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容否认,电子邮件究竟应该CC(副本)给谁,往往考倒许多人。
原本,CC有几个最单纯的目的:
1. 与一群人有关的通知:例如内部会议通知或是对外拜访的时间联络,同时发给与会者或是同行者的资讯。
2. 不能只有一个人知道的坏消息:通常,坏消息往往是最基层的人先知道,例如顾客投诉,如果是外部来的抱怨,此时最好的做法,一定要先回信给对方,表示已经收到,这封信应该要同时CC给你的主管,让顾客知道,你没有把事情遮掩下来,因为你的主管也已经知道。然后,立即向主管口头报告寻求解决之道。
3. 广征意见。
4. 要有人决定。
5. 资讯分享。
但在某些时候,CC学牵涉到是组织中权力的运作,必须谨慎处理。应该如何善用CC,建立自己的专业形象及影响力?这里有几个参考之道:
企业内部:有权利做决定的人用To,其余的人用CC
如果你有「明明有CC、个个没回信」的困扰,不妨用以下方法来决定CC的对象。
假设e-mail群组是一个专案小组,专案成员中,能够下达明确指示的人,要用「To」;不能决定的人,用「CC」。这样一来,To的对象是主管,CC的对象是组员,一方面尊重主管的决策权 ,
同时也可以收集其他人的意见。
对外:与客户充分沟通以设定CC名单
如果收到外部寄来的e-mail,可以了解群组里对方CC给谁,这样可以找出轨迹,了解回信时应该要CC给谁。或者,也可以先和客户确认CC的名单,因为性质不同会影响CC的对象,例如业界动态资讯与合约讨论、会议纪录、商谈备忘录的群组多少会有些不同。
善用密件副本(BCC)保护个人隐私
如果说,电子邮件文如其人,从文章就能知道此人的性格,那么,看看寄件者对于CC与密件副本的处理方式,往往可以判断寄件者是否细心。
如果你同意手机号码是属于个人隐私权,就应该会尊重别人的电子邮件如同手机号码一样,也属于隐私权保护的范围。身在企业工作,往后在传送与工作有关的电邮给「不特定多数」时,请用BCC(密件副本)保护收件者的个人隐私,也维护自己的工作信用吧!
文摘自网络
以后不再傻傻该怎么分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