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120|回复: 103

對那些皮黃肉白[香蕉人]的看法

[复制链接]
梅縣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9-12-2006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闊別了馬來西亞近17年的我, 期間回到馬來西亞去發現不少在馬來西亞(特別是吉隆坡聯邦地區的華裔)喜歡用英文溝通.細看,那些華人根本連華語都不會說,更不用指望他們會去閱讀或書寫中文

但後來發現那些所謂的馬來西亞式英文不但滑稽,而且聽得我死去活來.原來他們的英文都是用中文的語法來說英文. 暈倒!  這些所謂”香蕉人”的華人為他們身為華人的事實感到很光榮, 但卻沒有受華文教育,連華語都不會說. 一些好運的會說一點方言,不好運的就連方言也不會. 更有一些認為他們好比一個在美國長大的華裔,皮黃肉白, 有甚麼問題?

掛羊頭,賣狗肉

聽我的朋友說,一些香蕉人認為學英文能趕上潮流學習到歐美新的流行事物.並且能在一家跨國企業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據我所知這種想法在馬來西亞被英國人殖民時期很多華人都是這般想法. 而且,當時腐敗的中國政治局勢讓我們華人喪失民族的尊嚴. 所以在面對這種壓力下很多華人覺得必須向洋人學習.由於中文的語法和英文不相似,很多華人無法完全地徹底地吸收英文, 因此出現了很多”掛羊頭,賣狗肉"現象的英文.許多無知的人認為以中文的文法來說英文就等於是在說英文.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英文,即得不到西方人的認可,也在國際地位中沒有生存的空間.像是沒有受過教育才會用的英文. 洋人往往都會認為那些是很差的英文.

新加坡的政府在這幾年也發現到新加坡式英文的壞處, 而於這幾年內積極展開 ”把英語說好”的運動. 反觀我們的政府還不知道其嚴重性, 而讓惡性持續地循環下去. 到了今日,這種"掛羊頭,賣狗肉"式的英文仍然殘存著.有一些人更把它看成為每一個馬來西亞人的標準英文. 再次暈倒!


崇洋媚外, 見異思遷

許多父母也把孩子送到英文學校去唸書,好讓別人認為他們長大後能比別人突出,高別人一等. 然而, 馬來西亞的英文教育環境和導師的英文資格有限,這一群學生就在這種惡性循環英文的環境下長大,而培養了新的一群說馬來西亞英文的人士. 若我們想依靠這類人來傳播我們的中華文化, 簡直就是自掘墳墓.

不難發覺今天的許多父母都鼓勵孩子們讀英文, 特別是上流人士或那些曾經到過海外留學的父母.  這些華人父母因為有了幾分錢, 就不用怎麼去維護中文教育. 反正在他們的眼中,只要是因為間接地靠英文賺錢就不管其他的了.  華人愛面子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往往會以一些手法來突現他們的身份. 而其中一種手法就是說英文. 許多從海外留學的都會以英文來顯示自己曾經 ”被洋水泡過”, 但可笑的是他們還不見得會說一口怎麼標準的英文, 而且還是說回馬來西亞式英文, 更讓人暈倒!. 有一些在海外回來的人則會說他們已經把從小學習的中文教育忘得一乾二淨! 這種心態實在要不得, 好比今天這個人是我爸爸但有一天我找到另一個比我爸爸更有錢或更優秀的人,我去認那個人當我的爸爸!? 我們不應該這麼想吧?

很像信馬來西亞是一個有自主權的國家, 我們不是一個殖民地的奴隸, 不須效忠於或取悅英國人或歐洲人. 然而,很多華人卻被殘餘的殖民地思想統治著, 就連蓋的房子都是西式的房子.  英文我們可以學, 但要是到了崇拜的那種地步,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 我們要學的是洋人的科技和好的事物, 然後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而非去五體投地的崇拜他們或完完全全地模仿他們的一舉一動.  有一部分信仰基督或天主教的朋友們, 把教堂佈置的像在歐洲的教堂那又何苦?  我們或許會譏笑馬來人照足可蘭經辦事, 我們那些教會華人也何曾也不是做同樣的傻事?  許多人或會認為耶穌是個金髮碧眼的猶太人,但猶太人真的是金髮碧眼的嗎?  或許許多馬來西亞人不知道, 在中國古代建的回教堂(清真寺)也是中國式的建築!

其實,英文並沒有被規定為國際語言. 而今天英文被重用完全是因為那強大的美國經濟, 而非因為那逝去大英帝國的緣故. 如果我們與日本人來比較, 我們華人就遜色的多了. 儘管日本人過去怎麼卑鄙和怎麼西化, 日本人還是一個很會保護傳統文化的一個民族.  有到過日本的朋友會知道,日本民族很優越和先進,但他們不見得會很多英文. 個人與民族的先進與否,完全和語文無關而是靠自身的修養和思想.

其實每個人都有義務去維繫他們自身的文化和傳統. 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是頗脆弱的, 即得不到政府完全的支持與資助, 也沒有官方式的承認. 在日益回教化和馬來化的情況下, 假如我們華人也不維護不學中文,中文教育也將會在馬來西亞消失. 到時,我們就連哭泣也沒甚麼屁用.

最後, 我想說的是, 若你是個外國長大的華人我無話可說. 否則我鄙視那些香蕉人,特別是那種故意把自己西化的香蕉. 我也很可憐他們, 即不能得到華人的認同, 也得不到洋人的認同. 猶如兩頭不到岸, 像是個殖民時代的次等殘品, 可憐極了.

且看看各位有何看法.

[ 本帖最后由 梅縣人 于 29-12-2006 04:3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2-2006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这种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2006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利掛帥。鄰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ltan_AbuBakar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1-2007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会说这种话的,都是英文不好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梅縣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1-2007 05: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会说这种话的,都是英文不好的人



朋友,若你是指我的英文說的不好的話. 那我可以告訴你我的英文很好.闊別了馬來西亞17年的我,一直在紐西蘭生活. 在紐西蘭唸畢了中學和大學,還不見得我崇洋? 我中文和英文都同樣的很好.

我想說的是,我有許多到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洋人朋友都搞不懂,到底為甚麼馬,新的人們都那麼崇洋. 說就說他們是華人, 實質上連中華文化都不懂的人也滿街都是.在街上聽到很多像是英文但又不是的英文. 我感到很羞恥, 為甚麼我們華人會變得這樣? 像個殖民地的奴隸一樣.


記得有一個場合在吉隆破與一個店員說話:

顧客說: Can I have a cup of coffee.
洋人的答案: Yes, you may / Yes, you can.
新馬人的答案: Can, can!  (即中文的: 可以,可以)

雖然,洋人會聽得明白,但就覺得怪怪的.

有很多馬來西亞人問我為何我說英文的口音和文法都不跟他們一樣. 可見而知,他們不知道怎麼說正確的英文.許多移民到紐西蘭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都聚在一齊說他們的星馬式英文,和其他的民族沒怎麼溝通. 洋人聽到他們的英文也不太明白, 而其他的華人說他們的英文很怪,中文也很差而排擠他們. 就我所說的一樣,兩頭不到岸.

敢問一下,我們學英文是目的是要和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人溝通,或是和世界的人溝通? 或是向別人顯示我們已經到了達到了西洋化或現代殖民化的地步?

[ 本帖最后由 梅縣人 于 2-1-2007 06:2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007 07: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日本,甚至欧洲许多国家的人都注重自己的母语多过英语,为什么马来西亚华人不是?

我自己热爱中文,但是我认为许多华人,都感觉我们没有自己的国家。我自己是这么想的。
如果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种族,自己的语言都融合的好,我们就像上面那些国家。这里,我们的政府或者国家并不是和我们的语言非常相容的,种族也是。

不过庆幸的是,还有不少依旧热爱中华文化,华语的,甚至中英文都好的。

香蕉人如果鄙视中文,就没话讲,什么时候被汤了也没人理
如果香蕉人渴望学习中文的,就没问题,我好一些朋友早期都没机会学中文(环境)问题等。。。但是他们态度不像有些香蕉人这样犯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6-1-2007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激你给老李一个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生无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6-1-2007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aha,我的英文不是很好
因为我对华语比较有兴趣
而且华语的确是比英文有趣
不过,老实说,会英文的确是很方便
很多快餐店都是以英语沟通的
如果不会英文就惨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2007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无奈的一群。

国语说得不好,会被说是不爱国。
英语说得不好,会被说是殖民地奴隶。
华语说的不好,会被说是没有根的人。
方言说得不好,会被说是忘宗忘祖的人。
好在母亲/父亲不是外国人,不然的话,又多一样母语了。

想当年,小学三年级才开始A for apple,B for ball。
现在连数学和科学也用英语了。

我很想把国语说得好,这样马来人就没有借口说我不爱国。
我很想把英语说得好,这样老板的顾客不会觉得我怪怪的。
我很想把华语说得好,这本来就是我身为华人的本分。
我很想把方言说得好,这样才能和公公婆婆,外公外婆分享他们的经验。
如果我妈妈是外国人,我也很想把母语学好,做个“称职?”的混血儿。

我在想,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在小学的时候,就得学三种语言的呢?

好吧,我不是语言天才。不能学这么多语言,能够不学的,就不学了。

所以,不做讨公公婆婆喜爱的孙好了,方言就不学了。
叫父母亲改信回教,做个马来人。只学国语就可。
英文很差?不要紧,政府无论如何都会让你能够生活下去的。

不想当马来人?好。就当个香蕉人好了。
去国小吧!设备又好,环境也不错。
不学华文,没有了根,不要紧。最重要还是能够生存下去的。你看新加坡的华人,他们很多不会华文,也很成功啊。

不想当香蕉人?好。移民吧!
纽西兰不错。学校只有英文。就把华文当作第二语言来学习就好了。

没有钱移民?!
抱歉。帮不到你了。我也是没有。所以还在这边,当着国文不怎么样,英文不怎么样,华文也不怎么样的“语文四不像”。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F88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007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蕉人应该有自觉的掌握一些母语会话能力。在大马好像还没见过一个马来人不懂讲马来语或印度人不懂讲印度语的。只有华人,有一大群不懂华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007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楼上所说的可能是假象。

在马来西亚,
马来人如果不会说马来话,除非他从小就读国际小学兼不与他父母以上的辈分接触。我的确看过这些“贵族”似的马来人,他们的将来并不打算放在这里。多数是因为父亲在马来西亚还有生意,但不久以后打算移民国外发展。
再说,在马来西亚生活的马来人,连母语都不会,是说不过去的。若说他们的国语不标准,这种人就很多。

至于印度人,其实,世界上并没有印度语这种语言。因为印度并没有国语(奇怪吧!)。那是由于印度的种族太多,所以没有国语。一般上都是说兴都语和淡米尔语的为多。由于印度曾经是英殖民地,英语在印度的上流社会也很流行。甚至是把英文渗着自己的母语来用的现象也有。例如在英国的印度人,不会说自己的母语的,大有人在。而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是不是有不会母语的“芋头人”(因为芋头的皮黑),我因为没有做过考证,所以不敢说没有。

至于华人,如果方言也能算是母语,很多香蕉人其实是听得懂的。只是开口不说是因为这些母语并不是他们有信心能够掌握的沟通工具。不管是环境使然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既然自己在以前就和母语无缘,如果再加上现有环境也没有令他们使用的因素,从“听得懂,只是不想说”的境界,退化到“不会”的境界,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它不会将就人而做出改变。
人若要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而要求自己做出改变。
至于这个改变是否应该,是否值得,就在于自己的价值观,周遭的大势等等。做出了正确的改变,你是成功的。做出了错误的改变,你就是失败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明智、周全、细密的考量,还有充裕的时间来为自己做出每种决定。

也许到后来,指责别人不会母语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最重要的也许是如何为他人设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梅縣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2-1-2007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当香蕉人?好。移民吧!
纽西兰不错。学校只有英文。就把华文当作第二语言来学习就好了。


朋友,我看你弄錯了. 移民解決不了成為香蕉人的問題,反而移民到西方國家成為香蕉人的可能性更高. 西方國家的華人人口,最多也只不過區區的幾萬到幾十萬的人口. 而且中文不可能在西方國家成為其中一個主流語言.在西方國家許多不會說中文的華裔大有人在. 那請問閣下移民又可以解決啥問題?

記住: [人離鄉賤,物離鄉貴]是名句一個.

国语说得不好,会被说是不爱国。
英语说得不好,会被说是殖民地奴隶。
华语说的不好,会被说是没有根的人。
方言说得不好,会被说是忘宗忘祖的人。


我看你也搞不懂這篇文章的用意. 在當今的社會中,無可否認英文的影響力很強, 但我們也不用因為這個原因而放棄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根.也不是說在這個年代的我們不能把一個以上的語言學好.中文和英文兩者都精通的話是很值錢的.在馬來西亞,我們絕對有這麼一個機會讓我們學習高程度的中文和英文.而偏偏卻有人想西化自己,搞得自己像個四不像.

華人如果不會中文就吸收不了深厚的中華文化. 在外國長大的華裔,連中文都不太懂. 你可以單憑他的外表說他是華裔,那不就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了嗎?

我譏笑的對象是某些在馬來西亞的父母寧願要他們的兒女當個西化人而完全地忽略了保留自己的文化. 好了, 這樣下去我們馬來西亞華裔幾代過後會變成如何? 這樣對我們的後代是件好是嗎?

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它不会将就人而做出改变。
人若要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而要求自己做出改变。
至于这个改变是否应该,是否值得,就在于自己的价值观,周遭的大势等等。做出了正确的改变,你是成功的。做出了错误的改变,你就是失败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明智、周全、细密的考量,还有充裕的时间来为自己做出每种决定。


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我寫這篇帖子的目的是要讓更多的人醒覺.要讓人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要下一代成為怎麼樣的人.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甚大. 我也是因為我爸爸的緣故才會變得更珍惜咱們的中華文化.在外來的影響下我們要如何保存我們的文化和遺產是一個挑戰也是我們的責任. 沒有文化背景的人是很可悲的,甚至會讓某些人感到不安或喪失了自我和身分.我相信如果我們華人父母能灌輸一些良好的概念於我們的孩子,下一代會是更好的一代.消滅香蕉人應該從此處下手.

魯迅的[阿Q正傳]和[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也同樣的功能來提醒中國人,他們也有醜陋的一面.

[ 本帖最后由 梅縣人 于 22-1-2007 06:0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007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梅縣人 于 22-1-2007 05:55 PM 发表
朋友,我看你弄錯了. 移民解決不了成為香蕉人的問題,反而移民到西方國家成為香蕉人的可能性更高. 西方國家的華人人口,最多也只不過區區的幾萬到幾十萬的人口. 而且中文不可能在西方國家成為其中一個主流語言。


我想梅县大佬你也弄错了一些东西。
我就是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语言天才。就因为这些人没有能力学习太多种的语言,华人在马来西亚这种独特的环境之下,惟有做出一些取舍。

在马来西亚,
如果这个人只能学一种语言,你说他最好能学什么语呢?
如果这个人只能学两种语言,你说他最好能学什么语呢?
如果这个人能把三种语言都学得很好,那么他就是一个语言天才了。你若到任何国外去问,都能得到同样的称赞。

对那些只能学两种语言的人,移民就是不做香蕉人的最好出路。
那些移民到西方国家的却成为香蕉人的,并不是由于环境问题,而是自身的坚持问题了。
你在这里的论坛都可以找到移民到以英语为主的国家的人,他们的华语也非常好。你若不曾遇过这些人,就以为不会华语的人大有人在,是一种武断的看法。因为事实是会华语的也不少。

说中文不可能在西方国家成为主流语言的人,是非常“井底”的。加拿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当年的移民潮流,中文的使用者大有人在。电影,音乐,媒体等,都有一定的市场。
我们如果说加拿大的国语是英语,那么在魁北克的法语的地位竟在英语之上,以致加拿大政府不得不承认魁北克是加拿大国的国中之国。这就是所谓每个使用者的自身坚持能够带来的影响。
我们华族在马来西亚只有30%左右的人口,但是既使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坚持,也做不到这样的影响力。你知道原因在哪里吗?

再给你一个例子。我们来看看今天中国报的国际精选:
(華盛頓22日法新電)更多美國人為他們的孩子報讀中文班,以及僱用講華語的保母,希望他們長大後具有競爭優勢。
總部設在紐約的非盈利組織「亞洲協會」副會長萊文說:「目前,中文在美國非常熱門,像堪薩斯州和肯塔基州的內陸州屬的人,現在都要學講華語。」 在這種趨勢下,美國全國各地的許多學校,都無法應付人們要學中文的要求。在全球,華語是最多人講的語言,但在美國的學校,現在才開始廣泛教導。 萊文說:「家長和負責學校事務的人,現在已看到中國具有大量商機。問題是我們到那裡尋找高素質的教師,以達到要求。」 「亞洲協會」中文計劃的主要負責人王樞漢說,美國全國有300至400間學校,目前為2萬5000至5萬名學生提供中文教學。當聯邦政府提供資金時,將會有更多學校教導中文。 王樞漢表示:「我總是希望美國終有1天會醒悟,我已等待了20年。我們真的需要增加我們學校的語文課。」 在華盛頓市郊區的波托馬克小校,1996年推動學習中文的計劃很受歡迎,每1年多達40名兒童,因中文班爆滿而沒機會在學校學習中文。 有些學生是通過抽籤的方式,獲得進入中文班。而參加中文班的學生約18%是亞裔。


看吧。我们不是说2千到5千个学生。而是以万计的数目。这并不包括那些没机会学习的学生。

在當今的社會中,無可否認英文的影響力很強, 但我們也不用因為這個原因而放棄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根.也不是說在這個年代的我們不能把一個以上的語言學好.中文和英文兩者都精通的話是很值錢的.在馬來西亞,我們絕對有這麼一個機會讓我們學習高程度的中文和英文.


从这些话看来,我不知道梅县大佬是不是认为我们学中文和英文就好。如果是的话,那你肯定被认为不爱国,因为你忘了我们也要学国语。如果不是的话,就不在我想和你讨论的范围之内了。

若你说我们有机会学习高程度的中文和英文,我是非常怀疑这个论点。我暂且先不谈数理英化让华小变质的危机。我们虽然有六年的小学华文教育机会,但是华小的学校设备,师资问题,课程素质等,已经是千苍百孔,岌岌可危的状态。有空的话,去看看董教总的网页吧。不过,小学的华文是谈不上什么高程度的,不是吗?

中学的话,也只有学费高昂的独中还有像样的华文课程,但这里也开始有人疑质素质的江河日下。详情在:http://www.sinchew-i.com/comment ... ;artid=200701172677
可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进独中求学,全国也只那么几间独中。

大学呢?我们甚至有马大华文系的师资危机,系里只有两、三科有用到华文,甚至是大学不承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师资的资格的新闻。我国到底有多少间大学提供华文系呢?
原谅我实在是看不到什么“高程度华文”的机会出现。

至于英文,由于我不在行,所以我不敢在这里表达我不清楚的事物。是否有谁有这方面的资料,就有劳他来证明我国的也有“高程度英文”。

而偏偏卻有人想西化自己,搞得自己像個四不像.華人如果不會中文就吸收不了深厚的中華文化. 在外國長大的華裔,連中文都不太懂. 你可以單憑他的外表說他是華裔,那不就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了嗎?
我譏笑的對象是某些在馬來西亞的父母寧願要他們的兒女當個西化人而完全地忽略了保留自己的文化. 好了, 這樣下去我們馬來西亞華裔幾代過後會變成如何? 這樣對我們的後代是件好是嗎?

我寫這篇帖子的目的是要讓更多的人醒覺.要讓人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要下一代成為怎麼樣的人.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甚大. 我也是因為我爸爸的緣故才會變得更珍惜咱們的中華文化.在外來的影響下我們要如何保存我們的文化和遺產是一個挑戰也是我們的責任. 沒有文化背景的人是很可悲的,甚至會讓某些人感到不安或喪失了自我和身分.我相信如果我們華人父母能灌輸一些良好的概念於我們的孩子,下一代會是更好的一代.消滅香蕉人應該從此處下手.


就如你所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香蕉人会成为香蕉人,我说父母要负上九成以上的责任,相信是不为过的。换句话说,香蕉人会成为香蕉人,本来就不是他本身自己的意愿。当他们明白文化传统,民族身份(race identity)的价值的时候,他们之中,能够挽回的和想要挽回的并不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责怪他们。

所以,我倒是觉得,我们没有提倡塑造香蕉人的必要,也没有刻意消灭香蕉人的必要。
因为既使有香蕉人的存在,也不见得把孩子送入华小的父母会减少。华小年年爆满就是很好的例子。
也就是说,既使没有香蕉人的存在,也不见得华人会會更珍惜中華文化,及积极履行保存文化和传统的責任。


更重要的,与其藐视或责怪他们,倒不如跟他们友好,并且帮忙他们冲淡香蕉人这个身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土木建築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3-1-2007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蕉人。。。。


在白人國家的華人三代以後,基本都是香蕉人了。。。。

在新馬,以李光耀爲首的香蕉人,看不順華文,摧毀了新加坡的華文教育,星傢破的香蕉人都恨死華文了,就是奇怪,爲什麽中國人一直以爲星傢破是講華語的。。。。。。。。。

大馬,雖然有些香蕉人,通常講Manglish的,不過多少會些方言的

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華人普遍物質些,認爲華文沒有用就不學,華文有用就學。。。。。。。。。。不會考慮任何民族情感的問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007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这位仁兄,论点见仁见智。

白人国家三代后都是香蕉人,或多或少,环境是占了很大的因素。一来没有完善的基础教育设施,二来没有市场价值。不过,这两个原因都是互相影响的。

若说一个语文沒有用就不學,有用就學,不會考慮任何民族情感的問題的就算是很物质的话,那也不止华人是这样了。在白人国家的哪一个非白人民族不是如此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07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全球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一个没有民族、宗教、文化以及背景限制的趋势。
语言在全球化的里扮演着“沟通”的角色。未来的日子里,人必须要精一语,通各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梅縣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5-1-2007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中文不可能在西方国家成为主流语言的人,是非常“井底”的。加拿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当年的移民潮流,中文的使用者大有人在。电影,音乐,媒体等,都有一定的市场。
我们如果说加拿大的国语是英语,那么在魁北克的法语的地位竟在英语之上,以致加拿大政府不得不承认魁北克是加拿大国的国中之国。这就是所谓每个使用者的自身坚持能够带来的影响。
我们华族在马来西亚只有30%左右的人口,但是既使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坚持,也做不到这样的影响力。你知道原因在哪里吗?


不用繞那麼大的圈子了,老兄. 你認為中文的影響力在加拿大真的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嗎? 外國用中文的程度,遠遠不及馬來西亞那麼普遍. 而且,人口也遠遠不及馬來西亞有7百萬華裔. 怎麼比較? 再說,中文不會在白人國加有太大的地位,因為它說到底不是白人的語言.如果是白人語言會比較好說話. 看來,井底的是沒有在國外生活國的人哦. 呵呵.

若说一个语文沒有用就不學,有用就學,不會考慮任何民族情感的問題的就算是很物质的话,那也不止华人是这样了。在白人国家的哪一个非白人民族不是如此的呢?


如果像你這麼說,那印度文,華文和其他沒甚麼用的語文不就是因該要消失了? 那不是很忘本麼?  真難怪那麼多華人忘本! 那我們情願學馬來文和英文算了,最有用!  呵呵. 可以說的是,在馬來西亞的華裔並沒有一種很強的民族意識. 那也難怪,當初到馬來西亞的祖先們大部分都是社會階層比較低的.

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全球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一个没有民族、宗教、文化以及背景限制的趋势。
语言在全球化的里扮演着“沟通”的角色。未来的日子里,人必须要精一语,通各语。


這種想法未免有點天真.你認為真的可以麼? 你知道要出多少代價. 若可以的話,那世上以後不就天下太平?

对那些只能学两种语言的人,移民就是不做香蕉人的最好出路。


我看我和你對[香蕉人]的定義有一點問題而且不一致.

而且現在中國的崛起,我們華人還不趕快作出響應?

下次再寫,要下了,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07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县大兄可能看不明白我的华文。

我并没有说华文目前在加拿大非常有影响力。我只是说,以华文目前在加拿大的使用率来看,要成为主流语言的可能性是有的,也就是说,这并非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如你所说,外国的中文使用率的确是没有像马来西亚那么高。不过,这个肯定是跟人口数量没有关系。说到外国的华人人口,在2005年,全世界最高的要数印尼,接下来是泰国,再下来才是马来西亚。详情请看http://www.ocac.gov.tw/public/pu ... ;no=943&level=B
为何排名第三的马来西亚,却在非中华国家之中,拥有最高的中文使用率呢?

所以如果你认为“當初到馬來西亞的祖先們大部分都是社會階層比較低的”,因此“在馬來西亞的華裔並沒有一種很強的民族意識”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的。

如你所说,马来西亚的中文使用率高,不就是因为我们的先贤对华文教育的执著的成果吗?民族意识不强的马来西亚华裔,能够衍生出中华国家以外,有最完备的华文教育机制吗?

你说中文不会在白人国家有太大的地位,那就要看你所谓的“太大”地位的定义了。如果我说,中文能够成为白人国家的第二外文,这个地位算不算大呢?看回马来西亚,我国的第二外文是什么语言?

如果像你這麼說,那印度文,華文和其他沒甚麼用的語文不就是因該要消失了?那我們情願學馬來文和英文算了,最有用!

我非常不明白我的哪一个句子会令你有如此想法。
第一,我没有任何“没有用的语文应该要消失。”的意思的句子。
第二,我没有任何“印度文,华文和其他语文是没什么用的语文”的意思的句子。
第三,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种语文叫做“印度文”。
第四,你说英文“最有用”,我随便也还可以找到许多例子数据等来支持。学马来文“最有用”的“例子数据”可以给来参考参考吗?记得要和英文一同比较喔。

也许梅县兄的华文水平太高了,看得出我的弦外之音之外之音。我只好再解说得直接一点。
梅县兄的楼上的第二的引用句子的意思是:
不要认为华人是很物质的。因为在白人国家的非白人民族(不止是华人而已),不学自己的母语的都很多。一个民族不学自己的母语,民族感情可以是其中一个理由,但肯定不是主要的理由。

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全球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一个没有民族、宗教、文化以及背景限制的趋势。
语言在全球化的里扮演着“沟通”的角色。未来的日子里,人必须要精一语,通各语。


梅县兄认为这是天真的想法,我倒是觉得这种想法也有可能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语言也是会“死亡”,会被淘汰的。语言是沟通工具,没有人使用的沟通工具,至多,也只剩下考古价值而已。我相信在未来,世界只有剩下几种语言在使用着。

而且,请原谅我无知。我不明白为什么梅县兄会扯上天下太平这方面去。
因为,全球化并不能带来天下太平。
      没有民族、宗教、文化以及背景限制的趋势也并不能带来天下太平。
      精一语,通各语也并不能带来天下太平。

我只知道,起码的天下太平是人类已经了解知足的重要和崇尚共存的和谐;全球化,民族,宗教,文化,语言只是挑起争执的非常好用的藉口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07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我觉得你在你的立场上,站得太稳了吧???

首先,我想请问楼主的华语真的那么好吗?你敢跟我说你说着一口流利的华语?
我敢肯定,在大马,新加坡的多数华人,就算会讲华语,也是天天在:ZO mok zo mok 的叫。。。请问中国人看了,又会有何想法呢?

其实,我也是站在你的立场的,也就是说,我也是讨厌那种,香蕉人。。。
特别是那些还要用着中文名的, 简直是败类!!
可是我就认为,我们不只要会华语,但也要会英文。。。
我本身是非常热爱中华文化的,但我现在在读着剑桥A-水平。。。英文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这个是人人都晓得的。。。我问你,你现在用着的电脑,说明书不是英文的吗? 你现在用着的电脑是谁发明的?你知道armstrong 是几时登上月球的吗?你知道谁发明电灯吗?你知道谁发现了万有引力吗?你知道谁发表了相对论吗?都是西洋人。。。。
我想要带出的是,你不能忽略他的强大,也不能否认,因为这是事实。。所以我们要学他们,当然首先要学他们的语言,所以这是必然的。。。。

话虽如此,但我们不能忘了我门的母语,还有文化。。。说到文化,我忽然想到,到底有多少个华人喜欢舞狮? 每当过年的时候,舞狮的一半以上的都不是华人,成和体统?楼主,叫你去舞狮你要吗?反正你热爱中华文化嘛。。。。

最后,我的结论就是,我们英文,华文都要学,那样我们就是黄色皮,黄色肉的香蕉了,还加上了精美的包装(有这种蕉吗?)
如果每天都要站在自己种族立场上说话,就等着爆发种族战争吧。。。。
就像我们身在大马,马来文是国家语言,就学马来文吧。。。如果不要,就怪自己的祖先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了。。。。


在我离开之前,我想要对那些认为华文没有用就不学华文的人说,中国正在强大,许多西方国家都在学华语...到时你就别后悔了。。。。

[ 本帖最后由 LionHearTYuN 于 26-1-2007 04:3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梅縣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7-1-2007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甚麼緣故,好像我們談的都開始離題了. 而且我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回復.

你说中文不会在白人国家有太大的地位,那就要看你所谓的“太大”地位的定义了。如果我说,中文能够成为白人国家的第二外文,这个地位算不算大呢?看回马来西亚,我国的第二外文是什么语言?


很可惜到目前為止,中文能夠成為白人國家第二外文的可能性很少,因為在白人國家的華裔人數不足夠. 而通常在第二外文的情況下也不會達到很大的效果. 我之前已經說過,馬來西亞絕對是有學習中文的環境,不管是多麼良好和壞. 換句話說,除了中國地區以外,馬來西亞是唯一的一個國家能夠讓一個人從小學開始到中學都設有中文的教育. 看下面的網頁吧: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laysian_Chinese

"Malaysia is also the only country outside mainland China, Taiwan, Hong Kong, Macau, to have a completely Chinese-medium education system."

我觉得你在你的立场上,站得太稳了吧???

首先,我想请问楼主的华语真的那么好吗?你敢跟我说你说着一口流利的华语?
我敢肯定,在大马,新加坡的多数华人,就算会讲华语,也是天天在:ZO mok zo mok 的叫。。。请问中国人看了,又会有何想法呢?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華語,粵語和英語都不像馬來西亞人你不相信吧,因為我不住在馬來西亞. 當然我不會因此而看不起國人. 我也明白ECS283兄先前所說的.你要學英文, 我不阻繞你. 但我覺得我們國人應該把英文學的更好一些. 不應該讓甚麼SINGLISH 或 MANGLISH 繼續下去.學好英文讓我們和外國人溝通.但我們身為華人的,起碼要懂中文讓我們的文化在馬來西亞能夠延續下去.

我打擊的對象是那些明明在馬來西亞有學中文的機會卻選擇不去學.反而去學英文的(從小學開始學全英文的那些).更何況他們看不起學中文的人.但也不見的他們的英文和外國人一樣好的那種甚麼[鳥人].我們國家的英語如果不好還要去教外國人不是等於[上樑不正,下樑歪]麼?

人是要求上進的,我們雖然不是語言天才,但我們能夠力求上進知道不對的說法就設法改善才會有進步.要不然,那就停留在那個階段了.

星加坡政府就發現了這個問題而展開了一個[把英語說好的運動]
http://www.goodenglish.org.sg/SGEM/

在白人國家的華人三代以後,基本都是香蕉人了。。。。


就是嘛.馬來西亞不光是一個產香蕉人之地.外國也是啊.在外國學中文的環境就比馬來西亞更差了.這一代不變香蕉,2至3代下去就很難說了.除非移民回到中國地區.所以,移民是不是一個解決的問題的方法呢?

话虽如此,但我们不能忘了我门的母语,还有文化。。。说到文化,我忽然想到,到底有多少个华人喜欢舞狮? 每当过年的时候,舞狮的一半以上的都不是华人,成和体统?楼主,叫你去舞狮你要吗?反正你热爱中华文化嘛。。。。


真聰明哦,老子小時後及在中學時的確有當過醒獅團的,還有划龍舟的哦.朋友,我不知道到你是馬來西亞什麼地方來的,竟然有外族舞獅. 那你不就證明了我們華人失敗之處了嗎? 我們華人不舞獅,不保留我們的文化的話那就等外族幫我們延續囉. 反正是自然現象嘛,對不? 地球暖化,人口增多,也是自然現象哦. 我們也不用去理會,反正後人會去解決的吧. 阿Q精神嘛,呵呵.

如你所说,外国的中文使用率的确是没有像马来西亚那么高。不过,这个肯定是跟人口数量没有关系。说到外国的华人人口,在2005年,全世界最高的要数印尼,接下来是泰国,再下来才是马来西亚。详情请看http://www.ocac.gov.tw/public/pu ... ;no=943&level=B
为何排名第三的马来西亚,却在非中华国家之中,拥有最高的中文使用率呢?


印尼和泰國的華裔有不同樣的問題,我是指你把馬來西亞和加拿大來比較.怎麼比?

梅县大兄可能看不明白我的华文

不是看不明白,而是覺得你太婆媽和囉唆而看不下去.而且還擅自幫我說話.真是個喜歡鑽牛尖角的仁兄哦 但某些論點還是跟你一致的.

最后,我的结论就是,我们英文,华文都要学,那样我们就是黄色皮,黄色肉的香蕉了,还加上了精美的包装(有这种蕉吗?)

仁兄,那你還是什麼香蕉?那是顆芒果了吧.同意你這個論點.

在我离开之前,我想要对那些认为华文没有用就不学华文的人说,中国正在强大,许多西方国家都在学华语...到时你就别后悔了。。。。

真希望更多馬來西亞華人這麼想.

[ 本帖最后由 梅縣人 于 27-1-2007 10:4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11-2025 07:27 PM , Processed in 0.13084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