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肠炎(Proctitis)或结肠炎(Coliti)是一种比较少人提到的肠胃疾病,它是肠道粘膜层的炎症性病变,发生在肛门之上直肠位置便称直肠炎,再往上一点的结肠位置便称结肠炎。由于初期症状是便血,因此很多时候与痔疮混淆,或以为体内发热便秘而被忽略。实际上,它可能是一种现代都会生活里越来越常见的健康问题。《元气十足》邀请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肠胃及肝胆专科顾问韦俊韬医生(Dr Desmond Wai),以及陈美娥中医师,带你更了解这个肠胃疾病。
与韦医生问与答
问:是否有越来越多国人患上直肠炎?
答:直肠炎和结肠炎是溃疡性直肠炎(Ulcerative Colitis)的一种常见形式。近年来肠胃专科医生注意到直肠炎病患有增加的趋势。研究数据显示,过去30年来全球直肠炎发病率增长了三至五倍;在本地,发表于200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每10万人当中有六人是直肠炎发病者,与华族及马来族相比较,印族同胞的发病概率是多三倍。
问:为什么患者会增加?
答:直肠炎是一种至今还无法真正确定病因的炎症,可能引发的原因也很多;如果直属亲人患此病,得病的概率也增加。除了遗传基因、压力等,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失调,也就是当大肠肠道内的坏细菌过多时,不断启动免疫系统和激发免疫系统,导致抗体过盛而攻击自身的好细菌,使肠道内膜发生病变。
从这个角度来说,向来住在环境比较不卫生的人群,他们早已适应和习惯各种坏细菌,尤其是孩童时期肚子里经常有寄生虫(蛔虫),肠道免疫系统已经调节和适应寄生虫感染;但现在的孩童很少有寄生虫这回事,对于现代居住环境干净卫生的人群,一旦出现坏细菌便容易引发免疫系统过敏、过于活跃,因不平衡而失调并伤害身体,导致肠道发炎、溃疡。
问:直肠炎有哪些症状?
答:直肠炎多发生在30至40岁,最明显的症状便是拉肚子、排便时出血,以及粪便混血;患者还会有体重减轻和腹痛现象。如果便血过多,可能因此贫血而感到头晕及体弱。
问:直肠炎和痔疮什么不同?
答:痔疮是肛门血管因血液循环不佳而阻塞肿胀,导致疼痛与出血,特别是便秘或腹泻感到有挤压和冲力时,但肠道内层还是正常的。直肠炎会令患者感到疲倦、消瘦、皮肤出现红肿、红疹,甚至会有关节炎问题。
问:患者要注意什么?
答:直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必须让医生定期跟进,定期做大肠癌内窥镜检查。如果病情没有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会消瘦、腹痛、腹泻和继续便血;比较少见的症状还包括眼睛疼痛、皮疹和关节痛,当有这些症状时应主动找求诊。除此之外,患者可以像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结婚和生孩子。
问:如何医治?
答:治疗直肠炎分手术与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是直接切除结肠,但这会对病人日后生活造成不便,所以一般医生不鼓励。药物治疗有消炎作用的5-ASA 5-氨基水杨酸,以减少发炎的概率;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及抑制TNF抗体的Infliximab。患者可通过口服、静脉注射和经肛门注射使用这三种药物,医生将根据病发的情况和严重性,组合不同的药物给病人开方。
问:直肠炎会转为直肠癌吗?
答:直肠炎确实会使直肠癌的风险增高。在新加坡和其他西方国家,结肠直肠癌是排行第一的癌症,而直肠炎是导致肠癌的原因之一,同时也会使患上其他疾病和严重疾病的风险提高。
直肠炎病患在10后得肠癌的概率是2%,20年后是8%,30年后就增至18%。因此,建议直肠炎病患最好每一到五年做大肠癌内窥镜检查(正常人是十年检查一次),至于间隔多久需看肠炎扩大的范围或严重性及是否良好控制病情。
调理免疫系统 直肠炎可治愈
中医认为,通过调理免疫系统,直肠炎有望治愈。
陈美娥医师说,过去这种病症多发生在西方国家,比较少发生在亚洲人身上,这与东方传统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种劳作及“子午觉”——即子时(晚上11时至凌晨1时)大睡养阴,午时(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小憩养阳的生活习惯有关。可是现代人生活越来越西化,吃快餐、迟睡、少运动、工作时间长甚至日夜颠倒,因此近几年来,中医临床方面发现本地也开始有这种病例。
陈医师说,溃疡性直肠炎在中医是属泄泻科,它是一种慢性病,力度不大,来得缓慢,因此不轻易发觉,直到排便出血才引起注意;进一步恶化的话,会出现粘液,而有患上肠癌的可能性。临床经验研究,遗传、情绪紧张、压力导致免疫力失调,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患者一旦停止使用药物,它的复发概率很高,如果能够在治疗的同时,用中医慢慢调理,肠炎是有望治愈的。”
简单的辅助食疗有山药、北芪、薏仁、红枣和瘦肉煮汤;处方则有黄莲、葛根、芹莲熬汤(分量加减要由医师鉴定)。
至于有人说吃芦荟也有帮助病情,陈美娥医师说,芦荟虽有消炎作用,但会引起腹泻,要斟酌食用。由于患者经常泻肚子会流失大量水分,因此要多喝水和食用豆干、豆腐等植物性蛋白,来提高体力和免疫力。
此外,改变生活方式例如按时作息、不熬夜、多散步或运动以放松心情,让自己尽量减少压力,也有助于病情。
http://www.wanbao.com.sg/health- ... 628-58200#lifesty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