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189|回复: 13

它代表人类上火星 原订90天生命却硬是撑了12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2-2016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它代表人类上火星 原订90天生命却硬是撑了12年!

mars.jpg
去年9月底,NASA再次公布了自己关于火星的大发现—火星存在液态水。(图片取自万花镜)

4387天,是机遇号(Opportunity,代号MER-B)已经在火星上度过的时间。设计中作为人类火星探索先驱的它本身只能存活90个地球日,但它目前已经坚持到了第12个年头。

机遇号和它的双胞胎火星探测车勇气号(Spirit,代号MER-A)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复杂的无人探测车之一。1.5公尺高、2.3公尺宽、1.6公尺长、体重超过180 公斤,能够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前进,主要的目标是通过拍照和采样来探测火星的土壤成分。

mars1.jpg
1月2日开始,火星南半球开始逐渐进入冬至,这是机遇号一年中最短、最黑暗的一天。(图片取自万花镜)

正如《火星救援》画面描述的那样,旅居者号现在已经被厚厚的火星尘土覆盖。而这也是影响机遇号存活时间的主要因素,一旦其背部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尘土覆盖,它的能量来源就将只剩下探测车内部的化学物充电电池。所有电量耗尽之后,火星车就会关机,之后能否再次与火星车取得联系就将成为未知数。

由于火星上尘土必然存在,而增加吹气以及清扫装置不但增加火星车复杂程度,也会占用宝贵的火箭发射载荷,最终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火星车的研究及制造者JPL(喷气推进实验室)最终选择了加大化学物充电电池来保证90天的工作时间。

mars2.jpg
机遇号和它的双胞胎火星探测车勇气号(Spirit,代号MER-A)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复杂的无人探测车之一。(图片取自万花镜)

在之后的11年里,机遇号火星车采集了各种土壤和岩石的样本,凭藉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量不断探索更多的火星表面。截止去年7月15日(第4189 天),机遇号已经足足走过了42.45公里的路程,成为有史以来走过最远路程的外星无人探测器。虽然机遇号很可能继续在火星上工作上好几年,但是它的继任者"好奇号"早已经登陆了火星表面。同时,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的火星探测计划也在不断进行当中。

去年9月底,NASA再次公布了自己关于火星的大发现—火星存在液态水。虽然根据发现的细节判断,这种液态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卤水,但至少液态水的存在让在火星生存这一目标的难度大大降低。关于"火星上是否有液态水"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确立火星人类最有可能移居的地外星球的地位。相信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能够看到人类移居火星的那一天。

mars3.jpg
在之后的11年里,机遇号火星车采集了各种土壤和岩石的样本,凭藉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量不断探索更多的火星表面。(图片取自万花镜)

文章来源:万花镜


资讯来源:中时电子报
http://photo.chinatimes.com/20160203003896-260805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50912cmea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2-2016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去火星探测水的存在,不如研究如何把地球上被污染的水再循环成清洁能用的水不是更好吗?
就算探测到火星有水,要把火星变成人类的居所还需要几久时间呢?
给人类移居到火星不如说给有钱人达到他们的欲望,一点都不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2016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ancelyod 发表于 3-2-2016 04:48 PM
与其去火星探测水的存在,不如研究如何把地球上被污染的水再循环成清洁能用的水不是更好吗?
就算探测到火 ...

也不能这么说嘛
曾几何时搭飞机满世界飞也是富人的欲望,但现在搭飞机出国是平常事
在当时看来可能飞机也是不切实际的
或许100年后去一趟火星就好象今天去一趟美国这样,也是平常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2016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ancelyod 发表于 3-2-2016 04:48 PM
与其去火星探测水的存在,不如研究如何把地球上被污染的水再循环成清洁能用的水不是更好吗?
就算探测到火 ...

地球人口一直增长,水够地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2016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trassdelflama 发表于 3-2-2016 05:08 PM
也不能这么说嘛
曾几何时搭飞机满世界飞也是富人的欲望,但现在搭飞机出国是平常事
在当时看来可能飞机 ...

如果你看过了 Wall -E 的话,你就明白人类的科技对大自然和宇宙有什么“贡献”了。或许100年后人类真的能去别的星球居住了,理由是因为地球已经被人类污染完全不能再居住了,唯有人类去“投靠”另一个星球,再继续腐蚀下一个星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2016 08: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ncelyod 发表于 3-2-2016 04:48 PM
与其去火星探测水的存在,不如研究如何把地球上被污染的水再循环成清洁能用的水不是更好吗?
就算探测到火 ...

其實不能夠這麼說,美國很努力探索外太空,有幾個好處。第一,很多科學研究,受限與地球自身環境,需要在外太空實驗和印正。而成果最終還是會使用在地球上,造福人類。第二,軍事上的需求,保持軍備的領先,土地就是先到者先得嘛。第三,刺激本身的國內工業。第四,探索外太空本身就是一個夢想啊!身為高等智慧生命,又有誰不想知道這宇宙是否還存在其他生命體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lai76212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2-2016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2日开始,火星南半球开始逐渐进入冬至 。。。

不知道它的轴心倾斜度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2016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2-2016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能证明一个。美国它就是比谁都先进。。。。。。。大哥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6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8kwong 发表于 3-2-2016 08:23 PM
其實不能夠這麼說,美國很努力探索外太空,有幾個好處。第一,很多科學研究,受限與地球自身環境,需要在 ...

你说得对,在太空做实验研究得到的数据有时可以帮助改善地球的生态,比如百慕大三角,到至今还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物,或许跟黑洞有联系。或许NASA不是环保人士吧,对于地球暖化,地球大自然生态被人类腐蚀他们都不在乎。
我看到的未来不是人类安居在地球,而是人类不断研发新科技,一直迁居,从火星到海王星,而原本居住的星球都被人类耗尽资源然后被废弃。
在整个宇宙,我们不算是什么高等智慧生命(这只不过人类用来夸自己)。如果地球上除了人类的生物都进化了,它们学会反抗人类了,恐怕人类比蚂蚁还不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6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ancelyod 发表于 3-2-2016 05:40 PM
如果你看过了 Wall -E 的话,你就明白人类的科技对大自然和宇宙有什么“贡献”了。或许100年后人类真的能 ...

就目前人类这区区0.7的文明等级谈不上什么对宇宙的贡献
这就好比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在山洞里讨论怎么保护地球生态
刻下壁画叫后人不要开采石油和发明汽车吗?
个人认为至少要达到3.0等级的星系文明,才有资格谈能对宇宙做些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6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trassdelflama 发表于 4-2-2016 11:58 AM
就目前人类这区区0.7的文明等级谈不上什么对宇宙的贡献
这就好比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在山洞里讨论怎么保护 ...

文明等级??哪来的蒜。。。质量效应mass effect百科书?
说不定真的有类似收割者的存在,不然运行那么久了的宇宙不可能没有人类以外更高文明的存在,想到都怕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6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oboSolitario 发表于 4-2-2016 04:21 PM
文明等级??哪来的蒜。。。质量效应mass effect百科书?
说不定真的有类似收割者的存在,不然运行 ...

这个东东全名叫Kardashev Scale
1964年由苏联天文学家Nikolai Kardashev首先提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rdashev_scale
不好意思,mass effect我没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16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trassdelflama 发表于 4-2-2016 04:43 PM
这个东东全名叫Kardashev Scale
1964年由苏联天文学家Nikolai Kardashev首先提出
https://en.wikipedia ...

谢谢分享。还真有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9-2025 08:44 PM , Processed in 1.204250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