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9|回复: 0

新解孟子第六篇上告子章句上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3-2025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视频讲座:
相关文案:
主话题:《孟子》第六篇(上)告子章句上
第十七章之、——
解析: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通“仁”)有(局限)贵于己者,弗(通“祓”fú:去灾求福之祭祀)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diào:除草,锄地)孟(第一,夸大)之所贵(敬重),赵孟能(通“胎”:元始,根源)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满足)以德。’言(表达)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gāo:脂肪,肥肉;丰润,肥沃;浓稠之糊状物;味道甘美;物之精华;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gào:滋润;膏火——灯火;古代书院供给gōng jǐ学员之津贴;膏粱——味美之食物;指代富贵人家;膏腴yú——土地等肥沃;文辞等华美;富贵;膏身——献身)粱(粟,谷子;精细之小米;精美之食物;粱肉——精美之膳食)之味(旨趣,意义)也;令(善,美好)闻广誉(称赞,赞许;美好之名声,名誉;通“豫”:安乐,欢愉;誉目——只有空名,没有实在内容)施(yì:蔓延,推及,延及)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美,善)绣(华丽,精美)也。”


即孟先生讲:“王法等级制度其所谓高贵之处便是主子纵欲而使奴才戒欲,主子奴才共同参与以动物王者法则为核心之典范。衣冠兽畜之所谓仁爱乃局限于体己互养之可贵乃主子孽生而畜养奴才且奴才寄生而奉养主子,其去灾求福之祭祀所表达之思想便是把客观因果关系弃之于旁侧了。主奴之间所谓可贵之互养关系,既非贤良之辅助亦非高贵之佑护乃不是良好珍贵之善因。铲除异己而独大乃孽生者与寄生者都敬重之信条,铲除异己而独大乃主子奴才都轻视之元始根源之恶因。据记载讲:‘主子完全沉醉于如饮酒般之纵欲乃追逐刺激和诱惑而膨胀与排泄于自刮腔壁之透支,奴才完全满足主子纵欲之需求乃以感恩戴德之侍奉为名而奸佞谄媚之。’奴才奸佞谄媚之侍奉方式所表达之诚意也完全满足主子对于忠孝悌贞节烈之要求,问题之所在乃主子不愿意自己被奴才像寄生虫一样作主食兼副食之美味而奴才也不愿意自己被主子像养殖户一样当作吃肉兼换粮之旨趣;寄生者与孽生者之美好名声在其相互之间被广泛赞誉而最后如同推及到宠物狗与屠夫身上一样便是施舍恩赐与感恩回报之交汇点,问题之所在乃主子奴才都不愿意被对方用美善之辞与华丽之语言包装成食品。”


互养者互吃。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025 10:20 AM , Processed in 0.10917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