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认为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刷牙然后再吃饭,其实这是错误的,牙科医生告诉我们由于我们在晚上已经刷过牙了,早上起来漱口吃饭,饭后间隔一会刷牙是最有利于牙齿健康的,相信很少有人晚上不刷牙的,如果你晚上没有刷牙,那么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先把牙清理一下吧,牙科医生还告诉我们波浪式的牙刷对牙龈有保护作用,所以建议大家最好用波浪式的牙刷。
1、大头牙刷不好 有人习惯使用毛束密集的大头牙刷,用力横向拉锯式刷牙,以为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和清洁程度。殊不知,正是这些粗、硬、密的毛束,加上灵活性欠佳的大刷头,使它难以清洁牙齿间隙和隐蔽面,清洁效果反而下降。同时,用力横刷易使牙颈部由于机械磨耗出现楔状缺损,并导致牙龈损伤、牙龈萎缩。
2、早晚刷牙是好习惯 现代龋病学者研究认为,龋齿的发生是由于细菌繁殖产酸、口腔不洁与抗龋力下降、含糖食物等三大原因造成的。如果夜间睡前不刷牙漱口,白天进食后遗下的食物碎屑与残渣就会积存于齿缝和牙齿沟裂内,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床。此外,由于夜间口腔咀嚼与语言活动停止,唾液分泌也大大减少,造成口腔自洁功能的减弱,更有利于细菌的大肆繁殖,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养成每日“饭后必漱”,每晚睡前用牙膏夜晚装刷牙的习惯,这必将使你终生受益。当然,经过一夜安睡后,晨起再用牙膏早晨装刷漱一次(饭前漱口饭后刷牙),会令牙齿更加洁白光亮,口气清新,精神焕发地投入新的一天。
3、刷牙时间2~3分钟更适宜 有的人把刷牙当作一项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不愿为刷牙多挤出点时间。正确的刷牙应涉及每个牙齿的每一个面,要“面面俱到”。应付式的匆忙刷牙肯定无法达到这一目的。此外,牙膏除有按摩清洁作用外,尚有杀菌和其它的多种保健功能,牙膏与牙齿接触不充分,接触时间过短,将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例如,完美芦荟牙膏中含有防龋功能的氟元素,为使牙膏中氟元素能充分释放出来,每次刷牙时间最好在2至3分钟,使牙齿处在较高浓度的氟环境下,提高其表面的抗脱钙、防龋能力。
4、牙刷头应朝上 一把牙刷用上很长时间,刷毛都变形了也不换新牙刷,而且用后放置不当,如刷头朝下置于杯中,这也是不少人的习惯。有专家对使用1个月的牙刷进行检测,发现有大量致病细菌,这些潜在的细菌,随时可以由破损的口腔粘膜和龋齿等环节侵入人体,引起多种疾病。正确的做法是:刷牙后,应以清水反复冲洗牙刷几次,甩干刷毛,将刷头朝上放置于通风处。牙刷刷毛变形或使用3个月左右应更换。 5、对牙齿有利的食物: 1)、牛奶和乳制品:含大量钙,能抑制细菌产酸,并防止牙齿钙磷化合物溶解。免疫球蛋白和酶等能抑制口腔中细菌生长。 2)、含磷食品:鱼肉、米、扁豆、豌豆和蚕豆这些食品含磷量高,磷酸盐可形成缓冲系统,防止口腔过度酸化。 3)、含氟食品:海鱼、茶和矿泉水等含大量氟,氟能与牙齿中钙磷化合物形成不易溶解的氟磷灰石,防止对牙质的侵蚀。 4)、苹果、生梨等:苹果、生梨等在进食时可起机械擦洗作用,擦去牙齿表面的细菌。果胶还有抑制细菌的作用。 5)、蔬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可对牙面进行机械性磨擦、清洗,并刺激唾液腺分泌,减少食物黏附和牙菌斑的形成。蔬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是抗龋营养素。
6、刷牙水应以35℃为宜
一些人刷牙之后使劲漱口,大大降低了含氟牙膏对牙齿的保护作用。最好的刷牙方法是“画圆圈”而不是“拉大锯”。刷牙水应以35℃为宜,能避免刺激,减少牙髓炎症的发生。
7、刷牙力气不应太大 刷牙时不应用太大力气也是正确的,并非用越大力气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式不对,用的力气越大反而越易伤害牙齿。但刷牙用的力因人而异,并没有量化的标准。刷牙力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每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拿捏。
8、牙刷3个月更换一次 不建议用太大牙刷,牙刷的大小以保证刷头可以灵活伸到最后面的牙齿为宜。如果牙刷太大,伸不进最后部的牙齿就刷不干净。那牙刷大小该怎么把握呢?刷头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这种提法也不太准确,因为牙齿到底是指哪种牙齿呢?门牙与大牙的大小差异很大。各人选择牙刷时,具体还要看刷头是否能灵活伸进大牙内清洁。普通牙刷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即可,但刷毛已经变形的牙刷就要马上更换。
google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