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07|回复: 2

吉林通化境内发现秦汉长城遗址 共发现11处确认4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10-2013 0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境内新近发现11处秦汉长城遗址,其中有4处已经确认,7处有待进一步发掘。专家表示,这标志着目前秦汉长城的最东端将重新界定为通化县,而并非普遍认为的辽宁省新宾县旺清门镇孤脚山烽燧。

  遗址包括古城址和烽火台等

  今(2009)年6月初,受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吉林省成立长城资源调查小组,对吉林省境内的秦汉时期长城遗址展开调查。

  调查小组对西起通化县三棵榆树镇沿江村、东至通化县快大茂镇的范围内进行调查走访、挖掘,共发现11处遗址,包括:南台子古城址、狍圈沟南山烽火台、欢喜岭三队烽火台、川排沟烽火台、大帽山烽火台、三合堡六队后山烽火台、河夹信村西山烽火台、金斗乡政府后山烽火台、山头村岗上岭、庆生村东山烽火台和砬峰村后山烽火台。其中4处已确认,7处有待进一步发掘考察。

  有别于八达岭那样的长城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品部主任、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队队长赵海龙介绍,南台子古城址,位于通化县三棵榆树镇镇南约0.5公里的一级阶地上。古城址城墙系土石混筑,平面大致呈长方形,总长172米,城内高外低,其中北墙保存最好,墙体外侧陡直,顶面高出地表约4米。

  据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宋玉彬介绍,吉林省境内发现的长城应该是长城的附属设施,当时应该由士兵看管。

  据了解,这种长城主要是围绕当地所设的郡或县城,构成一个总的军事防御体系,士兵依据的天险可能就是一块孤立的石头,就近拢一些火,放狼烟传递信息,并不像人们所常见的北京八达岭那样是有城墙的长城,具有防御和界线的功能。

  再往东或还存在长城遗址

  据赵海龙介绍,当时,工作队一边走访村民,一边对疑似山林进行考察。在通化县境内,发现类似或相近的山林等都要进行考察,所发现的11处长城遗址,均分布在山内的河道两侧,视野开阔。考古人员在遗址发掘出的一些瓦片、陶片、石器等都是反映汉代特征的文物,尤其是绳纹瓦、布纹瓦都较流行于汉代。

  从发现的11处长城遗址分布来看,基本是一趟线,依着通化境内河谷分布,专家推测再往东端还可能存在秦汉长城遗址。

  明年考古工作将继续向东

  我省发现秦汉长城遗址后,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它的发现,标志着目前秦汉长城的最东端将重新界定为通化县,而并非普遍认为的辽宁省新宾县旺清门镇孤脚山烽燧。

  同时,在通化县附近的山上,工作队还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汉代县城遗址,有保存很完整的城墙和城内的建筑。明年,考古工作还将向东推进继续发掘,进一步对秦汉长城遗址进行确认。

  ■背景资料

  长城是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

  中国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其建造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影响力之大,其它文物不可比拟。以往的统计显示,中国历代长城总长约达5万公里,分布于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河南山东等1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987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了解,长城的构筑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明朝以前以秦汉为代表。

  2005年,中国批准了《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次年4月,启动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对明长城、秦汉长城和其它时代长城进行彻底调查。

(责任编辑:徐冬儿)

http://unn.people.com.cn/GB/14780/21697/10572352.html 本帖最后由 sinovic 于 9-10-2013 02:5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10-2013 0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头村岗上岭长城遗址

  今年,吉林省境内发现11处秦汉长城遗址。专家考证,秦汉时期长城遗址的最东端,很可能位于我省通化境内。

  有4处长城遗址已经确认

  今日,“走进白山松水的文明”大型展览在省博物院开幕,将重点展示11处长城遗址。参与考察的专家昨日介绍了这些遗址的发现。

  6月初,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我省成立长城资源调查小组,对吉林省境内的秦汉时期长城遗址展开调查。

  调查小组历时数月,对西起通化县三棵榆树镇沿江村、东至通化县快大茂镇的范围内进行调查走访、挖掘,共发现11处遗址:南台子古城址、狍圈沟南山烽火台、欢喜岭三队烽火台、川排沟烽火台、大帽山烽火台、三合堡六队后山烽火台、河夹信村西山烽火台、金斗乡政府后山烽火台、山头村岗上岭、庆生村东山烽火台和砬峰村后山烽火台。其中4处已确认,7处有待进一步发掘考察。

  烽燧性军事要塞传递信息

  “吉林省境内的长城,应该说是长城的附属设施,当时应该是由士兵看管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宋玉彬介绍,此次对长城遗址的考古,是对地表遗址进行采集和考察,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长城遗址最远的年代可以确定为秦代。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品部主任、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队队长赵海龙介绍,当时,工作队一边走访村民,一边对疑似山林进行考察。在通化境内,发现类似或相近的山林等,都要进行考察,所发现的11处长城遗址,均分布在山内的河道两侧,视野开阔。

  “出土的文物与中原同时代的器物相对比,我们初步确定为秦汉长城。”赵海龙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境内的长城遗址,包括辽宁境内的长城遗址,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烽燧性质的长城。

  依据记载,这种长城主要是围绕当地所设的郡或县城,构成的一个总的军事防御体系,士兵依据的天险,可能就是一块孤立的石头,就近拢一些火,放狼烟传递信息,并不像人们所常见的北京八达岭那样的有城墙的长城,具有防御和界限的功能。

  我省烽燧性质的长城遗址,更多的是承担信息传递的功能,烽燧之间能够两两相望,平均距离大约在2.5公里~3公里,一个烽燧放狼烟,另一个烽燧就可以看到,把信息向更远的地方传递。

  赵海龙说,在烽燧边上,工作队发掘出一些瓦片、陶片、石器等,都是反映汉代特征的文物,尤其是绳纹瓦、布纹瓦,都是在汉代比较流行的。从发现的11处长城遗址分布来看,基本是一趟线,依着通化境内河谷分布,但这些只是我省境内秦汉长城的一部分,再往东端还可能存在秦汉长城遗址。

  受到国内外专家关注

  “秦汉长城最东端的起点,很可能就在我省境内,这个意义重大。”吉林省发现秦汉长城遗址后,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它的发现,标志着目前秦汉长城的最东端将重新界定为通化县,而并非普遍认为的辽宁省新宾县旺清门镇孤脚山烽燧。

  10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长城考古工作会议上,中国长城资源调查的总负责人表示极大关注,我省境内秦汉长城遗址的发现,更大地丰富了我国长城资源,对我国长城申遗工作具有深切意义,他希望能有机会到吉林省境内来实地考察。

  同时,在通化县附近的山上,工作队还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汉代县城遗址,有保存很完整的城墙和城内的建筑,把出土的器物与中原同时代的器物相比较,确定该遗址为汉代县城。

  明年,考古工作还将向东推进继续发掘,并对考察的长城遗址进行进一步试掘,将地表的树叶、腐殖土等清除掉,对地下的遗物进行辨认,进一步对长城遗址进行确认。(《新文化报》 李珉琦) http://www.cchmi.com/tabid/95/InfoID/13629/Default.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13 0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吉林省内有3处长城遗迹

2012-06-07 14:30:34

根据长城资源调查结果,吉林省也存有长城遗迹。昨日,记者就此事与吉林省文化厅文物保护处的安文荣处长取得了联系,了解到,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吉林省确认长城遗迹3处,长度为414千米,长城段落121段,相关遗存108处。它们分别是,老边岗土长城,长度248千米;延边地区长城,长度114千米;汉长城,长度52千米。

    吉林省确认长城遗迹3处

    长度为414千米

    据安文荣处长介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0年3月,吉林省正式加入国家长城保护工程项目组,成为第16个项目组成员。2010年4月27日,我省长城资源田野调查工作正式启动,4支调查队分别对吉林境内的汉长城、老边岗土长城、延边地区长城和柳条新边展开田野调查,工作至10月末全部完成。田野工作结束后,各调查队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校正和完善。2011年3月,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了省级验收。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吉林省确认长城遗迹3处,长度为414千米,长城段落121段,相关遗存108处。其中,老边岗土长城长度248千米,段落64段;延边地区长城长度114千米,段落57段,烽火台87座,关堡5处,铺舍2处;汉长城长度52千米,其中烽火台12座,城址2座。

    (1)长城遗迹之一:老边岗土长城

    安文荣处长告诉记者,老边岗土长城在吉林省境内分布在5个县域。起自德惠市松花江镇松花江村(第二松花江左岸),经德惠市、农安县、公主岭市、梨树县、四平市铁西区,向西南延伸至辽宁省境内。长度248千米,段落64段。根据古代文献及采集遗物分析,老边岗土长城的始建年代大体可推断在唐代晚期。老边岗土长城分布区域人口密度较大,人为破坏严重,现除个别地段保存稍好外,多保存较差。遗迹多位于耕地内,呈隆起状,从少量剖面观察,其构筑方式为挖壕取土,夯土筑墙,构成壕墙一体的防御工事。

    (2)长城遗迹之二:延边地区长城

    据了解,延边地区长城遗迹分布在延边州和龙、龙井、延吉、图们、珲春等5个市的长白山腹地。墙体多土石混筑,亦有毛石干垒而成,部分段落利用自然山险、河险等天然屏障;沿线烽火台一般修筑在山峰的至高点,形制基本一致,均为圆丘形,多土石混筑,有的外围设有壕沟。长城长度为114千米,段落57段,烽火台87座,关堡5处,铺舍2处。

    (3)长城遗迹之三:汉长城

    吉林省境内的长城第三处遗迹,汉长城分布在通化市通化县境内。向西与辽宁境内的汉长城连为一体,是西汉早中期西汉政权为经略东北地区而修筑的长城的有机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通化县赤柏松古城既是汉长城防御体系的重点与核心,也是汉长城的终端。吉林境内的汉长城以2座城址和12座烽火台构成防御体系。长城长度52千米。

    三处长城都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老边岗土长城、延边地区长城、通化汉长城的发现及确认,填补了我国长城资源在年代和区域方面的空白,意义重大。目前,老边岗土长城、通化汉长城、延边长城已被例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文:记者 李彤



http://www.jl.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2-06/07/content_2536063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2-2025 06:53 AM , Processed in 0.11370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