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回复: 0
|
中經院分析師:中國大陸成熟製程晶片製造 2年內取代台灣
[复制链接]
|
|
盡管美國政府封鎖先進製程設備出口到中國大陸,但大陸聚焦發展成熟製程,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分析師鍾富國認為,大陸採「彎道」與「換道」雙軌突圍,先求生存再圖獲利,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回應美國「重點打壓」,預估2027年前大陸就可能取代台灣,成為最大成熟製程半導體製造國。
鍾富國23日在中經院所主辦的「地緣政治下的科技布局與治理研討會」中指出,面對美國與盟友的多元技術封鎖壁壘,半導體圍堵漏洞,扼殺先進製程下探至中階設備管制,大陸「彎道」與「換道」雙軌突圍,其中「彎道」是中芯國際以現有設備推動製成微縮逼近物理極限,「換道」是透過「本源悟空量子電腦」持續換代,從實驗室邁向實用化。
鍾富國進一步解釋,中芯國際展現工程能力,透過DUV多重曝光推進製程至7奈米、但成本、良率、設備持續待改善。而本源量子快速換代,超導量子電腦、量子晶片、稀釋製冷機、生態系等持續演進。
鍾富國觀察,大陸發展替代技術,以「系統整合」而非單點突破,迴避硬體劣勢、強化軟硬整合、打造差異化優勢,尤其華為、DeepSeek等以替代技術創新,降低對美國硬體依賴,從實用化、應用端帶動構建「去美化產業體系」 。
鍾富國認為,大陸半導體、量子科技基礎研究「量」與「質」快速追趕美國,未來轉化依賴「中國速度」再現 ,加上政府介入大學學科調整、擴大培育工程師,期望藉「中國速度」支持半導體、量子科技等關鍵領域突圍。
鍾富國還提到,大陸透過國際合作與地緣市場,為科技突圍提供新舞台。尤其以大陸主導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平台,能夠推動聯合研發、擴展下游應用市場,降低對美依賴。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