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2|回复: 1
|
莫把【枯定】當作【禪】
[复制链接]
|
|
戒塵法師和虛雲老和尚同時打坐,但是戒塵法師則妄念波騰,全不得力,半日亦坐不住,自愧向來所學之禪不濟事。
戒塵法師每天都繞著虛老走幾圈,好不容易才等到第七天,虛老終於出定了。
戒塵法師問虛老:「您在定中,是有覺知,還是沒有覺知呢?若是有覺知的話,就不名為入定;如果沒有覺知的話,那豈不是枯定,不就是所謂的死水不藏龍嗎?」
虛老曰:「要知道禪宗這一法,原不以定為究竟,只求【明心見性】。若是真疑現前,其心自然清淨。
由於疑情不斷,所以不是無知;也因沒有妄想,所以不是有知。
雖然沒有妄想之知,但就是一支針掉在地上,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你每天繞著我走幾圈,我都知道,只因疑情之力,不起分別而已。
雖然不起分別,因為【有疑情在,功用不斷,所以不是枯定】。
雖然不是枯定,這亦只【不過是功用路途中事,並非就是究竟的】。
所以過去這七天,我只是覺得好像一彈指間就過去了,如果我一生分別心,便會出定了。
【參禪辦道的人,必須將此疑情,疑至極處,一旦因緣時至,打破疑團,摩著自家鼻孔,才是真正的道契無生啊!】」
自此以後,戒塵法師就一直跟隨著虛老,對他老人家非常信服和尊敬了。
-------------------
明白意思嗎?
禪不是定,而是般若智慧。修定力的目的是否為了【明心見性】,而不是教你落於定境。
這句話出自定力功夫一流(打坐七天才出定)的虛雲老和尚的口中,夠說服力了嗎?
虛雲老和尚有打坐幾十天才出定的紀錄,但是他也說【定】【不過是功用路途中事,並非就是究竟的】。
所以,那些把定境當成修行標的者,應該好好思考一下。
現代各大山頭法師的打坐【一念不生,離念靈知】,都是與魔相應的意識境界,不過是【枯定】。
因為【一念不生,離念靈知】是沒有【疑情】的。
你定力再高,也沒有智慧。就算證的四禪八定,也不能證果。
關鍵在最後一句:【參禪辦道的人,必須將此疑情,疑至極處,一旦因緣時至,打破疑團,摩著自家鼻孔,才是真正的道契無生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2-8-2014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