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4|回复: 0

製氫可望更便宜 科學家開發「超級催化劑」活性隨時間增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2025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氫氣被視為新一代的環保然料,不過,氫氣必須人為製作,因此如何降低製氫的成本並增加效率成為重要的目標。科學家剛剛開發了一種突破性的製氫方式,從氨氣中分離氫氣,而且反應過程中的催化劑相當獨特,它的活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反應效迕,與大多數會降解的催化劑不同。


每日科學(ScitechDaily)報導,這項新發現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旗艦期刊《化學科學》(Society of Chemistry)上進行了詳細介紹。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s)化學學院、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卡迪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合作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碳基釕化合物,它是嵌入石墨化碳(graphitized carbon)中的奈米釕 (Ru),組織成的新型材料。

這些釕奈米團簇與氨發生反應,催化其分解成氫和氮。

氨氣的生產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本身也是一種不錯的零碳能源載體,而且易保存、能量密度高。再從氨氣裂解為氫氣 (H2) 和氮氣 (N2),就成不錯的製氫方式。

雖然催化劑失活很常見,但催化劑很少會隨著使用而變得更加活躍。因此,了解催化劑活性變化背後的原子級機制,對設計下一代多相催化劑就成為重要的課題。

研究小組聯合負責人費南迪茲(Jesum Alves Fernandes)博士解釋說:「傳統催化劑由奈米顆粒組成,大多數原子無法參與反應。而我們的方法是從單個原子開始,這些原子自組裝成所需大小的團簇。因此,當簇的足跡達到 2-3 nm奈米平方時,我們可以人為停止簇的生長,確保大多數原子,保留在表面並可用於化學反應。」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利用這種方法,直接從碳載體中的原子生長釕奈米團簇。」

研究人員現在利用磁場控制,產生金屬原子通量來建構催化劑。這種無溶劑和試劑的技術能夠製造出清潔、高活性的催化劑,確保最有效地利用釕 (Ru)這樣的稀有元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2-2025 12:00 AM , Processed in 0.15370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