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7|回复: 7
|
澳僑民中國就醫漸成趨勢 過程簡單花費少溝通更方便
[复制链接]
|
|
僑民醫療旅遊(diasporic medical tourism)已經逐漸成為值得關注的新興現象,許多定居澳洲的澳洲華裔會選擇前往中國大陸或台灣接受手術。
據統計,每年約有1.5萬名澳洲人出國就醫。研究報告指出,促使僑民跨境就醫的主要動機包括文化與語言親近、回鄉順便做手術方便、溝通無礙、對原居地醫療體系不滿、保險覆蓋差異、醫療品質及物有所值等考量。
Miko Li已經在悉尼生活了十多年,但當她的全科醫生告訴她需要手術切除肩部的一個脂肪瘤,不過需要幾個月才能在澳洲公立醫院進行該非緊急手術後,她決定飛往中國。
這位35歲的女士雖然不常去中國,但是她說在中國做手術很簡單,她一下飛機就直接去了醫院,和醫生確認後,手術安排在下一周,花費不到5000元人民幣。
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中國健康計畫主任Liu Chaojie教授說,只要手術品質和安全值得信賴,出國接受非緊急手術可能會有好處,還也可以澳洲醫療體系釋放更多資源,更好服務於更緊急和危重的病例。
劉教授說,中國醫療體系更精簡,不需要像澳洲一樣需要全科醫生的轉診才能去看專科醫生,而且醫院也沒有排隊制度,只要付錢,就能得到快速治療。澳洲的特定手術常需排隊等候,進行各項檢查的過程也非常漫長,而在中國,所有檢查和結果可以能在幾小時內全部完成。
醫療費用是醫療旅遊的一個重要考量。
在澳洲的牙醫建議更換四顆牙齒後,住在悉尼的莉莉選擇到中國看牙。
她說,這是一個「很痛苦」的方案,而且要花費數千元。在中國,牙醫建議她只更換一顆牙齒,而花費僅是澳洲花費的一小部分。
對墨爾本居民Emma Chen來說,選擇到中國治療近視同樣處於費用考量。她想做激光眼科手術治療近視,不過在澳洲的的驗光師建議她不要接受這種治療,因為她同時患有乾眼症,她想找一位眼科醫生獲得進一步的建議,但費用太高了,最終她決定到中國就醫,中國的眼科醫生評估後認為她可以接受激光眼科治療,手術大概只花了10秒鐘,她很高興現在不用戴眼鏡就能看得清楚,而且沒有任何併發症。
不過,專家也指出,澳洲的體檢體系與中國的體系完全不同,不同體係的檢查和治療都有積極和消極的影響。澳洲的醫療體係蘇日安存在延誤、不便和「笨重」等問題,但是全科醫生可以協調和向患者解釋治療方案,幫助患者獲得更好護理。 |
|
|
|
|
|
|
|
发表于 24-8-2025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的医疗体系,
公立和私立的也是天地差别。
公里的你要慢慢耐心的等,私立的只要你有钱,马上能医。 |
|
|
|
|
|
|
|
发表于 24-8-2025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私立医院也有害群之马,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检查项目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4-8-2025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公立醫院早上8點等到下午2點,
然後見醫生花了5分鐘對話,
拿藥+付款等多一小時就可以走了。
|
|
|
|
|
|
|
|
发表于 24-8-2025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
尤其是你有购买保险,
你就会有这经验。
|
|
|
|
|
|
|
|
发表于 24-8-2025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可怜那些底下层的老人
每隔两三个月就要去拿药(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
|
|
|
|
|
|
|
|
发表于 24-8-2025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沒金錢,就用時間來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8-2025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肾结石疼12小时 加拿大急诊“等死”
“加拿大急诊,等死你!” 博主一句话,撕开加拿大医疗系统的 “遮羞布” 。本以为急诊是 “救命通道” ,谁能想到,等待时间长到能把人 “熬死” ,医生护士说笑喝咖啡,患者却在走廊痛到崩溃…… 跟着华人亲历者的吐槽,咱们看看加拿大急诊的 “窒息日常” ,到底有多坑!
原文:
华人肾结石疼12小时 加拿大急诊“等死”
“有人肯定会说什么分诊啊,严重直接推进去了什么的!各种数据对比啊什么的!但是,也改变不了这个垃圾系统!” 博主暴怒开炮,把加拿大急诊的 “低效” 钉在耻辱柱上。在加拿大,急诊不是 “救命场” ,更像 “等死营” —— 不管多痛多急,先排队,排到天荒地老,才能见医生。
这不是 “个人抱怨” ,而是无数华人的 “急诊血泪史” ,评论区里,一堆 “等死同款” 疯狂涌现……
网友崩溃回忆:“当年肾结石疼的要死硬是从下午两点等到凌晨两点” 。肾结石的剧痛堪称 “生不如死级” ,可加拿大急诊系统,让患者在煎熬中苦等 12 小时,所谓 “分诊” ,在锥心之痛前成了苍白借口,救命通道沦为漫长 “等死” 煎熬,患者痛到崩溃却求治无门 。
华人肾结石疼12小时 加拿大急诊“等死”
“国内的人到国外医院都特别顺从” ,一句话道尽中外医疗冲击。国内看病高效主动,到加拿大急诊却被 “慢节奏” 磨去脾气 —— 再痛再急,也只能乖乖排队,不敢吵嚷,只因 “吵也无用” 。这不仅是医疗差异,更暴露加拿大急诊的 “傲慢” :患者痛苦被漠视,流程至上,慢到让人 “认命顺从” 。
华人肾结石疼12小时 加拿大急诊“等死”
“而且医生护士在里面说笑嘻哈,喝着咖啡吃着零食,我们全在旁边听到。 但加拿大的人也是你看我我看你,没办法” ,最窒息的是 “冰火对比” 。患者在走廊痛到打滚,医护却在诊室悠闲说笑,这种冷漠把加拿大急诊的 “冷血” 暴露无遗。更讽刺的是,本地人也只能相视无奈,系统烂到所有人 “认命” ,患者性命在急诊成了 “无关紧要” 。
华人肾结石疼12小时 加拿大急诊“等死”
“我心梗在奥克维尔等了六小时” ,心梗黄金救治分秒必争,加拿大急诊却让患者苦等 6 小时!这不是医疗,是 “变相谋杀” 。所谓 “先进医疗” ,在生死时速前原形毕露 —— 低效到能 “拖死” 活人,救命成空谈,只剩无尽等待的绝望 。
华人肾结石疼12小时 加拿大急诊“等死”
“生病我都是直接打飞滴回上海治,看病住院啥的医保再给我报销咯” ,绝望催生 “终极解法” 。对加拿大急诊彻底心寒后,华人宁可花机票钱回国就医 —— 国内医保高效报销,何必在加拿大急诊 “等死” ?这是自嘲,更是控诉:加拿大医疗系统烂到,华人用 “用脚投票” 逃离,也不愿在此遭罪 。
华人肾结石疼12小时 加拿大急诊“等死”
这些窒息遭遇,折射加拿大医疗积弊:分诊系统名存实亡,剧痛患者仍被漫长等待消磨;医护态度冷漠,视患者痛苦如无物,诊室成悠闲 “小天堂” ;效率低至 “致命” ,心梗、肾结石等急症,黄金救治时间被无情浪费;更让华人用 “打飞的回国” 这般无奈之举,宣告对加拿大医疗系统的 “逃离” —— 它早已烂到留不住求治的人,救不了濒危的命。
从肾结石苦等 12 小时,到心梗患者熬 6 小时,从医护说笑的冷漠,到华人打飞的回国的决绝,加拿大急诊把 “救命场” 变成 “等死营” 。
对华人而言,踏进加拿大急诊,是一场 “赌命” 博弈 —— 赌自己能撑过漫长等待,赌系统会 “良心发现” 优先救治。但太多悲剧证明,这场赌局,输的代价可能是 “生命” 。
别再迷信 “西方医疗先进” 神话,加拿大急诊的垃圾系统,分分钟能 “耗死人” 。生病时,多想想 “打飞的回国” 这类 “保命解法” ,别让生命,在加拿大急诊的低效与冷漠里,悄然流逝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