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84|回复: 1

漫不经心的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6-2006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不经心的画   /林绍胜

好奇报章有社评、戏评、乐评、书评,就是没有漫画评。浏览马来西亚各华文报的时事漫画,实在惨不忍睹。发觉本地时事漫画人相当迷徨,不解何为时事漫画。画上十年八年毫无领悟者大有人在。华文报馆对时事漫画的要求,更反映编者在这方面的贫弱。相比,英文报与马来西亚报在这方面则远远抛下华文报。基於此,切切有必要好好研究本地华文时事漫画发展方向。笔者先挑本地华文时事漫画的毛病,再谈方向。一来挑毛病是人类天生拿手好戏,再说,开药方前总得先断症。

首先,各华文报的时事漫画最严重毛病乃缺乏绘画基础。所谓绘画基础,并非只是稳健的线条、精巧的造形能力、熟悉构图原理而已。任何人只要下苦功都肯定可以掌握这些点线面的应用。若以美术学院基础班的要求衡量,英文报漫画人KEE、《平坦漫画》作者的绘画基础肯定不及格。他们的作品却非常受落,关键是,他们那套画功让读者觉得他们乃故意如此画。他们以极限的技巧,作了无限的发挥。反观许多在华文界画了相当时日者,都教人觉得作者无能为力或眼高手底。以极限发挥无限的技巧相当考个人慧根。应用技巧比掌握技巧,更关键性地,决定作者绘画基础的强弱。

不懂得以极限发挥无限,作品肯定画不达意。这种情况好比上英文写作班,老师再三调强:「别以为用上很复杂的字词便会作出好文章,好文章往往是最简易明白的那篇。」许多漫画人不懂这个道理,跑去画一大堆深不可测的比喻,带读者转了老半天还不懂作品说什么。为什么不直接了当,以你我身边最熟悉的生活例子表达?作品的人物造型甚至没有本土特徵,表情姿态尽是典型日本香港漫画式。教人错觉华文界的漫画人并非本土生土长或残障不能出门。

中学时代,上科学一科,需要画大量试验过程的图样。每画一个物件,便在旁边标上物件的名称。这叫作插图,帮助学习与记忆。华文界,无论是读者、编者、画人常把这类授课插图与漫画混淆。画上数个人物、物件,标上所代表的人事名称,原原本本把新闻画一遍,便当作是漫画。读者傻傻乎乎地买一份报纸,看重复的内容。再不然便是对白缠脚布般长,罗哩罗嗦。既然无法以画表达,倒不如去写文章?

众漫画人似乎尚未明白漫画乃漫不经心之画。我们画得太认真,认真到一个地步,失去独立思考,从来不会消化新闻。难怪华文界的漫画,具备独到见地的少之又少。作品欠了漫不经心的不屑精神,血液里缺乏漫不经心的联想。思想狭窄,生活麻木,更莫谈漫不经心的敏锐。各项运动,乐器演奏,舞蹈,书法等,皆追求漫画不经心的放松。漫画人,你的思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2008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应用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的资源都有限
但是,要如何"以有限化无限"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2-2025 10:02 PM , Processed in 0.12094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