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167|回复: 6

耶稣宽恕淫妇的故事-作者 吕渔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10-2017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圣母玛利亚 于 12-10-2017 11:43 AM 编辑

耶稣宽恕淫妇的故事

作者吕渔亭


   接下去在第八章内,若望福音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即耶稣不但同情那位在犯罪时被活捉的淫妇,且更赦免了她的罪,只叫她以后不要再犯。

故事的内容大致如下:那时经师及法利塞人,正在千方百计想陷害耶稣;正好那时有人活捉了一个正在犯奸淫的妇女,他们认为有计可乘,于是令人把那个妇女送到耶稣面前,迫耶稣在群众面前定她的罪。我们知道,按照犹太民族当年的法律,一个淫妇若当场被捕,法庭可以定她的死罪,或用石头砸死,或令她上吊自杀。(参用申廿二2324及肋廿10)不管如何,经师们认为这件案子可以把耶稣紧紧套住,使耶稣进入说也不成不说也不成的困境!因为若耶稣不定她的罪,群众可以告衪明知故犯,不遵守梅瑟的法律;但若耶稣按法律定她的死罪,则耶稣所宣讲的爱心及慈悲心又当如何解释?这确是一个两难问题!

耶稣当然已看出他们的圈套,因此当时什么也不回答,只弯下身去,用手指在地上画字。(若八6)福音中有关耶稣写字的记录,这还是唯一的一次,因此学者们都很好奇,他们知道耶稣为何要弯下身去?在地上究竟写了些什么字?于是各显神通,大家都提供了一些不同的想法:有的认为耶稣弯下身去在地上画画字,目的只在争取时间,想想如何应付这个棘手的问题;有的认为耶稣不立刻回答,迫使衪的对手一而再地去追问这个残酷的问题,希望他们最后终于良心发现,放了那个可怜的女人;有的甚至认为耶稣在地上正在写那些人的罪名,叫他们知道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我们认为这种种猜想,实在没有必要;耶稣很可能什么字也没有写,衪在地上只画一些无聊的线条,表示衪对他们所提的问题毫无兴趣!

果然法利塞党人见耶稣只蹲在地上不肯回答,他们就不断地追问,强迫耶稣快快表示意见。耶稣最后终于直起了身,但只向他们说了一句话:「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先向她投石吧!」(若八7)说毕,衪又弯下身去在地上写字。他们一听这话,大概良心终于发现,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于是从年老的开始到年幼的,竟一个又一个地溜走了。到最后只有耶稣一人,以及那位站在那里的妇人!

「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先向她投石吧!」这短短的一句话,不但道出了耶稣无可伦比的智能,它更说明了基督徒当有的待人精神。

耶稣传给我们的福音精神,始终是宽恕及原谅,以及不可随便定人之罪。耶稣不是在山中圣训中早已说过:「你们不要判断人,免得你们受判断,因为你们用什么心判断(别人),你们也要受什么判断!」(玛七12)真的,我们自己如此小气,又怎能责备人家不够大方?我们自己如何懒散,又怎能责怪人家不够勤奋?我们自己的信仰既不够虔诚,又如何能说人家的信仰太冷淡?无怪耶稣要责备我们说:「你为什么只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呢?」(玛七3)

你们中间谁没有罪,谁就先投那块石头吧!但我们自己都有罪,又如何能投那块大石呢?我们在责骂人家抱怨人家之前,还是先照照自己良心的镜子吧,否则在天之父也不会原谅我们的!

耶稣那天见人人都溜走,只剩下衪与那位淫妇在那里,于是衪满怀慈悲地问她说:「妇人!他们在那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她答说:「主!没有人!」耶稣也就宽怒了她的罪,只叫她以后不要再犯了。(若八9─11

这件事发生之后,若望圣史继续报导耶稣的话说:「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八12)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耶稣在这里忽然提到光的事?光与上面的那个故事又有什么关系?准确的答案是:这是一个当时的「背景」问题,我们若知道当时在圣殿里发生了什么事,对这个光的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原来,在当年帐棚节的庆日中,除了上面所说的那种司祭在祭台前洒圣水处(因而引起耶稣说自己就是活水的话),还有一种十分隆重的宗教仪示,那就是「点火炬」的仪式,俗称「照亮圣殿」的仪式。原来在圣殿前方,那时已放了四台巨无霸烛柱,每当夜幕低垂时,这四枝火柱就开始点燃,据说火光如此强烈,圣城的天空也为之通红!当火花四射,群众歌唱起舞的那一剎那,大概又使耶稣触景生情,使衪不得不声明自己就是世界的光,凡跟随衪的,就不在黑暗中行走!

其实耶稣即是光的启示,早已在若望福音开始时已说过:「曾有一人,是天主派遣来的,名叫若翰。这人来,是为作证,为给光作证,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进入世界,但世界却不认识衪。」(若一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10-2017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请教给我们祈祷

张神父

在路1818中,主耶稣为门徒讲了不义判官与寡妇的比喻。透过比喻,主耶稣告诫门徒祈祷要恒心。同时我们也看到寡妇因诚心诚意、恒心不懈地恳求,获得了所求的恩典。

对于祈祷这个名词我们最熟悉不过,可我们虽然对祈祷这个名词很熟悉,对祈祷却不一定能做得很好。所以我们应该看一看:我们的祈祷做得怎样?祈祷中我们应怀有什么态度?祈祷与我们的生活又是什么关系?

祈祷是与天主交心,与天主进行沟通,加深与天主的关系,同时向天主表达我们的心声,使我们与天主的关系更密切。从此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祈祷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祈祷的目的,就在于更接近天主,加深与天主的关系。

虽然我们是基督徒,但很多时我们不愿意祈祷,祈祷疏忽,诵念经文只走形式,不能口诵心维。祈祷时间稍长一点就分心走意,不能集中精力,无法投入。有时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祈祷;更多时候我们忽略了祈祷的重要,所以至今我们还没有掌握祈祷的要领、祈祷的方法。

首先我们当培养祈祷的需要。

如果我们没有祈祷的需要时,我们是不会从祈祷中获得神益的。这就像一桌丰富的隹肴摆在一个没有食欲的人面前一样。他没有进食的需要,即使他勉强吃了,也不会被吸收的。当宗徒们有了祈祷的需要时,才请求主耶稣教给他们祈祷,主耶稣教给了他们念天主经。我们有很多的时候没有祈祷的需要,也就是祈祷不恳切,因而在祈祷中没有收获。路1818中,如果那个寡妇没有恳切的心,她不会恒久在求判官,自然也不会得到祈求的结果。我们要培养祈求的需要,就要明白祈祷的重要。

我们要想知道祈祷的重要,就要看福音中耶稣所做的。耶稣传教之前在旷野中接受魔鬼的试探的时候,他在祈祷;在重大事件之前,如拣选宗徒之前,他在祈祷;(路612)派谴七十二门徒之后,他感谢天父,(10:2122)教导门徒工如何祈祷;(11:14)受难前他在山园祈祷;(22:42)这些都说明了祈祷的重要性。祈祷中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幅度:钦崇、感恩、求恩、补赎,因为天主是主宰宇宙的君王,他应受钦崇;在生活中我们屡次接受了天主的施恩,我们应该感恩;未来的生活仍然需要天主的恩惠,我们要求恩;在生活中因着我们的不顺,犯了很多的罪过,我们应该补赎。从祈祷涵盖的四个幅度,我们也会看出祈祷的重要。有谁不在天主的统治之下呢?有谁没有接受天主的施恩呢?不论越性本性,有谁不需要天主施恩呢?又有谁没有犯过罪过呢?可惜在祈祷中,我们只注重求恩幅度,忽略了祈祷中涵盖的其他幅度。如在日课的诵念中,本来有钦崇、求恩、感恩、补赎为主题的圣咏,而在我们诵念时,却没有意识到。所以一提到祈祷,马上与求恩联系起来。我们应该意识到,不但明白应该求恩,也应该钦崇、感恩、补赎,使我们祈祷的内容更丰富。

很多时候,我们也表现出不会祈祷,不知道求什么才对。就像雅名伯的母亲向耶稣祈求的那样:“你叫我的这两个儿子在你王国内,一个座在你的左边,一个座在你的右边。”(玛20:21)显然她不知道自己求的是什么;我们也会像宗徒若望一样,当主耶稣同宗徒向耶路撒冷走去时,路过一个撒玛黎雅人的村庄,村中人不愿意收留他们,若望向主说:“主你愿意我们求从天降火烧死他们吗?”他不知道自己如何祈求才对。

不要想我们比起他们我们会祈祷,有时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祈求的是什么。我们自以为我们向天主求的是饼、鱼、鸡蛋,可实际我们向天主祈求的是石头、毒蛇、蝎子。我们的祈求不自觉转向本性利益,以自我为中心,祈祷中会排斥与我们敌对的人,与我们意见不投的人。这与正说明我们像他们一样。我们有时会觉得他们的祈求会引我们发笑。所以我们也应像他们一样转变自己。我们也不要自傲地认为自己会祈祷。当我们看宗徒成长的历程,也正是我们灵修成长的历程。

也正因为我们不知我们求的是什么,求的错误,天主也没有给予。

在实际生活中,不可否认,我们处于这样无知的祈祷状态,能有什么效验呢?我们不知道怎样祈祷,但是不要怕。圣神亲自以不可言喻的叹息代我们转求(罗820)。虽然我们祈求的恩典不利于我们的灵魂,虽然天主不会赐给我们这样恩典,但因我们是善意的祈求,天主也一定会把对我们对救灵魂有益的恩赐给我们,并且所赐的恩典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我们求得不正确,但圣神求的是正确的。)

有时我们在祈祷也会有负罪感,因而心怀恐惧,担心因我以前所犯的罪过,天主能否俯允我?我们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伯多禄就是这样,当他看到因主耶稣的一句话,网了满满两船鱼时,他意识到自己是罪人,立刻向主说:“主啊!请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但主耶稣并没有因伯多禄意识到自己是罪人而远离他。当我们有负罪感时,自然信心会减弱。我们应知道:我们的罪因主耶稣已被天主接纳,被他的爱所融化。我们应清楚这一点:在我们还在罪恶中时,天主就派遣圣子走向我们。在今天他也不会因我们以前所犯的罪而不俯听我们的祈祷。所以在祈祷时应该怀着亚巴郎为索多玛城祈祷时的那种信心。

在祈祷中,我们往往缺乏恒心。我们希望祈祷马上见效,我们没有忍耐,我们不能等待。通过福音我们看到:那个寡妇并不因为自己一两次地祈求判官对之置之不理而丧气、灰心,她反而不间断自己的恳求,直到判官司允了她的祈求为止。我们在祈祷中要有这寡妇那样的诚心与恒心。不义的判官都能垂允了寡妇的祈求,更何况我们祈求的是仁慈的天主呢?所以通过比喻耶稣也告诉我们:“天主听到他所召选的人日夜呼吁……他会延迟援助他们吗?”

有时我们会问,在我们祈求他之前,天主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愿望,但在我们祈祷之后,又为什么不会立刻给予我们呢?我们得因信德进入了现在所站处的恩宠中,并因希望分享天主的光荣而欢跃。不但如此,我们在磨练中也欢跃,因为我们知道:磨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望德,望德不叫人蒙羞。(罗525)无论撒种者如何期盼,他撒下的种子长出来都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我们知道:早产儿是不成熟的,所以我们不能因我们一次两次没有发生效验的祈祷而灰心。我们要有耐心,我们也要等待,要恒心不懈,应有寡妇一般的恒心。

我们应清楚:一次好的祈祷决不是由自己的意愿而发,是由天主圣神而发。一个会祈祷的人,一定会呼求圣神的助佑,总不会以自己为中心。在祈祷时他一定会意识到天主是主宰,他所怀有的是钦崇的心,承认天主的全能,认识自己的卑微。当他在生活中接受天主的恩赐,一定会心怀感恩之心来领受。他在祈祷中不会忘记向天主感恩。从主耶稣所讲的法利塞人的比喻中,我们看到与此相反的祈祷态度。法利塞人在祈祷中以自我为中心,他口中感谢天主,但把因恩宠所结的果实归于自己,没有承认天主至高无上的权威,把这些功劳摆在天主面前。他的祈祷中认为自己无罪,不像他人,更不像税吏满身罪污,因此,他不需要天主。

一个好的祈祷,一个会祈祷的人,他会意识到自己是罪人,会为已往所犯下的罪过而忏悔,他也会借祈祷的善功来补赎自己的罪。好的祈祷应该是:“主啊,如果你愿意,或为你有光荣,你就赐予我……”我们看圣经中那个癞病人就是这样祈祷:“如果你愿意,你就能洁净我。” 这个人应该成为我们祈祷时效法的榜样。

好的祈祷是求天主改变我们自己为他人,而不是求天主改变他人为我们。好的祈祷是求天主助佑我们帮助他人,而不是求天主助佑他人来帮助我们。好的祈祷是求天主让我能奉献、牺牲、施予,而不是一味收获、接受……

总之,我们要向天主奉献好的祈祷,成为会祈祷的人。但在生活中也应该活出我们祈祷的精神。我们不能在生活中祈求天主的助佑,而我们自己不勉励;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就是这样的:祈求天主帮助我们背十字架,总想把十字架放在一边;我们祈求天主增加我们的信德,对天主赐予增信德的方法却不接受;我们祈求天主赐予我们效法主耶稣谦逊,但我们对人对事总是傲慢;我们祈求天主赏赐我们洁德,但我们自己不固守心门,不谨守眼目,对色情的书刊又非常感兴趣;我们求天主让我们爱人,我们对人的缺点总不能忍耐,对比我能力强的人心怀嫉妒……

我们祈求天主助佑我们的,也正是我们自己应该努力的。我们不能把天主在我们的生活中受我们摆布,我们不能什么也不做,只等天主替我们成就。

经过认真查考会发现:我们可能不是一个愿意祈祷的人,不是一个会祈祷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对祈祷没有感到需要的人。我们应努力转变自己,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愿意祈祷的人。在圣神的推动、启迪之下成为一个会祈祷的人。

也真正能成为一个借祈祷让生活得到改变的人。

厄玛乌的门徒

厄玛乌的故事是在耶稣复活的当天下午发生的。门徒中有两个人看到耶稣死亡、埋葬而灰心失望,离开了耶路撒冷走向厄玛乌(厄玛乌在耶路撒冷以西十一公里)。在这条路上,主耶稣进入了他们的旅程,伴他们同行,他们却没有认出耶稣。

也许是因为他们向西行走,太阳的光辉耀人眼目,没有认出耶稣来;也许是因为他们灰心失望,心情沮丧,无心专注与他们同行的是谁,因此耶稣就在眼前,他们也不认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我们愿意跟随耶稣,但我们与两位门徒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被一些“耀人眼目”的东西,蒙蔽我们的眼睛。使我们在神修上有朦胧的感觉,看不清走在信仰路上,有耶稣与我们同行。在许多事上,我们专注于他人的弱点,看不到希望,心情沮丧忧伤,看不到有耶稣与我们同行。

但主耶稣并不因为门徒没有认出他来而远离他们,不在他们的行程中。信仰的路上,虽然有时看不出有主耶稣与我们同行,可我们应该相信:耶稣一直伴随我们。他就在我们身边,有时会借我们身边的一个人,或身边发生的一件事,向我们昭示他自己。所以需要我们用信德的眼光去看。

从他们与耶稣的对话中,我们会发现:他们原来希望耶稣是拯救以色列的那一位,与他们希望的恰恰相反——主耶稣没有按他们设想的拯救以色列,却屈辱的死了。门徒的答话,不仅是他们两人对耶稣的想法,也可以代表当时所有门徒的思想。他们以为耶稣是一位先知,是百姓所信任的天主派遣来拯救世主以色列的先知。

福音中的耶稣静听他们讲话,然后责备他们,因为他们错懂了圣经,以为先知所预言的默西亚是征服世界统治万邦的君王,他们还不明白默西亚必须经过苦难,然后才能进入光荣的道理。

一个有信仰人在他灵性成长的历程中,一定要清楚默西亚先经过苦难,然后才进入他的光荣。这是基督的逾越奥迹,也是一个基督徒的逾越奥迹:与基督一起进入苦难,死于自己。死于自己需要克服自己的欲念与想法。一个不能限制自己、克制自己的人,是不能死于自己的;一个不能死于自己的人,不能活于耶稣。所以一个活于基督的人,就必须进入逾越奥迹。

有人说自己喜欢基督的苦难,有人说自己喜欢基督的复活;但只有苦难没有复活,所受的苦是没意义的;但只有复活没有苦难,复活是人的空想。因为复活是经死亡产生的结果。所以苦难、死亡、复活是整个的,逾越奥迹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开的。

两位门徒跟随耶稣至少有一段时间,本应该明了耶稣的话。他们一定也听过耶稣对自己死而复活的预言,可是他们还错误地以为耶稣应做强权的君王。同样,我们也不要以为我们自己的信仰有了多么多么深。很多时候我们与两位门徒一样,明白自己是有信仰的人,很多事却不能怀有信仰的看法。更多时候我们看人、看事很人性化,阻碍了我们发展信仰。

人性的看法与神性的看法有一定的出入。一个有信仰的人应从人性的看法转向灵性的看法,不从人性的看法转向灵性的看法上,他的信仰是肤浅的。如果不能从人性的看法上转向灵性的看法,我们在接受世人看来的“失败”时,会像两位门徒一样灰心失望,感到没有出路。

两位门徒认为耶稣办事、讲话都很有权能,所以人性的看法,很容易把一个有能力的人与政治挂勾。因此门徒认为耶稣应成为强权的君王,拯救以色列王国。

同样,一个有信仰的人不注向灵性的看法,有办事、说话的能力,他也能像一个政治家一样玩弄政治手腕,强权争取社会的地位,以达个人之目的。偏离主耶稣召叫我们的目的。

我们总有类似的倾向:做一件事时,往往在人群中会找一个会说话,有办事能力的人。当然我不是说这样做错误,但我们的倾向是过于依赖人,自然不会把自己托付在天主手中。

在福音中,耶稣把梅瑟五书和先知书中有关默西亚的预言,一一都给两位门徒解释了,关于默西亚必须受苦的预言,已经实现了。因此那有关复活和光荣的预言也必定实现。

一个有信仰的人必须在这一点上持坚定的信仰。如果不能持有坚定的信心,在信仰就上会摇摆不定。当然关于复活,有我们不明白的内容,会有疑惑,但至少我们应该明确,基督复活是一个事实,更是我们的信仰。

保禄宗徒对基督的复活抱着坚定的信心。当他向人介绍死人复活时,有人嘲笑他,他说:“如果说死人复活是没有的事,基督就没有复活;如果基督没有复活,我们信仰是假的,我们的宣讲是空的。”“我们现在所受的苦楚,与将来所要显示的光荣是不能比较的。”如果一个基督徒认为基督做的都是“傻事”,不仅是他的价值取向有问题,他的信仰更有问题。

当我们看到耶稣对两位门徒的责备:责备他们的无知,对灵性反应迟钝,我有什么感觉?可以想像我们的心也应被刺痛。当我们反省自己的生活时,也有信仰上的无知,在属灵事物上的迟钝。主耶稣对两位门徒的责备,也是对我们的责备。

本来两位门徒在耶路撒冷之前,已经听到了耶稣复活的消息,并且到坟墓上去看过。坟墓确实已空,但他们也没有探寻究竟,就草率地离开了耶路撒冷;耶稣曾预言过自己死而复活,他们一定听过耶稣的预言,但耶稣的话没有深入他们的内心。因此,当耶稣复活时,他们内心毫无意识、毫无准备。

当我们反省自己时,也有与两位门徒一样的地方。福音没有在自己内心扎根,所以做事的时候,不是福音精神的取向,而是自我认定的价值取向。由于我们对福音精神记忆的不够深刻,圣言不能进入我们内心,我们会不知不觉地以本性的方式对人对事。

一个基督徒应该对圣言有聆听的心态。把圣言默存于心、反复思索,深刻领悟,让圣言充实我们的头脑,圣言扎根于内心,并不断努力实践于生活,使生活福音化,并让圣言成为我们的一部份或全部。

基督徒的生活,就是放下自己,把一切放在基督内,在基督内行动、存在、生活、工作、休息……与基督相似。一个越相似基督的人,他越有把人带向基督的能力。

当耶稣做完了让门徒正确认识默西亚的工作以后,他隐没了。隐没后,两位门徒的生命历程开始转变。由厄玛乌返回耶路撒冷,迷途知返,由背离生命之路回到生命之源。这也是基督徒回归的路程。他们两位满心火热,连夜返回了耶路撒冷。

一个基督徒,也应该有一颗火热的心,应让圣神充满。一个让圣神充满的人,他才能有为主工作的热诚,不辞辛劳去传扬福音。

我们是厄玛乌的门徒,但我们愿意走向耶路撒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0-2017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德并不靠人的智能

「犹太人期待的是奇迹,希腊人追求的是智能。而我宣传的却是被钉在十字加上的基督。对犹太人来说,这是何等的讽刺!对希腊人而言,这又是多么的荒唐!但对天主召选的那些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基督却是天主的德能和智能。因为天主的愚蠢胜过人的智能,天主的软弱也胜过人的坚强。」(格前一22-24)保禄口口声声所宣讲的,是那位被钉死在十字架的默西亚。
但默西亚竟被人处以死刑,这在犹太人眼中,是一个极端的讽刺与矛盾。矛盾。为什么?因为他们深信默西亚必要光荣地降来,重新在以色列建立自己的王国;这样的一位堂堂君主,又怎能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申命纪不是说过:「凡被悬者是天主所咒骂的!」(申廿一23)?因此犹太人绝对不能接受一位受苦受难的默西亚。耶稣既死在十字架上,因此祂不可能就是那位将外邦人逐出国外的以色列君王。
对希腊智者来说,对这样一位死在十字架的神明,也同样觉得十分荒唐,令人不可思议。在希腊人眼中,一切神明均属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者;今若发现神也有喜怒哀乐之情,这是血肉之人自己想出来的。再者,神降生成人这个观念,希腊人也无法接受,智人西尔所斯(Celsus)最反对这种可能性:「神是至善、至美、至福的,若祂降凡成人,祂必须澈底改变自己:从善变成恶、从美变成丑、从幸福变成痛苦,请问那位神愿意这样变?因此,保禄口中的那位基督,既有喜怒哀乐之情,又能吃尽千辛万苦,祂绝不可能是真神!」
真可惜聪明的希腊人竟想不通,神既是全能的,祂当然可以做一些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因此保禄才说:「天主偏偏召选了世上愚蠢的,为羞辱那有智能的;召选了世上懦弱的,为羞辱那坚强的;甚至天主召选了世上卑贱的和受人轻视的,以及那些一无所有的,为澈底摧毁被重视的一切,为使一切有血肉的人,在天主前去所夸耀。」(格前一27-29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但保禄时代的基督徒,多数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普通人,即使廿一世纪的今天,在十一亿天主教徒中,有多少人可说是智能的、聪明极顶的、或能唤风呼雨的?但天主偏偏召叫了他们或她们,可能正因为他们很普通很平凡所致吧。记得母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妇女,她虽接受了洗礼,但对教会的种种依然一无所知。她过去拜观音菩萨,领洗后开始恭敬圣母,但除了客厅里那幅圣母像是观世音像换成的,其它好象没有太多的变化。当然,佛珠换了念珠,南无阿弥陀佛改成万福玛利亚如此而已。若问她当今教宗是谁,罗马在何方,在天我等父者是什么意思,她当然一问三不知。但这一切并不阻止她天天念玫瑰经及早晚课,大庆日也一定拖着那双小脚,赴廿里外的教堂去望弥撒。
说真的,我之所以修道成功,还不是全靠缺少宗教知识的母亲!原来父亲希望我留在家里继承他的事业,我却一心想到宁波去修道:对父命我既不敢当面反抗,因此只好求妈妈帮忙了。记得那天晚上大家在晒谷场乘凉,我又提起了那件事,见父亲始终不许,我只得默不作声,妈却开口了:「他要去就让他去试试吧!若天主无意,他迟早会回来的,但若天主有意要他做神父,我们想挡可能也挡不了!」爸听了当然无言以对,两周后我就顺利去了修道院。
这样看来,一位信徒虔诚与否,似乎与他的宗教知识无多大关系。大陆当年多少乡间男女,既目不识丁,又没有工夫去听道理。听了可能也听不懂;但这一切并不阻止他们变成热心的教友。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保禄今天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原来你对天主虔诚与否,这是一个信德问题,而这种信德只有天主才能赏赐:「信德不是凭人的智能,而是凭天主的德能。」(罗二5)
这也解释为什么许多大哲学家、大神学家,对宗教信仰的道理,几乎什么都懂,而且懂得十分透澈,但偏偏不去实行他们所懂的那些道理。原来知与行、理解与实行是两码子事。一个人对教会的哲理可能懂得很多,但这并不保证他一定会照这些哲理去做;反之,另一个人可能什么也不懂,或者懂得很少很少,但他却能在日常生活中,把他所懂的一点点付诸实行。这是一个知与行的问题,当然更是有无天主圣宠的问题。
耶稣不是说过:「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玛七21)上面说的那些哲学家、神学家,他们可能是大学教授,也可能著书立论,写过不少文章,但若他们只说不做,不去实行天主的旨意,还不是进不了天国!这当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知识,当然需要;但若知识与实行相比,后者在天主眼中则更重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0-2017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自己奉献给上主


每年的二月二日是耶稣献堂节。

按照圣经的记载:「满了八天,孩子应受割损,遂给衪起名叫耶稣,这是衪降孕母胎前,由天使所起的。 按梅瑟的法律,一满了他们取洁的日期,他们便带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 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凡开胎首生的男性,应祝圣于上主。』」 (路二21-23

耶稣的父母根据传统教会的规矩,在耶稣降生后八天,将耶稣献于天主,这里面所表现的意义有好几个层面:

首先指出,所谓的割损是按照传统做为天主选民的表记,按创世纪的记载「你们应遵守的,在我与你们以及你的后裔之间所立的约:你们中所有的男子都应受割损。你们都应割去肉体上的包皮,作为我与你们之间的盟约的标记。」(十七10-11)从表面上看起来切除包皮祗是符合卫生习惯,但从深层来看取洁的目的乃是洁净自己好献于天主,这就如同圣保禄所说:「真受割损的人是我们,因为我们是以天主的圣神实行敬礼,在耶稣基督内自豪,而不信赖外表的人」(斐三3),这也就是梅瑟所说的心灵的割损「以色列! 现今上主你的天主向你要求什么﹖是要求你敬畏上主你的天主,履行他的一切道路,爱他,全心全灵事奉上主你的天主,遵守我今天吩咐你的天主的诫命和法令,好使你能获得幸福。看天与天上的天,地和地上的一切,都属于上主你的天主;但上主只喜欢了你的祖先,钟爱他们,由万民中拣选了他们的后裔,就是你们,正如你们今日所见的一样。 为此,你们要心受割损,不要再执拗」(申十12-16)。

次者指出,洁净自己好献于天主的目的,乃是使我们更有能力可以遵行上主的命令,圣保禄说:「你们也是在衪内受了割损,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损,而是基督的割损,在乎脱去肉欲之身。 你们既因圣洗与衪一同埋葬了,也就因圣洗,借着信德,即信使衪由死者中复活的天主的能力,与衪一同复活了。 你们从前因了你们的过犯和未受割损的肉身,原是死的;但天主却使你们与基督一同生活,赦免了我们的一切过犯: 涂抹了那相反我们,告发我们对诫命负债的债卷,把它从中除去,将它钉在十字架上;解除了率领者和掌权者的武装,把他们公然示众,仗赖十字架,带着他们举行凯旋的仪式。」(哥二11-15),圣伯多禄也说:「这水所预表的圣洗,如今赖耶稣基督的复活拯救了你们,并不是涤除肉体的污秽,而是向天主要求一纯洁的良心。」(伯前三3

最后指出,遵行上主命令的目的就是要夺得耶稣,获得永远的幸福,圣保禄说:「我们受过洗归于基督耶稣的人,就是受洗归于他的死亡,我们借着洗礼已归于死亡与祂同葬了,为的是基督怎样借着父的光荣,从死者中复活了,我们也怎样在新生活中度生。如果我们借着同祂相似的死亡,已与祂结合,也要借着同祂相似的复活与祂结合」(罗六3-5

从上所言,就是指出我们应每日每时每刻都将自己奉献于天主,一方面为满足于个人的向往,另一方面更是希望借着我们的奉献,能使我们的思言行为更符合天主的旨意,并蒙天主悦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0-2017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心,是我,不要害怕。

这个福音,是紧接耶稣以五饼二鱼令多人吃饱的事迹。耶稣在群众吃饱了以後,便「立刻」催促门徒上船往对岸去,自己留下来遣散群众。假如我们尝试想像当时的情景,门徒看着饼与鱼透过自己的手,源源不绝的增加,一定觉得很兴奋、很光彩;耶稣这时却叫他们「立刻」离去,实在有点儿扫兴,就好像孩子在玩得最兴奋时,父母说要回家一样。我们可以猜想群众中可能有人提议拥护耶稣为领袖,门徒可能也表示支持,耶稣要他们离去,是不想他们停留在虚幻光荣中,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追求权力。这种心态不能承受挫折、失败和十字架。
  耶稣跟着独自上山祈祷。这让我们看到,人在团体中寻找天主固然重要,但更要独自面对天主。现代人喜忙碌热闹,以为这样的生活才算充实,但有时是一种逃避。有深度的信仰要求人独自面对天主,面对自己。
  天快亮时,耶稣步行海面,向门徒走去。这平定风浪的奇迹,四部福音都有记载,显出教会非常重视。耶稣显奇迹总是为了别人的好处,他不会为自己的方便,为满足人的好奇心,或为显自己的威风而显奇迹。耶稣这一次在没有人要求之下步行海面,难道是要炫耀自己的「特异功能」?他容许伯多禄尝试步行海面,是否为满足他的好奇心?
  这事迹是要解答教会面对的问题。对当时在风浪中的门徒来说,耶稣的出现无疑是一颗定心丸;而对後代在苦难中的基督徒来说,这个奇迹常是一份安慰。
  圣经中,船常象徵教会,风浪是各种困难和迫害,或代表着邪恶的势力。教会若没有基督便充满危机,但基督不会舍弃教会,他踏着波涛,把邪恶踏在足下,走到教会面前。面对手足无措的教会,耶稣安慰说:「放心,是我,不要害怕」。「是我」反映旧约天主的圣名「我是」,显出耶稣天主性的身分,教会还怕甚麽?
  伯多禄的小插曲大概是讲信心问题,一个能游泳的渔夫竟会下沉呼救,就是失去信心,忘记了耶稣「是我」的保证。
  今日的教会仍在种种危机中,有恶势力的压迫,亦有逸乐的蚕食。别忘记耶稣催促门徒离开,不要与光荣、权力纠缠不清,且要独自面对天主,免得自堕於危机之中。
  对个别在困难中的基督徒来说,这个奇迹具启发性。人就像一条船,风浪就是人生动 的时刻:有些是大时代的冲击,有些是社会的、经济的不稳定,有些是家庭的、工作的压力,也有健康上、交友上或信仰上的问题。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总勿忘记耶稣的要求:离开名利、权力的污染,在祈祷中独自面对天主、面对自己。不要企求奇迹去解决问题,或以此证明基督的临在,这是对基督缺乏信心的表现。常常紧记基督是谁,他离我们不远,在我们的困厄中,他会踏着风浪前来说:「放心,是我,不要害怕!」

(本篇文章摘录自 1999 8 8 香港公教报网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0-2017 07: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督徒待人原则

作者 吕渔亭

现在我们要进入玛窦福音第十八章了。这是一章十分重要的福音,因为耶稣基督透过这章福音,不断地在告诉基督徒当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由于这段福音如此重要,许多圣经学家干脆叫它为「基督徒的七大做人原则」。这七大原则,马尔谷及路加也有记载,但前后程序及内容则略有不同。为了易于讨论,我们先把这七项原则列之于下,然后再逐项加以研讨:(一)基督徒做人必须像小孩子那样自谦自卑(1至4节);(二)基督徒不可给人立坏表样,尤其对那些弱小者及软弱者,更不可引其犯罪作恶 (5至7节);(三)基督徒当时时准备自我牺牲 (8-10节);(四)基督徒当照顾每一个兄弟姐妹,如同一位善牧设法去寻找那只迷路的羊一样(11至14节);(五)基督徒当常设法宽恕兄弟,并引导他回归正路(15-20节);(六)基督徒同心合意祈祷时,天主就在他们中间(19及20);(七)基督徒必须永远怀有宽恕及原谅之心(23-25节);今将上列七原则逐一介绍如下。

()你们必须像小孩子那样自谦自卑

「就在那时刻,门徒来到耶稣跟前说:在天国里究竟谁是最大的?耶稣就叫一个小孩来,使他站在他们中间,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变成如同小孩一样,你们决不能进天国。所以,谁若自谦自卑如同这一个小孩,这人就是天国中最大的。」(1至4节)

这桩天国里谁究竟最大的争论事件,马尔谷的记载似乎更详细。据说那天耶稣带着宗徒们来到葛法翁,由于祂那天听说他们在路上争论不休,于是一进屋就问他们究竟争论些什幺?结果他们个个默不作声,原来他们在路上所争吵的,只是一个「谁究竟是他们中最大」的问题!(谷九33-34;路九46)无疑的,这是一个世俗眼光相当深的心理问题,若这个问题发生在一般俗人身上,我们尚可谅解,但它偏偏出在宗徒们的口中,实在令人费解!难道他们经过了耶稣三年苦口婆心的培训,尚能如此自私不成?竟还要在那里争地位的高低不成?

但我们也不必太大惊小怪,毕竟大多数耶稣所收的门徒,只是一群目不识丁的打鱼人;他们那种愚昧顽固的个性,虽然一位英明的良师日夜教导,但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自私之心还是不易一时改变的。耶稣当然可以显一个神迹,把宗徒的愚顽之心一夜之间加以改造,但耶稣并不愿这样做。这种彻底改变宗徒的奇迹,要等到圣神降临之后才完全实现!

耶稣对宗徒们所争论的问题,当时没有直接回答,他只叫了一个小孩子站在他们中间,然后告诉他们谁不变得像这个孩子,谁就不能进入天国:「谁若自谦自卑如同这个小孩子,这人就是天国中最大的!」马尔谷又加了一句:「谁若想做第一个,他就得做众人中最末的一个,并要做众人的仆役。」(谷九35)

最小的就是最大的,最大的反而是最小的!最弱的就是强的,最强的反而是最弱的!这种矛盾的理论,除非耶稣自说过,请问谁又能相信及接受?耶稣好象很喜欢小孩子,玛窦稍后也曾告诉我们,某次有人领了一些小孩子,希望耶稣给他们覆手祈祷,但宗徒感觉太无聊,斥责他们走得远一点,但耶稣却说:「你们让小孩子来吧!不要阻止他们到我跟前来,因为天国正是属这样的人。」

耶稣为什幺特别喜欢小孩子?他们天真烂漫人见人爱当然是一种原因,请问谁不爱这些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但耶稣爱他们还有一层更深的理由,那就是孩子们天生比较「自谦自卑」,他们不自视过高,更不会傲气凌人。可能正是这种个性正是进天国的必备条件,因此耶稣才声明「天国正是属于这样的人」的,也就是说:谁想做第一个,他必须先变成最小最末的一个!

在近代许多圣人中,圣女小德兰似乎最理解这个中道理。她自幼就想做圣人,但与历代圣人圣女们一比,相距实在太大太远:「一边好比细沙子儿,踏在路上脚下不具有高低!一切好比高大之山,峰头埋入云端,其相差有如此!」(灵心小史第一八八页)但她并不因此而失望,她深信好天主不能给人志气而无法实现的:她既有成圣之志,因此也一定有办法能兑现这个志愿。果然最后,她终于找到了一条小孩子成圣之路,那就是乘电梯直上,把自己视作一个一无所能的儿童:「天主于我,最大的工夫,便是给我认识,我最微小,于一切善工我最无能」(同上一九二页)

正因为她自认卑微又无能,因此能自谦自卑,做了一个天真无邪一切依持天父的好孩子,也正因为如此,她终于成了一位廿世纪的大圣人!

()善牧与亡羊的比喻

「你们以为如何?如果一个人有一百只羊。其中一只迷失了,他岂不把那九十九只留在山上。而去寻找那只迷失了路的吗?如果他幸运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也为这一只,比那为九十九只没有迷路的,更觉欢喜;同样,使这些小子中的一个丧亡,决不是你们在天之父的意愿。」(十二~十四节)

同样的比喻,路加也有记载,但玛窦福音按上下文的叙述,亡羊是指社会上那些弱势的小兄弟,尤其是教会内那些因意志薄弱而跌倒的信徒;路加则泛指一切罪人,「对于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欢乐,甚于对那九十九个无须悔改的义人。」(路十五1~7)

亡羊的比喻及用意十分简单,人人读了几乎立刻能一目了然,但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这个比喻的真谛,我们还必须知道一点比喻的社会及时代背景。在耶稣时代,羊群往往是一种属于全村的财产。但由于一个羊群往往在百只以上,因此牧放这些羊,普通都需要有三个牧童,不是一个人所能胜任的。再者,当年的巴勒斯坦不但土地贫瘠,而且处处都是高低不平的丘陵,羊群为了寻觅可食的青草,往往整天东窜西奔,因此掉入山谷或被刺棘所困的事情时已所有。但那些牧童对遗失的亡羊有很大的责任心,一旦发现一只羊遭迷失,其中一位牧童只好把其余的羊群交给其它牧童看管,自己一个人不辞千辛万苦,必到各地去找那只迷羊。若一旦找到,必然高兴地背在肩上回家,全村也往往为那只迷羊而普天同庆!

耶稣用迷羊的故事,表示衪如何关心那些迷路的罪人,一个罪人回头悔改,在天上天文将特别欢喜:「衪为了这只羊,比那为九十九只没有迷路的,更觉欢喜!」路加还加了「甚于」两字,好象罪人回头给天父带来的喜乐,甚于那些无须悔改的义人!这种看似矛盾的言词,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它只是一种当时所常用的所谓「对比法」,竟在强调天父是如何欢迎罪人回头,那时衪的喜乐「表面上」似乎比那些善良的好人所带给衪的还要大;但事实则是,天父果然喜欢罪人悔改,但衪也喜欢或更「喜欢」善人继续考之行善光荣天主。

亡羊的比喻说明天父如何爱我们每一个人,天主对我们的爱似乎是个别的、容忍的、无微不至的,甚至我们不爱衪,衪还在继续受着我们的。天父真如那位浪子的慈父,那位不肖之子分得了家产后远走高飞,整日在外地厮混,但父亲依然天天站在山岗上,希望儿子有朝一日能安然回家!

回家吧,请不要再犹豫了!有人说基督徒根本没有失望的权利,正因为天主的宽恕是无限的,只要你肯悔改,不管你犯了何等天大罪,天主还是伸着双手欢迎你回去的!

()兄弟规劝之道

「如果你的兄弟得罪了你,要在你和他独处的时候规劝他;如果他听从了你,你便赚得了你的兄弟;但他如果不听,你就另带上一个或二个人,……若是仍不听从,你就将他看作外教人或税吏。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十五至十八节)

对那些否认教会有权赦罪的基督徒来说,这段福音似乎最难解释;鼎鼎大名的基督教圣经学家伯克业博士,对这段福音曾如此注释:「从各方面来看,这是一段最不易理解的玛窦福音!」他认为不听教会的话而被开除教籍,这不但不合耶稣永远宽恕的福音精神,教会更「无权」赦免人的罪,赦罪之权只有天主自己才有!

但对我们天主教徒来说,这段福音并无任何费解之理;因为我们相信耶稣的确建立了七件大圣事,其中之一即告解圣事。凡信徒诚心诚意向神父告罪的,有权的神父就可赦免他的罪,天主也就借着神父的手赦了这个人的罪。其实教会的赦罪权,其它福音也曾多次提到,玛窦稍早就记载了耶稣亲自定伯多禄为教会的盘石,在这块盘石上,衪将建立自己的教会,耶稣并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伯多禄说:「及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玛十六19)若望圣史则记载耶稣复活后,曾多次显现给宗徒,某次在他显现时,曾如此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你们存留谁的,就给谁存留。」(若廿22~23)请问基督教对这些话又当如何解释?对于福音这部圣书,要嘛你全部拒绝,要嘛你如数接受,你不能依你自己的私见及所好,接受某些内容而拒绝其它不合你胃口的圣言!

至于如何规劝那些犯法的兄弟,耶稣的指示似乎合情合理,既保持了对方的人性尊严,又不让教会的规则随便被人破坏。当教会内的某兄弟犯了任何严重的错失时,我们应该先私下去劝免他,希望借着我们的诚心诚意,那位兄弟良心发现而有所悔改。若他因任何理由不肯接受你的忠告时,你可以再请几位主内的兄弟姊妹们,一齐帮忙去劝劝他。若他接受了多数人的意见,那最好没有,否则你只好交给教会当局去处理,若他连教会都不听,那你也只好把他当作「教外人」来看了!虽然如此,我们还当继续为他多多祈祷,希望仁慈的天父能感动他的铁石心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2-10-2017 07: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颂扬天父—天父的心

张春申

    心是人体的一部分,它的功能如同脑一般的重要,这是生理领域中的意义。但「心」是常被作为象征,表达比较抽象的意义。「心」普通视为爱的象征,但如果仔细注意一下,便会发现并非如此。比如好「心」或坏「心」显然不是指爱,更是指人自己,人的真相。我们常说:从「心」里爱人或恨人,更加显出「心」并不象征爱,而是指人的内在或深处。为此,正准地说,「心」的象征是人物的真实之处,或者原本的面目。它不是一眼即见得到的,它在人物的深处,内里。如果这样,天父年中我们颂扬祂,以「天父的心」为题又想阐述些什么呢?

    上期我们的题目是「天父是爱」,的确有意根据若望著作肯定天父的「心」是爱,因为在独生子耶稣基督的赎罪祭上,显扬了天主是爱。首先若望福音十九章,耶稣在十字架上死后,一个兵丁以长鎗刺开祂的肋膀,自祂「内」流出血水,也使人瞻仰祂「内」。这一幕成了耶稣圣心敬礼的灵感,祂的内心充满了爱。福音的十九章与若望一书的四章是互相呼应的,十九章中耶稣的心是爱,四章中天父的心也是爱,因为独生子显扬了天父。不过这次我们尝试更正确地探讨天父的心。

    「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若一1)这节经文含有三句。第二句中的「天主」应当不是指圣言,否则将是不必要的重复了,因此它指天主圣父。其实,根据专家研究的结论,新约各书中,每次应用「天主」名词,除了极少极少的例外,都是指圣父。我们引用这句经文,为了表示圣父不是圣言,祂的特征是「非言」。圣言成了血肉是为耶稣基督,祂与天主圣父是同一天主,「圣言就是天主」,然而二者有别,因为圣父是「非言」的天主。但两位有关系,自「非言」生「圣言」。这倒显出圣父的特征,祂是非言、是「无」的奥秘;祂不是虚无之无,而是玄之又玄的「非言」。保禄高呼说:「啊!天主的富饶,上智和知识,是多么高深!祂的决断是多么不可测量!祂的道路是多么不可探察!」(罗十一 33)不可测量、不可探察指的是天父的特征。

  圣言,天主子是天主的启示;圣父,天主圣父是不可「启示」的「非言」。然而圣言与圣父是一个天主。根据这样的思考,我们必须更加正准地来说「天父的心」,祂的真相,深处或内里。的确,天主是爱;但耶稣基督启示了爱,尤其在十字架的赎罪祭中。这是可见的,也可以言来说的。然而天父的爱也是「非言」,不可测量与探察。虽然同一的爱,却要我们在耶稣基督身上瞻仰、诉说,甚至圣经以文字来表达。然而面对同一个爱,以及它的根源,我们知道它的「非言」,它的高不可测,深不可量。如此,我们面对天父的心,祂的深处或内里。

  「是那真福,惟一全能者,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是那独享不死不灭,住于不可接近的光中,没有人看见过,也不能看见的天主。」(弟前十六6)这节经文仍是勉勉强强,为我们指出天父的特征,「没有人见过,也不能看见的天主。」这便是基督宗教的天主观。「圣言就是天主」,在降生成人的圣言,耶稣基督身上,我们看见了天主。(参阅:若一,1-4)然而不同于圣言的天主圣父是「非言」。两位却是同一天主。我们甚至可说在耶稣基督身上,天主的启示已到末世,所谓决定性的、最后的启示。直到永远,再也没有新的启示了。但天主仍是不可测量,甚至无可「启示」的奥秘。耶稣所说的:「我往父那里去,因为父比我大。」(若十四 23),大概即是这个意思。难道我们不是也说:「无言胜有言」吗?不过圣父与圣子是一个天主。「非言」绝对不可能与「有言」冲突,因为父与子是一体。(若十 30 )惟其如此,我们也不必再等新的启示,但却必须怀有面对「非言」,朝拜圣父的信仰情绪。可是这仍旧借着耶稣基督,祂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十四 6

    另一方面,耶稣又说:「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把父显示给我们呢?」(若十四 9)这又怎样诠释呢?无论如何,耶稣自己并不是父。为门徒而论,看见耶稣由于祂看得见。至于看见父便不一样了,因为父是不可见,也是不能见的天主。因此,所谓看见父该是自子及父,自言及非言的天主了。如此,我们更能了解耶稣的反问:「你怎么说:把父显示给我们呢?」这样看来,我们仍是借着耶稣基督,对于天父有了教会传统中所说的「智者的无知」。「无知」因为天父的心深不可测,「智者」,因为这是从认识耶稣基督而有的「无言胜有言」的智能。这是恩典,大概类似圣神七恩中的敬畏。

    古代教父尼撒的额我略以光、云、黑暗的过程阐述对天主的认识,我们以为:光是看见基督,云是经验圣神,黑暗是朝拜天父。「当你祈祷时,要进入你的内室,关上门,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祷,你的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玛六 6)宗教学家奥托所说的:「令人惊讶与着迷的奥迹。」也许更是指的天父的心。有些作家更为直接,他们说天父是黑暗。这为信徒非常重要,我们的确需要认识天主,借着基督的启示。然而我们也需要自认不过是人;相信天父的黑暗,也接受自己生命中的黑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12-2024 12:13 PM , Processed in 0.13231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