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48|回复: 5
|
新报:美国对中国很恐惧 视中国为敌将加速衰落
[复制链接]
|
|
【环球军事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22日报道,原题:《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及其失误》,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文章写道,前些年,美国宣布要“重返亚洲”。从战略上说,这次“重返亚洲”很显然是针对中国的。不过,从长远来说,“重返亚洲”会成为美国外交战略调整的重大失误。
为什么可以这样说?文章称,美国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自身的衰落。很多美国人不相信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会衰落,国际社会上很多人也不相信,甚至很多中国人不相信也不希望美国衰落,因为美国的衰落对中国并没有什么好处。
如果美国把中国作为“敌人”来作战略大调整,必然会加速美国的衰落。这倒不是因为中国和美国会大战一场,或者中国能够打败美国,而是因为美国的自我击败。这里有几个主要的原因。
首先是中国的战略态度。在国际关系上,中国历来就持“息事宁人”的做法,除非被逼到墙角,否则根本就不想把谁当成敌人。这也就是今天中国所说的“不惹事,也不怕事”的态度。美国数次把中国界定为战略竞争者或“潜在敌人”,但中国却用经典的“太极拳”的方式回应,躲开了和美国的正面冲突。中国如果是苏联,中美之间早就形成另一场冷战。在美国大力强化与其盟友的关系过程中,中国明知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中国,却没有仿效美国去组建自己的盟友。如果中国也实行结盟政策,就不会是现在的和平局面了。
其次,“重返亚洲”表明美国要把大量的军力和战略重心放在亚洲,这也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中国不会那么“傻”去和美国正面冲突,否则中国也不会提出“新型大国关系”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美国的压力会促成中国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国防军事的现代化,从而促成中国军事上的真正崛起。
再次,“重返亚洲”必然迫使美国把战略资源从其他地区调到亚洲,这会促成美国在其他地区的衰落。实际上,中东、非洲和中亚等地区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美国在那里的影响力和国际声望已远不如前。同时,因为中国在亚洲的外交空间被美国有效挤压,中国必然要把自己的战略延伸到那些美国撤出的地区,这会在客观上促成中国的“走出去”。
第四,乌克兰问题既表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回归,更表明对美国所主导的西方的挑战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像俄罗斯那样的和美国有类似思维的其他大国。
文章认为,美国在中国问题上会出现错误的战略判断,因为美国人不了解中国。美国的战略失误来自于对中国的错误判断。美国对中国的判断,并不是根据中国历史上的或者当代的国际行为,而是根据美国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美国人相信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并且还要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他国。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的不同,更深化了美国对中国的这种看法。这就解释了目前中美关系的心理格局:与其说是中国要挑战美国,倒不如说是美国恐惧中国崛起。没有任何有效的证据证明中国在挑战美国,但美国对中国的恐惧则到处可见。
文章称,一个大国的衰落与其说是因为其他国家的崛起,倒不如说是自身的衰落。美国如果不能纠正对中国的战略误判,不能节制其无限的战略贪婪,看来也不可避免地会落入这个逻辑,更快地走上衰落之路。
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4-04/4978406.html
没想到李家坡竟然还有明事理的人,可惜李家没这脑子。话说民主的世袭美国人民知道么? |
|
|
|
|
|
|
|
发表于 25-4-2014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14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25-4-2014 09:36 AM 
实际上,中东、非洲和中亚等地区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美国在那里的影响力和国际声望已远不如前。同时,因为 ...
我突然想到现代经济的一个弊端,当然我不懂经济,只是胡说八道一下。虽然我大学时课程里有经济学、金融学、资本经营,但基本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过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古代时期,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流通货币是以稀有金属为主,比如黄金、白银,中国还有铜钱。
古代时期以稀有金属为流通货币的经济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说保证了古代经济的稳定性,因为黄金和白银的稀有性,让古代时期的物价与通胀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唯有动乱时期才有较大波动。
纸币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决定性的制约要素”,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通胀才会无限制的增加,而通胀,或者说物价差异,导致了很多国家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与表面数据并不符实。
比如日本的人均收入,放在越南的话能享受上帝般的生活,但在日本只能是普通的生活,在瑞士的话则是标准的穷人,在摩纳哥就是彻底的贫民。
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并不是人均收入多少的问题,而是现代经济的“畸形发展”,所造成的世界各地生活要素失衡,当然物价不均衡也受到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但在现代社会,瑞士要从印度进口牛肉不难吧,全球物资流通早就不是问题。
论经济实力日本完爆瑞士和摩纳哥,瑞士和摩纳哥的实际生活水平也并不比日本好多少。造成这些原因的就是“无限制的通胀”以及纸币的“可操作性”。
美国确立美元霸权的第一步就是美元-黄金的金本位,有多少黄金印多少美元,以此来确立美元的绝对稳定性与绝对权威性,因此才有了“美金”的说法。那个时期的美国经济蒸蒸日上、如日中天,那时的美国还是以制造业作为经济支柱。
后来美国发展“金融”,并将美元-黄金转嫁到美元-石油,从那以后美国,全球开始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其他国家也有类似问题,适当的自然通胀可以促进经济,但人为操控的通胀则可以摧毁经济,这不光是美国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问题。虽然每个国家都必须控制货币总量,以及货币印发速率,但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不管如何控制,货币总量都在慢慢积累,当看似“健康”的通胀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病变为“癌症”。以增加收入来抵消通胀只是治标,并不治本。按照世界各国目前的经济体系发展下去,总有一天要达到人均收入1亿,买个馒头5万,然后就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津巴布韦。
本帖最后由 梦魇蝴蝶 于 25-4-2014 11:46 A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25-4-2014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14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25-4-2014 12:16 PM 
以增加收入来抵消通胀只是治标,并不治本
请问老大有何治 ...
不知道,不懂怎么办。
|
|
|
|
|
|
|
|
发表于 25-4-2014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好强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