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22|回复: 12

各语言的历史,资料及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10-2005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找到了一些语言的历史及资料。这里帮大家转贴一些。希望对喜欢语言的佳礼网友有莫大的帮助。其他的待我有时间再帮大家转贴吧。

英语

英语(English)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由古代从欧洲大陆移民大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部落的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根据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计算,英语可能是世界上第三大或第四大语言(1999年统计为322,000,000人),但它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上两个世纪英国和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与英语最接近的无疑是弗里斯兰语,这种语言现在仍然被在荷兰北部弗里斯兰省的大约50万人使用。一些人认为苏格兰语是与英语接近的一个独立语言,而一些人则认为它是英语的一个方言。苏格兰语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有人甚至认为Ebonics是一个独立的语言,但是这很有争议性)。除了弗里斯兰语外最接近英语的就是在荷兰东部和德国北部的低地撒克逊语。其它相关的语言包括荷兰语、南非荷兰语和德语。诺曼人于11世纪征服英国,带来大量法语词汇,极大地丰富了英语。

英语世界
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是第一语言:澳大利亚、巴哈马、爱尔兰、巴巴多斯、百慕大、圭亚那、牙买加、新西兰、圣基茨和尼维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英国和美国。
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中是主要的语言,这些国家包括巴西(连同葡萄牙语)、加拿大(连同法语)、多米尼克、圣路西亚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连同法语)、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爱尔兰(连同爱尔兰语)、利比里亚(连同非洲语言)、新加坡和南非(连同南非荷兰语和其它非洲语言)。
英语是下列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但不是本地语言:香港、斐济、加纳、冈比亚、印度、基里巴斯、莱索托、肯尼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马耳他、马绍尔岛、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群岛、塞拉利昂、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另外,英语在欧洲及日本是最普遍作为外语来学习的语言(32.6%),接着是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
此外,以口音划分,英语可作以下归类:

美国英语
英国英语
加拿大英语
澳大利亚英语
新西兰英语
加勒比英语
爱尔兰英语
印度英语
牙买加英语
利比亚英语
苏格兰英语
南非英语
新加坡英语
马来西亚英语
香港英语
简明英语是为了国际交流使用的简化了的英语。它通常被一些飞机厂商和其它国际商业用作写手册和交流。远东的一些学校把它作为基础英语来教授。

Special English是一个美国之音使用的一种简化版本的英语词汇。它使用大概1500个单词。


英语在中国
中国的基本教育(小学至高中)阶段,特别是中学阶段,外语以英语作为必修课的超过90%。中国自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日制普通大学推行英语等级考试,作为对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必修课课程的达标要求。

中国大陆从1949年至在1960年代中期,外语主要以俄语为第一外语,从1960年代中期以后,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1978年特别是1983年以后,英语(外语)是在高等学校升学考试中,和其他科目一样同等对待。以此为导向,中国的中学课程,特别是初中教育基本上全部以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课程的必修课,高中课程超过90%英语作为必修课;除非英语外语专业,在全日制普通大学,一般以英语作为必修课,其他外语作为选修课。

由于高考英语的地位很高,大学四六级与学位挂钩,近年来各界出现非常多的批评声音,指责中国教育过分强调英语的地位,忽视中文素质的培养,很多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英语上,影响了自己专业的学习,中文文化处于受歧视的地位。然而另一方,因为英语的准“世界语”地位,如果没有大量熟悉英语的人才,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会产生负面影响,大陆的英语人才和印度、香港、新加坡、日本、台湾、韩国等地相比还有很大不足。


语法
英语语法基于日耳曼语源,虽然一些18世纪和19世纪的学者试图把拉丁语的语法应用于英语,但是并不成功。英语与其它所有的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没有那么复杂的曲折变化,也失去了几乎所有阴阳性变化,它更强调词语间相对固定的顺序。英语中仍然保留的曲折变化有:

所有格:He is Fred's best friend. -'s
动词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Alfredo works. -s
过去时:Fred worked. -ed
现在分词/进行时态:Fred is working. -ing
过去分词:The car was stolen. -en;Fred has talked to the police. -ed
动名词:Working is good for the soul. -ing
复数:Fred has two blue eyes. -s
比较级:Fred is smarter than Rick. -er
最高级:Fred has the fastest car. -est

英语历史
早期日耳曼人部落(弗里西族、盎格鲁族、撒克逊族与朱特族)移民到英格兰,英语就是从他们的语言中变化继承下来。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记载,公元449年左右,不列颠群岛国王伏提庚(Vortigern)邀请“盎格鲁亲戚们”来帮助他对抗皮克特人。作为回报,他赐予盎格鲁族东南部的领土。随后他又进一步寻求支援,撒克逊族、盎格鲁族与朱特族人纷纷前来。《编年史》记载,最终这些“移民”建立了七个王国:诺森伯利亚、麦西亚、东盎格利亚、肯特、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

日尔曼人入侵后,统治了当地的凯尔特语民族,本地语言主要于苏格兰、威尔士、康沃尔与爱尔兰存活了下来。这些入侵者的语言逐渐形成了“古英语”,与近代弗里西语极为相象。English(英格兰人、英语)、England(英格兰)和East Anglia(东盎格利亚)这三个词是分别从描绘盎格鲁族的词汇发展而来:Englisc、 Angelcynn、Englaland。

1066年诺曼征服后三百年内,英格兰的国王只讲法语。因此一大批法语词汇进入了古英语,古英语本身也失去了大部分曲折变化,进化为中古英语。1500年左右的元音大推移将中古英语变形为近代英语。古英语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贝奥武夫》,中古英语则是《坎特伯雷故事集》。

近代英语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时期开始繁荣,一些学者将之分为早期近代英语与后期近代英语,分界线为1800年左右。随著不列颠对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占领和殖民,当地语言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的发展。

古英语
载自《贝奥武夫》,大约900年

Hwæt! We Gardena in geardagum,
þeodcyninga, þrym gefrunon,
hu ða æþelingas ellen fremedon.
Oft Scyld Scefing sceaþena þreatum,


monegum mægþum, meodosetla ofteah,
egsode eorlas. Syððan ærest wearð
feasceaft funden, he þæs frofre gebad,
weox under wolcnum, weorðmyndum þah,
oðþæt him æghwylc þara ymbsittendra



中古英语
载自《坎特伯雷故事集》,乔叟著, 14世纪

Here bygynneth the Book of the Tales of Caunterbury


Whan that Aprill, with his shoures soote
The droghte of March hath perced to the roote
And bathed every veyne in swich licour,
Of which vertu engendred is the flour;
Whan Zephirus eek with his sweete breeth
Inspired hath in every holt and heeth
The tendre croppes, and the yonge sonne
Hath in the Ram his halfe cours yronne,
And smale foweles maken melodye,
That slepen al the nyght with open eye-
(So priketh hem Nature in hir corages);
Thanne longen folk to goon on pilgrimages


早期的近代英语
载自《奥赛罗》,莎士比亚著,1603年

   Iago: Though in the trade of Warre I haue slaine men,
         Yet do I hold it very stuffe o'th' conscience
         To do no contriu'd Murder: I lacke Iniquitie
         Sometime to do me seruice. Nine, or ten times
         I had thought t'haue yerk'd him here vnder the Ribbes.
Othello: 'Tis better as it is.

近代英语
载自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托马斯·杰佛逊著

IN CONGRESS, July 4, 1776.

The unanimous Declaration of the thirtee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hen in the Course of human events, it becomes necessary for one people to dissolve the political bands which have connected them with another, and to assume among the powers of the earth, the separate and equal station to which the Laws of Nature and of Nature's God entitle them, a decent respect to the opinions of mankind requires that they should declare the causes which impel them to the separation.

词汇
几乎所有的日耳曼语源字汇(包括一切基本字汇,如代词、连词等)都相对来说更短、更非正式。拉丁语源的字汇通常代表更加优雅或更有教养。但是,过多运用拉丁语源字汇,则会被认为矫饰或故意引起混淆。乔治·奥威尔的文章《政治与英语》对此作了透彻的描写。

英语使用者在选择单词时,通常可以从日耳曼语源和拉丁语源的近义字汇中挑选:如“sight”和“vision”、“freedom”和“liberty”。这些近义词之间都有微妙的差异,使用者能够自由选择组合表达不同的观点。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所用到的词汇一般是日耳曼语源。大多数拉丁语源的字汇通常用在更加正式的讲话和文章中,比如法庭发言或者编写百科全书。

英语以它巨大的词汇量而著称,很容易引入专业术语和输入新词到日常使用中。另外,俚语也为旧词换上了新的含义。这种灵活性非常明显,通常需要区分正确正式的用法和日常一般用法;英美的初等教育教师一般会提醒学生那些日常广泛使用但在正式场合中并不正确的字汇。请参看:社会语言学。


所有资料均来自基维百科。
(由于这是一个人人都可编辑的网页。其准确性并不一百巴仙可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5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   English

词汇量
英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但如果要估计具体数字,必须先要判断哪些能够算作英语单词。不过与其他语言不同,并没有一个权威学术机构来规定何为正式的英语词汇。医学、科技领域不断涌现新词,一些进入了大众日常用语中,其他只在一小部分人群内部使用。移民群体带来的外语单词也经常融入英语社会中去。一些古词和方言单词能否算作英语也无法判断。

《牛津英语字典》(第二版)收录了超过五十万个条目,标准比较宽松:“包括文学与日常对话中的标准词汇,无论当代、废弃或古语,也包括主要的科技词汇和大量方言、俚语。”(《牛津英语字典》补遗,1933年)

借词
受到法语的影响,英语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大致分为日耳曼辞源(大部分来自古英语),与拉丁辞源(由拉丁文而来,大部分来自诺曼法语,有一些也直接从拉丁语借来)。

1973年,Thomas Finkenstaedt与Dieter Wolff出版《Ordered Profusion》,书中发表报告,对旧版《简明牛津字典》(第三版)中约八万个单词进行了电脑化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英语单词来源如下:

法语,包括古法语和早期盎格鲁法语:28.3%
拉丁语:包括现代科技拉丁词汇:28.24%
古英语和中古英语、古挪威语和荷兰语:25%
希腊语:5.32%
不详:4.03%
来自专有名词:3.28%
其他语言:小于1%
语言学家James D. Nicoll有一句名言:“维护英语纯洁性这种做法的问题出在:英语的纯洁度本来就和个娼妓差不多;有时英语还将别的语言追打进小巷,将其击昏,再从其兜里抢来新的词汇。”

来自印欧语言的借词
来自南非荷兰语
trek 缓慢跋涉
boorish 粗野的

来自法语 如上例所示,来自法语的词汇约占英语的三分之一左右

来自德语
blitzkrieg 闪击战
frankfurter 法兰克福香肠
hamburger 碎牛肉,牛肉饼,汉堡包
kindergarten 幼儿园
pretzel 一种脆饼干
sauerkraut 德国泡菜的一种、酸白菜
stein 啤酒杯
wanderlust 旅行癖
weltanschauung 世界观
Zeitgeist 时代精神

来自 希腊语 成千上万的单词来源于希腊语,包括哲学和语言学得大量词汇。'tele'用做无线电通讯也是来自希腊语。

来自宾西法尼亚德语
dunk to dip

来自西班牙语
alligator (来自el lagarto,蜥蜴)
canyon (来自cañon)
guerrilla  
marijuana  
mosquito  
mulatto (来自mulato)
siesta  

来自葡萄牙语
tank (来自tanque)

借中文词
来自中文的英文字(在大英文字典拥有的历史悠久的英文字)有大约三十个,其中少于十个常用。大部分是18世纪之后来自汉语,通常非现代系统化的罗马化中文或拼音。

来自汉语
Kung fu (1966年来自“功夫”)
Yin yang (1671年来自“阴阳”)
Kowtow (1804年来自“叩头”)
Tofu (1880年来自“豆腐”)
Lychee或litche (1588年来自“荔枝”)
Gung ho或gung-ho(热心) (1939年来自“工合”或“共好”)
Mahjong或Mah-jong (1920年来自“麻将”)
Feng shui (1797年来自“风水”)
Tai chi (1736年来自“太极”)
Yamen (1747年来自“衙门”)
Kaolin (1727年来自“高岭”)
Kylin (1857年来自“麒麟”)
Longan (1732年来自“龙眼”)
Pe-tsai (1795年来自“白菜”)
Petuntse (1727年来自“白墩子”)
Sampan (1620年来自“舢板”)
Suan-pan (1736年来自“算盘”)
Tao (1736年来自“道”)
Taipan(大商行的总经理) (1834年来自“大班”)
Toumingdu(透明度) (来自1980年代中英谈判期间用语“透明度”)
Typhoon (来自“台风”)
Tuchun (1917年来自“督军”)
Tung(油桐属) (1788年来自“桐”)
Ho-ho bird (1901年来自“凤凰”)
Wampee(一种果) (1830年来自“黄皮”)
Whangee(一种竹) (1790年来自“黄藜”)

来自粤语
Typhoon (1771年来自“台风”)
Dim sum (1948年来自“点心”)
Yum cha (大概15年前来自“饮茶”[2004])
Wok (1952年来自“镬(炒锅)”)
Bok choy (1938年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
Chop-suey (1888年来自“杂碎”)
Won ton (1948年来自“云吞”)
Chow mein (1903年来自“炒面”)
Paktong(一种钱币) (1775年来自“白铜”)
Sycee(一种钱币) (1711年来自“丝”)
Souchong(一种茶) (1760年来自“小种”)

来自厦门话
Cumshaw(赏钱) (1839年来自“感谢”)

借其它语词

来自印地安人语
alpaca (来自艾马拉语,来自西班牙语)
cannibal (来自加勒比语,来自西班牙语)
canoe (来自加勒比语,来自西班牙语)
chocolate (来自阿兹特克语,来自西班牙语)
cocaine (来自楚亚语,来自西班牙语)
coyote (来自阿兹特克语,来自西班牙语)
Eskimo (来自克里语)
hurricane (来自加勒比语,来自西班牙语)
igloo (来自爱斯基摩语)
jaguar (来自图皮语,来自葡萄牙语)
kayak (来自爱斯基摩语)
moccasin (来自阿尔冈琴语)
moose (来自阿尔冈琴语)
ocelot (来自阿兹特克语,来自西班牙语)
potato (来自西班牙语)
racoon (来自阿尔冈琴语)
squaw (古老、贬义) (来自克里语iskwe)
tomato (来自阿兹特克语,来自西班牙语)
wigwam (来自阿尔冈琴语)

来自日语
anime 动画 日语:アニメ(アニメ一字来自英文animation)
bansai  
bento 便当 日语:弁当(べんとう)
geisha  
ginseng 人蔘
gingko  
ikebana  
judo 柔道 日语:柔道(じゅうどう)
just in time production  
kamikaze 神风突击队 日语:神风(かみかぜ)
karaoke 卡拉OK 日语:カラオケ
karate 空手道 日语:空手(からて)
kimono 和服 日语:着物(きもの)
manga 漫画 日语:漫画(まんが)
miso soup  
mushi-mushi  
ninja 忍者 日语:忍者(にんじゃ)
origami 折纸手工 日语:折り纸(おりがみ)
pachinko  
quality circle  
sake 日本米酒、清酒 日语:酒(さけ)
samurai 日本武士 日语:侍(さむらい)
sashimi 生鱼片 日语:刺身(さしみ)
scoshe 小? 日语:
sushi 寿司 日语:寿司(すし)
tycoon 企业界大亨 日语:大君(たいくん)
tsunami 海啸 日语:津波(つなみ)
yakuza  
Zaibatsu 财阀 日语:财阀(ざいばつ)
zen 禅 日语:禅(ぜん)
zero defect  

来自非洲语言
banana (来自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
dengue (来自斯瓦希里语、来自西班牙语)

来自 阿拉伯语
alcove (来自西班牙语 alcoba)
alcohol (来自西班牙语 alcohol)
algebra (来自西班牙语 álgebra)

英语书写
英语的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单词的拼写系统或正确拼写法是依据历史传统而继承下来,并不严格按照发音规律。因此,英语单词的发音与拼写之间经常有很大差异,单词拼法也是所有字母语言中最难掌握的拼写之一。

标音符号
英语中有一些单词需要标记上各种标音符号来提示发音,这些单词绝大部分都是从外语输入进来。但随著时间推移,越来越少的英语使用者选择标记,即使在极为正式的书写当中也不加,甚至有时候标记符号还会被认为是在装腔作势;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认为正确的拼写应该保留符号,尤其是缺少符号后发音就会出现很大差异时更应该如此。有一些词明显不遵循英语的形态音位法,在这类词中一般会保留标音符号。比如café这个词,如果把e上的闭音符去掉,按照英语发音规则,e就会不发音。

有一些单词如rôle和hôtel最初传到英语中时是要加标音符号的,最开始这些词法国风情很浓,一些人甚至批评,本来英语中有对等的单词却偏要使用外国字汇。 但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已经忘记这些词是法语词源。还有一些词如élite(精英)的标音符号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消失,但《时代周刊》等报刊杂志仍然在使用。

有时也需要用到分音符号,但这些符号也经常省略或用连字符代替,如coöperate(或co-operate)、daïs、 naïve、noël、reëlect(或re-elect)等。

标音符号在诗歌或剧本中有时也会用到,能够将平常不发音的音节标记为发音,来达到戏剧化的效果或者保持诗歌的韵律。在古代或仿古作品中很常见,如“-ed”的后缀经常标记开音符,使其发音,例:cursèd。

在某些古文中(特别是英式英语),连字现象很普遍,如archæology、œsophagus和encyclopædia等。这些词都为拉丁或希腊词源。

英语测验

美国
TOEFL 托福测验
CBT 电脑托福
TOEIC 商用英文考试
GRE 研究生水平测试
TSE 英语口语水平测试

英国
IELTS 国际英语测试系统(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雅思留英考试
Cambridge Main Suite 剑桥英文认证

中国大陆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大学英语考试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台湾
全民英检初级
全民英检中级
全民英检中高级
全民英检高级
全民英检优级

所有资料均来自基维百科。
(由于这是一个人人都可编辑的网页。其准确性并不一百巴仙可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 本帖最后由 rebin 于 13-10-2005 01:1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5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0-2005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得空的很(其实是懒惰做功课)。就帮大家再找些资料吧。
这是世界主要语言人口列表。

主要语言人口列表

本条目为主要语言人口列表,罗列现时世上主要语言的语言人口,并依其人口排序。所谓语言人口,系指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口。由于不同统计之间的数据有所分别(有以母语为基础,或以第一语言为基础),本列表试图从现有的数据中整理出一个大概出来。

不过,本列表列出的数据,可能会跟各种语言本身条目内的数据有出入。主要原因,是因为条目可能各自引用不同的数据来源,而这些不同的数据来源对“语言”及“方言”有不同的定义。举例说:阿拉伯语在Ethnologue被归入一种语言内,但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资料手册却被认为是一个语言集合。又例如:中文本身不论是语言及文字本身都有不同的种类。有些数据把所有的汉语,不论是北方方言、粤语、闽南语都通通当作一种语言来处理,而得出中文的人口有12亿人。但如果我们仔细把这12亿人分类,其实里面包含超过10多种语言,而且其中5种语言亦有资格列有全球25大语言人口内。

单单看第一语言的人口就这么复杂,可想而知若要连第二语言人口也作统计的话,会是多么困难。因此,本列表不会有第二语言人口的统计数字。


美国中情局的统计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资料手册估计,现时世界各种语言按语言人口的排列如下:

排名 语言名称 总人口 (亿人) 占全球人口比例
1 汉语北方方言 8.74 14.37%
2 印地语 3.66 6.02%
3 英语 3.41 5.61%
4 西班牙语 3.22 5.59%
5 孟加拉语 2.07 3.40%
6 葡语 1.76 2.75%
7 俄语 1.67 2.63%
8 日语 1.25 2.06%
9 德语 1.00 1.64%
10 朝鲜语   1.28%
11 法语   1.27%

世界上20种最多人讲的语言
  顺序       语言           语系            书写体系   说话的人(百万人)
  1          汉语北方方言   汉藏语系        汉字           900
  2          英语           印欧语系        拉丁字母表     430
  3          印地语         印欧语系        梵文字母表     320
  4          西班牙语       印欧语系        拉丁字母表     310
  5          俄语           印欧语系        斯拉夫字母表   280
  6          阿拉伯语       含闪语系        阿拉伯字母表   185
  7          孟加拉语       印欧语系        孟加拉语字母表 180
  8          葡萄牙语       印欧语系        拉丁字母表     175
  9          马来语/        马来-           拉丁字母表     140
             印度尼西亚语   波利尼西亚语系
  10         日语           阿尔泰语系      汉字/日语字母表125
  11         德语           印欧语系        拉丁字母表     120
  12         法语           印欧语系        拉丁字母表     115
  13         乌尔都语       印欧语系        阿拉伯字母表   88
                                            (Nastaliq式)   
  14         旁遮普语       印欧语系        果鲁穆奇语字母表75
  15         韩语           阿尔泰语系      韩语字母表      68
  16         泰卢固语       德拉威语系      泰卢固字母表    64   
  17         意大利语       印欧语系        拉丁字母表      63  
  18         泰米尔语       达罗毗荼语系    泰米尔语字母表  62
  19         马拉地语       印欧语系        梵文字母表      61  
  20         粤语           汉藏语系        汉字            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0-2005 0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接上页。

Ethnologue在1995年的統計

排名   語言名稱 所屬語系
有超過1%的人口以該語言為母語的國家和地區
總人口 (億)

1    漢語北方話 漢藏語系
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蒙古、菲律賓、新加坡、南非、台灣、泰國
8.850

2    西班牙語 印歐語系
阿爾及利亞、安道拉、阿根廷、貝里斯、貝南、玻利維亞、查德、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明尼加、厄瓜多、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象牙海岸、馬達加斯加、馬利、墨西哥、摩洛哥、尼加拉瓜、尼日、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西班牙、多哥、突尼西亞、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
3.320

3    英語     印歐語系
澳大利亞、貝里斯、波札那、汶萊、喀麥隆、加拿大、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帛琉、甘比亞、蓋亞那、印度、愛爾蘭、以色列、賴索托、賴比瑞亞、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納米比亞、諾魯、紐西蘭、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薩摩亞、塞席爾、塞拉利昂、新加坡、索羅門群島、索馬利亞、南非、蘇里南、史瓦濟蘭、湯加、英國、美國、萬那杜、辛巴威
3.220

4   阿拉伯語 閃含語系
埃及、蘇丹、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約旦、葉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伊拉克、黎巴嫩
2.574

5   孟加拉語 印歐語系
孟加拉、印度、新加坡
1.890

6   印地語   印歐語系
印度、尼泊爾、新加坡、南非、烏干達
1.820

7   葡萄牙語 印歐語系
安哥拉、巴西、佛德角、法國、幾內亞比索、莫三比克、葡萄牙、聖多美普林西比
1.700

8   俄語    印歐語系
中國、以色列、蒙古、俄羅斯、美國及各前蘇聯成員國
1.700

9   日語   阿爾泰語系
日本、新加坡
1.250

10   德語  印歐語系
奧地利、比利時、玻利維亞、加拿大、捷克、丹麥、德國、匈牙利、義大利、哈薩克、列支敦斯登、盧森堡、巴拉圭、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維尼亞、瑞士、美國
1.20

11   粵語 漢藏語系
澳大利亞、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1.05

12   吳語 漢藏語系
中國
0.772

13   爪哇語 南島語系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
0.755
14   朝鮮語 阿爾泰語系
中國、南韓、北韓、新加坡、哈薩克、越南、美國、烏孜別克、泰國
0.750

15   法語   印歐語系
阿爾及利亞、安道爾、比利時、貝南、布吉納法索、蒲隆地、柬埔寨、喀麥隆、加拿大、查德、葛摩、剛果人民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吉布地、法國、加彭、幾內亞、海地、象牙海岸、寮國、黎巴嫩、盧森堡、馬達加斯加、馬利、茅利塔尼亞、摩納哥、摩洛哥、尼日、盧安達、塞內加爾、塞席爾群島、瑞士、多哥、突尼西亞、萬那杜、越南
0.720

16  土耳其語 阿爾泰語系
保加利亞、塞普勒斯、希臘、馬其頓、羅馬尼亞、土耳其、烏孜別克
0.677

17   越南語 南亞語系
柬埔寨、中國、美國、越南
0.677

18   泰盧固語 達羅毗荼語系
印度、新加坡
0.664

19   馬拉提語 印歐語系
印度
0.648

20   泰米爾語 達羅毗荼語系
印度、馬來西亞、模里西斯、新加坡、南非、斯里蘭卡
0.631

22   旁遮普語 達羅毗荼語系
印度
0.65

23   義大利語 印歐語系
義大利
0.590

24   烏爾都語 印歐語系
巴基斯坦
0.590

25   閩南語  漢藏語系
中國、台灣、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
0.590

26   晉語    漢藏語系
中國
0.450

27   古吉拉特語 印歐語系
印度
0.440

28   波蘭語   印歐語系
波蘭
0.440

29   烏克蘭語 印歐語系
烏克蘭
0.410

30   湘語     漢藏語系
中國
0.360

31   馬拉雅拉姆語 達羅毗荼語系
印度
0.340

32   客家語    漢藏語系
中國
0.340

資料來源:the 13th Edition of the Ethnologue (1996), SIL

所有资料均来自基维百科。
(由于这是一个人人都可编辑的网页。其准确性并不一百巴仙可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Ethnologue在1996年的統計

資料來源 : 13th Edition of the Ethnologue (1996).

PS: 如果方言也被归类为一种语言的话,那我们的方言可就是排名30大里头的语言了。(虽然中国的和这里有些不一样)那我要回去好好练练我的客家话和福建话了。

[ 本帖最后由 rebin 于 13-10-2005 01:5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005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着贴应该贴在中文天地。但为了方便找查,我把它放在这里。

漢語

漢語,是漢民族的語言,又称中文、华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一种孤立语,有声调。汉语的书写基础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漢語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語言之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語言。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普通話——以北京音爲標準音、北方方言爲基礎方言、典範白話文著作爲語法規範。在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等地漢語为官方語言(台湾称“國語”,新加坡称“华语”)。漢語在中國大陆漢語語言文字課本中稱爲語文。

講漢語的地區,中国大陆、臺灣以普通話(或稱國語)爲通用語言,基本上全世界華人通用,香港與澳門則以粵語作爲通用語言,境外華人則以粵語、客家話、閩南話或其他汉语方言作爲社區交際通用語言。

汉语作为世界仅存的表意文字语言,文字高度的统一与规范,现代汉语有统一和规范的语法,尽管方言发音差异特别大,但是书面语言规范,没有方言差异造成的书面交流障碍。

五四运动之前所使用的书面语叫做“文言”,是一种以上古汉语所使用的以“雅言”为基础的书面语。五四运动之后所推动的书面汉语通常被称为“白话”,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现代书面语。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文言已经很少使用了。




汉语口语
汉语方言汉语具有很多不同的方言,来自不同大方言区的人使用口语体时,时常理解有困难。例如在广东、香港、澳门和北美华人区使用的粤语与在北京使用的的北京话(北京方言)就有非常大的区别。然而汉语之所以能统一称为汉语,除了具有比较近似的词汇、语法结构外,还具有一套相同的书写方式——汉字。因此,虽然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可能不能互相理解对方的语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4-11-2005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建议顶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1-2005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的解释,谢谢。请问有没有关于拉丁文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11-2005 0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最近没有把资料拷贝过来。在汉语那贴,本来已经把资料弄好的。可是在回复的时候,出现技术上问题。我怀疑是bug。而且编辑不到。本来是想叫坛主帮忙的,可是自己都不清楚是啥问题。所以最失去了想要继续发贴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05 0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an24ley 于 14-11-2005 08:58 PM 发表
很详细的解释,谢谢。请问有没有关于拉丁文的资料?


肯定会放上
因为自己偏爱意大利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05 03: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
Français

法语(le français)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继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之后,使用者人数最多的罗曼语言之一。法语在11世纪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全世界有77,000,000人把它作为母语,以及其他128,000,000人使用它(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法语是很多地区或组织的官方语言(例如联合国、欧盟)

历史

虽然很多法国人认为他们是高卢人(Nos ancêtres les gaulois)的后裔,但是今天似乎只有很少的凯尔特人的影响保留在法国人中。很多的词汇是来源于拉丁语或日耳曼语言。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法国,拉丁语开始在法国流行。至公元5世纪,拉丁语已经广泛取代了原先通行于法国的凯尔特语。在高卢境内,随着罗马移民的增加,高卢人与之使用的通用拉丁语融合成为大众拉丁语(le latin vulgaire),与此同时,作为上层文人使用的书面拉丁语开始衰退。公元5世纪,高卢境内的说拉丁语的早先居民,与随着民族大迁徙进入高卢的讲日耳曼语的法兰克人的语言开始融合。法语开始失去非重音音节。公元6、7世纪,大众语变为一种混合性语言(un langage composite)。公元8世纪,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开始使得法语开始规范化。到公元9世纪,拉丁语和日耳曼语最终融合成罗曼语。从公元939年卡佩王朝开始,法语成为法国唯一的官方语言。

法语方言

开始的时候,在今天的法国领土上有很多不同的方言,但是后来巴黎附近地区的方言Ile-de-France取代了其他的方言并成为了现代法语官方语言的基础。而南方经济由于发展比较落后以及历史上的分隔,至今仍存在很多方言,如马尔舍方言、上朗格多克方言、下朗格多克方言、利木赞方言、上奥佛尼方言、下奥佛尼方言、加斯克尼方言和普罗旺斯方言。

世界上的法语

* 法语是下列国家的第一语言:
    o 法国(六千万人使用,包括瓜德罗普岛、马提尼克岛和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o 加拿大(6,700,000使用者,特别是魁北克、新不伦瑞克)
    o 比利时(4,000,000使用者,瓦龙语是Langue d'Oïl语的一种方言,
      与比利时法语有显著的不同)
     o 瑞士
     o 摩纳哥
     o 法属圭亚那(Guyane français)
     o 海地
* 同时法语也是下列国家的主要第二语言:阿尔及利亚、黎巴嫩、毛里求斯、摩
  洛哥、新喀里多尼亞、留尼汪和突尼西亞。
* 它在下列国家是官方语言,也是学校唯一使用的语言:科摩罗、刚果共和国、
  法属玻利尼西亚、加蓬和马里。
* 它在下列国家是官方语言,但是没有当地语那么常用: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象牙海岸、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尼日尔、卢旺达、塞内加尔、塞舌尔、多哥、瓦努阿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
* 它在安道尔和卢森堡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
* 另外,在埃及、印度的本地治里(Pondicherry)、意大利(Vallée d'Aoste)、老挝、毛利塔尼亚、英国(汊河岛,海峽群島)、美国(阿卡迪亚,Cajun)和越南也有一些法语使用者。

La Francophonie是一个国际法语使用者和非法语使用国家和政府组织。

法國人一直對自己的語言非常自豪。殖民地時期,大英帝國將英語帶到廣大殖民地;而在二戰後,強大的美國繼續在世界各地傳播英語,使法語的地位持續下降。法國人對此十分不忿,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全力抗擊英語文化勢力。儘管如此,法語也在各個方面不同程度受到了英語的衝擊。

法语发音

法语和英语一样,拼写和实际读音不同,但规则性比英語要強很多,不過也有不少例外。

字母

元音(母音)字母 a e o i u

辅音字母 b c d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法语和英语一样用26个拉丁字母,在学习法语发音的时候要分清楚元音字母和元音,辅音字母和辅音亦然。法语和英语、汉语的不同之处在于法语没有双元音和复合元音,发每个元音时嘴都没有动作,尤其要注意发鼻化元音时不能像汉语韵母似的有延续动作。在法语裡多出了几个音符,与字母同时使用,有时候用来表示不同的发音,有时候只是区别不同的语义:“^”长音符通常用于曾经省略过某一字母的单词,通常用在字母“e”上,此時該字母的發音一定為[ɛ],如être是源于拉丁语单词essere,中间省略几个字母,“¨”分音符可以和多个元音字母组合,表示这个元音字母不跟前面的元音字母构成一个字母组合,而分别发音,类似于双元音;“é”闭音符只用在字母“e”之上,表示这个字母发音为闭口音[e];“è”开音符用在字母“e”上表示这个字母发开口音[ε],用在其他字母上以区分不同的语义,如ou=or(英文)“或者”和où=where(英文)“哪裡”两个单词发音拼写完全一样,但是不同的词;软音符ç只用于“c”字母下面,因为法语中和英语中一样,“c”在“a、o”前发[k]音,在“e、i”前发音,如果在“a、o”想让它发音,需加软音符,如在 français(法国人)中。

元音

法语的元音多数圆唇,这是为什么看法国人说话的时候好像嘴唇总是圆着的。

* 注意:/A/对很多法语使用者来说不再是音位。但是对于/@/(Schwa)是否是法语中的音素还存在争论。有人认为它是音位/9/的变体。

辅音

爆破音

/p, b/

/k, g/

/t, d/

这是法语里面对多数亚洲人来说最难学的发音之一类。很多亚洲国家学习法语的人学习法语几十年以后还能听到这一点上不清楚,问题在于法国人对此特别敏感,而且这个区别对区别某些词语起着关键的作用。难点在于区分每一组里面左右两个音左边为清辅音,右边为浊辅音。原因在于亚洲语言(如汉语普通话)里面通常不存在清浊辅音的区别,而只有送气和不送气清辅音的区别。即使学过英语,也可能没有注意,因为英语里的清爆破音一般情况下需要送气,在s后面的清破裂音不送气,如speak,star,sky等等。 摩擦音

/s, z/
/f, v/
/S, Z/

* [v]因在汉语拼音所采用的字母里面,只用来拼写一些少数民族译音。/Z/听起来有点像汉语拼音的r,/z/像是四川话“人”字的声母,汉语普通话里没有/v/和/z/两个音素,仅在部分方言中出现。

腭音:/ɲ/

* 腭音,发音的时候舌面贴上腭,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送出。类似上海话中“热”的发音,同时在陕西方言里的“做啥呢?”这句话的最后一个音域这个音素其相似。

边音:/l/

颤音:/r/

* 有人说这个音是法语里面最美的。现代法语里面通常发小舌擦音,各地的发音方式略有不同;少数地区和少数情况下也用小舌颤音。有少数法语区如加拿大的魁北克,部分非洲国家和法国南部少数地区也有仅使用大舌音。小舌即医学上的悬雍垂,大舌即舌。

半元音:/j/ [j]总是发音摩擦音。英语y的发音。

读音规则

法国人的读音规则非常简单,通常在普通的法语字典裡占一页的篇幅。

但是对于使用中文的學習者來說来说,需要了解一下这些规则:

    * 单词末尾的辅音字母通常是不发音的,除非其后跟的有元音字母或同一个辅音字母,例如“paquet”、“pas”、“las”结尾的“t”和“s”不发音)。但是,这些辅音字母在联诵或者连音中可能发音。
    * “n”和“m”在元音字母前面发字母音,而在某些元音字母後面并且后面没有元音字母或者“m”或“n”相连的时候与前面的元音构成鼻化元音。
    * 另外,以不发音的的辅音字母结尾的法语单词后面紧跟一个元音开头的单词并且与之位于同一个节奏组中的时候会发生联诵,同样情况下如果前面的单词以辅音结尾,则会发生连音。
     o (在上面文字中,请注意辅音、元音与辅音字母、元音字母的区别。)
    * 辅音字母“h”在任何时候都不发音,但在作为单词开头时区分为“哑音”和“嘘音”,词典上一般在嘘音单词前加上“*”。哑音和嘘音主要分别为哑音开头的词其读音和写法变化和元音开头的单词一样,而嘘音开头的单词的变化则和辅音开头的单词一样,即不能连读,不能省音等。

一些常用的词组

    * 法语:le français
    * 你好:bonjour
    * 再见:au revoir
    * 请:s'il vous plaît
    * 谢谢:merci
    * 这个:celui-là或celle-là
        * 多少:combien
    * 中文:le chinois
    * 英语:l'anglais
    * 是:oui
    * 不:non
    * 我很抱歉:Je suis désolé
        * 我不明白:Je ne comprends pas
    * 厕所在哪儿?: Où sont les toilettes ?
    * 干杯:Santé!
    * 你会说中文吗?Parlez-vous chinois ?或"Vous parlez chinois ?
    * 你说英语吗?Parlez-vous anglais ?或"Vous parlez anglais ?
    * 我来自中国 je viens de la Chine







PS:法文好难。但打算明年学。

所有资料均来自基维百科。
(由于这是一个人人都可编辑的网页。其准确性并不一百巴仙可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95%E8%AF%AD
#其实,最近,基维都满有名的。很多大学生都回到那找资料。大家得空可以去瞧瞧。我在这里paste上来,是方便佳礼网友,也方便我学习。有不足还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05 03: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拉丁语
Lingua Latina

拉丁语(Lingua Latina)與希臘語同為影響歐美学术與宗教最深的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意大利语族。

历史

拉丁語原本是義大利東南方拉提姆地方(Latium,義大利語為Lazio)的方言,後來則因為發源於此地的羅馬帝國勢力擴張而將拉丁語廣泛流傳於帝國境內,並定拉丁文為官方語言。而基督教普遍流傳於歐洲後,拉丁語更加深其影響力,從歐洲中世紀至20世紀初葉的羅馬天主教為公用語,學術上論文也大多數由拉丁語寫成。現在雖然只有梵蒂冈尚在使用拉丁語,但是一些學術的詞彙或文章例如生物分类法的命名規則等尚使用拉丁語。

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文言文稱為「古典拉丁語」,而2~6世紀民眾所使用的白话文則稱為「通俗拉丁语」。而通俗拉丁文在中世紀又衍生出一些「罗曼语族」,包括中部羅曼語(法語、義大利語、萨丁岛(Sardinia)方言、加泰罗尼亚(Catalonia)語等)、西部羅曼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與東部羅曼語(羅馬尼亞語等)。十六世紀後西班牙與葡萄牙勢力擴張到整個中南美洲,因此中南美洲又稱「拉丁美洲」。

罗曼语和拉丁语的区别在于,罗曼语都失去了很多单词的语法变化词尾、特别是名词的变格词尾,已经完全丧失(一些代词除外)。(名词变格在罗马尼亚语中仍然有所保留)。

特色

拉丁语是个综合语,复杂的屈折变化体系构成了拉丁语语法的主要部分。这些变化通常使用在词尾添加后缀构成(外部屈折)或者变化词干的辅音或元音(内部屈折)。对于名词、形容词和代词,这种变化叫做“格”,对于动词,叫做“变位”(conjugation)。名词有六个格的区别,动词则有四种不同的变位法。名词的这六种形式是:

    * “主格”(表示主语或表语)
    * “属格”(表示所有关系,同英语的所有格)
    * “与格”(表示间接宾语或者其他间接语法意义)
    * “宾格”(表示直接宾语,也叫受格或对格)
    * “夺格”(与一些前置词连用,或者独用以表示工具、手段)
    * “呼格”(用于对某人称呼)

因为格变化已经表达了拉丁语的名词动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因此拉丁语的词序高度自由,并不遵守主-谓-宾的格式。例如:父亲爱儿子,这句话在中文、英文、法文裡,都只能有一种语序,即主语-谓语-宾语。 但在拉丁文裡,可以有六种语序,分别是: Pater amat filium. Filium amat pater. Pater filium amat. Filium pater amat. Amat pater filium. Amat filium pater. 这六句话意思一样。如果要表达“儿子爱父亲”,则需要进行格变化。同样有6种语序表达这句话: Filius patrum amat. 其他语序从略。


拉丁语名词有5种、形容词有两种变格法,每种变格法用不同的变格方式来区别上述六个格。 动词有人称、数、时态、语气(直陈、虚拟、命令)和态(主动、被动)的区别。 拉丁语动词有四种不同的变位法,另外还包括一些不规则动词。

兹举一例,演示拉丁语名词的变格。

Servus (仆人) (属于第二变格法) 单数: 主格:Servus, 属格: Servi, 与格:Servo, 宾格:Servum, 夺格: Servo, 呼格: Serve

复数主格:Servi, 属格:Servorum, 与格:Servis,宾格:Servos, 夺格:Servis, 呼格:Servi

兹举一例,演示拉丁语动词的主动态直陈式的变位(也就是用的最多的动词的变化)

amare (爱) (属于第一变位法)

主动语态:

直陈式:

现在时: 我爱 amo 你爱 amas 他爱 amat 我们爱 amamus 你们爱 amatis 他们爱 amant

未完成过去时 我爱 amabam 你爱 amabas 他爱 amabat 我们爱 amabamus 你们爱 amabatis 他们爱 amabant

将来时 我爱 amabo 你爱 amabis 他爱 amabit 我们爱 amabimus 你们爱 amabitis 他们爱 amabunt

完成时 我爱 amavi 你爱 amavisti 他爱 amavit 我们爱 amavimus 你们爱 amavistis 他们爱 amaverunt

过去完成时 我爱 amaveram 你爱 amaveras 他爱 amaverat 我们爱 amaveramus 你们爱 amaveratis 他们爱 amaverant

将来完成时 我爱 amavero 你爱 amaveris 他爱 amaverit 我们爱 amaverimus 你们爱 amaveritis 他们爱 amaverint

虚拟式:
(各时态从略)
(命令式从略)

被动态:

被动态直陈式:
(各时态从略)

被动态虚拟式:
(各时态从略)

被动态命令式:
(从略)

拉丁語和英語的關係

英語與拉丁語屬於同語系(印歐語系)但不同语族(英語屬於日爾曼語族,而拉丁語屬於義大利語族),因此文法上不盡相同。英國近代文學家試圖把拉丁語的語法適用於英語,例如強行規定禁止在to和動詞之間使用副詞的法則,並不能成功的應用於日常用語中。雖然如此,還是有超過一半的英語辭彙來源自於拉丁語。很多英語詞彙演變自羅曼斯諸語如法語或義大利語等,而這些羅曼斯諸語又從拉丁語演變而來(例如:Latin: mercēs → French: merci → English: mercy),有些則是直接由拉丁語演變而來(例如:Latin: serēnus → English: serene),有些則是未經變化而直接採用(例如:Latin: lārva → English: larva),由此可見,相當多數的英語詞彙由拉丁語演變而來。另外,有些拉丁語是由希臘語演變而來(例如:Greek: schǒlē → Latin: schǒla → Old Einglish: scōl → Modern English: school)。英語採用如此多數的外來語後,確實豐富了原本單調的英語詞彙世界。

很多人習慣將A~Z稱為「英語字母」,事實上應該稱為「拉丁字母」或「罗马字母」。因為英語的A~Z二十六個字母是採自於拉丁語的拉丁字母。

拉丁语发音

的发音分通用式和仿古式两种。无论哪种方式的发音,除了少数例外,都具有“一字母一音”的特色,所以拉丁语是发音很简明的语言。学习拉丁语一般不需要国际音标的辅助。

通用式是拉丁语在罗马帝国灭亡后,在欧洲各国通用的发音方法。具体又分德国式、法国式和意大利式。区别主要表现在字母c和g在不同元音前是否发软音,以及如何发音。

德国式: ca,co, cu读[ka], [ko], [ku], 而ce, ci读[tse],[tsi],也就是c的软音读如ts.

法国: ca, co, cu同德国但清辅音不送气, ce, ci读[se], [si],也就是c的软音读如英语的清辅音s.

意大利: ca, co, cu 同德国但清辅音不送气, ce, ci读如英语的cheh, chi,也就是c的软音读如英语的ch.

g的发音类似, 在德国g不发软音,在法国g的软音为英语单词garage中ge的发音,在意大利g的软音发英语字母j的发音,如jeep中的j.

而仿古式中, c和g永远发[k]和[g],没有软音。

拉丁语的元音有a,e,i,o,u,y a=[a] e=[e] i=[/i/] o=[o] u=[/u/]
y在仿古式中,读[y] 类似汉语的鱼的韵母 y在德国式中,读[y] 在法国和意大利式中,读[/i/]

拉丁语的元音有长音和短音的区别。但主要表现在长短上,音质区别不大。

双元音按仿古式的读法,各自读本音,如ae读[ae] 按通用式,则有读音变化。 如ae读[e:],au读[o:],oe读[e:]。

辅音: c,g的读音已述。 b,p, d,t, l,m,n,r,s皆读如国际音标。

注意r发颤音, s在仿古式中永远发清音,在通用式中,按所在国本国语言的规矩来读(比如在德国,因为德语的s在元音前永远发浊音,所以德国式的拉丁语读法也遵照此规矩,在法语里,s在元音间读浊音,故此读拉丁文亦加遵照。) x读[ks] z读[dz]

新拉丁语

新拉丁语是指中世纪后主要用于国际科学次会遗传分类学和分类学方面的改进的拉丁语。

这个叫法在19世纪90年代在语言学家和科学家之间广泛使用。

在文艺复兴之后,新拉丁语被古典主义者用来描述那些为任何目的、在科学上或文学上使用拉丁语的行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4%B8%81%E6%96%87

[ 本帖最后由 rebin 于 18-11-2005 09:0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5-2008 04: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英文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1-2025 09:50 PM , Processed in 0.17402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