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迦南門 于 3-6-2016 10:15 PM 编辑
小本制作,几乎都是素人演员,演员的演技好坏参半,故事性不太强烈,缺乏笑点,预告片也不会太吸引。
但是摄影和配乐方面,还是有质感。
中文媒体还是很支持,从一开始开拍试镜就不断有报导,后期常看到剧组工作人员不断努力去做宣传的新闻,本地搞电影还是真不容易。
本地片一般都不算太商业片,让本地观众看到熟悉的电影背景和生活文化,引起共鸣,是最大的意义,也算是为本地留下一个集体回忆,说不定会成为未来的一种历史参考。
以作为观众角度的故事大纲
志明,家父有病借大耳窿,还不了钱,结果要帮大耳窿做跑腿,最近怕被警方逮捕,逃到怡保外公的家暂住,帮外公打理柚子院和卖柚子。其中一幕提及,年轻人如果留在本地工作,会被人觉得很浪费。
这个不会讲广东话的角色,是要衬托怡保人独特的一些广东话。
当外公发生意外,需要人照顾,到KL找当大医生的舅舅帮忙,却换来亲人很冷漠的对待。
反而不富裕的友族邻舍,有情谊送他们到KL。
离乡背井到外头出人头地了,却不顾亲情,这种剧情在现实社会中还是很真实常见。
可惜电影最后也没有交代这个家庭的后续发展
另外一个主角,美国跳飞机回来的青年(也不记得他在电影的名字),觉得怡保的工作薪酬很低,网络很慢,生活节凑也很慢,最后也因为和父亲的冲突,想再出美国发展。
其中一段两爷孙的对话,蛮有意思的。
孙子想再出国发展,爷爷讲:“做父母的都是希望儿女在自己身边,就算是你爸那么不争气,我都希望他在我身边。”
孙子讲:“就因为希望可以照顾到父母,所以趁年轻就出去赚更多钱,将来可以好好照顾父母。”
前往机场的时候,家里出事,父亲欠下赌债,把家业的咖啡店都抵押了,这个时候马上回来解决问题。
其实这剧情不太真实,现实中听闻过的真人故事,就是当家里有事,当事人走得更快。
这部戏比较注重本地的风景,风土人情,历史,反而故事很快带过,一场庙会后,青年把传统的家业咖啡店,转变为新潮的咖啡店,还结了婚。
电影要带出的信息,是孝顺吧,到外面发展成功后,不要忘记家乡的亲人
故事中有几个值得一提的细节
1 一段参观博物馆的对话,提及以前英国只占20巴仙的锡,大马被殖民期间,它就占有了65巴仙的锡。过去马来西亚太多的资源被外国占有了。锡矿业的没落,造就很多的失业,经济低微,这都是值得探讨的历史。
2 李大傻讲故,讲完了就收钱。这也是在历史中出现过,以前的人没有什么娱乐,就有一群喜欢听故事的人。
3 主角的父亲输了很多钱,突然出现路过的和尚,讲一句“赌海无涯,回头是岸。”其实那名和尚就是导演,为电影剃光头。
怡保的文化很多(不少都是属于整个马来西亚的文化),要在一小时多的电影一一带出,不太可能,怡保最出名的那几家美食和商品,都好像没有赞助。
电影中有出现的包括何人可凉茶,富山,关帝庙,清心岭,极乐洞,马场,Pulai Heigh 发展商,近打桥,DR Park,二奶巷,旧医院,机场,火车站,壁画,凯里古堡,金宝博物馆等等
遗憾没有出现的包括白咖啡,老黄,德记,大树脚,斗母宫,奇峰,豆腐花,白宫鸡饭,盐焗鸡,香饼,芽菜鸡,烧面包,热水湖,椰壳洞等等。
身为怡保人,如果要我写一个关于怡保的故事,我会怎么编辑,我可能会这么编,从一些外坡的朋友,外国的朋友的闲聊中,得知怡保有不少的好。
空气好,水好,有山有水,有山洞有温泉,交通不算太拥挤,暂时没有toll,屋子大间,美食多,有life,人们总是忽略到最好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拥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