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回复: 0
|
網絡欺淩支持有限家長無助 年齡禁令或難杜絕問題發生
[复制链接]
|
|
【本報阿德雷德訊】最近南澳Riverland幾名兒童和青少年成為網絡欺淩事件的目標,幾個疑似在學校假期創建的Instagram頁面專門針對他們,
這些賬號發布了年僅12歲受害者的照片,附上全名和侮辱性評論。
16歲的萊西孫女是受害者之一,她因此拒絕去學校,躲在房間里,還因帖子中惡毒評論尋求心理咨詢。
萊西說,這些帖子極具破壞性,在社區產生連鎖反應,對有焦慮或身體形象問題的孩子來說傷害很大。
盡管萊西和其他家長多次向Instagram舉報,但直到家長讓當地Facebook群組集中努力,頁面才被刪除,可幾小時內,新賬號又出現。
被針對的兒童的父母和家庭成員表示,當他們向政府機構和Meta尋求幫助時,他們感到「處處受阻」。
在媒體詢問南澳警方是否收到有關該事件的報告時,警方發言人稱「這不是警方的事,應向電子安全專員報告此事」。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家長稱,她17歲的兒子也遭欺淩。兒子給警察打電話被拒,打1300熱線被告知頁面已舉報,建議他帶孩子接受心理咨詢。第二天去警局也未得到幫助,給教育廳發郵件則被告知聯系學校,而當時學校正在放暑假。
在媒體看到的教育廳郵件中,建議這位母親「先與孩子學校的站點領導團隊成員預約交談」。
而接受采訪另外兩個家庭及舉報頁面的公眾成員也均表示得到的回應毫無幫助。
萊西說,調查機構應給出明確指示,家長需更多支持,這樣的處理也引發對澳洲網絡欺淩舉報有效性的質疑,家長或祖父母得不到有效支持,不知如何處理。
南澳反欺淩組織BullyZero大使布朗兒子曾因校園欺淩差點自殺,她說,Riverland事件與自己向警方和政府機構尋求支持的經歷相似,表明欺淩教育未普及到地區社區,家長對問題能否解決毫無信心。
她認為南澳教育廳需「進行嚴肅改革」,加強關於欺淩和網絡欺淩的規章製度。
澳洲針對16歲及以下兒童的全國社交媒體禁令12月10日生效,不過布朗不認為這就能杜絕欺淩。
聯邦通信部長威爾斯發言人表示,稱網絡欺淩不可接受,所有年輕人都應該在網上感到安全,鼓勵受害者向平臺舉報,因為這通常是删除有害內容的最快方式,若平臺不刪,專員可能進行調查並要求刪除,新法律將對年輕人福祉有積極影響,但我們也在採取進一步行動,加强網路安全法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