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67|回复: 9

帕奥禅师[出世間正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4-2020 02:5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帕奥禅师问答集》出世间正见

帕奥禅师  欢喜觉悟  2017-05-17
【问题 24 】 礼敬禅师 ,请禅师慈悲开示:正见 、正念 、如理作意的关系,初学者如何培育、增强如理作意的能力?
   
帕奥禅师答:什么是正见呢?要根据佛陀(对正见)的定义很重要,而不是根据禅修导师的定义。这个定义在许多经里都有记载的。在《大念处经》里,佛陀也教导了什么是正见。他说:“比库们,什么是正见呢?正见就是正确的了知苦圣谛,正确的了知集圣谛,正确的了知灭圣谛和正确的了知道圣谛,正确的了知这四圣谛,就叫做正见。”
   
那什么是苦圣谛呢?在包括 《大念处经》 的许多经里, 佛陀都讲:简言之,五取蕴是苦。五取蕴就是苦圣谛。如果我们总结五取蕴,它们就只是名法和色法。根据佛陀的教法,色法是以色聚形式组合生起的,它不会单一生起。

你要看到色聚,就需要有系统的修学四界差别,有一天当你的定力培育起来后可以看到色聚,你能够辨析色聚的内容,也就是它的色法。一个色聚最少具备八种色法,比如说地、水、火、风、色、香、味和食素。有些色聚有九种色法,有些色聚有十种色法,你应当通过直接的洞察智慧去有系统的观照、了知这些色法。

接着你又要去观照究竟名法,究竟名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心路过程而生起的名法Cittavīthi而生起的,一种是离心路过程Vīthimutta,非心路过程方式生起的(名法)。有这两种名法,你应当看到这些究竟名法的生起。

它也是组合生起的,最少都有8种名法一起生起,有些有34种名法或者33种名法作为一个组合生起的。你应当能够看到每一个刹那的名法组合,你要能看清楚它们有多少种名法,这是要通过智慧之眼看到的,如此如实的看到就是对名法的正见。
   
这还不足够,你应当尝试去看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等等究竟名色法,这就是苦圣谛。正确的了解苦圣谛是一种正见。接着,你也需要去了解苦圣谛的因,即究竟名色法的因,过去的因导致现在的五蕴生起,也就是现在的果生起,现在的因会导致未来的五蕴生起,也就是未来的果生起。
   
那什么是这五因呢?五因就是无明、贪爱、执取、行和业。那什么是无明呢?比如说你现在看着我,到底这是谁呢?你可能会想这是帕奥禅师,是否真的如此呢?从究竟的层次来看是没有帕奥禅师的,没有男人、没有女人、没有天神、没有梵天神、没有鬼、没有畜生等等。
   
如果你有系统的去观照,身体也只是由许多色聚组合而成。而这些色聚你再看下去,它也只是由很多色法组合而成。这些色法是非常快速生灭的,因此,你完全没有时间去说这是帕奥禅师、这是我的孩子、这是我的女儿、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丈夫、我的妻子。
   
所以如果你说这是帕奥禅师,这就是错误的了知。同样地,在看你的过去世的情形时也是如此的,这里禅师以一个例子讲解这种现象:有一个女禅修者在修缘起的时候,去观五种过去的因。她观到在接近临终的时候,她看到的是许多鸟儿飞到空中,这是她的业相。
   
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她在临终时看到鸟儿飞到空中呢?她就继续向前辨析名色法,看的更远一点,就能够看到她累积业的那个时刻。
   
有一天,大概在她30岁的时候,她去到市场上,看到许多鸟儿在笼子里关着,对这些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她很自然地生起许多的悲悯心。于是她买下所有的鸟儿,然后找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把它们都放了。

这些鸟儿都逐一逐一地飞到天空中,当她看到鸟儿飞到空中时,她的心生起许多的快乐、许多的喜悦。这也让她常常都想起自己放生的善行,生命布施的善行,而当时她做布施的时候,她自己还不清楚自己心的用意是什么。

她只知道在那时候,她仅仅是简单地要放它们,解除它们的痛苦,她只看到一颗单纯的心——让这些鸟儿脱离痛苦,但是她没有看到无明、贪爱和执取,她只看到行和业——就是那个造作行为的过程。
   
于是,我又让她继续往前看究竟名色法,她看到有一个阶段,她是一个孩子,在一个学校读书。那个学校里面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院,而不同宗教都有一个小小的博物舍,一个佛教的,一个基督教的, 一个回教的。
   
有一天,作为孩子的她走进佛教的博物舍。在里面她见到一尊菩萨苦行的像,就是我们的菩萨在乌鲁维拉森林里面修六年苦行,修到身体都皮包骨了,骨头都凸出来的像。这个像很吸引她的注意力,她想:“这个人在做些什么呢?”

于是她就去询问、探索。她得到的答案是:这个人正在修行,寻求解脱。于是她被解脱的概念强烈的吸引了。所以她放那些鸟儿的时候,她潜在的倾向是要希望这些鸟儿得到解脱,她自己也倾向于解脱。

所以,她在观察临终名色法的时候,就发现接近死亡的时候,她有一个倾向生起,是想要得到一个女人的生命,然后再以一个女人的生命得到解脱。这样的了知是一种错误的了知,因为她觉得有一个女人的存在,她贪爱女人的生命,这是她的贪爱,她的这种贪爱连续地生起就叫做执取,这就是无明、爱和取。
   
有赖于无明、爱、取,她去放鸟,放鸟的这个行为是行,因为有悲心,它有35种名法,这35种名法是无常的、刹那生灭的,当它们灭后剩下来的能量就是业的能量,我们把这种潜质叫做业。
   
这个无明、爱、取、行和业就是五因,五因就是第二个圣谛——集圣谛(苦因圣谛) 。五因产生五果,五果就是未来生命的名色法了。这种因果关系是需要看得清楚的。
   
这两种圣谛——苦圣谛、集圣谛,都是观禅的目标。所以她需要去观照苦圣谛和集圣谛为无常、苦、无我,看清苦圣谛、集圣谛的无常、苦、无我的真相。
   
要观照这两种法——苦圣谛、集圣谛(苦因) ,这还不足够,心还要能够观到五因彻底的息灭,这五因在什么时候彻底无余的息灭(即息灭后不再生起)呢?有一天当禅修者证悟阿拉汉圣道的时候,阿拉汉圣道就会彻底地、无余地摧毁所有的烦恼(摧毁后不再生起)。
   
因为阿拉汉圣道彻底摧毁了所有的烦恼,所以在证悟阿拉汉之前累积的所有的善业和不善业也就没有力量再带来新的生命。因为没有烦恼的缘故,所有的善恶业都不能起作用来导致新的投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当我们有无明、爱和取去支撑行与业的时候,才会有下一个生命。而阿拉汉已经断除了无明、爱、取,所以没有支撑的力量让他继续投生,所有的善业和不善业也都没有力量带来下一个生命,所以当阿拉汉入般涅槃的时候,所有的善、恶业都不再起作用,不能够再产生新的生命、新的五蕴。
   
这两者的无余地息灭也是需要观照的。无明、贪爱、执取、行和业属于第二个圣谛——苦因圣谛,或者我们叫集圣谛,五蕴无余地息灭是第一个圣谛(苦圣谛)的息灭。这两种圣谛(苦圣谛、集圣谛)的灭,我们叫做灭圣谛。苦圣谛和集圣谛的灭还是观禅的目标,这是在第四个观禅的智慧——生灭随观智时观照的。
   
观照到苦圣谛和集圣谛的灭还不足够,你要继续修观禅,直到最终道智生起,证悟不生不灭的,非因缘和合的涅槃。这个不生不灭的法本身是出世间的灭圣谛。
   
总结起来,第一个圣谛,苦圣谛就是究竟名色法;第二个圣谛,集圣谛就是十二因缘顺序的缘起法;第三个圣谛,灭圣谛涵盖两个部分,一个是观禅的目标(烦恼的灭和五蕴的灭),另一个是出世间圣道圣果的目标,也就是涅槃。
   
当在修观禅时,有些时候你要以观智,观照观智本身为无常、苦、无我。观智是由正见、正思维组合而成的,也包括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在修学观禅的时候,你要观照观智为无常、苦、无我。所以你就会了解,在这个内观智慧里有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五种圣道,八圣道里面的五种成分。

在开始修行以前,禅修者已经具备了五戒,已经具备了正语、正业和正命的戒行成分,所以在证悟涅槃的时候就具备了八圣道,你的道智是伴随着八圣道而来的。
   
通常,我们以观初禅禅那法为无常、苦、无我而体证涅槃(这是其中一种证悟的情形),此时有37种名法。在证悟的阶段,正见是以涅槃为目标,正确的了知四圣谛;正思维是心的安住,以涅槃为寻的目标;正精进是你为证悟涅槃所做的努力;正念的目标是以涅槃为目标,这就是当时证悟的正念;正定是你专注在涅槃上。

所以,在证悟的层次上,有正见、正思维(正智)、正精进、正念、正定;而在证悟的同时,因为道智摧毁了所有会导致邪语、邪业、邪命的烦恼, 因此也具备正语、正业、正命,也就是在证悟圣道的阶段就具备了八圣道。

这个就是出世间的八圣道,这样的了知就是正见。你的心也需要对四圣谛的目标有正念,假如没有正念安住在四圣谛的目标上,你是不可能洞察四圣谛的,所以他是具备正念的,它们的关系是如此。
   
同时,他也具备如理作意。什么是如理作意呢?当你观照究竟名色法以及他们的因,是无常、苦、无我的同时也要观照它们的不净,我们身体的本质是不净的,我们把这样的作意叫做如理作意。

没有如理作意,你是不可能证悟圣谛的。比如说如果你认为:这是我的孩子、我的父母、我的妻子、我的丈夫、我的财物等等,这些就叫做不如理作意,如果你运用不如理作意的话,你的不善法是天天增长的,如果运用如理作意,你的善法是天天增长的。这就是正见和如理作意之间的关系。 http://t.cn/Rx3zDG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4-2020 03:5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輕或重,不在於物品上,
而是在我們心中。

如果舉起它,就覺得重;
如果放下它,就覺得輕。
輕或重,在於我們自己。

同樣的,快樂或痛苦,
也在於我們自己。

~Luang Por C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20 03:5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聽見聲音的時候,
不是去知道「是什麼聲音」,
而是及時知道心;

看見色的時候,
不是去知道「是什麼色」,
而是及時知道心;

心想的時候,
不是去知道「在想什麼」,
而是及時知道心。

心樂、心苦、心好、心壞,
都要及時地知道。
就是如此多多地訓練。

~隆波帕默尊者(Luang Por Pramote Pamojj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20 04:0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 修行並不難!

難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讀了太多書,從現在開始,讀自己的心!讀自己的心,把自己變成讀者,而不是變成作家。不要把心裝扮成這樣、演繹成那樣,需要的只是讀!

心樂,知道;心苦,知道;心好,知道;心壞,知道;這樣一直讀下去。讓自己是一個單純的讀者,而不是作者。不改編、不評論、不當導演。心是怎樣的,就知道 怎樣。如此持之以恆的訓練下去,不難的!

最後我們會知道,佛陀所示之法是簡單的,適合於每一個普通人。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己而體證到!

~隆波帕默尊者(Luang Por Pamojjo)
《在日常生活之中開發覺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20 04:0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單純覺知」

人的生命就好比天氣,有時風雨有時晴,這是很正常的。活在世上,必定會遇到種種人事物的變化,這也是很正常的,這是每個人都必須去面對的。如果能夠接受,就沒問題;如果接受不了,那就內心苦不堪言。

因此,佛陀才教導我們要接受這個真相。不管發生什麼事,起起落落、生生滅滅,這些都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唯一可以控制的是我們這顆心。如果能夠讓心處於平靜,那麼它就不會為那些事感到煩惱憂心,因為心沒有投入到那些事里,心只是一個「覺知者」。投入在事情里的是這個身體,但這身體卻不能覺知。

身體就好像這個亭子,下雨的時候,亭子並不知道下雨。然而亭子里的人,也就是這顆「心」,知道雨在下。心知道關於所有發生在身體上的事,但卻沒有被那些事影響。就好比坐在亭子里的人不會被雨淋濕,不象亭子上的屋瓦。但是,這屋頂不會感到苦。雨,讓它下吧!淋濕也沒關係!但是亭子里的人,如果不希望下雨而希望雨停,那就苦。但如果一切順其自然,雨要下就讓它下,因為那是無法控制的。如此,心就不苦。

因此,我們得訓練我們的心,只是單純保持覺知,這是心的自然狀態。這個狀態可以讓心不苦,不為各種事情感到煩亂,它只是保持覺知而已。而不要在「覺知」了之後,給予種種的判斷。比如,覺知之後,判斷這個好那個好,過後慾望就產生,想要得到。但是一旦不能如我所願所想,心就會煩亂痛苦。

但是,心的問題是不知道內心真正的快樂,其實就是來自單純覺知,也就是「放下」。知道、看到、聽到了,都放下。那些已經生起的,是會過去的;已經滅去的,也是會過去的。但是,「覺知者」還是在那如如不動。這個覺知者,就是這顆心。它沒有「死日」,它只有快樂或痛苦的日子。

哪天如果能放下,沒有希望要變成這樣或那樣,心就快樂;如果哪天心裡產生慾望執著,希望要變成這樣那樣,一旦不能如願,心就痛苦。

因此,如果希望快樂,不要痛苦,那就得訓練這顆心,讓它保持單純覺知,不需去判斷是好還是不好。他好,也是他的事;他不好,也是他的事。外在的事,不能讓我們變好或變壞。讓我們變好或變得不好的是我們自己。關鍵在於,我們時候能夠停止判斷、放下「想要」,如果能夠做得到,心必然會安樂。如果不能停止,心就必定繼續煩亂憂擾。

Ajahn Sucha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20 07:5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师父,有的大乘法师认为觉悟无常,无我,空的当下就能体证清净法性--涅槃,而我认为体会无常和空只是通向涅槃的必经之路,并不等同于涅槃。并且也没有什么清净法性可以体证,不知这样理解对吗?  
答:你说的对。由观照众名色法的过程中,一个行者就能知道一切现象是无常、苦、无我。由于知道现象的真相,这个行者就生起正知见,不再对众名色法顾念,心里解除贪、嗔、痴。当他心里处于无贪、无嗔、无痴的状况,那就是涅槃。北传的清净法性(svabhava suddha),也叫自性清净,是指人人本具的清净性,跟南传所说的靠修行而达清净天差地别。若每个都这样认为,那还修做什么?

法增尊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6-4-2020 01:2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禅修者能够时时刻刻留意到当下的诸多内心情形,即他能做到“留意当下”,他才可能会体验到情绪的“无常”特性。

留意当下的能力中含有定力的成分。有些禅修者会认为,定力就是紧闭双目,安然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其实,佛陀开示的八正道中的正定,是指面对禅修对象时的安住能力。

--马哈希尊者《禅修的要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4-2020 12:3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使比丘问答开示(部分):

现在我们想想「四恶道」是什么意思?

第一是地狱。地狱的意思是焦虑(泰文字义为「灼热的心」),当人经历像被火烧烤一样的焦虑时,当下就化生为地狱众生,这是「心灵的投生」。身体虽然仍居留人道,但焦虑一生起,心就堕入地狱,如因怕犯错,或因怕被处罚,或因担忧威望受损,或由于其他种种原因而产生焦虑,这就是地狱。

第二是畜生。人一生起不应该有的愚痴,就会投生为畜生,例如:不知法和涅槃值得追求,愚痴到不敢接触或亲近佛教,甚至认为若对佛法、佛教感兴趣,是种既落伍又怪异的行为,不但小孩这么想,父母亲也这样,他们尽可能远离「法」和宗教,这就是愚痴。不管那一种愚痴,只要一生起且被它控制,就等于化生为畜生,它也是「心灵的投生」,这是第二恶道。

第三恶道是饿鬼。是一种长期饥饿的状态,因为所供应的物品始终无法满足他的欲望,这是指长期的心灵饥渴,而不是身体的挨饿。例如有人想获取一千铢,随后才刚得到一千铢,马上就想获取一万;才刚得到一万铢,又马上想获取十万;刚得到十万铢,就想获取百万或一亿。这是个一直追逐但从未满足欲望的例子,它有长期饥饿的征兆,就像腹大如山,口如针眼的饿鬼,因为所吸取的从未满足他的饥饿感,所以一直是个饿鬼。

与饿鬼恰好相反的是另一种人:他得到十沙丹(注一),就满足只得十沙丹;得二十沙丹,就满足只得二十沙丹。但千万别以为这么容易知足,就会变得消极,而不再追求,他因为有智慧,知道什么该做,且用适当的方法依次去做,他总是对所获得的感到满足,不但享受追求的快乐而且知足,这样就没有长期的饥饿,也就不是饿鬼,以烦恼贪染追求事物的才是饿鬼;依智慧而追求,没有烦恼贪染,就不是饿鬼,只是做该做的事。

因此,希求灭苦的「欲」不是烦恼贪染。别把「欲」说成爱欲或贪染而误导别人,爱欲或贪染必定是来自愚痴的「欲」,甚至求证涅槃的「欲」,如果是由于愚痴──疯狂盲目地追求,而全然无知地修习内观,就是烦恼贪染,这无知将导致痛苦,因为它充满执着。反之,如果有人想证涅槃,他如实观照苦和灭苦之道,且正确、直接、认真地学习内观,这种想证涅槃的「欲」就不是烦恼贪染,也不是苦。所以,「欲」不全然是烦恼贪染,全看它源自何处,如果源于无明或烦恼,那追求无厌的现象就会像长期饥饿,这样处在长期饥饿的状态,我们称它为化生的饿鬼。

最后的恶道是阿修罗。首先解释「阿修罗」(asura)这个字:「修罗」(sura)意思是「勇敢」,「阿」(a)意思是「不」,「阿修罗」的意思即是「不勇敢」或「胆怯懦弱」。请大家注意:人一旦没来由地胆怯,就化生为阿修罗。例如惧怕无害的小蜥蜴、千足虫或蚯蚓,是不应该的,是一种痛苦,若人常有不必要的恐惧,或忧虑过多而生恐惧,就生为阿修罗。

每个人都怕死,但我们会恐惧死亡是由于自己把真实情况以十万倍、百万倍夸大而成的,这种恐惧一直折磨人。人正因为害怕堕地狱,而成为阿修罗,于是就真的每天堕四恶道,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如果我们现在行为正当,不堕入这种四恶道,我们就能确保死后不会堕入刻画在寺院墙上的四恶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4-2020 03: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毁灭以前经


“具有什么看法和什么德行,才能称为平静的人?我问你,乔达摩啊!请说说这种最优秀的人。”

世尊说道:“在身体毁灭以前就己摆脱贪爱,不执著开头和结尾,也不考虑中间,他不崇拜任何事物。

“不忿怒,不恐惧,不吹嘘,不作恶,不骄傲,说话机智,这样的牟尼确实控制了言语。


“不期望未来,不悲伤过去,无视诸触,不受任何观点引导。
“不执著,不欺骗,不贪婪,不妒忌,不鲁莽,不轻视他人,也不毁谤他人。


“不贪恋享受,不狂妄,温文尔雅,聪明睿智,不轻信,不厌弃他人。
“不为企求什么而学习,不为得不到什么而生气,不为贪爱而受阻,也不贪恋美味。

“超然,有思想,不傲慢,不考虑自己在这世上等同于、优于或低于别人。

“独立不羁,无所依赖,理解万物,不贪恋存在或不存在。



“不追求爱欲,没有束缚,越过执著,我称这样的人为平静者。



“他没有儿子、牲畜、田地和财产;他既无所得,也无所弃。



“世俗之人以及沙门和婆罗门对他说的话,并非他所推崇,因此,他无动于衷。



“不贪婪,不妒忌,不说自己等同于、优于或低于别人,这样的牟尼摆脱劫波,不进入劫波。



“在这世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为消逝的东西悲伤,不陷入万物,这样的人称为平静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020 12:1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事难测
心念的活动与身、受相牵连,一切的烦恼,都以六门为媒介,均以触受与觉受为取舍,逢苦则忧、遇乐即喜;喜则生起贪心,忧便生起瞋恼心。有时心境不苦不乐,似无贪瞋,事实上是迷糊于所缘,不明事理,即是愚痴。因此心的内容,包含所有的受,也具足了贪、瞋、痴的全部。心剎那变化,当然是无常的,但一般人总认为心是恒常的,我们常听到:天长地久、海枯石烂,此心不渝。这是错误的想法,也是造成痛苦的原因。心念处的修行,就是透过止、观的修练,了知心的缘起性、无常性,放下「我」的执着。
要清楚分辨「心」与「智慧」二者的不同。心,我们应彻底地了解;智慧,我们应该修,应该让它发达。了解心是智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心存在于我们的中心位置,在所有的名色法当中,它的变化最快,「我」的概念最强。以智慧了解心的无常,才能去掉「我」的概念,了解心的缘起、心的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1-2024 02:26 PM , Processed in 0.12408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