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59|回复: 33

弱弱地想问一些关于佛教的问题,恳请有心人解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3-2014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不是佛教徒,不过一直以来对佛教书籍都很感兴趣,纯粹当心灵书籍来看。
可能是佛缘不深,我身在西方国家,要接触佛教的机会也不多,而且身边的人不是无宗教主义,不然就是基督徒,没有学佛的家人朋友可以请教,
因此很多问题都不知道可以问谁,希望在这里可以结善缘,帮我解开一些疑惑,让我能学习到更多关于佛法的事。

1)佛教常说众生平等,做人要大慈大悲之类的。既然是这样,为什么有的观念总是说供奉神明/佛寺,或帮助出家人之类的功德就特别大?如果神明是无私的,为什么需要供奉和恭敬态度,才能得到所谓的庇佑/功德?这不是变成了一种条件关系吗?(我不是学佛人,如果有用词不当请不要介意,大概了解我的疑问即可。

2)为什么初一和十五鼓励吃素?难道一个月就两天不吃肉就能有善得了?如果我天天都吃素就这两天吃肉,算起来总是吃素的日子多啊。
在佛学的角度上有何影响?

3)这个问题有点弱,拜观音的人算佛教徒吗?

4) 现在烧香拜佛的人,都是祈求自己多福。这个在佛法上有根据吗?佛教不是都强调无我,众生为先吗?

其实还有很多问题,不过一时之间想不起了。请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3-2014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 批佑和功德是不同的,  前者是道教的说法, 后者是佛教的说法。。   而道教最高只能修做天界众生, 还是要轮回的。。  而佛法只教您如何成佛, 出离轮回, 获大自在。。

不管是谁, 现在在哪里。。  总有一天, 大家会修成佛的。。  所以, 现在还没成佛的众生, 我们都称为" 未来佛"。。

为什么要供养佛堂和僧人呢?
其实, 这不是什么交换条件。。。  如果能交换,世尊就不会那么辛苦的度人了。。   供养佛堂是为了与其他有形或无形的众生结善缘, 僧人代表着佛法的传承, 不是每个僧人可以接受供养的。。
没功夫的僧人, 若接受供养, 自己本身会出事的。。 末学是能闪多远是多远。。  出家人若明白其中的因果。。  肯定不受供。。

只有修行有功夫的才会接受供养。。  不过不好意思接下来会碰到僧人的戒律, 不能透露给在家人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14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顺道经过,来说说的(也只说我知道的东西):

众生平等是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但众生业力千差万别,所以,有不同形态出现(如天、人、畜生等等)。佛、菩萨以悲心度人,所以会庇佑众生,特别是有心向道的众生。

根据汉传佛教,是应该吃素,这是慈悲的表现,不只初一、十五。如果不能每天吃,才初一、十五。 南传佛教(泰国、斯里兰卡等)是没有吃素的,藏传佛教也没有吃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14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 在家人称僧人为 "师父", 那是师道。。   古代的华人注重 孝道与师道。。  有修有证的出家人, 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纵然让您遇到您也不知道。。  因为他们都是戏游人间, 各种奇怪的事情他们可能会表演出来。。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14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佛教是讲因果,一切都是因果,不是神明做主,佛教不否定神明的存在。佛教教人尊重一切宗教神明,只是重点是说,皈依,依靠的方向是佛法。可以拜神明,但生活方式要根据佛法。

人人平等,因为因果平等,佛性平等,人人都会成佛。只是人和人的分别因为因果业报不同,所以做的事也不一样。其实供奉和恭敬是永远的事,应该做的,不是说佛,神明就要对他好,小小baby就一脚踢下去。其实是说,这些人有本事可以帮到你,所以你供养他们,在因果上很快的有好的果报。你也可以拜乞丐如佛,但是你要乞丐给你加持,你要等他修成以后,这个不知道这一世他会不会修,还是下一世,还是很多世以后。功德本身没有大小,只有人心才有大小。

第二,我什么都吃,偏偏爱吃牛肉。在佛学的角度上没有何影响。我吃之前会超度。泰国,西藏佛教没有教人吃素。

第三,有些人只会拜拜,但是他不会佛理,他在外面拜,回家骂家人。拜拜和佛教徒是两回事。

第四,烧香拜佛就是供养。有根据,很多经典都有写。你先了解基础才讲无我和度众生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4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心一意念经、拜佛、求菩萨,想要学佛......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看清自己、明白自己之前...
   ... 请不要学佛
    ... 这不是佛法
     ... 而是另一种"执着"

相反~
   一旦你找到自己
     ... 观照自己的行为、思绪
      ... “佛法” 就在 眼前 了呗~~~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 +11 收起 理由
tjg56 + 1 难道不是学佛以了解世间万物吗?!
big_nutz + 5 說得好!
贱猪头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6-3-2014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 有拜有保佑, 那是道教的神明. 佛教礼佛拜佛是提醒自己, 佛虽然已不在世, 但看到佛的肖像, 心里要常記着他的教义. 拜佛是对佛给于衆生的开导, 而感恩的礼拜佛. 不一样的~

2. 佛教吃素是中国梁武帝发起的. 佛陀没有强制信徒吃素, 但不要吃特地为你而殺的肉.

3. 北传的佛教有拜观世音菩薩, 提醒我们做人要有慈悲心.

4. 我相信不只佛教, 其它的宗教也一样. 当你遇到一些难題只有奇蹟才能扭转困境, 很多人都会向宗教祈求希望.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estheryu + 5 谢谢分享
big_nutz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4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佛教资料网站http://www.buddhistweb.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3-2014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佛教常说众生平等,做人要大慈大悲之类的。既然是这样,为什么有的观念总是说供奉神明/佛寺,或帮助出家人之类的功德就特别大?如果神明是无私的,为什么需要供奉和恭敬态度,才能得到所谓的庇佑/功德?这不是变成了一种条件关系吗?(我不是学佛人,如果有用词不当请不要介意,大概了解我的疑问即可。)

众生平等,原本是用来反驳印度婆罗门的思想。在印度,许多人是相信“神”是天生的、注定的、不可改变的,神是神,人是人,神和人的距离是永远不可能超越及拉近的。

“众生平等”则是反驳这个想法,认为神和人的距离是可以拉近的。人只要努力,也可以成为“神”。“神”不努力,也会陨落为凡人。神和人的距离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改变的。

或者这样说,按“神人有别”的世界观,人永远不能成为神(无论你有多么努力)。但在“众生平等”的世界观中,则认为人可以在努力下有一定可能性成为神。这是最主要的差别。

至于“为什么帮助出家人有功德”,这个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有需要再解释。

2)为什么初一和十五鼓励吃素?难道一个月就两天不吃肉就能有善得了?如果我天天都吃素就这两天吃肉,算起来总是吃素的日子多啊。
在佛学的角度上有何影响?

这个其实是道教的思想。初一十五有天神下凡巡视。

3)这个问题有点弱,拜观音的人算佛教徒吗?

个人认为不算。去医院找医生看病,不代表你是医学院的学生。

要通过三皈依仪式,立四宏愿誓,以佛、法、僧为师,才算是正式佛教徒。

4) 现在烧香拜佛的人,都是祈求自己多福。这个在佛法上有根据吗?佛教不是都强调无我,众生为先吗?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去医院找医生看病,不代表你是医学院的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4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寶貝,

你那 "自以為是 "的問題, 根本難不倒任何佛教徒 .

所以 ,我懶得理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4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激各位的用心回复,我会好好参考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4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时下对佛教的常见问题,其实本来是没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4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uilimen 发表于 16-3-2014 04:16 PM
寶貝,

你那 "自以為是 "的問題, 根本難不倒任何佛教徒 .

请问你是在说我提问的问题吗?
我是真心请教,何来自以为是?
我相信不只是站在宗教角度,任何事情都是不耻下问好过盲目顺从,这样才会真正领悟。
嗯还有,"难不倒佛教徒"指的是。。。?
我又不是在出考题,你有认真看我的提问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big_nutz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4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psfeel 发表于 16-3-2014 05:14 PM
这是时下对佛教的常见问题,其实本来是没有的。

此话何解呢?好像很深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4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randed_licious 发表于 16-3-2014 05:15 PM
请问你是在说我提问的问题吗?
我是真心请教,何来自以为是?
我相信不只是站在宗教角度,任何事情都是 ...

心知肚明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14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uilimen 发表于 16-3-2014 05:20 PM
心知肚明 .

我是真的不懂你在说什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3-2014 06:5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第三个问题
其它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佛法对于没有智慧 罪孽深重的众生
只好出此下策 因为
大慈大悲 所以众生平等
有教无类的 一个都不放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4 08: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 建学校能传播知识,建佛堂也是一样。所以你建学校,教堂也是有功德啊。
2. 你能做一点是好过没做,能更多一定是更好。久了才喜菜多于肉,要转法轮是没强迫的。
3. 佛教徒不是以个拜和不拜来衡量。
4. 可以无我发愿给众生,如果有时候以小我祈求自己多福来帮大我众生也是不错。人,还是平凡人嘛,不烂裂那里入味,一步一步慢慢修呀 本帖最后由 不锈钢 于 16-3-2014 09:15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14 08: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佛那裏需要你的供養。其實供養佛是幫助自己,可以減少你的貪痴念,幫助你提起普提心和恭敬心。也可以累積福田,成以後修法的重要資糧。

2。每天吃素當然更好,不然就初一十五,因爲一年中有些日子特別殊勝。

3。拜观音如果有皈依三寳就是佛教徒。有很多以观音爲本尊的修法。

4。烧香拜佛,如果能拜的好也可以相應,但要解脫,還是要靠八正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14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看來您的心中早有佛的存在了。。。只要有這心態,您必定能夠遇見對的人來引導您。

前提:在下不是很精通佛法,也不是什麼派別/大乘/小乘/密乘的支持者;我認為佛並沒有任何派別。以下是我的個人見解(或許回答方式不是很直接。。希望您見諒):
1)佛教常说众生平等,做人要大慈大悲之类的。既然是这样,为什么有的观念总是说供奉神明/佛寺,或帮助出家人之类的功德就特别大?如果神明是无私的,为什么需要供奉和恭敬态度,才能得到所谓的庇佑/功德?这不是变成了一种条件关系吗?(我不是学佛人,如果有用词不当请不要介意,大概了解我的疑问即可。)

2)为什么初一和十五鼓励吃素?难道一个月就两天不吃肉就能有善得了?如果我天天都吃素就这两天吃肉,算起来总是吃素的日子多啊。
在佛学的角度上有何影响?

3)这个问题有点弱,拜观音的人算佛教徒吗?

4) 现在烧香拜佛的人,都是祈求自己多福。这个在佛法上有根据吗?佛教不是都强调无我,众生为先吗?

1. 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布施、幫助別人或是對著長者、僧人(看情況。沒有理由我們的直覺告訴我們那人有問題我們仍然需要盲目的行動)。。。佛並沒有規定人們必須三跪九拜才能夠獲得庇佑、也沒有規定人們需要絕子絕孫步入佛門才能夠得到功德、也沒有規定需要對着石像恭敬才會獲得庇佑。學佛是沒有條件的,只是需要自律。因為學佛最終講究的是:智慧、禪定、“放下任何的執著、慾望、任何不自然、不被人類社會接受的嗜好”而最後呢(這就是我們無法知道的了)-》滅盤(就是能夠擺脫因果輪迴)。

2. 吃素、參透佛法、坐禪、布施。。。這些行動都是鍛煉我們心智的行為。。為了去掉我們的傲慢、無禮、愚昧等等的不好的情緒及意識。須知道生活本身是場修行,必須經歷以及參透種種經歷(無論是甜、酸、苦、辣)才能稱得上是修行人。所以有些修禪的人會說生活將分成修“禪靜”和修“禪動”兩個部份。。一靜一動來確保我們無論生活上都能夠運用智慧來生活。。慢慢的修。有些僧人會說萬物(生物)可能都是我們的家人,必須恭敬、敬愛。。為什麼?若是根據輪迴論。。這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我們無法證實)。。但是若要在生活上啟發慈悲心、愛心。。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概念來觀看世界。想像下:在您駕駛在路上的時候突然有輛車突然冒出來吃您的位置,裡面的年輕人險險撞倒您而且還要降下車鏡來問候您的祖先。。您生不生氣?但若是您將這位冒失鬼想像成是您幼小不懂事的弟弟/家人。。是不是您的怒火會比較快消而且觀點就會注重在其它觀點上去了?

3. 若您好好看一些佛學古典,他們注重的是心理及哲學上的課題而且並沒有指定我們需要膜拜任何石像 (沒有任何的迷信成份)、必須供養任何人、必須盲目的聽從任何人的指示來修行。。。我們人類是備有智慧、自覺、意識和思考能力的生物。。這是為了迴避危險。擁有警覺心、對每件事物都會進行分析和發問是對的行為;反而盲目的聽從就無法啟發智慧了而且還會從容別人造孽;修佛、學佛是自然的,並沒有任何違反大自然的概念存在而且講究科學精神(不盡信、要發問、要研究、要探討、要分享)。 萬法因緣而生,所有法門都是含有邏輯在內的希望您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佛雖然注重慈悲,但沒有提倡過任何的愚慈。。比如說:若有敵人打您的右臉,您就讓他繼續打您的左臉。。若有這樣的狀況,我想此時佛會告訴您,若有人打你,您就需要逃跑而不是反擊或是繼續挨打!

4. 無論做善事還是修行。。不是久久一次而是持續的生活習慣。。要達到不斷進步、少煩惱的生活的話就會有一定的方式(無論是生活方式或是修為方式,這您可以看看《四聖諦,八聖道》)。。無論是否吃素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行為舉止、心態、意識。一切都是向善、無我、慈悲、大愛為主。

由此可見,佛學可以說是一種哲學、道德、心理學、智慧、宗教或是信仰;無論是任何人、任何宗教人士都可以學習的哲學。

但願我這小小的分享可以解答您對佛學的一些疑問。。 本帖最后由 big_nutz 于 17-3-2014 04:47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 +14 收起 理由
tjg56 + 4 谢谢分享
12lbs + 5
estheryu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6-2024 02:03 PM , Processed in 0.087398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