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066|回复: 25

吉隆坡和雪蘭莪房地产2013年展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7-2013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看下面的四张图,请大家给一下看法。繼續买,还是时候收手?

资料来源:http://agentdiary.wordpress.com/2013/07/11/kl-and-selangor-subsale-market-update-q1-2013-and-outlook-2013/
Chart1.jpg
Chart2.jpg
Chart3.jpg
Chart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7-2013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你的图要表达什么!

卖屋数量=卖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13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啊,楼主请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13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思是说,债务很高,然后subsale成交率少了。。证明二手房产趋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13 02:4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该是全部买新屋,二手不卖的。
两三年后,这批新屋会跟难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13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银行那里把估价压低了,变成了很多屋主都想把自己的家卖到超级贵,就造就了有价无市的感觉。

然后二手市场固然就变慢了。

其实一些好地点 + 好价钱,依然非常的火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2-7-2013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s24 发表于 12-7-2013 02:26 PM
意思是说,债务很高,然后subsale成交率少了。。证明二手房产趋软?

谢谢你帮我解释,其实也可以总结以下:

A)负债上升= 泡沫风险提高
B)工资不高/停滯 = 购买能力下降
C)二手房产下滑 = 房价推太高,人民没能力购买,房产调整风险提高。

其实如果有时间看完全文,你会了解更多马来西亚房地产的方向。

不过还是老一句话,买来自住,别再等了,上和下对你没分别。

不过拿来投资的是时候调整一下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13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2222222 发表于 12-7-2013 03:22 PM
谢谢你帮我解释,其实也可以总结以下:

A)负债上升= 泡沫风险提高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政府已经开始帮房地产降温了,因为他们也不希望看到爆炸的一天,这样会影响到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

其实如果你做好了功课,每一段时间都是购买房地产最好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7-2013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2222222 发表于 12-7-2013 03:22 PM
谢谢你帮我解释,其实也可以总结以下:

A)负债上升= 泡沫风险提高

1) 认同,很多人都过度举债,尤其是华人。。。但我觉得更大部分华人是过度保守。。至于比率谁多。。只有银行家知道吧。
2)认同,购买力不高皆因薪金不高加上生活消费提高
3)我不认为是二手房产下滑。。。我觉得二手房产趋软是因为一来人们因为大选的不确定性而选择押后买屋,二来是因为二手房产入门门槛比较高(要几十到几百千现金头期和支付价差)。的确有很多拍卖屋但是也有很多是屋主不急卖不愁卖的。。有些宁愿丢空没人住没人租的也要卖高价。。证明持有力强。。。至于哪个比率比较多就只有银行家知道吧。。我本身是觉得有钱人太多,他们不会低价卖二手屋,二手屋很难跌价,除非是地点不好或者有问题的房产。。可以买到便宜也要三思。

现在的情况是,年轻人通常买新屋,因为不用头期低费用,他们又供得起。中年/老年人很多都持有以前买下来的二手屋。。大多也不急卖。在吉隆坡现在新condo大概500-800千,二手condo300-500千,新排屋大概700千-120万,二手排屋大概500-800千。。差距大概20-50%不等。。。

等新屋都起好了,通常都不会低价卖。。。年轻人都不会低价卖了更何况财力充盈的中年/老年人?等新屋也变了二手屋。。叫卖的话就算condo300-500千的起到500-800千来卖,仍然比起年轻人叫卖900千来得吸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13 03:4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2222222 发表于 12-7-2013 03:22 PM
谢谢你帮我解释,其实也可以总结以下:

A)负债上升= 泡沫风险提高

看完全文了,不错的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13 03:5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s24 发表于 12-7-2013 03:43 PM
1) 认同,很多人都过度举债,尤其是华人。。。但我觉得更大部分华人是过度保守。。至于比率谁多。。只有银 ...

其实很多新屋的价钱都是未来的价。
新屋因该加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7-2013 0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s24 发表于 12-7-2013 03:43 PM
1) 认同,很多人都过度举债,尤其是华人。。。但我觉得更大部分华人是过度保守。。至于比率谁多。。只有银 ...

值得探讨的是,当两年后发展商把高价新楼起好过后,市场到底有没有能力消化掉过多的二手楼?会不会太多人hold不住了而把房产贱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7-2013 07:4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ooLeiDanDou 发表于 13-7-2013 02:47 AM
值得探讨的是,当两年后发展商把高价新楼起好过后,市场到底有没有能力消化掉过多的二手楼?会不会太多人 ...

所以投机的人以为建好马上可以赚一笔,如果二手市场不好,很大可能他们的房地产会出现在 lelong list 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7-2013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目前人民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只要就业机会足够会有越来越多人往城市迁移,如果不是投机拿来转手获  利,长线收租金还是可行的,而且很多中年买家确实还有这种能力消化这个价钱~~~

但我还是觉得有一天楼价会跌,原因主要还是在这个政府领导下人民普遍的工资还是很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7-2013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hdar 发表于 13-7-2013 07:46 AM
所以投机的人以为建好马上可以赚一笔,如果二手市场不好,很大可能他们的房地产会出现在 lelong list 里

很多人依然相信建好后可以马上转卖赚一笔,老实说我不看好,身边也有几个这种想法的朋友。
完全不考虑租金市场而盲目的购买过贵的房产,太没保险了,至少我做不到这么冒险的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7-2013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说 发表于 13-7-2013 11:47 AM
我觉得目前人民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只要就业机会足够会有越来越多人往城市迁移,如果不是投机拿来转手获   ...

长线收租也要看附近的租金市场和收回来的租能否抵消银行的供期。
如果供2000,只能租1000,普通的上班族会吃不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7-2013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大你在房地产的版块开这种贴,等下给人shoot到死啊。。,版主,这里有人误导。。快来封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7-2013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ooLeiDanDou 发表于 13-7-2013 07:40 PM
长线收租也要看附近的租金市场和收回来的租能否抵消银行的供期。
如果供2000,只能租1000,普通的上班族会 ...

老实说现在二手市场购买的产业大多数都cover不到供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7-2013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说 发表于 14-7-2013 07:40 PM
老实说现在二手市场购买的产业大多数都cover不到供期

你贴个20%就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13 06: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_cheong 发表于 12-7-2013 03:33 PM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政府已经开始帮房地产降温了,因为他们也不希望看到爆炸的一天,这样会影响到我们 ...

不错政府的确开始大房,不过小弟觉得还不够,如果要打就下重药,虽难短期会影响GDP,不过长远来讲对整个国家是好事。如果继续拖上两三年,当雪球越管越大,到时更难管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1-2025 11:12 PM , Processed in 0.172233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