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回复: 2
|
丹麥「生仔考牌」剝奪格陵蘭裔母親撫養權 當局認程序缺陷多地抗議
[复制链接]
|
|
【橙訊】據英國《衛報》報道,一位格陵蘭裔母親在丹麥誕下女兒後,因沒通過「育兒能力測試」(FKU),當局將其女兒強制送往寄養家庭,這對母女被迫分離。該事件引起廣泛關注,不少活動人士舉行抗議活動呼籲丹麥政府採取緊急行動幫助布朗隆德。丹麥社會大臣對該案表示關注,涉事地方政府承認程序上有缺陷;當事人已提出上訴。
18歲的因紐特人(Inuit)女子布倫隆德(Ivana Nikoline Brønlund)自今年4月懷孕起,便被政府人員安排做「育兒能力測試」,後於6月完成測試。結果在預產期前3個月,布倫隆德被告知因她早年遭養父性侵曾有心理創傷,其嬰兒未來需要寄養。於是,布倫隆德的女兒一出生便被帶走,布倫隆德僅僅獲得每兩周探望一次,每次兩小時的權利。
值得注意的是,布倫隆德的父母是格陵蘭人,她和家人就在哥本哈根生活。而丹麥今年5月頒布新法,禁止對格陵蘭人使用這項具有爭議性的「育兒能力測試」,但當局以布朗隆德「不算格陵蘭人」為由繞過禁令。事實上,這項測試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多名人士及人權機構稱其帶有種族主義色彩。
報道稱,布朗隆德的案件在格陵蘭島引發了抗議,努克、哥本哈根、雷克雅未克和貝爾法斯特的民眾也計劃舉行進一步的抗議活動。當地市政府以受保密義務約束為由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但其承認流程存在缺陷,並表示正在努力確保滿足該家庭的法律要求,並為該家庭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布朗倫德的養母對此表示,「感覺就像如果你要成為一名母親,你就不能有創傷。」
丹麥社會大臣安德森強調,她對這個情況感到擔憂,認為標準化測試不應該用於涉及格陵蘭背景家庭的安置案件,或在測試前先徵詢特殊社會或教育需要特別顧問機構VISO的意見。
據了解,丹麥「育兒能力測試」用於評估父母的心理健康及育兒能力,但因文化偏見被批評歧視格陵蘭因紐特人。丹麥自今年5月起禁止對格陵蘭背景人士使用該測試,而布倫隆德的測試時間剛好在禁令實施的前一個月,當其6月出結果時,新令已生效。布倫隆德並非個例,另一名格陵蘭裔母親跟布倫隆德的情況相似,也是女兒出生不久後便「被迫分離」,關注此事的弗寧根因紐特人家長協會 (Foreningen MAPI)正在設法給丹麥社會大臣安德森寫信,請求政府層面的支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8-2025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25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仔要考牌?丹麥育兒測試拆散格陵蘭母女 BB出生1小時即遭強制寄養
丹麥今年5月起修訂法律,禁止對來自格陵蘭的新生父母進行「育兒能力測試」,然而本月卻仍對一名來自格陵蘭的18歲母親進行評估,結果該母親測試未通過,失去監護權,引發民眾憤怒。
格陵蘭母親育兒能力測試未通過 失去女兒監護權
這位18歲的格陵蘭裔母親布倫倫德(Ivana Brønlund)居住在丹麥哥本哈根附近的小鎮。她於本月11日生下了女嬰阿維亞婭,但僅有一小時的親子時間後,女兒便被市政府人員以育兒能力測試未通過的理由帶走。她每兩星期只能在監管下探望女兒一次,每次僅限兩小時,且不能安撫或更換尿片。布倫倫德哭訴說:「我不想分娩,因為我知道我會失去她。」
丹麥政府5月修訂法律 禁止對格陵蘭人進行評估
丹麥的育兒能力測試已實施多年,用於評估父母的心理健康和是否具有足夠的能力撫養孩子。然而,來自丹麥自治領土的格陵蘭人屬於北極地區原住民「因紐特人」,由於語言問題和文化差異等原因,他們的判斷標準被認為不適用於通過測試,引發了對政策存在文化歧視的質疑。丹麥政府在5月修訂法律,禁止對格陵蘭人進行評估。
預產期前三周被告知嬰兒出生後將被帶走
布倫倫德的親生父母是格陵蘭人,但她在小時候被送養到丹麥。她在4月懷孕期間被當地政府要求接受育兒測試,該過程跨越了禁止生效的時間,結果在6月被評定未通過。政府稱她曾受到養父的性侵害,造成了創傷,並認為她沒有撫養孩子的能力。由於她並非完全格陵蘭人,因此禁令不適用於她。布倫倫德在預產期前三周被告知,嬰兒出生後將被帶走。
引發民眾憤怒
這一事件引發了民眾的憤怒,格陵蘭及其他地區舉行了抗議活動。丹麥社會事務部長索菲要求市政府解釋,強調育兒測試不應用於格陵蘭背景家庭。市政府以保密為由拒絕置評,但承認程序存在錯誤,並正在尋求最佳解決方案解決問題。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