方,也许是葬身海底。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人类地理大发现道路上的第一步。
哥伦布(1451—1506年)的出身和出生地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他出身于航海事业发达的意大利热那亚城。他在年轻时就多次参加航海活动,通过阅读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和与长期从事远程航行的航海家们的接触,他对富庶的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相信当时已日益流行的地圆学说,认为地球是圆的,只要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印度,得到大量的黄金、香料。当时,欧洲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奇缺,严重地制约了资本的积累。当时欧洲使用的货币主要是金币,黄金又是重要的装饰品,是财富的象征,所以人们对它的欲望是无穷的,而欧洲每年的黄金开采量却非常有限。造成黄金缺乏的原因还在于此前东西方之间的不平衡贸易。欧洲社会上层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东方的香料、丝绸、瓷器和其它产品不断地运往西方,而西方却没有可以交换的产品,只有用黄金和白银来交换,导致了金银的大量外流。这一切导致了人们狂热地寻找黄金。哥伦布曾经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可以为所欲为,做到一切。有了黄金,可以把灵魂送上天堂”。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心理写照。恩格斯也曾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然而到哪里去找黄金呢?一些人把希望寄托在遥远的海外和东方。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关键是怎样到达那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见闻录》中把东方描写得非常富有,说那里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不过,当时到东方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遥远的东方要经过千难万险。11世纪时,欧洲封建主曾经组织过十字军,企图到东方掠夺一番,结果是伤亡惨重。采取和平的方法也是困难重重,当时通往东方的重要商路有三条:一条在北部,经小亚细亚、黑海、里海至中亚细亚;一条在中部,从地中海东岸经两河流域至波斯湾,再从海路到东方各地;还有一条在南部,经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到红海,再从海路到东方。北部的一条被对欧洲人仇视的土耳其人占据着,奥斯曼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正处于战争状态。另外两条被阿拉伯商人控制着,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敌对状态使欧洲人休想经过这里。东方与西方的一切交往都必须经过阿拉伯人的手,商品经阿拉伯商人转手后要提高8—10倍的价钱。长期以来,欧洲的贵族和商人就想绕过中东地区,另寻途径,到达中国和印度。到了15世纪末期,欧洲人终于具备了实现这一愿望的条件。15世纪末期,欧洲已经形成比较强大的民族国家,如英国、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任何事业都可以在国家的赞助下进行。当时的天文地理知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古希腊地理学家的地圆学说日益流行,在航海方面,欧洲的造船技术得到了很大改善,中国发明的罗盘针在欧洲已经得到了应用,在大海中航行可以不迷失方向,这使远程航海成为可能。同时在欧洲出现了一批敢于冒险的航海家和赞助者。在新航路的发现中,哥伦布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哥伦布四处寻求资助者,但到处碰壁,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他的说法,更不愿把钱用在这种冒险上。1486年,哥伦布来到经济基础强大的西班牙王宫,向西班牙国王陈述了他的主张和设想,并提出了一些条件。西班牙国王于1492年4月17日和哥伦布签订了“圣大非协定”,决定给予赞助,并事先封他为将要发现的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即在各海洋中由他亲自发现或取得的一切岛屿及大陆的海军上将,新发现土地的世袭总督,他有权把新土地上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为己有,但这些土地的主权属于西班牙国王。经过一番准备,哥伦布终于在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出发了。他的船队由三艘大帆船和87名水手组成。哥伦布指挥船队一直向西航行,他对途中见到的每一群海鸟和每一片水草都进行仔细的观察,不放过一点线索。1492年10月12日凌晨,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久盼陆地而不见,船员中怨声四起,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船头上的一名水手突然一声惊叫:“啊!陆地!”原来他在月光下隐隐约约地看到前方有一块陆地。天亮时,他们来到了一个岛屿。哥伦布立即上岸,面对繁盛的草木,他欣喜地宣布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这个岛屿就是现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哥伦布以为他已经到了印度,所以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哥伦布没有向西,而是由此向南继续航行,到达了附近的古巴和海地,发现了那里许许多多的大小岛屿。但使哥伦布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只是有许多他们从来没有见到的动植物和风土人情。尽管如此,土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哥伦布作为欧洲人中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者,虽然没有得到大量的黄金,但是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需求财富的欲望。起初,欧洲殖民者还不是赤裸裸的抢夺,而是进行不平等的贸易。当时这些岛屿上印第安人的生产方式还是极其原始的,因此,欧洲人带来的所有制品,甚至废物、玻璃碎片和每张用过的扑克牌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宝贝。他们用这些东西大量换取印第安人的贵重物品。印第安人把这些远方来的白人当成神仙派来的贵客,热情的招待,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对于他们的野心并没有提防。然而正是这些人宣布了他们灾难的到来。哥伦布到达海地以后,在那里建立据点,把欧洲的先进武器——大炮和火枪带到了岛上,开始了对当地人民的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哥伦布为了炫耀他的成功,带着掠夺来的财富和10个印地安人返回,于1493年3月15日回到西班牙的巴罗士港,向欧洲人宣布他已经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这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哥伦布得到了国王的礼遇,成为西班牙的贵族。
不久,西班牙国王决定再次派哥伦布远航。这次,哥伦布先后到达多米尼加、海地等地。此后,哥伦布又两次到达美洲。但由于哥伦布所到之处黄金不多等原因,他并未给西班牙国库带来巨大收入,也未能使自己成为巨富,反而遭到西班牙贵族的忌恨和排挤。1506年5月20日,他病逝于西班牙的瓦里阿多里德城。哥伦布至死都认为他所到的地方是印度。后来一个叫作亚美利加的意大利冒险家到了美洲大陆的另一边,看到了太平洋,从而证实了哥伦布发现的并不是印度,而是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个新大陆。后来,人们就把那里称为亚美利加洲,即美洲。与西班牙派人向西航行的同时,葡萄牙人也在不断地向南寻找通向东方的航路。葡萄牙人很久以前就在不断地向西航行。早在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就在国王的鼓励下,组织船只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接着,葡萄牙人达•伽马(1469—1524年)组织了更大的船队,于1497年7月8日从里斯本出发,先是循着迪亚士发现的航路,于同一年的11月到达好望角,并从那里折向北航行。1498年3月,到达了莫桑比克。在一个阿拉伯向导的指引下,达这里建立据点,但遭到当地人的抵制,所以他在购买了大批的香料、丝绸、宝石和其它东方特产后匆匆返航。他这次所带回货物的纯利润是全部航行费用的60倍。在以后的航行中,葡萄牙人带来了更多的人马和大炮,打败印度洋上各地有组织的抵抗,建立了许多商业和军事据点,终于控制了这条通往东方的航路。真正通过探险证实可以环绕世界航行的是麦哲伦。西班牙人虽然发现了美洲,但当时在那里所获得的利益却远远不如葡萄牙人在印度所获得的多,所以西班牙决意要继续向西航行,以求从西面到达印度。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人麦哲伦(1480—1521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五条大帆船和265名水手组成的探险船队出航,先是沿着已经知道的道路向西航行,然后转向南,沿着美洲大陆摸索着南下。途中曾经因冬天的寒冷而停留相当长一段时间。此后,在春天到来之际发现了美洲南部的海峡,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为麦哲伦海峡。在横渡太平洋时,麦哲伦的船队经历了严重的缺少食物和淡水的困难,一些丧失希望的人曾经发动反对麦哲伦的叛乱,叛乱的首领被麦哲伦抛在途中的荒岛上。1521年3月,终于到达了菲律宾群岛。麦哲伦的船队在这里得到了补充。麦哲伦在干涉岛上内部战争时,被当地的土著人杀死。后来船队沿着已经熟悉的航路进入印度洋,再沿着葡萄牙人发现的航路返回西班牙。当1522年9月船队返回西班牙时,水手们惊奇地发现所使用的日历少了一天。通过这次航行,地圆学说得到了确认。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的交往进一步扩大,但在初期,由于东西方在经济发展水平、武器等方面的差距,欧洲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活动,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占领殖民地,压迫和剥削当地人民,进行奴隶贸易。
[ 本帖最后由 skyblue312 于 2-7-2007 02:48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横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攻陷贝尔格莱德,攻陷布达,围攻维也纳,夺取了地中海 的东岸和红海要道。奥斯曼帝国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版图囊括以前的阿拉伯和拜占廷两个 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称雄一时。奥斯曼帝国在中古后期和近代的历史发 展中曾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个国家是中古后期兴起的。它的建立者是游牧于里海东南部呼罗 珊一带的一支突厥人。13世纪时,蒙古人开始向西扩张,迫使他们迁移。最初他们依附于 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在和拜占廷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1242 年,罗姆苏丹国在蒙古人的打击下瓦解。于是这支突厥人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机会,从此开始 发展壮大。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死后,他的儿子奥斯曼(1282—1326年)继位。 1300年,奥斯曼开始自称苏丹,宣布他的部落为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即爱米尔国。1301年,奥斯曼侵占了富庶的卑斯尼亚平原。当时奥斯曼的主要敌人是拜占廷帝国。拜占廷 帝国在小亚的土地是他扩张的要对象。1326年,奥斯曼夺取拜占廷在小亚的重镇布鲁 萨,控制了马尔马拉海峡,并把首都迁到布鲁萨,这一新的国家称为奥斯曼帝国,在国内居 于统治地位的土耳其人被称作奥斯曼土耳其人。这时奥斯曼帝国已经*近了欧洲,定都布鲁 萨使得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指向欧洲。
奥斯曼帝国真正大举扩张是在奥斯曼的儿子乌尔汗(1326—1359年)统治时 期。乌尔汗为了进一步扩张,建立了正规的常备军。他的常备军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得到采 邑的封建主提供的军队,另一种是新建立的军队,这种军队的规模初期并不大,但是装备精 良,训练严格,是奥斯曼帝国的主要战斗力量。这种军队的特殊之处是要终生服役,不得建 立家庭,待遇优厚,享有特权。在奥斯曼帝国,几乎仍然采用中亚的战斗体制,男孩自小就 要接受军事训练,社会以战争掠夺为荣,战士打起仗来英勇顽强。新军建立初期只有1万 人,到16世纪中期发展到4万人,17世纪初发展到9万人。当时,奥斯曼帝国有着良好 的扩张条件,拜占廷已经衰落,罗姆苏丹国也已经分裂。奥斯曼帝国首先占据了原来罗姆苏 丹国的大片地区,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大规模地向欧洲扩张。1331年,奥斯曼军队打败 拜占廷帝国军队,攻占了尼西亚城。1337年攻占了克米底亚,距离君士坦丁堡很近,实 际上已经占领了拜占廷在小亚的全部领土。1354年,乌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 领了加里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 乌尔汗的儿子穆拉德一世(1359—1389年)在位时,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整个色 雷斯东部。1362年,奥斯曼帝国攻陷亚得里亚堡,切断了君士坦丁堡与巴尔干半岛其他 地区的联系,并把首都迁到这里。1389年,欧洲联军与奥斯曼军队在科索沃发生了激 战,尽管由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波斯尼亚,瓦拉几亚,阿尔巴尼亚和匈牙利人组成的联军 作战英勇,在战斗中甚至击毙了苏丹穆拉德一世,但由于奥斯曼军队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联 军终于被打败,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保加利亚先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后来又被兼 并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这一胜利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欧洲各国为了拯救拜占廷帝 国,派出了援军。1396年,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战役中,奥斯曼军队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的联军,将近一万名十字军被俘,除了用巨款赎回300名贵族骑 士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从此,欧洲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扩张。于是,巴尔 干半岛逐渐落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拜占廷帝国危在旦夕。
但就在此时,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强大起来,并开始向小亚扩张。1402年,在安卡拉 附近的一次大战中,帖木儿军大败奥斯曼军,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1389—1402 年)被俘。这一事件暂时挽救了拜占廷,使之又勉强存在了一段时间。因为在这场战役以 后,奥斯曼帝国的地方割据势力抬头,巴耶塞特苏丹的四个儿子之间开始了争夺王位的战 争,新征服地区的人民也趁机掀起反抗运动,奥斯曼帝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不得不推迟 了向欧洲的扩张。
苏拉德二世时(1421—1451年)时,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战争停止下来,又继续 向欧洲扩张。1430年,苏拉德二世率军占领帖撒罗尼加,拜占廷实际上已处于包围之 中。到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统治时期,开始了对君士坦丁堡的直接进 攻。1453年,他率领20万大军和300艘战舰从陆上和水上同时进攻君士坦丁堡。君 士坦丁堡虽然有许多险要和堡垒,军民也进行了拚死的抵抗,但力量对比悬殊,守军只有不 足一万人。最后,城中的热那亚人作了土耳其人的内应。奥斯曼帝国以保留热那亚人在君士
坦丁堡城内加拉太区的商业殖民地特权为条件,利用涂油板将70多艘土耳其战船运过加拉 太后面的陆地,然后用这些船只搭浮桥,侧面攻城。君士坦丁堡被打开一个缺口。在顽强 地坚持了53天之后,君士坦丁堡终于在1453年5月29日被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三 世阵亡,千年的帝国灭亡了。土耳其人攻陷该城之后,大肆劫掠3天,许多居民被杀或被掠 为奴隶。奥斯曼帝国迁都于此,并把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即伊斯兰教的城市,著 名的圣索菲亚教堂也被改为清真寺。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使东欧失去了屏障。奥斯曼帝国继续扩张,在巴尔干,征服了摩利 亚和雅典公国,在爱琴海上,攻占了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占有的岛屿。1459年又征服了 塞尔维亚全境,1463到1465年间征服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479年占领了 阿尔巴尼亚。此外,在中间地区,奥斯曼帝国迫使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承认其宗主权。土 耳其人还把热那亚人在黑海岸边的殖民地及重要商业城市卡法夺了过去,克里米亚汗也被迫臣服于奥斯曼帝国。
此后,奥斯曼帝国暂时把侵略矛头指向东方。在苏丹塞里姆一世(1512—1520 年)统治时期,开始了与伊朗的长期战争。但是对伊朗的战争并不顺利。土耳其人主要是为 了夺取伊朗占据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和南高加索。只是在1514年打败过伊朗,并夺取 了查尔兰高地。此后进展不大。受阻的奥斯曼帝国又把矛头指向了南部。1516年,在阿 勒颇打败埃及苏丹的军队,1517年,奥斯曼军队没有受到抵抗就进入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埃及国家灭亡。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土耳其人夺取了地中海的东岸和红海要 道,占领了麦加和麦地那。
苏里曼一世(1520—1560年)时期,帝国达到了鼎盛。苏里曼是个非常有作为 的苏丹。他把全部精力放在进攻欧洲上,继位不久就开始向欧洲全面进攻。1521年,他 派兵攻占当时属于匈牙利的贝尔格莱德。1526年,在摩哈赤战役中击溃了匈牙利国王的 军队,攻陷布达。以后数次进攻奥地利,甚至打到了维也纳。但在欧洲碰到了德意志神圣罗 马帝国的全力抵抗,进攻的势头被遏止。 此后,苏里曼开始大举进攻阿拉伯半岛地区和北非。他首先派兵占领巴格达,完全占据 两河流域,吞并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又在很短的时间里占领了非洲的大片土地,攻占了 的黎波里和阿尔及利亚。他的后代在1574年攻占了突尼斯。到16世纪中期,奥斯曼帝 国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版图囊括了以前存在过的阿拉伯和拜占廷两个帝国的大部分地 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称雄一时。
1571年,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在勒班多战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打败,失 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从此,奥斯曼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盗将军大败无敌舰队
1588年5月,大西洋的万顷波涛在西南风的吹拂下,泛着排排雪白的浪花涌进英吉利海峡。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由南向北顺风疾驰,绣着基督和圣母神像的旗帜疯狂地扭动着身子,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喇喇的响声。舰队司令米地拉•西多尼亚公爵仁立在甲板上,身边围着一大群随从和舰长。他紧锁双眉,脑海里浮现出远方的普里茅斯港,狡诈、勇敢、技艺高超、神出鬼没的英国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一定正忙着准备攻击他的舰队。一丝不祥的预感从他的心底升起,怎么也驱赶不散。虽然西班牙元敌舰队覆灭的故事被人们讲了许多遍,但谁也猜不透这位未来的败军之将此时是何种心情,谁也理不清英国与西班牙几十年来的恩恩怨怨。
英国与西班牙原本保持着十分密切友好的关系。可在16世纪初,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的一段婚外恋情却埋下了两国矛盾的祸根。亨利八世的第一位王后是他的寡嫂阿拉贡•凯塞林,他们有一个女儿玛丽•都译。
1516年继位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是凯塞林的侄子。他对表妹玛丽•都锋一往情深,虽未能结成眷属,却一直自认为是她的“保护人”。1527年初,多情的亨利爱上了王后的侍女。美丽的安妮•博林,遂以王后没有男嗣,可能发生继承纠纷为由要求离婚。罗马大主教皇自然不同意这桩不光彩的婚姻。亨利“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决定进行宗教改革,建立独立的英国安立甘教会,摆脱教皇的控制。1533年坎特伯雷大主教克兰默在距伦敦30英里的女修道院开庭审理亨利离婚案。由于凯塞林拒绝出庭,他遂于5月23日判决亨利与凯塞林的婚姻无效。两天后,亨利就与已经怀孕的安妮举行了秘密婚礼。28日,克兰默宣布亨利与安妮的婚姻有效。同年9月,教皇把亨利开除出教。亨利八世与安妮也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伊丽莎白,她加入了英国国教。1554年,已继位英王的玛丽•都译与她表哥查理一世的儿子、她比小10岁的腓力二世(1556~1598年在位)缔结婚约,使两国在名义上联合起来。
然而祸根既已埋下,终要破土发芽。1558年,玛丽•都译病死深宫,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继承了英国王位。由此出现王位继承争端。伊丽莎自虽是玛丽•都锋同父异母的妹妹,但却不是大主教徒。在罗马天主教皇的眼里,她继承英国王位是不合法的,合法承继人应是苏格兰的玛利•斯图亚特女王。玛利,斯图亚特是苏格兰詹姆士五世与法国盖斯家族的玛利所生的女儿,也是英王亨利七世的曾孙(此时,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正俨然以罗马天主教国家最主要的君主和罗马教会卫士自居。他本来准备给妻妹一点颜色看,可是1558年4月24日,玛利•斯图亚特与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二世(1559~1560年在位)结了婚。那时,她的舅父盖斯公爵正在法国当权,想利用玛利,斯图亚特的关系把法兰西、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联合成为一个伟大的盖斯帝国。可是,西班牙正统治着尼德兰。“尼德兰”原意为低地,指莱茵河、缪司河、些耳德河下游及北海一带,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的一部分。英格兰的位置恰好威胁西班牙到尼德兰之间海上交通线的侧面。如果英格兰落人玛丽•斯图亚特手中,尼德兰必将不保。这对于西班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所以腓力二世宁愿支持伊丽莎白确保其王位,以制约玛利•斯图亚特的势力。而对于伊丽莎白来说,只要尼德兰掌握在西班牙手中,英格兰就始终处于西班牙的两面夹击之下,无法保持英国海面的制海权,也就无法保卫领土不受侵犯。这样,英、西两国表面上虽然一团和气,私下里却互相提防。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终于使两国关系出现紧张。首先是腓力二世在尼德兰推行残暴的统治,军事上野蛮镇压,财政上疯狂榨取,宗教上无端迫害,大大损害了英国对尼德兰的传统贸易关系。尼德兰人民多次发动起义,对抗西班牙的暴政。英国对尼德兰革命采取了支持的政策,向起义军提供资金,开放英格兰做尼德兰新教徒的避难处,并允许尼德兰的“海上乞丐”(一种打击西班牙海上贸易的私掠船)使用英国港口。其次是英国公开支持海盗行为。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也是一个日益发达的商业国家。当时,西班牙垄断了海上贸易,赚取了巨额利润,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三的贵金属。在能“让人的灵魂升人天堂”的黄金面前,年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岂会袖手旁观。她信奉的原则是“英国的商业需要英国战船的保护”。可是在1558年,英国海军实力还主要*武装民船,王室海军只有大船22艘。所以有人说:“英国的军人和海员都跃跃欲试,想向西班牙挑战,但是女王对于他们的呼声,却掩耳不听。”伊丽莎自不是不想挑战,而是她的力量远远不足以与强大的西班牙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她便暗中鼓励和怂恿英国的海上冒险家们破坏西班牙的海上贸易,掠夺西班牙的“金银船队”,从侧面打击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英国的海盗活动,使西班牙每年损失300万杜卡特。
普里茅斯人约翰•霍金斯是最早从事海上劫掠的海盗之一。1562年10月,他开始第一次贩奴航行。在非洲的几内亚海岸,他捕获了300多名黑人,然后扬帆直趋西印度群岛,用黑人换取了大量的兽皮、生姜、蔗糖和珠宝。1563年9月,他满载而归。这是大英帝国最早的“三角贸易”。1564年,霍金斯第二次出航。女王把自己的战船“耶稣”号折价投资于他的远航。1565年9月,他再次胜利归来,女工授予他一枚奖章以资褒奖。1567年10月2日,他第三次出海。女王借给他王室海军战船“耶稣”号和“米尼翁”号。他的表弟弗朗西斯•德雷克也参加了船队。霍金斯首先在几内亚海岸附近捕获、购买了500多名黑人,然后驶往西印度群岛,把他们秘密地卖给当地的西班牙殖民者。不料,在返航途中,船队遭遇飓风。于是,他避人西属港口桑约安港。恰巧西班牙新上任的墨西哥总督恩里奎斯也率领舰队进港躲避风暴。几天后,恩里奎斯向霍金斯发起突然袭击,杀伤了300多名英国船员,击毁了“耶稣”号。霍金斯猝不及防,只好率残部仓促逃走。他历经艰辛,才于1569年1月回到普里茅斯。
正当尼德兰和海盗问题搅得英、西关系不得安宁之时,西欧政局也发生了变化。1560年12月5日,弗朗西斯二世逝世,他的弟弟查理士九世(1560~1574年在位)继承法国王位,并暂由其母摄政。1561年8月,玛丽•斯图亚特回到苏格兰。1567年,她和情夫布恩华尔伯爵合谋暗杀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达恩里勋爵。1568年5月,玛丽•斯图亚特因此被废黜,逃往英格兰避难,从此被伊丽莎白拘禁。她的年仅13个月的儿子继位苏格兰国王,称詹姆士六世。对腓力二世来说,来自法国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吞并英国。他向伊丽莎白求婚,但遭到拒绝,遂改变对英政策,阴谋利用玛丽•斯图亚特造伊丽莎白的反。
1568年发生的另一件事,终于使英、西关系走向紧张。霍金斯的兄弟、普里茅斯市长威廉•霍金斯也组织了私掠船队,不时抢劫西班牙财宝船。为了不把英国女王牵涉进去,他们的船只都悬挂着尼德兰抵抗领袖奥伦治的威廉的旗帜,12月,私掠船把一支满载金条的西班牙船队,赶人了罕威、普里茅斯和南安普顿等英国港口内。船上的钱财属于热内亚银行,准备交付给正在安特卫普的西班牙将领阿尔伐公爵,作为镇压尼德兰起义的军费。伊丽莎白设法夺取了这批饷银,将其中一部分转送给欧洲大陆上的新教诸候。阿尔伐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便把留在尼德兰的英国船只和货物一律没收。伊丽莎白也毫不示弱,照样没收了留在英国的西班牙船只和货物。正在此时,传来了“耶稣”号被西班牙击毁的消息,更是火上浇油。失去饷银的阿尔伐公爵,一方面禁止尼德兰与英国通商,另一方面只好征收极其繁重的捐税,结果激起尼德兰人更猛烈的反抗。而英国海盗则继续大肆抢劫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财富。这样从1568年起,英、西关系逐渐紧张。腓力二世支持英国的天主教徒,伊丽莎白也开放英格兰,供荷兰新教叛徒避难。
从1568年10月起,英国国内外的大主教势力就开始议论英国最后一个天主教公爵诺福克公爵与玛丽•斯图亚特的婚事,并展开一系列阴谋活动,企图拥立玛丽•斯图亚特为英国女王,1571年,腓力发动了李多费阴谋,想用阿尔伐所属的6000人支持英格兰境内的大主教叛变,并在英国重建天主教的信仰。但伊丽莎白发觉了这个阴谋,镇压了贵族叛乱,并于1572年6月处死了诺福克公爵。于是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更加尖锐。
由于腓力二世正在对土耳其人和荷兰人作战,所以一时间无暇顾及英国。伊丽莎自认识到腓力的克制只是暂时的,一旦他腾出手来,就会设法剥夺她的王位。因此,她着手加强英国的防御,开始重建一度曾被忽视的英国海军。
霍金斯奉命重建海军,他对战船和火炮进行了改革。霍金斯设计的快速舰取消了高耸的前后船楼和舰首的撞角,这种战船重量轻,航速快,机动性强,威力更大。他还在战船上安装了射程较远的长炮(又叫寇非林)。当时军舰上普遍使用的火炮有三种:加农、寇非林和皮里尔。皮里尔是一种落伍的火炮。它射程较短,且只能发射20磅的石弹。加农和寇非林则是战船上的主要装备。这两种火炮的特性如下表:
架 式 镗 弹 重 最小射程 最大射程
加农 7.25英寸 50磅 340 2000
寇菲林 5.25英寸 17磅 400 2500
注:西班牙舰队还装备有1307门轻型火炮,如“Saker”,弹重5磅;“Minion”,弹重4磅;“Fa1eon”,弹重2.5磅到3磅,这些火炮威力大小,只能击伤人体,不能击毁船只。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出,英国人的远程火炮比西班牙人的多2倍,但在中程火炮方面,西班牙人比英国人多2倍。这种差异体现了双方不同的战术思想。英国人集中全力在远程战斗方面,而西班牙人则注重中程和短程战斗。这样看来,双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实力不相上下。英国人虽在火力方面不占绝对优势,但英国海员多经过海上掠劫的考验,技术十分优秀,习惯于在恶劣天气中航行。英国的船只也比西斑牙的轻便,易于操纵。西班牙人则多是惯于在良好天气中航行的海员,西班牙的船只与其说是一艘船,倒不如说是一座堡垒,上面挤满了陆军的士兵,而负责航行的海员却人手不够,其地位也只比划桨的奴隶略胜一筹而已。在英国人的战船上,水手虽然也是强迫服役的,但每天尚有4个便士的报酬,其作战积极性比西班牙水手高。
这支具有先天缺陷的西班牙舰队在米地拉的率领下未能摆脱倒霉的厄运。大西洋上的风涛是如此险恶,6月9日,米地拉进入柯鲁拉避风时,发现补给品腐烂了不少,大量淡水从新制的水桶中漏光,船只普遍需要修补,许多人生病。他建议暂停这次远征,到明年再图大举,可是遭到腓力的严辞拒绝。于是,在采购了新的给养之后,尽管天气恶劣,尤敌舰队还是再度启航,继续它那前途叵测的远征。
大敌当前,伊丽莎白仍在与帕马谈判。她之所以要为和平做最后的努力,是因为与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作战要冒很大的风险。舰队集中在普里茅斯港,主战的将领们等得都不耐烦了。霍金斯上书政府:“我们必须有所选择,是接受一个不光荣和不可*的和平呢?还是决心一战,以求得一个安静的和平?照我看,最可*最有利的途径,就是决心一战,攻击即为最可*的防御。”德雷克也写了一封措词极为强烈的信给女工的战争会议(这封信被认为是纳尔逊所建立的新英国海军思想的起源):“假使陛下与诸位大人都相信西班牙国王是的确想要侵入英格兰,那么毫无疑问,他在西班牙必正在作巨大的准备,而帕马的侵入也必须以这个舰队的行动力基础。假使若有方法阻止其舰队的行动,则他们即无法以征服者的姿态由海上来临,而帕马也被阻止在原地了。除了上帝的保佑以外,时间和地点的争取实力我们致胜的秘诀。假使我们能有50艘船、开往敌人自己的海岸边作战,则比更多的船,在我们自己海岸边要大为有利了。而我们出发得愈早,则成功的机会也就愈大。“6月15日,霍华德向主管大臣华尔新汉报告:“对付西班牙舰队的最可*方法,就是在他们的海岸边,或在他们的港日中,将他们击败。”6月17日,英国政府终于授权霍华德可以按照他认为“最适当的”办法去做。
这期间,英国人躲过了一次可能发生的毁灭性攻击。西班牙舰队的舰长和参谋们向米地拉力谏应乘德雷克尚未驶出海峡之前先将其击毁。这是海战常识,英国人要施展远程炮战,必须有宽广的海面以供调动之用,而西班牙人的攀登战术在狭窄的水面上才能更好发挥效力。如果这个建议被采纳,那么英国舰队必会遭到惨重失败。但是,西班牙国王有令在先,米地拉怎敢抗旨不遵。就这样,米地拉大摇大摆地驶过了普利茅斯,霍华德封锁了他撤退的航线。
7月21日,双方进行了第一次交手。英国人的长炮由于射程过远,所以即使击中了西班牙船,长炮发射的轻炮弹也穿不透船体;西班牙人则由于火炮的射程近,炮弹根本打不到英国船。虽然双方谁也不占优势,但是炮战仍然激烈地进行。弹药成吨地消耗下去。西班牙的各位船长劝说米地拉占领英国南部海岸的维特岛,以便得到弹药补给,并且坚守等到与帕马取得合作之后再行动。
英军也估计到了这一点,遂决定连夜向敌人追击。德雷克点起“复仇”号船头上的大灯,指挥舰队行动。可当夜深之后,他的灯突然不见了,跟在后面的船只有的徘徊不进,有的保持着航向不变,乱成了一团。直到7月22日日出,还看不见“复仇”号的踪影。原来,德雷克贼性不改。他听到一艘载有大量珍宝的西班牙船已经损坏,就熄灭了灯,偷偷的独自前去将其捕获,把它护送回了托尔拜港。
由于英国舰队发生了这次混乱,所以米地拉获得了喘息的机会。7月23日拂晓时,东北风起,米地拉马上发出全面备战的讯号,于是战斗又起。随后,在维特岛以南几里远的地方,双方舰队第三次交手。米地拉本来希望战胜英国人,但是这一次他的舰队又是无法制服英国人。他放弃了夺占维持岛的企图,转而向加莱斯前进。23日的战斗决定了整个战局。英国人远程炮击战术使双方的弹药都消耗殆尽。霍华德可以从附近的港口获得补充,而米地拉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无法获得任何接济。
7月26日黄昏,米地拉在加莱斯与格里斯尼兹角之间投锚,这时传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由于荷兰舰队封锁了港口,帕马无法出兵接应他们。此时,英国舰队的兵力增加到126 艘船,无敌舰队的实力却减少到了l24艘。
午夜过后,万籁俱寂,几艘小船悄悄地向西班牙舰队*近。突然,船上火焰升腾。英国人的火攻船来了!火光照耀之下,西班牙人心施摇动,魂飞魄散。虽然有一支拦截火船的巡逻船队,但在混乱之中竟未起任何作用。米地拉更是不知所措,发出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命令,叫各船砍断锚索。他的原意是等到火攻船过去之后,再来重占这个投锚地。谁知匆忙中多数的船砍断了两个锚,仅*剩下的一个锚根本系不住船只。火攻船本身实际上未造成任何损失,但西班牙舰队只能随波逐流向东北方漂走。
拂晓之后,德雷克和霍金斯等人立即扬帆追击。西班牙人的炮弹早已打光了,所以英军放心大胆地接近敌人以使弹无虚发。这场战斗一直延续到下午6时才结束。一个西班牙人记载道:“我们正在向北和东北航行,秩序异常混乱,彼此间距离都不一致。英军占着我们的上风,向我们作巧妙的射击,各炮并能彼此合作,使我方损失惨重。”
大风吹着西班牙舰队继续向北飘去,米地拉已经没有希望再度控制海峡了,于是决定绕道北海回西班牙。这是一个令人丧胆的冒险,不仅是多数船只已经损坏,而且所有的补给也不够长途航行之用。尽管如此,米地拉仍然有机会挽回这个厄运。那就是在苏格兰的弗尔斯登陆,鼓动苏格兰人反对英国女王。可是,此时他却一心只想回西班牙,舰队驶过了弗尔斯,向阿克尼群岛进发。8月7日,霍华德停止追击,返回基地。
故事的后半段更是悲惨,西班牙舰队返航时的损失极为惨重,许多船只都中途沉没。从里斯本出发的130艘船中,有63艘永沉海底。英军方面却连一艘船都没有损失。那些在爱尔兰海岸边失事的西班牙船只,其人员逃上岸后,几乎都被英国人捕杀。有些船只虽未失事,但其乘员所遭受到的苦难却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创伤、疾病、饥饿和口渴,死亡者数以千计。9月12日,米地拉终于回到了西班牙的艾斯柯列尔港。当使者把这些坏消息报告腓力时,他正坐在办公桌前。听完汇报之后,腓力没有改变常态,只是这样淡淡的说:“我应感谢上帝,使我具有这样大的权力,假使我愿意的话,我可以很容易的再建立一支舰队,只要泉源不断,则一道流水虽有时被阻止,也并无太大的重要性。”(这次失败之后,腓力开始着手建立一支远洋海军,以确保西班牙的制海权。他改用载重只有200吨的快速武装船只运送货物,有效地抵御了英国淘盗的袭扰。)
战争一直拖延到1604年。这期间, 1589年,德雷克出征西班牙无功而返;1591年,英国舰队在亚速尔群岛遭到西班牙舰队的突然袭击,损失了王室的重要战船“复仇”号; 1595年,德雷克和霍金斯最后一次远航,企图夺取西班牙的金银船队,但两人很快病死了;1596年,女王的宠臣、年轻的埃塞克斯伯爵组织了一次对西班牙的大规模出征,曾占领加的斯两周,但劳师费响,得不偿失;160l年,西班牙派出一支50艘军舰的舰队进攻英国,占领了沿海的几个据点,不料海上突起暴风,舰队损兵折将元功而返。1603年3月24日,伊丽莎白一世逝世,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继位,称詹姆士一世。他同西班牙结盟,战争终于结束。
击败西班牙元敌舰队,是英国人在夺取海上霸权过程中的第一个具有决定性的会战,是英国殖民扩张的序曲。它不仅挽救了英格兰,使之免受入侵的危险,更重要的是奠定了不列颠帝国的基础。英国人从胜利的喜悦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他们满怀必胜的信心和对海权的强烈渴求,走上了殖民主义的道路。最后米字旗终于飘扬在全世界各大洲之上,英国终于成为亘古以来所未有的海洋大帝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航海的历史二
《航海条例》之争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实力逐渐雄厚的英国资产阶级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向印度和美洲渗透和扩张,16世纪初,英国先后在苏拉特、冈比亚、马德拉斯建立了商站。仅在:1605~1627年的短短20多年时间里,英国就先后在巴已多斯、弗吉尼亚、新英格兰和圭亚那建立了殖民地。英国政治家、探险家兼诗人沃尔特。雷利爵士(1552~1618年)道出了英国人的座右铭:“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英国、法国和荷兰为了争夺海洋、贸易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荷兰原是西班牙的属地,1609年才彻底独立。它的造船业极负盛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几十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而且船只造价比技术先进的英国还要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以荷兰很快就成为欧洲的造船中心。那时,世界各国间的贸易交往主要依*海上交通。荷兰的商船队拥有1.6万余艘船只,占欧洲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世界运输船只的三分之一,被戏称为“海上马车夫”。这些商船队在世界各大海洋中游戈,几乎把欧洲的全部贸易都集中在自己手中。贸易上的垄断必然导致大规模的海上扩张。荷兰商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偷来了远航东方的航海图,旋即组织商船到达印度的果阿、爪哇和摩鹿加群岛等地。1602年,荷兰的商人和贵族联合建立东印度公司,在南亚迅速扩张,建立起一批武装商站。1603年在爪哇,1606年在马六甲,先后打败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军。1619年在爪哇建立巴达维亚城(今雅加达),后又到了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和苏拉威西。1621年,荷兰成立西印度公司,把势力扩展到美洲。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的台湾(后于1661年被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1642年,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发现了澳大利亚东南的塔斯曼尼亚岛。1648年,荷兰占领了好望角,在非洲南端建立起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殖民据点。荷兰人大肆扩张之时,英国正陷于国王与国会之间的剧烈冲突。冲突引发内战,并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2月,英吉利宣布为共和国,成立了克伦威尔为首的护国政府,护国政府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对外消除外国竞争者,使资产阶级的英国变成称霸世界的海上商业强国。
然而,此时荷兰到处排挤英国商人。在俄国和波罗的海各国,在北美殖民地和东亚各国,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区,荷兰人倚仗资本雄厚,基本土垄断了各国的贸易。1649年,又与丹麦签订条约,获得了货船免税通过松德海峡的权利,从而掌握了这一地区的贸易优势。最令英国人不能容忍的是,荷兰竟然在英国水域肆意捕捞鱼虾等水产品,甚至还把这些水产品拿到英国市场上高价出售,牟取厚利。这些情况早已激起英国资产阶级的愤怒。
英国意识到只有打击荷兰的海上势力,才能获得充分的贸易自由,使英国人变成世界上最富裕的民族。当时,位居欧洲一流强国的荷兰建立了庞大的海军舰队,其海军数量比英、法两国海军的总和还要多。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护国主克伦威尔决心实施规模巨大的海军建设计划。他出售没收来的贵族财产,筹资建造装炮80~l00门、排水量1000多吨的大型战舰,而荷兰海军最大的战舰装炮也只有40~50门。他改组并加强了海军机构各个部门,成立了专门负责海军事务的海军委员会,他加强海军训练,提高水兵的薪金和伙食标准,实行俘获和击沉敌船的奖金制度。到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的实力大大超过了荷兰海军。
有了强大的舰队做后盾,英国的态度逐渐变得蛮横起来,!“165l年2月,英国议会派出两位特命全权大使出使荷兰,提出两国应该结成更紧密、更真挚的同盟。什么是“更紧密、更真挚的同盟”呢?荷兰人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英国政府明确指出,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在国际条约和国际同盟中,两国应该像一个统一的国家那样采取行动,在某些场合下,甚至在内政问题上,荷兰三级会议应服从英国议会的决定。英国政府还说,如果这个建议被接受,还有“更重要的、将对两个共和国的幸福具有更重大后果的条文要提出来”。
这个建议自然遭到了荷兰三级会议的断然拒绝。克伦威尔遂于:而:年颁布了《航海条例)。《航海条例》是重商主义的典型产物。根据这个条例,自1的1年12月1日起,亚洲。非洲和美洲生产的任何商品,只能从原产地直接运人英国,且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输。违反条例的船只将被连船带货一并没收。同年,英国政府又宣布: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在欧洲以外各地生产的商品,必须用英国船只运人;运人英国的鱼类必须为英国渔船所捕,且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这样,主要从事转口贸易的荷兰便被排斥在之外。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1652年5月,英国海军将领布莱克率领20多艘舰船在多佛尔海峡巡逻,迎面碰上荷兰海军上将特罗普率领的42艘为商船护航的军舰。英国海军要求荷兰海军向英国国旗致敬,遭到拒绝。于是双方展开了4个小时的激烈炮战。结果,荷兰人损失了2艘战舰,布莱克的旗舰“詹姆斯”号被射穿了70多个弹孔。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了。
英国海军统帅罗伯特•布莱克,于1599年出生在英格兰西部的一个富商兼船主的家庭,他曾就读牛津大学。刀岁时,子承父业从事于海上贸易。内战中,由于精明强于、学识渊博、屡建战功,受到克伦威尔的器重并名噪国内。就任海军统帅后,他潜心研究海军战略,精心实施作战指挥,大大促进了英国海军的发展和海军学术的繁荣。
布莱克深知,海上贸易和渔业生产是荷兰人的“命根子”。于是率领战舰大肆洗劫荷兰商船,甚至远离军港到北海袭击荷兰的捕鲱船队,去苏格兰北方拦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运宝船,人波罗的海破坏荷兰与北欧的海上贸易。沉重的打击深深震撼了荷兰人成千上万只满载货物的商船躲在港内,急切地盼望着海军把他们护送出港。
1652年12月、日,荷兰海军统帅特朗普率78艘战舰(几天后,又有四艘战舰编入)出海,护送300余艘商船前往大西洋。12月10日,布莱克率领犯艘战舰在邓杰尼斯附近与之展开激战。结果,荷兰的300艘商船安然通过海峡驶往大西洋,英国却有3艘战船被击没,2艘被俘,6艘被打的遍体伤痕。
回到英国后,布莱克总结经验教训,认为纪律涣散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他把6名临阵逃脱者(包括他的弟弟本杰明)撤职查办,并制定了英国海军的第一个纪律条令。条令共分三十九条,其中有二十五条是要判处死刑的。例如,条令第七条规定:“每一名舰长和军官,都应该以身作则,并按其职位激发、鼓励水手和兵员英勇作战,不得表现怯懦、临敌逃跑、祈求饶命,如有违犯者应判处死刑或类似的其他惩罚”。第十四条规定:“在任何应及时作战的情况下,或逃脱、或后退、或不投入战斗,以及不尽力俘敌、射击、厮杀或致伤敌人的”判处死刑。纪律条令对英国海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海军著作家戴维•豪沃恩写道,正是布莱克“奠定了海军的传统,这些传统在以后数世纪中,一直是英格兰国家荣誉的柱石”。竭,工厂倒闭,乡村到处是乞丐,城镇的街道长满了荒草,昔日的闹市阿姆斯特丹竟有1500所房子空元一人。荷兰彻底垮川英格兰打赢了第一次英、荷战争。1654年4月15日,荷兰被迫缔结《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荷兰承认了《航海条例》,并保证赔偿从1611年起给英国东印度公司造成的损失。这次和约标志荷兰将海上霸权让位于英国的开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英、荷战争并没有根本解决两国的经济矛盾。l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英王查理二世一上台,就授予英国海军“皇家海军”的称号。他继续执行重商主义政策,争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独占海上运输业和殖民地市场,增加税收,大量销售英国工业品,英国政府于1660年再次颁布《航海条例》。新条例规定:殖民地不论输出和输入商品,都必须用英国船只装载。条例还指定了许多物品,如烟草、糖、原棉、靛青、染木等,只能运往英国和英属领地,首先满足英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多余的产品再从英国转销欧洲各地。1663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主要产物法令》。法令严格规定:凡在欧洲各地出产或制造的物品,都必须先输送到英国,再用英国船从英国海港启程,才可以转运到美洲殖民地。《航海条例)和《主要产物法令)严重损害了荷兰人的利益。
第二次英、荷战争于:1665年爆发。战争刚刚开始,荷兰就吃了一次败仗。1665年6月13日,英国约克公爵指挥137艘军舰在英国东海岸的洛斯特夫特海面与121艘荷兰军舰展开大战。荷兰的30艘战船被击沉,删名官兵葬身鱼腹,英国只损失了2艘战船和800人。荷兰认为败局已定,请求媾和。英王查理也以为胜券在握,下令大部分舰只退役,水兵复员,岂料这一目光短浅的行动,使英国遭到屈辱的失败。
1666年6月,英国收到一份错误情报:法国舰队已抵达英吉利海峡,准备进攻英国。(该年1月,法国路易十四国王已对英宣战)。英王查理决定,把舰队分为两路:由其表兄鲁伯特亲王率24艘战舰南下海峡,迎战法国人;由阿尔比马尔公爵率舰56艘充当鲁怕特亲王的支援兵力。11日,阿尔比马尔率舰扬帆驶向佛兰德海岸,不料遭遇了米歇尔•艾德里安森•德,路特率领的拥有85艘战舰的荷兰舰队。路特是一位行伍出身的将军。他1607年3月生于西兰省一位老水手的家庭。11岁时,小路特就随父亲上船当了实习水手,后来逐级提升。路特足智多谋、勇贯三军,但又平易近人,体恤士卒,一直是荷兰海军的灵魂和象征。阿尔比马尔不顾力量悬殊,英勇迎战。结果,英军伤亡巨大,几乎每艘战舰都挨了炮弹。12日,阿尔比马尔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即便情况最坏,我们一同勇敢战死,也比落在荷兰人手中受羞辱要光荣。战败是战争命运的注定,而逃跑则是懦夫的行为。”在阿尔比马尔的鼓动下,英军将士勇气倍增,顽强作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13日,在撤退途中,英军旗舰“皇家查理”号带领数艘战舰一头扎进沙洲。吨位最大,吃水最深的“太子”号也深深陷入了泥沙。荷舰蜂涌而上,纵火将,“太子”号烧毁。傍晚时分,荷军渐渐逼近了英舰。危急时刻,鲁伯特亲王率舰队回师增援。荷军未敢轻举妄动。14日,两位英军将领决定再次迎战荷兰舰队,挽回丢掉的面子。激烈的海战从清晨一直延续到下午4点。每艘英舰都被打得遍体伤痕,荷兰人却越战越勇。眼看皇家海军就要彻底灭亡。关键时刻,真是上帝保佑,荷军的弹药告磐,路特只好下令转舵返航。这次海战被称为“四日海战”。英国皇家海军有17艘战舰被打沉海底,5000多人战死,3000余人被俘,而荷兰海军仅仅损失了6艘战舰,2000名官兵死亡
“四日海战”简直是英国海军的奇耻大辱。8月,英国人终于找到机会报仇雪恨。首先在圣詹姆斯纪念日之战中,以1艘战船3艘火攻船和300人(包括5名舰长)的微小代价取得了击沉20余艘荷兰战船、杀伤7000多人的战绩。然后,罗伯特•霍姆斯爵士率一支小舰队偷袭荷兰的特塞尔岛,烧毁了150艘荷兰商船,给荷兰财政造成极大损失。
战争劳民伤财,英、荷双方困难重重,加之法国又意图称霸欧洲,两国遂于1667年1月开始和谈。为了在和谈中处于有利地位,路特策划了一次对英国查塔姆海军基地的奇袭。
该基地处在英国内陆腹地,位于梅德韦河上游,有18艘巨型战舰停泊在那里进行修理。基地的防护非常严密。梅德韦河遍布着浅滩和沙洲,是它的天然屏障。沿江筑有希尔内斯炮台,其火力控制整个江面。在梅德韦河口与查塔姆之间,还没有一根长800码、重14.5吨的横江大铁链。基地设有厄普诺尔炮台,岸上炮火能封锁港口,保护基地内的军舰。
1667年6月19日,荷兰舰队神不知鬼不觉地航行到泰晤士河口,趁夜黑风高一举推进了20英里,顺流上溯到梅德韦河。消息传来,伦敦朝野惊慌失措,宫廷和市内人心惶惶,一片骚乱。阿尔比马尔公爵急忙组织江河防御。但是,他的参谋人员却是“一帮没有用的侍从和帮闲,带着手枪也带着满脑子畏惧”。英军没能进行有效的挡截作战。第二天下午,荷兰战舰驶人希尔内斯炮台的防区之内。英军慌忙发炮还击。然而,由于火炮未按规定安装,第一发炮弹射出后,大多数的炮管都脱离炮床,掉进了后面的泥潭。英军官兵顿时不知所措,在荷兰人的舰炮轰击之下,纷纷抱头鼠窜,仅剩37人在阵地上坚守。荷军登陆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炮台,缴获了成桶的火药和价值4~5吨黄金的木材、桅杆、树脂、沥青等船用物资。
希尔内斯的陷落,使英国当局更加恐慌。阿尔比马尔儿匆匆赶到查培姆,准备再次组织江河防御。6月22日,英国在横江铁链下方的狭窄航道中凿沉了7艘舰船,企图封锁航道。然而,荷兰侦察船很快就探明了沉船位置。第二天,路特率舰顺利地绕过英军沉船,又用两艘火攻船压断了铁链,随后继续向上游推进。
6月23日清晨,荷兰舰队到达查塔姆。厄普诺尔炮台伽像巨大的横江铁链一样形同虚设。大炮年久失修,炮架破朽不堪,炮身锈迹斑斑。更糟糕的是,急急忙忙运来的炮弹,丸都与火炮的口径不符。荷军战舰毫发未伤就将英国的巨型战舰付之一炬。顿时,冲天火光熊熊而起。英军一位目击者写道:“这些威武雄壮、战绩辉煌的战舰的毁灭,是我生平所看见的事情中最令人痛心的。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见了都会伤心位血。”
几天后,路特率领荷军全部舰船,带着俘获的英国海军砌舰“皇家查理”号回到荷兰。这次奇袭使英国损失了20万英镑,也加快了和谈进程。
1667年7月21日,英、荷政府签署了《布雷达条约)。英国放宽了《航海条例》的限制条件,承认了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势力范围,荷兰人也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势力范围。英国把普洛兰岛(摩鹿加群岛)和南美洲的苏里南转让给荷兰、荷兰则把哈得孙河谷和新阿姆斯特丹(即纽约)的殖民地割让给英国。第二次英、荷战争终于结束了。
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后不到3年,又爆发了第三次英。荷战争(l672~1674年)。这次战争是法、荷战争的一部分。法王路易十四企图并吞荷兰,进而称霸欧洲大陆。他向英王查理许诺,打败荷兰后,将荷兰的瓦尔海伦岛、布里尔城和卡赞德城并入英国。查理经不往诱惑,于1672年借口荷兰的一幅画侮辱了英国人,突然袭击荷兰海军,从而拉开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遭到英国议会的反对。英国资产阶级认为,按照大陆均势原则,与日趋衰弱的荷兰相比,实力膨胀的法国才是英国真正的敌人。
英国海军表现不佳。6月初,英、法联合舰队集结在英格兰东南海岸,准备从海上偷袭荷兰。不料,荷兰老将路特先发制人,于7日清晨乘着强劲的东风率舰突然出现,直逼联合舰队。法军临战畏敌,打得缩手缩脚,只图自保。这一下苦坏了英军。英舰在荷军的包围圈中南冲北突,东挡西杀。激烈的战斗一直打到满天星斗。英舰4艘连同2500多名官兵统统冤沉大海。这一仗暴露出英、法海军貌合神离,没有统一指挥,根本不能协调作战的缺点。
1673年8月的特塞尔海战更使英、法两国关系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裂痕。当时,英、法联合舰队集结了:140余艘舰船(包括战列舰92艘、纵火船28艘、辅助船25艘),企图在荷兰的战略要地特塞尔岛登陆,建立前进基地,然后一举攻占荷兰本土。21日,英、法联合舰队逼近特塞尔岛。路特分派10艘战舰牵制法国舰队,亲率65艘主力战舰向英国舰队发起猛烈攻击。法国军舰只打了几个回合就丢下盟友逃之夭夭。英国舰队在荷军的围攻下,苦苦支撑,先后有9艘战舰受损,2000多名将士阵亡。夜幕降临时,英舰才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仓惶败走。
特塞尔海战之后,英军对于法军临阵逃脱的行为极度痛恨。议会猛烈抨击支持法国对荷作战的政策,终于迫使英国国王于1674年2月单独同荷兰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和约规定1667年的《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荷兰送给英国80万竞伦的补偿金,并把英国夺取的荷兰殖民地都让给英国。英国则保证不再帮助法国作战。
法、荷战争仍在继续,西班牙也加入荷兰一方对抗法国。1676年,荷兰战败。1678年,法国、英国同荷兰、西班牙缔结了《尼姆维根和约》。根据这个和约,英国坐收渔翁之利,获褥了北美的新泽西和东方的圣海仑拉。前者使英国战争期间占领的北卡罗来纳和南卡罗来纳和宾夕法尼亚等北美地区连成一片。后者成为英国东印度商业舰队的基地。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法、荷战争的延续,英国接替了荷兰的大部分海运贸易。当《尼姆根和约》签订之际,英国已经变成世界上的商业和海军强国。英国开始把它的殖民触角伸向法国的殖民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位继承起风波
西班牙和荷兰衰落后,欧洲大陆上能对英国的海上霸权构成威胁的国家就只有法国了。法国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海洋国家。它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优良港口、丰富的资源,海上作战潜力巨大。它在欧洲大陆上称霸,在亚洲和美洲侵占了大量殖民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很重视海军建设。财政大臣让,科尔伯是法国海军的总设计人。到1681年,法国已经训练出6万名熟练的水兵,建立了边防要塞部队和港口内的海军警卫队,制定了严格的海军纪律。到1689年,法国舰队的数量上相当于英国和荷兰舰队的总和。濒临地中海的土伦港、大西洋方面的布勒斯特港、敦刻尔克港、勒阿弗尔一德一格拉斯港、罗什福尔等港口也都已花巨款修建完毕,仅土伦港便可停泊上百艘战舰。因此,与法国交战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英国与法国是传统的敌对国家,历史上就曾为了征服对方,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进入海洋时代以来,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又产生了新的矛盾。17世纪中期之前,这个矛盾被英西矛盾和英荷矛盾所掩盖。从17世纪后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初,英、法之间力争夺海上霸权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曲折斗争,主要经历了英国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北美独立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等几个阶段,本节讲述的是三次王位继承战争中的海战情况。
英王查理二世死后,詹姆斯二世承继王位。他是一个虔诚的大主教徒,竭力恢复天主教会的权威。为了防止大主教会势力复辟,英国议会于1688年宣布詹姆斯自行退位,迎立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国王威廉为英国女王和国王。詹姆斯二世逃往法国。这次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此后,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英国和荷兰也在双重元首的统治下联合起来了。
自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早就在谋求欧洲霸权。他先是趁第二次英、荷战争之机对英国宣战,后又联合英国侵略荷兰,詹姆斯被废黜后,受到“这个家伙为了一台弥撤而抛弃了三个王国”的嘲笑(三个王国指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路易十四认为这是进攻英国的好机会,于是企图扶持詹姆斯复位。1689年,他派遣舰队护送詹姆斯在爱尔兰登陆,但一个月后被击溃。英国王位继承战争(1689~1697年)开始了。
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朝气蓬勃的法国海军勇敢地向英国海军发起挑战。在1690年6月30日的俾赤岬战役中,英、荷舰队的60艘舰船遭到刀艘法国舰船的猛烈攻击。英、荷联合舰队集中兵力对付法国舰队的后卫,法国舰队司令托尔维里沉着应战,指挥前卫对联合舰队实施反包围,从两侧夹击联合舰队。英、荷联合舰队阵角大乱,经过顽强的抵抗,损失了17艘舰只,其余战船有的逃进泰晤士河,有的则藏匿于荷兰海岸的沙洲群里。此战,法军连一只小艇也没有损失。以后差不多两年时间,英、荷两国的船只都躲在港内不敢出海。法国暂时掌握了制海权。
然而,法国海军存在两个先天的不利条件,足以抵消其海上优势。第一,法国是一个大陆国家,随时随地都可能遭到脑国的攻击,需要大规模的陆军来保卫陆上边境线。军费必然主要投向对付直接威胁的陆军。海军与陆军相比重要性较低,在长期战争中,不可能得到足够的人力和物力的补充。更何况,法国还要依*陆军力量在欧洲大陆称霸。第二,法国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有两道海岸线,必须把海军分兵两处。一旦两支舰队不能合兵一处,英国就能集中兵力将其各个击破。英国针对法国的战略缺点,一方面通过联合欧洲(大陆国家从陆地进攻法国,使它忙于陆上战争,间接削弱其海上实力;另一方面设法阻止法国的两支舰队会合。英国和荷兰加入了西班牙、奥地利、德意志等国组织的奥格斯堡反法联盟,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战争。
1692年初,法国决定派贝尔奉德兹元帅统帅3万名士兵在英国登陆。300余艘运输船停泊在诺曼底,升火待发。然而土伦舰队未能赶来与诺曼底舰队会合。英、荷联军抓住机会,先是于5月底在巴弗勒战役中大败企图故计重施的法国舰队,接着又集中优势兵力,经过两大两夜的鏖战,摧毁了法国40艘大型战舰。6月2日,英军火烧驻扎在塞纳湾的法国舰队,当场焚毁15艘战船。
这次打击使路易十四认识到他不可能同时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和一支强大的海军。为了实现称霸大陆的野心,他选择牺牲海军。从1693年起,法国减少了对作战舰队的拨款,转而鼓励私掠船袭击英、荷商船队。私掠船的确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曾劫掠了4000余件战利品,但这一战略远远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反法同盟的海军对法国实行贸易封锁,使法国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
战争使双方都精疲力竭。1697年9月,在荷兰海牙附近,英、法订签了《里斯维克和约》。法国交出战争中征服的地方,承认威廉三世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国王,并承认詹姆斯二世的次女安妮公主力其王位的继承人。反法联盟宣布解散。
和平只维持了三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就爆发了(1700~1714年)。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溘然长逝,他留下遗嘱把整个帝国都交给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力普•安爵公爵,但假如菲力普不愿接受,则给予奥地利的查理公爵。路易十四早就窥觎西班牙帝国的广阔领土,因此立即派菲立普前往马德里接受遗嘱,并于次年加冕,称腓力五世。在谁继承西班牙王位问题上,英国有着切身的利益。那时,英、荷两国的商船经常冒充西班牙船在西班牙与其殖民地之间从事贸易活动,一旦法国控制了西班牙帝国,这项利润丰厚的贸易就会被禁止。另外,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海上要道直布罗陀是西班牙领地,法国与西班牙联合起来必将称雄地中海,严重损害英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同时,如果西班牙站在法国一边,法国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集中力量对付欧洲的其他国家,不仅英国在尼德兰的贸易要受到威胁,欧洲大陆均势也会遭到肢坏。
果然,路易贼心不死。他以保护西班牙为借日,派兵侵入了西属尼德兰,同时严令禁止英国商人从事对美洲的贸易,还宣布詹姆斯二世的儿子为英王詹姆斯三世。英国怒不可遏,下议院马上投票通过一项议案,拨出大量军费招募4万名水兵和4万名陆军(其中1.8万人为英国人,其余为外国雇佣兵),并筹集武器,积极地准备战争。面对法国的挑衅,欧洲国家又组成了反法大同盟。法国也与俄国建立了同盟关系。
马尔巴勒公爵约翰•邱吉尔任反法联军总司令。陆上战斗以1700年,8月的布仑汉战役最为著名。英军以近5000人阵亡、删人受伤的代价,击毙法军1.2万人,俘虏1.4万人,包括、名将军和1200名校尉级军官,缴获了法军的全部大炮和难以计数的装备。自诩为“常胜之师”的法国陆军威风扫地。在以后的拉米伊战役、奥德纳德战役、马尔普拉凯战役中,马尔巴勒捷报频传。1706年,法军被迫退出意大利。1709年,法军被赶出尼德兰。
海上战斗集中在地中海海域。1704年,英国海军上将乔治•鲁克爵士率领英、荷联合舰队攻占了极具战略价值的直布罗陀。直布罗陀是地中海的咽喉,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要塞。漫长的海湾内风高浪大,没有港口可供泊船,岸边的悬崖绝壁更使人无法接近,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英军没有贸然从正面进攻,而是出其不易,在这座城市背后的地峡登陆。一小支水手分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划船至防浪堤下,乘守军不备,突然行动,迅速占领了防浪堤。随之大部队越过防浪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直布罗陀。占领直布罗陀就掌握了地中海战场的主动权,使土伦舰队和布勒斯特舰队分割开来,被迫各自力战,无法相互支援。路易意识到形势严重,立即命令土伦舰队出击,企图夺回直布罗陀。鲁克上将率舰迎敌。在马拉加战役中,双方都伤亡惨重,但未分胜负。法军返回基地,英军继续控制着直布罗陀。1705年3月,法国又派出13艘战舰进攻直布罗陀,同时一支陆军部队从陆路进行包围。不知法国倒了什么霉,舰队一出征就遇上风暴,部分船舰被风暴摧毁。实力大减的法国海军哪是骁勇惯战的英军的对手,一番较量后几乎全军覆没。法国陆军也在固若金汤的英军阵地前败下阵来。
从此,法国受到海陆夹击,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反法联军势如破竹,一路攻下遇到的所有要塞,甚至一度占领马德里,英国舰队则乘胜前进,直逼土伦港前开炮轰击。• 这时,欧洲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1709年,俄国军队大破瑞典军队。英国不愿看到俄国强大,担心欧洲均势受到破坏,因而在反法战争中消极起来。1711年:月,英国政府开始与法国举行秘密谈判,1711年4月,奥地利的查理大公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位,是为查理六世。这样一来,如果法国被击败,查理六世必然继承西班牙王位,神圣罗马帝国将成为大陆强国,欧洲均势又出现危机。英国为了保持欧洲均势,下决心结束这一旷日持久的战争。反法联盟中的其他一些国家既担心英国的海上势力进一步壮大,又害怕神圣罗马帝国掌握欧洲霸权,加上劳师费响,也希望早日结束战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战各国经过长期谈判,终于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1713年10月1日)和《拉斯塔特和约》(1714年8月7日),从而结束了战争。英国从西班牙得到直布罗陀、米诺卡岛和美洲大陆的贸易特许权,从法国得到圣克利朵佛岛、纽芬兰岛。新斯科舍。法国归还战争中从英国夺取的哈得孙海湾,并赔偿英吉利贸易公司的损失。法国还向英国保证,拆毁敦刻尔克的工事,驱逐已被推翻的英王詹姆斯二世的后裔。法国保证不与西班牙结盟,并再次承认安妮公主的英国王位继承权。
奥地利上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实际上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继续。奥地利君主查理六世在世时,曾颁发“国事诏书”,将王国交由长女玛丽亚,特蕾西亚继承。该诏书取得了欧洲各大国的同意。然而, 1740年查理六世去世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斑牙、撒丁等国,垂涎奥地利的广阔领土,拒绝承认特蕾西亚的合法继承权,要求瓜分奥地利版图。英国、荷兰、俄国、捷克和匈牙利站在奥地利一边支持特蕾西亚。英国参加这次战争主要是为了打击法国,争夺法国殖民地。因此,英国把战争重点放在美洲和印度,在欧洲战场上没有重大行动。
土伦海战是这次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1744年2月,在土伦附近海面,英国海军上将托马斯•马修斯率领舰队追击一支实力相等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英国舰队由于长期执行封锁任务,船底粘满了海藻贝壳,舰船航行速度较慢,马修斯不甘心让到嘴的肥肉跑掉,战斗队形尚未完全展开就下令开火。英舰的前卫同敌人的中军对阵,中军同敌人的后卫对阵。马修斯满以为担任后卫的海军中将理查德•莱斯托克会主动加入战斗,就没有发战斗信号给他,并忘了收回。‘成一路纵队前进”的信号旗。莱斯托克刻板地执行旗舰的信号,让他的后卫舰队空对着茫茫大海,一直没有投入战斗。这场战斗未分高下,双方损失都不大。战斗过后,马修斯以贻误战机之罪逮捕了莱斯托克,但当时英国海军把线式对阵战术当成了教条,在军事法庭上,莱斯托克被宣判无罪,马修斯却因没有严格遵守前卫对前卫。中卫对中卫、后卫对后卫的战术要求而被撤职。
1745年,法国为了牵制英军,派5000人护送詹姆斯二世的孙子查理。爱德华在苏格兰登陆。爱德华率军向英格兰挺进,企图复辟斯图亚特王朝。但由于得不到英国人民的支持,他很快就失败了。
此后,英国舰队分别于1747年在西班牙的芬尼斯特雷角、1748年在哈瓦那小胜法国一西班牙舰队。法国舰队在印度海域战胜了英国舰队,夺得马德拉斯。
在欧洲大陆,英国出资30万英镑支援奥地利。英王乔治二世还曾带幼子坎怕兰公爵亲赴欧洲战场,率领英、荷、奥联军在德丁根战胜法军。总的来说,以奥地利为主的一方和以普鲁士、法国为主的另一方各有胜负。最后,交战各国于1748年10月至11月间,签订了《埃克斯•拉•夏佩勒条约》。普鲁士从奥地利割取了西里西亚,特蕾西亚的王位得到了承认,法国在印度占领了马德拉斯,英国则维持现状。
签订和约不过是列强为了暂时休战而采取的策略,各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英、法的海上争夺也还未见分晓。八年后,第一次世界性的战争爆发,英、法展开了全面的军事斗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海防与海禁
丛市人家近,平沙客路宽。
明朝晴更好,飞翠泼征鞍。
观此五言律诗,辞旨清丽,构意精巧,意气昂扬,反映出作者不凡的才情与文学造诣。叹赏之余,谁也难以想象,此诗的作者竞是一位明朝历史上令人谈之色变的“倭寇”。生活在杭州湾畔的海宁人采九德曾亲身经历过一场所谓“倭寇”劫掠,这一群“倭寇”不过四十余人,其中一位临走之时,诗兴大发,在影壁上题下了这篇诗文。采九德在所著《倭变事略》中照录此诗后,感慨系之:“观此四十余贼,亦有能题咏者,则倡乱者岂真倭党哉?”很显然,即使是日本国内的汉学方家恐怕也难以挥洒出如此高妙的诗文,况且这种日本高级文化人并不多见,因此,这篇诗文的作者定为中国饱读诗书又怀才不遇的文士。采九德的怀疑确为我们了解明代“倭寇”问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有明一代,甚嚣尘上的“倭患”问题让朝野上下伤透了脑筋,而所谓“倭寇”是否为纯粹的日本国人,颇难一概而论。
古代中国与日本的交往可谓源远流长,随着地理知识的丰富与航海技术的提高,彼此间的往来开始变得愈来愈便捷。秦汉时期,日本诸国前往中国一般循朝鲜半岛北上,路途相当遥远,“渡三海,历七国,凡一万二千里”。但从六朝以后,日本人到中国多从南道浮海而来。如北宋雍熙年间,一位日本僧人由海路到中国后,曾上表陈述其旅途:“望落日而西行,十万里之波涛难尽;顾信风而东别,数千重之山岳易过/信风的帮助可以使漫长的航路变得轻而易举。同时,从中国到日本,也相当便捷,他当时是从浙江台州离开的,“季夏解台州之缆,孟秋达本国之郊”。而日本群岛呈南北纵向分布,南部诸岛屿与中国闽。浙沿海地区的交通显然更是快捷。
日本至中国南路航线的开通,在中日交流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为两国民间交往与海上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当然,这种民间的交往受到相当严重的制约。应当指出的是,海上航路的便利也给中央王朝的海防建设带来了新的考验。长期以来,日本群岛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南部诸岛的武士与商人开始进入中国沿海,进行走私及烧杀抢掠等海盗活动。日本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称为“倭国”,因而中国朝野便将入侵骚扰沿海的日本海盗称为“倭寇”。中国海岸线漫长,沿海抗拒官府的绿林人士也大多以海上诸岛为根据地,内外势力极易联手,共同向中央王朝的边区发动剽掠。这种严重的态势在明朝初年就已显露无遗。
元朝未年,江苏泰州人张士诚。浙江台州人方国珍分别在当地起兵反元。张士诚占领高邮等地后,控制了作为元朝南北交通枢纽的大运河。同时,方国珍起义军夺取了元朝运粮船只,以浙江沿海为根据地,阻断了元朝漕粮北运的海路。这两支义军中有不少是熟悉水路、精于海战的渔家子弟。元朝政府为恢复东南潜运与海运之路,用高官厚禄诱降张士诚与方国珍,但他们往往屡降屡叛,依!日各自占据着自己原有的地盘。如张士诚全盛之时的辖地就“南抵绍兴,北越徐州,达于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颖、壕。泅,东薄海,二二千余里”。东南沿海重镇如宁波。绍兴。杭州。苏州等地,均在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内。方国珍的地盘,则主要限于浙江庆元。台州、温州三路。后来,在朱元漳军队的进攻下,张。方两个割据政权先后败亡,但其残部大多逃亡海上,成为出没无常的海盗。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负固海岛”。行劫江湖的中国海盗与日本倭寇勾结起来,并为之向导,联合向明朝沿海地区频频进犯,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海患”。他们所到之处,焚烧民舍,掳掠财物,北起辽东半岛,山东,南抵福建。浙江。广东,“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
明朝初年“倭患”的出现还有一些客观背景。14世纪初,日本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各据一方,力争夺土地与人口互相攻伐,战乱迭起。在争战中失利的封建主及其武土们组织起来,到中国沿海进行武装走私,一有时机便大肆杀掠。元末明初中国改朝换代的混乱更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因此,在从辽东半岛到广东、海南数千里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在在出没”。可见,当时“海患”的性质较为单纯,主要有两股势力涉足其中,一是中国方面与官府对抗的海上绿林人士,即“岛寇”;一是日本方面的武装走私者。
为解决这种海盗性质的“倭患”问题,朱元漳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他在以重兵武力镇压的同时,派遣使者照会日本国王敦促其制止国人的侵扰行径。但日本执政者答辞简漫,毫无诚意,这使朱元漳十分不满。不过,鉴于元朝进攻日本严重受挫的历史教训,明太祖采取了克制与忍让的态度,力求从本朝内部解决问题。为断绝中外海盗的耳目与内应,他下令禁止滨海居民私自出海,并采取釜底抽薪的方式,大量招纳原张土诚。方国珍部下军士及濒海的船户。岛人、渔丁为兵,自淮。浙至闽。广,共计十余万人。这可以说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之始。这种政策虽然断绝了无数渔民的生活来源,但由于大量渔民被籍入伍,事实上由国家供养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由海禁造成的严重矛盾。
洪武十三年(138o年),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事发,据供称,日本官府与之有勾结。日本贡使伏兵于贡船之中,并将火药兵器藏于人贡的巨烛之中,等进宫朝见时,内外一齐动手。事情败露后,朱元漳无比气愤,毅然决然地断绝了与日本官方的关系,开始着手在沿海建设大规模的防务工事。洪武十七年(1384年),汤和等筑山东。江南。江北,浙东、浙西海上59城,以备倭为名,设置行都司。二十年(1387年),周德兴往福建福、兴。漳。泉四郡,筑海上16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这种海防建设称得上是朱元漳的创举,对于保障中央王朝海疆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明朝政府还增置沿海卫所,添造多橹快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从辽东至广东沿海共有五十多卫,拥有士兵二十余万,而且防御设施相当完备。如每卫有5个千户所,备有战船5O,每船旗军50名。也正是由于拥有了强大的海防力量,才使洪武一朝的“海患”得到有效遏制,未酿成大患。
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命太监郑和等率舟师3万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为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显示“天朝大国”的“物产丰饶”与“慷慨大度”,郑和携带大量中国珍奇特产,遍行赏赐。海上诸国对中国的珍宝财物极为艳羡,因而千方百计向明朝官府*拢。日本国首先遣使致意,表示愿意“归附”,并提出“人贡”的要求。当然,这种“归附”与“人贡”只不过是一种外交关系,并不意味着中国与日本两国间有某种归属关系。在中国封建时代,外国人到中国的所谓“人贡”,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经济交换关系,即“贡”少“赏”多。以“天朝大国”自居的中国君主往往随心所欲,大行“赏赐”。这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外邦人士前来。出于前车之鉴,明成祖朱棣自然对日本充满戒心,规定日本10年“人贡”一次,并限制每次人员200名,“贡船”二艘。醉心于中国财物的日本国人自然不满于“十年一贡”的强行限制,他们结伙而来,进入明朝境内,遇到官兵洁问,就以“人贡使者”应对。每当碰到这种“贡不如期”的情况,各级官员往往“俯顺夷情”,以“下不为例”不了了之。但这些“人贡使者”每每趁明朝守军不备之时,大肆杀掠居民,满载而归。
在这些伪装的“人贡使者”之外,为数众多的日本海盗直接用武力向明朝沿海地区进行杀掠,为此,明朝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抵御,给肆虐的倭寇以沉重的打击。当时最辉煌的战役即刘江指挥的辽东望海祸之战,生擒数百,斩首千余,使来犯的倭寇无一逃脱。这一胜利力挫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倭寇不敢再组织较大规模的武装入侵。可以说,到永乐年间,随着中日关系的密切,“倭患”问题也变得日趋复杂。
正统、弘治年问,沿海倭寇入侵屡禁不止。为此,明英宗特下诏沿海地区全力备倭,遣重兵防守要地,增筑城堡,严把关口,派兵分番驻屯海边咽喉之地。严阵以待的明朝海防大大减少了倭寇偷袭的机会,使附近居民得到较大的安全感。可以说,从明初到弘治时期,沿海“倭患”问题的性质较为单纯,中日两国的关系在表面上还维持着“朝贡”往来,即使在朱元漳与日本绝交之时,沿海3个市舶司并没有废止,也就是说中日仍然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贸易关系。然而,及至世宗嘉靖年问,中日贸易关系及“倭患”问题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15世纪末,日本诸岛又陷入诸侯割据的混乱之中,各大封建主都力争向中国的所谓“人贡”权,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嘉靖二年(1523年)五月,日本左京兆大夫内艺兴遣僧宗设,右京兆大夫高贡遣瑞佐及宋素卿先后至宁波。按规定,人贡须按先后顺序,由市舶司验货及招待。宗设早到一步,照例应先予接待。可是宋素卿是一位迁居日本的宁波人,熟悉明朝官场交接之道,他通过贿赂主管太监,让后者先行查验货物,而且款待规格远在宗设之上。宗设大为不满,凭借其人多势众,咆哮公堂,追杀瑞佐及其随从,并向明朝守军发起攻击。他们大肆掳掠宁波及周围地区,如人无人之境,备倭都指挥刘锦等人惨遭杀害。这一事件一时震动了朝野上下。
一小股入贡使竟然造成如此巨大的危害,这显然与明代中期海防力量废弛有着直接的联系。据记载,时至嘉靖年间,由朱元漳及朱棣等苦心经营的海防工事废坏已相当严重,战船。哨船“十不存一”,备倭卫所的士兵数量锐减,仅为原来的4/1O,这使得明朝军队在气焰嚣张的倭寇面前柬手无策。当时,内阁首辅夏言等人闭口不谈海防问题,而将这件倭人侵扰事件简单归咎于市舶司的存在,认为“倭患起于市舶”,建议罢置中舶司。明世宗以为言之有理,遂于当年罢省沿海市舶司。这一,举措可以说是明朝海禁政策最极端的表现。事实证明,这种极端的海禁政策是导致明朝中叶沿海“倭患”日益严重的最主要原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根本上讲,“倭患”问题反映了日本对中国物产的贸易需求。明代社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日本方面对中国许多商品需求量很大。胡宗宪《筹海图编》中专有《倭好》一节,记载了日本人喜欢的中国物产。如衣料类:丝。丝棉、布、锦绣、红线;日用器物类:针、铁锅。磁器、漆器。女人脂粉;书籍类:佛经、医书及四书五经,除此之外,日本方面还特别需要中国药材。同时,中国士民对日本商品也有浓厚的兴趣。如日本所产倭刀以其锋利精巧备受称道,成为官绅士民争相求购的珍品。另外,倭扇。描金饰物等,也颇受明朝百姓的欢迎。
起初,朱元漳虽与日本官府绝交,但仍保持着官方贸易,市舶司就是明朝政府专管海外贸易的正式机构。市舶司原设于江苏太仓黄家渡,后以地近南京,改设于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广东广州三地。市舶司在禁止海上走私。抑止好商牟取暴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使明官府调节有无,增加收入,节省海防建设的开支,达到了“利权在上”的目的,控制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日本使者到中国“进贡”之时,除正常的官方贸易外,还可以进行私人交易。明朝政府规定:日本官方贡物由朝廷收管,而使者自行携带的物品则可以自由处理,官方可以出价收购,日本人对官方收购不满意者,可自行上市交易,因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日本人贡使者实际上是一个特殊形式的贸易团体,也正因为有利可图,才会发生争相“入贡”的骚乱。
明朝官府本应正视与鼓励这种双方均获益的贸易关系,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加强海防,以保证万里海疆的安全。然而,首辅夏言等人敷衍塞责,将“倭患”起因完全归咎于负责对外贸易的市舶司,轻率地予以关闭。这种简单而愚蠢的做法不但不能遏制中日之间的贸易联系,反而使问题复杂化。从此,公开的交易转为暗中的走私,断绝了官方的大批收入,使好商从中牟取暴利。并由这种私下交易引起的争端,酿成更为严重的“倭患”。
在与日本人长期交往的过程中,沿海地区的富商大贾也认识到对外贸易的丰厚利润,“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方物,利可十倍”。不少沿海豪民建造巨型船舶,进行大规模的走私贸易,“法不能止”。同时,明代中叶,政治腐败,贿赂公行,土地兼并严重,不少生活困苦的贫民迫于生计,纷纷人海求生,一些宦途失意的士绅及穷困潦倒的秀才也混迹其中。时间一长,几种势力联合起来就形成了较为庞大的武装走私集团。这种走私集团必须以沿海的富商大姓为依托,帮助他们囤积及销售货物。市舶司存在之时,民间的私市相当盛行,走私货物得以较顺利地运销,彼此均有利可图,与“入贡”的日本人各行其道,这种武装走私集团并没有对沿海地区的安全构成多大的威胁。市舶司被严令全部罢撤后,中日贸易渠道严重受阻,这成为明中叶“倭患”大作的导火线。首先是携来番货的日本国人,他们只好将所带货物赊卖给当地的商人。但明朝本有禁止私人与番人交易的律令,市舶司撤消后,这种禁令更加严格。商人在无法迅速销售的情况下,只得拖欠货款不偿,“多者万金,少不下数千”,在日人催逼之时,只好避债而逃。日本倭人在无可奈何之余,只得求助于当地的官绅之家,而官绅之家拖欠货款更甚于商家,日本倭人为索钱款,久困于海岛之上,饥谨难耐,便登陆进行劫掠。
与日本倭人境遇相仿,中国原来的民间走私集团也陷入了困境。《明实录》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有一段记载,典型他说明了这一问题。据载,当时沿海走私集团最著名的头目为王直与徐海等,他们货物交易的中转站为余姚谢氏。明朝罢除市舶司后,谢氏借口“倭货…难于出手,随意贬抑货值,并拖欠了不少钱款。日积月累,王直。徐海等人逼索不己,谢氏又无力偿还,万般无奈之余,便恫吓道:“如再相逼,我将向官府告发/王直等人自然不甘心财货两空,便伺机报复。他们纠合同伙,包括与其熟识的日本倭人,趁深夜冲人谢宅,纵火焚烧,杀死男女数人,将其家私劫掠一空而去。地方官员闻讯后,为推倭罪责,向上司宣称倭贼人寇。王直。徐海等人也利用明朝官员及士民对倭寇的畏惧心理,所至之处,动辄以“倭寇”为旗号,其实内部真正的日本人寥寥无几。显然,这些“中国倭寇”的出现使明代的“倭患”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复杂,这同样也是明朝全面海禁带来的恶果。
上述几股势力联合起来,形成了声势惊人的“倭寇”集团。一时间,浙江。福建沿海地区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尤其是富商、贵官与之里应外合,使原来从事走私贸易之人大都变成明火执仗的强盗。横遭攻掠的城邑不计其数,被掠公私财物更是难以估量。浙东。福建沿海严重的“倭患”惊动了明朝最高执政者,朱纨受命任浙江巡抚,兼摄福、兴、漳、泉诸州府军事。朱纨虽然是一位任劳任怨、克尽职守的正直官员,但他对当时“倭患”起因的认识却很不全面。他片面地认为沿海巨商贵官的帮助与接应是“倭寇”四处横行的症结所在,因而下令禁海,不仅严禁渔民下海,就是海边带有双墙之船也全部焚毁,违者处斩。他宣称:“去外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群盗易,去中国衣冠盗难。”为此,朱纨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将抓获的通番*细数十人斩首示众,同时上报了有通倭嫌疑的数位贵官之家的姓名,请示上司予以惩戒。
朱纨的举措在沿海地区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也为自己招来了灾祸。当时,在有名的通商曰岸如浙江宁波、定海,福建漳州等,为谋取厚利,贵启’之家大都参与走私贸易,因而均可称为“通番”的巢穴。他们对朱纨的揭露与严厉措施恨之人骨,自然不会束手待毙。这些人通过种种关系,令朝中人士弹劾朱纨等人擅权专杀。世宗偏听偏信,很快罢免了朱纨的官职,并派人进行审查。没想到,审查的结果竞与朝官的弹劾如出一辙,朱纨愤而自杀。“倭患”的出现使明朝官府内部相互倾轧的丑恶暴露无遗。
朱纨死后,浙江巡按御史董威等人请求放宽海禁得到朝廷的批准,但这种措施并没有达到有效遏制“倒患”的目的,因为走私集团通过武力较量,看到了嘉靖朝野畏惧“倭寇”的心理,尝到了四处杀掠的甜头,进而转成了专门从事掳掠的职业海盗。明朝海防工事年久失修,兵士缺乏训练,毫无斗志,遇敌则溃,这种情形更使“倭寇”得意忘形,无所顾忌。另一方面,明朝虽又派出重臣前往勘乱,但只是处于被动守御的状态,元力主动出击,而“倭寇”之船却联翩海上,四处流动作战,故而能避实就虚,出奇制胜,使明军防不胜防,疲于应付。明军四处追剿,结果导致“倭患”的四处蔓延。工部待郎赵文华在倭寇猖撅的情况下,甚至荒谬地提出祷祀东海之神,以镇抑海患。这种自欺欺人的作法只能加重沿海官民的困扰,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横行的倭寇又在杭州城外上演了“流血成川”的惨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赋闲在家的杭州籍官员张赚在痛定之余,上言时事。他说:“下臣本是杭州人氏,在家闲居五年,颇知海寇始未。开始因为海禁特严,导致倭寇猖撅。而总督。巡抚等地方官因循苟且,玩忽职守,养虎贻患。”为此,他提出了三项对策:“一曰重军法之严以振积弱之气;二日招民兵以收必胜之功;三曰复海市以散从贼之党。”张赚就第三项对策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夫海市乃传统旧制,原非本朝创设,如果濒海之军卫坚固依旧,市舶司也元害民之处。只因武备日弛,难以应变,而海禁渐严,倭人乏食,这才是海寇猖撅的真正原因。如果军民训练有素,严阵以待,倭寇掳掠则有性命之忧,必转而从事货物交易。然后渐开海市,不仅可使倭党自行溃散,也可使濒海之贫民假此为生,不萌参与寇盗之意。”
张濂所言道出了明代中叶“倭患”猖撅的原因所在,提出的应对措施如在大力加强海防建设的同时,恢复海市以疏散从寇的平民等,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惜,他的上书并没有引起当局的重视,单纯的武力镇压仍;日在进行,而由此引发了更为严重而复杂的混乱,其危害甚至超过了“倭患”本身。如赵文华奉命祷祀海神,并督察沿海军务。他到浙江后,与总督张经发生兹龇龋,于是暗中连疏弹劾。张经虽然取得王江泾大捷,但仍被逮至京师,下诏狱处死。胡宗宪继任总督后,采取剿抚并举的策略,曾派人前往倭砦谈判。结果,“倭寇”方面提出“重开贡市”的要求,胡宗宪据实向朝中反映,因遭到一些朝臣的反对而未果。
胡宗宪虽先后设计诱杀“倭寇”头目徐海。王直,但引起了其同党的疯狂报复。同时,明朝政府征调全国各省之兵参与平乱,江。浙、闽。广各省加派粮响,当地士民苦不堪言。外省之兵往往!临阵畏避,却勇劫民财。沿海居民怨声载道,不堪敲剥凌虐的百姓纷纷投入“倭寇”的行列。据载:“自后,闽。浙、江。粤之人,皆从倭奴(即日本国人),然大抵多华人,倭奴仅十一二。”而这些从倭的华人一般被称为“好民”。福州长乐人谢杰在其所著《虔台倭纂》中对这种“好民”的活动作过细致的描述,他说:倭寇对于阎阎人家的贫富和衙门府库的虚实,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必有内线为之耳目。倭寇进犯之时,“千人四布,无一人知,鸣号而起,须臾毕集”,声东击西,处处得手,定有窝藏指示之人,这些人元疑就是“我之好民”。另据明人万表《海寇议前》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当时“倭寇”甚至受到一些平民百姓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如“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贼,但贪图其厚利,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铜钱用以铸火铣,用铅制子弹,用硝造火药,用铁制刀枪。……大船护送,关津不查不问,明送资贼”。“近地人民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边卫之官,有献红被玉带者,……(与)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则拜伏叩头,甘心为其臣仆,为其送货,一呼即往,自以为荣,矜上挟下,顺逆不分,良恶莫辨。”
这些沿海居民对所谓“海贼”的支持与欢迎,在于交结“海贼”可获厚利。由此可见,这些所谓“倭寇”在与明朝官军武力对抗之时,依然从事着贸易活动,并菲一味烧杀抢掠。只是在明朝严格的海禁政策下,这种贸易属于非法的范畴,原来的商人便转化为官军围剿的“海盗”或“倭寇”,显然,这种“商”与“盗”之间的转化,其关键就在于明朝政府是否实行海禁。当时有识之士明确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化为商,市禁则商转化为盗。”这些所谓的“海盗”打出“倭寇”的旗号,正是为了与明朝宫府进行对抗,以保护自己的贸易活动,即“商人转化力强盗,只有成为强盗才能继续经商”。
明朝历代皇帝对海禁的态度虽不尽相同,但从其执法的主要依据———《大明律》的条文来看,大明工朝全面实行海禁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大明律》明确规定:“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棉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另外,《大明律》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大船,而没有这种船只,是不可能出海的,私自携带违禁物下海,及与外番交易者一律处斩,并枭首示众。甚至帮助与交结这种违禁海商的平民也要充军发配。也就是说,根据《大明律》的规定,沿海居民下海也是违法的,更不用说与外番交易了。而那些私自下海与倭人交易者是冒着极大的风险,他们都是明朝官军可以逮捕法办的重罪犯。为了继续自己的贸易活动,他们只有挺而走险,武力抵抗。
然而客观贸易需求是无法遏制的,丰厚的交易利润充满了无限的诱惑,严峻的海禁更使中外贸易有利可图。当时人形象地描述道:“片板不许入海,艨瞳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如嘉靖间曾任福建巡抚的谭纶指出:“海上之国,方圆千里以上者多至不知其数。无中国绫锦丝棉之物则不可以为国。海禁愈严,中国货物价值愈厚,而奔趋贸易者愈众。私通不行,则伴以攘夺。”可见,这些海盗抢掠之物也并非仅为自己享用,而是有着明确的商业目的,这恐怕是与一般强盗大不相同之处。据郑晓所著《吾学编》的记载,当时所谓“倭寇”成份相当复杂:“凶徒、逸囚。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等等,其中不乏落魄无聊的文士书生,因而能即兴留下了采九德看到的那样精彩诗篇,由此可见,明代所谓“倭寇”大都为中国沿海的武装走私集团,真正的日本人只占其中的亏已小一部分。
我们发现,沿海“倭患”在明朝官府的镇压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非但没有僵旗息鼓,销声匿迹,反而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据谢杰所云:“向之互市,今则向导;向之交通,今则勾引,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是则闽。浙及广之所同也。”也就是说,原来从事贸易的平民,今天成为海盗的向导;原来与海商往来的百姓,今天成为接应的*细,在全面海禁的情况下,沿海居民似乎都变力强盗了,福建。浙江。广东等地都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明人王世贞还毫不夸张他讲道:“自节帅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这种“全民皆寇”现象的出现,自然不能归咎于沿海居民,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俗话说:“*山吃山,*海吃海。”这反映了相当精辟的经济思想,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吻合。明朝时就有这样一种说法:“海者,闽人之田”,即福建沿海居民将大海视为衣食之源。这其实带有相当大的代表性,“滨海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以望岁,只有视渊若陵,久成习惯。”沿海地区的土壤土质不适合农业生产,农民只有向海洋进军,*海洋图生存。海洋不仅有通往四方的航路,更是拥有各种资源的宝藏。明朝官府的海禁政策完全不顾沿海人民的死活,断绝了当地居民的生路,元怪乎人们纷纷向“倭寇”*拢。如谭纶所指出的那样:“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同样,沉重的赋役负担与贪暴的官吏压迫也是使沿海居民“从倭”的推动力。有识之土指出:“海滨之民,疲弊甚矣!官司之所困,征役之所穷,富豪之所侵,债负之所折,怨人骨髓。”种种因素都把大批平民推到了“下海”的这条生路上。
另一方面,东南沿海地区又是当时中国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可供交易的商品,也极大地培养了当地人民的商品意识。王直、徐海等著名的“倭寇”头目都是商人出身,他们都是看到海上贸易有利可图,才转而下海从事违禁交易的,从这一点上讲,明代“倭寇”属于较典型的商人型强盗。
明朝中期的沿海“倭寇”在戚继光。俞大酞等名将的围追堵截下,逐渐平息下来。与此同时,在一些官员的倡议下,明朝官府不得不放宽海禁,这种明智的措施使长期军事行动难以压制的局面迅速稳定下来,这甚至使一些官员也感到吃惊,从而更明确地认识到“市通则寇转化为商”的道理。海防力量的增强以及海禁的放宽,是从根本上解决“倭患”问题的两个必要条件,两者不应相互抵触,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强大的海防力量是保证自身安全及发展对外贸易的保障,而畅通的对外贸易又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遗憾的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往往出于狭隘的皇权意识,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中国古代社会同样存在着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以及开发丰富海洋资源的现实需要与可能性,而官僚统治集团不仅不给予积极支持,反而拼命镇压,视之为洪水猛兽。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封建统治者往往将自己地位的巩固看作是最重要之事,而不会设身处地为普通百姓的生存着想,他们只要求天下士民百依百顺地接受管制,而绝不会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封建专制制度是阻碍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以及海洋资源开发最主要的绊脚石。
长期以来,中央王朝的统治者习惯认为中国为天下四海之中心,周围“四夷”不过是不堪人居的蛮荒之地,根本不存在平等贸易的基础。中国作为“天朝大国”,无奇不有,无所不包,也就不存在开展中外贸易的必要。无所不有的“天朝”根本不需要与外国通商贸易,只是为了让外国人有日用必需品,才特开“皇恩”。这种妄自尊大其实就是一种对世界时势毫无所知的愚昧,而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闭塞与愚昧,将中国隔绝于世界市场之外,从而丧失了种种发展机遇。直到携带洋枪洋炮的西方近代殖民者毫不客气地砸开中国的大门,衰弱落伍的“老大帝国”只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中国近代史的惨痛与屈辱,恐怕远非明代“倭患”所能比拟,而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却是无法忽视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航海的历史三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美洲的发现、经由好望角前往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
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亚当•斯密
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6世纪的欧洲扩张中居首位。乍一看, 这似乎有悖常理。16世纪以前的数百年中,伊比利亚半岛一直是穆斯林的一个据点。由 于有许多摩尔人和犹太人留居该地区,种族和宗教的多种多样成为穆斯林统治留下的一 份剩余遗产。此外,众所周知,16世纪以后,伊比利亚的国家迅速衰落了,并在整个近 代中始终居于微不足道的地位。那么,如何解释16世纪时西、葡两国短暂而辉煌的扩张 呢?本章首先探讨伊比利亚扩张主义的起源问题,然后论述东方和美洲大陆的帝国建立 过程,最后阐明16世纪末伊比利亚半岛衰落的原因和征兆。
一、伊比利亚扩张主义的根源
宗教是促成欧洲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无论哪里都没有象在伊比利亚半岛那 样显得更其重要。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他们长期反穆斯林的圣战记忆犹新,始终为这 种记忆所激励着。对欧洲其他民族来说,伊斯兰教是一个遥远的威胁,但在伊比利亚人 眼里,则是一个传统的、永远存在的敌人。半岛大部分地区曾处于穆斯林统治之下,即 便到15世纪,南部的格拉纳达仍为穆斯林的据点。此外,穆斯林还控制着附近的北非海 岸,而土耳其的海上力量又在不断增长,使整个地中海都感受到它的影响。其他欧洲人 参加十字军远征是凭一时高兴,而虔诚、爱国的伊比利亚人则认为,进行反伊斯兰教的 斗争是不可动摇的、必须履行的责任——是宗教义务和爱国需要的结合。
航海家亨利王子率先于1415年以他在攻占直布罗陀海峡西岸的城市和要塞仲达时表 现出来的勇敢而出名。同样,伊莎贝拉女王为强烈的宗教信念所鼓动,决心消灭穆斯林 据点格拉纳达,并将战争推入敌人在北非的领地,就象葡萄牙人先前在仲达所做的那样。 伊莎贝拉干1482年开始对格拉纳达的讨伐,一个村庄接一个村庄地向前推进,直到1492 年获取最后胜利。胜利后,西班牙人立即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梅利利亚城。1492年, 女王还下了一道法令,要求西班牙的所有犹太人或者接受天主教,或者离开西班牙;10 年后,又对留居卡斯提尔的穆斯林颁布了一道类似的法令。
当地理大发现揭示有更多的穆斯林有待于消灭,有新的异教徒有待于从盲目崇拜中 解救出来时,伊比利亚人的讨伐运动扩展到了大洋彼岸。葡萄牙的印度殖民地总督阿方 索•德•亚伯奎在围攻马六甲时,曾用这样一些赞美之词激励手下士兵,他说:“我们 将为我们的主出色地效劳,把摩尔人从这地区驱逐出去,扑灭穆罕默德教派之火,使它 今后永远不会重燃。”同样,曾追随科尔特斯前去墨西哥的征服者之一贝尔纳•迪亚斯 在回忆录中记述道:“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之后, 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扎,要不然他 们的灵魂可能已下到地狱。”
诱使伊比利亚人去海外的还有四群岛屿——沿非洲海岸而依次南递的马德拉群岛、 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和西越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这些群岛所以很有吸引力,不仅 是因为它们富饶多产,还因为它们提供了战略基地和泊船港口。葡萄牙人于1420年开始 拓居马德拉群岛,他们首先获取高质量的木材,然后生产可致厚利的蔗糖。当巴西人制 低糖价与他们抢生意时,他们从克里特引进了白葡萄;直到现在,独特的马德拉甜葡萄 酒仍是用这种葡萄酿制的。
马德拉群岛无疑隶属葡萄牙人,加那利群岛则大不相同,西班牙和葡萄牙都要求占 有它。经过上诉罗马教皇和在当地进行凶猛的争斗之后,葡萄牙人放弃了对加那利群岛 的要求,而西班牙人则承认其他三个群岛归属葡萄牙人。这一解决办法迫使葡萄牙人南 下时须远远驶入大西洋,以避免以加那利群岛为基地的西班牙私掠船。因此,他们的第 一个泊船港口是亚速尔群岛。他们有条不紊地勘探亚速尔群岛,至15世纪中期,已抵达 最西面的岛屿;到那里,约需横越大西洋的四分之一。
整个15世纪中,水手们不断发见位于大洋远处的岛屿。自然,他们会设想有更多的 岛屿尚待发现和开发。为了替前往东方提供踏脚石,大西洋航海图上密布了这种想象中 的岛屿。1492年,哥伦布与伊莎贝拉达成的协议规定,他应率领一支探险队“去发现和 获取汪洋大海中的岛屿和大陆”。
不过,在15世纪的海外冒险事业中,起带头作用的是葡萄牙而非西班牙。西班牙姗 姗来迟,而且,它投身海外事业通常是出于对葡萄牙首创精神的反应。葡萄牙居于领先 地位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疆域不大,且位于大西洋沿岸,三面为西班牙领土所包围。 这有效地保护了葡萄牙人不会因受诱惑而将自己的财力浪费到欧洲战争中去。由于亨利 王子的领导,他们开始致力于远洋事业。其二是葡萄牙掌握较多的航海知识,主要是从 意大利人那里获得的。里斯本地处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与佛兰德人之间的经由直布罗陀 海峡的海上交通线上;葡萄牙人通过在皇家海军中雇用意大利船长和领航员,趁机获取 了航海知识。亨利王子还进而加以发展,他集合起一群出色的、颇有才能的海员,其中 包括意大利人、加泰隆人,甚至还有一名丹麦人。此外,亨利去世后,“国王继续从事 亨利的工作,使葡萄牙人在航海术和地理学方面成为所有欧洲人中最有知识的。由于这 种稳定的、始终如一的政府的指导和支持,葡萄牙人取得了对西班牙邻人和竞争者的决 定性的优势。
1415年占领休达以后,葡萄牙对探险的兴趣迅速增强了。穆斯林战俘泄露了有关穿 过撒哈拉沙漠、同苏丹诸黑人王国进行古老的、有利可图的贸易的情报(见第五章第一 节人那时以前的数百年中,后者一直用象牙、奴隶和黄金来换取各种制成品和盐。由于 西欧那时普遍地极缺乏金银,葡萄牙尤其如此,所以,开发这一黄金贸易的可能性引起 了亨利王子的兴趣。据他的副手迪戈•戈麦斯说,亨利听说了“商人们从突尼斯沿海到 延巴克图和冈比亚的坎托的通道”。戈麦斯还说,这一消息“使他‘亨利’想经由海路 探寻这些地方”。换句话说,亨利最初的目标仅限于非洲,未扩展到东方。
1445年,葡萄牙早期的探险前进了一大步,因为这一年,亨利王子的船长们通过了 沙漠海岸,并在它下方发现了一片绿叶繁茂的新地区;这片新地区“为棕榈树和其他美 丽的绿色树木所覆盖,甚至那里的平原也如此”。到亨利去世时,葡萄牙人已沿海岸勘 探到塞拉利昂,并建立了许多沿海两站,使他们至少能吸引自己想得到的一部分商队贸 易。后来,至1487年,葡萄牙人又在内陆货物集散地沃丹设立了一个商行驻外代理处, 使他们能获得更大一部分南北向的商队贸易。
在此期间,甚至在亨利去世以前,葡萄牙人所向往的目标已开始不仅仅是非洲,还 包括印度。当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路为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所封锁,对 欧洲人来说,地中海是一所牢狱,而不是一条大道(见第二章第七节)。因此,除了作 为中间人牟利的威尼斯人外,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前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 亨利王子最初开始他的行动计划时,并未想到印度,但是,随着他的船队沿非洲海岸越 来越往前驶去,他的视界自然会从非洲的商队贸易扩大到东印度群岛的香料贸易。从那 时起,发现和控制香料路线成为葡萄牙人政策的首要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当亚伯奎激 励围攻马六甲的部众去‘扑灭穆罕默德教派之火”时,他也强调了得到物质利益的前景。 他说:“我确信,如果我们从他们(摩尔人)那里夺去马六甲的贸易,开罗和麦加将会 彻底毁灭,威尼斯将得不到香料,除非它的商人到葡萄牙去购买。”
[ 本帖最后由 skyblue312 于 2-7-2007 02:24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如果考虑到葡萄牙在远洋航海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第一个伟大发 现即美洲大陆的发现乃在西班牙的赞助下取得,似乎是有悖常理的。似乎更有悖常理的 是,取得这一成果的原因竟在于,葡萄牙人在地理知识方面比西班牙人更先进,并正确 地估计出哥伦布的计算给果是错的。15世纪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问题不在于 地球的形状,而在于它的大小以及大陆对海洋的关系。哥伦布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 西宽度的估计(一个过高的估计),根据这位旅行家关于日本距亚洲大陆有1,500哩的 报告(一个极为过高的估计)以及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一个过低的估计),推断 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不到3,000哩。因此,他认为前往亚洲的最便捷之路是通过 横渡大西洋的短期航行;这也是他向各朝廷提出的方案。葡萄牙人由于亨利王子的缘故 而富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并较好地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知识。他们确信地球比哥伦布所 认为的还大,诸海洋也更宽,前往东方的最近便之路是绕过非洲而不是横越大西洋。为 此,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国王请求资助时,遭到拒绝。两年后,哥伦布来到西班牙朝 廷,起先也遭到拒绝,但最后赢得了伊莎贝拉女主的支持。
1492年8月8日,哥伦布率领由可*的水手和饱经风霜的能干的船员操纵的三艘帆船, 从帕洛斯角启航。到9月6日,远征队已把加那利群岛丢在后面,驶入烟波浩淼的海洋。 很幸运,一路顺风,但是,随着一天天、一星期一星期的过去,船上的人们烦操不安起 来。为了平息他们的忧虑,哥伦布发布了有关已行航程的假消息。10月7日,发现了飞 鸟,但在地平线上仍没出现陆地。甚至哥伦布也焦虑起来,这时他已西航很远,按他的 计算;应已见到日本。10月9日,他许诺要是三天内再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在三 天期满前,瞬望台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命名它为圣萨尔瓦多。这是 预示着整个人类命运的一个时刻。
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确信,他已抵达亚洲。他确信圣萨尔瓦 多岛离日本所在的位置非常近,下一步是找到日本。当他向西南航抵美洲大陆时,他相 信自己到了马六甲海峡附近某地。哥伦布坚持自己的错觉这一点,带来了重大结果:它 鼓舞人们进一步勘探南北美洲,直到在墨西哥和秘鲁发现大笔财富。但是,如果西班牙 人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他们仅仅偶然发现了一个远离亚洲大陆的新世界,那么,他们完 全有可能会离开这片最初看来既没吸引力、也无利可图的荒原。假使那样的话,美洲大 陆也许会在数十年内无人理会,尤其是因为葡萄牙的达•伽马在此期间已开辟了绕好望 角到印度的极为有利的航路。
西班牙君主忠实地支持哥伦布,投入大笔资金为他装备了另外三支远征队。但是, 直到1518年西班牙人才在墨西哥偶然发现富裕的阿兹特克帝国。从哥伦布首次探险至这 次意外的发现,时近四分之一世纪;在这段时间里,随西班牙人踏勘西印度群岛中看来 似没什么前途的无数岛屿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首次远航中,哥伦布在回国以前探勘了古巴和海地。1493年,他又率领一支由17条 帆船组成的、令人敬畏的舰队离开西班牙。他这次远航的目的是要在海地建立起殖民地, 以此为基地,继续航行到附近的日本和印度。尽管对西印度群岛的探险很勤奋,还是未 能发现与他所寻找的东方诸王国有一点相象的任何国土。而更糟的是,哥伦布虽是一位 老练的航海家,却是一名拙劣的行政官。他作为海地新殖民地的总督是失败的;当他于 1496年返回西班牙时,土著在反抗,殖民地处于一片骚乱中。二年后,哥伦布开始第三 次航海,这次他发现了特立尼达岛和奥里诺科河河口。但是,由于海地再次爆发骚动, 他的总督职务被取代,继任者用镣铐将他解送回国,他的君主仍支持他,于1502年派他 进行第四次亦即最后一次的航海。他探查了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的一长片沿海陆地, 但是仍未见到有中国的迹象。西班牙君主明智地拒绝进一步支持他;他虽没有穷困潦倒, 却满怀怨恨,于1506年死去。
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来象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成群结队地前往西印 度群岛,只是令人扫兴地找到少量黄金。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确引起了具有伟大意义 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葡萄牙在亚洲
在此期间,葡萄牙人一直在从他们沿非洲几内亚海岸的贸易中获取相当大的利润。 粗胡椒、黄金、象牙、棉花、糖和奴隶这时已通过葡萄牙进入欧洲贸易。仅仅奴隶贸易 就供养了里斯本的六、七十个商人。值得注意的是,征服者迪亚斯在阿兹特克首都看到 奴隶拍卖时,曾情不自禁地评论道:“这奴隶市场的规模和葡萄牙人在几内亚的黑奴市 场一样大。”
亨利王子的后继者继续进行亨利对西非海岸的开发。1487年,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因为这一年,当巴托洛米乌•迪亚斯沿海岸探险时,遇上大风,大风连续13天将他的船 队向南刮去,其时一直见不到陆地,当风变小时,迪亚斯朝西非海岸驶去,但发现他们 早已不知不觉地经过了海角。他在印度洋的莫塞尔贝登陆,并想要进一步探险,但手下 那些疲倦的、受惊吓的船员迫使他返航。返航途中,迪亚斯第一次见到这个大海角,定 名为风涛角;他返回后,葡萄牙国王重新命名为好望角。
1487年,葡萄牙国王派身为语言学家、士兵、间谍和外交家的佩罗•达•科维利亚 由陆路出使印度;以搜集有关这一国家的情报。科维利亚会说阿拉伯语,他沿传统的商 人路线行进到开罗和亚丁,接着乘一条阿拉伯独桅帆船到印度的卡利库特。他侦察了印 度西海岸即马拉巴尔海岸诸港口,然后搭另一条阿拉伯船返回东非。在东非,他先访问 了许多阿拉伯城镇,再回到开罗,最后在阿比西尼亚结束全部行程,在那里,他度过了 自己一生的最后13年;不过,在离开开罗之前,他已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写成一份千金难 买的报告,寄回里斯本。
这些探险与其他几次取道陆路和海路的探险一起,使葡萄牙人成为欧洲地区内对世 界地理学和商路最有知识的人。然而,由于政治和财政方面的困难因素,他们在迪亚斯 绕过好望角后未能继续前进。结果如前所述,哥伦布成为抵达美洲大陆的第一人,尽管 他坚持声称美洲为东方。较有见识的葡萄牙人虽然从最初起就半信半疑,但这时也加紧 开辟和占有绕好望角到印度的航路。1497年7月8日,达•伽马率领四条帆船从葡萄牙启 航,于1498年5月底驶入卡利库特港。这一航海功绩不及哥伦布的伟大。达•伽马能在 南航途中停*葡萄牙各贸易站,而且,他通过各种来源知道了东非沿海诸阿拉伯城市。 他曾停*其中一座港市米利恩迪,在那里结识了著名的阿拉伯领港员艾哈迈德•伊本• 马德吉德,后者指导地渡过了印度洋。由于这次航海的后果,伊本•马德吉德对自己所 做的悔恨莫及;他死后名声很坏,至今仍受到他同一教派的人的咒骂。
达•伽马在卡利库特未受到热烈欢迎。居住那里的阿拉伯商人自然会因他们传统的 垄断受到威胁而惊恐,尽力阻挠这些欧洲闯入者。此外,葡萄牙的贸易货物多半为零碎 小物件和羊毛织物,不适合印度市场。事实上,葡萄牙人完全低估了印度文明的水平和 高级程度。这从达•伽马奉献给卡利库特统治者的礼物的品种——羊毛织物、帽子、成 串的珊瑚珠子、脸盆以及罐装的油和蜂蜜——上可清楚地看出来;这类礼物肯定不会给 人以好印象。因此,达•伽马与卡利库特通商之所以有困难,不仅因为当他阿拉伯商人 的敌视,更重要的是,还因为葡萄牙(和整个欧洲)当时生产不出什么能使东方诸民族 感兴趣的东西。欧洲制造品通常比东方产品质量差、价格高。达•伽马的一位同伴说: “我们没能……使这些货物按我们希望的价格出售……因为在葡萄牙能卖得300里尔的 一件很漂亮的衬衫,在这里仅值……30里尔,而30里尔在这国家是一笔巨款。”
达•伽马费了很大努力收集了一船胡椒和肉桂,离港回国,于1499年9月到家。这 批货的价值相当于整个远征队的费用的60倍。令人花缘乱的视野展现在满心欢喜的葡 萄牙人面前,曼努埃尔国王接受了“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 海和贸易之主”的称号。对这些称号的接受是相当认真的。葡萄牙人决心垄断沿新航路 的贸易,不仅将其他欧洲人排除在外,也把数百年来一直在印度洋上经商的阿拉伯人和 其他东方民族排除出去。为了坚持这些要求,葡萄牙人采取了无情的恐怖主义,尤其是 在遇上他们所憎恨的穆斯林时。达•伽马曾在后来的一次航行中发现几条从麦加返航的 无武装船只。他捕获了这些船只,并且,用他的一个葡萄牙同伴的话来说:“在搬空船 上的货物之后,禁止一切人将船上的任何摩尔人带出来,然后下令把船烧了。”还有一 个同时代的葡萄牙人宣称:
诚然,对所有在海上航行的人来说,确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权利;在欧洲,我们还承 认其他人有反对我们的权利,但是,这一权利不得超出欧洲范围,因此,葡萄牙人作为 海洋的主人,没收任何未经许可使航行于海上的人的货物,是完全有道理的。
经过数千年的地区隔绝之后,使欧亚大陆的两种文化首次面对面的这一划时代的会 合的性质就是如此。欧洲人是好斗的侵入者。他们夺取并保持着主动权,直到渐渐地但 不可抗拒地上升为世界各地的主人。这种对世界的前所未有的统治,乍看起来是难于理 解的。为什么只有大约2O0万人口的葡萄牙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高度文明的、拥有大 得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亚洲诸国家呢?
一个原因是葡萄牙人运气极好,能利用不久就开始从美洲大陆源源而来的巨大的金 银供给。大批大批的金银来自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的金库,也来自墨西哥和秘鲁的 银矿;它们来得恰是时候,使葡萄牙有足够资金与东方通商。如果没有这笔天佑的横财, 葡萄牙人本会受到非常严重的限制,因为他们既没有自然资源,也没有令东方诸民族感 兴趣的制成品。正如达•伽马所发现的,葡萄牙制造的衬衫的价格等于印度衬衫价格的
10倍这一事实表明,葡萄牙人原本很难找到可用以交换他们所需要的香料的东西。这种 东西由美洲的银矿提供了。东方总是渴望接受金银。达•伽马离开印度时,卡利库特国 王让他转交一封给葡萄牙国王的短简,内容是,“贵王朝的瓦斯科•达•伽马先生来我 国,我很高兴。我国盛产肉桂、丁香、生姜、胡椒和宝石。我请求您用来交换这些东西 的是黄金、白银、珊瑚和鲜红的布。”美洲提供了国王所需求的金银,从而使绕好望角 航路的贸易得以充分发展。因此,有人评论说:“哥伦布的航海是对达•伽马的航海的 必不可少的补充。”
[ 本帖最后由 skyblue312 于 2-7-2007 02:31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葡萄牙人取得成功的另一原因在于印度次大陆的不统一。葡萄牙人到场时,印度北 部被新来的莫卧儿侵略者控制着,他们感兴趣的是征服而不是贸易;印度南部,尤其是 马拉巴尔海岸,则在印度教的一些小封建主的控制之下,他们彼此不和。相形之下,葡 萄牙人及其欧洲后继者有着单一的、持续不变的目的,这种目的绰绰有余地抵消了他们 资源方面的低劣状况。欧洲人显然是不团结的;他们之间充满了政治和宗教上的纷争。 但是,有一点他们完全一致——需要向东扩张,以获取利润并战胜伊斯兰教。在追求这 一目标时,欧洲人所表现出的志在成功的决心比亚洲诸民族进行抵抗的意志更坚定。整 个15世纪中,葡萄牙人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富,派出一支又一支远征队;这种持续 不变的远征运动是亚洲所没有的。当达•伽马完成历史性的航海而归来时,葡萄牙朝廷 准备迅速地扩大成果。它为有组织的贸易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其中包括在马拉巴尔诸港 口设立商行驻外代理处和每年派出若干持有皇家特许状的舰队。
葡萄牙人取得成功,还因为他们的海军力量占有优势。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葡萄 牙人具有将舰艇编队布阵的本领,而不是依*组成舰队的舰艇各自单独作战。更重要的 则是葡萄牙人的海军火炮和射击技术。西欧人当时正发展起新的、有效的海军火炮,这 种火炮使他们能将舰船用作流动炮台,而不是用作为部队提供膳宿的运输船(见第二章 第四节)。火炮而非步兵这时成为海战的主要工具,火炮是用来攻击敌舰而不是攻击舰 上人员的。正是由于这些新的发展,葡萄牙人才能在印度洋上粉碎穆斯林海军力量,从 而控制香料贸易。当然,由此并不可以得出,葡萄牙人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海军火炮控制范围以 外的陆上地区。实际上,印度人很快就开始雇用意大利人和其他欧洲人来加强他们原始 的大炮。大约12年后,有个葡萄牙指挥官评论说:“我们与之作战的民族不再和过去一 样……火炮、枪支和要塞都依照我们的惯例。”这意味着,葡萄牙人以其非常有限的人 力,没有希望征服一个陆上帝国。他们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因此,调整了自己的目标 和战略。
他们的目标是垄断香料贸易,并在可能的地方击败穆斯林敌人和传播自己的宗教信 仰。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排斥以往一向把香料从产地运送到地中海东部诸港口的阿 拉伯中间人。这并非一个轻而易举的任务,因为阿拉伯人经营这一贸易已有数百年历史, 在从亚历山大到马六甲的整个地区建立了许多殖民地,有着很深的根基。此外,阿拉伯 人是爱好和平、品行端正的居民。他们在经济上为自己所定居的地区提供了颇有价值的 服务;只要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公正对待,他们就不企图夺取政治权力。因此,随着每个 外侨社团都能享有习俗、宗教和贸易方面的自由,大部分地区呈现着一派互相容忍的景 象。1442年,即葡萄牙人到来前仅半个世纪时,有位波斯旅行者访问了卡利库特,之后, 他报道了一种理想的、放任主义的统治方式;
安全感和公正原则已稳固地确立,因此,商人们把许多货物从沿海各国运到那里; 他们不会想到有必要检查帐目或照管货物,便卸下货,毫不犹豫地送货利市场和集市上 去。……每艘船,无论它来自哪里或将开往何方,入港时都会得到和其他船一样的待遇, 不会遇到任何须忍受的麻烦。
根据上述背景,可以理解,要求作为“海洋主人”的贸易垄断权的葡萄牙人,会被 看作是无法容忍的野蛮人和狂妄之徒。因此,葡萄牙人不仅不得不与阿拉伯商人的敌对 行为作斗争,还不得不和当地印度教的大多数王公的敌对行为作斗争。葡萄牙人尽管遭 到反对,还是成功地建立起一个范围广泛的、在数十年间使他们大发横财的亚洲帝国。
这一帝国的缔造者是杰出的阿方索•德•亚伯奎,他从1509至1515年任葡萄牙的印 度殖民地总督。他的策略是,通过夺取对出入印度洋的狭窄的海上通道的控制,粉碎阿 拉伯人的贸易网。他攻占了索科特拉岛和霍尔木兹岛,这两个岛是分别通往红海和波斯 湾的关口。在印度,他企图占领卡利库特,但失败了,遂攻取位于马拉巴尔海岸中部的 果阿城。他以果阿作为主要的海军基地和大本营,果阿直到1961年以前一直是葡萄牙的 属地。在东面,他攻克马六甲,控制了与远东通商的必经之地马六甲海峡。两年后,即 1513年,第一艘抵达中国口岸的葡萄牙船驶进广州港。这是自马可•波罗时代以来第一 次有文字记载的欧洲人对中国的访问。葡萄牙人起先同中国政府闹纠纷,因为马六甲的 统治者承认中国的宗主权,他们逃到北京控告凶暴、野蛮的欧洲人。但是,葡萄牙人及 时地获得了在广州下游的澳门设立货栈和居留地的权利,他们从那里继续从事在远东的交易(见第四章第四节)。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的葡萄牙帝国就其实际范围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它仅包括少数岛屿和沿海据点。 但是,这些属地据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使葡萄牙人控制了跨越半个地球的商船航线。每 年,葡萄牙船队沿西非海岸——那里密布着向船只提供粮食和整修的贸易站——南航, 绕过好望角后,驶入葡萄牙的另一属地、东非的莫桑比克港;然后,乘季风越洋航抵科 钦和锡兰,在那里,把从周围地区收购来的香料装上船。再往东去是马六甲,马六甲使 葡萄牙人得以进入东亚贸易;在东亚贸易中,他们充当了中间人和运输业者的角色。因 此,葡萄牙人不仅在欧洲和东方之间的贸易中获利,还从纯粹的亚洲贸易——如中国、 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贸易——中牟利。
凭借这张由贸易站和要塞构成的网,亚伯奎实现了他在围攻马六甲期间向部下提出 的目标。他打破了阿拉伯商人对印度洋的传统垄断,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和威尼斯商 人争夺他们以往通常在地中海东部请港口获得的“香料”。亚伯奎取得成功的程度可由 以下事实中估计出来:在1502-1505年的四年中,威尼斯人在亚历山大获得的香料平均 每年仅100万英镑,而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中,他们曾获得过平均每年为350万英镑的香 料。与此相反,葡萄牙人的香料进口却从1501年的22万4千英镑上升到1503-1506年间平 均每年的230万英镑。
这些统计数字说明了为什么埃及人会在威尼斯人的全力支持下,于1508年派遣一支 海军远征队,去帮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的侵占他人权利者从印度洋中赶出去。埃及人的 努力失败了,但是,于1517年征服埃及的土耳其人继续从事反对葡萄牙人的运动,在以 后数十年中派出了好几支舰队。他们也没有成功,香料依旧绕过好望角流向欧洲。不过, 不该因此以为那些经由中东的老路已完全废而不用。实际上,它们经过最初的混乱之后, 又重新获得大部分已失去的贸易。
结果表明,并非所有优势都在外洋航线这一边。诚然,葡萄牙人的船比较起往返于 红海、波斯湾与地中海诸港口之间的商队的有限运输量,能承运较多的货物。此外,若 取道绕好望角的航线,只须进行一次长距离运输,而若取道从香料群岛到印度、再到红 海和波斯湾、再到地中海东部诸港口的路线,则须进行多次代价很高的装货、卸货和重 新装货。
但是,绕好望角长距离航行时,船只常失事,代价高昂,而且,葡萄牙人由于没有何商品可用来交换有利可图的海外货物,就用船装运美洲大陆的金银去收购香料;因 而,他们出售香料的价格得高到足以支付往海外和朝国内航行的费用。结果,葡萄牙人 进口的香料在西欧比起由陆路从中东购进的香料,常便宜不了多少。此外,人们普遍认,香料在长距离的海上航行期间往往会失去香味。这也许是威尼斯人散布的流言,但 很有可能也有某些事实根据。葡萄牙人的货物是装入口袋,由漏水的船运送,它们得通 过有剧烈的气候变动的地域。
还有,葡萄牙人未能对外洋航线建立完全的垄断,因为葡萄牙的贪官污吏为求报酬, 通常乐于让阿拉伯人的船驶入红海和波斯湾。后结果是,在达•伽马远航之后,阿拉 伯人和威尼斯人远远没有被逐出贸易领域;整个16世纪中,他们成功地与葡萄牙人相竞 争。直到下一世纪印度洋上出现更能干、经济上更强大的荷兰人和英国人时,老资格的 意大利中间人和阿拉伯中间人才被排挤掉,传统的中东商队路线才因外洋航线而黯然失 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世界的分割
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发现引起了关于新发现地区的专有权问题。这一问题以往从未 搅乱过中世纪欧洲,因为同其统治者们有任何真正的关系的整个欧洲地区,已为一些在 情感和体制方西相象到足以能开始相互交往的国家所占有。当欧洲开始扩张时,欧洲各 国彼此心照不宣地采用了一种便利的原则,即基督教国家有权把野蛮人和异教徒的土地 占为己有而无须顾及有关的诸土著民族。还有一种至少得到葡萄牙和西班牙承认的原则 是,罗马教皇有权分配任何不为基督教统治者所拥有的地区的世俗专有权。早在1454年, 教皇尼古拉五世就下过一道训令,授权葡萄牙人占有他们在沿非洲海岸向印度行进时所 发现的一些地区。这篇训令的措词和其条款一样是颇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经过细致的审议,并在考虑了我们所作的审议之后,我们颁发教皇的许可证,授予 阿丰索国王以侵入、征服和统治所有尚处于基督的敌人萨拉森人或异教徒统治之下的国 家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完全而绝对的;我们颁发教皇的许可证,是希望这位阿丰索国王、 王子及其所有继承人以独有的权利占领和占有上述的岛屿、港口和下述的海洋,因此, 所有虔诚的基督教徒未经这位阿丰索国及其继承人的允许,决不可侵犯他们的专有权。 在已经获得或有持获得的征服地中,凡是伸展到巴贾多角、几内亚海岸的诺恩用以及整 个东方的征服地,从今以后永远归阿丰索国王专有。
当哥伦布从他确信自己已抵达东印度群岛的首次远航中返回时,西班牙朝廷担心葡 萄牙人会提出反要求,遂敦促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的专有权。1493年5月4日, 亚历山大教皇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处划一分界线,线以西地区授予 西班牙,以东则授予葡萄牙。1494年6月7日,西班牙和葡萄牙议定托尔德西拉斯条约, 将分界线再西移270里格。这一改变的结果是使葡萄牙获得对美洲巴西的所有权。当时, 西班牙人相信通达东印度群岛的路线是向西,以为自己在谈判中占了便宜。实际上,这 一分界线使葡萄牙获得当时前往印度唯一可行的航线。
葡萄牙继达•伽马远航之后在香料贸易中获得的财富,使其他欧洲国家狂热地深寻 别的通达东印度群岛的航线。哥伦布寻找中国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毁掉向西航抵 亚洲的希望。从到那时为止发现的种种荒凉地带之间穿过也许仍是可能的。西班牙冒险 家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在巴拿马地峡的达连勘探黄金时,看见太平洋;这一 偶然发现促进了探航的希望。两片汪洋为一狭长陆地所分隔的这一新知识,鼓励着探险 者们去寻找前往东方的无从捉摸的航路。
在这些情况下,一类新的职业探险家于16世纪初出现。其中多半是意大利人和葡萄 牙人(他们是当时最有知识、最富经验的探险家),所以,他们忠于本民族的精神不太 强,为任何愿意资助他们的君主进行探险。意大利人中包括为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的阿 美利哥•韦斯普夺,为法国航海的约翰•韦拉扎诺和为英国航海的卡伯特父子;葡萄牙 人中则有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胡安•费尔南德斯和斐迪南•麦哲伦,他们都为西 班牙航海。
只有麦哲伦找到了通往亚洲的航道。西班牙派遣他,是因为随着香料货物经常运至 里斯本,西班牙认识到在围绕香料群岛的这场竞赛中自己正被打败。西班牙声称托尔德 西拉斯条约中规定的分界线是笔直环绕全球的,遂派麦哲伦去开辟西往亚洲的航道,希 望他至少能找到位于分界线的西班牙一边的香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麦哲伦的远征是航海事业中一篇伟大的史诗。他率领一支由五艘均为100吨位的帆 船组成的船队,于1519年9月10日从塞维利亚启航。3月,他到达巴塔哥尼亚,在那里发 生了一场叛乱,这可能是由葡萄牙*细煽动起来的,因为葡萄牙激烈反对这种对它在东 方的优势的挑战。麦哲伦设法镇压了叛乱,处死了反叛首领;至10月,抵达如今刻着他 名字的海峡。大海汹涌澎湃,他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才越海驶入太平洋。其间,一艘船失 事,另一艘船被遗弃,他率领剩下的三艘船沿智利海岸向上方航行,至南纬15 o处时 折向西北。
后面80天中仅见到两座杳无人迹的荒岛。一名船员生动地叙述了这数月间忍受的苦难。
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 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 令人作呕。为了不饿死,我们甚至被逼得吃一张张皮革,这些皮革是遮盖大桅下桁、防 止其磨损绳索用的。它们经常受水浸、日晒、风吹,变得非常坚硬,得先在海里泡上四、 五天才能变软;我们将它们泡软后就煮来吃。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吃木屑过活,就 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
苦难不止于此,我们最大的不幸是正遭到疾病“坏血病”的侵袭;得病后,牙床肿 得老大,把上下领牙齿都包藏起来,使病人无法咀嚼食物。我们有19个伙伴死于这种疾 病。……除开已死去的人,我们还有25至30个水手患病,他们的胳膊、腿和身体其他部 位都遭受着可怕的痛苦。……
3月6日,他们驶抵一座岛屿,可能是关岛,他们在那里得到了粮食。同月16日,他 们到达菲律宾,麦哲伦和手下40名船员在当地一次战斗中被杀。残存的西班牙人*当地 领港员的帮助,航行到婆罗洲,再从那里抵达他们的目的地摩鹿加群岛即香料群岛,他 们最后抵达香料群岛的时间是在1520年11月。葡萄牙人那时已在那里,他们毫不迟疑地 进攻剩下的两艘西班牙船(还有一艘船已被离弃在菲律宾)。尽管遇到所有的障碍,西 班牙人仍能获得丁香货物,然后,取道不同的航路启航回国。试图重越太平洋的一艘船 因遇逆风而折回,被葡萄牙人捕获。另一艘船则成功地完成了一饮令人难以置信的航行; 它先穿过望加锡海峡、越过印度洋,然后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岸向上方驶去。1522年 9月3日,这最后一艘幸存的船——船体严重漏水、船员已大批死亡的“维多利亚号”, 缓慢费力地驶入塞维利亚港。不过,这一船香料货物的价值足以支付整个远征队的费用。
西班牙人又派出一支远征队,它于1524年到达香料群岛。但是,这次远征是一次惨 败,因为葡萄牙人已在那里站稳脚跟,向他们挑战已无利可图。此外,西班牙国王当时 正同法国交战,亟需金钱作军费。因此,1529年,西班牙国王同葡萄牙签订萨拉戈萨条 约。通过这一条约,他放弃了对香料群岛的全部要求,并接受在香料群岛以东15 。处 划定的分界线;作为回报,他得到35万个达卡金币。这一条约标志着地理大发现史上一 个重要章节的结束。葡萄牙人对香料群岛的控制一直持续到1605年该群岛丢失到荷兰人 手中之时,而西班牙人则继续对菲律宾群岛感兴趣并最后于1571年征服它们,尽管该群 岛位于萨拉戈萨条约规定的分界线以东。不过,在这之前很久,西班牙已将注意力转向 美洲大陆,因为在那里发现了其价值和东方的香料不相上下的大笔财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征服者时期
1519年是麦哲伦离开塞维利亚、开始著名的环球航行的一年,也是埃尔南多•科尔 特斯离开古巴、发动对阿兹特克帝国的同样著名的远征的一年。科尔特斯在远征中,迎 来了所谓的征服者时期。从1500至1520年这前20年,已是探险者时期;那时,许多航海 者打着各种旗帜探查整个南北美洲的东西两侧,以寻找通路。在随后的30年代,数千名 西班牙冒险家赢得了第一个庞大的欧洲海外帝国。
这些冒险家当为伊比利亚征伐传统的产物。他们成群结队地涌到美洲是希望发财, 就象留在欧洲的冒险家受雇于外国统治者或去与穆斯林土耳其人或阿拉伯人作斗争,也 是期待发财一样。这样的人不会成为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中的属岛的理想移民。他们太 骄傲、太不安定,不适宜做持久的工作。他们互相争吵,虐待印第安人,并老想去寻找 经常听说到的金矿。然而,恰恰是这些令他们与定居社会格格不入的品质,使他们能在 侵占由美洲印第安人发展起来的两大文明中心方面立下惊人的功绩。
埃尔南多•科尔特斯就是这些运气颇好的战士中的一个。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曾是 位学法律而未成功的学生。1504年,他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5年后,参加了对古巴的 征服。在这场征服战中,他战功卓著,遂当选为派往尤卡坦的一支探险队的总指挥,其 任务是调查传说中生活在内地的文明城市的居民。1519年3月,科尔特斯在今韦拉克鲁 斯附近的大陆海岸登陆。他只有600名部下、几门小炮、13支滑膛枪和16匹马。然而, 凭借这支微不足道的力量,他将赢得巨大的财富,并成为一个异乎寻常、高度先进的帝 国的主人。他能取得这一惊人成就的原因前面已提到过——是西班牙人的勇气、无情和 优良武装,印第安人的不切实际的作战战术,以及科尔特斯能巧妙而又果断地加以利用 的印第安人内部的不和。
科尔特斯上岸后先毁坏所有的船只,以向部下表明,如果他们失败,已无返回古巴 的希望。接着,经过几次战斗之后,他与仇视阿兹特克霸主的各部落达成协议。假如没 有这些部落提供的食物、搬运夫和战斗人员,科尔特斯原不可能赢得他所赢得的一些胜 利。科尔特斯通过利用阿兹特克人的军事首领蒙提祖马的迷信,没有遇到抵挡就进入首 都将诺奇蒂特兰城。他虽然受到蒙提祖马的礼遇,却*诈地将蒙提祖马囚禁起来,扣作 人质。这种厚颜无耻的欺骗不可能长久维持。印第安人在人数上占有巨大优势,他们的 祭司鼓动他们起来反抗。西班牙人毁坏当地神庙的政策激起了印第安人的一次起义,起 义期间,蒙提祖马被杀。科尔特斯在黑夜夺路逃出都城,出逃时,失去了三分之一部下 和大半辎重。但是,他的印第安盟友仍保持忠诚,而且,他从古巴得到增援。数月后, 他回来了,以一支由800名西班牙士兵和至少2,50O名印第安人组成的部队围攻都城。 战斗十分激烈,并拖延了四个月。最后,1521年B月,残存的守城者交出了他们的城市, 城市几乎已完全化为碎砖破瓦。如今,墨西哥城就坐落在它的位置上,原先的阿兹特克 人的首都几乎没留下一处遗迹。
更为鲁莽冒险的是一支有180人、27匹马和8门火炮的西班牙远征队对印加帝国的征 服。远征队的总指挥是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他是一个西班牙军官的私生子,目不识丁, 当过流浪者。他在经过最初的几次探险、获悉印加帝国大体的位置后,于1531年同他的 4个兄弟一起,动身进行伟大的冒险。皮萨罗在翻越安第斯山脉时耽搁颇久,之后,于 1532年11月15日到达已荒废了的卡哈马卡城。第二天,对这些陌生的“蓄络腮胡子的男 子”感到好奇的印加统治者阿塔瓦尔帕正式访问了皮萨罗。皮萨罗仿效科尔特斯,把这 位手无寸铁的、轻信的皇帝监禁起来,并残杀了他的许多随从。皇帝为获得自由付出了 一大笔赎金——占地长22呎、宽17呎、高达7呎的一堆金银物品。皮萨罗攫取这笔财物 后,却以惯常的背信弃义和固执向阿塔瓦尔帕提供这样的选择机会:或者作为异教徒在 火刑柱上被烧死,或者作为基督教徒受洗礼,然后被绞死。这位不幸的皇帝选择了后者。 于是,印加帝国处于无领袖的境地,而印加居民已习惯于家长式管辖,所以,他们进行 不了什么抵抗。数星期后,皮萨罗开进首都库斯科,将它洗劫一空。第二年,即1535年, 他动身去沿海地区,在那里兴建利马城;利马至今仍是秘鲁的首都。
科尔特斯和皮萨罗的成功鼓舞着其他征服者进入南、北美洲大陆的广大地区,寻找 更多的战利品。他们没有找到可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金银财宝相媲美的东西,但是, 在这过程中,他们却掌握了整个南美洲和很大一部分北美洲的主要地形。到16世纪中叶, 他们已从秘鲁沿着亚马孙河抵达其河口。至这一世纪末,他们已熟悉了从加利福尼亚湾 南达火地岛、北至西印度群岛的整个南美洲的海岸线。同样,在北美洲,弗朗西斯科• 科罗纳多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锡沃拉的七座黄金城,跋涉数千哩,发现了大峡谷和科罗拉 多河。曾在征服秘鲁过程中崭露头角的埃尔南多•德索托广泛探察了后来成为美国的东南地区。他于1539年在佛罗里达登陆,向北前进到南卡罗来纳和北卡罗来纳,再往西行 进至密西西比河,然后,从密西西比河与阿肯色河的汇合处沿密西西比河抵达其河口。 这些人和其他许多同他们一样的人为西班牙人开辟美洲大陆的方式,与后来的拉萨尔、 刘易斯和克拉克为操法语和英语的诸民族开辟美洲大陆的方式一样。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欧洲的第一个殖民地帝国
到1550年,征服者们已完成他们的工作。西班牙人继续发展其海外属地的道路这时 已畅通。由于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不象亚、非两洲的土著居民那样密集或被高度地组织 起来,伊比利亚人有可能大批地在美洲拓居并强行推广自己的文化。因此,他们建立起 欧洲的第一个真正的殖民地帝国——一个完全不同于非洲和亚洲的纯粹商业帝国的国家。
这些恃强凌弱的征服者作为帝国缔造者是颇为能干的,但作为帝国行政官员则平庸 无能。他们不能过安定的生活;他们陷于内讧中,在长期的争斗和目相残杀的战争中使 自己的士兵大批死亡。例如,曾征服秘鲁的皮萨罗兄弟5人中,只有一人历经这些战争 而幸存,而且,他是在西班牙监狱里给束自己的一生。这些征服者如果不受干涉,也许 本可以逐渐发展起建立在剥削土著劳力基础上的、分散的、实际上独立的封建社区。但 是,西班牙王室无意让这样的事态得到实现。它已抑制了西班牙国内的封建倾向,不会 容忍出现新的海外封建贵族。因此,征服者们被强行树立王权和王室公正原则的官僚所 取代。
居于这一帝国行政结构顶端的是西印度事务院,它设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严密 监督。它负责作出一切重要的任命,并对殖民地事务行使一般管辖权。美洲的最高权力 是委托给分别坐镇在墨西哥城和利马的两名总督。墨西哥城的总督领导新西班牙总督辖 区,它包括北美洲所有的西属殖民地以及西印度群岛、委内瑞拉和菲律宾群岛。利马的 总督负责秘鲁总督辖区,它包括南美洲剩下的西属殖民地。这两大总督辖区再分成较小 的单位,由检审法院即地方议会统辖;检审法院是仿照以往为管理新从穆斯林手中解放 的地区而在西班牙设立的机构建立的。这些检审法院配备的工作人员是专业律师,他们 通常没有过多的家族自豪感或军事野心,因而成为理想的王室仆人。16世纪时,这种检 审法院在美洲有10个。
西班牙在南北美洲的行政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对待印第安人。征服者及其后 裔要求拥有放手对付印第安人的权力。他们论证说,土著无能、不可*、*诈,唯一切 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建立基于强迫劳动的、无拘无束的地方领主统治权。强大的天主教 会强烈反对这种论点。天主教传教土——尤其是著名的多明我会修士拉斯•卡萨斯—— 坚持认为,印第安人是君主的臣民,和西班牙移民一起享有同等的权利。他们坚决主张, 希望居住美洲大陆的欧洲人应撇开印第安人过活,应*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同时,印 第安人将生活在他们自己的酋长的治理下,不过,他们得服从于仁慈的王室官员的权力, 得接受传教士给予的帮助。
最后结果如同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所发生的,是采取有点折衷的解决办法。君主准许 以“保护者”即大授地主闻名的有功的征服者有权向指定的印第安村庄提取规定的贡物, 还有权征集强迫劳动。作为回报,大授地主必须服兵役并支付教区牧师的薪水。征集强 迫劳动的规定显然打开了酷待土著的大门。因而,在16世纪中叶得到修改。迫使土著劳 动的做法仍能实行,但这种强制是来自政府机构而非私人权力,而且,须按官方工资标准向如此征求来的劳动者支付报酬。毋庸置言,这些保护措施并不总是得到执行。诸殖 民地距马德里太远了,它们彼此间也过于隔绝。然而,事实依旧是,西班牙人严肃、认 真地讨论了一个无先例可援的问题;虽然他们实施了一种肯定是剥削印第安人的制度, 但不象西班牙的敌人所声称的那么严重。
对西班牙殖民地帝国的经济来说,最重要的事实是金银源源而来。首先,存在着以 往由世世代代的土著匠人制作的无数金银物品,征服者们迅速地将它们熔成锭块。接着, 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和玻利维亚发现了丰富的银矿,派土著劳力大量开采。他们必须向国 王的官员登记自己的所有权,将所有贵金属运至官署加盖戳记,并按其价值的五分之一 的比率纳税,即缴纳五一税。从历贴至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了总计18,600吨注 册的白银和200吨注册的黄金。未经注册、私运入西班牙的金银现被不同地估计为从占 总数的10%至50%;较小的百分比可能更接近实情。
除了开矿外,拉丁美洲的主要生产事业是大庄园的农业和牲畜饲养业以及位于热带 沿海地区的种植场的单一经营。大庄园雇用印第安劳力生产粮食,以供自己消费和出售 给附近的城市及矿区。种植场则完全不同,主要使用从非洲进口的奴隶,而且仅仅生产一种供应欧洲市场的作物。最早的种植场是在大西洋诸群岛——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 岛、佛得角群岛和加那利群岛——种植甘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后,这种经营方式 又在巴西和西印度群岛的甘蔗种植场以及稍后南北美洲的烟草、棉花和咖啡种植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07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伊比利亚的衰落:欧洲的背景
16世纪时,伊比利亚国家在欧洲海外事业中遥遥领先,从东方的香料贸易和美洲的
银矿中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是,到这一世纪末,它们却从各自的领先地位急速倒退。法
国、荷兰和英国正愈益成功地侵犯葡届东方帝国和西属美洲殖民地的权益。要找到伊比
利亚国家的这一衰落的根源,就须简要地考察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因为正是伊比利
亚国家卷入欧洲当时的冲突这一点,可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它们精疲力竭和衰落的原因。
16世纪欧洲政治的显著特点是王朝的竞争和冲突。15世纪时,西欧已有一些强大的
民族君主国发展起来;16世纪时,这些王朝间的均势被通过联姻而惊人地崛起的西班牙
王室所破坏。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将他们的女儿胡安娜嫁给哈普斯堡王室的腓力。胡安娜
和腓力的儿子查理继承了西班牙联合王国、西班牙在美洲和意大利(撒丁、西西里、那
不勒斯)的殖民地以及哈普斯堡王室在中欧的世袭领地(奥地利、施蒂里亚、卡林西亚、
卡尼奥卡等四个公园和蒂罗尔州)。另外,查理的祖母勃艮第玛丽还传给他勃艮第领地,
包括弗朗什孔泰、卢森堡和富裕的尼德兰。为了给这座堂皇的大厦作最后点缀,查理不
顾分别来自法、英两国年青的君主弗兰西斯一世和亨利八世的反对,于1519年当选为神
圣罗马帝国皇帝。因而,查理五世在19岁当上统治者时,领有的地区比从早7世纪查理
曼帝国崩溃以来任何一位君主所拥有的地区还要大。
西欧一度看来似乎会再一次以一个庞大的国际组织统一起来。但是,欧洲其他王朝,
尤其是法国的瓦卢瓦王朝,决心阻止哈普斯堡王室的霸权。结果,爆发了长长一系列的
哈普斯堡——瓦卢瓦战争;战争主要在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之间进行。弗兰西斯一世极想
找到援助,便与穆斯林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苏里曼一世结盟。这一结盟使当时的基督教徒
大为震惊,他们谴责它是“邪恶的联盟”,是“百合花和新月的渎圣的给合”。然而,
法国人和土耳其人继续协力反对哈普斯堡王室,从而反映了中世纪统一的基督教世界的
观念已为王朝利益所取代的程度。应该记住,查理在进行这些战争时,主要耗费的是西
班牙人的鲜血和西班牙的财富,特别是在意大利进行的战争中。
那时的欧洲不仅为王朝斗争,也为宗教斗争所分裂。正是在1517年,马丁•路德开
始公开反对教会的某些做法,从而导致一场后来使西方基督教世界永久地分裂成天主教
和新教这两大阵营的运动。由于路德拒绝放弃其主张,查理于1521年宣布路德为歹徒。
但当时,土耳其人正向多瑙河上游进逼,在1529年,他们实际上已包围并几乎攻占地处
欧洲中心的维也纳城。查理不得不在土耳其人的猛攻面前首当其冲;这就阻止他迅捷对
付新教异教徒。待到查理能抽身对付时,他们已与中世纪时期的其他各种异教徒运动迅
然有别,强大得教人无法把他们消灭。经过旷日持久的反新教徒斗争之后,查理被迫于
1555年接受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该和约允许德国各诸侯和城镇在天主教和路德教之间作
选择。
第二年,查理五世退位,隐居于一家修道院,他失望了。他已对付不了那些极其巨
大、使他无法控制的力量。他将奥地利及其属地传给其弟斐迪南(斐迪南还被选为继查
理之后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人将帝国余下部分——西班牙、意大利属地、美洲殖民地以
及包括尼德兰在内的勃艮第领地———传给其于腓力二世。腓力同他父亲一样,是个谨
慎、勤勉的统治者,但也注定要遭受挫折和失败。他不仅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同法国的王
朝斗争,还继承了和新教的宗教斗争。奥格斯堡和约仅适用于德国,因此,当新教传播
到北欧其他地区时,新的紧张局势和冲突发展起来。尼德兰的情况尤其如此,腓力试图
强迫那里所有的臣民接受天主教。1567年,荷兰人反叛,由此产生的一场剧烈的斗争到
1598年腓力去世之际仍在蔓延。此外,注意到以下这点是很重要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战
争,腓力几乎完全依*西班牙的人力和财富来进行,而且,这场战争不仅在陆上进行,
也在海上进行,不仅同荷兰人打,也和英国人打。
除这些王朝势力和宗教势力之外,16世纪的欧洲还深深地受到经济竞争的影响。整
个欧洲贪婪地注视着源源流入葡萄牙的香料和大量流进西班牙的金银。法国人、荷兰人
和英国人都渴望打破葡萄牙人在东方的垄断,都希望同日渐发展的西属美洲殖民地通商,
都想要建立他们自己的殖民地,尽管教皇亚历山大已将海外世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
作了划分。因此,英国人论证说:“尚未实际占有的权利不起作用”——也就是说,领
土要求只有在业已有效占据的地区才会得到尊重。同样,法国人坚决认为“在西班牙国
王未曾占有的地带,他们〔法国人」不该受到干扰,他们在海上航行时亦如此,他们也
不会同意被剥夺海洋或天空。”
荷兰人进行叛乱的重要原因在于经济方面。腓力向尼德兰征收繁重的税,并为了西
班牙的商业利益,对荷兰人的商业实行限制。同样,英国人援助荷兰人,不仅是出于宗
教上的考虑,也有经济上的原因。他们预计,如果西班牙对尼德兰的控制被打破,西班
牙殖民地就会更易受到英国海上力量的攻击。这对英国人来说是何等重要,可由以下事
实表明:1562年,即荷兰人开始叛乱的5年前,约翰•霍金斯开始其著名的航行,非法
将一船奴隶贩运到伊斯帕尼奥拉岛,回来时成为普利茅斯最富裕的人。1564年,他又将
另一般奴隶贩运到委内瑞拉和巴拿马地峡,返回时成为英国最富裕的人。他的第三次远
航因受到西班牙人的伏击,惨遭失败。但是,霍金斯作出了示范,以后数十年间,英国
船长们在援助荷兰人的同时,还劫掠西班牙的西印度群岛。1588年,腓力为了报复,派
遣无敌舰队远征英国。伊丽莎白的富有经验的船长们击败无敌舰队,从而打破了腓力欲
使天主教西班牙统治欧洲的希望。10年后,腓力和他父亲一样,失望地去世了。西班牙
再也没能从这一世纪人力物力过度的、无效的浪费中恢复过来。
现回顾起来,西班牙统治者的过分扩张,显然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他们试图不仅
在海上,也在陆上扮主要角色。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英
国的战略是,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外围,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
涉。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
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最终结果是,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
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和政治控制。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