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475|回复: 17

中國世界遺產 (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3-2006 05: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中国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后,截至2005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31项(包括自然遗产4项,文化遗产22项,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1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0项)和西班牙(38项),与德国相同。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北京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1 泰山

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古名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境內,矗立在魯中群山間,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8米。



泰山云雾


泰山日出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有人認為,五嶽來源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山岳、以及對山神的崇拜。傳說盤古死後,頭和四肢化為五嶽。雖然五嶽不是中國最高的山,但由於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險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到訪,留下遺跡,大大增添了五嶽之名聲。

五嶽起源於古代中國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國君對山神的祭祀聯繫在一起的。五嶽一詞始見於《周禮》的「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禮記》「王制」記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這裡的五嶽並沒有列出具體山名。東漢的鄭玄對《周禮》的注釋說:「五嶽,東曰岱宗、南嶽曰衡山、西曰華山、北嶽曰恆山、中嶽曰嵩山。」

五嶽具體山名見諸文字並得到官方確認,是在秦漢時期。《爾雅》「釋山」和秦朝人伏生所做的《尚書·大傳》都記載了五嶽分別為「岱(泰)山、霍山、華山、恆山、嵩高(嵩山)」。其中的霍山,又稱衡山。《漢書》的「郊祀志」載,漢宣帝在公元前61年(神爵元年)頒詔,正式確定東嶽為泰山、西嶽為華山、南嶽為霍山(即衡山)、北嶽為常山(即恆山)、中嶽為嵩山。由此可見,確定這五山為五嶽,可能早在《周禮》成書的春秋或戰國時期,最晚也在西漢時期。

漢武帝之後中國歷代皇帝都對五嶽不斷加封,唐代把五嶽封為王,宋代加封為帝,元代繼續加封為帝,到了明代更被加封為神。[1]

道教創立以後,繼續將五嶽神話,認為五嶽乃是神仙居住之地,把東嶽稱為蓬玄太空洞天,南嶽稱為朱陵太虛洞天,西嶽稱為太極總仙洞天,北嶽稱為太乙總玄洞天,中嶽稱為上聖司真洞天。晉朝的道士葛洪在《枕中書》中,融合了五行所代表的方位和顏色的說法(木代表東方,青色;火代表南方,赤色;金代表西方,白色,水代表北方,黑色,土代表中央,黃色),聲稱太昊為青帝,治東嶽岱宗山(泰山),祝融為赤帝,治南嶽衡霍山(即天柱山),金天氏為白帝,治西嶽華陰山(即華山),顓頊為黑帝,治北嶽太恆山(即恆山),軒轅氏為黃帝,治中嶽嵩高山(即嵩山)。

但是,歷史上所稱的北嶽恆山和南嶽衡山,其所指的並不是如今的山西恆山和湖南衡山。其中北嶽恆山在歷史上長期都是指河北省曲陽的大茂山(古稱恆山),直到1660年才由山西的恆山所取代。 [2] 而南嶽衡山舊指安徽的天柱山(古稱霍山、衡山),直到隋朝(公元589年)才改湖南衡山為南嶽。[3]

一些中國的地方割據政權,也曾以自己的視角封過五嶽,例如三國時代,東吳的孫皓封離縣(現於江蘇宜興縣)為中嶽,又封其南的荊南山為南嶽。五代十國時期,閩帝王延均封霍童山(現於福建寧德縣)為東嶽,高蓋山(現於永泰縣)為西嶽。唐朝時,南詔則稱雲南境內的蒼山(中嶽)、烏蒙山(東嶽)、無量山(南嶽)、高黎貢山(西嶽)和玉龍山(北嶽)。

因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古代朝鮮也封過五嶽。

東嶽歷來即指泰山,古名為「岱宗」或「岱山」,「岱」即大、長輩之意。泰山素有「天下名山第一」、「五嶽之首」的美譽。孔子讚歎說「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西漢的東方朔稱「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 杜甫等名人雅士也都曾到訪此山,並留下詩句。

泰山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同時是齊魯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國道教聖地之一,在歷代具有神山的地位,《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因此泰山經常是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之地。第一個在此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漢武帝數次封泰山,而歷代共有72位皇帝到泰山封禪。


泰山山體雄偉壯觀,景色秀麗。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其氣勢之磅礴為五嶽之首,故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

歷經幾千年文化積澱,泰山上存有許多人文景觀。泰山是齊魯文化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據古代各中國朝代的文獻記載,此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第一個在此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孔子、杜甫等名人雅士更曾到訪此山,並留下詩句。孔子的名言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詩歌望岳;姚鼐的散文登泰山記等等。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雙遺產之一。

南嶽衡山舊指安徽省潛山的天柱山,古代又稱霍山、衡山、皖山、潛山。漢武帝在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明確稱天柱山為南嶽。而根據最晚完成於秦、漢年間的《爾雅》「釋山篇」記載:「霍山為南嶽。」東晉人郭璞對此注釋說:「霍山指天柱山。」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霍山一名衡山」。《潛山縣誌》記載:「秦漢渭楚南衡山為湘山,霍山天柱山為衡山。」可見,古書中所說的南嶽霍山(衡山),指的是如今的安徽天柱山。[4]

隋文帝在公元589年(開皇九年)改湖南衡山為南嶽。衡山古名為壽嶽。據《星經》所載,南嶽衡山是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乃主管人間蒼生壽命。相傳神農氏曾來此採百藥,因嘗線蟲中毒而仙逝於降真峰上。在道教中,此山是道教洞天福地,是神仙居住遊憩的之一。建於唐代的南嶽廟,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築。古往今來,李白、杜甫、胡耀邦、喬石、朱鎔基等古今的文人雅士、思想家、軍事家和政治家都曾慕名而來,並留下大量詩詞歌賦和石刻,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一。

西嶽指華山,亦稱太華山、華陰山,雄據於秦、晉、豫三省,為古城長安、洛陽的中樞。華山以山形峻拔高險著稱,享有「五嶽獨秀」的美譽。自古以來,攀登華山僅南北一條約15公里的山道,故有「自古華山一條路」之辭。華山還有許多神話傳說,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便是發生在華山西峰上,今天山上有一巨大的斧劈石。當中建於漢武帝在位時的西嶽廟,有着「陝西故宮」和「五嶽第一廟」之稱譽,這是五嶽中建制最早和麵積最大的廟宇。中國歷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游或舉行祭祀活動。

《爾雅》「釋山」稱:「恆山為北嶽」。在清朝順治年間以前,北嶽恆山一直指的是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大茂山。大茂山,古稱恆山,漢朝和宋朝時,因避漢文帝和宋真宗的名諱,曾改名常山。《漢書》的「郊祀志」記載北嶽常山在曲陽,歷代史書也都明確記載,恆山在曲陽縣西北,主峰為大茂山。公元前98年,即漢武帝天漢三年,曲陽縣始建北嶽祠,北魏宣武帝年間(公元500~512年),北嶽祠改建為北嶽廟。

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順治皇帝下詔,祭祀北嶽由曲陽的恆山轉到山西渾源的恆山。恆山又名元岳、常山,素有「寨北第一名山」之美譽。西漢初年,恆山巳建有寺廟;到明、清朝時已經寺廟群居,有「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之稱。恆山風景以地險、山雄、寺奇、泉絕稱著。恆山的美景,被明代徐霞客錄入《徐霞客遊記》中。古有恆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和位於金龍口懸西崖峭壁上的懸空寺等十多處。另外,恆山也留下了不少的傳說故事,八仙之一張果老就是相傳在此隱居潛修,並於果老嶺倒騎毛驢上天的。

中嶽一向指河南的嵩山,《爾雅》「釋山」稱:「嵩高為中嶽」,並稱「山大而高」為嵩。嵩山其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接五代京都汴梁,西連九朝古都洛陽,素有「汴洛兩京、畿內名山」之稱。於奇異的峻峰,宮觀林立,故為中州地區第一名山。《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於天」的名句。始建於秦朝的中嶽廟,是中國古代建築群之一。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更是神仙相聚對話的洞天福地。由於名勝古蹟眾多,勘稱於五嶽。以少林武術聞名於天下的少林寺,就是位於嵩山之腹地,歷代高僧都長眠於此。

[ 本帖最后由 heankeng 于 16-3-2006 10:4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3-2006 05: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 長城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導,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在西方也常被稱為中國長城。長城平均高6~7米、寬4~5米,是建於中國古代的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

長城的衛星照片。位於中國山西省北部。低角度的日照以及薄雪突出了長城的一段,以一條黑色線形從圖像的左下角延伸到右上角。


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將修建於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的防御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御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繼續加以修筑,使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它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概況: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裡”。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長城修筑的歷史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紀的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 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筑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 世紀,春秋戰國時期列國諸侯為了相互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邊境上修筑起長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長城,其后齊、韓、魏、趙、燕、秦、中 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筑長城以自衛。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為了與后來秦始皇所修萬裡長城區 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滅了六國諸侯,統一了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紛爭的局面, 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統一國家的大業。為了鞏固統一帝國的安全和生產的安 定,防御北方強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隸主的侵擾,便大修長城。除了利用原來燕、趙、秦部分 北方長城的基礎之外,還增筑擴修了很多部分,“西起臨洮,東止遼東,蜿蜒一萬余裡”,從 此便有了萬裡長城的稱號。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筑長 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 都不同規模地修筑過長城,其中以漢、金、明三個朝代的長城規模最大,都達到了5000 千米或10000千米。它們都不在一個位置上。從修筑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 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朝康熙時期,雖然 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筑,但后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筑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 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筑。

長城形制與體系:

  長城的防御工程體系  綿延萬裡的長城它並不隻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御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御工程 體系。這一防御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以明長城為例,在萬 裡長城防線上分設了遼東、薊、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軍事管轄 區來分段防守和修繕東起鴨綠江,西止嘉峪關,全長7000多千米的長城,稱作“九邊重 鎮”,每鎮設總兵官作為這一段長城的軍事長官,受兵部的指揮,負責所轄軍區內的防務 或奉命支援相鄰軍區的防務。明代長城沿線約有100萬人的兵力防守。總兵官平時駐守 在鎮城內,其余各級官員分駐於衛所、營城、關城和城牆上的敵樓和墩堡之內。

  長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在2000多年的修筑過程中積累了豐 富的經驗。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萬裡長城時就總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經 驗。2000多年一直遵循這一原則,成為軍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據。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結構 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造了許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 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筑的結構,可稱得上是“巧奪 天工”的創造,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還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城的遺跡。

    長城從來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牆,而是由大量建築組成的嚴密體系。越到後期,長城體系就越完善、越嚴密,整體防禦能力不斷增強。長城體系主要由關隘、城牆與樓臺、烽燧三部分組成,此外還包括其他附屬設施。城牆與樓臺又可以分為城門、城樓和城牆三部份。


  長城的城牆。是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體部分。它建於高山峻嶺或平原險阻之處,根 據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處修筑得十分高大堅固,而在高山 險處則較為低矮狹窄,以節約人力和費用,甚至一些最為陡峻之處無法修筑的地方便採 取了“山險牆”和“劈山牆”的辦法,在居庸關、八達嶺和河北、山西、甘肅等地區的長城城 牆,一般平均高約七八米,底部厚約六七米,牆頂寬約四五米。在城牆頂上,內側設宇牆, 高一米余,以防巡邏士兵跌落,外側一面設垛口牆,高2米左右,垛口牆的上部設有望口, 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觀看敵情和射擊、滾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牆頂上,還建有層 層障牆,以抵抗萬一登上城牆的敵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時, 對長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進,在城牆頂上設置了敵樓或敵台,以住宿巡邏士兵和 儲存武器糧襪,使長城的防御功能極大的加強。

  關城。是萬裡長城防線上最為集中的防御據點。關城設置的位置至關重要,均是選 擇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處,以收到以極少的兵力抵御強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稱“一夫當 關,萬夫莫開”,生動地說明了關城的重要性。長城沿線的關城有大有小,數量很多。就以 明長城的關城來說,大大小小有近千處之多,著名的如山海關、黃崖關、居庸關、紫荊關、 倒馬關、平型關、雁門關、偏關、嘉峪關以及漢代的陽關、玉門關等。有些大的關城附近還 帶有許多小關,如山海關附近就有十多處小關城,共同組成了萬裡長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系統。有些重要的關城,本身就有幾重防線,如居庸關除本關外,尚有南口、北口、上關三 道關防。北口即八達嶺,是居庸關最重要的前哨防線。

著名關城:

山海關:山海關控制着由北京通往東北的要衝——遼西走廊,位於燕山東段與渤海之間的狹長地帶,是明長城東部第一座關口,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嘉峪關:嘉峪關位於祁連山與龍首山之間的狹窄隘口,控制河西走廊,始建於明代,為明長城最西端關口,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玉門關

陽關

雁門關:雁門關高踞在的九塞之一的雁門山上,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衝,切斷了塞北高原通向山西及華北平原的一條重要通道。

水關

黃崖關

八達嶺

居庸關

慕田峪

金山嶺長城

大境門

寧夏古長城


    關隘:在出入長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設有關隘駐守。關隘一般建在狹窄的通道上,如兩山之間的最窄處,山水之間的狹長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處。由於關隘於軍事的重要意義,此處的長城有着更為堅固、完善的防禦體系。關隘一般由關口的方形或多邊形城牆、城門、城門樓、瓮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城門:城門是進出關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過梁,後來改用磚或石塊砌成拱券形的門洞,稱為「券門」。門洞內裝有巨大的包鐵木門,門外側用巨釘嵌鑲,門內側裝有門閂及鎖環,有的還裝有機關。
   城樓:城門上方築有城樓,是重要的觀察所、指揮所和戰鬥據點。城樓為三層以下的木結構或磚木結構建築。


  烽火台。是萬裡長城防御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為傳遞 軍情的設施。烽火台這種傳遞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長城一開始修筑的時候就很好地 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傳遞軍情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傳遞的方法是白天燃煙,夜間舉火,因白天陽光很強,火光不易見到,夜間火光很遠就能看見。這是一傳遞 信息很科學又很迅速的方法。為了報告敵兵來犯的多少,採用了以燃煙、舉火數目的多少 來加以區別。到了明朝還在燃煙、舉火數目的同時加放炮聲,以增強報警的效果,使軍情 傳遞頃刻千裡。在古代沒有電話、無線電通訊的情況下,這種傳遞軍情信息的辦法可以說 十分迅速了。關於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緊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險處或是 峰回路轉的地方,而且必須是要三個台都能相互望見,以便於看見和傳遞。烽火台在漢代 曾經稱過亭、亭隧、烽燧等名稱,明代稱作煙墩。它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為來往使節保護 安全,提供食宿、供應馬匹糧秣等服務。還有些地段的長城隻設烽台、亭燧而不筑牆的,可見烽火台在長城防御體系中的重要性。(文字來源:國家文物局網站)   

其他附屬設施:
長城體系除了作為情報傳遞系統的烽燧以外,還建立了以城障等設施構成的縱深防禦配置。秦漢時各種設施得到完善,並且在長城內外設置了屯戍城作為屯駐重兵之所,而且向縱深發展,形成網絡。在城牆、城堡的外側,還有特意設置的障礙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長城一帶,廣植榆樹以阻擋匈奴騎兵,人稱榆關。北齊時在長城內側設戍,險要之處置州鎮,築扎軍隊,形成前沿的線狀佈防。



軍事意義:

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還不是防禦的最前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在古代,游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但是僅僅依靠長城的消極防禦並不能阻止有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北虜事跡》記載:「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套虜二萬余騎到,於花馬池北鎮邊墩起,至石井兒墩止,拆開牆口一十二處,深入固原等地搶掠而去。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套虜二萬騎到,於花馬池北柳揚墩起至青羊墩止,拆開牆口一十六處,深入平涼臨鞏,直抵隴州,大掠而去。總制右御史鄧章調榆林等處官軍分佈固原要衝,不能御。」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變」,蒙古俺答汗於正面攻擊古北口同時,從黃渝溝拆長城而過,明軍不戰自潰。俺答攻至北京城外,大掠而回。


文化遺產價值:  

  萬裡長城從春秋戰國開始,伴隨著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行進。眾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國文明史,封建社會是最豐富最輝焊的篇章,舉凡封建社會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歷史事件,在長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鐵馬、逐鹿強場、改朝換代、民族爭和等在長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長城作為一座歷史的實物豐碑,將水文在中華大地。在萬裡長城身上所蘊藏的中華民族2000多年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的內涵十分豐富,除了城牆、關城、鎮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飾、繪畫等建筑藝術之外,還有詩詞歌賦、民間文學、戲曲說唱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帝王將相、戍邊士卒、騷人墨客、詩詞名家為長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邊塞詩詞已成了古典文學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的“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等名句,千載傳誦不絕。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詞至今還廣泛傳唱著。古塞雄關存舊跡,九州形勝壯山河,巍巍萬裡長城將與神州大地長存,將與世界文明永在。         

[ 本帖最后由 heankeng 于 7-3-2006 05:1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6 05: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北京故宫/故宫博物院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建成,是明朝第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科举考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其前半部分为外廷,是皇帝朝政场所。建筑庄严、宏伟,特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建筑在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上,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太和殿座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不这样不足以显示皇帝的威严,不足以震摄天下。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建成,是明朝第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科举考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其前半部分为外廷,是皇帝朝政场所。建筑庄严、宏伟,特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建筑在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上,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太和殿座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不这样不足以显示皇帝的威严,不足以震摄天下。

故宫角楼

宮殿建築 :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四周為寬52米的護城河。城牆高12米,底厚10米,頂厚6米至7米。有六門,正南依次為承天門(天安門)、端門和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神武門)。

外朝:
1 午門

2 內金水河
3 太和門

太和门(太和门内俗称外廷),里面依次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欲称三大殿)

4 太和殿


太和殿(金銮宝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共有10个,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等级最高的一个。从左起第一为骑凤仙人,其次为鴟吻(音吃吻,龙的九子之一、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是我国唯一有十个饰物的建筑。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高35.05米,为重檐庑殿式,面积2,377平方米,共55门,72根大柱,其中6根是缠龙金柱,是宫中最高大的建筑

5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皇帝先到中和殿稍事休息,更衣后再到太和殿。

6 保和殿

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后)都在三层汉白玉石阶上,俗称三台,高八米多

保和殿内景

7 文華殿
8 武英殿
9 內閣

內廷:
1  乾清宮
乾清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明到清康熙年间,此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寝宫移至养心殿,这里就成为举行内廷典礼活动和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

  自雍正以后采取秘密建储的方式,即将选定的皇位继承人名封存在建储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皇帝死后,取下匣子由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




清代此宫还是皇帝死后停灵的地方。按照仪式祭奠后,再转至景山内的寿皇殿等处,最后正式出殡,葬入皇陵。

乾清门是后三宫(内廷)的正门,在清代这里是“御门听政”的地方。听政时,皇帝坐在临时安设在门中间的宝座上,由内阁官员奏事,皇帝降旨抉择。一些国家大事都是御门听政时决定的

2  交泰殿

 交泰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嘉庆时重建。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成为储印场所。


交泰殿内景,殿内存放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

3  坤寧宮


乾清宫与坤宁宫分别为传统意义上的帝、后寝宫,“乾清”、“坤宁”寓意天清地宁、统治永久。

4  東六宮
5  养心殿


养心殿,这里也是慈禧垂帘听政的地方。

养心殿前的大门

养心门内影壁上的琉璃双龙图案

6  西六宮 内侧为永寿宫、翊(yi)清宫、储秀宫,外侧为太极殿、长春宫、咸福宫等

储秀宫

储秀宫,西太后的寝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宫室。


储秀宫前的铜兽

体和殿。这里原为翊坤宫后殿和储门旧址,慈禧专权时改建为体和殿



7  齋宮
8  東西五所
9  御花園




10 寧壽宮


皇极殿中屋顶的藻井


皇极殿,这里是乾隆皇帝第二次兴办千叟宴的地方,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参加人员3056人。西太后也曾在皇极殿接见外国使臣。西太后死后,在这里为她停灵治丧。


宁寿门

11 慈寧宮
12 建福宮
13 壽康宮
14 壽安宮
15 英華殿




附屬建築:
1 太廟
2 太社稷
3 西苑
4 萬歲山(景山)
5 皇城

[ 本帖最后由 heankeng 于 7-3-2006 05:5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6 05: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4 莫高窟

莫高窟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佈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它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着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余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佔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後,隨着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這裡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

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後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臺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艷,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鬆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高33米。它是一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木構為土紅色,檐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檐角系鈴,隨風作響。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來源。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並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現在的9層造型。

莫高窟現存有壁畫和雕塑的492個石窟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第159窟(中唐) 菩萨


藏经洞中晚唐高僧洪[巧下加言]的“真容”塑像,
他曾受过唐王朝很高的敕封,并赏赠紫衣,像高0.94米


開鑿於北朝時期的洞窟共有36個,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於北涼時期。窟形主要是禪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圓塑和影塑兩種,壁畫內容有佛像、佛經故事、神怪、供養人等。這一時期的影塑以飛天、供養菩薩和千佛為主,圓塑最初多為一佛二菩薩組合,後來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體態健碩,神情端莊寧靜,風格朴實厚重。壁畫前期多以土紅色為底色,再以青綠褚白等顏色敷彩,色調熱烈濃重,線條純樸渾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後,底色多為白色,色調趨於雅緻,風格灑脫,具有中原的風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

敦煌壁畫中的唐僧禮佛圖。隋唐是莫高窟發展的全盛時期,現存洞窟有300多個。禪窟和中心塔柱窟在這一時期逐漸消失,而同時大量出現的是殿堂窟、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數量最多。塑像都為圓塑,造型濃麗豐肥,風格更加中原化,並出現了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組合多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或四菩薩,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二天王,有的還再加上二力士。這一時期的莫高窟壁畫題材豐富、場面宏偉、色彩瑰麗,美術技巧達到空前的水平,內容主要有佛像、經變、佛教史跡、佛教故事和供養人等。


第103窟(盛唐)帝王图,前来听法的帝王


第103窟(盛唐)成功刻画了维摩诘这位佛家居士的生动形态

五代和宋時期的洞窟現存有100多個,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從晚唐到五代,統治敦煌的張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為莫高窟出資甚多,因此供養人畫像在這個階段大量出現並且內容也很豐富。塑像和壁畫都沿襲了晚唐的風格,但愈到後期,其形式就愈顯公式化,美術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這一時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圖《五台山圖》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畫,高5米,長13.5米,繪出了山西五台山周邊的山川形勝、城池寺院、亭台樓閣等,堪稱恢宏壯觀。


第61窟(五代)百戏娱乐
莫高窟現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個。西夏修窟77個,多為改造和修繕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畫雕塑基本都沿襲了前朝的風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現回鶻王的形象,可能與回鶻人有關。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畫中又出現了西藏密宗的內容。元代洞窟只有8個,全部是新開鑿的,出現了方形窟中設圓形佛壇的形制,壁畫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關。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藏經洞: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圓籙為了將已被遺棄許久的部分洞窟改建為道觀,而進行大規模的清掃。當他在為第16窟(現編號)清除淤沙時,偶然發現了北側甬道壁上的一個小門,打開後,出現一個長寬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現編號為第17窟),內有從4世紀到11世紀(即十六國到北宋)的歷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這就是著名的「藏經洞」。

藏經洞的內壁繪菩提樹、比丘尼等圖像,中有一座禪床式低壇,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從洞中出土的文書來看,最晚的寫於北宋年間,且不見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斷藏經洞是公元11世紀時,莫高窟的僧人們為躲避西夏軍隊,在準備逃難時所封閉的。

莫高窟藏經洞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發現,其出土文書多為寫本,少量為刻本,漢文書寫的約占六分之五,其它則為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和闐文、回鶻文、龜茲文等。文書內容主要是佛經,此外還有道經、儒家經典、小說、詩賦、史籍、地籍、帳冊、歷本、契據、信札、狀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絕本。這些對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歷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學價值,並由此形成了一門以研究藏經洞文書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的學科——敦煌學。

莫高窟在元代以後已很少為人所知,幾百年裡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經洞被發現後,旋即吸引來許多西方的考古學家和探險者,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從王圓籙處獲得了大量珍貴典籍和壁畫,運出中國或散落民間,嚴重損傷了莫高窟和敦煌藝術的完整性。

1907年,英國考古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在進行第二次中亞考古旅行時,沿着羅布泊南的古絲綢之路,來到了敦煌。當聽說莫高窟發現了藏經洞後,他找到王圓籙,表示願意幫助興修道觀,取得了王的信任。於是斯坦因就被允許進入藏經洞揀選文書,他最終只用了200兩銀兩,便換取了24箱寫本和5箱其他藝術品帶走。1914年,斯坦因再次來到莫高窟,又以500兩銀兩向王圓籙購得了570段敦煌文獻。這些藏品大都捐贈給了大英博物館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現擁有與敦煌相關的藏品約1.37萬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來由於該館對中國文物的保護不力甚至遭致失竊,因而受到不少指責。

1908年,精通漢學的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發現古代寫本後,立即從迪化趕到敦煌。他在洞中揀選了三星期,最終以600兩銀兩為代價,獲取了1萬多件堪稱菁華的敦煌文書,後來大都入藏法國國立圖書館。

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學者出示了幾本敦煌珍本,這立即引起學界的注意。他們向清朝學部上書,要求甘肅和敦煌地方政府馬上清點藏經洞文獻,並運送進京。清廷指定由甘肅布政使何彥升負責押運。但在清點前,王圓籙便已將一部分文物藏了起來,押運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後,何彥升和他的親友們又自己攫取了一些。於是,1900年發現的五萬多件藏經洞文獻,最終只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師圖書館,現均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敦煌328窟唐代塑像,图中用圆圈标注的地方,原有一尊菩萨,被英国人盗走,现存波士顿博物馆。现在还能看出地上留下的一个圆坑。

[ 本帖最后由 heankeng 于 7-3-2006 07:1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6 07: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 莫高窟

對於流失在中國民間的敦煌文獻,有一部分後來被收藏者轉賣給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歸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但更多的已難以查找。王圓籙藏匿起來的寫本,除了賣給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1911年和1912年賣給了日本的探險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1914年,俄羅斯佛學家奧爾登堡對已經搬空的藏經洞進行了挖掘,又獲得了一萬多件文物碎片,目前藏於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

近代,除了藏經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畫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目前所有唐宋時期的壁畫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與1923年到來的哈佛大學蘭登·華爾納先後利用膠布粘取了大批有價值壁畫,有時甚至只揭取壁畫中的一小塊圖像,嚴重損害了壁畫的完整性。王圓籙為打通部分洞窟也毀壞了不少壁畫。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關押了數百名俄羅斯沙皇軍隊士兵,他們在洞窟中煙熏火燎,破壞不小。1940年代,張大千在此描摹壁畫時,發現部分壁畫有內外兩層,他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層,這種做法後來引發了爭議,直到現在依然爭論不休。


45窟盛唐——菩萨

敦煌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一度頗為繁華,周邊石窟寺亦頗多。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渭城曲 (唐)王维

除了莫高窟,還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東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於莫高窟西南30余公里的黨河北岸崖壁上,呈東西向排列,全長2.5公里,現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個、壁畫約800平方米、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畫的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均與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於歷史上的保護不周,目前殘損坍塌較甚。



敦煌壁画

雖然早在20世紀初就有羅振玉、王國維、劉半農等人在北京、倫敦、巴黎等各地收集、抄錄敦煌文獻,但對莫高窟的真正保護開始於1940年代。1941年至1943年著名畫家張大千對洞窟進行了斷代、編號和壁畫描摹。1943年,國民政府將莫高窟收歸國有,設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由常書鴻任所長,對敦煌諸石窟進行系統性的保護、修復和研究工作。1950年,研究所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依然由常書鴻主持,到1966年以前,已加固了約400個洞窟,搶修了5座唐宋木構窟檐,並將周邊10余平方公里劃定為保護範圍。1984年,中國政府進一步將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為敦煌研究院,充實了科技力量,開展治沙工程,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和其他技術來加強保護工作。近年來由於造訪莫高窟者較多,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產生潛移默化的破壞作用,因此對日常的參觀人數都加以了限制。

[ 本帖最后由 heankeng 于 7-3-2006 07:1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6 07: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

《始皇陵》
                          荒堆无草树无枝,
                          懒向行人问昔时。
                          六国英雄漫多事,
                          到头徐福是男儿。
                   
                             罗隐


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以東30公里的驪山。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佈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

據目前的考證,已發現的秦始皇兵馬俑被普遍認為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的有機組成部分。



秦始皇陵俯视图

陵墓为何选在骊山之阿?

 战国时期一些国君陵园的营造往往都少不了平面设计图。秦始皇陵园的营建按理也应该有平面规划图,而制图之前先要选择墓地。我们知道秦始皇执政于都城咸阳,为什么陵园却要选在远离咸阳的骊山之阿?
  查阅有关典籍,最早解释这个问题的是北魏时期《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他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水经·渭水注》)。此说在学界延袭千余年,并且被认为是最早的、最权威性的观点而深信莫疑。《水经注》的解释单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无道理,然而仔细回味起来秦始皇当年作为一个13岁的孩童能否知道蓝田的美金与美玉还是个问题。即使知道,当年选择陵墓位置恐怕也不会按照一个徒俱空名的国王个人意志来决定。所以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从当时的礼制及陵墓的设计意图方面寻找答案。
  首先,陵墓位置的确立与秦国前几代国君墓的位置不无关系。秦始皇先祖及太后的陵园葬在临漳县以西的芷阳一带,秦始皇陵园选在芷阳以东的骊山之阿是当时的礼制所决定的,因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时的尊卑、上下排列。《礼记》、《尔雅》等书记载。"南向、北向、西方为上"。"西南隅谓这奥,尊长之处也"。东汉《论衡》一书记载得更明白了:"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饮食;宅,人所居处,三者于人,去凶宜等。”即在芷阳的宣太后也希望其陵墓能葬在她丈夫与儿子之间,即"西望吾夫,东望吾子"似乎亦是按长者在西、晚辈居东的原则。秦始皇先祖已确知葬在芷阳的有昭襄王、庄襄王和宣太后。既然先祖墓均葬在临漳县以西,而作为晚辈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阳以东了。作壁上观若将陵墓定在芷阳以西,显然有悖于传统礼制。可见秦始皇陵园选在骊山脚下完全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
  其次,陵墓位置的选择也与当时"依山造陵"的观念相关。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各诸侯国国君相继兴起了'"依山造陵"的风气。许多国君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甚至有的国君墓干脆建在山颠之上,以显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春秋时期的秦公墓也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有的"葬西山",有的葬在陵山附近。战国时期的秦公墓依然承袭了"依山造陵"的典范,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骊山之阿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它背靠骊山、面向渭水,而且这一带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整个骊山唯有临潼县东至马额这一段山脉海拔较高,山势起伏,层峦叠幛。从渭河北岸远远眺去,这段山脉左右对称,似一巨大的屏风立于始皇陵后,站在陵顶南望,这段山脉又呈弧形,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
  总之,秦始皇陵园的位置既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也体现了"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

陵园修建了多少年?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大诗人李白笔下,它讴歌了秦始皇的辉煌业绩,描述了营造骊山墓工程的浩大气势。的确,陵园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国王宝座时,陵园营建工程也就随之开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史记>;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的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秦始皇只不过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这是秦始皇的一点改进。陵园工程修造了30多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经过数10万人9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为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尽管陵墓工程历时三十七八年之久,整个工程仍然没有最后竣工。当时历史上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迅速打到了具陵园不足数华里的戏水附近(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面临大军压境、威逼咸阳之势,二世这位未经风雨锻炼的新皇帝惊慌失措,召来群臣商讨对策。他,一幅丧魂落魄的样子,向群臣发出"为之奈何"的哀求。这时少府令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当即迎合,并让章邯率领修陵大军回击周文的起义军。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才不得不中止。
  总之,陵园工程由选点设计、施工营造到最后被迫中止,前后长达三十七八年之久,在陵寢修建史上名列榜首,它甚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修建的时间还要长8年。

秦陵风水的传说 :

  骊山以它特有的温泉和风景而闻名于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主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悲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与神女相遇,游览当中欲戏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脸上唾了一口,这样秦始皇很快生长了一身的烂疮。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秦始皇与骊山似乎有些缘份。他的墓地也选在骊山之旁。秦始皇为什么特别迷恋骊山这块风水宝地呢?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作是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之阿,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郦道元的观点受到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肯定。不过笔者曾著文提出过异议。在笔者看来秦始皇陵选在骊山之阿一是取决于当时的礼制,二是受"依山造陵"传统观念的影响。(见拙作《秦始陵园渊源试探》、《文博》1990年第5期。)现在从风水角度来看秦始皇陵也不失为一块理想的风水宝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点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见《大汉原陵秘葬经》)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至于这个观念始于何时,无从考起。笔者曾以为秦始皇陵是依山造陵的典范,现在看来这个结论不够全面,也不甚确切。应该说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可见鱼池水原来是出自骊山东北,水由南向北流。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000余米,一般宽40多米,最宽处达70余米,残高2至8米,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正是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此外,在陵园东侧,在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三秦记》曰:"郦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依山环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选择的风水宝地吗?
  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依山环水"的建陵思想。

陵墓内果真有飞雁吗?

  秦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传说。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日月星移过了几百年,到三国时期,(宝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张善,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这个神奇的传说有没有历史依据?近年来有的学者著文指出:"这虽然是个传说故事,但说明秦陵内的文物曾经流失于外,并且远达云南以南。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到宋国的城上。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是可信的。”(武伯纶、张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那么,这个传说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
  在中国这个历史上不甚看重科技的国度内,假若在2200多年前就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在中国科技史乃世界科技史上都是一个罕见的奇迹。然而,金属飞雁的可信程度确实令国人捏把汗。假若你仔细推敲一番,立即就会看出这个传说的破绽之处。试想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翔并不象放风筝和轻气球那样简单易行。后者由于质量轻,它借助于自然界的风力就可以在空中飞翔,然而对于一个金属物体来说,它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界的风力,不要说空中飞行恐怕连起飞这个基本的难题也无法解决。2200年前的中国何以能解决金属物体的飞行动力问题呢?再进一步分析,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那么金雁埋入地宫之后将会不停地自动飞翔,一直在地宫内飞行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当项羽打开地宫的墓道时,这个自动飞翔的金雁又沿着地宫的墓道顺利地飞出地面,然后又越过秦陵南侧数千米高的山峰飞往遥远的南方。如果这个奇闻不是闲聊文人编造出来的说,那么,金雁的控制与指挥系统恐怕连今天的电脑也望尘莫及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说秦陵金属飞雁的传说没有丝毫的可能性,具有现代科技意识的中国人切勿轻信这个传说了。
  金雁传说的辨误问题到此应该结束了。然而进一步来说古代文人编造的这个传说故事在历史文献上有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呢?笔者查阅了汉代有关的文献记载,发现在司马迁和班固的记述中有一句:"黄金为凫雁"的文字,显然两位史学大师记载的是墓内有用黄金制作的"凫雁",而古代文人很可能由此又演义和"创作"了飞雁传说的故事。

[ 本帖最后由 heankeng 于 7-3-2006 07: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3-2006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2)

陵园的总体布局


  秦陵工程的设计者不仅在墓地的选择方面表现了独特的远见卓识,而且对陵园总体布局的设计也是颇具匠心。
  整个陵园由南北两个狭长的长方形城垣构成。内城中部发现一道东西向夹墙,正好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高大的封冢座落在内城的南半部,它是整个陵园的核心。陵园的地面建筑集中在封土北侧,陵园的陪葬坑都分布在封冢的东西两侧。形成了以地宫和封冢为中心,布局合理,形制规范的帝王陵园。



  秦陵地面上的主要遗迹就是那座高大如山的封冢。当年那长达20华里的内外夯土城垣早已残缺不全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内城西墙残存的一段城墙。还有当年那一座座宏伟的地面建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遭到项羽的焚烧,幸好地面建筑的废墟还没有完全破坏。考古工作者在这些废墟上进行了钻探和发掘,从而确定了建筑遗址的位置和规模。经过多年的勘探与试掘,发现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主要分布在封土北侧和封土西北的内外城垣之间。封土北侧的地面建筑群目前已探明的有三处,其中靠近封土的一处建筑规模较大,形制讲究,似为陵园祭祀的寝殿。寝殿之北还有两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亦为寝殿。封土西北的内外城垣之间还发现一个地面建筑群。依据目前清理的三组房屋建筑来看似为 官建筑。 宫建筑遗址的南北侧、西侧还有几组尚未发掘的地面建筑,这个区域似乎也是一个的建筑群。
  陵园的陪葬坑与陪葬墓基本上分布在封土西侧内外城垣之间。31座珍禽异兽陪葬坑就是位于封土西侧的内外城垣之间。还有一座大型马厩陪葬坑、61座空墓坑和一座甲字形陪葬墓也分布在封土西侧的内外城垣之间。封土东侧考古工程者先后发现了两处陪葬坑和一处陪葬墓。这些陪葬坑与陪葬墓都分布在外城垣以东。17座甲字形陪葬墓相别具匠心外城垣350米,90余座马厩陪葬坑相别具匠心外城垣400米,西距外城垣1225米处就是著名的三个兵马俑陪弄错坑。西与兵马俑相邻的还有一座甲字形大墓。这是封土东西两侧陪葬坑与陪葬墓的分布情况。此外,在地宫四周的墓道附近钻探了一些陪葬坑。除西墓道旁的铜车铜马坑之外,其它陪葬坑的内涵尚不大清楚。
  秦始皇陵园的总体布局与其它国君陵园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在布局上体现了一冢独尊的特点。过去发现的魏国国君陵园,其中并列着3座大墓,中山国王陵园内也排列着5座大墓,秦始皇陵园内只有一座高大的坟墓,充分显示了一冢独尊的特点。而其它国君陵园的布局则显示了以国君、王后、夫人多中心的特点。这一区别正是秦国尊君卑臣的传统思想在陵寝布局上的反映。
  二、封冢位置也有别于其它国君陵园。其它国君陵园大多是将封冢安置在回字形陵园的中部,而秦始皇陵封冢位于内城南半部。有的先生以为这是按照"以西为上"的礼制安排的。从陵园总体布局来看,始皇陵封冢并不在西半部。封家围起于陵园南半部的原因正是封家"树草木以象山"的设计思想决定的。




陵墓高度知多少?

  冢墓可以说是墓主身份的标志,也是封建皇权的象征,最早在南方比较流行,如楚国的一些贵族墓大都有封土。秦国封土墓的出现似乎略晚一些。以往学者认为是自惠文王开始的。《云梦秦简》出土后方知秦国封土墓不是始于惠文王,而是从秦国第一位从事封建改革的国君秦献公开始的。之后的秦孝公、惠文王及历代国君竟相仿效,而且封冢的规模愈来愈大,封冢越修越高。秦始皇陵规模和高度在先秦国君和两汉时期的帝陵中当是首屈一指的,那么始皇陵究竟有多高呢?
  史学大师司马迁是第一位记载秦始皇陵高度的学者。他在《史记》中说:"坟高五十余丈"。按当时每尺23厘米折算约为115米。司马迁记录的数字是随意估计的呢还是有一定的依据;从司马迁一贯的治吏态度、文字风格来说他绝不会凭空想象。司马迁为撰写《史记》曾跟随其父游全国各地,搜集了大量的历史传说、民情风俗等有关资料。临潼始皇陵具当时的都城长安不到百余里,想来他一定会涉足秦陵进行现场考察。"坟高五十八丈"的记载完全有可能出自司马迁亲自考察的结果。再从两千所来水土流失因素考察,司马迁的记载也是可信的。
  本世纪初两位外国学者记录了秦始皇陵的高度,1906年日本足立喜六先生考察后记载,"陵高76公尺"917年法国维克托·萨加伦先生考察后指出"它有150英尺高,底座四边,每边有1000英尺长"。这两位先生的是实际测量数字是目测数字现在不得而知,总之他们先后考察的时间相距11年,而所记的高度相差30余为。本世纪60年代初,陕西省文管会王玉清等先生测量的结果"高度为43米"(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始皇陵调查简报》,《考古》1962年第8期)。20年之后,1982年笔者在8341部队工程兵的协助下,利用精密水准仪再次测量了陵墓封土,测得结果:"坟高55.05米,中间第二台阶高38.44米。"
(秦陵《关于秦始皇陵封土建筑问题》,《考古》1983年10期)。不过这两次实测所得数据仍然有些出入,究其原因,当是两次测量所取测点不同的缘故。通过这些不同时期的数据可以看出至本世纪陵封冢高度仍然保持在50米以上。这不是说历经两千余所它的高度下降了二分之一强。如果按照每三年下降10厘米估算,两千余年也要下降60余米。所以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司马迁关于"坟高五十余丈"的记载客观地表述了当年封冢的高度。这个高度比汉代帝陵最高的茂陵还要高三倍。在中国古代帝陵封冢中没有任何一座坟墓可以与之相比,称中国历史上帝陵封冢之最。

地宫被盗的传说

  秦始皇陵的收尾工程尚在进行之际,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关东各地纷纷响应。由周文率领的一支浩浩荡荡的起义军不久便打到戏水附近,(戏水位于陵园东北的新丰镇附近)距陵园不足10华里。这时数十万修陵人员只好遵命放弃未完成的陵园工程,跟着少府令章邯阻击起义军,摇摇欲坠的秦王朝在掐扎中维持了不足一年的时间便告覆灭。随着秦王朝的覆灭,秦始皇陵的厄运也就降临了。
  




   最早光顾秦始皇陵园的是楚霸王项羽。关于项羽盗掘秦陵的情节和盗掘程度史书记载不尽相同,甚至前后出入较大。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项羽掘始皇陵一事是极其严谨的。在他所有涉及陵园的记载中只字未提项羽近代陵一事。只是在刘邦与项羽在战前对骂时,刘邦列举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其中一条就是"掘始皇帝冢"。此话出自项羽的对手刘邦之口,是否确有其事连司马迁撰写《史记》时也无法断言,只好客观地永远了刘邦的原话。后来班固在《汉书》记载此事时也是比较慎重的,"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大师至其下矣。项籍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球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紧闭之祸,岂不哀哉"。班固这段话同样也不是他本人的发明,这段话出自汉成帝的大臣刘向安下心来的上谏书中。当年汉成帝营造延陵,不久又改变计划营造昌陵,"营起昌陵,数年不成,复还归延陵,制度泰奢。"面对成几次改变陵址,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刘向劝谏成帝应当薄葬,反对厚葬。他在谏书中既列举了薄葬典型又谈到厚葬的恶果,其中秦始皇就是他着重叙述的一个厚葬的例子。作为一篇论说文的谏书,作者的主观动机及感情色彩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例未毕完全确切。即使如此作者对项羽盗掘始皇陵的记述也是有分寸的。项羽只是"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数年之间,外项籍之为,内离牧之祝。"可见刘向的谏书中谈到项羽焚烧地面上的宫宇宫室,并没有断言项羽盗掘秦陵。总之从《史记》、《汉书》这些原始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项羽带兵挖过始皇陵。总之从《史记》、《汉书》这些原始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项羽光顾始皇陵,纵火焚烧了陵的园的"宫室营宇",但无法断言项羽带兵挖过始皇陵。然而到了北魏时期郦道元作《水经注·渭水》时,他的记载与《史记》、《汉书》就不大相同了。他这样写道:"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作物不能窜,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羊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灭"其实这段记载的内容一部分来自《汉书》,始牧羊人寻羊烧之;而另一部分则空无一人不同于《汉书》,如"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显然郦道元的记载做了人为的发挥,字里行间充满了虚张色彩。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距秦亡一百多年,《汉书》作者班固别具匠心秦亡二百年,郦道元具秦亡四百多年,按理具秦朝时间愈近记载应当愈细。可是司马迁只是通过刘邦之口,以"掘始皇帝冢"一笔带过;班固也是通过刘向之口,说项羽"焚其宫室、营宇"。可见这两位史学大师对于项羽是否盗掘秦陵一事,态度十分慎重,未置可否。然而后来的记载则肯定的说:"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这里连挖墓的人数、挖出的东西运了多少天都记载的一清二楚。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郦道元的依据何在?另外,《汉书》及《水经注》中牧儿烧其地宫的说法恐怕也不足为信。目前尚未發現有力證據,也有學者認為秦始皇陵並未遭到大規模破壞。

[ 本帖最后由 heankeng 于 7-3-2006 07: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6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兵马俑坑)


秦始皇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東5公里的下河村,1978年時任法國巴黎市長的雅克·希拉克稱兵馬俑的發現為「世界第八奇跡」。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比較大完善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佈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

據目前的考證,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普遍認為秦始皇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有機組成部分。



營建
秦始皇贏政即位(時年13歲)後開始興建自己的陵墓(公元前246年或前247年)。修建過程經其一生,歷時39年。秦始皇陵墓總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包括現在的秦兵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帝陵,與其說是陵墓,倒更像都邑。首先,各種原料來源要求嚴格,很多都是採自特定產地,由專門工匠,開採、加工。在建造過程中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看法認為最多時有70萬人參加建設工程。

墓葬
兵俑和所配武器
兵馬俑採用陶俑作為隨葬品,因而得名。陶俑真人大小,由工匠逐一加工燒制,全部為手工勞動,沒有使用模具。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陶俑各有容貌,體態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製作均按照秦軍編製,包括各級軍官,各兵種,戰車馬匹。在形狀加工好之後,陶俑着色燒制。最後再加上真實的兵器,裝備。各個加工完成後,按照秦軍作戰部署分兵種、級別,逐一安置位置。因此,我們看到的兵馬俑,是秦軍的精確複製。由於兵俑完美的再現了秦軍的風范,軍事學者可以通過兵俑增加對「強秦」的理解。由於陶俑的原形可能是真實的秦軍將士,所以有研究者嘗試通過他們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風土人情。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捅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捅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号坑有一千多件兵马俑,是以战车、骑兵为主组成的4个兵种混编的阵列。

  三号坑属于指挥位置所在的小坑,有六十多个兵马俑。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回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

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着、武器的顏色還是十分鮮艷,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由於周圍環境的影響,漸漸消失,只剩下現在我們看到的陶土色。

已經從兵俑和所配備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啟示,秦軍的弓箭部隊配備多種箭矢,以應對複雜的戰況。

[ 本帖最后由 heankeng 于 7-3-2006 08:0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墨卡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3-3-2006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房宫和圆明园若还在肯定被誉为中國世界遺產之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06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楼主好厉害哦..... 有这么多资料......让人获益不浅....

谢谢分享哦!   还有吗? 好期待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06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精彩啊!!!加油哦!!很期待下一回文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06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古人类文化圣地-周口店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处于山区和平原接壤部位。东南面是华北大平原,西北面是山地。周口店附近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成为埋藏“龙骨”的仓库,故名龙骨山。山上有一个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2.5~42米不等的天然洞穴,是50万年以前北京猿人栖息的地方,他们先后在洞穴里群居了40多万年,遗留下他们吃剩的残余食物和用过的器具,还有他们的遗骸。后来,这个洞被塌方的泥沙和崩落的石块所埋。


距今一、二万年前,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

早在1918年发现第一地点后,经1921年、1923年的两次发掘,发现了不少哺乳动物化石,特别重要的是在这些化石中有两颗人的牙齿,它是北京猿人遗骨的最初发现。自1927年以来,又经多次大规模发掘,特别在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家斐文中先生在北京人遗址北裂缝堆积中发现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截止目前,出土的全部北京人化石有6件较完整的头盖骨、12件残破面骨、15件下颌骨、157颗牙齿和10几件残肢骨、体骨。这些化石代表40多个男女老幼尸体。周口店即以中国猿人之家闻名于世。根据发掘的地点,科学家们把这种原始人类定名为“北京人”,把这座洞穴称之为“北京人遗址”。


1929年,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猿人遗址发掘现场

北京人又稱北京猿人、中國猿人,正式名稱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現在更多稱為「中國直立人」。中國的直立人化石。生活在距今大約70-20萬年。遺址發現地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


山顶洞人的生产力和智慧比猿人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已会缝皮为衣等等,图为想象中山顶洞人的生活一景。.


北京猿人(女性)复原头像.


山顶洞人(男性)复原头

這處遺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質學家和美國、奧地利的古生物學家發現的,1927年起進行發掘。1929年12月2日,中國考古學者裴文中發掘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而在此時期所發掘出來的頭蓋骨卻在1941年時下落不明,成為歷史上的一個謎團。現存唯一真標本是1966年從頂部堆積層發現的一個北京人頭蓋骨的模型。後來又發現了石製品、骨角製品。


生活在一、二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头骨(模型)。

北京人的顴骨較高。腦量平均僅1000多毫升。身材粗短,男性高約156厘米,女性約144厘米。腿短臂長 ,頭部前傾。

有些學者認為,當時已會製造骨角器。除狩獵外,可食的野果、嫩葉、塊根,以及昆蟲、鳥、蛙、蛇等小動物也是日常的食物來源。

在北京人住過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燼層,表明北京人已經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

研究發現,北京人通常幾十人結成一群。壽命很短,大多數人在14歲之前就夭亡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进行过多次大规模发掘,清理出40多个男女老少的北京猿人化石,100多种动物化石,10万余件各种石器,以及仍保存在洞穴内的几个灰烬层,最厚的一层超过6米,灰烬层中保留有大量烧过的碎骨和木炭碎块,可见“北京人”早已懂得用火烤食猎物和取暖防寒。

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三个成年男女完整的头盖骨和残骨,尸骨周围发现撒有红色的赤铁矿粉末。洞内还发现山顶洞人用过的骨针、穿孔的骨坠、鱼骨、牙饰、石珠串联而成的“项链”,这些足以证明他们已学会缝制兽皮衣服御寒,懂得装扮自己,反映出山顶洞人原始艺术的萌芽。根据科学估测:山顶洞人的躯体特征和现代人无明显区别,他们是原始的黄种人;他们生活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比“北京人”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1973年又发现介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按照現在學術界最廣泛承認的說法,現代東亞人是大約五萬年前從非洲到達東亞的人類的後代。北京人那時已經滅絕了。

[ 本帖最后由 heankeng 于 16-3-2006 10:3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06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7 黃山



詩詞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唐·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採秀辭五嶽,攀岩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最南端,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东西长164.14公里,南北宽123.35公里。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其中精华部分为154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北緯30度1分,東經118度1分,處在歙縣、黟縣、太平縣、休寧縣之間,方圓250平方公里,風景名勝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東鄰浙江,南連江西,北與宣城、池州兩市接壤。

黃山三大主峰:第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 最平的峰——光明頂,海拔1860米。最險的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

黃山是長江與錢塘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日出


鬼斧神工的巧石组合成三座参差不齐的石峰——蓬莱三岛


卧龙峰上卧龙松


冬日奇观——雾松


云漫始信峰


云海


刻有"仙境"二字的"飞来石"独耸峭壁悬崖之上

黄山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景区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迥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图画。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侵蚀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的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花岗岩出露面积总共约占风景区面积的80%。黄山号称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一起,居于景区中心,与周围的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共同组成了层峦叠嶂的山体组合。

黄山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残留的刀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黄山是钱塘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水资源十分丰富,自中心向四周放射状展布着众多的山涧沟谷,其中大谷36条,形成36源,汇入24溪水,以桃花、云门二峰为界,分别流入新安江、钱塘江和青弋江、长江。黄山高差大,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构成黄山最积极、最有生命力的景观,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等。其中九龙瀑为三大瀑布之首。它从香炉峰的悬崖上,经九折而下,宛如九条飞龙起舞。

黄山的地质地貌状况以及气候状况造就了著名的“黄山四绝”美景。即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奇松:松是黄山最奇特的景观,百年以上的黄山松就数以万计,多生长于岩石缝隙中,盘根错节,傲然挺拔,显示出极顽强的生命力。已命名的已有多达近百株,玉女峰下的迎客松更成为黄山的象征。

怪石:黄山险峰林立,谷底,山顶、山腰和山谷等处广泛分布着花岗岩石林和石柱,各种巧石怪岩形态万千,犹如神工天成,形象生动。其中有名可数的有120多处,著名的有“松鼠跳天都”、“猴子望太平”等。

云海:云海是黄山风景一绝,它虽为非地貌景观,但地貌在其形成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云雾翻卷,云顶平整、山峰顶尖微露的状观景象就是气象景观和地貌景观巧妙组合的结果。黄山云雾初起时,一般以沟谷为源地,由此向外扩展、漫延、渐而成“海”。黄山云海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无严格界线的“海域”,号称“五海”。“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多采多姿的“云海”具有美、胜、奇、幻等特点,享誉古今。尤其是雨雪后的初晴,日出或回落时的“霞海”最为壮观。怪石、奇松、峰林飘浮在云海中,忽隐忽现,犹如置身仙境。

温泉:黄山温泉,古称“灵泉”、“汤泉”、“朱砂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出,与桃花峰隔溪相望,温泉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水质纯正,温度适宜。唐代诗人贾岛曾赞扬其为“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在垂直方向上自下而上出现三个自然带景观:温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暖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和温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生物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有野生植物1452种,蕨类植物100多种,苔类植物20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黄山古树名木众多,以古、大、珍、奇、多著称于世,又以黄山松最负盛名。黄山还是动物憩息和繁衍的理想场所,已知的有鱼类24种、两栖类20种、爬行类38种、鸟类170种(隶属17目40科)、脊椎动物300种,主要珍禽异兽有白颈长尾雉、猕猴、短尾猴、 梅花鹿、野山羊、云豹、八音鸟、白鹇鸟、相思鸟等。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自古以来,黄山伟大的自然美,就使无数诗人、画家和其他艺术家为之赞叹和陶醉,创作了不可胜数的艺术作品。从盛唐到晚清的1200年间,仅赞美黄山的诗词,可以查到的就有两万多首。

黃山古稱黟山,相傳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來此煉丹,並最終得到升天,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依此傳說,唐明皇赦改黟山為黃山。但這並不是黃山名稱的最初由來,在漢代劉向所寫的《列仙傳》中,就有一篇叫做《黃山記略》的文。

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公元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清·石濤作品

黄山在1000多年的建设历史中,留下的古观寺庙、险塞关隘、游道平台、亭阁、桥梁、门坊等数不胜数。这些建筑已成为黄山文化景观不可缺少的部分。

[ 本帖最后由 heankeng 于 16-3-2006 10: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6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楼主一定要继续努力。。。期待下一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yn8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7-3-2006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厚!天啊!
樓主。。。謝謝咯!
資料好齊全哦!
AriGaTo WaKaHaimas....
加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6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分享...谢谢楼主..
让我増加了很多知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3-2006 03: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8 九寨溝

九寨溝位於四川西北部,南坪縣境內。昔日,九寨溝隱藏在崇山峻嶺之中,交通不便,只有馬道和山間小路,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因此而得名九寨溝。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1997年被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2000年評為中國首批AAAA級景區;2001年2月取得「綠色環球'21 」證書;九寨溝風景區是全國優秀風景名勝區;中國風景名勝40佳。

  九寨溝地處青藏高原東南斜面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和眠山山脈南段尕爾納峰北麓,是長江水系嘉陵江源頭的一條支溝。風景區範圍為東經103°46’~104°4’,北緯32°54’~33°19’,面積720平方千米,週邊保護地帶600平方千米。主溝呈“Y”字形,由樹正、日則、則查洼三條溝組成,總長50餘千米。則查洼溝盡端是長湖,日則溝盡端是草湖,兩溝由南向北在諾日朗合為樹正溝,兩溝盡端湖泊至樹正溝口高差1000餘米,其間有呈梯級分佈的大小湖泊114個,湖泊之間有17個瀑布群,11段激流,5處鈣華灘流,相串相聯,形成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以及鈣華灘流為特色,集湖、瀑、灘、流、雪峰、森林、藏族風情為一體,體現原始美、自然美、野趣美的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屬溫帶季風氣候,地處我國北亞熱帶秦巴濕潤區和青藏高原波密—川西溫濕區的過渡地帶,氣候特點是晴天多,雲霧少,夏日涼爽,冬無烈風,是旅遊、觀光、度假之佳境。

  由於高差懸殊、氣候多樣、山水相映,植物垂直帶譜明顯,植物種類繁多,現有天然森林近3萬公頃,高等植物2576種,低等植物400餘種。植物區係很有特色,有白至紀末、第三紀初的子遺植物,如獨葉草、星葉草、箭竹等。湖泊眾多,植被多樣,生態系統完整,為各種野生動物棲居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據調查,現有脊椎動物170種、鳥類141種,屬國家一類保護的有3種、二類保護4種、三類保護10種。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審定九寨溝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12月,九寨溝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美學價值

  九寨溝是大自然的傑作。山青蔥撫媚,水澄清續紛;山偎水,水繞山,樹在水邊長,水在林中流,山水相映,林水相親,景色秀美,環境清新,集色美、形美、聲美於一體的綜合美、原始美的和諧統一,是人類風景美學法則的最高境界。

  綜合美是形象

  九寨溝四周峰簇睜嶸、雪峰高聳,在青山環抱的“Y”字形山溝內,分佈著114個梯級湖泊,由許多湍流、灘流和瀑布群相聯,珠聯玉串,逶迤50餘千米,湖水清澈艷麗,飛瀑多姿多采,急湍洶湧澎湃,林木青蔥婆婆,雪峰潔白晶瑩,藍色的天空,明媚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和點綴其間的古老原始的村寨、棧橋、磨房,組成了一個內涵豐富和諧統一的美的環境,體現了高度的綜合美。

  ●山水相依,湖瀑孿生,水樹交融,動靜有致:九寨溝山青水秀,湖、瀑一體,山、林、雲、天倒映水中,更添水中景色。水色使山林更加青蔥,山林使水色更加姣妍。梯湖水從樹叢中層層跌落,形成林中瀑布,湖下有瀑,瀑瀉入湖,湖瀑孿生,層層疊疊,相銜相依。寧靜翠藍的湖泊和潔白飛瀉的瀑布構成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結合,藍白相間的奇景。樹在水邊長,水在林中流,水樹交融的特殊的生態環境,構成具有高度美學價值的書畫,使九寨溝增添了無限生機。

  ●景觀排列有序:九寨溝口海拔2000米,至主溝頂部長湖和草湖海拔逐漸升高到3000米左右,景觀也在不斷地變化,由低到高,由簡到繁,由序幕到高潮,步步引人入勝。九寨溝的景觀序列似一部氣勢磅薄的交響樂,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美的感受。

  溝口至荷葉壩7000米處為九寨溝的序幕,林木蔥籠,溪流歡唱,蘆葦叢生,鳥語花香。

  荷葉壩到樹正景區,空間頓開,奏起了景觀序列中的第一樂章。金光燦燦的火花湖,多姿多彩的盆景灘,神奇詭秘的臥龍湖,大小19個碧樹相繞、群瀑飛瀉的樹正群湖和樹正群瀑,以及原始水磨和小木橋點綴其間的樹正灘流和高25米、寬82米,似匹練空落的樹正瀑布,呈現在眼前,使人目不暇接,驚嘆大自然造景之神奇。

  從樹正景區上行為清澈透明、水面寬闊的犀牛湖,給人以美麗而寧靜的感受。過了犀牛湖,寬闊的諾日朗瀑布似懸挂於綠色樹林中的白色幕簾,展開了樂曲的精華彩段。諾日朗以上的景點各具特色,是九寨溝景觀之高潮。這個區域內集中了長湖、鏡湖、五花湖、五彩池、熊貓湖、天鵝湖、草湖等主要湖泊和三個最大的瀑布,最寬闊的鈣華流灘,茂密的天然森林。長湖海拔3060米,面積1.5平方千米,四周群山環抱,雪峰皚皚,森林茂密,壯觀奇麗。鏡湖水準如鏡,藍天、雪峰、遠山、近樹盡納湖中,景色奇幻。五花湖的湖水最為艷麗,五彩斑讕,似色彩鮮艷、變幻莫測的萬花筒。五彩池池水翠藍,猶似鑲嵌於墨綠色森林中的瑰麗寶石。天鵝湖和草湖的碧水、清溪、草灘、鮮花在岩壁和森林的映襯下,更顯得原始、自然、幽深寧靜,置身其中,如入“仙境”。瀑寬320米的諾日朗瀑布為中國最寬的瀑布,位於九寨溝中部,為九寨溝的象徵。寬310米、高28米的珍珠灘瀑布和珍珠灘相連,瀑面呈新月形,寬闊的水簾似拉開的巨大環形銀幕,瀑聲雷鳴,飛珠濺玉,氣勢磅薄。高78米、寬50米的熊貓湖瀑布,為九寨溝落差最大的瀑布,冬季冰凍,理璨耀眼的冰晶世界,蔚為奇觀,巨大的鈣華流灘——珍珠灘,灘面湍急的水流激起無數浪花,在陽光照射下,宛若無數滾動的珍珠。而在長湖和日則溝的天然森林內,古木參天,苔蘚遍地,神秘之感油然而生。這些景點都是九寨溝最為突出的景點,每一個景點都給人以強烈的美的感受,使人激動不已。九寨溝景點排列有序,高低錯落,抑揚頓挫,轉接自然,如詩如畫,更增添了綜合美感。九寨溝數十平方千米遊覽區內,景點之多,景觀之美,觀光內容之豐富,實屬罕見。

  色彩美是靈魂

  九寨溝的色彩,美在續紛、奇特和變幻無窮。九寨溝的湖泊緊傍森林,水質清麗晶瑩,天光、雲影、雪峰、彩林倒映湖中,鏡像清晰,倒影和湖水融合,使湖水更加艷麗,隨朝夕變化和春夏秋冬,陰晴雨雪之變化,湖水也隨之變成黛綠、深藍、翠藍等多種顏色。更為奇特的是,五花湖底的鈣華沉積和各種色澤艷麗的藻類,以及沉水植物的分佈差異,一湖之中分成許多色塊,寶藍、翠綠、橙黃、淺紅,似無數寶石鑲嵌成的巨形佩飾,珠光寶氣,雍容華貴。當金秋來臨時,湖畔五彩繽紛的彩林倒映湖中,與湖底色彩混交成一個異彩紛呈的彩色世界。其色彩之豐富,超出了畫家的想像力。黃昏時分,火紅的晚霞,映入水中,湖水似團團火焰,金星飛進,彩波粼粼,綺麗無比。

  莽莽林海,隨季節變化,呈現出瑰麗色彩。初春山山叢林,紅、黃、紫、白各色杜鵑點綴其間,其後,山桃花、野梨花相繼吐艷,夾雜著嫩綠的樹木新葉,整個林海繁花似錦。盛夏是綠色的海洋,新綠、翠綠、濃綠、黛綠,綠得那樣青翠,顯出旺盛的生命力。深秋,深橙色的黃櫨,淺黃色的椴葉,絳紅色的楓葉,殷紅色的野果,深淺相間,錯落有致,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似一幅獨具匠心的巨幅油畫。在暖色調的襯托下,湖水更藍。藍天、白雲、雪峰、彩林倒映於湖中,呈現出光怪陸離的水景。入冬,白雪皚皚,冰瀑、冰幔晶瑩潔白;莽莽林海,似玉樹瓊花。銀裝素裹的九寨溝顯得潔白、高雅,像置於白色瓷盤中的藍寶石,更加璀璨。

  形態美是主體

  九寨溝的景觀,類多景異,湖、瀑、灘、泉,一應俱全,異彩紛呈。湖有孤處,有群置,或浩蕩,或娟秀,有以倒影取勝,有以色彩稱雄;瀑寬者300餘米,高者近80米,氣勢恢宏的,有如銀河天落,輕柔飄逸的,有如天女散花;灘,有的如盆景列表,有的如珍珠飛濺;條條激流,股股飛泉,層層煙霧,陣陣濤聲,不絕於耳。九寨溝集水形、水色、水姿、水聲於一體,收盡天下水景之美態。

  九寨溝的水景形態極美,比例恰當,構圖巧妙,線條勻稱,節奏明快,不論從哪個視點和角度,都能看到極為美麗的畫面。加之周圍的山巒、林木、藏情等造景因素的融合,使九寨溝成了畫家、文學家和攝影家最理想的創作源泉,成為中國電影、電視創作的題材。

  九寨溝的奇山異水,立體交叉,四維滲透,融色美、形美、聲美於一體,構成了一幅多層次、多方位的天然畫卷。其總體之美可謂“自然的美、美的自然”。倘樣九寨溝,使人在視覺、聽覺、感覺協調一體的幻意中,陶醉在最高的美的享受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3-2006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025 07:12 PM , Processed in 0.19391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